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八录像 【主要内容】 1.强心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作用 2。抗高血压药物药理 3.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 【相关内容】 强心甙的抗慢性心功能不全作用 一、近年发现C册时既有心调节机制的变化,也有B肾上腺素受体信息转导系统的变化: 1、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为C耶发病早期的代偿机制,是一种快调节。 交感活性增高,血中M增加,心肌收缩性增加,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维持血压,之 后心肌耗氧增加,后负荷增加,心脏工作加重,恶性循环。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CF发病中的慢调节,肾素活性增高,血管紧张素ATII含量增加,RAAS激活血管收 缩,久之恶性循环。 醛固酮增多促进水肿,ATII还能促进NA释放。 3、精氨酸加压素分泌增加: 参与CF晚期发病过程,能使血管收缩,即能维持血压,又能恶化病情。 4、其他内源性调节的变化: 心排钠因子(ANF)排钠利尿,扩张血管,拮抗RAAS作用,PGE2、PGI2扩张血管,缓 解病情:内皮依赖性松弛因子(EDRF)即NO,扩血管。 5、心肌细胞B,受体密度下降。 综上所述,目前比较C发病中神经内分泌因素。治疗方案 1.正性肌力药加强收缩性 2.扩血管利尿药降低前后负荷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一ACEI,纠正RAAS系统激活 二、药理作用 1、增强心肌收缩力一一正性肌力 强心式对心肌有直接加强收缩力,这是强心式治疗心衰的药理基础,其增加心肌收缩 力有三个显著特点: (1)缩短收缩期 (2)降低衰锅心肌的耗氧量 (3)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2、成慢心,率一一伤性师率作用 3、对传导系统的影响 不同剂量对不同心肌组织作用不一。大剂量时有直接抑制作用(负性传导):治疗量 兴奋迷走神经,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增加有效不应期。 三、作用机制 强心武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武受体(a'-K'-ATP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结果使胞
实验 十八 录 像 【主要内容】 1. 强心甙抗慢性心功能不全作用 2. 抗高血压药物药理 3. 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 【相关内容】 强心甙的抗慢性心功能不全作用 一、近年发现 CHF 时既有心调节机制的变化,也有β肾上腺素受体信息转导系统的变化: 1、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为 CHF 发病早期的代偿机制,是一种快调节。 交感活性增高,血中 NA 增加,心肌收缩性增加,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维持血压,之 后心肌耗氧增加,后负荷增加,心脏工作加重,恶性循环。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CHF 发病中的慢调节,肾素活性增高,血管紧张素 ATII 含量增加,RAAS 激活血管收 缩,久之恶性循环。 醛固酮增多促进水肿,ATII 还能促进 NA 释放。 3、精氨酸加压素分泌增加: 参与 CHF 晚期发病过程,能使血管收缩,即能维持血压,又能恶化病情。 4、其他内源性调节的变化: 心排钠因子(ANF)排钠利尿,扩张血管,拮抗 RAAS 作用,PGE2、PGI2 扩张血管,缓 解病情;内皮依赖性松弛因子(EDRF)即 NO,扩血管。 5、心肌细胞β1 受体密度下降。 综上所述,目前比较 CHF 发病中神经内分泌因素。治疗方案: 1.正性肌力药加强收缩性 2.扩血管利尿药降低前后负荷 4.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纠正 RAAS 系统激活 二、药理作用 1、增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 强心甙对心肌有直接加强收缩力,这是强心甙治疗心衰的药理基础,其增加心肌收缩 力有三个显著特点: (1)缩短收缩期 (2)降低衰竭心肌的耗氧量 (3)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作用 3、对传导系统的影响 不同剂量对不同心肌组织作用不一。大剂量时有直接抑制作用(负性传导);治疗量 兴奋迷走神经,减慢房室结的传导速度,增加有效不应期。 三、作用机制 强心甙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甙受体(Na+ -K + -ATP 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结果使胞
内钙离子增多,肌力增加。 中毒量严重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内Na'、C”大量增加,也使细胞内K+量明显减 少,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传导减慢,诱发心律失常。 四、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CH册和某些心律失常 1.CHF: 2.某些心律失常 (1)心房纤颤: (2)心房扑动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五、不良反应及防治 (一)毒性反应表现 1.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出现较早。 2.神经系统症状: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谵妄、黄绿视(有诊断价值 3.心脏毒性:原有症状加剧及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易诱发室颜,致死。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 (1)异位节律出现,蒲氏纤维自律性增高,后除极触发活动。 (2)房室传导抑制 (3)窦房结自律性降低 (二)中毒防治 1.预防: (1)用药史 (2)注意诱发因素,如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心肌缺氧。 (3)中毒先兆:室性早搏、窦率小于60次/分、色觉障得(黄绿视 2.明确诊断: (1)临床症状 (2)心由图 (3)血药浓度监测:地高辛大于3.0mg/ml,洋地黄大于45ng/ml 3.治疗: (1)一旦确诊,立即停药 (2)补钾 (3)苯妥英钠控制室早、心动过速,也可用利多卡因 (4)中毒所致心动过缓用阿托品 (5)地高辛抗体Fab片段特效,但价格昂贵,未普及 抗高血压药物药理 一、高血压标准 1978年标准为成人多次在静息状态血压≥160/95mmHg(21.3/12.7Kpa)为高血压 1999年新标准为成人多次在静息状态血压≥140/90mmHg(18.712Kpa)为高血压 二、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利尿药:氢氯噻嗪等
内钙离子增多,肌力增加。 中毒量严重抑制 Na+ -K + -ATP 酶,使细胞内 Na+、Ca2+大量增加,也使细胞内 K+量明显减 少,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传导减慢,诱发心律失常。 四、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 CHF 和某些心律失常 1.CHF: 2.某些心律失常 (1)心房纤颤: (2)心房扑动: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五、不良反应及防治 (一)毒性反应表现 1.消化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出现较早。 2.神经系统症状: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谵妄、黄绿视(有诊断价值) 3.心脏毒性:原有症状加剧及心律失常,以室性早搏多见,易诱发室颤,致死。 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 (1)异位节律出现,蒲氏纤维自律性增高,后除极触发活动。 (2)房室传导抑制 (3)窦房结自律性降低 (二)中毒防治 1.预防: (1)用药史 (2)注意诱发因素,如低血钾、低血镁、高血钙、心肌缺氧。 (3)中毒先兆:室性早搏、窦率小于 60 次/分、色觉障碍(黄绿视) 2.明确诊断: (1)临床症状 (2)心电图 (3)血药浓度监测:地高辛大于 3.0ng/ml,洋地黄大于 45ng/ml 3.治疗: (1)一旦确诊,立即停药 (2)补钾 (3)苯妥英钠控制室早、心动过速,也可用利多卡因 (4)中毒所致心动过缓用阿托品 (5)地高辛抗体 Fab 片段特效,但价格昂贵,未普及。 抗高血压药物药理 一、高血压标准 1978 年标准为成人多次在静息状态血压≥160/95mmHg(21.3/12.7Kpa)为高血压 1999 年新标准为成人多次在静息状态血压≥140/90mmHg(18.7/12Kpa)为高血压 二、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1. 利尿药:氢氯噻嗪等
2.ACEI1(如:卡托普利)及ATⅡ受体拮抗药(如洛沙坦) 3.B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4.钙拮抗药:硝苯地平 5.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 (2)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 (3)抗NA神经末梢药:利血平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Q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ā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和B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6.扩血管药 (1)直接舒张血管药:肼屈嗪 (2)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 (3)其他扩血管药:吲达帕胺 7.中药:罗布麻等 其中利尿药、B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ACEI和a1受体阻断药1993年被WHO 推荐为一线抗高血压药。 三、各类抗高血压药代表药物的降压原理及特点 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快速型心律失常可由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导障碍或二者兼有引起。 (一)冲动形成障碍 1.自律性增高 2.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后除极可分两种: (1)早后除极:是指在复极化尚未完成时出现的除极,多发生在2、3相中,主要由C 内流增多所致。 (2)迟后除极:是指在完全复极之后的继发性除极,多发生在第四相中,是细胞内C 过多而诱发Na短暂内流所致。 (二)冲动传导障碍 1.单纯性传导障碍 2.折返激动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根据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分为四类 【类:钠通道阻滞药 【a类:适度阻滞钠通道药,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脑 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药,如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美西律、妥卡尼 【c类:明显阻滞钠通道药,如氟卡尼、普罗帕酮、恩卡尼 Ⅱ类:B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醋丁洛尔 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如胺碘酮、溴苄胺
2. ACEI(如:卡托普利)及 ATⅡ受体拮抗药(如洛沙坦) 3.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4. 钙拮抗药:硝苯地平 5. 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抗高血压药:可乐定 (2)神经节阻断药:美加明 (3)抗 NA 神经末梢药:利血平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1 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α和β 受体阻断药,拉贝洛尔 6. 扩血管药 (1)直接舒张血管药:肼屈嗪 (2)钾通道开放药:吡那地尔 (3)其他扩血管药:吲达帕胺 7. 中药:罗布麻等 其中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ACEI 和α1 受体阻断药 1993 年被 WHO 推荐为一线抗高血压药。 三、各类抗高血压药代表药物的降压原理及特点 抗心律失常药物药理 一、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快速型心律失常可由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导障碍或二者兼有引起。 (一)冲动形成障碍 1.自律性增高 2.后除极和触发活动 后除极可分两种: (1)早后除极:是指在复极化尚未完成时出现的除极,多发生在 2、3 相中,主要由 Ca2+ 内流增多所致。 (2)迟后除极:是指在完全复极之后的继发性除极,多发生在第四相中,是细胞内 Ca2+ 过多而诱发 Na+短暂内流所致。 (二)冲动传导障碍 1.单纯性传导障碍 2.折返激动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根据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分为四类: 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Ⅰa 类:适度阻滞钠通道药,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丙吡胺 Ⅰb 类:轻度阻滞钠通道药,如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美西律、妥卡尼 Ⅰc 类:明显阻滞钠通道药,如氟卡尼、普罗帕酮、恩卡尼 Ⅱ类:β受体阻断药,代表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醋丁洛尔 Ⅲ类:选择性延长复极过程的药物,如胺碘酮、溴苄胺
Ⅳ类:钙拮抗剂,代表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其他类药:腺苷 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钠通道阻滞药 Ⅲ类 类 心、律失常 维 类别 普 丙毗 多 妥 胺碘 奎尼了 卡因 胺 酮 因 钠 尔 米 密性心,谏 +++ ++ 房早 +++ +++ +++ 阵发性房 ++ 性心动喇 性房扑 房添 +++ +++ 房室交界 区早插和 ++ ++4 心动过 出 早 + ++ +++ 性心动过速 十 +++ ++ +十+ 洋地黄中毒 性心律失常: ++ 室上性、室性 ++优,+良,+可,一差或无效,*效差,毒副作用严重
Ⅳ类:钙拮抗剂,代表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 其他类药:腺苷 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 心律失常 类 别 钠 通 道 阻 滞 药 Ⅱ 类 Ⅲ类 Ⅳ 类 奎尼丁 普鲁 卡因 胺 丙吡 胺 利 多 卡 因 苯 妥 英 钠 普 萘 洛 尔 胺碘 酮 维 拉 帕 米 室 上 性 窦性心速 - - - - - +++ - ++ 房早 +++ +++ +++ - + ++ ++ ++ 阵发性房 性心动速 ++ ++ ++ - + ++ +++ +++ 房扑 ++ ++ ++ - - + +++ + 房颤 +++ ++ ++ - - + +++ + 房室交界 区早搏和 心动过速 ++ ++ ++ - - ++ +++ +++ 室 性 早搏 ++ ++ ++ +++ ++ + ++ ++ 心动过速 + +++ ++ +++ ++ + +++ ++ 洋地黄中毒 性心律失常: 室上性、室性 + * + * + * +++ +++ ++ ++ +++优,++良,+可,-差或无效,*效差,毒副作用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