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集中学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之 文言文比较阅读题解析与训练 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课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文 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一般是精选一个文言篇段,然后就此篇段考查下列内容:背诵默写 理解常用实词虚词,理解翻译文言句子,诵读、理解、感悟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写作特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学习的 内容,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一理念反映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就必须 打破传统的“封闭题”,增加“开放性探究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文言文阅读 的命题形式有所改变,出现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并渐成时尚。其命题特色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由单一文言篇段变为两个有所关联或类似题材的文言篇段; 2、由于文材料的变化,考査内容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 法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试题; 3、打破了以往文言阅读试题为“封闭性”客观性试题的常规,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 生思维的主观性的开放性探究题。开放性探究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答案多元,解 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勃勃生机 现撷取两道典型题例,作简要分析 【典型题例】 阅读有关“千里马”的两则文言文,完成1~4题。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衹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金市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 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 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 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近待之臣。②金:古代计算贷币的单位。③安事:哪里用得着;怎 么能够。④期年:满一年。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执策而临之( ②才美不外见( ③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的解释与其它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第1页共7页
第 1 页 共 7 页 卢集中学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之 文言文比较阅读题解析与训练 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课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也是中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文 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一般是精选一个文言篇段,然后就此篇段考查下列内容:背诵默写, 理解常用实词虚词,理解翻译文言句子,诵读、理解、感悟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写作特 点,等。 2011 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学习的 内容,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一理念反映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就必须 打破传统的“封闭题”,增加“开放性探究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文言文阅读 的命题形式有所改变,出现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并渐成时尚。其命题特色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由单一文言篇段变为两个有所关联或类似题材的文言篇段; 2、由于文材料的变化,考查内容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 法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试题; 3、打破了以往文言阅读试题为“封闭性”客观性试题的常规,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 生思维的主观性的开放性探究题。开放性探究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答案多元,解 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勃勃生机。 现撷取两道典型题例,作简要分析。 【典型题例】 一.阅读有关“千里马”的两则文言文,完成 1~4 题。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金市马》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 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 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 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①涓人:近待之臣。②金:古代计算贷币的单位。③安事:哪里用得着;怎 么能够。④期年:满一年。不能期年,即不到周年。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执策而临之( ) ②才美不外见( ) ③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 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2.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的解释与其它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策之不以其道 C.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D.死马且市之五百金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①细读《马说》第三段,简要说说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 ②如果让你给涓人的“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这个做法评分(满分设为10分) 你会评几分呢?说说你这样评分的理由。 阅读有下列文段,完成1~5题 [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 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 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 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 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 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成,将以攻宋 问:“何以战?” B.愿借子杀之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义不杀少而杀众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吾义固不杀人 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释加点字词。 ①公输盘不说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翻译句子, ①宋何罪之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乙]文中,从“曹刿请见”一句中可以看出曹刿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请从[甲] 第2页共7页
第 2 页 共 7 页 A.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B.策之不以其道 C.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 D.死马且市之五百金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4.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①细读《马说》第三段,简要说说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 ②如果让你给涓人的“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这个做法评分(满分设为 10 分), 你会评几分呢?说说你这样评分的理由。 二.阅读有下列文段,完成 1~5 题。 [甲]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 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 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 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 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 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成,将以.攻宋 问:“何以.战?” B.愿借子杀之. 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义不杀少而.杀众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吾义.固不杀人 舍生而取义.者也 2.解释加点字词。 ①公输盘不说.( )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3.翻译句子。 ①宋何罪之有?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4.[乙]文中,从“曹刿请见”一句中可以看出曹刿有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请从[甲]
文中也找出一个体现子墨子这种精神的句子。 5.同样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子墨子和曹刿各采取了怎样的做法?你赞成他们的做法 吗?为什么? 【典例解析】 典型题例一在文本选择上,采用了有关“千里马”两则文言文,属同类题材,一篇 为课内文言文,一篇为课外文言文。1~3题为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实词 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翻译。第4题为开放性探究题。①题侧重理解,大意扣住:策 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用文言文或现代汉语回答皆可,有否联 系实际皆可。②题开放性较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典型题例二在文本选择了两篇“战争”题材的文言文,两篇文章均出自初中语文教 材。1~3题为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査学生对常用实词、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翻译, 但试题侧重于词义、句式的辨析。第4、5题更能体现出比较阅读的特点,第4题是文章 内容的比较,体现子墨子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的句子为“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 于郢”。第5题的第一问为文章内容的比较分析,子墨子的做法是设法阻止战争,曹刿的 做法是积极为鲁庄公谋划备(迎)战之策。第二、三问为开放性探究题,只要言之有理 即可 【真题训练】 阅读[甲][乙]两个语段,完成1~4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髙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不以物喜(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下面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康求古仁人/之心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念无/与为乐者 D.相与步/于中庭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段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乙段末三句抒写 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 ”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又自我排遣的 第3页共7页
第 3 页 共 7 页 文中也找出一个体现子墨子这种精神的句子。 5.同样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子墨子和曹刿各采取了怎样的做法?你赞成他们的做法 吗?为什么? 【典例解析】 典型题例一在文本选择上,采用了有关“千里马”两则文言文,属同类题材,一篇 为课内文言文,一篇为课外文言文。1~3 题为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实词、 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翻译。第 4 题为开放性探究题。①题侧重理解,大意扣住:策 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用文言文或现代汉语回答皆可,有否联 系实际皆可。②题开放性较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典型题例二在文本选择了两篇“战争”题材的文言文,两篇文章均出自初中语文教 材。1~3 题为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实词、虚词的理解,文言句子的翻译, 但试题侧重于词义、句式的辨析。第 4、5 题更能体现出比较阅读的特点,第 4 题是文章 内容的比较,体现子墨子主动参与国家大事的精神的句子为“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 于郢”。第 5 题的第一问为文章内容的比较分析,子墨子的做法是设法阻止战争,曹刿的 做法是积极为鲁庄公谋划备(迎)战之策。第二、三问为开放性探究题,只要言之有理 即可。 【真题训练】 一.阅读[甲] [乙]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不以.物喜( )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2.下面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念无/与为乐者 D.相与步/于中庭 3.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段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乙]段末三句抒写 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 ”二字,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又自我排遣的
心理活动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甲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 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直枉 驾顾之。”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优虑,恐付托不效,以伤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叁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屯 )器( 攘( )损( 2.选出加点词语词义相同的一项( A.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谓为信然 愿陛下亲之信之 C.将军岂愿见之乎 岂信然邪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诚不可与争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②底竭驽钝,攘除奸凶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 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 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 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3.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①《五柳先生传》中能概括介绍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一句 第4页共7页
第 4 页 共 7 页 心理活动。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甲]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 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直枉 驾顾之。”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叁军,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屯.( ) 器.( ) 攘.( ) 损.( ) 2.选出加点词语词义相同的一项( )。 A.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谓为信.然 愿陛下亲之信.之 C.将军岂.愿见之乎 岂.信然邪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诚.不可与争锋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②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 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 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 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 自终。 [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 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②故自号曰醉翁也。 3.用文中的句子填空。 ①《五柳先生传》中能概括介绍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一句
是 ②《醉翁亭记》中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一句是: 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 柳 先 翁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乏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友谊赛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至于负者歌/于途 D、往/来而不绝者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悉如外人悉: (2)杂然而前陈者陈: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4.甲段中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 乙段所选的原文 中,有一千古名句表露了作者的情趣,这句话是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段“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与乙段“觥筹交错”中的“交错”两词古义完全相同。 B.“豁然开朗”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苍颜白发”暗示出欧阳修已老态龙钟。 C.甲、乙两段文字语句错落有致。前者重在写景后者重在写人:前者实写,后者虚写。 D.甲段主要描写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图景,乙段主要描绘太守与民同乐图。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甲]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 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 第5页共7页
第 5 页 共 7 页 是: 。 ②《醉翁亭记》中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一句是: 。 4.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①五柳先 生: 。 ② 醉 翁: 。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5 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乏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 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友谊赛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 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C、至于负者歌/于途 D、往/来而不绝者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悉.如外人 悉:__ ____ (2)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段中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____________;乙段所选的原文 中,有一千古名句表露了作者的情趣,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段“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与乙段“觥筹交错”中的“交错”两词古义完全相同。 B.“豁然开朗”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苍颜白发”暗示出欧阳修已老态龙钟。 C.甲、乙两段文字语句错落有致。前者重在写景,后者重在写人;前者实写,后者虚写。 D.甲段主要描写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生活图景,乙段主要描绘太守与民同乐图。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6 题。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 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
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 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 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 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觴 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人名)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 陈王诛杀葛婴。 陈胜已为王。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到)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 缚之。自辩(争辩)数(几次),乃置(放),不肯为通(通报)。陈王出(出游),遮道 (挡在道路中间)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 颐(伙伴)!涉之为王沉沉者!”客出入愈益发舒(在宫殿中进出更加随意),言陈王故情 (以前的事情)。陈王斩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辍耕之垄上( ②天下苦秦久矣( ③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④固以怪之矣(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 4.用自己的概括乙文故事的内容(2分 5.乙文中陈胜的做法与甲文中的哪些语句正好相反?把它摘录下来。 6.请你结合所给古文语段内容,说说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 关于母爱的名人名言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4、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5、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6、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7、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第6页共7页
第 6 页 共 7 页 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 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 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 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觽 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人名)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 陈王诛杀葛婴。 陈胜已为王。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到)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 缚之。自辩(争辩)数(几次),乃置(放),不肯为通(通报)。陈王出(出游),遮道 (挡在道路中间)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 颐(伙伴)!涉之为王沉沉者!”客出入愈益发舒(在宫殿中进出更加随意),言陈王故情 (以前的事情)。陈王斩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辍耕之垄上( ) ②天下苦秦久矣( ) ③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④固以怪之矣(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3.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 ① ;② 。 4.用自己的概括乙文故事的内容(2 分) 5.乙文中陈胜的做法与甲文中的哪些语句正好相反?把它摘录下来。 6.请你结合所给古文语段内容,说说陈涉是怎样的一个人? 关于母爱的名人名言: 1、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2、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4、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 5、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 (雨果) 6、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7、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 第7页共7页
第 7 页 共 7 页 8、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亲才是真的,永恒的,不灭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