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周巍)

药用植物学:利用植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是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大小:488.5KB,文档页数:67,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教 案 授课人:周巍 第1页 章节 绪论 药用植物学:利用植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是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目的:正本清源 1、植物药在中药中的地位: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植物,另外还有动物、矿物 历代著作: 1.《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 2.《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 3.《新修本草》载药844种 4.《证类本草》载药1558种 5.《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 6.《本草纲目拾遗》载药921种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8.《全国中草药汇编》(1996年)载药2202种 9.《中药大辞典》载药5767种,其中植物药4773种 10.《中华本草》载药8980种,其中植物药4773种 11.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994年)1118种 12.全国中草药名鉴(1996年)11471种 13.中华本草(1999年)7815味 《药用植物学》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 2、中药品种的复杂性 ①中药的多源性:亲缘关系相近,形色气味合格,具相同和较高含量的有效成分,极为相似的临床疗效 是中药多源性的原因 ②同名异物的复杂性,形成名实不符。 ③同物异名 ④古今品种变化的复杂性 3、在工作中的应用:只要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和在日常生活中,《药用植物学》知识是必备的知识。 4、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学》奠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中药资源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关系密切。另外《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与《药用植 物学》也有一定关系。 二、怎样学好《药用植物 1、融会贯通地掌握基本知识。 2、熟悉地掌握基本技能:重视实验课,平时多接触实 3、认识常用药用植物300种 4、背诵拉丁学名 5、独立鉴定植物:学会使用参考书,运用所学知识,淮确解剖花,鉴定未知植物 6、充分利用实验室、图书馆查阅资料,到标本室辨认各种标本,利用闲暇到大自然中加强实践。在学习 过程中,逐步培养专业兴趣,随时留心,辨认植物,多采集标本,制作标本,勤学勤问。 7、掌握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所学内容:学习中抓住重点:学习后归纳总结,多看参考

教 案 授课人:周巍 第 1 页 章节 绪论 药用植物学:利用植物学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和应用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是中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一、 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目的:正本清源 1、植物药在中药中的地位: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植物,另外还有动物、矿物。 历代著作: 1.《神农本草经》载药 365 种,其中植物药 252 种。 2.《本草经集注》载药 730 种 3.《新修本草》载药 844 种 4.《证类本草》载药 1558 种 5.《本草纲目》载药 1892 种 6.《本草纲目拾遗》载药 921 种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8.《全国中草药汇编》(1996 年)载药 2202 种 9.《中药大辞典》载药 5767 种,其中植物药 4773 种 10.《中华本草》载药 8980 种,其中植物药 4773 种 11.中国中药资源志要(1994 年)11118 种 12.全国中草药名鉴(1996 年)11471 种 13.中华本草(1999 年)7815 味 《药用植物学》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分类学。 2、中药品种的复杂性 ①中药的多源性:亲缘关系相近,形色气味合格,具相同和较高含量的有效成分,极为相似的临床疗效 是中药多源性的原因。 ②同名异物的复杂性,形成名实不符。 ③同物异名 ④古今品种变化的复杂性 3、在工作中的应用:只要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和在日常生活中,《药用植物学》知识是必备的知识。 4、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为《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学》奠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中药资源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关系密切。另外《中药药理学》、《中药制剂学》、《方剂学》、《中药炮制学》与《药用植 物学》也有一定关系。 二、怎样学好《药用植物学》 1、融会贯通地掌握基本知识。 2、熟悉地掌握基本技能:重视实验课,平时多接触实践。 3、认识常用药用植物 300 种。 4、背诵拉丁学名 5、独立鉴定植物:学会使用参考书,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剖花,鉴定未知植物。 6、充分利用实验室、图书馆查阅资料,到标本室辨认各种标本,利用闲暇到大自然中加强实践。在学习 过程中,逐步培养专业兴趣,随时留心,辨认植物,多采集标本,制作标本,勤学勤问。 7、掌握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所学内容;学习中抓住重点;学习后归纳总结,多看参考书

章节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植物细胞一一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形状:多样,随植物种类,存在植物体的部位和执行机能不同而异 游离或排列疏松——呈类圆形、椭园形和球形。 ②排列紧密一一多面体形或其他形状 ③支持作用——壁常增厚,纺锤形、圆柱形等 ④输导——长管状 2、植物细胞大小及显微镜的观察范围 植物细胞一般直径在10-100μm之间。 光学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超过1200倍——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己超过100万倍—一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原生质体 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 细胞的主要部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细胞质:(1)质膜:具选择透性和渗透现象 2)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溶酶体。 2、细胞器:是细胞中具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 1)质体: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功能的,并且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 有色体、白色体。 叶绿体:叶、茎及长果绿色部分,根一般不含。含四种色素,A、B、胡萝卜素、叶黄素,形状为球形 卵形、透镜形。 体: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呈黄、橙红或红色(色素两者比例不同,颜色各异),存在于 白色体:不含色素,无色。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纺锤形,存在于不曝光的组织(块茎、块根),也有 在叶中 叶色与叶绿素关系:叶色与四种色素比例有关,叶绿素占绝对优势,叶呈绿色,叶绿素下降,叶呈黄或 橙黄色 2)线粒体:颗粒状、棒状、丝状或有分枝的细胞器,比质体小,一般直径0.5-1.0um,长约1-2um,光镜 下仅见外形,两层膜结构,是细胞中物质氧化(呼吸作用)的中心。 3)细胞核:高等植物通常单核,藻类、菌类有双核、多核,花粉囊绒毡层在成熟期也有双核,乳管有多 核,一般为圆球形,禾本科保卫细胞哑铃形,由核膜、核液、核仁、染色质组成 染色质在细胞核行将分裂时,螺旋状扭曲的染色质丝,再转变为棒状染色体,含有DNA、RNA

章节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概述: 植物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植物细胞形状:多样,随植物种类,存在植物体的部位和执行机能不同而异。 ①游离或排列疏松——呈类圆形、椭园形和球形。 ②排列紧密——多面体形或其他形状 ③支持作用——壁常增厚,纺锤形、圆柱形等 ④输导——长管状 2、植物细胞大小及显微镜的观察范围 植物细胞一般直径在 10—100μm 之间 。 光学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一般不超过 1200 倍——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有效放大倍数已超过 100 万倍——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一、原生质体 是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是 细胞的主要部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细胞质:(1)质膜:具选择透性和渗透现象 (2)细胞器:质体、线粒体、液泡系、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核蛋白体、溶酶体。 2、细胞器:是细胞中具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 1) 质体:具有一定形态结构、成分和功能的,并且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包括叶绿体、 有色体、白色体。 叶绿体:叶、茎及长果绿色部分,根一般不含。含四种色素,A、B、胡萝卜素、叶黄素,形状为球形、 卵形、透镜形。 有色体: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呈黄、橙红或红色(色素两者比例不同,颜色各异),存在于 花、果、根。 白色体:不含色素,无色。形状为圆形,椭圆形、纺锤形,存在于不曝光的组织(块茎、块根),也有 在叶中。 叶色与叶绿素关系:叶色与四种色素比例有关,叶绿素占绝对优势,叶呈绿色,叶绿素下降,叶呈黄或 橙黄色。 2)线粒体:颗粒状、棒状、丝状或有分枝的细胞器,比质体小,一般直径 0.5-1.0um,长约 1-2um,光镜 下仅见外形,两层膜结构,是细胞中物质氧化(呼吸作用)的中心。 3)细胞核:高等植物通常单核,藻类、菌类有双核、多核,花粉囊绒毡层在成熟期也有双核,乳管有多 核,一般为圆球形,禾本科保卫细胞哑铃形,由核膜、核液、核仁、染色质组成。 染色质在细胞核行将分裂时,螺旋状扭曲的染色质丝,再转变为棒状染色体,含有 DNA、RNA

章节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二、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1、后含物: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统称 (1)淀粉:由叶绿素经光合作用产生,分布在薄壁细胞中,尤以各类贮藏器官更为集中,如种子胚乳 子叶、块根、块茎、球茎、根茎等更为丰富。造粉体在形成淀粉粒时,由内向外层层沉积,在光镜下可以观 察到层纹,中心即脐点。若用酒精脱水,层纹随之消失,形状为圆球形、卵圆形等。脐点多位于居中或偏于 侧,形状有点状,裂隙状、分叉状、星状、可能由于淀粉粒脱水,脐点往往出现辐射状裂缝。有单粒淀粉、 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等类型,遇碘变呈蓝紫色。 (2)菊糖:观察时先将材料浸入乙醇中,一周后观察(切片),多分布于菊科,桔梗科,龙胆科,百合 科等植物中,为球形、半球形、扇形结晶存在于细胞内 3)蛋白质:一般以糊粉粒状态存在于细胞中。遇碘液显棕色或黄棕色 (4)脂肪和脂肪油:通常呈小滴状分散在细胞质里,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存在于种子里 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5)晶体一—草酸 和碳酸钙结晶 ①草酸钙结晶形状:无色透明,簇、针、方、砂、柱等形状 单晶又称方晶或块晶,通常正方、长方、斜方,八面体、三棱形等,单独存在,也有呈双晶。 针晶:针状,多成束存在,称针晶束,多存在于含粘液的细胞中,如姜科、百合科植物中。 簇晶:通常呈球状或三角状星状,如五加科、菊科等植物中。 砂晶:细小的三角形,密集于细胞腔中。多存在于茄科植物中 柱晶:晶体呈长柱形,形如柱状,多存在于鸢尾科植物等, ②碳酸钙结晶是cell壁的特殊瘤状突起上聚集了大量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钙而形成,通常呈钟乳状,又 称钟乳体,多分布桑科、爵床科、荨麻科 ③其它类型:如石膏结晶,靛蓝结晶,橙皮甙结晶,芸香甙结晶。 2、生理活性物质: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物质总称 包括:酶、维生素、植物激素、抗生素等 三、细胞壁:细胞壁,质体,液泡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不同的三大结构特征 1、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2、纹孔与胞间连丝 纹孔:次生壁加厚时,有的地方未增厚,只有胞间层和初生壁,此薄区域即纹孔 纹孔对:相邻细胞在相同部位出现纹孔,称纹孔对 纹孔膜:纹孔对之间的薄膜,即复合中层。 纹孔腔:两侧次生壁未加厚的腔穴。 纹孔口:纹孔腔通往细胞壁的开口 胞间连丝:初生纹孔场上集中分布许多小孔,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通过此彼此联系。1)纹孔对类型 单纹孔:未加厚处圆筒形,次生壁厚时成孔道或沟。 具缘纹孔:纹孔周围次生壁,向细胞腔内呈架拱状隆起,形成纹孔的缘部。有的具塞,正面观2圆或3 个同心圆 半缘纹孔:是薄壁细胞与管胞或导管间的纹孔,一边形似单纹孔,另一边呈架拱状隆起的纹孔缘,三塞 2圆

章节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二、细胞后含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1、后含物: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非生命物质统称。 (1)淀粉:由叶绿素经光合作用产生,分布在薄壁细胞中,尤以各类贮藏器官更为集中,如种子胚乳、 子叶、块根、块茎、球茎、根茎等更为丰富。造粉体在形成淀粉粒时,由内向外层层沉积,在光镜下可以观 察到层纹,中心即脐点。若用酒精脱水,层纹随之消失,形状为圆球形、卵圆形等。脐点多位于居中或偏于 一侧,形状有点状,裂隙状、分叉状、星状、可能由于淀粉粒脱水,脐点往往出现辐射状裂缝。有单粒淀粉、 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等类型,遇碘变呈蓝紫色。 (2)菊糖:观察时先将材料浸入乙醇中,一周后观察(切片),多分布于菊科,桔梗科,龙胆科,百合 科等植物中,为球形、半球形、扇形结晶存在于细胞内。 (3)蛋白质:一般以糊粉粒状态存在于细胞中。遇碘液显棕色或黄棕色。 (4)脂肪和脂肪油:通常呈小滴状分散在细胞质里,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常存在于种子里。 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5)晶体——草酸钙结晶和碳酸钙结晶 ①草酸钙结晶形状:无色透明,簇、针、方、砂、柱等形状 单晶又称方晶或块晶,通常正方、长方、斜方,八面体、三棱形等,单独存在,也有呈双晶。 针晶:针状,多成束存在,称针晶束,多存在于含粘液的细胞中,如姜科、百合科植物中。 簇晶:通常呈球状或三角状星状,如五加科、菊科等植物中。 砂晶:细小的三角形,密集于细胞腔中。多存在于茄科植物中。 柱晶:晶体呈长柱形,形如柱状,多存在于鸢尾科植物等。 ②碳酸钙结晶是 cell 壁的特殊瘤状突起上聚集了大量碳酸钙或少量的硅酸钙而形成,通常呈钟乳状,又 称钟乳体,多分布桑科、爵床科、荨麻科 ③其它类型:如石膏结晶,靛蓝结晶,橙皮甙结晶,芸香甙结晶。 2、生理活性物质:对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的物质总称。 包括:酶、维生素、植物激素、抗生素等。 三、细胞壁:细胞壁,质体,液泡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不同的三大结构特征。 1、细胞壁分为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 2、纹孔与胞间连丝 纹孔:次生壁加厚时,有的地方未增厚,只有胞间层和初生壁,此薄区域即纹孔。 纹孔对:相邻细胞在相同部位出现纹孔,称纹孔对 纹孔膜:纹孔对之间的薄膜,即复合中层。 纹孔腔:两侧次生壁未加厚的腔穴。 纹孔口:纹孔腔通往细胞壁的开口 胞间连丝:初生纹孔场上集中分布许多小孔,许多纤细的原生质丝通过此彼此联系。1)纹孔对类型 单纹孔:未加厚处圆筒形,次生壁厚时成孔道或沟。 具缘纹孔:纹孔周围次生壁,向细胞腔内呈架拱状隆起,形成纹孔的缘部。有的具塞,正面观 2 圆或 3 个同心圆。 半缘纹孔:是薄壁细胞与管胞或导管间的纹孔,一边形似单纹孔,另一边呈架拱状隆起的纹孔缘,三塞。 2 圆

章节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2)细胞壁的特化 木质化: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硬度增强,细胞群机械力增加。又能透水,可防腐 管胞、导管、木纤维、石细胞等细胞细胞壁常加厚 木栓化:壁内增加木栓质,不透气和水,为死细胞,具保护作用,木栓层 角质化:原生质体产生的角质填充于壁中使之角质化,并常积聚壁表面成无色透明角质层,可防水分过 度蒸发和微生物侵 粘液质化:壁中果酸质,纤维素变成粘液。粘液化所形成的粘液在细胞表面常呈固体状态,吸水膨胀呈 粘滞状态,车前、芥菜、亚麻种子等表皮细胞中 矿质化:壁中含硅质或钙质。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或醋酸无变化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分裂 有丝分裂 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在根尖、茎尖常见,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无丝分裂 又称直接分裂,较简单的一种方式,低等植物中常见,高等植物生长迅速的地方也常见到。 、减数分裂 与有性生殖密切相关,分裂结果使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成为单倍染色体(n),与有 丝分裂不同点有: 1、第一次分裂是母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排列到赤道板区,并纵裂为二,不分开,配对的染色 体移向两端,产生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一半,子染色体数与母细胞中染色体数 相同 2、第2次分裂,子细胞中每个染色体中的并列的两个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子细胞,各成单倍染色 体细胞。 植物细胞有单倍体、两倍体、多倍体等类型

章节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 2)细胞壁的特化 木质化 ...: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硬度增强,细胞群机械力增加。又能透水,可防腐。 管胞、导管、木纤维、石细胞等细胞细胞壁常加厚。 木栓化 ...:壁内增加木栓质,不透气和水,为死细胞,具保护作用,木栓层 角质化 ...:原生质体产生的角质填充于壁中使之角质化,并常积聚壁表面成无色透明角质层,可防水分过 度蒸发和微生物侵害。 粘液质化 ....:壁中果酸质,纤维素变成粘液。粘液化所形成的粘液在细胞表面常呈固体状态,吸水膨胀呈 粘滞状态,车前、芥菜、亚麻种子等表皮细胞中。 矿质化 ...:壁中含硅质或钙质。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或醋酸无变化。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分裂 一、有丝分裂 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在根尖、茎尖常见,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无丝分裂 又称直接分裂,较简单的一种方式,低等植物中常见,高等植物生长迅速的地方也常见到。 三、减数分裂 与有性生殖密切相关,分裂结果使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成为单倍染色体(n),与有 丝分裂不同点有: 1、第一次分裂是母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排列到赤道板区,并纵裂为二,不分开,配对的染色 体移向两端,产生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一半,子染色体数与母细胞中染色体数 相同。 2、第 2 次分裂,子细胞中每个染色体中的并列的两个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子细胞,各成单倍染色 体细胞。 植物细胞有单倍体、两倍体、多倍体等类型

章节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单细胞的低等生物,在一个细胞中可行使各种不同功能,无组织的分化 高等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异,逐渐由单cel到多细胞个体,导致细胞分工。产生了组织一一器官 植物界的大类 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群 中药材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特征,是鉴定一种常用和可靠的方法,称为显微鉴定。 节植物组织的类型 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植物体内凡能持续保持细胞分裂的机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细胞群。存在位于植物生长的部 位,使植物生长。 1、按来源的性质分类 1)原分生组织:来源于种子的胚,位于根茎的最先端,是由没有任何分化的、最幼嫩的,终生保持分 裂能力的胚性细胞组成 2)初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分生组织衍生出来的细胞所组成。一方面仍保持分裂能力,但次于原分生组 织,一方面开始分化。可看作是原分生组织到分化完成的成熟组织之间过渡形式。 3)次生分生组织:由已成熟的薄壁组织(如表皮、皮层、髓射线等)经过生理上和结构上的变化,重 新恢复分生能力,转变过程中,原生质变浓,液泡缩小。如木栓形成层,根的形成层,茎的束间形成层及单 子叶植物茎内特殊的增粗活动环 2、按位置分类 1)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顶端,细胞能长期保持旺盛的分裂机能,进行长度和高度生长, 2)侧生分组织:种子植物(除单子叶)根、茎内的侧方周围部分,形成环状。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 层,使根、茎增粗,并使增粗破坏的表皮形成新的保护组织木栓层,并不断更新。 3)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茎的节间基部,叶的基部,总花柄的顶端,子房柄处,是顶端分生组织细胞 遗留下来的或已分化的薄壁组织重新恢复分生能力,只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即转成成熟组织使植物进行居间 生长。分布于裸子植物、蕨类、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双子叶植物(豆科) 薄壁组织(基本组织 分布: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广、体积大,如根、茎的皮层,髓部,叶肉细胞,花的各部分 果实的果肉,种子的胚乳全部或主要由薄壁组织构成。机械、输导等组织则常包括在薄壁组织之中。具有同 化,贮藏,吸收,通气等营养功能,故又称营养组织。 1、基本溥壁组织(一般薄壁组织):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各处。常呈球形,圆柱形,多面体形等,质稀 薄,液泡较大,细胞排列疏松,富有细胞间隙。起填充,联系其他组织的作用,并具有转化为次生分生组织 的机能 2、同化薄壁组织:分布于植物体表面易受光照部分,如叶、萼(绿)、果实、幼茎。含叶绿素,能进行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3、贮藏薄壁组织:分布于根-根状茎,果实,种子中。主要储藏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还有贮水 薄壁组织等。 4、吸收薄壁组织主要分布在根尖,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并运送到输导组织中 5、通气溥壁组织:分布与水生或沼泽植物体内,如莲叶柄和灯心草髓部,具贮藏气体、漂浮和支柱作 组织间具相当发达的细胞间隙、间隙互相联结,形成大气腔。 6、输导薄壁组织:如髓射线,在木质部和髓部输送水分和养料。薄壁组织对中药鍳定意义不大

章节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单细胞的低等生物,在一个细胞中可行使各种不同功能,无组织的分化。 高等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异,逐渐由单 cell 到多细胞个体,导致细胞分工。产生了组织——器官。 植物界的大类群 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群。 中药材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特征,是鉴定一种常用和可靠的方法,称为显微鉴定。 第一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 一、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植物体内凡能持续保持细胞分裂的机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细胞群。存在位于植物生长的部 位,使植物生长。 1、按来源的性质分类 1)原分生组织:来源于种子的胚,位于根茎的最先端,是由没有任何分化的、最幼嫩的,终生保持分 裂能力的胚性细胞组成。 2) 初生分生组织:来源于原分生组织衍生出来的细胞所组成。一方面仍保持分裂能力,但次于原分生组 织,一方面开始分化。可看作是原分生组织到分化完成的成熟组织之间过渡形式。 3)次生分生组织:由已成熟的薄壁组织(如表皮、皮层、髓射线等)经过生理上和结构上的变化,重 新恢复分生能力,转变过程中,原生质变浓,液泡缩小。如木栓形成层,根的形成层,茎的束间形成层及单 子叶植物茎内特殊的增粗活动环。 2、按位置分类 1)顶端分生组织:位于根、茎顶端,细胞能长期保持旺盛的分裂机能,进行长度和高度生长。 2)侧生分组织:种子植物(除单子叶)根、茎内的侧方周围部分,形成环状。包括形成层和木栓形成 层,使根、茎增粗,并使增粗破坏的表皮形成新的保护组织木栓层,并不断更新。 3)居间分生组织:存在于茎的节间基部,叶的基部,总花柄的顶端,子房柄处,是顶端分生组织细胞 遗留下来的或已分化的薄壁组织重新恢复分生能力,只保持一段时间,以后即转成成熟组织使植物进行居间 生长。分布于裸子植物、蕨类、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双子叶植物(豆科) 二、薄壁组织(基本组织) 分布: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广、体积大,如根、茎的皮层,髓部,叶肉细胞,花的各部分, 果实的果肉,种子的胚乳全部或主要由薄壁组织构成。机械、输导等组织则常包括在薄壁组织之中。具有同 化,贮藏,吸收,通气等营养功能,故又称营养组织。 1、基本薄壁组织(一般薄壁组织):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各处。常呈球形,圆柱形,多面体形等,质稀 薄,液泡较大,细胞排列疏松,富有细胞间隙。起填充,联系其他组织的作用,并具有转化为次生分生组织 的机能。 2、同化薄壁组织:分布于植物体表面易受光照部分,如叶、萼(绿)、果实、幼茎。含叶绿素,能进行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 3、贮藏薄壁组织:分布于根-根状茎,果实,种子中。主要储藏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还有贮水 薄壁组织等。 4、吸收薄壁组织主要分布在根尖,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并运送到输导组织中。 5、通气薄壁组织:分布与水生或沼泽植物体内,如莲叶柄和灯心草髓部,具贮藏气体、漂浮和支柱作 用,组织间具相当发达的细胞间隙、间隙互相联结,形成大气腔。 6、输导薄壁组织:如髓射线,在木质部和髓部输送水分和养料。薄壁组织对中药鉴定意义不大

章节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三、保护组织 1、表皮 由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分化而来,包括幼嫩的根、茎和叶、花、果实等表面。 通常一层,少数2~3层:排列紧密,板块状,除气孔外,无间隙:活cel,一般不具叶绿体,但有白色体和有 色体,及其它物质:外壁厚,同时角质化,常具角质层,内壁和侧壁均薄,有的外壁还有蜡质渗入或在角质 层外,形成蜡被,亦有矿质化 (1)毛茸—一表皮细胞特化而成的突出物,具保护,分泌,减少水分蒸发作用。 ①腺毛:具腺头和腺柄两部分,腺头能分泌挥发油,树脂、粘液等。 腺鳞:具分泌能力的无柄腺毛。 非腺毛:不具腺体,不能分泌,起单纯保护作用 a、线状毛:线状。 b、棘毛:璧厚而坚牢,木质化,细胞内有结晶体沉积(如大麻)。 c、分枝毛:分枝状(如裸花紫珠叶)。 d、丁字毛:丁字形(如菊科艾叶)。 e、星状毛:放射状,分枝似星(如密蒙花) f、鳞毛:毛茸的突出部分呈鳞片状或圆形平顶状(胡颓子) g、螫毛:较脆,液泡中含蚁酸,刺激皮肤剧痛(荨麻)。 h、冠毛:生于果端,果实传播,如蒲公英 i、种缨:生于种子上,种子传播,如长春花、萝摩、络石。 (2)气孔:气孔是形状狭长的细胞间隙,由两个保卫细胞对合而成,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气孔器:气孔连同保卫细胞的合称 ①保卫细胞:比周围表皮细胞小,是生活的,并有叶绿体,与表皮细胞相邻的壁薄,其余各方较厚,充 分膨胀,气孔拉开,失水则关闭。 ②副卫细胞:在保卫细胞周围有2~多个和表皮cll不同的细胞称副卫细胞,随不同种类植物,副卫细胞 排列次序有别,构成了气孔轴式,或称气孔类型 ③双子叶植物的气孔轴式 气孔轴式 卫cel数 大小 排列方式 分布科属 与保卫cell长 平轴式 平行 茜草科、豆科、马 齿苋科 直轴式 唇形科、石竹科 不等式 通常1个小 十字花科、菊科 曼陀罗、景天属 不定式 相等 环式 比表皮ce狭窄 不状

章节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三、 保护组织 1、表皮 由初生分生组织的原表皮分化而来,包括幼嫩的根、茎和叶、花、果实等表面。 通常一层,少数 2~3 层;排列紧密,板块状,除气孔外,无间隙;活 cell,一般不具叶绿体,但有白色体和有 色体,及其它物质;外壁厚,同时角质化,常具角质层,内壁和侧壁均薄,有的外壁还有蜡质渗入或在角质 层外,形成蜡被,亦有矿质化。 (1)毛茸——表皮细胞特化而成的突出物,具保护,分泌,减少水分蒸发作用。 ①腺毛:具腺头和腺柄两部分,腺头能分泌挥发油,树脂、粘液等。 腺鳞:具分泌能力的无柄腺毛。 ②非腺毛:不具腺体,不能分泌,起单纯保护作用。 a、线状毛:线状。 b、棘毛:壁厚而坚牢,木质化,细胞内有结晶体沉积(如大麻)。 c、分枝毛:分枝状(如裸花紫珠叶)。 d、丁字毛:丁字形(如菊科艾叶)。 e、星状毛:放射状,分枝似星(如密蒙花)。 f、鳞毛:毛茸的突出部分呈鳞片状或圆形平顶状(胡颓子)。 g、螫毛:较脆,液泡中含蚁酸,刺激皮肤剧痛(荨麻)。 h、冠毛:生于果端,果实传播,如蒲公英。 i、种缨:生于种子上,种子传播,如长春花、萝藦、络石。 (2)气孔:气孔是形状狭长的细胞间隙,由两个保卫细胞对合而成,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气孔器:气孔连同保卫细胞的合称。 ①保卫细胞:比周围表皮细胞小,是生活的,并有叶绿体,与表皮细胞相邻的壁薄,其余各方较厚,充 分膨胀,气孔拉开,失水则关闭。 ②副卫细胞:在保卫细胞周围有 2~多个和表皮 cell 不同的细胞称副卫细胞,随不同种类植物,副卫细胞 排列次序有别,构成了气孔轴式,或称气孔类型。 ③双子叶植物的气孔轴式 气孔轴式 副卫 cell 数 大小 排列方式 与保卫 cell 长轴 分布科属 平轴式 2 相等 平行 茜草科、豆科、马 齿苋科 直轴式 2 相等 垂直 唇形科、石竹科 不等式 3-4 通常 1 个小 十字花科、菊科、 曼陀罗、景天属 不定式 不定 相等 毛茛科、艾叶、桑、 南瓜、天竺葵 环式 不定 比表皮 cell 狭窄 环状 茶、桉

章节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④单子叶植物气孔类型也很多 禾本科植物气孔呈哑铃形。 ⑤裸子植物气孔一般都凹入很深 ⑥气孔数与气孔指数 气孔数:同一植物的叶子,单位面积(mm2)的气孔数目,称气孔数 气孔指数:同种植物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与表皮细胞数的比例都是相对恒定的,这种比例关系按“气孔 指数”。 气孔指数高的气来 2、周皮:大多数一年生植物器官表面终生只具表皮,多年生木本植物,除叶外,茎与根幼年保持表皮 随其增粗,表皮破坏,而产生周皮。侧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向外分化木栓,向内分化成栓内层,合称周皮 特点:木栓层:具多层细胞,横切面观细胞呈长方形,紧密排列成整齐的径向行列,壁较厚强烈栓化, 细胞成熟时原生质死亡解体,胞腔充满空气。使其不透水,并有抗压、降热、绝缘、质轻、具弹性,对植物 起有效的保护作用。 木栓形成层:属于次生分生组织,由皮层或韧皮薄壁细胞形成,根中多由中柱鞘产生。 栓内层:是生活的薄壁细胞,常只有一层,茎的栓内层细胞常含叶绿体,所以又称绿皮层。 皮孔:在周皮形成时,某些部位的木栓形成层比其它部分更为活跃,向外衍生出一种与木栓细胞不同, 并有发达的细胞间隙的补充细胞,它们突破表皮形成裂口,成为气体交换的通道。 皮孔外表呈直的、横的或点状突起,最初在周皮上形成的皮孔,一般在气孔位置产生。皮孔形状、颜色 和分布的密度可作为皮类药材鉴别特征 四、机械组织:部分或全部细胞型强烈加厚,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方式和细胞的形态不 同,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1、厚角组织 分布在茎、叶柄、叶片、花柄等部位,根中一般不存在。分布于器官的外围,或直接在表皮下或与表皮 只隔几层薄壁细胞。连续成圆筒或分离成束,在具肋状突起处明显,如叶柄、茎、叶片的叶腺等部位。其细 胞壁不均匀加厚,并是初生物质的。含有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具有一定的分裂潜能,常含叶绿素,可进 行光合作用。加厚一般在细胞角隅外,也有在切向壁或靠胞间隙处。壁除纤维素外,还含有大量的果胶和半 纤维素,不含木质。由于果胶有强烈的亲水性,因此壁中含有大量水分,在光镜下,增厚的壁显示特殊的珠 光,很易与其它组织相区别,酒精脱水会使厚角组织收缩很厉害,增厚的壁会变薄,同时珠光也消失 主要是正在生长的茎和叶的支柱组织。 类型: 1)角隅厚角组织,为最普通的类型,加厚在角隅处 2)板状厚角组织,加厚在切向壁。 3)腔隙厚角组织,与角隅型相似,但有胞间隙。 2、厚壁组织:壁全面增厚,并可有层纹和纹孔,细胞腔很小,加厚部分是次生壁,在cll停止生长后 进行,成熟后为死细胞 分类:根据形状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纤维:两端尖的细长细胞,外壁增厚,胞腔狭窄,加厚物质是纤维素和木质部,纹孔少数,常呈裂隙 状,广泛分布于种子植物根、茎、叶,及某些植物果实中:可存在于木质部、韧皮部或髓部的薄壁组织中 特别是叶子中,可结合维管组织形成鞘或束鞘,也可单独存在 分类:通常根据纤维在植物体所处位置分为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章节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④单子叶植物气孔类型也很多 禾本科植物 气孔呈哑铃形。 ⑤裸子植物气孔一般都凹入很深。 ⑥气孔数与气孔指数 气孔数:同一植物的叶子,单位面积(mm2)的气孔数目,称气孔数。 气孔指数:同种植物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与表皮细胞数的比例都是相对恒定的,这种比例关系按“气孔 指数”。 气孔指数= 单 位 面 积 上 的 气 孔 数 × 100 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与表皮 cell 数的和 2、周皮:大多数一年生植物器官表面终生只具表皮,多年生木本植物,除叶外,茎与根幼年保持表皮, 随其增粗,表皮破坏,而产生周皮。侧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向外分化木栓,向内分化成栓内层,合称周皮。 特点:木栓层:具多层细胞,横切面观细胞呈长方形,紧密排列成整齐的径向行列,壁较厚强烈栓化, 细胞成熟时原生质死亡解体,胞腔充满空气。使其不透水,并有抗压、降热、绝缘、质轻、具弹性,对植物 起有效的保护作用。 木栓形成层:属于次生分生组织,由皮层或韧皮薄壁细胞形成,根中多由中柱鞘产生。 栓内层:是生活的薄壁细胞,常只有一层,茎的栓内层细胞常含叶绿体,所以又称绿皮层。 皮孔:在周皮形成时,某些部位的木栓形成层比其它部分更为活跃,向外衍生出一种与木栓细胞不同, 并有发达的细胞间隙的补充细胞,它们突破表皮形成裂口,成为气体交换的通道。 皮孔外表呈直的、横的或点状突起,最初在周皮上形成的皮孔,一般在气孔位置产生。皮孔形状、颜色 和分布的密度可作为皮类药材鉴别特征。 四、机械组织:部分或全部细胞型强烈加厚,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方式和细胞的形态不 同,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1、 厚角组织 分布在茎、叶柄、叶片、花柄等部位,根中一般不存在。分布于器官的外围,或直接在表皮下或与表皮 只隔几层薄壁细胞。连续成圆筒或分离成束,在具肋状突起处明显,如叶柄、茎、叶片的叶腺等部位。其细 胞壁不均匀加厚,并是初生物质的。含有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具有一定的分裂潜能,常含叶绿素,可进 行光合作用。加厚一般在细胞角隅外,也有在切向壁或靠胞间隙处。壁除纤维素外,还含有大量的果胶和半 纤维素,不含木质。由于果胶有强烈的亲水性,因此壁中含有大量水分,在光镜下,增厚的壁显示特殊的珠 光,很易与其它组织相区别,酒精脱水会使厚角组织收缩很厉害,增厚的壁会变薄,同时珠光也消失。 主要是正在生长的茎和叶的支柱组织。 类型: 1)角隅厚角组织,为最普通的类型,加厚在角隅处。 2)板状厚角组织,加厚在切向壁。 3)腔隙厚角组织,与角隅型相似,但有胞间隙。 2、厚壁组织:壁全面增厚,并可有层纹和纹孔,细胞腔很小,加厚部分是次生壁,在 cell 停止生长后 进行,成熟后为死细胞。 分类:根据形状分为纤维和石细胞。 ①纤维:两端尖的细长细胞,外壁增厚,胞腔狭窄,加厚物质是纤维素和木质部,纹孔少数,常呈裂隙 状,广泛分布于种子植物根、茎、叶,及某些植物果实中;可存在于木质部、韧皮部或髓部的薄壁组织中, 特别是叶子中,可结合维管组织形成鞘或束鞘,也可单独存在。 分类:通常根据纤维在植物体所处位置分为韧皮纤维和木纤维

章节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木纤维:典型木纤维具有木质化的次生壁,大小、形态、结构各有很大差异。 a、管胞:壁薄,腔大,具典型的具缘纹孔,数目多,长度较小。 b、纤维管胞:是从典型的管胞至典型的木纤维之间过渡类型,壁增厚,腔减小,具不典型的具缘纹孔 数目减少,细胞长度增加,纹孔口长度通常超过纹孔室直径。 c、木纤维:壁厚,腔窄小,单纹孔,数目少,细胞长。 d、分隔纤维:纤维管胞与韧型纤维都可能具有分隔,它们是在次生壁沉积以后形成的。 韧皮部纤维:根据分布位置分为皮层纤维、维管束帽或鞘、周围纤维(环管纤维)、初生韧皮纤维、韧 皮纤维 类型:硬纤维、软纤维、晶鞘纤维、嵌晶纤维, ②石细胞形状:是植物体内特别硬化的厚壁细胞,形状主要是近乎等径的,长度一般不超过宽度的3-4 倍,形态多有变化,如长形、芒状,毛状等,广泛分布于种子植物体内。成熟后是死细胞:加厚程度大,腔 小,单纹孔引伸成沟状,可形成管状纹孔道,如汇合则成分枝纹孔道:有的随次生壁增厚而形成层纹 存在位置: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皮层和髓部,木质部和韧皮部,果实和种子中 根据形状分为:短石细胞、大石细胞、骨状石细胞、星状石细胞、毛状石细胞、异型石细胞、纤维状石 细胞 五、分泌组织 根据分泌物积累体内或排出体外分为二类 分泌细胞:能分泌特殊物质如蜜汁、粘液、挥发油、树脂、乳汁等的细胞,称分泌细胞,由其组成分泌 组织。许多分泌物可药用,如松香、松节油、樟脑、蜜、乳香、没药、阿魏、安息香、枫香脂、苏合香及各 种芳香油等。植物某些科属常具有一定的分泌结构,因此在鉴定上有一定价值 1、外部的分泌组织:分布体表,分泌物排出体外 ①腺毛:具分泌能力的表皮毛,腺头细胞覆盖着较厚的角质层,分泌物积聚在细胞壁与角质层之间。存 在于茎、叶、芽鳞、子房等部位,花萼、花冠上也可存在 蜜腺:能分泌蜜汁的腺体。细胞壁薄,无角质层或薄。细胞质产生蜜汁,通过角质层扩散或经腺体上 表皮的气孔排出。根据其分布分为花蜜腺和花外蜜腺。 2、内部的分泌组织:分布在体内,分泌物积存体内 ①分泌细胞l:单个散在具分泌能力的细胞,分散在基本组织中,通常比周围细胞大。。根据分泌物不同, 分为油细胞、粘液细胞、鞣质细胞、芥子酶细胞。 ②分泌腔(油室):由多数分泌细胞所形成的腔室,分泌物大多是挥发油 a、溶生式分泌腔:分泌细胞随分泌物积累增多,而使壁破裂溶解,在体内形成的含分泌物腔室,腔室 周围可见有部分破损的细胞 b、裂生式分泌腔:由分泌细胞彼此分离,胞间隙扩大而形成的腔室,分泌细胞完整地围绕着腔室,如 当归等。 c、裂溶生式:是两种方式结合,如芒果属。 ③分泌道:由分泌细胞彼此分离形成的一个长形胞间隙的腔道,其周围的分泌细胞称上皮细胞。上皮cel 产生的分泌物贮存于腔道中。纵切面可见管道状。根据其分泌物质不同分为树脂道、油管、粘液道。 ④:乳汁管是分泌乳汁的管状细胞,或称为乳汁管 分布在器官的薄壁组织中,如皮层、髓部、子房壁内 乳汁特点:白色较多,还有黄色的,红色者

章节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木纤维:典型木纤维具有木质化的次生壁,大小、形态、结构各有很大差异。 a、管胞:壁薄,腔大,具典型的具缘纹孔,数目多,长度较小。 b、纤维管胞:是从典型的管胞至典型的木纤维之间过渡类型,壁增厚,腔减小,具不典型的具缘纹孔, 数目减少,细胞长度增加,纹孔口长度通常超过纹孔室直径。 c、木纤维:壁厚,腔窄小,单纹孔,数目少,细胞长。 d、分隔纤维:纤维管胞与韧型纤维都可能具有分隔,它们是在次生壁沉积以后形成的。 韧皮部纤维:根据分布位置分为皮层纤维、维管束帽或鞘、周围纤维(环管纤维)、初生韧皮纤维、韧 皮纤维 类型:硬纤维、软纤维、晶鞘纤维、嵌晶纤维。 ②石细胞形状:是植物体内特别硬化的厚壁细胞,形状主要是近乎等径的,长度一般不超过宽度的 3-4 倍,形态多有变化,如长形、芒状,毛状等,广泛分布于种子植物体内。成熟后是死细胞;加厚程度大,腔 小,单纹孔引伸成沟状,可形成管状纹孔道,如汇合则成分枝纹孔道;有的随次生壁增厚而形成层纹。 存在位置: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皮层和髓部,木质部和韧皮部,果实和种子中。 根据形状分为:短石细胞、大石细胞、骨状石细胞、星状石细胞、毛状石细胞、异型石细胞、纤维状石 细胞。 五、分泌组织 根据分泌物积累体内或排出体外分为二类。 分泌细胞:能分泌特殊物质如蜜汁、粘液、挥发油、树脂、乳汁等的细胞,称分泌细胞,由其组成分泌 组织。许多分泌物可药用,如松香、松节油、樟脑、蜜、乳香、没药、阿魏、安息香、枫香脂、苏合香及各 种芳香油等。植物某些科属常具有一定的分泌结构,因此在鉴定上有一定价值。 1、外部的分泌组织:分布体表,分泌物排出体外 ①腺毛:具分泌能力的表皮毛,腺头细胞覆盖着较厚的角质层,分泌物积聚在细胞壁与角质层之间。存 在于茎、叶、芽鳞、子房等部位,花萼、花冠上也可存在。 ②蜜腺:能分泌蜜汁的腺体。细胞壁薄,无角质层或薄。细胞质产生蜜汁,通过角质层扩散或经腺体上 表皮的气孔排出。根据其分布分为花蜜腺和花外蜜腺。 2、内部的分泌组织:分布在体内,分泌物积存体内 ①分泌细胞 l:单个散在具分泌能力的细胞,分散在基本组织中,通常比周围细胞大。。根据分泌物不同, 分为油细胞、粘液细胞、鞣质细胞、芥子酶细胞。 ②分泌腔(油室):由多数分泌细胞所形成的腔室,分泌物大多是挥发油。 a、溶生式分泌腔:分泌细胞随分泌物积累增多,而使壁破裂溶解,在体内形成的含分泌物腔室,腔室 周围可见有部分破损的细胞。 b、裂生式分泌腔:由分泌细胞彼此分离,胞间隙扩大而形成的腔室,分泌细胞完整地围绕着腔室,如 当归等。 c、裂溶生式:是两种方式结合,如芒果属。 ③分泌道:由分泌细胞彼此分离形成的一个长形胞间隙的腔道,其周围的分泌细胞称上皮细胞。上皮 cell 产生的分泌物贮存于腔道中。纵切面可见管道状。根据其分泌物质不同分为树脂道、油管、粘液道。 ④:乳汁管是分泌乳汁的管状细胞,或称为乳汁管。 分布在器官的薄壁组织中,如皮层、髓部、子房壁内。 乳汁特点: 白色较多,还有黄色的,红色者

章节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分类:a、无节乳汁管:起源于单一细胞,经顶端侵入生长,随植物体的生长而延伸并可分枝,长度数 米以上,细胞核分裂为多数游离核 b、有节乳汁管:由一系列管状乳细胞错综连接而成的网状系统,连接处的细胞壁融化贯通,乳汁可互 目流动,起源于分生组织 六、输导组织 功能: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主要组织。包括木质部主要输送水分及其溶于其中的无机盐的导管与管胞 韧皮部运输有机营养物质的筛管和筛胞 导管壁增厚方式 1)、环纹导管:增厚部分环状,直径较小,有利于伸长生长,多存在幼嫩器官中, 2)、螺纹导管:增厚部分呈螺旋状,直径较小,不妨碍伸长生长,并易与初生壁分离,形成“藕断丝连” 现象。 3)、梯纹导管:增厚部分为连续部分,未增厚部分被间隔分开,两者之间形成梯形,存在成熟器官部分, 不易再行伸长 4)、网纹导管:增厚部分密集交织成网状,网孔是保留的未增厚部分。导管直径较大,存在器官成熟部 5)、孔纹导管:导管壁几乎全面增厚,未增厚部分为单纹孔或具缘纹孔,直径较大,存在器官成熟部分 有较多的过渡类型,如梯网纹导管即是过渡类型。对一些幼嫩植物如豆芽幼茎分段制片,容易观察到从 环一螺一梯一网一孔的演化过程。 侵填体:与导管邻近的薄壁细胞通过纹孔连同内含物侵入导管腔。对病菌侵害起一定防腐作用,使导管 液流透性降低。 3、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韧皮部,由多数筛管分子连结而成。为生活细胞,细胞成熟后,核消失。具 有初生壁,由纤维素组成,不木质化,不增厚。具筛板和筛域。存在时间一般为一年。 胼胝体:冬天,筛板往往被一些碳水化合物堵塞,形成垫状物,称胼胝体,有的第二年可溶解恢复输导 功能。 伴胞:被子植物筛管分子旁常有1个或多个小型薄壁细胞,和筛管相伴存在,称伴胞。其质浓、核大, 和筛管分子由同一母细胞分裂而成,筛管分子死亡时,伴胞也死亡。 4、筛胞:分布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中,为单个狭长cel,直径较小:端壁傾斜,无筛板,侧壁有筛域 没有伴胞。原生质丝通过的孔,远比筛板上的小,输导功能较弱。 第二节组织系统与维管束类型 组织系统 维管植物组织系统可归并为三个组织系统 1、皮组织系统(皮系统):包括表皮和周皮 2、维管组织系统(维管系统):包括输导有机养料的韧皮部和输导水分的木质部。 3、基本组织系统(基本系统):包括各类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章节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 分类:a、无节乳汁管:起源于单一细胞,经顶端侵入生长,随植物体的生长而延伸并可分枝,长度数 米以上,细胞核分裂为多数游离核。 b、有节乳汁管:由一系列管状乳细胞错综连接而成的网状系统,连接处的细胞壁融化贯通,乳汁可互 相流动,起源于分生组织。 六、输导组织 功能: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主要组织。包括木质部主要输送水分及其溶于其中的无机盐的导管与管胞; 韧皮部运输有机营养物质的筛管和筛胞。 导管壁增厚方式 1)、环纹导管:增厚部分环状,直径较小,有利于伸长生长,多存在幼嫩器官中。 2)、螺纹导管:增厚部分呈螺旋状,直径较小,不妨碍伸长生长,并易与初生壁分离,形成“藕断丝连” 现象。 3)、梯纹导管:增厚部分为连续部分,未增厚部分被间隔分开,两者之间形成梯形,存在成熟器官部分, 不易再行伸长。 4)、网纹导管:增厚部分密集交织成网状,网孔是保留的未增厚部分。导管直径较大,存在器官成熟部 分。 5)、孔纹导管:导管壁几乎全面增厚,未增厚部分为单纹孔或具缘纹孔,直径较大,存在器官成熟部分。 有较多的过渡类型,如梯网纹导管即是过渡类型。对一些幼嫩植物如豆芽幼茎分段制片,容易观察到从 环—螺—梯—网—孔的演化过程。 侵填体:与导管邻近的薄壁细胞通过纹孔连同内含物侵入导管腔。对病菌侵害起一定防腐作用,使导管 液流透性降低。 3、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韧皮部,由多数筛管分子连结而成。为生活细胞,细胞成熟后,核消失。具 有初生壁,由纤维素组成,不木质化,不增厚。具筛板和筛域。存在时间一般为一年。 胼胝体:冬天,筛板往往被一些碳水化合物堵塞,形成垫状物,称胼胝体,有的第二年可溶解恢复输导 功能。 伴胞:被子植物筛管分子旁常有 1 个或多个小型薄壁细胞,和筛管相伴存在,称伴胞。其质浓、核大, 和筛管分子由同一母细胞分裂而成,筛管分子死亡时,伴胞也死亡。 4、筛胞:分布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中, 为单个狭长 cell,直径较小;端壁倾斜,无筛板,侧壁有筛域; 没有伴胞。原生质丝通过的孔,远比筛板上的小,输导功能较弱。 第二节 组织系统与维管束类型 一、组织系统 维管植物组织系统可归并为三个组织系统。 1、皮组织系统(皮系统):包括表皮和周皮。 2、维管组织系统(维管系统):包括输导有机养料的韧皮部和输导水分的木质部。 3、基本组织系统(基本系统):包括各类薄壁组织、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章节 上篇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三章植物的器官 维管束类型 无限维管束:韧、木之间有形成层,能不断增生长大 有限维管束:蕨类、单子叶维管束中无形成层,不能增生长大 1、有限外韧维管束:韧外、木内、中无形成层。分布于单子叶茎中 2、无限外韧维管束:韧外、木内、中有形成层。分布于裸子植物、双子叶茎中 3、双韧维管束:木质部内外都有韧皮部 4、周韧维管束:木质部居中,韧皮部围绕 5、周木维管束:韧皮部居中,木质部围绕 6、辐射维管束: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成辐射状排成一圈,是单子叶植物根及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中特点。 第三节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和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和材料 培养基 2、培养条件 3、培养材料 4、愈伤组织培养和悬浮细胞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在药学中的应用 1、药用植物育种 2、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产 第三章植物的器官 器官:具一定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执行一定生理机能的植物体组成部分。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根的特点及生理功能 根是植物适应陆地生活逐渐进化形成的器官,水生藻类不具备根。不分节与节间,一般不生芽、叶和花 有吸收、输导、固着、支持、贮藏、合成、繁殖等作用 根与根系的类型 、主根与侧根 2、定根与不定根 a、定根: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有固定的生长部位(主、侧、纤维根) b、不定根:非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形成,从茎、叶或其它部位长出,产生无一定位置 3、直根系与须根系:一棵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和称根系 a、直根系:主根发达,主根、侧根界限非常明显,如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 b、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从茎基节上生出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无主次之分,如单 叶植物和少数双子叶植物

章节 上篇 植物器官形态和显微结构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二、维管束类型 无限维管束:韧、木之间有形成层,能不断增生长大。 有限维管束:蕨类、单子叶维管束中无形成层,不能增生长大。 1、有限外韧维管束:韧外、木内、中无形成层。分布于单子叶茎中。 2、无限外韧维管束:韧外、木内、中有形成层。分布于裸子植物、双子叶茎中。 3、双韧维管束:木质部内外都有韧皮部。 4、周韧维管束:木质部居中,韧皮部围绕。 5、周木维管束:韧皮部居中,木质部围绕。 6、辐射维管束: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成辐射状排成一圈,是单子叶植物根及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 中特点。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和应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和材料 1、培养基 2、培养条件 3、培养材料 4、愈伤组织培养和悬浮细胞培养 二、植物组织培养在药学中的应用 1、药用植物育种 2、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产 第三章 植物的器官 器官:具一定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执行一定生理机能的植物体组成部分。 营养器官:根、茎、叶。 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第一节 根 一、根的特点及生理功能 根是植物适应陆地生活逐渐进化形成的器官,水生藻类不具备根。不分节与节间,一般不生芽、叶和花。 有吸收、输导、固着、支持、贮藏、合成、繁殖等作用。 二、根与根系的类型 1、主根与侧根 2、定根与不定根 a、定根: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有固定的生长部位(主、侧、纤维根) b、不定根:非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形成,从茎、叶或其它部位长出,产生无一定位置。 3、直根系与须根系:一棵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和称根系。 a、直根系:主根发达,主根、侧根界限非常明显,如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 b、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从茎基节上生出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无主次之分,如单 子叶植物和少数双子叶植物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67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