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I:10.13374/1.issnl00103.2007.04.005 第29卷第4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Vol.29 No.4 2007年4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pr.2007 应急预案框架下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优化 宋波)李吉人)汪彤)贾抒) 1)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54 3)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北京100835 摘要当地铁灾害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有效利用防灾标识系统进行及时疏散,则是防止和减少伤亡损失的重要措施·本 文对国内外大中型地铁站标识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了国内地铁防灾标识系统现存的问题·通过国内外防灾标识系统的比 较,提出了优化的建议·最后对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与应急预案框架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地铁:标识系统;应急预案;灾害事故 分类号U231+.92:X913.4 城市地铁有效缓解了因人口稠密而导致的交通 向,在火灾中当场死亡·1995年发生在阿塞拜疆巴 拥挤问题,由于地铁建设于地下,建筑结构复杂,具 库市的地铁事故,造成了820多人伤亡的严重事故, 有封闭性强、客流量大且来源复杂、乘客自助乘车、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逃出车厢后没有辨识站内的逃 出入口少、疏散路线长、通风照明条件差、电器设备 生标识,混淆了方向,相互踏伤,无法及时疏散而中 种类多、易于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等固有特点,一旦发 毒室息死亡,2003年2月,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火 生灾害事故,人员的应急疏散和处置救援都十分困 灾,导致340余人伤亡·在这起事故中,由于站内供 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电中断,没有事故照明和疏散指引灯光及其相应的 地铁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员高度集中的公共场 标识,使得逃生的乘客难以寻觅出入口,加之火灾引 所,在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必须遵循应急预 发的有毒气体,使很多人窒息而死,一次次重大的 案做好人员的应急疏散和救援工作,而地铁防灾标 灾害事故表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灾害形式日趋 识系统则是在灾时最贴近人间行为活动的应急系 复杂化,地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并且由于灾时应急 统,合理有效的标识能够使受灾人员第一时间评估 疏散以及地铁站内标识系统所引发的问题,也应引 自己的受灾状态、缩短应急疏散的时间、提供一个合 起足够的重视 理的应急疏散路线等,以此确保地铁应急救援工作 纵观国内外重大的地铁灾害与事故,地铁灾害 的顺利进行,保障旅客的安全以及防灾应急预案系 事故特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统中各项调度指挥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的正常运作· (1)地铁空间封闭性强,烟气流动速度快,狭长 因此,对于应急预案框架下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优化 通道及出口易集中危险烟气,当地铁发生火灾时, 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地铁空间封闭,烟气流动速度快,受限火源燃烧 1地铁灾害事故特性分析 加速,可燃物燃烧后造成燃烧区的温度急剧增加,气 体膨胀,在热力作用下,烟气高速扩散蔓延,随着火 自然灾害、火灾以及出轨、塌方、断电及通风系 灾时间的延续,烟热强度不断加强,造成烟雾地带 统故障等,都会引起骚乱、践踏和拥挤导致人员伤 长,而烟热最集中的地方恰恰是狭长的通道、出入口 亡,从世界范围来看,地铁灾害事故是时有发生 等处,这些将极不利于疏散工作的进行, 的),例如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市君王 (2)灾时地铁地下空间能见度低,当灾害事故 十字车站在下午的高峰期间发生了重大火灾,31人 发生时,供电系统可能会由于故障而断电,或是人为 死亡、大量人员受伤,其中死亡的31人中有30人是 的切断电源,一旦电源切断,地下空间将一片昏黑, 由于未能看到地铁站内的疏散逃生标识而迷失方 能见度低,即使采用了事故照明措施,倘若伴随有 收稿日期:2006-06-20修回日期:2006-10-10 火灾的发生,由于浓烈烟气的影响,能见度仍然很 基金项目:建设部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No,50508003) 低,人们很难辨别正确的方向和路线,严重影响疏散 作者简介:宋波(1962-)男,教授,博士 速度
应急预案框架下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优化 宋 波1) 李吉人1 ) 汪 彤2) 贾 抒3) 1)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2)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54 3) 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北京100835 摘 要 当地铁灾害事故发生后灾区人员有效利用防灾标识系统进行及时疏散则是防止和减少伤亡损失的重要措施.本 文对国内外大中型地铁站标识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了国内地铁防灾标识系统现存的问题.通过国内外防灾标识系统的比 较提出了优化的建议.最后对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与应急预案框架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地铁;标识系统;应急预案;灾害事故 分类号 U231+∙92;X913∙4 收稿日期:20060620 修回日期:20061010 基金项目:建设部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No.50508003) 作者简介:宋 波(1962—)男教授博士 城市地铁有效缓解了因人口稠密而导致的交通 拥挤问题.由于地铁建设于地下建筑结构复杂具 有封闭性强、客流量大且来源复杂、乘客自助乘车、 出入口少、疏散路线长、通风照明条件差、电器设备 种类多、易于受到外界因素干扰等固有特点一旦发 生灾害事故人员的应急疏散和处置救援都十分困 难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地铁作为一类特殊的人员高度集中的公共场 所在面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必须遵循应急预 案做好人员的应急疏散和救援工作.而地铁防灾标 识系统则是在灾时最贴近人间行为活动的应急系 统合理有效的标识能够使受灾人员第一时间评估 自己的受灾状态、缩短应急疏散的时间、提供一个合 理的应急疏散路线等以此确保地铁应急救援工作 的顺利进行保障旅客的安全以及防灾应急预案系 统中各项调度指挥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的正常运作. 因此对于应急预案框架下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优化 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地铁灾害事故特性分析 自然灾害、火灾以及出轨、塌方、断电及通风系 统故障等都会引起骚乱、践踏和拥挤导致人员伤 亡.从世界范围来看地铁灾害事故是时有发生 的[1—3].例如1987年11月18日英国伦敦市君王 十字车站在下午的高峰期间发生了重大火灾31人 死亡、大量人员受伤其中死亡的31人中有30人是 由于未能看到地铁站内的疏散逃生标识而迷失方 向在火灾中当场死亡.1995年发生在阿塞拜疆巴 库市的地铁事故造成了820多人伤亡的严重事故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逃出车厢后没有辨识站内的逃 生标识混淆了方向相互踏伤无法及时疏散而中 毒窒息死亡.2003年2月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火 灾导致340余人伤亡.在这起事故中由于站内供 电中断没有事故照明和疏散指引灯光及其相应的 标识使得逃生的乘客难以寻觅出入口加之火灾引 发的有毒气体使很多人窒息而死.一次次重大的 灾害事故表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灾害形式日趋 复杂化地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并且由于灾时应急 疏散以及地铁站内标识系统所引发的问题也应引 起足够的重视. 纵观国内外重大的地铁灾害与事故地铁灾害 事故特性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地铁空间封闭性强烟气流动速度快狭长 通道及出口易集中危险烟气.当地铁发生火灾时 由于地铁空间封闭烟气流动速度快受限火源燃烧 加速可燃物燃烧后造成燃烧区的温度急剧增加气 体膨胀在热力作用下烟气高速扩散蔓延随着火 灾时间的延续烟热强度不断加强造成烟雾地带 长而烟热最集中的地方恰恰是狭长的通道、出入口 等处这些将极不利于疏散工作的进行. (2) 灾时地铁地下空间能见度低.当灾害事故 发生时供电系统可能会由于故障而断电或是人为 的切断电源.一旦电源切断地下空间将一片昏黑 能见度低.即使采用了事故照明措施倘若伴随有 火灾的发生由于浓烈烟气的影响能见度仍然很 低人们很难辨别正确的方向和路线严重影响疏散 速度. 第29卷 第4期 2007年 4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Vol.29No.4 Apr.2007 DOI:10.13374/j.issn1001-053x.2007.04.005
,368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29卷 (3)地铁隧道狭小,隧道内障碍物多,疏散速度 大都与逃生线路同向(如图2所示),当灾害事故发 慢,且易造成拥挤或踏伤,由于地铁区间隧道行走 生时,在能见度较低的地铁空间,沿着通道方向逃生 轨间有效的疏散宽度较窄,隧道两侧墙上密布电缆 的人员将难以发现标识、分辨紧急疏散的线路,并 托架、信号机、消防箱等多种设备,地面上有行走轨、 且有的站台内无明显的标识(如图3),与此相比,日 排水沟、消防供水管等设备,再加之事故照明灯昏 本地铁站中较为明显的设置了应急出口标识(如图 暗,乘客对地形不熟悉等,倘若疏散标识不明显,甚 4所示)·我国新建地铁中,已经对此类标识进行了 至没有疏散标识,那必将延缓疏散速度,容易造成拥 相应的设置,如南京地铁站中的悬挂标识(图5)· 挤或踏伤, (4)灾情把握相对困难,发展预测较难.分析 确定灾情发生地点,对于应急疏散工作是至关重要 的,但是,由于站内环境复杂,使得对于灾害发展的 预测困难增大,通信联络手段受到制约,造成指挥或 判断上的障碍,致使指挥调度经路不畅,无法正确及 时的做出调整疏散或救援方案 针对以上地铁灾害事故的特性,有必要对地铁 标识系统的构成和分布进行优化研究,本文通过对 图2北京地铁站内的标识 国内外大中型地铁站标识系统现状的调查,比较研 Fig.2 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究了标识系统在应急通道、出入口、紧急避难口等存 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2国内外地铁标识系统比较研究 2.1防灾应急标识系统在众多标识物中的位置 围绕应急指南的编制工作,通过对国内新旧两 个地铁城市(南京、北京)进行考察,并对日本大阪应 急标识系统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同国外的一些地 铁站相比较,国内地铁标识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图3北京地铁站内站台处无明显标识 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图1为北京地铁建国门站站 Fig-3 No obvious marking in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台,从图中的角度观察,没有显明的应急疏散、逃生 避难等相应的标识,而且建国门站为地铁1号线与 2号线的换乘车站,更是乘客集中的站点,一旦发生 新大阪·千里中史为 灾害或突发事件,由于标识不明,会造成避难疏散的 混乱 图4日本地铁站中的标识 Fig-4 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Japan 另外,又由于一些地铁运营公司在站厅、站台大 量设置商业网点,并在地铁隧道、车厢内大量设置广 告灯箱、图版(见图6),干扰混淆视线,延误逃生时 图1北京建国门地铁站站台 Fig-I Platform of Jianguomen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间,直接影响到安全疏散,直至整个的救援工作的 进行 2.2疏散标识的标示方法 2.3防灾标识的明确和统一 北京地铁内紧急出口诱导灯标识的悬挂和安置 地铁站内的标识除了要保障其合理显明以外
(3) 地铁隧道狭小隧道内障碍物多疏散速度 慢且易造成拥挤或踏伤.由于地铁区间隧道行走 轨间有效的疏散宽度较窄隧道两侧墙上密布电缆 托架、信号机、消防箱等多种设备地面上有行走轨、 排水沟、消防供水管等设备再加之事故照明灯昏 暗乘客对地形不熟悉等倘若疏散标识不明显甚 至没有疏散标识那必将延缓疏散速度容易造成拥 挤或踏伤. (4) 灾情把握相对困难发展预测较难.分析 确定灾情发生地点对于应急疏散工作是至关重要 的.但是由于站内环境复杂使得对于灾害发展的 预测困难增大通信联络手段受到制约造成指挥或 判断上的障碍致使指挥调度经路不畅无法正确及 时的做出调整疏散或救援方案. 针对以上地铁灾害事故的特性有必要对地铁 标识系统的构成和分布进行优化研究.本文通过对 国内外大中型地铁站标识系统现状的调查比较研 究了标识系统在应急通道、出入口、紧急避难口等存 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2 国内外地铁标识系统比较研究 2∙1 防灾应急标识系统在众多标识物中的位置 围绕应急指南的编制工作通过对国内新旧两 个地铁城市(南京、北京)进行考察并对日本大阪应 急标识系统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同国外的一些地 铁站相比较国内地铁标识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图1为北京地铁建国门站站 台.从图中的角度观察没有显明的应急疏散、逃生 避难等相应的标识而且建国门站为地铁1号线与 2号线的换乘车站更是乘客集中的站点一旦发生 灾害或突发事件由于标识不明会造成避难疏散的 混乱. 图1 北京建国门地铁站站台 Fig.1 Platform of Jianguomen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2∙2 疏散标识的标示方法 北京地铁内紧急出口诱导灯标识的悬挂和安置 大都与逃生线路同向(如图2所示).当灾害事故发 生时在能见度较低的地铁空间沿着通道方向逃生 的人员将难以发现标识、分辨紧急疏散的线路.并 且有的站台内无明显的标识(如图3).与此相比日 本地铁站中较为明显的设置了应急出口标识(如图 4所示).我国新建地铁中已经对此类标识进行了 相应的设置如南京地铁站中的悬挂标识(图5). 图2 北京地铁站内的标识 Fig.2 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图3 北京地铁站内站台处无明显标识 Fig.3 No obvious marking in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图4 日本地铁站中的标识 Fig.4 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Japan 另外又由于一些地铁运营公司在站厅、站台大 量设置商业网点并在地铁隧道、车厢内大量设置广 告灯箱、图版(见图6)干扰混淆视线延误逃生时 间直接影响到安全疏散直至整个的救援工作的 进行. 2∙3 防灾标识的明确和统一 地铁站内的标识除了要保障其合理显明以外 ·368·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29卷
第4期 宋波等:应急预案框架下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优化 .369. ←风隐0 ←出 图5南京地铁站内站台处的标识 图9北京地铁站内的“紧急出口”标识 Fig-5 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Nanjing Fig.9 "EMERGENCY EXIT"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Bei- jing 想 在当今流动化社会中,地铁旅客混杂,标识的明 确和统一更有利于平时不同旅客的理解和识别,当 虎搜索! 发生灾害或突发事件时,可使受灾人员根据自身的 受灾状态,快速做出正确反应,降低混乱程度,提高 自救能力,有利于应急疏散和指挥调度工作的开展 到 和顺利进行, 图6北京地铁站内广告图版 2.4疏散通道标识的规范 Fig.6 Billboard in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北京地铁内的疏散通道、避难空间少,在灾时, 还应做到明确和统一,但是通过对北京、南京地铁 平时的旅客通道即作为疏散通道,旅客平时上下的 站内标识的考察发现,一些疏散的标识并没有充分 楼梯,即标有紧急出口的标识,如图10 的明确和统一,标示名称不规范,部分英文标注不明 确,例如出站口“出”(见图5)、“出口”、“安全出口 均标注为“EXIT”,并且部分标识的位置过低或过 高,见图7~9. 因→ 州+ 图10北京地铁内紧急通道 Fig-10 Emergent passage in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再则,入口(见图11)及楼梯台阶上下线的标识 不明确,在人员比较集中的乘车时段,容易形成上下 图7南京地铁站内的出口标识 人流的冲突,当灾害事故发生时,易造成拥挤踩踏 Fig-7 "EXII"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Nanjing 指可 同地妖入口 出 安盏出可 图8北京地铁站内的“安全出口”标识 图11南京地铁站地铁入口 Fig.8 "SAFETY EXIT"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Fig.11 Entrance of a subway station in Nanjing
图5 南京地铁站内站台处的标识 Fig.5 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Nanjing 图6 北京地铁站内广告图版 Fig.6 Billboard in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还应做到明确和统一.但是通过对北京、南京地铁 站内标识的考察发现一些疏散的标识并没有充分 的明确和统一标示名称不规范部分英文标注不明 确例如出站口“出”(见图5)、“出口”、“安全出口” 均标注为“EXIT ”并且部分标识的位置过低或过 高见图7~9. 图7 南京地铁站内的“出口”标识 Fig.7 “EXIT” 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Nanjing 图8 北京地铁站内的“安全出口”标识 Fig.8 “SAFETY EXIT” 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图9 北京地铁站内的“紧急出口”标识 Fig.9 “EMERGENCY EXIT” marking of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在当今流动化社会中地铁旅客混杂标识的明 确和统一更有利于平时不同旅客的理解和识别当 发生灾害或突发事件时可使受灾人员根据自身的 受灾状态快速做出正确反应降低混乱程度提高 自救能力有利于应急疏散和指挥调度工作的开展 和顺利进行. 2∙4 疏散通道标识的规范 北京地铁内的疏散通道、避难空间少在灾时 平时的旅客通道即作为疏散通道.旅客平时上下的 楼梯即标有紧急出口的标识如图10. 图10 北京地铁内紧急通道 Fig.10 Emergent passage in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图11 南京地铁站地铁入口 Fig.11 Entrance of a subway station in Nanjing 再则入口(见图11)及楼梯台阶上下线的标识 不明确在人员比较集中的乘车时段容易形成上下 人流的冲突当灾害事故发生时易造成拥挤踩踏 第4期 宋 波等: 应急预案框架下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优化 ·369·
.370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29卷 事故, 可以观察到应急出口前诱导灯的设置.图15为防 2.5备用应急出口及标识设置 火避难空间闸门上方的诱导灯标识. 北京地铁内对于避难口、避难空间还没有做出 相应的标识系统,又由于部分标识不合理、诱导灯 显示不显明等不利因素,将会使灾时大量人员的应 急疏散和紧急避难无法实现,国外的一些城市地铁 内则做了相对系统的标识设置.图12为日本地铁 站内的一处避难口,避难口设有诱导灯和应急照明 设备,并与平时旅客的通道相连,而在相应的位置, 国内有些地铁站则没有设置应急避难口(图13), 图15防火闸门诱导灯标识 Fig-15 Indicator light marking of a fireproof gate 2.6疏散避难通道标识图 图16为国外地铁站避难口、避难通道示意图 图中标示了灾时逃生疏散的路线,此外也明确指定 了紧急出口和站内出口的位置和方向,以及通讯报 警、列车紧急停车按钮、灭火器设置的方位 图12日本地铁站应急避难口 巾奥大厅 Fig-12 Emergent refuge-exit of a subway station in Japan 西出口 北出口 东出口 通向地面 站台层 图例)◆一花微路线因紧总出口园位虚电话。火火银鲁 日电佛灯列车茶整停车按相 求火挥 图16日本地铁站避难口、避难通道示意图 Fig-16 Sketch-map of refuge-exit and refuge-passage of a subway station in Japan 图13北京地铁站无应急避难口 Fig.13 No emergent refuge-exit in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2.7地下空间位置确认系统 图14为日本地铁站内一处反向的灾时应急避 图17为日本东京地铁站内为盲人所设置的智 能定位触摸板,通过触摸板使用者可以被告知自身 难出口,即当灾害发生时,为了安全保障的需要,地 铁内部可能会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这时反向避难 出口启动,作为应急避难和逃生的出口,从放大图 T型 图17智能定位触摸板刊 Fig-17 Intelligent position touch-pad 图14日本地铁站反向避难出口 所在位置以及使用者目的地的方位,目前,国内地 Fig-14 Inverse refuge-exit of a subway station in Japan 铁站内尚无类似的供旅客使用的电子标识系统.此
事故. 2∙5 备用应急出口及标识设置 北京地铁内对于避难口、避难空间还没有做出 相应的标识系统.又由于部分标识不合理、诱导灯 显示不显明等不利因素将会使灾时大量人员的应 急疏散和紧急避难无法实现.国外的一些城市地铁 内则做了相对系统的标识设置.图12为日本地铁 站内的一处避难口避难口设有诱导灯和应急照明 设备并与平时旅客的通道相连.而在相应的位置 国内有些地铁站则没有设置应急避难口(图13). 图12 日本地铁站应急避难口 Fig.12 Emergent refuge-exit of a subway station in Japan 图13 北京地铁站无应急避难口 Fig.13 No emergent refuge-exit in a subway station in Beijing 图14 日本地铁站反向避难出口 Fig.14 Inverse refuge-exit of a subway station in Japan 图14为日本地铁站内一处反向的灾时应急避 难出口.即当灾害发生时为了安全保障的需要地 铁内部可能会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这时反向避难 出口启动作为应急避难和逃生的出口.从放大图 可以观察到应急出口前诱导灯的设置.图15为防 火避难空间闸门上方的诱导灯标识. 图15 防火闸门诱导灯标识 Fig.15 Indicator light marking of a fireproof gate 2∙6 疏散避难通道标识图 图16为国外地铁站避难口、避难通道示意图. 图中标示了灾时逃生疏散的路线此外也明确指定 了紧急出口和站内出口的位置和方向以及通讯报 警、列车紧急停车按钮、灭火器设置的方位. 图16 日本地铁站避难口、避难通道示意图 Fig.16 Sketch-map of refuge-exit and refuge-passage of a subway station in Japan 2∙7 地下空间位置确认系统 图17为日本东京地铁站内为盲人所设置的智 能定位触摸板.通过触摸板使用者可以被告知自身 图17 智能定位触摸板[4] Fig.17 Intelligent position touch-pad 所在位置以及使用者目的地的方位.目前国内地 铁站内尚无类似的供旅客使用的电子标识系统.此 ·370·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29卷
第4期 宋波等:应急预案框架下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优化 ,371 类装置应可全方位的查询地铁站的应急避难信息, 南、成都、西安、沈阳、哈尔滨等),地铁交通将在我国 使站内旅客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并且通过触摸屏 的城市交通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可以方便直观的了解应急出口、避难空间和避难通 但是,通过对北京、南京等具有代表性的地铁城 道的方向和位置,以便在灾时降低慌乱,做好应急疏 市的考察研究发现,国内对于地铁突发灾害事件的 散和避难疏导, 特点和规律尚未进行系统地全面研究,新老地铁的 2.8防灾设备标识关联 应急决策和救灾预案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因而, 以火灾消防设备为例,其防灾设备主要包括消 配合应急预案的工作,在应急预案框架下进行完善 火栓、灭火器以及火灾报警器等.这些设备是应对 和优化防灾语言标识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初期火灾的主要手段,因而其标识须清楚、显明,并 对于地铁应急预案下标识系统的深化研究还应 且其标识的设置应与设备有很好的关联,北京地铁 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人间思维与行动对地铁避难疏 内部分消防设备的标识,关联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散影响研究以及中枢站地下大空间系统灾害规律及 如图18所示的北京地铁车厢内灭火器标识及其放 减灾方法研究等 置,其位置位于车厢窗口附近.但是灭火器的位置 参照国外先进的应急响应系统的构建,并结合 位于车厢的座位下面,而且固定过于简单 国内的安全应急体系,地铁防灾应急预案系统重点 应包括如下内容 (1)应急对策的研究:包括灾时的应急响应、应 急救助、二次灾害的防御等 (2)应急体制的研究:包括组织机构、指挥调度 系统、综合应急救援系统等 (3)信息化传递技术与方法:包括站内有线通 讯和无线对讲设备的使用、灾时“告示白板”的应急 指示、媒体信息的发布与共享等 图18北京地铁车厢内灭火器标识及放置图 (4)物资的供给:包括在大中型枢纽地铁站内 Fig.18 Marking and placement of a fire extinguisher in a Beijing 设置防灾管理室、防灾储备仓库的设立、应急物资的 subway compartment 传送等 此外,国内在智能疏散标识系统及导向技术方 作为比较,图19为日本东京地铁车厢内灭火器 面的研究己日趋完善5-],并已开发出相关的产品, 的标识及灭火器的放置,标识设备关联较好, 例如,智能系统可对相关设备进行24h无间断巡 检,保证整个系统处于最佳状态,避免灾害发生时的 逃生盲区;此外,通过和消防报警等设备的联动,获 悉现场灾害信息,动态调整逃生方向,避免人员进入 烟雾弥漫的区域。智能照明疏散逃生系统、智能应 急疏散指示系统等已逐渐付诸于实际应用,在地铁 防灾标识指示系统方面,可实现智能集中管理控制, 根据灾害情况动态引导人员进行疏散,使地铁灾害 事故的应急疏散更为智能化、安全化和人性化 图19东京地铁车厢内灭火器的标识(a)与放置(b) Fig.19 Marking (a)and placement (b)of a fire extinguisher ina 地铁防灾标识系统的研究以及地铁内防灾标识 Tokyo subway compartment 系统科学合理的优化,在整个防灾应急预案系统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有效地开展地铁灾害事故的应 3 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与应急预案框架 急疏散工作以及灾情发生后减弱灾害后果具有及其 重要的意义 系统的关系 目前我国已有九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北京、天 4结语 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大连、武汉),今后 地铁内标识系统的优化研究的实质是一个多目 还会有更多的城市修建地铁(青岛、杭州、苏州、济 标优化问题,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才能使标
类装置应可全方位的查询地铁站的应急避难信息 使站内旅客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并且通过触摸屏 可以方便直观的了解应急出口、避难空间和避难通 道的方向和位置以便在灾时降低慌乱做好应急疏 散和避难疏导. 2∙8 防灾设备标识关联 以火灾消防设备为例其防灾设备主要包括消 火栓、灭火器以及火灾报警器等.这些设备是应对 初期火灾的主要手段.因而其标识须清楚、显明并 且其标识的设置应与设备有很好的关联.北京地铁 内部分消防设备的标识关联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图18所示的北京地铁车厢内灭火器标识及其放 置其位置位于车厢窗口附近.但是灭火器的位置 位于车厢的座位下面而且固定过于简单. 图18 北京地铁车厢内灭火器标识及放置图 Fig.18 Marking and placement of a fire extinguisher in a Beijing subway compartment 作为比较图19为日本东京地铁车厢内灭火器 的标识及灭火器的放置标识设备关联较好. 图19 东京地铁车厢内灭火器的标识(a)与放置(b) Fig.19 Marking (a) and placement (b) of a fire extinguisher in a Tokyo subway compartment 3 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与应急预案框架 系统的关系 目前我国已有九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北京、天 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大连、武汉)今后 还会有更多的城市修建地铁(青岛、杭州、苏州、济 南、成都、西安、沈阳、哈尔滨等)地铁交通将在我国 的城市交通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但是通过对北京、南京等具有代表性的地铁城 市的考察研究发现国内对于地铁突发灾害事件的 特点和规律尚未进行系统地全面研究新老地铁的 应急决策和救灾预案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因而 配合应急预案的工作在应急预案框架下进行完善 和优化防灾语言标识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地铁应急预案下标识系统的深化研究还应 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人间思维与行动对地铁避难疏 散影响研究以及中枢站地下大空间系统灾害规律及 减灾方法研究等. 参照国外先进的应急响应系统的构建并结合 国内的安全应急体系地铁防灾应急预案系统重点 应包括如下内容. (1) 应急对策的研究:包括灾时的应急响应、应 急救助、二次灾害的防御等. (2) 应急体制的研究:包括组织机构、指挥调度 系统、综合应急救援系统等. (3) 信息化传递技术与方法:包括站内有线通 讯和无线对讲设备的使用、灾时“告示白板”的应急 指示、媒体信息的发布与共享等. (4) 物资的供给:包括在大中型枢纽地铁站内 设置防灾管理室、防灾储备仓库的设立、应急物资的 传送等. 此外国内在智能疏散标识系统及导向技术方 面的研究已日趋完善[5—6]并已开发出相关的产品 例如智能系统可对相关设备进行24h 无间断巡 检保证整个系统处于最佳状态避免灾害发生时的 逃生盲区;此外通过和消防报警等设备的联动获 悉现场灾害信息动态调整逃生方向避免人员进入 烟雾弥漫的区域.智能照明疏散逃生系统、智能应 急疏散指示系统等已逐渐付诸于实际应用.在地铁 防灾标识指示系统方面可实现智能集中管理控制 根据灾害情况动态引导人员进行疏散使地铁灾害 事故的应急疏散更为智能化、安全化和人性化. 地铁防灾标识系统的研究以及地铁内防灾标识 系统科学合理的优化在整个防灾应急预案系统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有效地开展地铁灾害事故的应 急疏散工作以及灾情发生后减弱灾害后果具有及其 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地铁内标识系统的优化研究的实质是一个多目 标优化问题需要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才能使标 第4期 宋 波等: 应急预案框架下地铁防灾标识系统优化 ·371·
,37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第29卷 识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最大 [2]姜传胜,杨铸.公共安全之人员应急疏散.安全,2004(1):7 限度减少地铁灾害对人的影响, [3]袁建平.城市灾时大范围人员应急疏散探讨.自然灾害学报, 2005,14(6):116 目前,我国已充分意识到了灾时人员应急疏散 [4]荒川达夫,地下铁施设)整备基准.东京:东京都交通局建设 的重要性,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在防灾标识的系统 公务部,2005 化、科学的应急疏散策略、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合作、 [5]邴树奎,赵英然,潘悦,等.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 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 统.照明工程学报,2004,15(4):23 此,对于国内防灾应急工作指南的编制研究,应探明 [6]李引繁,刘文利,李强,等.新型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研究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9):21 地下空间及地铁中枢站的灾害发展规律,研究人的 [7]靳玉广·欧洲城市地铁车站防灾设施考察有感.都市快轨交 思维行动,使得防灾标识系统的优化研究得到进一 通,2005,18(2):80 步的完善. [8]千田和博.地下空间)防灾对策)现状上将来像∥第2回地 下街等电波遮蔽空间仁书计名地上放送)普及)在)方仁关 参考文献 寸台调查研究会.札幌,2005 [1]王山.地铁应急救援方案的研究.安全,2005(3):31 Optimization for a subway disaster reduction marking system based on the frame- work of emergency preplan SONG Bo),LI Jiren),WANG Tong2),JIA Shu) 1)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2)Beij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 of Labour Protection,Beijing 100054.China 3)Earthquake Resistance Office of Ministry Construction,Beijing 100835.China ABSTRACI If people in the disaster area can make use of the disaster-reduction marking system and escape from the disaster area in time when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suddenly happen,the casualty and expense will be ef- fectively reduced.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medium and large subway stations domestic and oversea,some problems hidden in the disaster-reduction marking system of a domestic subway were analyzed and the optimized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by comparing with the oversea system.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isaster-reduction marking system and the framework of emergency preplan was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subway;marking system;emergency preplan;disasters and accidents
识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得以充分发挥进而最大 限度减少地铁灾害对人的影响. 目前我国已充分意识到了灾时人员应急疏散 的重要性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在防灾标识的系统 化、科学的应急疏散策略、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合作、 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7—8].因 此对于国内防灾应急工作指南的编制研究应探明 地下空间及地铁中枢站的灾害发展规律研究人的 思维行动使得防灾标识系统的优化研究得到进一 步的完善. 参 考 文 献 [1] 王山.地铁应急救援方案的研究.安全2005(3):31 [2] 姜传胜杨铸.公共安全之人员应急疏散.安全2004(1):7 [3] 袁建平.城市灾时大范围人员应急疏散探讨.自然灾害学报 200514(6):116 [4] 荒川达夫.地下铁施设の整备基准.东京:东京都交通局建设 公务部2005 [5] 邴树奎赵英然潘悦等.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逃生系 统.照明工程学报200415(4):23 [6] 李引擎刘文利李强等.新型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研究.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9):21 [7] 靳玉广.欧洲城市地铁车站防灾设施考察有感.都市快轨交 通200518(2):80 [8] 千田和博.地下空间の防灾对策の现状と将来像∥第2回地 下街等电波遮蔽空间における地上放送の普及の在り方に关 する调查研究会.札幌2005 Optimization for a subway disaster-reduction marking system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emergency preplan SONG Bo 1)LI Jiren 1)WA NG Tong 2)JIA Shu 3) 1)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hool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100083China 2) Beijing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 of Labour ProtectionBeijing100054China 3) Earthquake Resistance Office of Ministry ConstructionBeijing100835China ABSTRACT If people in the disaster area can make use of the disaster-reduction marking system and escape from the disaster area in time when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suddenly happenthe casualty and expense will be effectively reduced.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medium and large subway stations domestic and overseasome problems hidden in the disaster-reduction marking system of a domestic subway were analyzed and the optimized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by comparing with the oversea system.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isaster-reduction marking system and the framework of emergency preplan was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subway;marking system;emergency preplan;disasters and accidents ·372·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