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 来 编制:李玉林使用:高二(11、12) 5.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五陵年少争缠 姓名 班级 小组 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描绘了"五陵年少“挥霍无 选择(18分) 度,琵琶女倍受宠爱的情景。北宋宰相寇准,生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活极度腐化,也常在宴会上叫人拿绫绡赏给歌女 寇准的侍妾写了一首绝句《呈寇公》讽刺他。下 A.鱼凫(fu) 峥嵘( zheng) 面排出的诗句残缺不全,需要补缀。请选出适当 扪心自问(men) 睇眄(ti) 的一组。() B.霓裳(ni 潦倒(iao) ①一口清歌一口绫,②美人口自意嫌口 激浊扬清(zhu)過制(e) ③不囗织女萤窗囗,④几口抛□得织成 C冷涩(se) 贬谪(zhe) A.①只,匹②尚,差③晓,里④岁,梭 命途多舛(chan)涸辙(he) B.①支、条②还,少③明,中④月,丝 D.偏僻(p) 闾巷() C.①曲,東②犹,轻③知,下④度,梭 睢园绿竹(sui) 捧袂(mei) D.①首,丈②竟,少③管,上④日,丝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A.寥若辰星坐收鱼利黯然销魂民生凋敝 的一项是() B.蓬门荜户霜雪初霁珠连璧合博闻强识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C.张惶失措饱经苍桑猝不及防见贤思齐 B.但闻人马之行声/但见悲鸟号古木 D同仇敌忾聊以自慰一笔勾销夏行秋令 C.临帝子之长洲/申之以孝悌之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D.酌贪泉而觉爽/佳木葱茏而可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2分,每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 小题3分) 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 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 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 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 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 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 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 A.襟三江而带五湖 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②“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 C.宾主尽东南之美美:形容词美丽 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 D.敢竭鄙怀竭:使动用法,使.…’全表露出 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笔落惊风雨》专题测试 编制:李玉林 使用:高二(11、12) 姓名 班级 小组 一、选择(18 分) 1. 下 列各 组词 语 ,加 点字 读 音正 确的 一 项 是 ( ) A.鱼凫(fú) 峥嵘(zhēng) 扪心自问(mén) 睇眄(tì) B.霓裳(ní) 潦倒(liáo) 激浊扬清(zhú) 遏制(è) C.冷涩(sè) 贬谪(zhè) 命途多舛(chǎn) 涸辙(hé) D.偏僻(pì) 闾巷(lǔ) 睢园绿竹(suī) 捧袂(mèi)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寥若辰星 坐收鱼利 黯然销魂 民生凋敝 B.蓬门荜户 霜雪初霁 珠连璧合 博闻强识 C.张惶失措 饱经苍桑 猝不及防 见贤思齐 D.同仇敌忾 聊以自慰 一笔勾销 夏行秋令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 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 ....的,千里之 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 ....,开发大批新 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 应该追本溯源 ....,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C.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形容词 美丽。 D.敢竭.鄙怀 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 来。 5.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到:“五陵年少争缠 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描绘了“五陵年少”挥霍无 度,琵琶女倍受宠爱的情景。北宋宰相寇准,生 活极度腐化,也常在宴会上叫人拿绫绡赏给歌女。 寇准的侍妾写了一首绝句《呈寇公》讽刺他。下 面排出的诗句残缺不全,需要补缀。请选出适当 的一组。 ( ) ①一□清歌一□绫,②美人□自意嫌□。 ③不□织女萤窗□,④几□抛□得织成。 A.①只,匹 ②尚,差 ③晓,里 ④岁,梭 B.①支、条 ②还,少 ③明,中 ④月,丝 C.①曲,束 ②犹,轻 ③知,下 ④度,梭 D.①首,丈 ②竟,少 ③管,上 ④日,丝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但闻人马之行声/但见悲鸟号古木 C.临帝子之长洲/申之以孝悌之义 D.酌贪泉而觉爽/佳木葱茏而可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12 分,每 小题 3 分) ①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 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 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 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 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 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 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 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 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②“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 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 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 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 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 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 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美丽的庭院做背影;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因有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 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③“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 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 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 受到有一股春的气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 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有情态化。 人阒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 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 半在树的阴影里 逝,一切都留存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 ④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 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 10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是() 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 A.中国古代建筑形象所表现出的“情态化”,与古 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 代文学的积淀密切相关。 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 B.“内向性庭院”是我国古代庭院最具典型性的 小院就是仿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 建筑 反映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 C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是说小院诗化了, 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可见小院必定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 7.下列对第一自然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D.一个人诗情画意的素养,影响着他对建筑形象 的欣赏与创造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8题。(20分) 显著的艺术特征 余日:“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 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 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化、情态化了的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 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 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 8.下列说法与“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 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的”不一致的一项是()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 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遗所思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 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 美丽的庭院做背影;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因有 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③“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 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 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 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 受到有一股春的气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 人阒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 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 逝,一切都留存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④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 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 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 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 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 小院就是仿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 反映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 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7.下列对第一自然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 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 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 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 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8.下列说法与“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 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的”不一致的一 项是( )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 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 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 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 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惜别,赠枝 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有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一半被月光所照,一 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 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10.根据原文所给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中国古代建筑形象所表现出的“情态化”,与古 代文学的积淀密切相关。 B.“内向性庭院”是我国古代庭院最具典型性的 建筑。 C.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是说小院诗化了, 可见小院必定给人丰富的想像空间。 D.一个人诗情画意的素养,影响着他对建筑形象 的欣赏与创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8 题。(20 分)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 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 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 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 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 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 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 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A.盖夫秋之为状也 状:情状 万里悲秋常作客 B.烟霏云敛 霏:很盛的样子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C.丰草绿缛而争茂 缛:繁茂。 17.在诗中空格处填写相应的诗句。(2分) D.物既老而悲伤 悲伤:伤心 18.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4分) 项是()(3分) A.①悚然而听之 ②乃其一气之余烈 B.①此秋声也 ②故其为声也 C.①其色惨淡 ②其气栗冽 19.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 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②夷则为七月之律 的三层含义。(6分 13.请找出作者对秋声直接评价的语句。(2分) ① 14.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0分) (1)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1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秋状”的?请选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择其一进行描绘。(3分) 20.开头十四字,“冷冷清清”写的是 “惨惨戚戚”写的是 表现了词人 。(3分) 16.作者为何要极力渲染秋的萧条呢?(3分) 2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 描写,既写 了 。(3分) 22.请简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的 妙处。(4分) 四、古诗文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2分)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3 分) A.盖夫秋之为状.也 状:情状。 B.烟霏.云敛 霏:很盛的样子。 C.丰草绿缛.而争茂 缛:繁茂。 D.物既老而悲伤 悲伤..:伤心。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3 分) A.①悚然而听之. ②乃其一气之.余烈 B.①此秋声也. ②故其为声也. C.①其.色惨淡 ②其.气栗冽 D.①常以肃杀而为.心 ②夷则为.七月之律 13.请找出作者对秋声直接评价的语句。(2 分) ○1 ○2 14.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 (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1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秋状”的?请选 择其一进行描绘。(3 分) 16.作者为何要极力渲染秋的萧条呢?(3 分) 四、古诗文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2 分)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7.在诗中空格处填写相应的诗句。(2 分) 18.请分析诗中“无边”“不尽”两个词语的妙处 (4 分) 19.结合诗歌内容,写出“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悲” 的三层含义。(6 分) ① ② ③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10 分)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0.开头十四字,“冷冷清清”写的是 ,“惨惨戚戚”写的是 ,表现了词人 。(3 分) 2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是 描写,既写了 ,又写 了 。(3 分) 22.请简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的 妙处。(4 分)
(6).今宵酒醒何处?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14题。(10分) (7) 秋水共长天一色 蝶恋花(柳永) (8).老当益壮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穷且益坚,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六、语言表达题(9分)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 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淸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句咏梅诗,把梅花的神韵都传出来了,它的每个 23.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 意象都可以引起种种联想。如果单看"疏″字,我 情?(2分) 们可以联想到禹疏九河",或者是上给皇帝的奏 疏,这些纷乱的联想,自然离诗太远。批评家把 这些杂乱、飘忽不定、杂多而无整一的联想称为 24.怎样理解词中的主人公"伫倚危楼″却ν无 幻想,联想在为幻想时有碍于美感。 言”?词人"强乐"的具体表现和目的是什么?(327简要概括这一段的段意。(2分) 分) 28."疏影横斜水清浅″中的"疏″字作何种解释时 才能使整句诗具有神理风韵?(2分) 25.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 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 29.在下面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组成语意连 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贯的整句。(5分) 憔悴,这两句好在哪里?王国维为什么要用它?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文学珍宝馆。在这里,你 (5分) 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 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 喊,也能 有怒发冲冠 的报国志,有 有 五、名句默写 七、作文(50分) 26、默写(9分) 30.请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横线上请填写本单元所学 (2).连峰去天不盈尺, 到的古代知名文人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4).沧海月明珠有泪, (5).执手相看泪眼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 12-14 题。(10 分) 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3.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 情?(2 分) 24.怎样理解词中的主人公“伫倚危楼”却“无 言”?词人“强乐”的具体表现和目的是什么?(3 分) 25.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 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 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这两句好在哪里?王国维为什么要用它? (5 分) 五、名句默写 26、默写(9 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 (2).连峰去天不盈尺, 。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4). 沧海月明珠有泪, 。 (5). 执手相看泪眼, 。 (6). 今宵酒醒何处? 。 (7). , 秋水共长天一色 (8).老当益壮, ; 穷且益坚, 。 六、语言表达题(9 分) 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 句咏梅诗,把梅花的神韵都传出来了,它的每个 意象都可以引起种种联想。如果单看“疏”字,我 们可以联想到“禹疏九河”,或者是上给皇帝的奏 疏,这些纷乱的联想,自然离诗太远。批评家把 这些杂乱、飘忽不定、杂多而无整一的联想称为 幻想,联想在为幻想时有碍于美感。 27.简要概括这一段的段意。(2 分) 28.“疏影横斜水清浅”中的“疏”字作何种解释时 才能使整句诗具有神理风韵?(2 分) 29.在下面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句子,组成语意连 贯的整句。(5 分)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文学珍宝馆。在这里,你 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也能 ;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 的愤懑呐 喊,也能 ;有怒发冲冠 的报国志,有 , 有 ,有 。 七、作文(50 分) 30.请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 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横线上请填写本单元所学 到的古代知名文人
专题测试答案 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埋下伏笔。点拨:只有找好角 1、DA项睇diB项浊 zhuo c项舛 chuan 度才能为“渲染”找到注脚。意思对即可 2、DA项寥若晨星坐收渔利B项珠联 17、略 璧合C项张皇失措饱经沧桑 18.“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 3、A“不容分说”意为:“不容许别人辩驳 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 或提出不同意见”,用在该语境中不妥。“巧立 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 名目”意为: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 美人迟暮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 的目的。该词属贬义词,用在该语境申明显不符。 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 追本溯源”,意为:追究根源。表达的意思与 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答出一点即可。 语境不符。“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 19.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 行一时。与本题语境相符,故选A。 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 4、C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重九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 5、C 可悲;亲朋凋零,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台,六可悲; 6、BA项分别是“介词,比”、“介词,在” 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 B项都是“只”;C项分别是“的”、“代词,他 而这病又是经常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 们”:D项分别是“却”、“并 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 7、C.(本段的写作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 光景,九可悲。 8.A.(印证的是“建筑形象,都诗化,情态化了”。 20.外在环境、内心情绪、空虚寂寞悲苦的情怀 其它三项与“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 21.细节(动作)描写、细雨的声响、灵魂的孤 更美在其空间”一致。) 苦 9.B.(A.更美在其空间:C.写的是月色,与树无22.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 关;D.因果颠倒。) 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的纷繁,说不尽的思绪 10.C(小院一定程度的封闭性不一定能给人“丰富 用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了。“愁”字之外, 的想 想像的空间”。) 到底还有怎样的心情呢?无法用言语说得清,戛 11·D解析:D项中的“悲伤”意思是为受损害而然而止的写法,给读者留下阔大的想象空间,让 悲愁。 人回味不已。 12·C解析:A项,第一个为代词,代秋声;第二个23、愁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为结构助词,的。B项,第一个表判断;第二个是 24、因为没人可以叙说心中的愁,眼前没知心人 句末语气助词。D项,第一个是动词,作为:第 也没人理解、安慰他,孤单寂寞。“强乐”具体 个相当于判断词,是。C项,两个“其”均为 表现是“对酒当歌”,目的是排遣心中的愁苦 代词,代秋声 25、“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 13·作者对秋声直接评价的语句有:(1)噫嘻悲 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终不悔”表现了主人 哉!此秋声也。(2)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 公坚毅与执著的态度,意境也因此得到升华。正 号愤发。 是这两句词概括的精神内涵,被王国维引用。 14·(1)这是秋天的声音。它是怎样发出来的? 26略 (2)秋天衰败零落的原因,是秋风的余威(造成) 27、联想在为幻想时有碍于美感。 的啊。 8、稀疏,疏落有致, 15·秋色、秋容、秋气和秋意等四个方面描写作 29、参考例句: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听 者所观的“秋状”。 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窗前明月 16·作者从秋“其色惨淡”、“其气栗洌”“其意 的故乡,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梦 萧条”、“其声凄凄切切”以及秋风吹拂前后的草 江南 木变化诸角度极力渲染描绘秋的萧条,为下文抒
专题测试答案 1、D A 项睇 dì B 项浊 zhuó C 项舛 chuăn 2、D A 项寥若晨星 坐收渔利 B 项珠联 璧合 C 项张皇失措 饱经沧桑 3、A “不容分说”意为:“不容许别人辩驳 或提出不同意见”,用在该语境中不妥。“巧立 名目”意为: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 的目的。该词属贬义词,用在该语境申明显不符。 “追本溯源”,意为:追究根源。表达的意思与 语境不符。“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 行一时。与本题语境相符,故选 A。 4、C 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5、C 6、B A 项分别是“介词,比”、“介词,在”; B 项都是“只”;C 项分别是“的”、“代词,他 们”;D 项分别是“却”、“并”。 7、C.(本段的写作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 8.A.(印证的是“建筑形象,都诗化,情态化了”。 其它三项与“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 更美在其空间”一致。) 9.B.(A.更美在其空间;C.写的是月色,与树无 关;D.因果颠倒。) 10.C(小院一定程度的封闭性不一定能给人“丰富 的想像的空间”。) 11·D 解析:D 项中的“悲伤”意思是为受损害而 悲愁。 12·C 解析:A 项,第一个为代词,代秋声;第二个 为结构助词,的。B 项,第一个表判断;第二个是 句末语气助词。D 项,第一个是动词,作为;第 二个相当于判断词,是。C 项,两个“其”均为 代词,代秋声。 13·作者对秋声直接评价的语句有:(1)噫嘻悲 哉!此秋声也。(2)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 号愤发。 14·(1)这是秋天的声音。它是怎样发出来的? (2)秋天衰败零落的原因,是秋风的余威(造成) 的啊。 15·秋色、秋容、秋气和秋意等四个方面描写作 者所观的“秋状”。 16·作者从秋“其色惨淡”、“其气栗洌”、“其意 萧条”、“其声凄凄切切”以及秋风吹拂前后的草 木变化诸角度极力渲染描绘秋的萧条,为下文抒 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埋下伏笔。点拨:只有找好角 度才能为“渲染”找到注脚。意思对即可。 17、略 18.“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 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 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 美人迟暮的感伤。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 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 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答出一点即可。 19.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万里 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当此 重九节,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只是去登台,五 可悲;亲朋凋零,孤零零地独自去登台,六可悲; 身体健旺也还罢了,却又是扶病去登,七可悲; 而这病又是经常的多种多样的,八可悲;光阴可 贵,人生不过百年,如今年过半百,只落得这般 光景,九可悲。 20.外在环境、内心情绪、空虚寂寞悲苦的情怀。 21.细节(动作)描写、细雨的声响、 灵魂的孤 苦 22.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 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的纷繁,说不尽的思绪, 用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代了。“愁”字之外, 到底还有怎样的心情呢?无法用言语说得清,戛 然而止的写法,给读者留下阔大的想象空间,让 人回味不已。 23、愁 表达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24、因为没人可以叙说心中的愁,眼前没知心人, 也没人理解、安慰他,孤单寂寞。“强乐”具体 表现是“对酒当歌”,目的是排遣心中的愁苦。 25、“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 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终不悔”表现了主人 公坚毅与执著的态度,意境也因此得到升华。正 是这两句词概括的精神内涵,被王国维引用。 26 略 27、联想在为幻想时有碍于美感。 28、稀疏,疏落有致。 29、参考例句: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听 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吟低唱;窗前明月 的故乡,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梦 江南。 30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