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年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di(▲)听②热chen(▲)③rdo(▲)有兴味④zong(▲)横决荡 2.下面一段文字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填入下表并改正。(4分)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像生动,极富韵味,一个字用下去,就能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 达出来。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材,未染些许墨汁 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既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尤在耳畔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6分) ①临风一唳思何事? (白居易《▲》) 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3分) 进入2012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更吸引来越来越 多的关注。阅读下面有关材料,请简要概述“大数据”的特点。(不超过30字) 材料 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数据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 2940亿封之多;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 材料二:现在的数据类型不仅是文本形式,更多的是图片、视频、音频、地理位置信息 等多类型的数据,个性化数据占绝对多数。 材料三:数据处理遵循“1秒定律”,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 材料四:以视频为例,一小时的视频,在不间断的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只 有一两秒。 5.“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一肖像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梁山好汉?并概括写出他与林冲有关的两个情节(不超过30字) (3分)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20 题,满分 l0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年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20 分) 1.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 分) ① dì( ▲ )听 ② 热 chén( ▲ ) ③ ráo( ▲ )有兴味 ④zòng( ▲ )横决荡[来源:Z。x x。k .Com] 2. 下面一段文字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填入下表并改正。(4 分) .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像生动,极富韵味,一个字用下去,就能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 达出来。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材,未染些许墨汁, 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既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尤在耳畔。 错别字 ▲ ▲ ▲ ▲ 正确字 ▲ ▲ ▲ ▲ 3.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6 分) ① 临风一唳思何事? ▲ 。(白居易《 ▲ 》) ② ▲ ,小桥流水人家。( ▲ 《天净沙•秋思》) ③ ▲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 ▲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3 分) 进入 2012 年,“大数据”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及。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更吸引来越来越 多的关注。阅读下面有关材料,请简要概述“大数据”的特点。(不超过 30 字) 材料一: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数据内容可以刻满 1.68 亿张 DVD;发出的邮件有 2940 亿封之多;发出的社区帖子达 200 万个。 材料二:现在的数据类型不仅是文本形式,更多的是图片、视频、音频、地理位置信息 等多类型的数据,个性化数据占绝对多数。 材料三:数据处理遵循“1 秒定律”,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 材料四:以视频为例,一小时的视频,在不间断的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只 有一两秒。 答: ▲ 5.“生得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 系一把戒刀。” 这一肖像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梁山好汉?并概括写出他与林冲有关的两个情节(不超过 30 字)。 (3 分) ▲
第二部分(40分) 阅读《渔家傲》一词,完成6-7题。(6分) 渔家傲 范仲淹 蹇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词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有什么作用?(3分) 7.词下阕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1题。(10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尅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未,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 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眢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 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①,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②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 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物色:观察。②逮:等到。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用讫再火令药熔令初不知爱 B.何陋之有左臂挂念珠倚之 C.其真无马也始知其画为逼真 D.轴在地而猫蹲其旁而竖其左膝 下列加点字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一句中“冠”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令怪之B.板印书籍 策之不以其道D.无案牍之劳形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②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11.甲、乙两文画线句都赞美了古人的高超技艺,但表现手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2分) 阅读《敬仰与崇拜》一文,完成12-14题。(8分) 敬仰与崇拜 牟瑞彬 ①不要把敬仰与崇拜混为一谈,敬仰与崇拜是两码事。敬仰是尊敬、爱戴、信仰的集合 体,敬仰是清醒的、有理智的表现,敬仰者完全能够自己把握住 崇拜则不同,崇拜是 种盲目、狂热、迷信的结果,崇拜者完全失去自己、不能自已
第二部分(40 分) 阅读《渔家傲》一词,完成 6-7 题。(6 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 词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词下阕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8-11 题。(10 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 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 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①,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②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 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①物色:观察。 ②逮:等到。 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用讫再火令.药熔 令.初不知爱 B. 何陋之.有 左臂挂念珠倚之. C. 其.真无马也 始知其.画为逼真 D. 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而.竖其左膝 9. 下列加点字与“中峨冠而多髯者”一句中“冠”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 令怪.之 B. 板.印书籍 C. 策.之不以其道 D. 无案牍之劳.形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 ▲ ②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 11. 甲、乙两文画线句都赞美了古人的高超技艺,但表现手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2 分) ▲ 阅读《敬仰与崇拜》一文,完成 12-14 题。(8 分) 敬仰与崇拜 牟瑞彬 ①不要把敬仰与崇拜混为一谈,敬仰与崇拜是两码事。敬仰是尊敬、爱戴、信仰的集合 体,敬仰是清醒的、有理智的表现,敬仰者完全能够自己把握住自己。崇拜则不同,崇拜是 一种盲目、狂热、迷信的结果,崇拜者完全失去自己、不能自已
②人,需要的是敬仰,而不是崇拜。 ③台湾三毛曾以青少年知音的面目出现,并不时对那些颓废、绝望的人作关于人生的规劝, 颇受信任;但她最终却未能劝住自己,自杀了,留下一个并不美丽的句号。先前以三毛为向导 的人们或愤怒,或绝望,犹如遭了雷击一般,似乎被骗之后,于任何的人生意义都失去了兴趣, 原因就是盲目崇拜使然。所以,崇拜往往会使自己人格萎缩,崇拜往往会使自己误入迷途 ④盲目崇拜,不但于己无益,而且会影响到社会。某歌星在某市办演唱会,竟有数人为 争得与之握手的“殊荣”而惨死于狂热的挤踏之中就是一个小证。因为盲目崇拜领袖而导致 的狂热行为,早已证明了崇拜名人对社会的某种破坏性。其实,名人形象的高大,并不在于 他多吃了几斤盐或使用了増高鞋垫,而是崇拜者自己先屈下膝去仰视的结果:把别人看作耸 入云际的高山,视自己则为山下一黄土。若能站直了看名人,就会发现在他们显赫声名的背 后,原来也是一副普通的身材,只不过穿了特制的名袍而已,无须那般景仰的。 ⑤当年鲁迅先生谢世之后,郁达夫曾作文哀叹,表达自己心中一种异常复杂沉郁的情感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庯庯碌碌的动物之群;有了伟大亼物出现而不知尊敬、爱戴的 民族,是浑浑噩噩的奴隶之邦。所以,请记住一句话吧:敬仰使人明智,崇拜使人愚昧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2.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3.文中划线句运用的是哪一种论证方法?这样论证达到了怎样的效果?(3分) 14.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论证过程。(3分) 阅读《绿江南》一文,完成15-19题。(16分) 绿江南 阿坤 ①从北方落下最后一片雪花后,在坚冰迸裂时发出的第一声脆响中,江南早春的气息, 开始从瓜洲渡起程。然后,绿意就在古梅的斜枝上微颤着,在迎春花的枝条上含苞着。待到 湿湿的、微微的南风吹过,那些蜷缩着、沉睡着的绿色生命,就从褐色的泥土中苏醒过来 那些被风雪凋零过的树木,走出了寒冷的边境之后,便展开了万千绿旗,在风中飘摇。就这 样,江南被三月风的纤纤素手,轻轻抚过之后,绿就蓬蓬勃勃地疯长起来,蔓延开来,铺展 开来,以至把整个江南染得碧绿碧绿。 ②江南人最知道“随风潜入夜”和“润物细无声”的含意,因为绿风是迈着轻轻的脚步 走进江南的,春风在点染江南的时候,是悄然默声的。适才还感觉冬夭的影子就在身边,几 阵春风一吹,绿意就弥散开来了。江南韵味,就在那些街头墙角、小桥河边、山溪流泉、阡 陌池塘、小巷庭院……无声无息地坦露着、蔓生着、蓬勃着。与怡静的绿江南相伴相随,是 在阳光明媚的时空里,充满着曼妙的翅膀,燕的翅膀、蝴蝶的翅膀、蜜蜂的翅膀、蜻蜓的翅 膀、鸽子的翅膀……所有的翅膀,在绿肥红瘦中,尽情地飞翔着舞蹈着吟唱着,将绿意浓浓 的江南,点缀得酣畅淋漓鲜嫩欲滴俏声娇语。 ③在春风绿意的江南,会使人想起“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的清秀美姿,会让人产生 种“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闲适雅致。要是这时和着春天的脉搏,走出去感受一番天 赋的绿,去领略一幅幅绿江南的画景,那是一件多么快哉悠哉的事呀!当我走近绍兴,看乌篷 船木橹在靜碧的河面上划岀一朵朵笑靥。走在姑苏幽长的小巷里,听那一声声吴侬软语的评弹 从粉墙中传来。在春风舂雨中,走进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去听竖箫横笛的浅唱低吟。登上钱 塘江畔夕照下的六和塔,远闻灵隐寺悠悠的钟声。或者去“宀色空蒙雨亦奇”的西子湖,活着 杨柳依依的苏堤泛舟。或者去无锡的鼋头渚,听太湖涛声依旧……置身在绿江南的毎一幅画中
②人,需要的是敬仰,而不是崇拜。 ③台湾三毛曾以青少年知音的面目出现,并不时对那些颓废、绝望的人作关于人生的规劝, 颇受信任;但她最终却未能劝住自己,自杀了,留下一个并不美丽的句号。先前以三毛为向导 的人们或愤怒,或绝望,犹如遭了雷击一般,似乎被骗之后,于任何的人生意义都失去了兴趣, 原因就是盲目崇拜使然。所以,崇拜往往会使自己人格萎缩,崇拜往往会使自己误入迷途。 ④盲目崇拜,不但于己无益,而且会影响到社会。某歌星在某市办演唱会,竟有数人为 争得与之握手的“殊荣”而惨死于狂热的挤踏之中就是一个小证。因为盲目崇拜领袖而导致 的狂热行为,早已证明了崇拜名人对社会的某种破坏性。其实,名人形象的高大,并不在于 他多吃了几斤盐或使用了增高鞋垫,而是崇拜者自己先屈下膝去仰视的结果:把别人看作耸 入云际的高山,视自己则为山下一黄土。若能站直了看名人,就会发现在他们显赫声名的背 后,原来也是一副普通的身材,只不过穿了特制的名袍而已,无须那般景仰的。 ⑤当年鲁迅先生谢世之后,郁达夫曾作文哀叹,表达自己心中一种异常复杂沉郁的情感: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庸庸碌碌的动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出现而不知尊敬、爱戴的 民族,是浑浑噩噩的奴隶之邦。所以,请记住一句话吧:敬仰使人明智,崇拜使人愚昧。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2. 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3. 文中划线句运用的是哪一种论证方法?这样论证达到了怎样的效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请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论证过程。(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 Z . xx .k. Com ] 阅读《绿江南》一文,完成 15-19 题。(16 分) 绿江南 阿坤 ①从北方落下最后一片雪花后,在坚冰迸裂时发出的第一声脆响中,江南早春的气息, 开始从瓜洲渡起程。然后,绿意就在古梅的斜枝上微颤着,在迎春花的枝条上含苞着。待到 湿湿的、微微的南风吹过,那些蜷缩着、沉睡着的绿色生命,就从褐色的泥土中苏醒过来, 那些被风雪凋零过的树木,走出了寒冷的边境之后,便展开了万千绿旗,在风中飘摇。就这 样,江南被三月风的纤纤素手,轻轻抚过之后,绿就蓬蓬勃勃地疯长起来,蔓延开来,铺展 开来,以至把整个江南染得碧绿碧绿。 ②江南人最知道“随风潜入夜”和“润物细无声”的含意,因为绿风是迈着轻轻的脚步 走进江南的,春风在点染江南的时候,是悄然默声的。适才还感觉冬天的影子就在身边,几 阵春风一吹,绿意就弥散开来了。江南韵味,就在那些街头墙角、小桥河边、山溪流泉、阡 陌池塘、小巷庭院……无声无息地坦露着、蔓生着、蓬勃着。与怡静的绿江南相伴相随,是 在阳光明媚的时空里,充满着曼妙的翅膀,燕的翅膀、蝴蝶的翅膀、蜜蜂的翅膀、蜻蜓的翅 膀、鸽子的翅膀……所有的翅膀,在绿肥红瘦中,尽情地飞翔着舞蹈着吟唱着,将绿意浓浓 的江南,点缀得酣畅淋漓鲜嫩欲滴俏声娇语。 ③在春风绿意的江南,会使人想起“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的清秀美姿,会让人产生一 种“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闲适雅致。要是这时和着春天的脉搏,走出去感受一番天 赋的绿,去领略一幅幅绿江南的画景,那是一件多么快哉悠哉的事呀!当我走近绍兴,看乌篷 船木橹在静碧的河面上划出一朵朵笑靥。走在姑苏幽长的小巷里,听那一声声吴侬软语的评弹 从粉墙中传来。在春风春雨中,走进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去听竖箫横笛的浅唱低吟。登上钱 塘江畔夕照下的六和塔,远闻灵隐寺悠悠的钟声。或者去“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子湖,沿着 杨柳依依的苏堤泛舟。或者去无锡的鼋头渚,听太湖涛声依旧……置身在绿江南的每一幅画中
最差的心情也会舒展开来,感觉有如春水漫过心灵的湖泊,碧波荡漾。 ④面对江南,思念结成了茧,在我的心目中,绿江南是栖息在狮子林“暗香疏影楼”屋檐上 的一只紫燕,是留园水榭旁雨点撞击池沼溅出的一朵水花,是暮霭沉沉笼罩的沧浪亭在夜色中悬 挂的一轮皎月,是穿过拙政园漏窗里传出来的江南丝竹,是寒山寺外的枫桥边永远泊着的一 听夜半钟声的客船。绿江南啊绿江南,你让多少文人墨客:放眼江南河山,醉了春风词笔! ⑤行走在绿江南,总觉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牵引着,隽永得抹也抹不去。我真想与大自然 一起编织这片绿色,让古朴的江南舒展绿色的诗意、让充盈生命力的青春,浪漫江南的境界。 15.文章以“绿江南”为题,读文章后,你认为“绿江南”的“绿”字用得好吗?(3分) 16.第②段开头引用杜甫的诗句写春雨的特点,用意何在?(3分) 17.第③段中的划线句用了较多笔墨描写在江南各著名景点的活动,与文章着意表达的江南之绿有什么密 切联系?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18.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19.本文结尾写“总觉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牵引着,隽永得抹也抹不去”,纵观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3分) 第三部分作文(40分) 20.作文。(40分) 以“寻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在作文中暗示本人所在学 校、班级及姓名 附加题:(20分) 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入对应横线处,使语句通顺,语意合理。(6分) 山谷是个①_,最喜欢②_,可惜太③_,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 鸡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声。 【A.幽静的天堂B.学舌拟声C.爱音乐的少女D.害羞E.反射声波 F.被大地遗忘的角落G.大声喧哗H.空旷1.勇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山居秋暝 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维 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最差的心情也会舒展开来,感觉有如春水漫过心灵的湖泊,碧波荡漾。 ④面对江南,思念结成了茧,在我的心目中,绿江南是栖息在狮子林“暗香疏影楼”屋檐上 的一只紫燕,是留园水榭旁雨点撞击池沼溅出的一朵水花,是暮霭沉沉笼罩的沧浪亭在夜色中悬 挂的一轮皎月,是穿过拙政园漏窗里传出来的江南丝竹,是寒山寺外的枫桥边永远泊着的一条聆 听夜半钟声的客船。绿江南啊绿江南,你让多少文人墨客:放眼江南河山,醉了春风词笔! ⑤行走在绿江南,总觉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牵引着,隽永得抹也抹不去。我真想与大自然 一起编织这片绿色,让古朴的江南舒展绿色的诗意、让充盈生命力的青春,浪漫江南的境界。 15. 文章以“绿江南”为题,读文章后,你认为“绿江南”的“绿”字用得好吗?(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②段开头引用杜甫的诗句写春雨的特点,用意何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③段中的划线句用了较多笔墨描写在江南各著名景点的活动,与文章着意表达的江南之绿有什么密 切联系?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本文结尾写“ 总觉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牵引着,隽永得抹也抹不去”,纵观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40 分) 20. 作文。(40 分) 以“寻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在作文中暗示本人所在学 校、班级及姓名。 附加题:(20 分) 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选择恰当的选项填入对应横线处,使语句通顺,语意合理。(6 分) 山谷是一个 ① ,最喜欢 ② ,可惜太 ③ ,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 鸡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声。 【 A.幽静的天堂 B.学舌拟声 C.爱音乐的少女 D.害羞 E.反射声波 F. 被大地遗忘的角落 G.大声喧哗 H.空旷 I.勇猛 】 1. ① ▲ ② ▲ ③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 分) 山居秋暝 题破山寺后禅院 王维 常建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 后者是▲。(6分) 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 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 D.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6分) 彭渊材禁蛇 彭渊材尝从郭太尉游园,自诧曾传禁蛇咒,试无不验。俄园中有蛇甚猛,太尉呼曰:“渊 材可施其术『蛇举首来奔,渊材反走流汘,冠巾尽脱,曰:“此太尉宅神,不可禁也。”近旴 将帅兵法,大率皆渊材蛇咒耳 (《寒夜录》)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来源:Z。x x。k.Com] 2. 两首诗歌中的“空”含义有别,前者的意思是 ▲ ,后者是 ▲ 。(6 分) 3.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都借助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静的环境气氛。 B.都是山水田园诗,且都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C.都表达出诗人希望早日脱离尘世、遁入空门的思想。 D.都歌咏了隐逸的情趣,有一种悠闲适意的情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6 分) 彭渊材禁蛇 彭渊材尝从郭太尉游园,自诧曾传禁蛇咒,试无不验。俄园中有蛇甚猛,太尉呼曰:“渊 材可施其术!”蛇举首来奔,渊材反走流汗,冠巾尽脱,曰:“此太尉宅神,不可禁也。”近时 将帅兵法,大率皆渊材蛇咒耳。 (《寒夜录》)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尝从郭太尉游园 B.渊材可施其术 尝贻余核舟 高可二黍许 C.冠巾尽脱 D.皆渊材蛇咒耳 食之不能尽其材 无丝竹之乱耳 5.下列句中与“此太尉宅神”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斯是陋室B.何陋之有C.马之千里者D.火烧令坚 6.读了这则故事后,我们有怎样的启发呢?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2分)
A.尝.从郭太尉游园 尝.贻余核舟一 C.冠巾尽.脱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渊材可.施其术 高可.二黍许 D.皆渊材蛇咒耳. 无丝竹之乱耳. 5.下列句中与“此太尉宅神”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斯是陋室 B. 何陋之有 C. 马之千里者 D. 火烧令坚 6. 读了这则故事后,我们有怎样的启发呢?请用自己的话作简要回答。(2 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区二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语文答题卷 第一部分 错别字 改正 十十 第二部分 7 9.[答] 10.① 12. 初一语文试卷第7页共9页
初一语文试卷 第 7 页 共 9 页 新区二中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语文答题卷) 第 一 部 分 1. ① ② ③ ④ 2. 错别字 改正 3.① 《 》 ② ③ ④ 4. 5. 第 二 部 分 6. 7. 8. [答] 9. [答] 10.① ② 11. 12. 13. 14.
附加题: 5 6 初一语文试卷第8页共9页
初一语文试卷 第 8 页 共 9 页 15. __ 16. 17. 18. 19. [来 源 :学*科*网 Z* X*X*K] 附加题: 1. ① ② ③ 2. 3. 4. 5. 6. [来源:学科网 ZXXK]
新区二中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语文试卷答案) 4.谛听热忱饶有兴味纵横决荡(4分) 5.像(象)、栽(裁)、既(即)、尤(犹)(4分) 3.怅望青田云水遥《池鹤》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俱怀逸兴壮思飞。苔痕上阶绿(6分) 4.①数据巨大,②数据类型多样,③处理速度快。④价值密度低(有用数据少)(意思对即可)(3分) (答对1点得1分) 5.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3分)其它相关情节也可以。(每个1分) 6.边塞秋景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为下篇的感情抒发做铺垫。(3分) 7.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 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满分3分。) 8.D(2分) 9.C(2分) 10.每天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旦”1分,整句通顺1分) (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莫不然”1分,整句通顺1分) 11.正面描写,(1分)突出雕刻家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 侧面描写,(1分)通过写猫的反应,表现画家画作的精美 12.人,需要的是敬仰,而不是崇拜。(2分)(只写后半句不给分) 13.道理论证(引证),强调“伟人需要敬仰而不需要崇拜”,使论述更全面。(3分) 14.第①②段阐释敬仰与崇拜的含义,提出论点;③④段从“盲目崇拜,不但于己无益,而且会影响到 社会”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证明论点;第⑤段得出结论。(意思到即可)(3分) 绿字既体现静态描写的春色,突出春天色彩之美;又体现动态描写,突出江南的青春与活力,富有 生命力:;寄托作者对江南的特殊的情感。(从动词和形容词的角度分析可以)(3分) 16.借春雨润物,细而无声,写出了春风的柔和寂然无声,突出江南春绿是在人们不经意间随着春风悄 然而至。同时也为文章增添诗意,引发读者的美好联想。(3分) 17.从听觉,视觉描写江南春,写出人们的活动正是在江南绿色的环境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处。诗情画意般的闲情雅致,消解了心灵的不快和羁绊,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4分) 18.暗喻(比喻),排比,抒写了作者漫游在这些景点时所感受到的绿江南所给予的感染,气韵饱满流 畅,富有节奏,突出陶醉与思念之情的强烈。(3分) 19.江南秀雅的独特风韵充满了诗意,青春,浪漫,让作者对古朴江南充满了喜爱和思念之情,同时也 表达了对自然、对生命的的热爱之意。(3分 20.作文(初二调研考试评分)(切入分为30分) 附加题答案: 1.①C②B③D(答对一个得2分。) 空灵 使……空(明)(每个3分)3.C(2分)4.A(2分)5.A(2分) 6.没有真才实学(1分),只会自我吹嘘,一经检验,就露出无能的本相(1分) 初一语文试卷第9页共9页
初一语文试卷 第 9 页 共 9 页 新区二中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初二语文试卷答案) 4. 谛听 热忱 饶有兴味 纵横决荡 (4 分) 5. 像(象)、栽(裁)、既(即)、尤(犹)(4 分) 3. 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鹤》 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俱怀逸兴壮思飞 苔痕上阶绿 (6 分) 4.①数据巨大,②数据类型多样,③处理速度快。④价值密度低(有用数据少)(意思对即可)(3 分) (答对 1 点得 1 分) 5.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大闹野猪林(3 分)其它相关情节也可以。(每个 1 分) 6. 边塞秋景 渲染战时的肃杀气氛,为下篇的感情抒发做铺垫。(3 分) 7.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 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 1 分,满分 3 分。) 8.D (2 分) 9.C (2 分) 10. 每天走过挂画的地方,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旦”1 分,整句通顺 1 分) (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一只不是这样的。(“莫不然”1 分,整句通顺 1 分) 11. 正面描写,(1 分)突出雕刻家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 侧面描写,(1 分)通过写猫的反应,表现画家画作的精美。 12. 人,需要的是敬仰,而不是崇拜。(2 分)(只写后半句不给分) 13. 道理论证(引证),强调“伟人需要敬仰而不需要崇拜”,使论述更全面。 (3 分) 14. 第①②段阐释敬仰与崇拜的含义,提出论点;③④段从“盲目崇拜,不但于己无益,而且会影响到 社会”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证明论点;第⑤段得出结论。(意思到即可)(3 分) 15. 绿字既体现静态描写的春色,突出春天色彩之美;又体现动态描写,突出江南的青春与活力,富有 生命力;寄托作者对江南的特殊的情感。(从动词和形容词的角度分析可以)(3 分) 16. 借春雨润物,细而无声,写出了春风的柔和寂然无声,突出江南春绿是在人们不经意间随着春风悄 然而至。同时也为文章增添诗意,引发读者的美好联想。(3 分) 17. 从听觉,视觉描写江南春,写出人们的活动正是在江南绿色的环境之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 处。诗情画意般的闲情雅致,消解了心灵的不快和羁绊,找到一种精神上的寄托。(4 分) 18.暗喻(比喻),排比,抒写了作者漫游在这些景点时所感受到的绿江南所给予的感染,气韵饱满流 畅,富有节奏,突出陶醉与思念之情的强烈。(3 分) 19.江南秀雅的独特风韵充满了诗意,青春,浪漫,让作者对古朴江南充满了喜爱和思念之情,同时也 表达了对自然、对生命的的热爱之意。(3 分) 20.作文(初二调研考试评分)(切入分为 30 分) 附加题答案: 1.①C ② B ③D(答对一个得 2 分。) 2.空灵 使……空(明) (每个 3 分)3.C(2 分) 4.A(2 分) 5.A(2 分) 6. 没有真才实学(1 分),只会自我吹嘘,一经检验,就露出无能的本相(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