13苏州园林 班级组名 预习评分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能通过找关键句方式,明确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把握课文的说明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3.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4.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领会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准确把握园林特征,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学习过程】 字词积累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轩榭( )重峦()叠 zhang()镂()空蔷薇( 池沼( )丘he() lin xun zhen zhuo 摘抄你认为重要的或疑难的字词 2.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败笔: 因地制宜: 胸中有丘壑: 、资料补充 写作背景:苏州园林以其诗情画意的独创性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垂青,诗文、绘画、影 集,各种体裁的版本大量问世。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原先是他在75岁高龄,为香港 家出版社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一篇序文。开头从陈从周教授编撰的学术性著作《苏 州园林》说起,说到这本书中的照片使他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叶老是苏州人,22岁以前, 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情感),而且在最后一段交代了这篇文章是为将要 出版的《苏州园林》摄影集作的序文。后来摄影集没有出版,这篇序文被《百科知识》杂志 社发表在刊物上。题目为“拙政诸园寄深眷—一谈苏州园林”,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文章最后 的几句话。后来在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文章的第一段,题目也改成了《苏州园林》 整体把握,理清说明顺序 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通过阅读课文,苏州园林给你总的印象(特 点)是什么?(请先在原文中用“”画出来)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有难度,可以先 思考一下这两个小问题,或许会给你某种启示:①第2段说“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 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句话能否调 换顺序?②7、8、9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3.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的?这样安排对说明事物的特点有何帮 助? 4.你发现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13 苏州园林 班级 组名 姓名 预习评分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2.能通过找关键句方式,明确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把握课文的说明结构,理清说明顺序。 3.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4.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领会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准确把握园林特征,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2 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学习过程】 一、字词积累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轩榭..( ) 重峦.( )叠 zhàng( ) 镂.( )空 蔷薇..( ) 池沼.( ) 丘 hè( ) lín xún( ) zhēn zhuó( ) 摘抄你认为重要的或疑难的字词: 2.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败笔: 因地制宜: 胸中有丘壑: 二、资料补充 写作背景:苏州园林以其诗情画意的独创性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垂青,诗文、绘画、影 集,各种体裁的版本大量问世。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原先是他在 75 岁高龄,为香港 一家出版社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的一篇序文。开头从陈从周教授编撰的学术性著作《苏 州园林》说起,说到这本书中的照片使他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叶老是苏州人,22 岁以前, 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有着深厚的情感),而且在最后一段交代了这篇文章是为将要 出版的《苏州园林》摄影集作的序文。后来摄影集没有出版,这篇序文被《百科知识》杂志 社发表在刊物上。题目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文章最后 的几句话。后来在编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文章的第一段,题目也改成了《苏州园林》。 三、整体把握,理清说明顺序 1.“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通过阅读课文,苏州园林给你总的印象(特 点)是什么?(请先在原文中用“ ”画出来)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有难度,可以先 思考一下这两个小问题,或许会给你某种启示:①第 2 段说“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 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句话能否调 换顺序?②7、8、9 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 3. 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的?这样安排对说明事物的特点有何帮 助? 4. 你发现文章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四、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1.仔细阅读课文,全文哪些地方都提到了“图画”、“画”?用“”画出这些句子, 2.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是什么? 3.下面我们以3—6节为例,思考:苏州园林是怎样做到处处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的? 说明事物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节3: 节4:假山池沼:不是孤立存在、有景物相配合;说明方法 节5 节6 小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五、体会语言特点 1.说出下列句加点词的作用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②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④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⑤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⑥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蔽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 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3.小结本文语言特点 六、质疑问难 、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13课练习 2.学写说明文: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也可以介绍校园、村庄、街道或小区等。题 目自拟。 要求:①认真观察,抓准特点。②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③用2~3种说明方 【学习小结】
四、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1.仔细阅读课文,全文哪些地方都提到了“图画”、“画”?用“﹏﹏”画出这些句子, 读一读。 2.作者反反复复用“图画”作比,目的是什么? 3.下面我们以 3—6 节为例,思考:苏州园林是怎样做到处处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的? 说明事物时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节 3: 节 4:假山池沼:不是孤立存在、有景物相配合;说明方法: 节 5: 节 6: 小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五、体会语言特点 1.说出下列句加点词的作用: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②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③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④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 ....是对称的。 ⑤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⑥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蔽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 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3.小结本文语言特点: 六、质疑问难: 七、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 13 课练习。 2.学写说明文: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也可以介绍校园、村庄、街道或小区等。题 目自拟。 要求:①认真观察,抓准特点。 ②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 ③用 2~3 种说明方 法。 【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