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古诗文默写练习 、识记续接型(25分)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五岭逶迤腾细浪, 甲光向日金鳞开3、浩荡离愁白日斜, 夜泊秦淮近酒家5、城阙辅三 4秦7短 ,干戈寥落四周星。 白头搔更 8、 家新燕啄春泥。9、飞来峰上千寻塔, 10 灵旗空际看。11、僵卧孤村不自 12、荡胸生曾云, 1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 人4直5 盖地有髙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生于淮北则为枳 ,其实味不同。 16、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17、恒山是“五岳”之一,请写出其它四“岳”:东岳」 岳 南岳 ,中岳 (2分) 18、唐宋八大家(2 分): 19、初唐四杰(2 分): 、理解识记型(28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 两个诗句是: 2、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 谓的: 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 国之情的句子是: 4、《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5、《七律长征》一诗采用夸张手法的诗句 是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 已成为远 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7、《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 为
八年级上学期古诗文默写练习 一、识记续接型(25 分)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五岭逶迤腾细浪, 2、 , 甲光向日金鳞开 3、浩荡离愁白日斜, 4、 夜泊秦淮近酒家 5、城阙辅三 秦, 6 、 ,干戈寥落四周星。 7、白头搔更 短, 8、 ,谁 家新燕啄春泥。9、飞来峰上千寻塔, 10、 ,灵旗空际看。11、僵卧孤村不自 哀, 12、荡胸生曾云, 。 13、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 人, , 。 14、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 直, ,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5、 ,生于淮北则为枳。 ,其实味不同。 16、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 17、恒山是“五岳”之一,请写出其它四“岳”:东岳 ,西 岳 南岳 ,中岳 (2 分) 18、唐宋八大家(2 分): 19、初唐四杰(2 分): 二、理解识记型(28 分) 1、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 两个诗句是: , 。 2、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 谓的: , 。 3、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 国之情的句子是: , 。 4、《过零丁洋》中直抒胸臆,表明作者文天祥以死明志的两句诗是: “ , 。” 5、《七律长征》一诗采用夸张手法的诗句 是 , 。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 , ”已成为远 隔千山万水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7、《己亥杂诗》中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 为: ,
8、《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9、《雁门太守行》中哪一句诗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 美 10、《别云间》中哪一句诗表达作者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 愤 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 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 安石,去学习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1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 是 13、一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响水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 满的雪花,不由吟诵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三、迁移应用型(24分) 1、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 送别,则略显示感伤,不妨用王勃的语句“ ”来表达 种豪迈的情怀。(2分) 2、陆游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意思与此相同的两句 是 (2分) 3、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 的一句古诗来表 达 4、《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 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 好祝愿 5、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 句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 6、请写出两句有关赞美亲情的诗句或名言。(4分)
8、《泊秦淮》一诗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雁门太守行》中哪一句诗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 美: , 。 10、《别云间》中哪一句诗表达作者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 愤: , 。 11、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 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 “ , ”(《无题》)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 安石,去学习 “ , ”(《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1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 是: , 。 13、一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响水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 满的雪花,不由吟诵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 , 。 三、迁移应用型(24 分) 1、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 送别,则略显示感伤,不妨用王勃的语句“_______,____”来表达一 种豪迈的情怀。(2 分) 2、陆游在《诉衷情》一词中写道:“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意思与此相同的两句 是: , 。 (2 分) 3、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 的一句古诗来表 达: 4、《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 妻 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 “ ,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 好祝愿 5、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 句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 a , 。 b , 。 6、请写出两句有关赞美亲情的诗句或名言。(4 分) ① ②
7、古人作诗常“化用”前人成句。请把下列诗句所化用的前人成句默写出来。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前人成句 8、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 ”道出了千 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朓楼, ”,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阳楼记》, 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四、开放拓展型(24分)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 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8分) B C D. 2、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两句含“酒”字的诗句。(2分 (1) (2) 3、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 句 (2分) 4、写出相应的诗句(8分) (1)描写花的诗句 ① (2)描写山的诗 句:① (3)描写水的诗 句:① (4)描写鸟的诗 句:① 5、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所写的句子中须含“雨” 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 五、附加题(5分)古诗鉴赏 泊秦淮 杜牧
7、古人作诗常“化用”前人成句。请把下列诗句所化用的前人成句默写出来。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前人成句 _______________ 。 8、天下之楼,以诗文而名。《登鹳雀楼》中脍炙人口的一句 “ , ”道出了千 古志士登高致远的进取之心;《黄鹤楼》中传诵不衰的一句 “ , ”则唱出了多少游子去国怀乡的羁旅之思;李白登临谢朓楼, “ , ”,追求理想的豪情令人神往;范公撰《岳阳楼记》, “ , ”,心系苍生的仁德谁不钦仰? 四、开放拓展型(24 分)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 众疾苦的名句,请你默写出四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8 分) A. , 。 ( ) B. , 。( ) C. , 。( ) D. , 。 ( ) 2、中国的酒文化享誉世界,请你写出两句含“酒”字的诗句。(2 分) (1) (2) 3、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 句: , 。(2 分) 4、写出相应的诗句(8 分) ⑴描写花的诗句: ① ② 。 ⑵描写山的诗 句:① ② 。 ⑶描写水的诗 句:①______________ ② 。 ⑷描写鸟的诗 句:① ② 。 5、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所写的句子中须含“雨” 字,如“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 _; 。 五、附加题(5 分)古诗鉴赏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3分) ②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阅读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 分)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3 分) 。 ②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