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四章 教育主体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0,文件大小:112KB,团购合买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习本章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概念,教师的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和现代教师的素养;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师生关系的概念和类型。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四章教育主体 第四章教育主体 【内容提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习本章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概念,教师的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和现代教 师的素养;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师生关系的概 念和类型 教学目标 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熟悉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积极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师的素养 教学难点: 师生关系 教育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法 授课时间: 4课时 教学进程: 教育名言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 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荀子 教师应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工程师的宏伟蓝图,艺术家的精雕细琢,父母兄长的热情耐 有人如是说 切问题都取决于教师,受过教育的,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的,积极而又有朝气的教师,会

第四章 教育主体 1 第四章 教育主体 【内容提要】 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习本章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的概念,教师的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和现代教 师的素养;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地位和作用,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师生关系的概 念和类型。 教学目标: 了解教师的劳动特点;熟悉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积极提高自身素养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师的素养 教学难点: 师生关系 教育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法 授课时间: 4 课时 教学进程: 教育名言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 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荀子 教师应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工程师的宏伟蓝图,艺术家的精雕细琢,父母兄长的热情耐 心。 ——有人如是说 一切问题都取决于教师,受过教育的,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的,积极而又有朝气的教师,会

第四章教育主体 使任何大纲都具有活力,也会使最差的教科书得到充实,正是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经常不 断地努力,以知识充实自己,热爱自己的事业 (前苏联)巴甫洛夫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陶行知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展开的。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主要是师生之间的交往 教育是在师生交往中展的,没有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动。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所以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是构成学 校教育活动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教的活动中,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与教材:在学的活动中, 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与教材,所以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他们互为主客 体,同时面对共同的客体一一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作用是一种交往活动,他们在认识论上的 关系是主体间关系。即教育活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教育的过程是知识交流的 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对话的过程。”但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 地位和作用又是不同的。为了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教 育主体(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地位、作用。 第一节教师 、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师的概念 广义的教师是指凡能增进他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他人的思想品德及身体、心理的发展的人 如“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能者为师”、“一字之师”、“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等。特 别在学习化社会的今天,认识到这一点,对自己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狭义的教师是指以“引导”、“促进”、“规范”他人发展为职业的人。这里所讲的教师主 要指狭义的教师。也就是说,具有某种专业资格,能依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以及年轻一代身 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其智力和体力 的专门人员。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职业的萌芽与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职业的特点是:“长者即师”、“能者即师”、“官师合一”、“学师合一”。在原始 社会中,部落首领和有经验的长者便充当着“教师”的角色。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 机构一一学校,于是专职的学校教师便出现了。在学校产生初期,教师主要有统治阶级的官员和 些学士名流担任,就是在封建社会中,很多的统治阶级官员在离职或弃官以后,还“设馆授徒” 传授礼仪道德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 在古代,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职业,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也无需专门培训。只要具备 定的知识和学问、有较强的人格影响力,就可以成为“设馆授徒”的教师。古代遍及我国各地的 “私塾”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种“教师”。 2、教师职业的专门学校培养阶段—师范教育产生发展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第95页

第四章 教育主体 2 使任何大纲都具有活力,也会使最差的教科书得到充实,正是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经常不 断地努力,以知识充实自己,热爱自己的事业。 ——(前苏联)巴甫洛夫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陶行知 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展开的。教育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主要是师生之间的交往, 教育是在师生交往中展的,没有师生关系的交互性,就不可能有教育活动。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 “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所以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主体,是构成学 校教育活动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教的活动中,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与教材;在学的活动中, 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与教材,所以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他们互为主客 体,同时面对共同的客体——教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作用是一种交往活动,他们在认识论上的 关系是主体间关系。即教育活动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教育的过程是知识交流的 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对话的过程。”①但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 地位和作用又是不同的。为了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教 育主体(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地位、作用。 第一节 教 师 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师的概念 广义的教师是指凡能增进他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他人的思想品德及身体、心理的发展的人。 如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能者为师”、“一字之师”、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等。特 别在学习化社会的今天,认识到这一点,对自己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狭义的教师是指以“引导”、“促进”、“规范”他人发展为职业的人。这里所讲的教师主 要指狭义的教师。也就是说,具有某种专业资格,能依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以及年轻一代身 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其智力和体力 的专门人员。 (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1、教师职业的萌芽与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教师职业的特点是:“长者即师”、“能者即师”、“官师合一”、“学师合一”。在原始 社会中,部落首领和有经验的长者便充当着“教师”的角色。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专门的教育 机构——学校,于是专职的学校教师便出现了。在学校产生初期,教师主要有统治阶级的官员和 一些学士名流担任,就是在封建社会中,很多的统治阶级官员在离职或弃官以后,还“设馆授徒” 传授礼仪道德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 在古代,国家和社会对教师职业,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也无需专门培训。只要具备一 定的知识和学问、有较强的人格影响力,就可以成为“设馆授徒”的教师。古代遍及我国各地的 “私塾”先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种“教师”。 2、教师职业的专门学校培养阶段——师范教育产生发展 ① 袁振国:《教育新理念》,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2,3,第 95 页

第四章教育主体 师范教育是社会化大机器生产和普及义务教育的产物。1681年法国天主教徒拉萨尔首创师资 训练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μ694年德国哥达在世界上兴办第_所师范学校。师范教育体 系的确立和大规模的发展,从世界范围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从18世纪末到19 世纪末,初等师范教育兴起并向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第二阶段,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中等师范教育普遍实施并向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第三阶段,二战以后,高等师范教育普遍实施并 向多样化和更高层次发展。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师范院校开始衰落,师范学院培养的中小 学教师仅占全国总数的20%,80%的教师则由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和文理学院教育系培养:德国从 1978年起,有些州已明令中小学教师一律由综合性大学培养 中国师范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1879年盛宣怀在其创办的南洋公学中首设“师范院”,1902 年张謇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但到1949年旧中国,只有12所高师,在校生1.2万人;中师610 所,在校生15.2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师范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到2003年高等师范院校增加 到300所左右,师范教育逐步由三级师范体系向二级师范体系过渡,不远的将来中师将要完成自 己的历史使命,退出师范教育的舞台 3、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阶段 教师的专业化的内涵: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专业自我的 形成 必要性: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终身教育时代的客观要求 过程: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 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 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86年,美国的卡内基工 作小组、霍姆斯小组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的报告中,提出以 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 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 略”。日本早在1971年就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加 强教师的专业化。在英国,随着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证书制度的实施,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 员”,并相继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通过资格认定来体现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 益的要求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之下,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 如何实施:(书145页) 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基础环节:提高从业标准,使教师资格证象律师资格证一样令人信 服。实行开放型教师教育。 加强教师培训是客观要求:变传统的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师培训模式 分校本培训和教师发展学校培训两种形式。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保障机制:变奖惩型评价为发展性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 为目标的一种教师评价制度。建立在双方和谐信任的基础上,重过程和自我评价。) 教育行动研究是有效途径:教育教学实践硏究即行动研究 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一)教师的作用 1、教师对社会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人类智慧的使者。 从纵向方面来分析。教师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如果没有教师

第四章 教育主体 3 师范教育是社会化大机器生产和普及义务教育的产物。1681 年法国天主教徒拉萨尔首创师资 训练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1694 年德国哥达在世界上兴办第一所师范学校。师范教育体 系的确立和大规模的发展,从世界范围看,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从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末,初等师范教育兴起并向中等师范教育发展。第二阶段,从 19 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中等师范教育普遍实施并向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第三阶段,二战以后,高等师范教育普遍实施并 向多样化和更高层次发展。美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师范院校开始衰落,师范学院培养的中小 学教师仅占全国总数的 20%,80%的教师则由综合大学教育学院和文理学院教育系培养;德国从 1978 年起,有些州已明令中小学教师一律由综合性大学培养。 中国师范教育起源于 19 世纪末。1879 年盛宣怀在其创办的南洋公学中首设“师范院”,1902 年张謇创办了通州师范学校。但到 1949 年旧中国,只有 12 所高师,在校生 1.2 万人;中师 610 所,在校生 15.2 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师范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到 2003 年高等师范院校增加 到 300 所左右,师范教育逐步由三级师范体系向二级师范体系过渡,不远的将来中师将要完成自 己的历史使命,退出师范教育的舞台。 3、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阶段 教师的专业化的内涵:专业理想的建立、 专业知识的拓展、 专业能力的发展、 专业自我的 形成。 必要性:自我实现的需要,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的要求,终身教育时代的客观要求。 过程: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 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 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86 年,美国的卡内基工 作小组、霍姆斯小组在《国家为培养 21 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的报告中,提出以 教师的专业性作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1989-1992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 开的第 45 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 略”。日本早在 1971 年就明确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加 强教师的专业化。在英国,随着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证书制度的实施,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我国 1993 年 10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把教师界定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 员”,并相继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通过资格认定来体现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 益的要求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之下,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 如何实施:(书 145 页) 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基础环节:提高从业标准,使教师资格证象律师资格证一样令人信 服。实行开放型教师教育。 加强教师培训是客观要求:变传统的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为结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师培训模式。 分校本培训和教师发展学校培训两种形式。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保障机制:变奖惩型评价为发展性评价(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未来发展 为目标的一种教师评价制度。建立在双方和谐信任的基础上,重过程和自我评价。) 教育行动研究是有效途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即行动研究。 二、教师的作用与地位 (一)教师的作用 1、教师对社会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人类智慧的使者。 从纵向方面来分析。教师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如果没有教师

第四章教育主体 把人类社会的财富有目的、有计划传递给年轻一代,人类社会就谈不上延续和发展,或者讲人类 发展与进步将大大延缓和推迟,更谈不上步入现代化的文明社会了 从横向方面来分析。教师对人类社会文明起到普及、推广和传播作用。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 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价值规范,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得 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同时,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国际间各方面的交流和 合作,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前进和发展。所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 会的文明史,如果离开了教师这一职业,是难以想象的。 2、教师对学生个体的作用 讨论:韩愈“传道授业解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体现的教师作用是什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甩 教师要通过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开启学生心智。在今天知识经济社会,要使青少年 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年时期内掌握人类千百年所积累的文化精华,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是绝对 做不到的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仟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言 传身教,有目的有计划,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帮助学生在成材的同时“成人”,并不断提高学 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教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人在受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问题和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 学生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一般都能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 的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是年轻一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 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资料Ⅳ-1 奇对妙联赞教师 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梁菽麦黍稷下功夫。 捧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润物无声谢良师难忘四季校园多雨露;凌云有志勉益友莫愁八方前路少人梯。 颗赤心两鬓白发,三十年殚精竭虑,送走青春无数岁月;百株粉笔τ颗银烛,亿万字忘食废寝,迎来桃李 满园芬芳 掏尽丹心谱写园丁歌;洒遍汗雨当好育花人。 作红烛为后辈点然智慧之火;化甘霖育桃李浇开理想之花。 妙笔生辉作文本上洒心血;忠诚可鉴心灵深处勤耕耘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量杯量筒怎能量老师情意;曲尺直尺何可测先生胸怀。 一支粉笔两袖淸风,三尺讲台四季睛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汘水诚滋桃李满 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 泽神州。 (二)教师的地位 问:夸美纽斯、加里宁、荀子对教师职业的评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天、地、君、亲、师。) 讨论:你心中的现在的教师地位如何?你是以什么为评判标准的? 1、一个职业或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从理论上讲,是与其社会作用相对应的。社会作用越大 社会地位应越高。但就具体的个人在评判一个职业或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时,往往取决于个人的观 测点,即评判的标准。就一般而言,衡量人的社会地位有四个参照点:“权”、“钱”、“知识

第四章 教育主体 4 把人类社会的财富有目的、有计划传递给年轻一代,人类社会就谈不上延续和发展,或者讲人类 发展与进步将大大延缓和推迟,更谈不上步入现代化的文明社会了。 从横向方面来分析。教师对人类社会文明起到普及、推广和传播作用。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 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价值规范,促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得 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同时,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国际间各方面的交流和 合作,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类社会的共同前进和发展。所以,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 会的文明史,如果离开了教师这一职业,是难以想象的。 2、教师对学生个体的作用 讨论:韩愈“传道授业解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体现的教师作用是什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要通过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开启学生心智。在今天知识经济社会,要使青少年 学生在短短的十几年时期内掌握人类千百年所积累的文化精华,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是绝对 做不到的。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言 传身教,有目的有计划,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帮助学生在成材的同时“成人”,并不断提高学 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教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人在受教育和成长的过程中,问题和矛盾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 学生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一般都能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 的发展。 由此可见,教师是年轻一代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关 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资料Ⅳ-1 奇对妙联赞教师 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梁菽麦黍稷下功夫。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润物无声谢良师难忘四季校园多雨露;凌云有志勉益友莫愁八方前路少人梯。 一颗赤心两鬓白发,三十年殚精竭虑,送走青春无数岁月;百株粉笔千颗银烛,亿万字忘食废寝,迎来桃李 满园芬芳。 掏尽丹心谱写园丁歌;洒遍汗雨当好育花人。 作红烛为后辈点燃智慧之火;化甘霖育桃李浇开理想之花。 妙笔生辉作文本上洒心血;忠诚可鉴心灵深处勤耕耘。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平行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 量杯量筒怎能量老师情意;曲尺直尺何可测先生胸怀。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 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 泽神州。 (二)教师的地位 问:夸美纽斯、加里宁、荀子对教师职业的评价?(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天、地、君、亲、师。) 讨论:你心中的现在的教师地位如何?你是以什么为评判标准的? 1、一个职业或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从理论上讲,是与其社会作用相对应的。社会作用越大, 社会地位应越高。但就具体的个人在评判一个职业或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时,往往取决于个人的观 测点,即评判的标准。就一般而言,衡量人的社会地位有四个参照点: “权”、“钱”、“知识

第四章教育主体 和“人格”。究竟以什么标准为主?一方面是随社会主流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各人之间 是有差异的,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评判的标准也会有变化。这是个方法问题,更是人的思 想、价值观问题。但我们应如何评判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呢? 从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来分析。教师的政治地位主要表现为政治身份获得、政治活动参与度 政治影响力等。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教师的政治地位总体上是低下的,处于一种被利用、 受歧视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师的政治地位也是几经曲折。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几年 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7年“反右斗争”,知识分子受打击,很多教师被打 成“右派”。“文化大革命”中,教师又被戴上“资产阶级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 臭 老九”的帽子,成为学生斗争的对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政治地位开始恢复和不 断提高,教师被视为工人阶级的 教师可以参政议政选。1985年又确定了每年的9月10 日为“教师节”,倡导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大力表彰在教育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从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来分析。教师的经济待遇是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低的最直接、最直观 的体现,很多人也往往从这一点上来认识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经济待遇包括工资、奖金、医 疗保险、退休金等福利。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和专业性决定教师应该享受较高的物质 生活待遇。然而,我国教师实际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很难一概而论。古代社会,尽管有“家有三 斗粮,不当孩子王”、“两袖凊风”之说。但我们认为教师的地位还是比一般的体力劳动者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师的相对经济地位,也是有起有落。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 教师的经济地位得到迅速提高。如今,我国教师的经济地位在总体上已提高到令人羡慕的水平, 但少数贫困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还急待提高 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上来分析。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地加深,对教师职业的丛业标 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现在已开始要求中小学教师学历要逐步达到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水 平。教师在知识、能力要求和道德、个性要求方面都有较高的标准。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教师作 为特殊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人为工作对象),已日益显示出它独特的社会地位,在也大大提高了教 师职业在人们心目中地位 综上分析,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师职业的地位 应从不同的方面综合地去评判,而且还应该关注教师个体在自己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如 学科(主科或副科)、位置(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层次(大学或小学)等。 资料ⅣV-2 国外教师地位花絮 日本的师范生从考进师范学校的第一天起,就穿上″教师服″。当穿上"教师服”的师范生踏上公共车辆时 乘客们都会自动起立让座,以示对未来的教师的尊敬。朝鮮优先保障教师的住宅;理发店有教师专座;教师乘公 共汽车、买菜等可以不排队;教师出差、休假需乘火车可以优先购票上车。法国教师的地位很髙,他们的名称总 是与“共和国”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一直被看作是"一支无可争议的统一而强大的社会力量”。……在某些农村地 区,仍然保持着小学与村政府共用一座建筑物,由小学教师兼任村秘书的传统 从教师的经济待選看:美国从1953年开始教师平均工资就超过了全国工资收入者的平均额。日本教师的月 薪一般高出同龄的其他机关人员的15%,并且还有多种形式的津贴,大学毕业的32岁中小学教师月工资可达到 12.5万日元,而行政机关副科长才115万日元。。德国小学教师月工资2700-3100马克,中学教师般在3500 马克左右,教师的月工资可以购买2000多瓶啤酒。朝鲜师范大学毕业生月薪85朝币,而六年制医科大学毕业生 月薪才64朝币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教师的社会地位是较高的,而发展中国家一般处在上升阶段。 2、在人类发展史上,对教师的职业性质和社会地位有如下几种观点: 圣职论。这种观点把教师视为“天职”,是神圣的职业。 公务员论。这种观点认为既然现代教育是国家兴办的公共事务,教师是受国家委托培养下 代,严格执行的是国家的教育意志,是按国家的教育计划和培养目标进行的工作,执行的是国家

第四章 教育主体 5 和“人格”。究竟以什么标准为主?一方面是随社会主流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各人之间 是有差异的,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评判的标准也会有变化。这是个方法问题,更是人的思 想、价值观问题。但我们应如何评判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呢? 从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来分析。教师的政治地位主要表现为政治身份获得、政治活动参与度、 政治影响力等。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教师的政治地位总体上是低下的,处于一种被利用、 受歧视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师的政治地位也是几经曲折。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几年, 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1957 年“反右斗争”,知识分子受打击,很多教师被打 成“右派”。“文化大革命”中,教师又被戴上“资产阶级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臭 老九”的帽子,成为学生斗争的对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师的政治地位开始恢复和不 断提高,教师被视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参政议政选。1985 年又确定了每年的 9 月 10 日为“教师节”,倡导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大力表彰在教育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从教师职业的经济待遇来分析。教师的经济待遇是教师职业社会地位高低的最直接、最直观 的体现,很多人也往往从这一点上来认识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的经济待遇包括工资、奖金、医 疗保险、退休金等福利。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创造性和专业性决定教师应该享受较高的物质 生活待遇。然而,我国教师实际的社会经济地位,也很难一概而论。古代社会,尽管有“家有三 斗粮,不当孩子王”、“两袖清风”之说。但我们认为教师的地位还是比一般的体力劳动者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师的相对经济地位,也是有起有落。特别是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 教师的经济地位得到迅速提高。如今,我国教师的经济地位在总体上已提高到令人羡慕的水平, 但少数贫困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还急待提高。 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上来分析。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程度地加深,对教师职业的从业标 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如现在已开始要求中小学教师学历要逐步达到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水 平。教师在知识、能力要求和道德、个性要求方面都有较高的标准。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教师作 为特殊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人为工作对象),已日益显示出它独特的社会地位,在也大大提高了教 师职业在人们心目中地位。 综上分析,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全面客观地认识教师职业的地位, 应从不同的方面综合地去评判,而且还应该关注教师个体在自己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如 学科(主科或副科)、位置(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层次(大学或小学)等。 资料Ⅳ-2 国外教师地位花絮 日本的师范生从考进师范学校的第一天起,就穿上“教师服”。当穿上“教师服”的师范生踏上公共车辆时, 乘客们都会自动起立让座,以示对未来的教师的尊敬。朝鲜优先保障教师的住宅;理发店有教师专座;教师乘公 共汽车、买菜等可以不排队;教师出差、休假需乘火车可以优先购票上车。法国教师的地位很高,他们的名称总 是与“共和国”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一直被看作是“一支无可争议的统一而强大的社会力量”。……在某些农村地 区,仍然保持着小学与村政府共用一座建筑物,由小学教师兼任村秘书的传统。 从教师的经济待遇看:美国从 1953 年开始教师平均工资就超过了全国工资收入者的平均额。日本教师的月 薪一般高出同龄的其他机关人员的 15%,并且还有多种形式的津贴,大学毕业的 32 岁中小学教师月工资可达到 12.5 万日元,而行政机关副科长才 11.5 万日元。。德国小学教师月工资 2700—3100 马克,中学教师一般在 3500 马克左右,教师的月工资可以购买 2000 多瓶啤酒。朝鲜师范大学毕业生月薪 85 朝币,而六年制医科大学毕业生 月薪才 64 朝币……。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教师的社会地位是较高的,而发展中国家一般处在上升阶段。 2、在人类发展史上,对教师的职业性质和社会地位有如下几种观点: 圣职论。这种观点把教师视为“天职”,是神圣的职业。 公务员论。这种观点认为既然现代教育是国家兴办的公共事务,教师是受国家委托培养下一 代,严格执行的是国家的教育意志,是按国家的教育计划和培养目标进行的工作,执行的是国家

第四章教育主体 的公务,因而教师是国家的公务员。 劳动者论。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是普通的劳动者,教师有权要求保障生活权利和劳动基本权利, 教师在付出劳动的同时,有权要求得到相应的报酬 教师专业性质论。这种观点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把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的建议》指出:“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职 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确立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三、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1、职责:教书育人,既是“经师”,又是“人师”。 2、角色: 传统角色:蜡烛春蚕教书匠“渡船人 教师职业特点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具有多种角色特点 讨论:文章(1“魔术师”面临挑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2当代教师:做学生的密友) 问题:如何定位现代教师的角色? 转换原因:终身教育的要求;网络时代教师权威的消解;知识观的变迁:;我国新课程改革的 需要。(书137-140页) 教书匠一教育研究者:教师应以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内容和 问题。提高对教学活动的自觉意识和专业水平,改变社会形象(匠-专家):增加工作的挑战性 和乐趣。 独白者一对话者:(权威主义者一民主主义者)似朋友,走下神坛,平等态度讨论真理和生 活,进行信息交流 课程的执行者一课程发展的主体:由课程改革的被动的旁观者变为主动积极的课程开发者, 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得到实施) 学生学习的评判者一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根据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转变为以促 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为主要任务,这是最有时代性的教师角色 特征。如何做到:积极地旁观、了解学生:营造平等、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形成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专门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了规定。 (一)教师的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 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 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 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向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

第四章 教育主体 6 的公务,因而教师是国家的公务员。 劳动者论。这种观点认为教师是普通的劳动者,教师有权要求保障生活权利和劳动基本权利, 教师在付出劳动的同时,有权要求得到相应的报酬。 教师专业性质论。这种观点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 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把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的建议》指出:“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职 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确立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三、教师的职责和角色 1、职责:教书育人,既是“经师”,又是“人师”。 2、角色: 传统角色:蜡烛 春蚕 教书匠 “渡船人 教师职业特点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具有多种角色特点。 讨论:文章(1“魔术师”面临挑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2 当代教师:做学生的密友) 问题:如何定位现代教师的角色? 转换原因:终身教育的要求;网络时代教师权威的消解;知识观的变迁;我国新课程改革的 需要。(书 137-140 页) 教书匠—教育研究者:教师应以变化发展的观点、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内容和 问题。提高对教学活动 的自觉意识和专业水平,改变社会形象(匠-专家);增加工作的挑战性 和乐趣。 独白者—对话者:(权威主义者—民主主义者)似朋友,走下神坛,平等态度讨论真理和生 活,进行信息交流。 课程的执行者—课程发展的主体:由课程改革的被动的旁观者变为主动积极的课程开发者, 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得到实施) 学生学习的评判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由根据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转变为以促 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为主要任务,这是最有时代性的教师角色 特征。如何做到:积极地旁观、了解学生;营造平等、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形成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专门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作了规定。 (一)教师的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 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 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 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向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

第四章教育主体 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由教师的职责任务,以及劳动的对象、内容和手段来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问:老师要求学生打扫清洁,家长来帮忙,结果效果很差。说明了什么? 教师的劳动对象——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劳动对象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次教师的劳 动对象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 爱好等都不一样 因材施教是复杂性的具体表现。 (二)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什么了什么? 讨论:教师是导演还是从导演到演员的结合? 教师在使用物化手段时必须经过一个主体加工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手段除了物化手段以 外,还有依附在教师身上的学识、能力、人格。在教师的整个劳动过程中,他们的作用常常超过 物化手段所起的作用。 教师人格魅力的榜样和师范作用 (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照搬别人教案效果不好”说明了什么? 由于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育任务的艰巨性,教育内容的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特点,就决 定了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创造性。列举课堂突发事件处理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教育机 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和学习,不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过去教师学习三四年,享受 辈子的惰性观念 (四)劳动方式的个体性 问:教师备课和上课、批改作业是个人还是集体进行?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是以个体劳动为主的形式。从课前的刻苦钻研、冥思苦想, 到课堂上的深浅适度、融会贯通,再到课后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处处体现出教师劳动的个体 性特点。即使是集体劳动(如集体备课等)也必须建立在个体劳动的基础之上 (五)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什么? 教师要正确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要立足学生和社会长远发展认识劳动的作用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有思想有个性的,而且常处在变化发展之中。教师的教 育活动不可能采取固定不变的统一模式。同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是在变化发展的,墨守成规是 教育取得成功的大敌。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活动必须带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对不 同对象的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创新上:还表现在对于变 化了的情况善于作出恰当地处置的教育机智上。所以,一个教师对别人的教育经验不能照搬照抄, 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对自己的经验也要不断审视和创新。 (六)劳动量的艰苦性 问:赵朴初同志的《金缕曲》所描绘的:“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 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汘番番滴。光和 热,无穷际。”说明了什么? 当教师辛苦,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劳动量是不能简单地用上课的时间 多少来衡量的,他们的大量劳动不是在课上,而是在课下。课下教师不仅要备课和学习,还有大

第四章 教育主体 7 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四、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是由教师的职责任务,以及劳动的对象、内容和手段来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对象的复杂性 问:老师要求学生打扫清洁,家长来帮忙,结果效果很差。说明了什么? 教师的劳动对象——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劳动对象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其次教师的劳 动对象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气质、 爱好等都不一样。 因材施教是复杂性的具体表现。 (二)劳动手段的主体性 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什么了什么? 讨论:教师是导演还是从导演到演员的结合? 教师在使用物化手段时必须经过一个主体加工过程。其次,教师的劳动手段除了物化手段以 外,还有依附在教师身上的学识、能力、人格。在教师的整个劳动过程中,他们的作用常常超过 物化手段所起的作用。 教师人格魅力的榜样和师范作用。 (三)劳动过程的创造性 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因材施教”“照搬别人教案效果不好”说明了什么? 由于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教育任务的艰巨性,教育内容的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特点,就决 定了教师的劳动过程具有创造性。列举课堂突发事件处理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教育机 智。 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和学习,不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过去教师学习三四年,享受一 辈子的惰性观念 (四)劳动方式的个体性 问:教师备课和上课、批改作业是个人还是集体进行?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是以个体劳动为主的形式。从课前的刻苦钻研、冥思苦想, 到课堂上的深浅适度、融会贯通,再到课后的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处处体现出教师劳动的个体 性特点。即使是集体劳动(如集体备课等)也必须建立在个体劳动的基础之上。 (五)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什么? 教师要正确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要立足学生和社会长远发展认识劳动的作用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有思想有个性的,而且常处在变化发展之中。教师的教 育活动不可能采取固定不变的统一模式。同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是在变化发展的,墨守成规是 教育取得成功的大敌。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育活动必须带有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对不 同对象的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上;表现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创新上;还表现在对于变 化了的情况善于作出恰当地处置的教育机智上。所以,一个教师对别人的教育经验不能照搬照抄, 必须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对自己的经验也要不断审视和创新。 (六)劳动量的艰苦性 问:赵朴初同志的《金缕曲》所描绘的:“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 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 热,无穷际。”说明了什么? 当教师辛苦,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这是人所共知的。他的劳动量是不能简单地用上课的时间 多少来衡量的,他们的大量劳动不是在课上,而是在课下。课下教师不仅要备课和学习,还有大

第四章教育主体 量的作业要批改,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里,班级规模一般都较大,这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的 工作量。 五、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个人应具备的素养与他所从事的工作特点、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密切相关的。我国教师的根 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首先要教好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另外,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等。具体地讲,作为 名现代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讨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包括哪些? (一)思想品德素质 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表现在政治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两方面。 1.政治思想素养。政治思想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努力学习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教师的职业道德。 列举调查和举正反两个方面案例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使学生了解当前教 师职业道德下滑危机并引起学生思考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职业道德在教师所具 备的各种基本素养中居核心地位,是其它素养的灵魂。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要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有: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干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今天所有 被人们称颂的教师,都可以说能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教育事业的人。爱岗敬业 要做到:第一,要树立从事教师职业的光荣感、神圣感。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 要性,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社会价值,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第二,爱校如家,全身心地投入 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尽心尽责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尽心尽责地教书育人。第三, 要热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第四,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而不厌,不断创新,努力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热爱学生 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 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 未来着想,不会误人子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教师热爱学生能激发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性。心理学上著名的“教师期待效应”就是最好的 例证。因为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爱护与鼓励,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 对待教师所上的课。反之,教师不喜欢或厌恶的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冷淡与 歧视,因而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甚至拒绝教师的要求,不求进取。可见教师热爱学生, 特别是爱护、关怀“后进生”是相当重要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最纯洁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如果表现出无原则 无是非,或讨好、袒护、放纵等,必然导致教育行为失败,甚至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 当然教师热爱学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北京师范大学发 展心理研究所曾对“师爱”问题进行研究。在5所学校,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 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2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 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说明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并非易 事。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 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

第四章 教育主体 8 量的作业要批改,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里,班级规模一般都较大,这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的 工作量。 五、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个人应具备的素养与他所从事的工作特点、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密切相关的。我国教师的根 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首先要教好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另外,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等。具体地讲,作为一 名现代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讨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包括哪些? (一)思想品德素质 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表现在政治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两方面。 1.政治思想素养。政治思想素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努力学习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教师的职业道德。 列举调查和举正反两个方面案例说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使学生了解当前教 师职业道德下滑危机并引起学生思考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职业道德在教师所具 备的各种基本素养中居核心地位,是其它素养的灵魂。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 要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有: (1)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干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今天所有 被人们称颂的教师,都可以说能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教育事业的人。爱岗敬业 要做到:第一,要树立从事教师职业的光荣感、神圣感。充分认识到教育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 要性,认识到教师工作的社会价值,树立“科教兴国” 的思想。第二,爱校如家,全身心地投入 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尽心尽责地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尽心尽责地教书育人。第三, 要热爱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第四,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而不厌,不断创新,努力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热爱学生 “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 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热爱学生,教师才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 未来着想,不会误人子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教师热爱学生能激发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性。心理学上著名的“教师期待效应”就是最好的 例证。因为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爱护与鼓励,就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 对待教师所上的课。反之,教师不喜欢或厌恶的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冷淡与 歧视,因而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甚至拒绝教师的要求,不求进取。可见教师热爱学生, 特别是爱护、关怀“后进生”是相当重要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最纯洁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如果表现出无原则、 无是非,或讨好、袒护、放纵等,必然导致教育行为失败,甚至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 当然教师热爱学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北京师范大学发 展心理研究所曾对“师爱” 问题进行研究。在 5 所学校,随机抽取 120 名教师,问:“您热爱学 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 120 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 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 10%。这说明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并非易 事。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 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

第四章教育主体 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 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3)团结协作 任何一个单位、部门要取得好的成绩,除了每一成员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外,还需要有团队意 识。教师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工作中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树立关心他人的美德,要互相 维护对方在学生中的威信,做到学生面前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对工作中产生的矛盾,要做到求 大同存小异,顾全大局,切忌互相拆台、辱骂,在学生面前损害教师形象。教师和领导之间,要 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学校领导要尊重、信任和关心每一个教师: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对教师做具 体指导:要虚心听取教师的批评和建议,不在学生面前指责教师,维护教师的威信。教师要能主 动多和领导沟通交流;能体会领导的教育思想:能主动配合领导开展工作;能出色完成领导交给 自己的工作任务;不在学生面前、不在公开场合轻率地顶撞领导,维护领导的威信。此外,教师 与学生家长之间也应不断加强联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团 结协作精神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教育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尤为重要。 (4)严谨治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智能结构 讨论:对于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 教师的智能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它是教师用以影响学生的重要素养 1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1)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基本条件。教 师必须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要领。教师应精通所教的学科,具有这门学科的扎实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还应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临近学科的基础知识 扩大专业知识背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随着 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也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要终生学 习。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只有这样,教师在工作中才能吐故纳新,高屋 建瓴。但我们有的学生认为在师范院校里,学习的好多专业知识,走上工作岗位根本用不上,学 多了也没有什么用。将来只要把学生学习的教材搞透了,就能足以应付教学。其实,这是一种偏 见。不仅中小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师范生在师范院校里学习的较高深的专业知识有着内在的联 系,教师教学不能深入岂能浅出,不能居高岂能临下?而且知识与思想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较高 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这是无止境的,而且对学生影响深刻而久远。试 想,一个“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现在,部分教师 知识退化较为严重的现象应值得高度重视 (2)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教科书里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 野比学校教科书宽广得很多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因 为各门学科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数、理、化之间,文、史、地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其联系日趋密切。这就要求教师有“渊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 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 社会的独特而科学的理解、感悟和态度。由于各种信息的不断涌现和信息传播的多渠道等原因 今天的中小学生已不同于过去时代的学生,他们已成为多种文化资源的占有者、享用者,特别通 过网络,学生获得的知识信息甚至比教师还多。他们在课堂和课外能够提岀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这些知识和信息准备,就会感到无所适丛。这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为广 摘自:《光明日报》 月日,作者:沃建中

第四章 教育主体 9 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 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① (3)团结协作 任何一个单位、部门要取得好的成绩,除了每一成员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外,还需要有团队意 识。教师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工作中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树立关心他人的美德,要互相 维护对方在学生中的威信,做到学生面前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对工作中产生的矛盾,要做到求 大同存小异,顾全大局,切忌互相拆台、辱骂,在学生面前损害教师形象。教师和领导之间,要 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学校领导要尊重、信任和关心每一个教师;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对教师做具 体指导;要虚心听取教师的批评和建议,不在学生面前指责教师,维护教师的威信。教师要能主 动多和领导沟通交流;能体会领导的教育思想;能主动配合领导开展工作;能出色完成领导交给 自己的工作任务;不在学生面前、不在公开场合轻率地顶撞领导,维护领导的威信。此外,教师 与学生家长之间也应不断加强联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通力合作。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团 结协作精神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教育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尤为重要。 (4)严谨治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5)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智能结构 讨论:对于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 教师的智能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它是教师用以影响学生的重要素养。 1.教师的知识结构。作为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1)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基本条件。教 师必须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要领。教师应精通所教的学科,具有这门学科的扎实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还应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临近学科的基础知识, 扩大专业知识背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随着 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教师也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要终生学 习。教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长流水”。只有这样,教师在工作中才能吐故纳新,高屋 建瓴。但我们有的学生认为在师范院校里,学习的好多专业知识,走上工作岗位根本用不上,学 多了也没有什么用。将来只要把学生学习的教材搞透了,就能足以应付教学。其实,这是一种偏 见。不仅中小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与师范生在师范院校里学习的较高深的专业知识有着内在的联 系,教师教学不能深入岂能浅出,不能居高岂能临下?而且知识与思想是相互联系的,通过较高 深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这是无止境的,而且对学生影响深刻而久远。试 想,一个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现在,部分教师 知识退化较为严重的现象应值得高度重视 (2)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教科书里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 野比学校教科书宽广得很多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因 为各门学科知识都不是孤立的。数、理、化之间,文、史、地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其联系日趋密切。这就要求教师有“渊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 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 社会的独特而科学的理解、感悟和态度。由于各种信息的不断涌现和信息传播的多渠道等原因, 今天的中小学生已不同于过去时代的学生,他们已成为多种文化资源的占有者、享用者,特别通 过网络,学生获得的知识信息甚至比教师还多。他们在课堂和课外能够提出形形色色、五花八门 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这些知识和信息准备,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这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为广 ① 摘自:《光明日报》 年 月 日,作者:沃建中

第四章教育主体 博的文化知识基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现代的教师还应具有相关的法律知识。我国开始迈向法 制社会,教育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全国教育领域的案件越来越多。所以,现代社会的教师 必须知法懂法,依法从教,自觉做守法公民。当然,一个教师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但 不断学习,永无止境,应是终身的追求。 (3)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掌握教育的基 本原理能使我们丛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传统的经验中走岀来,开阔自己的理论视野,更好指导教 育实践,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师范生要系统地学好心理学、教育学、各科教材教法以及其 教育理论课程。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教育理论素养。过去有许多教师,在教育 战线干了很长时间,却成绩平平,为什么呢?并不是他们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也不是没有学问, 而关键的是,他们不知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一句话说到底就是“不会教”。有知识的 人不一定都能当好教师,知识水平高的人不一定就是好教师。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 理论作指导,就容易多走弯路,甚至犯较大的错误。教育科学理论是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许多优 秀教育工作者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广泛应用和实验而得出的能普遍指导教育 工作、提高教育工作成效的思想和原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可是,有些师范生总认 为教育理论课不如自己的专业课重要,其实教育理论课就是师范生最重要的职业课程之一,它直 接影响师范生的专业化水平。在西方国家师范院校开设的课程中,教育理论课程、专业课程、教 育实践课程各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二。所以,教育理论课程对教师职业来说尤为重要。 2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角色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师能力要求的综合性,强调学生要积极参加师范生技能训练的实 践,同时广泛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1)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最主要手段。虽然,我们反对满堂灌的讲授,但作为教育工作者 不能“讲”,不能用亲切有效的言语去教育影响学生,“茶壶装饺子倒不出”,是难有作为的。 工作出色的教师都有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语言。对教师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 要求是:第一,教师要能讲普通适,至少要达到二级乙等水平,语言要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切 忌条理不清,含糊其词,罗嗦和口头禅;第二,教师言语表达要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声调高低和 谐,轻重有度,抑扬顿挫,并注意辅之以恰当的体态语和表情语;第三,教师的语言要有启发性 和教育性。通过教师诙谐幽默和富有智慧的话语,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启迪和教益。此外,教师 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包括书面言语的表达能力,尤其是文科教师和班主任老师。但总的来说,教师 的书面语言没有口头语言重要,但书面语言能力较强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如有时师生交流 采用笔谈比口谈更有效。第四,要有个性,能体现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第五,教师不仅要善于 独白,还要掌握对话的艺术。 (2)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是教学工作,所以,组织教学的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它包括教 材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的设計能力、教学过程的实施能力和教学的反思评价能力等。第一,教 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要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 目的要求、作者的意图、教学内容结构、思想体系,对定义、定理、公式、关键词要认真推敲, 深刻领会。第二,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构思和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 节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时间设计和板书设计等。第三,教学实施是组织教学的最为关键的 一环,再好的设计方案,如果不能有效落实,等于白纸一张。教学过程的实施能力是对教师各方 面素质的综合测试,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抓好上课这个环节,组织好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 第四,教学的反思评价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反思评价,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 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 (3)管理学生的能力

第四章 教育主体 10 博的文化知识基础。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现代的教师还应具有相关的法律知识。我国开始迈向法 制社会,教育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全国教育领域的案件越来越多。所以,现代社会的教师, 必须知法懂法,依法从教,自觉做守法公民。当然,一个教师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会,但 不断学习,永无止境,应是终身的追求。 (3)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育科学理论知识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掌握教育的基 本原理能使我们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传统的经验中走出来,开阔自己的理论视野,更好指导教 育实践,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师范生要系统地学好心理学、教育学、各科教材教法以及其它 教育理论课程。要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提高自己教育理论素养。过去有许多教师,在教育 战线干了很长时间,却成绩平平,为什么呢?并不是他们专业知识学得不扎实,也不是没有学问, 而关键的是,他们不知如何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一句话说到底就是“不会教”。有知识的 人不一定都能当好教师,知识水平高的人不一定就是好教师。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 理论作指导,就容易多走弯路,甚至犯较大的错误。教育科学理论是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许多优 秀教育工作者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广泛应用和实验而得出的能普遍指导教育 工作、提高教育工作成效的思想和原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可是,有些师范生总认 为教育理论课不如自己的专业课重要,其实教育理论课就是师范生最重要的职业课程之一,它直 接影响师范生的专业化水平。在西方国家师范院校开设的课程中,教育理论课程、专业课程、教 育实践课程各占总课程的三分之一。所以,教育理论课程对教师职业来说尤为重要。 2.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角色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师能力要求的综合性,强调学生要积极参加师范生技能训练的实 践,同时广泛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1)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最主要手段。虽然,我们反对满堂灌的讲授,但作为教育工作者 不能“讲”,不能用亲切有效的言语去教育影响学生,“茶壶装饺子倒不出”,是难有作为的。 工作出色的教师都有着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语言。对教师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 要求是:第一,教师要能讲普通话,至少要达到二级乙等水平,语言要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切 忌条理不清,含糊其词,罗嗦和口头禅;第二,教师言语表达要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声调高低和 谐,轻重有度,抑扬顿挫,并注意辅之以恰当的体态语和表情语;第三,教师的语言要有启发性 和教育性。通过教师诙谐幽默和富有智慧的话语,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启迪和教益。此外,教师 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包括书面言语的表达能力,尤其是文科教师和班主任老师。但总的来说,教师 的书面语言没有口头语言重要,但书面语言能力较强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优势。如有时师生交流 采用笔谈比口谈更有效。第四,要有个性,能体现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第五,教师不仅要善于 独白,还要掌握对话的艺术。 (2)组织教学的能力 教师最基本的工作是教学工作,所以,组织教学的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它包括教 材的分析能力、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教学过程的实施能力和教学的反思评价能力等。第一,教 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要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 目的要求、作者的意图、教学内容结构、思想体系,对定义、定理、公式、关键词要认真推敲, 深刻领会。第二,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构思和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 节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时间设计和板书设计等。第三,教学实施是组织教学的最为关键的 一环,再好的设计方案,如果不能有效落实,等于白纸一张。教学过程的实施能力是对教师各方 面素质的综合测试,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抓好上课这个环节,组织好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 第四,教学的反思评价能力是指教师通过反思评价,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总结经验, 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 (3)管理学生的能力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