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结构中的上古史信息 口郑慧生 尾, 西南夷亦然。” 从猿到人 尾字“从到毛在尸后”,那么“尸”字 人类是从古猿人进化过来的。这一认 又是什么意思呢?《仪礼·士虞礼》说:“祝 识最早出现于西方。但在古老的中国汉字 迎尸。”郑玄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 结构中,早已透露出了这一信息。商代甲 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以主意焉。” 骨卜辞里有“高祖夔”,他是商民族最早的 原来孝子在祭祀亲人的时候,不见亲人的 祖先。夔的写法: 形象,就立尸以主祭者之意,使之心有所 系,意有所归。那么在祭亲时,祭者要选 择什么形象来代表死者接受祭祀呢?《公 羊传·宣公八年》“绎者何”,何休注:“祭 必有尸者,节神也。《礼》,天子以卿为尸, 这些字形的屁股后面,都长出了一条尾 诸侯以大夫为尸,卿以下以孙为尸。”《仪 巴。高祖的屁股上长出了尾巴,难道商民 礼·特牲馈食礼》:“筮某之某为尸。”郑 族的先人还处在猿人阶段吗? 玄注:“大夫,士以孙之伦为尸”原来天 不,商民族生活的年代,应该已经脱 子、诸侯之祭少遇,大夫、士之祭多见。 离了猿人阶段。但民族传说久远,代代口 所以,一般的代死者受祭之尸,都是些“孙 耳相传,关于祖先的形象会追溯到几干年 之伦”一孙子一辈的人,那都是些小孩 前。几千年前的祖先,尚未脱离猿人阶段, 儿。小孩儿而饰之以尾,是在当时有关人 不是正应该拖着一条尾巴吗? 类来源的远古传说中,尚留有“从猿到人” 因此,甲骨文中的夔字,正是传说中 一事影子的表现 的远古(因而其为高祖)祖先形象。他拖 从猿到人,猿和人的最大区别,就在 着的一条尾巴,正是上古时代从猿到人一 于猿生活在树上,人生活在地面,但是,已 事在汉字结构中留下的一点信息。 经进化成人的猿,有时也会故伎重演,到 甲骨文有尾字,写作X。《说文》:“尾, 树上卖弄一番个人技能。于是,甲骨文有 微也。从到(倒)毛在尸后。古人或饰系 了乘字,写作李,商代是有牛有车的时代, 1221
| 22 | 汉字结构中的上古史信息 □郑慧生 从猿到人 人类是从古猿人进化过来的。这一认 识最早出现于西方。但在古老的中国汉字 结构中,早已透露出了这一信息。商代甲 骨卜辞里有“高祖夔”,他是商民族最早的 祖先。夔的写法: 这些字形的屁股后面,都长出了一条尾 巴。高祖的屁股上长出了尾巴,难道商民 族的先人还处在猿人阶段吗? 不,商民族生活的年代,应该已经脱 离了猿人阶段。但民族传说久远,代代口 耳相传,关于祖先的形象会追溯到几千年 前。几千年前的祖先,尚未脱离猿人阶段, 不是正应该拖着一条尾巴吗? 因此,甲骨文中的夔字,正是传说中 的远古(因而其为高祖)祖先形象。他拖 着的一条尾巴,正是上古时代从猿到人一 事在汉字结构中留下的一点信息。 甲骨文有尾字,写作 。《说文》:“尾, 微也。从到(倒)毛在尸后。古人或饰系 尾,西南夷亦然。” 尾字“从到毛在尸后”,那么“尸”字 又是什么意思呢?《仪礼·士虞礼》说:“祝 迎尸。”郑玄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 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以主意焉。” 原来孝子在祭祀亲人的时候,不见亲人的 形象,就立尸以主祭者之意,使之心有所 系,意有所归。那么在祭亲时,祭者要选 择什么形象来代表死者接受祭祀呢?《公 羊传·宣公八年》“绎者何”,何休注:“祭 必有尸者,节神也。《礼》,天子以卿为尸, 诸侯以大夫为尸,卿以下以孙为尸。”《仪 礼·特牲馈食礼》:“筮某之某为尸。”郑 玄注:“大夫,士以孙之伦为尸。”原来天 子、诸侯之祭少遇,大夫、士之祭多见。 所以,一般的代死者受祭之尸,都是些“孙 之伦”—孙子一辈的人,那都是些小孩 儿。小孩儿而饰之以尾,是在当时有关人 类来源的远古传说中,尚留有“从猿到人” 一事影子的表现。 从猿到人,猿和人的最大区别,就在 于猿生活在树上,人生活在地面。但是,已 经进化成人的猿,有时也会故伎重演,到 树上卖弄一番个人技能。于是,甲骨文有 了乘字,写作 ,商代是有牛有车的时代
那时的乘字不是骑在牛上、坐在车上,却 所说的“从女从生”,上古母女一字,母只 是站在树上,这不就是上古造字的人对猿 表示性别,如母牛、母猪…就是雌性的 人生活的回忆吗? 牛、雌性的猪。准此,则从女从生,实为 “从母从生”。人之姓从母所生,所以上古 群婚制下的知母不知父 的姓都从女(母),如姬、姜、姚、姒、妫、 上古群婚,知母不知父。血缘家庭内, 坛、城、赢、姑、好(子)…这些都是上 只要不是同母所生,男人之间的血缘关 古人的姓。 系,就只有舅舅与外甥了。所以《说文》 人类从群婚杂交走向班辈婚、普那鲁 “男”部只有两个字一舅、甥。这关键的 亚婚,最终发展成为一夫一妻制,一夫一 原因就在于知母。母亲与舅舅同出于一个 妻制最好。汉字里有一个好字,写作一子 外祖母,与母亲同出于一个外祖母的男人 一女,子代表男性,女表示女性,一子一 肯定就是舅舅:舅舅的姐妹所生之子就是 女即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 外甥(以上所说记得是唐兰先生的意思, 夫一妻为“好”。这是一夫一妻制的进步在 因一时找不到根据,暂付阙如)。 汉字结构中留下的信息。 上古血缘群婚,人尽夫也,女子没有 石器时代 固定的丈夫,儿子当然不知道谁是自己的 父亲。所以甲骨文里的父字都写作以,象 人类在冶炼出铜、锡、铅、铁之前,没 一手高擎棍棒,代表一个能够对敌战斗的 有可用的生产、生活工具。就说深翻土地, 人。《说文》:“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 那要用耒耜。耒耜要求质地坚硬锋利,它 又举杖。”这说明,在上古时代的血缘家庭 应该是金属制成的吧?不,上古没有金 里,没有祖父、祖母,一“家”之长— 属,耒耜都是木质产品。所以《说文》曰: 率教者,只是一个能举杖与敌战斗的人。 “耒,手耕曲木也,从木推耒。古者垂作耒 在一个血缘家庭之内,能够举杖与敌战斗 耜,以振民也。”(大徐本)耒耜都是木制, 的人,何止八九个甚至一二十个,他们都 所以耒为曲木,耜字原也从木作相 是自己的父亲吗?是的。所以商代卜辞 既然没有金属的生产工具,那么坚硬 里,把自己父辈的兄弟父甲、父乙、父 的武器就只剩下一些石器了。于是在那 丙…都称父,总称多父,这也是上古群 时,石斧、石刀、石锛…随处可见,人 婚制留下的遗风。 们称之为石器时代。 因为上古群婚,知母不知父,所以那 石器时代的信息,也留在了汉字结构 时的人,都从母姓。《说文》解释:“姓,人 中。 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 砍字从石欠声。上古时代没有铁刀, 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 砍东西只好用石斧,所以砍字从石。 天子因生而赐姓。”这里先说明一下,许慎 上古有考字,《庄子·养生主》说到庖 123I
| 23 | 那时的乘字不是骑在牛上、坐在车上,却 是站在树上,这不就是上古造字的人对猿 人生活的回忆吗? 群婚制下的知母不知父 上古群婚,知母不知父。血缘家庭内, 只要不是同母所生,男人之间的血缘关 系,就只有舅舅与外甥了。所以《说文》 “男”部只有两个字—舅、甥。这关键的 原因就在于知母。母亲与舅舅同出于一个 外祖母,与母亲同出于一个外祖母的男人 肯定就是舅舅;舅舅的姐妹所生之子就是 外甥(以上所说记得是唐兰先生的意思, 因一时找不到根据,暂付阙如)。 上古血缘群婚,人尽夫也,女子没有 固定的丈夫,儿子当然不知道谁是自己的 父亲。所以甲骨文里的父字都写作 ,象 一手高擎棍棒,代表一个能够对敌战斗的 人。《说文》:“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 又举杖。”这说明,在上古时代的血缘家庭 里,没有祖父、祖母,一“家”之长— 率教者,只是一个能举杖与敌战斗的人。 在一个血缘家庭之内,能够举杖与敌战斗 的人,何止八九个甚至一二十个,他们都 是自己的父亲吗?是的。所以商代卜辞 里,把自己父辈的兄弟父甲、父乙、父 丙……都称父,总称多父,这也是上古群 婚制留下的遗风。 因为上古群婚,知母不知父,所以那 时的人,都从母姓。《说文》解释:“姓,人 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 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 天子因生而赐姓。”这里先说明一下,许慎 所说的“从女从生”,上古母女一字,母只 表示性别,如母牛、母猪……就是雌性的 牛、雌性的猪。准此,则从女从生,实为 “从母从生”。人之姓从母所生,所以上古 的姓都从女(母),如姬、姜、姚、姒、妫、 、 、嬴、 、好(子)……这些都是上 古人的姓。 人类从群婚杂交走向班辈婚、普那鲁 亚婚,最终发展成为一夫一妻制,一夫一 妻制最好。汉字里有一个好字,写作一子 一女,子代表男性,女表示女性,一子一 女即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 夫一妻为“好”。这是一夫一妻制的进步在 汉字结构中留下的信息。 石器时代 人类在冶炼出铜、锡、铅、铁之前,没 有可用的生产、生活工具。就说深翻土地, 那要用耒耜。耒耜要求质地坚硬锋利,它 应该是金属制成的吧?不,上古没有金 属,耒耜都是木质产品。所以《说文》曰: “耒,手耕曲木也,从木推耒。古者垂作耒 耜,以振民也。”(大徐本)耒耜都是木制, 所以耒为曲木,耜字原也从木作 。 既然没有金属的生产工具,那么坚硬 的武器就只剩下一些石器了。于是在那 时,石斧、石刀、石锛……随处可见,人 们称之为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的信息,也留在了汉字结构 中。 砍字从石欠声。上古时代没有铁刀, 砍东西只好用石斧,所以砍字从石。 上古有 字,《庄子·养生主》说到庖
丁解牛的声音时说:“砉然响然,奏刀骋 锋利的石头作箭镞,故而汉字中出现了 然,莫不中音。”考音xū,骋音hu0,司马 “砮”字。古人小说中描写战斗激烈,往往 彪注:“者,皮骨相离声。”皮骨相离的声 用“矢石如雨”来形容。看来这个“石”, 音拟音字砉何以从“石”?原来庖丁解牛 指的就是石镞一即“砮”了。 用的虽然是金属刀,但是上古造字时无金 先秦有磔字。《尔雅·释天》说:“祭 属刀,只有石刀。于是上古人造考字,模 风日磔。”郭璞注:“今俗当大道中磔狗云 拟皮骨相离的声音,只好以石刀之石相从 以止风。”《说文》磔字段注:“按:凡言磔 了。所以考字从石,这也是上古石器时代 者,开也,张也。刳其胸腹而张之,令其 的生活状况留在汉字结构中的一点信息。 干枯不收。”看来磔就是砍开狗之胸腹张 中医有针灸,历史悠久。但上古无金 挂于树为祭止风。古人砍狗没有金属刀, 针,于是人们身上有了病痛,就用一块尖 只有石斧、石刀,所以磔字从石。《说文》 石J顶住适当部位止痛。这是原始的针灸, 说:“磔,辜也,从桀石声。”不,当云:“磔, 叫做“针砭”。《说文》:“砭,以石刺病也。 辜也。从桀从石,石亦声。” 从石乏声。”砭字从石,石器时代生活的影 古老的农业生产 子,又在汉字结构中保留了下来。 上古的畋猎和战争,所用武器,距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悠久的农业 目标近的,宜用戈矛:距离目标远的,要 生产历史。汉字的产生在人类文明的初 用弓箭。 期,也就是在这农业肇兴之时,所以农业 上古的箭,均系坚竹制成,没有尖镞。 初创时的历史信息,不可避免地都会反映 是时梁州人首先制出了石砮,生活在黑龙 到汉字的结构中来。 江上的肃慎人拿它向周武王进贡。《说 在农业初创时期,没有铁制的生产工 文》:“砮,石可以为矢镞。从石奴声。《夏 具,农业工作挖土除草,只好使用磨制锋 书》曰:梁州贡努、丹。《春秋国语》曰: 利的蚌壳了。因此,甲骨文的农字写作赞, 肃慎氏贡楛矢、石努。” 象一只蚌壳在林下挖土,挖土植谷为农。 所引《春秋国语》那句话,见于《国 晨字甲骨文作村,象两手操辰(蚌壳)而 语·鲁语》,曰:“于是肃慎氏贡楛矢、石 作。上古日出而作,所以农作之时为“晨”。 砮,其长尺有咫。”从字面上看,楛矢、石 甲骨文有蓐字,写作黄。《说文》:“蓐,陈 努都是箭,“其长尺有咫”—一尺八寸。 草复生也。”陈草复生理当除之,故蓐字从 韦昭注:“楛,木名”一它大约是一种 州从寸从辰,寸即手,以寸持辰即手持蚌 坚硬的木杆:“砮,镞也” —那是一种 壳除陈草之义。 以石为箭头的箭。所以《说文》才说:“砮, 在农、晨、蓐几个字的构造中,都反 石可以为矢镞…” 映出了上古农业以蚌壳挖土除草的时代信 在上古金属冶炼出来之前,人类曾用 息。 1241
| 24 | 丁解牛的声音时说:“ 然响然,奏刀 然,莫不中音。” 音 xū, 音 huō,司马 彪注:“ ,皮骨相离声。”皮骨相离的声 音拟音字 何以从“石”?原来庖丁解牛 用的虽然是金属刀,但是上古造字时无金 属刀,只有石刀。于是上古人造 字,模 拟皮骨相离的声音,只好以石刀之石相从 了。所以 字从石,这也是上古石器时代 的生活状况留在汉字结构中的一点信息。 中医有针灸,历史悠久。但上古无金 针,于是人们身上有了病痛,就用一块尖 石顶住适当部位止痛。这是原始的针灸, 叫做“针砭”。《说文》:“砭,以石刺病也。 从石乏声。”砭字从石,石器时代生活的影 子,又在汉字结构中保留了下来。 上古的畋猎和战争,所用武器,距离 目标近的,宜用戈矛;距离目标远的,要 用弓箭。 上古的箭,均系坚竹制成,没有尖镞。 是时梁州人首先制出了石 ,生活在黑龙 江上的肃慎人拿它向周武王进贡。《说 文》:“ ,石可以为矢镞。从石奴声。《夏 书》曰:梁州贡 、丹。《春秋国语》曰: 肃慎氏贡 矢、石 。” 所引《春秋国语》那句话,见于《国 语·鲁语》,曰:“于是肃慎氏贡 矢、石 ,其长尺有咫。”从字面上看, 矢、石 都是箭,“其长尺有咫”—一尺八寸。 韦昭注:“ ,木名” —它大约是一种 坚硬的木杆;“ ,镞也” —那是一种 以石为箭头的箭。所以《说文》才说:“ , 石可以为矢镞……” 在上古金属冶炼出来之前,人类曾用 锋利的石头作箭镞,故而汉字中出现了 “ ”字。古人小说中描写战斗激烈,往往 用“矢石如雨”来形容。看来这个“石”, 指的就是石镞—即“ ”了。 先秦有磔字。《尔雅·释天》说:“祭 风曰磔。”郭璞注:“今俗当大道中磔狗云 以止风。”《说文》磔字段注:“按:凡言磔 者,开也,张也。刳其胸腹而张之,令其 干枯不收。”看来磔就是砍开狗之胸腹张 挂于树为祭止风。古人砍狗没有金属刀, 只有石斧、石刀,所以磔字从石。《说文》 说:“磔,辜也,从桀石声。”不,当云:“磔, 辜也。从桀从石,石亦声。” 古老的农业生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悠久的农业 生产历史。汉字的产生在人类文明的初 期,也就是在这农业肇兴之时,所以农业 初创时的历史信息,不可避免地都会反映 到汉字的结构中来。 在农业初创时期,没有铁制的生产工 具,农业工作挖土除草,只好使用磨制锋 利的蚌壳了。因此,甲骨文的农字写作 , 象一只蚌壳在林下挖土,挖土植谷为农。 晨字甲骨文作 ,象两手操辰(蚌壳)而 作。上古日出而作,所以农作之时为“晨”。 甲骨文有蓐字,写作 。《说文》:“蓐,陈 草复生也。”陈草复生理当除之,故蓐字从 从寸从辰,寸即手,以寸持辰即手持蚌 壳除陈草之义。 在农、晨、蓐几个字的构造中,都反 映出了上古农业以蚌壳挖土除草的时代信 息
甲骨文有年字,写作特,象人负禾。为 艺术。禾苗移栽创造出的執、蓺、藝…这 什么要把人负禾看作“年”呢?因为在上 些字,反映出上古农业进步在汉字构造中 古时代,农业生产十分原始。人们把负禾 留下的信息。 而归看作是生产的胜利,生产的胜利就是 渔猎时代 一个重要的节日。天长日久,这节日就成 了“年”。商代的“年”—一即岁首,被 上古民智初开,与农业肇兴同时,也 固定在夏历五、六月之间,那正是禾麦收 是一个渔猎时期。当然,那时的所谓渔猎, 获的季节(《殷正建未说》,见拙作《甲骨 方式简陋,规模很小,都属个人作业,不 卜辞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是众人集体生产。 以禾麦之收获为“年”,就是原始农业在汉 渔业的生产有垂钓。甲骨文有渔字, 字创造中留下的一点信息。 写作衡,象一手持长线而垂钓。除垂钓而 甲骨文有執字,写作总。《说文》:“埶, 渔外,也有以网捕鱼的,所以甲骨文渔字 种也。从丸奉,丸持种之。《诗》曰:我執 也写作触,象双手张网捕鱼之状。不管是 黍稷。”然而查今本毛诗,不见有“我執季 持竿垂钓,还是双手张网捕鱼,都是原始 稷”之文。只在《小雅·楚茨》中,有“我 的渔业生产。而两种渔字的构造中,都反 蓺黍稷”一语。段注《说文》“埶”字说: 映出了这种原始渔业生产的信息 “唐人树勃字作鼓,六執字作藝,说见《经 上古人会结网捕鱼,已见前说。但既 典释文》。” 已有网,即可用来捕飞禽、捕走兽,这已 树埶的埶字唐以后作蓺,在唐以前的 见于古代汉字。甲骨文有羅(罗)字,写 甲骨文时代呢?它写作总,象一个人跪坐在 作第,象以网捕得了佳(鸟);也写作签, 地上,双手捧着一株禾苗往下栽种。在上 象以网捕得了雉(野鸡);也写作,象 古,原始的农作只有播种,以后才有了禾苗 以网捕得了麋;也写作分,象以网捕得了 移植栽培。我们看執字,它象人双手捧着一 虎;也写作袋,象以网捕得了兔;也写作 株幼苗,表现出农作栽培的样子。金文埶字 器,象以网捕得了猪。以上诸字的结构中, 作的,禾苗下添了个“土”字,使禾苗有了 都有网罗。这是上古结网狩猎在汉字中留 立足之土,更象植物之栽培了。篆文的埶字 下的一点信息。 写作鞭,这才和今日埶字之形近似。 上古人的衣、食、住、行 从原始的禾苗下种、点播,到先进的 植物幼苗移栽,这是古代农作技术的一大 上古人穿的衣,简单得很,不过是摘 进步,是当时社会上某些生产能手的杰 几片树叶遮羞,扯一张兽皮护身而已。那 作。这杰作名之为執一蓺,原义就是栽种。 时不分上衣下裳,只要能裹住身体就行。 栽种是当时农作的一次改革,是一门特殊 所以甲骨文衣字写作父,象包着人体的一 的技能,因此就叫蔌一藝(简化作艺),即 层外壳。《说文》曰:“衣,依也。上曰衣, 25
| 25 | 甲骨文有年字,写作 ,象人负禾。为 什么要把人负禾看作“年”呢?因为在上 古时代,农业生产十分原始。人们把负禾 而归看作是生产的胜利,生产的胜利就是 一个重要的节日。天长日久,这节日就成 了“年”。商代的“年” —即岁首,被 固定在夏历五、六月之间,那正是禾麦收 获的季节(《殷正建未说》,见拙作《甲骨 卜辞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以禾麦之收获为“年”,就是原始农业在汉 字创造中留下的一点信息。 甲骨文有 字,写作 。《说文》:“ , 种也。从丸 ,丸持种之。《诗》曰:我 黍稷。”然而查今本毛诗,不见有“我 黍 稷”之文。只在《小雅·楚茨》中,有“我 黍稷”一语。段注《说文》“ ”字说: “唐人树 字作 ,六 字作艺,说见《经 典释文》。” 树 的 字唐以后作 ,在唐以前的 甲骨文时代呢?它写作 ,象一个人跪坐在 地上,双手捧着一株禾苗往下栽种。在上 古,原始的农作只有播种,以后才有了禾苗 移植栽培。我们看 字,它象人双手捧着一 株幼苗,表现出农作栽培的样子。金文 字 作 ,禾苗下添了个“土”字,使禾苗有了 立足之土,更象植物之栽培了。篆文的 字 写作 ,这才和今日 字之形近似。 从原始的禾苗下种、点播,到先进的 植物幼苗移栽,这是古代农作技术的一大 进步,是当时社会上某些生产能手的杰 作。这杰作名之为 — ,原义就是栽种。 栽种是当时农作的一次改革,是一门特殊 的技能,因此就叫 —艺(简化作艺),即 艺术。禾苗移栽创造出的 、 、艺……这 些字,反映出上古农业进步在汉字构造中 留下的信息。 渔猎时代 上古民智初开,与农业肇兴同时,也 是一个渔猎时期。当然,那时的所谓渔猎, 方式简陋,规模很小,都属个人作业,不 是众人集体生产。 渔业的生产有垂钓。甲骨文有渔字, 写作 ,象一手持长线而垂钓。除垂钓而 渔外,也有以网捕鱼的,所以甲骨文渔字 也写作 ,象双手张网捕鱼之状。不管是 持竿垂钓,还是双手张网捕鱼,都是原始 的渔业生产。而两种渔字的构造中,都反 映出了这种原始渔业生产的信息。 上古人会结网捕鱼,已见前说。但既 已有网,即可用来捕飞禽、捕走兽,这已 见于古代汉字。甲骨文有罗(罗)字,写 作 ,象以网捕得了隹(鸟);也写作 , 象以网捕得了雉(野鸡);也写作 ,象 以网捕得了麋;也写作 ,象以网捕得了 虎;也写作 ,象以网捕得了兔;也写作 ,象以网捕得了猪。以上诸字的结构中, 都有网罗。这是上古结网狩猎在汉字中留 下的一点信息。 上古人的衣、食、住、行 上古人穿的衣,简单得很,不过是摘 几片树叶遮羞,扯一张兽皮护身而已。那 时不分上衣下裳,只要能裹住身体就行。 所以甲骨文衣字写作 ,象包着人体的一 层外壳。《说文》曰:“衣,依也。上曰衣
下曰装。” 甲骨文、金文无穴字,金文里却有以穴字 裘字甲骨文作汆,象皮衣之形。金文 为义符的偏旁,写作小,象窄狭局促的洞 作每,皮衣形外,又加了个声符“又”字。 窟,所以后世凡窄狭、局促之字均从穴, 篆文作愈,从衣求声。许慎生活的年代在 如:窄、窘、穷、窊、窦、室、窝、窖… 东汉前期,那已经是隶书盛行的时代,但许 后世圣人易之以官室,宫室就是宽敞明亮 慎精通上古文字,他没有按篆文写法来分 的房屋,即一,甲骨文写作个。《说文》: 析“裘”字,曰:“裘,皮衣也。从衣求声。” “一,交覆深屋也。”一为交覆深屋,所以 而是用金文的字形来解释裘字,日:“裘,皮 凡具宽敞、寥廓之义的字皆从一,如宇、 衣也。从衣,象形。”然而后世不学之士没 宙、宏、寰、宫、寓、室、宅… 见过金文,他们不解“裘”的“象形”何意, 凡从宀之字都具宽敞、明亮之义,从 又不敢删去“象形”二字,只好改《说文》 穴之字都具窄狭、局促之义,汉字在义符 曰:“裘,皮衣也。从衣求声,一曰象形.” 的使用上,也留下了先民由穴居到宫室生 (大徐本、小徐本)既言“从衣求声”,何以 活的影子。 又言“一曰象形”?段玉裁看出了其中的龃 甲骨文“行”字写作,象四通八达 龉,故言:“裘,皮衣也。从衣象形。”注: 的十字路口。此字之半为,后来隶变成汉 “各本作从衣求声一曰象形,浅人妄增之 字的偏旁彳一俗称“双立人”。于是后世 也。裘之制毛在外,故象毛文。”一“裘 的汉字凡从“彳”者,均与道路、走路有 之制毛在外”,段氏一言破上古裘制之的。 关,如径、往、復、循、徼、彶、徥、徐、從… 今观甲文、金文,知上古之裘,毛恒在外。 特别是得字,写作算、,前者象路边拣到 古人穿皮衣,因无丝帛为衬,故毛恒 了贝,后者省彳简作拣贝。古代财货贫乏, 在外。《说文》表字写作复,曰:“衮,上衣 无金珠货币,大家以贝为宝,所以拣到了 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一 贝就是有“得”。《说文》:“得,行有所得 “古者衣裘以毛为表”,所以甲骨文裘字作 也。”(段注本)“行有所厚”就是路有所得, 介,隶书表字作复。裘字、表字之古代写 路边栋个贝就可以算作自己的,这个“上 法中,表现出了一点上古人穿衣习惯的信 古”,还不到孔孟“路不拾遗”的时候。 息。 上古人不会骑马,除大夫之外也不坐 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即朝食,叫做饔; 车。所以走字、奔字金文分别作、感,既 晚饭叫做飧,为“夕”、“食”合文。晚饭 不从车,也不从马,全靠脚()步行。 为“夕食”,反映出古人一日两餐的生活习 上古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 俗。 面,都在汉字结构中留下了它们的信息。 《易·系辞》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 上古人的生、老、病、死 世圣人易之以宫室。”这就是说,远古的人 们都住在自然形成的山洞里,那就是穴。 甲骨文有冥字,写作得,是产妇生产 126|
| 26 | 下曰裳。” 裘字甲骨文作 ,象皮衣之形。金文 作 ,皮衣形外,又加了个声符“又”字。 篆文作 ,从衣求声。许慎生活的年代在 东汉前期,那已经是隶书盛行的时代,但许 慎精通上古文字,他没有按篆文写法来分 析“裘”字,曰:“裘,皮衣也。从衣求声。” 而是用金文的字形来解释裘字,曰:“裘,皮 衣也。从衣,象形。”然而后世不学之士没 见过金文,他们不解“裘”的“象形”何意, 又不敢删去“象形”二字,只好改《说文》 曰:“裘,皮衣也。从衣求声,一曰象形。” (大徐本、小徐本)既言“从衣求声”,何以 又言“一曰象形”?段玉裁看出了其中的龃 龉,故言:“裘,皮衣也。从衣象形。”注: “各本作从衣求声一曰象形,浅人妄增之 也。裘之制毛在外,故象毛文。”—“裘 之制毛在外”,段氏一言破上古裘制之的。 今观甲文、金文,知上古之裘,毛恒在外。 古人穿皮衣 , 因无丝帛为衬 , 故毛恒 在外。《说文》表字写作 ,曰:“ ,上衣 也。从衣从毛。古者衣裘以毛为表。”— “古者衣裘以毛为表”,所以甲骨文裘字作 ,隶书表字作 。裘字、表字之古代写 法中,表现出了一点上古人穿衣习惯的信 息。 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即朝食,叫做饔; 晚饭叫做飧,为“夕”、“食”合文。晚饭 为“夕食”,反映出古人一日两餐的生活习 俗。 《易·系辞》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 世圣人易之以宫室。”这就是说,远古的人 们都住在自然形成的山洞里,那就是穴。 甲骨文、金文无穴字,金文里却有以穴字 为义符的偏旁,写作 ,象窄狭局促的洞 窟,所以后世凡窄狭、局促之字均从穴, 如:窄、窘、穷、 、窦、窒、窝、窖…… 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宫室就是宽敞明亮 的房屋,即宀,甲骨文写作 。《说文》: “宀,交覆深屋也。”宀为交覆深屋,所以 凡具宽敞、寥廓之义的字皆从宀,如宇、 宙、宏、寰、宫、寓、室、宅…… 凡从宀之字都具宽敞、明亮之义,从 穴之字都具窄狭、局促之义,汉字在义符 的使用上,也留下了先民由穴居到宫室生 活的影子。 甲骨文“行”字写作 ,象四通八达 的十字路口。此字之半为 ,后来隶变成汉 字的偏旁彳—俗称“双立人”。于是后世 的汉字凡从“彳”者,均与道路、走路有 关,如径、往、 、循、徼、 、 、徐、从…… 特别是得字,写作 、 ,前者象路边拣到 了贝,后者省彳简作拣贝。古代财货贫乏, 无金珠货币,大家以贝为宝,所以拣到了 贝就是有“得”。《说文》:“得,行有所 也。”(段注本)“行有所 ”就是路有所得, 路边拣个贝就可以算作自己的,这个“上 古”,还不到孔孟“路不拾遗”的时候。 上古人不会骑马,除大夫之外也不坐 车。所以走字、奔字金文分别作 、 ,既 不从车,也不从马,全靠脚( )步行。 上古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 面,都在汉字结构中留下了它们的信息。 上古人的生、老、病、死 甲骨文有冥字,写作 ,是产妇生产
的形象:产门大开,胎儿已探出头来,产 “从歹人”,歹是骨头,歹、人分离,歹就 婆也伸出双手,迎接胎儿的诞生。此字郭 成了一把骨头,即死尸。《汉书·张汤传》: 沫若所释(见《古代铭刻汇考续编·骨臼 “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死”,师古 刻辞之一考察》,日本东京文求堂书石印 注:“死,尸也。”死就是尸,当然尸又可 本,1934年版)。《说文》:“冥,幽也。”(大 衍变成死亡的死。 徐本、小徐本,段注校为“冥,窈也”)《文 《说文》有葬字,“葬,臧也。从死在 选》:《思玄赋》《叹逝赋》《陶渊明赴假还 柱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易》曰,古者 江陵诗》李善注三引《说文》,均作“冥, 葬,厚衣之以薪。”死就是尸体,把尸体 窈也”。《释言》日:“冥,窈也。”孙炎云; 安置在州下州上也就是葬。因为上古的 “深阍之窈也。”初生婴儿,昏暗无知,所 葬并不是挖坑深埋堆土成坟。那时不用 以为“冥”。这说明,上古人不承认“生而 棺椁,埋葬以后也不树立标记。《易·系 知之”,不承认人之初性善性恶,不管你是 辞》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 凤子龙孙、先知先觉,一概都是无知无识, 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 昏暗幽冥。 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厚衣之以薪,所 上古人这种朴素的认识,也反映到了 以在死字(尸体)上下,铺垫、掩盖好了 早期汉字的创造中来。 柴草。 甲骨文有考字,写作,象一个老人 一个“葬”字,反映出了上古人类简 拄着一根手杖。考就是老,二字相互转注, 单、朴实的埋葬制度。 所以考字象老人之形。上古人生活艰苦, 甲骨文有吊字,写作,象一个人身 寿命很短,北京猿人的年龄高者不过四十 上背着一张弓。《说文》:“吊,问终也。古 多岁。四十多岁为“老”,所以老字的写法 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驱禽。” 不是老态龙钟挪不动脚步,而是背有佝 古人薄葬仅衣之以薪,用一些柴草掩盖、 偻、行动需要策杖代步而已。 铺垫。这会招来鸟兽的啄食,所以前往送 甲骨文有广字,写作,疾病的意思。 葬弔问的人都随身带着弓箭,以驱赶前来 上古人有了病,只有躺在床上。所以广字 啄食遗体的野兽。于是我们的汉字“弔”, 象一个大汗淋漓的人,躺在一张床()上。 就写成了以人背弓之象。 《说文》:“广,倚也,人有疾痛也。象倚箸 上古时代的丧葬习俗,也反映到了汉 之形。”古人生活简单,有了疾痛,不过在 字构造中来。 床上倚箸一下而已。 总之,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的汉 甲骨文有死字,写作叔.《说文》:“死, 字,它的结构中,处处反映着上古人类生 撕也,人所离也。从歹人。”死字的原义是 活的信息。 尸体。“死,撕也,人所离也”,撕义为尽, 生命已尽,人也随之离去,当然成了尸体。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127I
| 27 | 的形象:产门大开,胎儿已探出头来,产 婆也伸出双手,迎接胎儿的诞生。此字郭 沫若所释(见《古代铭刻汇考续编·骨臼 刻辞之一考察》,日本东京文求堂书石印 本,1934年版)。《说文》:“冥,幽也。”(大 徐本、小徐本,段注校为“冥,窈也”)《文 选》:《思玄赋》《叹逝赋》《陶渊明赴假还 江陵诗》李善注三引《说文》,均作“冥, 窈也”。《释言》曰:“冥,窈也。”孙炎云; “深 之窈也。”初生婴儿,昏暗无知,所 以为“冥”。这说明,上古人不承认“生而 知之”,不承认人之初性善性恶,不管你是 凤子龙孙、先知先觉,一概都是无知无识, 昏暗幽冥。 上古人这种朴素的认识,也反映到了 早期汉字的创造中来。 甲骨文有考字,写作 ,象一个老人 拄着一根手杖。考就是老,二字相互转注, 所以考字象老人之形。上古人生活艰苦, 寿命很短,北京猿人的年龄高者不过四十 多岁。四十多岁为“老”,所以老字的写法 不是老态龙钟挪不动脚步,而是背有佝 偻、行动需要策杖代步而已。 甲骨文有疒字,写作 ,疾病的意思。 上古人有了病,只有躺在床上。所以疒字 象一个大汗淋漓的人,躺在一张床( )上。 《说文》:“疒,倚也,人有疾痛也。象倚箸 之形。”古人生活简单,有了疾痛,不过在 床上倚箸一下而已。 甲骨文有死字,写作 。《说文》:“死, 澌也,人所离也。从歹人。”死字的原义是 尸体。“死,澌也,人所离也”,澌义为尽, 生命已尽,人也随之离去,当然成了尸体。 “从歹人”,歹是骨头,歹、人分离,歹就 成了一把骨头,即死尸。《汉书·张汤传》: “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死”,师古 注:“死,尸也。”死就是尸,当然尸又可 衍变成死亡的死。 《说文》有葬字,“葬,臧也。从死在 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易》曰,古者 葬,厚衣之以薪。”死就是尸体,把尸体 安置在 下 上也就是葬。因为上古的 葬并不是挖坑深埋堆土成坟。那时不用 棺椁,埋葬以后也不树立标记。《易·系 辞》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 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 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厚衣之以薪,所 以在死字(尸体)上下,铺垫、掩盖好了 柴草。 一个“葬”字,反映出了上古人类简 单、朴实的埋葬制度。 甲骨文有 字,写作 ,象一个人身 上背着一张弓。《说文》:“ ,问终也。古 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驱禽。” 古人薄葬仅衣之以薪,用一些柴草掩盖、 铺垫。这会招来鸟兽的啄食,所以前往送 葬 问的人都随身带着弓箭,以驱赶前来 啄食遗体的野兽。于是我们的汉字“ ”, 就写成了以人背弓之象。 上古时代的丧葬习俗,也反映到了汉 字构造中来。 总之,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的汉 字,它的结构中,处处反映着上古人类生 活的信息。 ————————————————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