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预习课(学生版) 主备人:刘立奇审核人 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文知识 2.古代语录体散文的特点 3.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4.背诵课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预习课 速读课文(注重文言文的第一感知,做好圈点) 1.了解文章作者及其作品。 本文的作者 我国古代伟大的 学派创始人。 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2.解决生字词 编賽()不亦说()乎不愠()不思则罔()不学则殆()隅() 诲()女()知之乎、谥号()孔圖 )喬( 不悱()不发 译句 ①不耻下问 ②默而识之 ③何有于我哉 ④举一隅不以三隅返 4.学生翻译 二,细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找一到三名学生试读,其他同学听后帮助纠错。 2.找出文中的成语 3.文言虚词 而:顺接连词 而:转折连词 而:修饰关系 4.通假 6课文选自《论语》。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 法。课文所选八则,是孔子及弟子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修养问题的探讨。请同学们在文中按 分类找出 整体感悟 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2)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3)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 四.学以致用 作为老师,知道教学要“诲人不倦”,但教是有前提的,这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反,不复教也”。下面请你们谈谈所读、所感
《论语》八则 预习课(学生版) 主备人:刘立奇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 了解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文知识。 2. 古代语录体散文的特点。 3. 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4. 背诵课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预习课 一.速读课文(注重文言文的第一感知,做好圈点) 1.了解文章作者及其作品。 本文的作者 名 字 我国古代伟大的 、 , 学派创始人。 《论语》 , 。 被誉为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2.解决生字词 编纂( )不亦说( )乎 不愠(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隅( ) 诲( )女( )知之乎、谥号( )孔圉( )焉( )不悱( )不发 3.译句 ①不耻下问 ②默而识之 ③何有于我哉 ④举一隅不以三隅返 4.学生翻译 二.细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找一到三名学生试读,其他同学听后帮助纠错。 2.找出文中的成语 3.文言虚词 而:顺接连词 而:转折连词 而:修饰关系 4.通假字 6 课文选自《论语》。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 法。课文所选八则,是孔子及弟子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想品德修养问题的探讨。请同学们在文中按 分类找出 三.整体感悟 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以致用 作为老师,知道教学要“诲人不倦”,但教是有前提的,这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不复教也”。下面请你们谈谈所读、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