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來棋拟考 试卷 语文 说明: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总分 号 加 ( (四 得 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分) (2) 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分)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理想追求的是: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两句意思一致。(2分) (5)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4分) 千嶂里,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 zao shi )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 故态 (2)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 chou ye( )了一下 (3)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 bu qiu shen jie )了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 gen shen di gu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到冬天,大地更显得全无一点生机了:群山萧索,百树凋零,不见鸟飞,不闻兽 叫,乍看去,就像低垂的云幕前面,凝固着一幅死气沉沉的图画
2016~2017 学年度九年级 上 学 期 期 末 模 拟 考 试 卷 语 文 说明:1、全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本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 120 分。 题 号 一 二 三 附 加 题 总分 得 分 (一 ) ( 二) (三 ) (四 ) 一、基础(24 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1 分) (2) ,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 分)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理想追求的是: , 。(2 分) (4)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 。”两句意思一致。(2 分) (5)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4 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千嶂里,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 zǎo shì( )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 故态。 (2)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chōu yē( )了一下。 (3)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bù qiú shèn jiě ( )了。 (4)“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 gēn shēn dì gù ( )。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一到冬天,大地更显得全无一点生机了:群山萧索..,百树凋零,不见鸟飞,不闻兽 叫,乍看去,就像低垂的云幕前面,凝固着一幅死气沉沉的图画
B.蕾妮惊叫了起来,她本来因激动而变得发红的面颊变得煞白 C.这个花瓶造型别致,图案新颖,真是美不胜收。 D.老师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深读透。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议中所应承担 的义务,因此,任何人都难以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否会出现逆转。(“因此”改为“那 么”)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句 末加“来”) C.今年我省招收的自费大学生,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去掉“一年”) D.如何管理、把握、认识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认识” 和“管理”调换位置 5.请仿照下列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 因为 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 命的真谛。 二、阅读(46分) (一)口技(10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枭 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 乳,儿含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 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粕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 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 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枭、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会宾客大宴()(2)宾客意少舒()(3)群响毕绝(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B.蕾妮惊叫了起来,她本来因激动而变得发红的面颊变得煞白..。 C.这个花瓶造型别致,图案新颖,真是美不胜收 ....。 D.老师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囫囵吞枣 ....,要读深读透。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美国政府不履行它在中美贸易协定、多种纤维品协定和纺织品协议中所应承担 的义务,因此,任何人都难以预料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否会出现逆转。(“因此”改为“那 么”) B.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句 末加“来”) C.今年我省招收的自费大学生,是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去掉“一年”) D.如何管理、把握、认识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认识” 和“管理”调换位置) 5. 请仿照下列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 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 命的真谛。 二、阅读(46 分) (一)口技(10 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 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 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 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粕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 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 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会.宾客大宴( ) (2)宾客意少.舒( ) (3)群响毕.绝(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段简要交代了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 开演前的气氛:二至四段写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B.口技艺人所表演的场面有两个,一是一个四日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 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C.中间三段都是先正面写艺人的表演,后以听众的反应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D.首尾两次交代表演道具之简单,直接突出了口技表演技艺的精湛,也使文章结构严 (二)湖之鱼(9分) (清)林纾 林子啜茗于湖滨之肆°,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其下 戏嚼豆脯唾之,群鱼争喋。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 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之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 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白小刻本《畏庐文集》 注释:①林子:林纾(Shω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②肆:指茶馆。③会:汇 聚。④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⑤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⑥葑(feng)草:水生植 物。⑦寻:长度单位,八尺。⑧薮(s6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 西聚集的地方。⑨盛:多,频频。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利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然随喋随逝/逝者如斯夫 B.再唾之/主人日再食 C.寻丈之外/寻病终 D.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去国怀乡 10.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 11.文章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3分) 三)假如人生没有磨难(10分)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 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 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剛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 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2)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段简要交代了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及 开演前的气氛;二至四段写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第五段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B.口技艺人所表演的场面有两个,一是一个四日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 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灾的情形。 C.中间三段都是先正面写艺人的表演,后以听众的反应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D.首尾两次交代表演道具之简单,直接突出了口技表演技艺的精湛,也使文章结构严 谨。 (二)湖之鱼(9 分) (清)林纾 林子①啜茗于湖滨之肆②,丛柳蔽窗,湖水皆黯碧如染,小鱼百数来会③其下。 戏嚼豆脯④唾之,群鱼争喋⑤。然随喋随逝,继而存者,三四鱼焉。再唾之,坠缀葑草⑥ 之上,不食矣。始谓鱼之逝者皆饱也。寻⑦丈之外,水纹攒动,争喋他物如故。 余方悟:钓者之将下钩,必先投食以引之。鱼图食而并吞钩。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 矣然则名利之薮⑧独无钩乎?不及其盛⑨下食之时而去之,其能脱钩而逝者几何也? ——选白小刻本《畏庐文集》 注释:①林子:林纾( shū)自称,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②肆:指茶馆。③会:汇 聚。④豆脯:豆豉之类佐餐小食品。⑤喋:成群的鱼儿吃东西。⑥葑(fēng)草:水生植 物。⑦寻:长度单位,八尺。⑧薮( sǒu):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泽。后比喻人或东 西聚集的地方。⑨盛:多,频频。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利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然随喋随逝./逝.者如斯夫 B.再.唾之/主人日再.食 C.寻.丈之外/寻.病终 D.不及其盛下食之时而去.之/去.国怀乡 10.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久 乃 知 凡下 食 者 皆 将 有钩 矣 然 则 名 利 之 薮 独 无 钩 乎。 11.文章由观鱼喋食而引发人生感悟,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蕴含的深刻哲理。(3分) (三)假如人生没有磨难(10 分)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 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 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 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 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岀栋粱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 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 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 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 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责温柔真如同一把无 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夭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 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 绔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 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 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 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酲,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 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 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髙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 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罘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 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 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笫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 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 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想 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 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 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 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 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选自《时文选粹》 第九辑) 12.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进行写作,条理清晰 B.按照文章的写作思路可以把文章划分为①②④⑤⑥⑦⑧⑨⑩三部分。 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 D.文章第①段从农事现象写起,自然引出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下列不可以作为事实论 据的是( )(3分) A.举世闻名的贝多芬35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能战胜人生中的磨难,最终完成了《命 运》《英雄》《月光曲》等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 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 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 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 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 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 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 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 绔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 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 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 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资*源%库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 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 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 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 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 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 著《红 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 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想 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 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 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 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 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 (选自《时文选粹》 第九辑) 12.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进行写作,条理清晰。 B.按照文章的写作思路可以把文章划分为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三部分。 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 D.文章第①段从农事现象写起,自然引出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3.第⑧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下列不可以作为事实论 据的是( )(3分) A.举世闻名的贝多芬 35 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能战胜人生中的磨难,最终完成了《命 运》《英雄》《月光曲》等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
B.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磨难中留下了旷世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苏轼一生坎坷,仕途几度浮沉,却在文学史上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 D.海瑞秉忠亮之心,抱骨鲠之节,终使天下信之,名垂青史 14.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四)小雨入端午((17分) 骥才 ①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我这 居,不是斋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栽些花草藤蔓,屋间放置老家的绿茶 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椅和心爱的木狮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角落。平日在外 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 膀, ②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的小物件——丝线粽子。这种端午 特有的吉祥小品,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其实,过这种 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达什么深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情味就是了。 ③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却 见屋外边绿叶被雨点敲得一动一动。 ④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 ⑤念小学的时候,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同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用硬 纸叠成小小的粽子壳,然后使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最后缠成 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种节日手工,由于大家 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缠。丝线粽子最大的魅力是,颜色完全任由自己搭 配,所以毎个人都想缠出一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向别人显摆。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 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劲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一扫全绕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才 能摘干净。 ⑥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母亲们在家都做针线,各色丝线家家 都有,关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 ⑦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叫徐又芳——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大概与家族的字辈 有关。记得她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据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从地上拾 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心细手巧,虽然拾的线头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色彩十分复杂 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我向她借一个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乜连连称赞说, 这种缠法要每缠一道线换一个颜色,太难了。我说她的线都很短,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 是从地上拾的。母亲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一个木线轴缠了各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 ⑧要命的是那时我太不懂事。丰子恺说:“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其实孩子的一切都是直 线的。转夭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我母亲说你太可怜了,叫我把这线给你。 ⑨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我不要!"似乎很生气, 转身就走,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自东西,以后再没有见到她。这个带着 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 ⑩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决不能伤害的。哪怕是
B.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磨难中留下了旷世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苏轼一生坎坷,仕途几度浮沉,却在文学史上留下许多优秀的作品。 D.海瑞秉忠亮之心,抱骨鲠之节,终使天下信之,名垂青史。 14.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四)小雨入端午((17 分) 冯骥才 ①今日进入端午假日,醒来很早,起身坐在我的“心居”,身闲气舒,意定神足。我这心 居,不是斋号,乃是在阳台一角搭个棚屋,屋里屋外栽些花草藤蔓,屋间放置老家的绿茶、 好吃的零食、有弹性的藤椅和心爱的木狮铁佛陶罐石砚等。这是一己的私人角落。平日在外 边跑累了,回来坐在这里聚聚气力,抑或有什么未了的思考,便到这里舒展一下脑袋里的翅 膀。 ②今日,我特意在那个木雕花架上挂了几件艳丽五彩的小物件——丝线粽子。这种端午 特有的吉祥小品,给花架上青翠又蓬松的蜈蚣草一衬,端午的气息油然而生。其实,过这种 古老的节日,不必太刻意表达什么深刻的精神内涵,随性而自然地享受一下传统情味就是了。 ③小雨从昨晚就来到我的城市里,此刻依旧未走。雨太小,看不到零零落落的雨点,却 见屋外边绿叶被雨点敲得一动一动。 ④眼瞧着这优美地悬垂着的丝线粽子,悠悠地想起一件相关的老事: ⑤念小学的时候,每逢端午佳节,都是班上同学们缠丝线粽子的一次热潮。大家先用硬 纸叠成小小的粽子壳,然后使五彩丝线一道道缠起来,缠的过程中不断改变颜色,最后缠成 一个个五彩纷呈却各不相同的小粽子来。这原本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种节日手工,由于大家 喜爱,课间休息时也缠,下课后不回家还缠。丝线粽子最大的魅力是,颜色完全任由自己搭 配,所以每个人都想缠出一个特别又好看的丝线粽子,向别人显摆。于是,弄得教室满地都 是彩色线头,做卫生可就费劲了,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线头一扫全绕在扫帚上,得使好大劲才 能摘干净。 ⑥缠粽子的丝线都是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那时代母亲们在家都做针线,各色丝线家家 都有,关键看谁配色好,想法出奇。 ⑦我的班上有一个女生,叫徐又芳——那时的孩子名字都是三个字,大概与家族的字辈 有关。记得她个子高,短发,衣着很旧,据说她家里穷,家里没有好看的丝线,就从地上拾 别人扔的线头来缠,可是她心细手巧,虽然拾的线头很短,但缠出的粽子反而色彩十分复杂 和丰富,斑斓又精细,超过了所有的人。我向她借一个拿回家给母亲看,母亲也连连称赞说, 这种缠法要每缠一道线换一个颜色,太难了。我说她的线都很短,只能缠一道,因为她的线 是从地上拾的。母亲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便用一个木线轴缠了各色的丝线,叫我带给她。 ⑧要命的是那时我太不懂事。丰子恺说:“孩子的目光是直线的。”其实孩子的一切都是直 线的。转天我到班上,把线轴给她,真心对她说:“我母亲说你太可怜了,叫我把这线给你。” ⑨我以为她会高兴,谁料她脸色立刻变得很不好看,只说一句:“我不要!”似乎很生气, 转身就走,从此便不大搭理我了,一直到小学毕业各自东西,以后再没有见到她。这个带着 对我的误解却无法接受我歉意的女孩如今在哪里? ⑩我当时不明白她何以会那样气愤,后来明白了:别人的自尊是决不能伤害的。哪怕是
不经意的伤害。伤人自尊,那会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①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想起 来。原来它深深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一年一度提酲着我 ⑩2写到此处,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外边的朱花碧草像洗过澡一样鲜亮 15.本文结构精巧,如⑤⑥两段多处内容与后文相照应。结合文章,填写下面表格。(6分) ⑤⑥段内容 后文相关内容 i述丝线粽子的制作方法 徐又芳用彩色线头缠出斑谰又精细的丝线粽子 个同学都想缠出特别的丝线粽子 教室满地都是线头 各色丝线家家都有 16.本文题为“小雨入端午”,两处写到小雨,除了交代自然环境,还与作者的心境有什么关 联?(4分) 17.情结,指深藏心底的感情。结合文章,说说作者“端午的情结”具体指什么。(3分) 18.当年“我”送徐又芳丝线原本是善意的举动,为什么却对她造成了伤害?结合文章内容 谈谈你的理解和从中获得的启示。(不超过150字)(4分) 三、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 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 字。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题目
不经意的伤害。伤人自尊,那会是一种很深的伤害。 ⑪这事过了差不多六十年。虽然平时不会记起,但每逢端午悬挂丝线粽子时都会想起 来。原来它深深地记在我的端午的情结里,一年一度提醒着我。 ⑫写到此处,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外边的朱花碧草像洗过澡一样鲜亮。 15.本文结构精巧,如⑤⑥两段多处内容与后文相照应。结合文章,填写下面表格。(6分) ⑤⑥段内容 后文相关内容 描述丝线粽子的制作方法 徐又芳用彩色线头缠出斑谰又精细的丝线粽子 每个同学都想缠出特别的丝线粽子 ① 教室满地都是线头 ② 各色丝线家家都有 ③ 16.本文题为“小雨入端午”,两处写到小雨,除了交代自然环境,还与作者的心境有什么关 联?(4分) 17.情结,指深藏心底的感情。结合文章,说说作者“端午的情结”具体指什么。(3分) 18.当年“我”送徐又芳丝线原本是善意的举动,为什么却对她造成了伤害?结合文章内容, 谈谈你的理解和从中获得的启示。(不超过150字)(4分) 三、作文(50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 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500 字。②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0
400
600 四、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甲】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 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戴宗道:“兄弟 你便请问这位官人是谁便好,你倒却说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卤,却是甚么?我且 与你说知,这位仁兄便是闲常你要去投奔他的义士哥哥。”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 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 拜,等几时!"李逵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 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李逹逵拍手叫道:"我那爷 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 【乙】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 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 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 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 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 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
四、附加题(10 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 1~3 题。 【甲】李逵看着宋江,问戴宗道:“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对宋江笑道:“押司,你 看这厮恁么粗卤,全不识些体面!”李逵便道:“我问大哥,怎地是粗卤?”戴宗道:“兄弟, 你便请问‘这位官人是谁’便好,你倒却说‘这黑汉子是谁’,这不是粗卤,却是甚么?我且 与你说知,这位仁兄便是闲常你要去投奔他的义士哥哥。”李逵道:“莫不是山东及时雨 黑宋江?”戴宗喝道:“咄!你这厮敢如此犯上,直言叫唤,全不识些高低!兀自不快下 拜,等几时!”李逵道:“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节级哥 哥不要瞒我拜了,你却笑我。”宋江便道:“我正是山东黑宋江。”李逵拍手叫道:“我那爷! 你何不早说些个,也教铁牛欢喜!”扑翻身躯便拜。 【乙】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 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上人,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 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 酒保,索借笔砚。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 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其酒兴,磨得墨浓, 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 600
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 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 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 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 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 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日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 在话下 1.文段出自名著 》,【乙】选段出自 这一情 节。(2分) 2.【甲】选段和【乙】选段分别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宋江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3.结合原著,补叙宋江题诗后的命运变化。(4分)
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 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 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写罢,掷笔在桌上,又自歌了一 回,再饮过数杯酒,不觉沉醉,力不胜酒,便唤酒保计算了,取些银子算还,多的都赏 了酒保。拂袖下楼来,踉踉跄跄,取路回营里来。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 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当日害酒,自在房里睡卧,不 在话下。 1.文段出自名著《___________》,【乙】选段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情 节。(2分) 2.【甲】选段和【乙】选段分别运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宋江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3.结合原著,补叙宋江题诗后的命运变化。(4分)
2016~2017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來棋拟考试卷 语文 参考答案 、基础。(24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1)思而不学则殆(2)年少万兜鍪(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长 烟落日孤城闭 (以上每小题,错、漏、多l字均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1)藻饰(2)抽噎(3)不求甚解(4)根深蒂固 3.C 4.B(缺乏主语,应删去“令”) 5.示例: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 天的感恩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6.(1)适逢,正赶上(2)稍微(3)全,都 7.(1)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帷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一个地方来。 8.D(道具之简单属于“间接”反衬,不是“直接”突出。) (二)(9分) 9.D 10.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 11.告诚世人,莫为名利所诱惑而吞下钓钩,而成为他人盘中之物。或:要拒绝诱惑,淡泊 名利,才有真正的美好自由 【译文】林生坐在西湖边上的茶馆里喝茶,四垂的柳条遮蔽着窗口,一汪湖水,深苍碧 绿,犹如染过一般,百余条小鱼正汇聚在窗下的水面。 他就试着将肉干嚼碎朝水面唾去,借以取乐。鱼儿纷纷争着抢食。然而一边争食一边又 游开了,一直觅食而不走的,只不过三四条而已。林生便再嚼食唾下,碎肉沉入水底,粘结 在茭白根上,鱼也不再去食它了。林生起先以为鱼的离去是因为都吃饱了的緣故,可离窗口 一丈左右的地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住地晃动着,那些小鱼如先前一样,又在争食其 它东西。 林生顿时想到:钓鱼的人在垂下鱼钩之际,必定先以鱼饵为引诱,鱼儿要想吃食,便l 时吞下钓钩。时间久了,鱼儿便知道,凡是有饵食的地方多半有钓钩。然而,那名利汇聚之 所,难道没有别一种“钓钩”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及时逃走,能够脱钩而 远逸他方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三)(10分) 12.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2 0 1 6 ~20 17 学 年 度 九 年 级 上 学 期 期 末 模 拟 考试卷 语 文 参考答案 一、基础。(24 分) 1.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1)思而不学则殆(2)年少万兜鍪(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长 烟落日孤城闭。 (以上每小题,错、漏、多 l 字均扣 0.5 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2.(1)藻饰(2)抽噎(3)不求甚解(4)根深蒂固 3.C 4.B(缺乏主语,应删去“令”) 5.示例: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 天的感恩。 二、阅读。(46 分) (一)(10 分) 6.(1)适逢,正赶上 (2)稍微 (3)全,都 7.(1)过了一会儿,只听得帷幕里醒木一拍,全场都安静下来,没有一个敢大声说话的。(2)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一个地方来。 8.D(道具之简单属于“间接”反衬,不是“直接”突出。) (二)(9 分) 9.D 10.久乃知/凡下食者皆将有钩矣/然则名利之薮/独无钩乎 11.告诫世人,莫为名利所诱惑而吞下钓钩,而成为他人盘中之物。或:要拒绝诱惑,淡泊 名利,才有真正的美好自由。 【译文】林生坐在西湖边上的茶馆里喝茶,四垂的柳条遮蔽着窗口,一汪湖水,深苍碧 绿,犹如染过一般,百余条小鱼正汇聚在窗下的水面。 他就试着将肉干嚼碎朝水面唾去,借以取乐。鱼儿纷纷争着抢食。然而一边争食一边又 游开了,一直觅食而不走的,只不过三四条而已。林生便再嚼食唾下,碎肉沉入水底,粘结 在茭白根上,鱼也不再去食它了。林生起先以为鱼的离去是因为都吃饱了的缘故,可离窗口 一丈左右的地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住地晃动着,那些小鱼如先前一样,又在争食其 它东西。 林生顿时想到:钓鱼的人在垂下鱼钩之际,必定先以鱼饵为引诱,鱼儿要想吃食,便同 时吞下钓钩。时间久了,鱼儿便知道,凡是有饵食的地方多半有钓钩。然而,那名利汇聚之 所,难道没有别一种“钓钩”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及时逃走,能够脱钩而 远逸他方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三) (10 分) 12.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