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课时 小石潭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 状物的方法。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入 2.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 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 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 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 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 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 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4.师范读课文,生轻声跟读,并补充。 参差寂寥摇缀隶怆 5.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1)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一词多义
总第 课时 小石潭记 [教学目的] 1. 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 状物的方法。 2.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3. 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1. 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入。 2. 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 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 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 永粥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 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 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 上不得志的悲愤。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 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4. 师范读课文,生轻声跟读,并补充。 参差 寂寥 摇缀 隶 怆 5. 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1) 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 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 (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 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判断。“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 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似与游者相乐。()④天涯若比邻。() [课堂练习] 1.读,背。2、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齐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2.赏读课文 (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点拨: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 出”说明ˆ潭ˆ的的确是个“石潭ˆ。“如鸣佩环ˆ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ˆ的不一般。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ˆ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 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 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 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 判断。“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不一定是打比喻。试 分辨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 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③似与游者相乐。( ) ④天涯若比邻。( ) [课堂练习] 1.读,背。 2、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1. 齐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2. 赏读课文。 (1)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点拨: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 出”说明“潭”的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 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 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点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动,chu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 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 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文中的“动”与“静” 点拨:①游鱼的“怡然不动”及“chu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②小溪。 就小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 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chu尔远逝,往来翕” 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 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文中的“景”与“情” 点拨: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 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 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 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 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 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 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6)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点拨: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 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 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 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7)文中的写景短句 3.精读课文,巩固。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5)跟作者同游的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能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 4.总结全文 [课堂练习] 1.课后习题2、写熟悉的某处景物,二三百字。 第三课时
(2)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点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动,chu 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 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 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 文中的“动”与“静” 点拨:①游鱼的“怡然不动”及“chu 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②小溪。 就小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 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 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点拨:①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chu 尔远逝,往来翕” 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 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5) 文中的“景”与“情” 点拨: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 情于景,情 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 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 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 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 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 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6) 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点拨: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 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象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 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 就活灵活现地描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7) 文中的写景短句。 3. 精读课文,巩固。 (1)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2)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3)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4)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5) 跟作者同游的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能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 4. 总结全文。 [课堂练习] 1.课后习题 2、写熟悉的某处景物,二三百字。 第三课时
基础知识训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 卷()石底以出 为坻() 然不动 寂寥()无人翕()忽 幽邃() 犬牙 ()互 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 ,他擅长于 本文是 他 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潭中的气氛。 ④.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 人 ⑤.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J为坻为屿 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 C乃 乃记之而去 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 为 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4.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 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C不可久居(居住) D影布石上(映)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②不可知其源
[基础知识训练]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 ) 然不动 寂寥.( )无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 )互 2. 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 写 ,本文是 他 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气氛。 ④.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 人 ⑤.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为 为.坻为屿 B 之 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 C 乃 乃.记之而去 D 尔 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为 ,为 , 为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然不动; 尔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 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4. 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B 斗折蛇.行 (像蛇一样) C 不可久居. (居住) D 影布.石上 ( 映 ) 5.翻译下列句子 ①全石以为底。 ②不可知其源
6.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7.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探究拓展训练] 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 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 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 佚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籍, 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 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仇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 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 不可以臆测也. 8.解释下列加点词 及前谛视( 此其所以异也( 或远立而濡其首( 以为瀑状不过尔尔 9.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大龙湫恰无声响飘散无着的原因是 ②游览大龙湫给作者的启示 是 10.“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这句话中用到了怎样的 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1. huang quan chi yi liao xi shui ci2.①抒情议论散 文②柳宗元山水游记《永州八记》③潭中景物小潭源流④六⑤ B3.坻屿 岩4.C5.①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② 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6.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 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探究拓展训练】 8.仔细看 的原因 沾湿 …的样子9.由于落
6.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7. 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 探究拓展训练] 未到三里外,一匹练从天下,恰无声响。及前谛视,则二十丈以上是瀑,二 十丈以下非瀑也,尽化为烟,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为杨白花。 既坠矣,又似上升;既疏矣,又似密织,风来摇之,飘散无着;日光照之,五色 佚丽,或远立而濡其首,或逼视而衣无沾。其故由于落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 籍, 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较石梁绝不相似.大抵石梁武,龙湫 文;石梁喧,龙湫静;石梁急,龙湫缓;石梁冲荡无前,龙仇如往而复:此其所以异 也. 初观石梁时,以为瀑状不过尔尔,龙湫可以不到;及至此而后知耳目所未及者, 不可以臆测也. 8. 解释下列加点词 及前谛视.. ( ) 此其所以..异也 ( ) 或远立而濡.其首( ) 以为瀑状.不过尔尔 ( ) 9. 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大龙湫恰无声响飘散无着的原因是 ②游览大龙湫给作者的启示 是 . 10.“为雾,为轻绡,为玉尘,为珠屑,为琉璃丝”这句话中用到了怎样的 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 【基础知识训练】 1.huáng quán chí yí liào xī shuì cī 2.①抒情议论 散 文 ②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③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④六 ⑤ B 3.坻 屿 岩 4.C 5.①整块的石头作为潭底 ② 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6.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 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7.略 【探究拓展训练】 8.仔细看 ……的原因 沾湿 ……的样子 9.由于落
处太高,崖腹中洼绝无凭藉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 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10.排比、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大龙湫是瀑非 瀑的特点。 课后记 总第课时 岳阳楼记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 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的过程中,充分感受 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e)朝晖夕阴(hu)迁客骚人(sao) 霪雨(yin)霏霏(fi)薄暮冥冥(ming) 潜形(qian)岸芷汀兰( zhi ting)皓月(hao) 心旷神怡(yi)宠辱偕忘(xie)浩浩汤汤( shang)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査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处太高,崖腹中洼 绝无凭藉 不得不随风作幻,又少所抵触,不能助威扬声 耳目所未及者,不可以臆测也。 10.排比、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大龙湫是瀑非 瀑的特点。 课后记: 总第 课时 岳阳楼记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4.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和背诵全文。 (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学法引导 1.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的过程中,充分感受 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2.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谪守(zhé) 朝晖夕阴(huī) 迁客骚人(sāo) 霪雨(yín) 霏霏(fēi) 薄暮冥冥(míng) 潜形(qián) 岸芷汀兰(zhǐ tīng) 皓月(hào) 心旷神怡(yí) 宠辱偕忘(xié) 浩浩汤汤(shāng)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查字典,对照注释,试翻译课文
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 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 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 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 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 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 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 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晩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三、正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 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 停顿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4学生读课文一、二段,背诵。 四、作业 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预习 背诵课文 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文章大意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 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因遭保守 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 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 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 楼”,常与文人们登楼赋诗。 2.解题。 1046 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 被贬在邓州做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 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 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 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三、正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 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 停顿。 2.请学生翻译第 1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增其旧制:制,规模。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3.请学生翻译第 2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浩浩汤汤:浩浩荡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得无异乎:得无,表猜度,怎能不会? 4.学生读课文一、二段,背诵。 四、作业 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 预习 背诵课文。 二、 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文章大意
正课 1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 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薄暮冥冥:薄,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2请学生翻译第4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色。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3请学生翻译第5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 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微,无、没有 4.再次朗读这篇文章。 四、小结 1.一词多义 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有时而或长烟一空 国国家国恒亡或 国都则有去国怀乡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处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通过初极狭,才通人 居居住面山而居通顺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停了居十日通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开朗则有心旷神怡旷 宽广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古今异义 古义:规律增其旧制古义: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制备
三、正课 1.请学生翻译第 3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 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开,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耀:隐耀,隐没了光辉。 山岳潜形:潜形,隐藏了形迹。 薄暮冥冥:薄,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2.请学生翻译第 4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色。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3.请学生翻译第 5 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 官。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 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微,无、没有。 4.再次朗读这篇文章。 四、小结 1. 一词多义。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 国 国家 国恒亡 或 国都 则有去国怀乡 或许 或异二者之为 处在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通过 初极狭,才通人 居 居住 面山而居 通 顺利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停了 居十日 通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开朗 则有心旷神怡 旷 宽广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2.古今异义。 古义:规律 增其旧制 古义: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 制 备
今义:制度今义:准备 古义:日光至若春和景明古义:曾经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景尝 今义:景物今义:品尝 古义: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今义:微小 3.通假字 具,同“俱,全,都百废具兴 属,同“嘱”,嘱咐属予作文以记之 4虚词。 来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他,他们其必曰 以因不以物喜其语气词其喜洋洋者矣 凭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代词:他的必先苦其心志 用来所以动心忍性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预习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背诵全文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己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课文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发出一篇 之意。 第二部分(2-4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1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2层(3、4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 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1段写重 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
今义:制度 今义:准备 古义:日光 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曾经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景 尝 今义:景物 今义:品尝 古义:没有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今义:微小 3.通假字。 具,同“俱”,全,都 百废具兴 属,同“嘱”,嘱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 4.虚词。 来 属予作文以记之 代词:他,他们 其必曰 以 因 不以物喜 其 语气词 其喜洋洋者矣 凭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代词:他的 必先苦其心志 用来 所以动心忍性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三。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一、预习 1.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2.背诵全文。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文意,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研究课文。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背诵前要理解文章层次结构,这样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快速背诵。 下面请同学们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 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由此发出一篇 之意。 第二部分(2-4 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 1 层(2 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 问。 第 2 层(3、4 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 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 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3.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 1 段写重 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
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 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 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 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 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 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 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3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4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 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 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 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l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髙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
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 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4.提问:第 2 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 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 “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 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 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 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 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 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7.朗读第 3 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8.朗读第 4 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 的心情? 讨论并归纳: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9.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 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 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 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0.提问:“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12.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13.提问: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