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不寐
不 寐
概述 二病因病机 诊治纲要 四辨证论治 五转归预后 六预防调护 七研究进展
• 一 概述 • 二 病因病机 • 三 诊治纲要 • 四 辨证论治 • 五 转归预后 • 六 预防调护 • 七 研究进展
概述 (-定义: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 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 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 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不寐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西医学的神经官能 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 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 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一 概 述 • (一)定义: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 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 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 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 (二)不寐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的神经官能 症、更年期综合征、慢性消化不良、贫血、动脉 粥样硬化症等以不寐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 本节内容辨证论治
(三源流: 1)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 认为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得。 《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 2)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 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 论述,至芩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3)《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 邪两种类型 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 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 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 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在治疗上 则提出:“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
• (三)源流: • 1)不寐在《内经》称为“不得卧” 、 “目不瞑” 。 认为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得。 《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 。 • 2)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将其病 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提出“虚劳虚烦不得眠”的 论述,至今临床仍有应用价值。 • 3)《景岳全书·不寐》中将不寐病机概括为有邪、无 邪两种类型。“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 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 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 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者皆虚证。”在治疗上 则提出:“有邪而不寐者,去其邪而神自安也
4)明李中梓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不寐证的病因及 治疗提出了卓有见识的论述:“不寐之故,大约有五: 日气虚,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一日阴虚,血 少心烦,酸枣仁一两,生地黄五钱,米二合,煮粥食 之;一日痰滞,温胆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 日水停,轻者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苍术,重者控 涎丹;一日胃不和,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 神曲、山楂之类。大端虽五,虚实寒热,互有不齐,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 4)明·李中梓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不寐证的病因及 治疗提出了卓有见识的论述:“不寐之故,大约有五: 一日气虚,六君子汤加酸枣仁、黄芪;一日阴虚,血 少心烦,酸枣仁一两,生地黄五钱,米二合,煮粥食 之;一日痰滞,温胆汤加南星、酸枣仁、雄黄末;一 日水停,轻者六君子汤加菖蒲、远志、苍术,重者控 涎丹;一日胃不和,橘红、甘草、石斛、茯苓、半夏、 神曲、山楂之类。大端虽五,虚实寒热,互有不齐,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
病因病机 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 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每因饮食不节,情志失 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 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不寐病证。 (-)疠因 饮食不节 情志失常 劳逸失度 病后体虚
二 病因病机 • 人之寤寐,由心神控制,而营卫阴阳的正常运作 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每因饮食不节,情志失 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 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不寐病证。 • (一)、病 因 • 饮 食 不 节 • 情 志 失 常 • 劳 逸 失 度 • 病 后 体 虚
()疠机 ·不寐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 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 不得人于阴。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 密切相关
• 不寐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 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 不得人于阴。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 密切相关。 (二) 病 机
三诊治纲要 (-)、诊断依据 1.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 上,重者彻夜难眠 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 不宁、多梦等症 3.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 病后,体虚等病史。 4.经络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它 器质性病变
• 三 诊 治 纲 要 • (一)、诊断依据 • 1.轻者人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连续3周以 上,重者彻夜难眠。 • 2.常伴有头痛、头昏、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心神 不宁、多梦等症。 • 3.本病证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 病后,体虚等病史。 • 4.经络系统及实验室检查,未发现有妨碍睡眠的其它 器质性病变
(-)、病证签别 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它病痛苦 引起的失眠相区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 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 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 至于老年人少寐早醒,亦多属生理状态。若因其它 疾病痛苦引起失眠者,则应以祛除有关病因为主
• (二)、病证鉴别 • 不寐应与一时性失眠、生理性少寐、它病痛苦 引起的失眠相区别。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 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 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 至于老年人少寐早醒,亦多属生理状态。若因其它 疾病痛苦引起失眠者,则应以祛除有关病因为主
三)、相关检查 不寐主要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表现 为入睡困难,或寤而不寐,时寐时醒,或醒后 不能再寐。临床采用多导睡眠图来判断: ①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长于30分钟) ②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5小时) ③测定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
• (三)、相关检查 • 不寐主要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表现 为入睡困难,或寤而不寐,时寐时醒,或醒后 不能再寐。临床采用多导睡眠图来判断: • ①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期时间延长(长于30分钟); • ②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每夜不足6.5小时); • ③测定觉醒时间增多(每夜超过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