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课程的组织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概念 1、概念: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 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 和任务指标。 2、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 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第三节 课程的组织 一 、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概念 1、概念: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目 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 和任务指标。 2、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 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
(二)课程目标的特征 以学生为主体; 可观测和评价; 反映基本要求;
(二)课程目标的特征 以学生为主体; 可观测和评价; 反映基本要求;
(三)课程目标的分类 1、以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来分 知识本位 学生本位 社会本位
(三)课程目标的分类 1、以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来分 知识本位 学生本位 社会本位
2、以课程目标的表述形式来分 (1)行为性目标 泰勒、布卢姆 行为目标( Behavioral objectives) 是一种更具体的、可观察的教学目标, 亦称学习目标
2、以课程目标的表述形式来分 (1)行为性目标 泰勒、布卢姆 行为目标(Behavioral objectives) 是一种更具体的、可观察的教学目标, 亦称学习目标
四个要素:行为主体( audience) 行为动词( behavior)、行为条件 ( condition)和表现程度( degree)。简称 ABCD形式。 例:“提供一篇报纸上的文章, 学生能将文章中阐明事实与发表议论 的句子进行分类,至少90%的句子分 得正确
四个要素:行为主体(audience)、 行为动词(behavior)、行为条件 (condition)和表现程度(degree)。简称 ABCD形式。 例: “提供一篇报纸上的文章, 学生能将文章中阐明事实与发表议论 的句子进行分类,至少90%的句子分 得正确。
(2)发展性目标(生成性目标) 发展目标( Evolving purpose)是 在教学情景之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 自然生成的目标,即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 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斯腾豪斯 例:布鲁纳的结构课程:《人-一门学 程》,在教育目标方面,只提出三个基本原 则:第一,了解人类行为中,什么是人性 第二,人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第三,能否 使人性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发展性目标(生成性目标) 发展目标(Evolving purpose)是 在教学情景之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 自然生成的目标,即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 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 斯腾豪斯 例:布鲁纳的结构课程:《人--一门学 程》,在教育目标方面,只提出三个基本原 则:第一,了解人类行为中,什么是人性; 第二,人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第三,能否 使人性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3)表现性目标 表现目标( Expressive objective) 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际 遇”( encounter)—每一个学生个性化 的创造性表现。埃斯纳 例:解释《失乐园》的意义;考察 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通过 使用铁丝与木头发展三维形式;参照动 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
(3)表现性目标 表现目标(Expressive objective) 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际 遇”(encounter)——每一个学生个性化 的创造性表现。 埃斯纳 例:解释《失乐园》的意义;考察 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通过 使用铁丝与木头发展三维形式;参照动 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
评价: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 评价,但如思想品德类的内隐目标很难用 外显行为方式来表述; 发展目标考虑到学生兴趣和变化等内隐 方面,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难以落实; 表现目标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但很难保证所有学生 达到基本要求
评价: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 评价,但如思想品德类的内隐目标很难用 外显行为方式来表述; 发展目标考虑到学生兴趣和变化等内隐 方面,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难以落实; 表现目标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但很难保证所有学生 达到基本要求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基本来源) 学生的需要 社会生活的需求 学科的发展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基本来源) 学生的需要 社会生活的需求 学科的发展
(五)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价值) 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形式) 4、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五)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1、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价值) 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形式) 4、运用“需要评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