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闭一
癃闭
概述 二、历史源流 范围 四、诊断要点 五、辨证论治
• 一、概述 • 二、历史源流 • 三、范围 • 四、诊断要点 • 五、辨证论治
概述 定义: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 便不通为主证的一种疾患。 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 缓者。 闭: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 者。 二者均是指排尿困难,但是程度不同 临床上难以截然分开,故多合称为癃闭
概述 • 定义: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 便不通为主证的一种疾患。 – 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 缓者。 – 闭: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 者。 • 二者均是指排尿困难,但是程度不同, 临床上难以截然分开,故多合称为癃闭
历史源流 内经: 病位:在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 津液足焉,气化则能出矣。 病机:膀胱气化不利,而膀胱的气化 不利又与三焦气化有密切关系。膀胱 不利为癃,不约为遗。 三焦不利实则癃闭,虚则遗溺
历史源流 • 内经: – 病位:在膀胱, “膀胱者,州都之官, 津液足焉,气化则能出矣。 – 病机:膀胱气化不利,而膀胱的气化 不利又与三焦气化有密切关系。膀胱 不利为癃,不约为遗。 – 三焦不利实则癃闭,虚则遗溺
历史源流 汉张仲景奠定了癃闭辨证施治的基础。 由于汉殇帝姓名中有癃,为避讳把癃改为淋, 所以当时淋与癃有点混淆。 张认为本病的病机,膀胱气化不利水湿互结, 瘀血夹热,脾肾两虚 治疗:五苓散——气化不利 水热互结猪苓汤 瘀血夹热者—蒲灰散或滑石血鱼散 脾肾两虚夹湿者—茯苓盐汤
历史源流 • 汉·张仲景奠定了癃闭辨证施治的基础。 – 由于汉殇帝姓名中有癃,为避讳把癃改为淋, 所以当时淋与癃有点混淆。 – 张认为本病的病机,膀胱气化不利水湿互结, 瘀血夹热,脾肾两虚 – 治疗:五苓散——气化不利 – 水热互结——猪苓汤 – 瘀血夹热者——蒲灰散或滑石血鱼散 – 脾肾两虚夹湿者——茯苓 盐汤
历史源流 随唐时期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孙思邈《千金要方》 载了小便不通和小便困难的区别及治疗方剂 《千金方》并记载了用葱管做为导尿管治尿 潴留,这是最早的尿尿术。 宋元时代:治疗本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朱丹溪:对本病的病因较前人有了进一步认 识,并施用探吐法治本病,为滴水之器,闭 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下窍必利
历史源流 • 随唐时期 –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孙思邈《千金要方》 – 载了小便不通和小便困难的区别及治疗方剂 – 《千金方》并记载了用葱管做为导尿管治尿 潴留,这是最早的尿尿术。 • 宋元时代:治疗本病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朱丹溪:对本病的病因较前人有了进一步认 识,并施用探吐法治本病,为滴水之器,闭 其上窍,则下窍不通,开其上窍,下窍必利
历史源流 明代:将癃、淋分开 张景岳对癃病因,治法详细描述 病因归为:火邪结聚小肠膀胱者热质 肝肾,败精,搞血一阳塞,真阳下竭 元海无根,气虚不化,肝强气逆 气实而闭。 并用左归、右归、气化、八味等治疗 清代:李用《证治汇补》
历史源流 • 明代:将癃、淋分开 – 张景岳对癃病因,治法详细描述 – 病因归为:火邪结聚小肠膀胱者热质 肝肾,败精,搞血一阳塞,真阳下竭, 元海无根,气虚不化,肝强气逆—— 气实而闭。 – 并用左归、右归、气化、八味等治疗 • 清代:李用 《证治汇补》
范围 尿潴留,无尿症,义神经性尿闭,膀胱 括约肌痉挛,尿道结石,尿路肿瘤,前 列腺增生,脊髓病变引起的尿潴,急性 肾功能不全
范围 • 尿潴留,无尿症,义神经性尿闭,膀胱 括约肌痉挛,尿道结石,尿路肿瘤,前 列腺增生,脊髓病变引起的尿潴,急性 肾功能不全
范围 病因病机:基本病机为膀胱气化不昨 下焦湿热—膀胱受阻 肺热气壅—水道失通 脾气不升浊阴下降 肝脾气滞气机壅塞 肾元亏虚阳衰阴竭 异物阻塞尿路不通
范围 • 病因病机:基本病机为膀胱气化不昨, – 下焦湿热——膀胱受阻 – 肺热气壅——水道失通 – 脾气不升——浊阴下降 – 肝脾气滞——气机壅塞 – 肾元亏虚——阳衰阴竭 – 异物阻塞——尿路不通
范围 正常人小便通畅,有赖于气化的正常, 而三焦的气化主要又依靠肺、脾、肾三 脏来维持在生理情况下,水液通过胃的 受纳,脾的转输,肺的肃降,下达于肾, 再经过肾的气化功能,使清者上升于肺 而布散周身,浊者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 维持正常的水液运化
范围 • 正常人小便通畅,有赖于气化的正常, 而三焦的气化主要又依靠肺、脾、肾三 脏来维持在生理情况下,水液通过胃的 受纳,脾的转输,肺的肃降,下达于肾, 再经过肾的气化功能,使清者上升于肺 而布散周身,浊者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 维持正常的水液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