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一中初2018级语文八年级上期末模拟题 完成时间:70分钟 满分:7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褶(zh白)皱 阻遏(e) 仄(ze)至 转弯抹(mb)角 (chu o ng )疤伧(cong)俗奔丧(sbng)锐不可挡(dong) C.焦灼(zhu6) 愧怍(zuo) 拂(f6)晓 连声诺诺(nuo) D.掳(1)掠 骷(ka)髅 赋(fu)闲 文绉绉(zho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无动于衷惶恐张皇失措荒僻 B.鸡零狗碎琐屑物竞天择接济 C.衰草连天烦燥消声匿迹伎俩 D.因地制宜制裁巧妙绝伦取缔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 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 诉。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 好 D.今年5月31日是第22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17:31分至18:3 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1 南充一中初 2018 级语文八年级上期末模拟题 完成时间:70 分钟 满分:7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20 分) 一、(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褶.(zhé)皱 阻遏.( è) 仄.(zè)歪 转弯抹.(mò)角 B.疮.(chuōng)疤 伧.(cōng)俗 奔丧.(sòng) 锐不可挡.(dōng) C.焦灼.(zhuó) 愧怍.(zuò) 拂.(fó)晓 连声诺诺.(nuò) D.掳.(lǔ)掠 骷.(kū)髅 赋.(fù)闲 文绉绉.(zhōu)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无动于衷 惶恐 张皇失措 荒僻 B.鸡零狗碎 琐屑 物竞天择 接济 C.衰草连天 烦燥 消声匿迹 伎俩 D.因地制宜 制裁 巧妙绝伦 取缔 3.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 ....把大家的自 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 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 ....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 A.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 气和噪声,周边居民对此意见很大,纷纷打电话到环保部门投 诉。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C.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 好。 D.今年 5 月 31 日是第 22 个“世界无烟日”,北京爱卫会发出了当天 17:31 分至 18:31 分全国公众禁烟一小时。 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张悟本掀起的所谓“绿豆治病”热,与过去出现的“鸡血”热、“红茶菌”热等,都是骗子 利用人们重视保健的心理,以偏概全、以假乱真制造的种种养生鬼话。 ②对于假冒伪劣的东西,质疑精神是“防被骗”的利器, ③比如,说绿豆汤对一切人都具有包治百病的功效,那么,中医赖以立命的“辩证论治”“阴 阳平衡”等原理,不统统被推翻了吗? ④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多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 ⑤戳穿这些鬼话并不难,只要带点质疑精神去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它们的破绽,发现它们都 是“皇帝的新装”。 A.④②①⑤③B.④②①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①④②⑤③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 描写,可以议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 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 史”。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 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 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扬州城东新区的建设工作刚刚启动时,许多市民都纷纷打听广陵大桥在哪里建?居民小 区的住房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 B.语言,是人们用来抒情达意的;文字,是人们用来记言记事的 C.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D.“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诗句,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 人与那种动物气味相投? 人是高级动物,那么,人的气味与哪种动物最相似?有人会说,这问题很简单,人是从 猴子进化而来的,自然与猴子的气味最相似。真是这样的吗?现在正确答案似乎是,人与鸟 类才是气味相投。 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徙之后,它们就开始叮咬人类了。现在研究
2 ①张悟本掀起的所谓“绿豆治病”热,与过去出现的“鸡血”热、“红茶菌”热等,都是骗子 利用人们重视保健的心理,以偏概全、以假乱真制造的种种养生鬼话。 ②对于假冒伪劣的东西,质疑精神是“防被骗”的利器。 ③比如,说绿豆汤对一切人都具有包治百病的功效,那么,中医赖以立命的“辩证论治”“阴 阳平衡”等原理,不统统被推翻了吗? ④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多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 ⑤戳穿这些鬼话并不难,只要带点质疑精神去考 察一下,就会发现它们的破绽,发现它们都 是“皇帝的新装”。 A.④②①⑤③ B.④②①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①④②⑤③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短文。“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 描写,可以议论,其目的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B.“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伊的《核 舟记》。前者记叙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C.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号称 “诗 史”。他和李白 并称为“李杜”。 D.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 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扬州城东新区的建设工作刚刚启动时,许多市民都纷纷打听广陵大桥在哪里建?居民小 区的住房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 B.语言,是人们用来抒情达意的;文字,是人们用来记言记事的。 C.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D.“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诗句,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0 题。 人与那种动物气味相投? 人是高级动物,那么,人的气味与哪种动物最相似?有人会说,这问题很简单,人是从 猴子进化而来的,自然与猴子的气味最相似。真是这样的吗?现在正确答案似乎是,人与鸟 类才是气味相投。 传播西尼罗病毒的蚊子最喜欢叮咬的鸟类迁徙之后,它们就开始叮咬人类了。现在研究
人员认为: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为了找到叮咬对象,蚊子需要感知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 蚊子的种类不同,所利用的线索也不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昆虫学家沃尔特?利尔和 蔡纽拉伯丁?赛德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引诱了致倦库蚊,这种蚊子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一 南方库蚊”。南方库蚊尽管不是唯一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种,但却是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 者。西尼罗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1999年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 广泛地传播开来。西尼罗病毒主要是给鸟类种群造成了灾难,但是当人类被蚊子咬过以后, 也会感染病毒。症状从发烧、头痛到昏迷、瘫痪等,各不相同。2008年,美国有44名病人 死于这种病毒。 利尔和赛德选择了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16个人,从这些人的前臂提取了气味混合物,然 后对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他们对来自鸽子和小鸡的气味混合物也进行 了分析,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结果发现,在人类气味中占主导地位 的4种成分中,有一种叫做壬醛,不知何故,这种成分在鸽子和小鸡的气味采样中也占有很 高的浓度。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 紧接着,研究人员测试了蚊子嗅觉受体(或称为嗅觉感受器)中的神经细胞对壬醛是否有反 应。结果他们发现,在蚊子的1300个嗅觉感受器中,这种化合物能够激发半数以上的嗅觉感 受器发生强烈的反应。这说明壬醛分子掌控着蚊子的行为。最后,两位科学家对蚊子是否会 真正为壬醛所吸引进行了测试。在诱捕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增 加了约50%。 利尔说,这些发现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西尼罗热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鸟类传播到人类。这些 发现还具有切合实际的用途。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 效,可以成为与蚊子作斗争的新武器。以上结果表明,人类与鸟类的气味比较相投。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二期,有删改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A.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B.1999年,这种疾病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 C.2008年,美国有44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感染的疾病 D.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效,可以成为与蚊子作斗 争的新武器。 9.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3 人员认为: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为了找到叮咬对象,蚊子需要感知温度、二氧化碳、湿度和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 蚊子的种类不同,所利用的线索也不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昆虫学家沃尔特?利尔和 蔡纽拉伯丁?赛德想了解到底是什么引诱了致倦库蚊,这种蚊子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 —“南方库蚊”。南方库蚊尽管不是唯一携带西尼罗病毒的蚊种,但却是这种病毒的主要携带 者。西尼罗热是一种病毒引起的疾病,1 9 9 9 年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 广泛地传播开来。西尼罗病毒主要是给鸟类种群造成了灾难,但是当人类被蚊子咬过以后, 也会感染病毒。症状从发烧、头痛到昏迷、瘫痪等,各不相同。2008 年,美国有 44 名病人 死于这种病毒。 利尔和赛德选择了来自不同种族背景的 16 个人,从这些人的前臂提取了气味混合物,然 后对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他们对来自鸽子和小鸡的气味混合物也进行 了分析,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结果发现,在人类气味中占主导地位 的 4 种成分中,有一种叫做壬醛,不知何故,这种成分在鸽子和小鸡的气味采样中也占有很 高的浓度。鸽子和小鸡是南方库蚊喜欢叮咬的两种动物。 紧接着,研究人员测试了蚊子嗅觉受体(或称为嗅觉感受器)中的神经细胞对壬醛是否有反 应。结果他们发现,在蚊子的 1300 个嗅觉感受器中,这种化合物能够激发半数以上的嗅觉感 受器发生强烈的反应。这说明壬醛分子掌控着蚊子的行为。最后,两位科学家对蚊子是否会 真正为壬醛所吸引进行了测试。在诱捕蚊子的装置中添加了壬醛之后,南方库蚊的捕捉量增 加了约 50%。 利尔说,这些发现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西尼罗热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鸟类传播到人类。这些 发现还具有切合实际的用途。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 效,可以成为与蚊子作斗争的新武器。以上结果表明,人类与鸟类的气味比较相投。 选自《百科知识》2010 年第二期,有删改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人类和鸟类都散发出一种相同的对蚊子极具..诱惑力的气味。 B.1999 年,这种疾病从中东地区传入纽约市,现已..在北美地区广泛地传播开来。 C.2008 年,美国有 44 名病人死于这种..病毒感染的疾病。 D.结合某些设计上的改进,壬醛或许会使蚊子诱捕器变得非常高效,可以..成为与蚊子作斗 争的新武器。 9.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
时间顺序B.因果顺序C.逻辑顺序D.空间顺序 10.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南方库蚊是西尼罗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这种病毒给人类造成了灭绝性的灾难。 B.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气味中有占主导地位的4种成分,其中有一种叫壬醛。 C.经测试,在蚊子的嗅觉感应器中的1300个神经细胞有半数以上对壬醛有强烈的反应。 D.西尼罗病毒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原因是它们都有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一一壬醛 题号12345678[91 谷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共20分) 11.默写填空。(7分,每空1分) 1)晨兴理荒秽, 。(陶渊明《归园田居》) (2)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 恨别鸟惊心。(杜甫《望岳》) (4)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他的《使至塞上》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壮美的沙漠夕阳风光画。 (5)我们称赞一个人“不受污浊环境影响,始终保持自己髙洁质朴的品质”时,通常会用 到《爱莲说》中的语句: 12.诗词赏析。(5分)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分)
4 A.时间顺序 B.因果顺序 C.逻辑顺序 D.空间顺序 10.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南方库蚊是西尼罗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这种病毒给人类造成了灭绝性的灾难。 B.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气味中有占主导地位的 4 种成分,其中有一种叫壬醛。 C.经测试,在蚊子的嗅觉感应器中的 1300 个神经细胞有半数以上对壬醛有强烈的反应。 D.西尼罗病毒从鸟类传染给人类的原因是它们都有某种特定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壬醛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 分) 二、(共 20 分) 11.默写填空。(7 分,每空 1 分) (1)晨兴理荒秽,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2)登临吴蜀横分地,___ _______________。(陈与义《登岳阳楼》)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望岳》) (4)王维的诗“诗中有画”,例如他的《使至塞上》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壮美的沙漠夕阳风光画。 (5)我们称赞一个人“不受污浊环境影响,始终保持自己高洁质朴的品质”时,通常会用 到《爱莲说》中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词赏析。(5 分)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2 分)
(2)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2分)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分) 13.名著阅读(3分) 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制作完整 读书推荐卡 书名 作者了: 国籍 推荐理由 14.综合性学习(5分) 奇妙的汉语魄力无限。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 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办 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 的“绿色”不带有色彩而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1)“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绿色”的意思是(1分) (2)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2分) 例:阳光工程阳光:指公平、公开、透明。 (3)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受。(2分) 不断发展的汉语,如一幔线条迷人的更卷,如一首旋律羡妙的乐典 令人痴迷、神往。 三、阅读理解(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2分)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2 分)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名著阅读(3 分) 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制作完整。 读书推荐卡 ————————————————————————————————————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了:________________ 国籍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14.综合性学习(5 分) 奇妙的汉语魄力无限。读到诗句“绿树村边合” “春风又绿江南岸”,浮现在我们眼前 的是满目苍翠。可还有不少无色的“绿”,如“绿色通道”往往指为实现方便、快捷、高效办 事的目标而建立的设施;“绿色关怀”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忧思和保护意识。显然,这里 的“绿色”不带有色彩而有了新意。 随着社会的发展,词语的意思越来越丰富。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完成下面各题。 (1)“绿色食品”与“绿色装修”中“绿色”的意思是(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绿色”一词外,还有很多词语也有这种现象。按照下面的示例另举一例。(2 分) 示例:阳光工程 阳光:指公平、公开、透明。 (3)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表达你对汉语美的感受。(2 分) 不断发展的汉语,如一幅线条迷人的画卷,如一首旋律美妙的乐曲, 。 令人痴迷、神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 题。(12 分)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朱成玉 ①那时我 20 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
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 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 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 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 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 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 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 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 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 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 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 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 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 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 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 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 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⑩“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 励给你吧。” ①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 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④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 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 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15.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2分)
6 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 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 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 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 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 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 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 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 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 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 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 来 ,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 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 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 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 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 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 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 好,招呼我喝一口。我 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11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⑫“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 励给你吧。” ○⑬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 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⑭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 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 随时都可以亮洁 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15.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2 分)
发现“破烂” 被“教诲”→ →获“奖励”→坚定“梦想” 16.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不可回收 17.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3分) 18.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3分) 19.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笑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 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3题。(10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 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 (a.走b.跑 C.跳d.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 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 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 了。他用两手 (a.抓b.揪c.攀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 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 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 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20.(只填序号)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 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 根据上下文意,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 处。(3分) 21.“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因为 我的眼泪又来了”是因为 。透过“我”的泪水,你感受到了什么? (3分 22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
7 发现“破烂”→_____________→被“教诲”→_________→获“奖励”→坚定“梦想” 16.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 分) 不可回收: 17.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笑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 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 - 23 题。(10 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 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_______(a.走 b.跑 c.跳 d.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 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 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 了。他用两手_________(a.抓 b.揪 c.攀 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 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 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 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 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丙] 20.(只填序号)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__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 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 根据上下文意,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________处。(3 分) 21.“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眼泪又来了”是因为 ______________。透过“我”的泪水,你感受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3 分) 22.父亲买橘子是很艰难的,回来时却“心里很轻松似的”是否矛盾?为什么?(2 分)
23.有人说,从动作足以体现父亲买橘子不易、爱子情感人了,因此,对父亲身材和 穿着描写实在有些多余,你对此有何见解?(2分) 答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8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 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 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园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 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2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分) (1)阡陌交通( (2)屋舍俨然 (3)偶舍骑步行( (4)方担粪灌园(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26.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27.【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案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人说,从动作足以体现父亲买橘子不易、爱子情感人了,因此,对父亲身材和 穿着描写实在有些多余,你对此有何见解?(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 21 -24 题。(8 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 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 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园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 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2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2 分) ⑴ 阡陌..交通 ( ) ⑵屋舍俨然.. ( ) ⑶偶舍.骑步行( ) ⑷方.担粪灌园( )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⑴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6..语段【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27.【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2、C3、A4、C5、A6、B7、B8、D9、C10、B 11、略12、1)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 舞”的景象。(2)《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 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都通过孤傲的钓翁 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13.(1)(答案示例:安全、健康、无公害、无污染)(2)(答案示例一:被迫下课下课 指离开职位。示例二:被老板炒鱿鱼炒鱿鱼:指解除工作关系)(3)(答案示例:如 樽滋味甘醇的美酒。如一首音韵和谐的诗歌。) 14.马克·吐温美国。示例一: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 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示例二:小说以欢快的笔调描写 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15.偷“破烂”受“惩罚” 16.本义是指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不可收回利用.用在这里是一种比喻说法,指“我” 如果自暴自弃、沉沦堕落就会一事无成毫无价值. 17.因为“我”的盗窃行为和颓废消极、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而“惩罚”“我”;因为“我” 擦拭干净玻璃而“奖励”“我”. 18.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 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文章通过拾荒老人对“我”的“教育”使“我”明白人生处于 困顿时,要乐观面对,坚定信心,就会像“被拭去灰尘的玻璃”那样“光洁如新” 因为“我”偷“垃圾”受到了老人的一番“教诲”,使“我”顿悟,那些意味深长的话出 自一个拾荒者老人之口,让“我”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他,从心底深处对他产生了敬意. 20.d,c:[丙]21、(1)感动:(2)感激,依依不舍(父子分别、惜别伤心)。(3) 略 22.不矛盾,艰难的是动作,轻松的是心情,艰难的动作与轻松的心情相对应,表 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23、不多余。让我们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也能从字里行间 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4.(1)田间小路(2)整齐的样子。(3)放弃,舍弃。(4)正,正在。 25.(1)(渔人)又走了几十步,(洞口)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2)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 男女老幼都在田间耕耘种作。(每小题1分,共2分) 26.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27.和谐安宁;自得其乐。(每项1分,共2分
9 1、D 2、C 3、A 4、C 5、A 6、B 7、B 8、D 9、C 10、B 11、略 12.(1)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 舞”的景象。(2)《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 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 都通过孤傲的钓翁 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13.(1)(答案示例:安全、健康、无公害、无污染) (2)(答案示例一:被迫下课 下课: 指离开职位。示例二:被老板炒鱿鱼 炒鱿鱼:指解除工作关系) (3)(答案示例:如一 樽滋味甘醇的美酒。如一首音韵和谐的诗歌。) 14.马克•吐温 美国。示例一: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 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示例二:小说以欢快的笔调描写 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15.偷“破烂”受“惩罚” 16.本义是指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不可收回利用.用在这里是一种比喻说法,指“我” 如果自暴自弃、沉沦堕落就会一事无成毫无价值. 17.因为“我”的盗窃行为和颓废消极、自暴自弃的精神状态而“惩罚”“我”;因为“我” 擦拭干净玻璃而“奖励”“我”. 18.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 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文章通过拾荒老人对“我”的“教育”使“我”明白人生处于 困顿时,要乐观面对,坚定信心,就会像“被拭去灰尘的玻璃”那样“光洁如新”. 19.因为“我”偷“垃圾”受到了老人的一番“教诲”,使“我”顿悟,那些意味深长的话出 自一个拾荒者老人之口,让“我”用新的眼光来审视他,从心底深处对他产生了敬意. 20.d ,c ;[丙] 21、(1)感动;(2)感激,依依不舍(父子分别、惜别伤心)。(3) 略。 22.不矛盾,艰难的是动作,轻松的是心情,艰难的动作与轻松的心情相对应,表 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23、不多余。让我们看到了父亲憨厚朴实的形象,也能从字里行间 流露出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4.⑴ 田间小路 ⑵ 整齐的样子。⑶ 放弃,舍弃。⑷ 正,正在。 25.⑴ (渔人)又走了几十步,(洞口)突然变得宽 阔明亮了。⑵ 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 男女老幼都在田间耕耘种作。(每小题 1 分,共 2 分) 26.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意思对即可 27.和谐安宁;自得其乐。(每项 1 分,共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