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 第一节 土壤培肥及整地技术 第二节 播种技术 第三节 种植密度和植株配置方式 第四节 施肥技术 第五节 灌溉技术 第六节 作物保护及调控技术 第七节 收获技术
第五章 作物栽培措施和技术 第一节 土壤培肥及整地技术 第二节 播种技术 第三节 种植密度和植株配置方式 第四节 施肥技术 第五节 灌溉技术 第六节 作物保护及调控技术 第七节 收获技术
第一节 土壤培肥及整地技术 土地是作物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壤培肥是作物生产的基 础,整地是播种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提, 一、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肥力(地力):是指土壤水、肥、气、热4大地力因素相互制约和 协调的结果所综合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 (一)合理轮作 (二)施肥养地 (三)秸秆还田 1.推广作物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旋耕翻埋还田、覆盖栽培还田、 堆沤腐解还田等多种秸秆还田方式。 2.通过发展畜牧业,使秸秆过腹还田,也可培肥地力。 (四)种植豆科绿肥
第一节 土壤培肥及整地技术 土地是作物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壤培肥是作物生产的基 础,整地是播种和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提, 一、土壤培肥技术 土壤肥力(地力):是指土壤水、肥、气、热4大地力因素相互制约和 协调的结果所综合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 (一)合理轮作 (二)施肥养地 (三)秸秆还田 1.推广作物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旋耕翻埋还田、覆盖栽培还田、 堆沤腐解还田等多种秸秆还田方式。 2.通过发展畜牧业,使秸秆过腹还田,也可培肥地力。 (四)种植豆科绿肥
二、整地技术 整地是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一系列土地整理的总称。 (一) 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 1.松碎土壤 2.翻转耕层,混拌土壤 3.平整地面 4.压紧土壤 5.开沟培垄,挖坑堆土,打埂作畦 土壤耕作措施对土壤的作用可概括为调节耕层土壤的松紧度、 调节耕层的表面状态和调节耕层内部土壤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耕 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的目的
二、整地技术 整地是指作物播种或移栽前一系列土地整理的总称。 (一) 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 1.松碎土壤 2.翻转耕层,混拌土壤 3.平整地面 4.压紧土壤 5.开沟培垄,挖坑堆土,打埂作畦 土壤耕作措施对土壤的作用可概括为调节耕层土壤的松紧度、 调节耕层的表面状态和调节耕层内部土壤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耕 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为作物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的目的
二、整地技术 (二) 基本耕作措施 1.翻耕:北方一年一熟地区,一般在土壤含水量为18~23%的 宜耕期进行伏耕和秋耕,在此范围内,黏壤土可适当加深,砂质 土宜稍浅。耕翻深度一般旱地以20~25cm、水田15~20cm较为适 宜。 2.深松耕:此法分层松耕,不乱土层。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 区和丘陵地区耕深可达25~30cm,最深为50cm。 3.旋耕:一次旋耕既能松土,又能碎土,土块下多上少。旋耕 机耕深10~12cm
二、整地技术 (二) 基本耕作措施 1.翻耕:北方一年一熟地区,一般在土壤含水量为18~23%的 宜耕期进行伏耕和秋耕,在此范围内,黏壤土可适当加深,砂质 土宜稍浅。耕翻深度一般旱地以20~25cm、水田15~20cm较为适 宜。 2.深松耕:此法分层松耕,不乱土层。适合于干旱、半干旱地 区和丘陵地区耕深可达25~30cm,最深为50cm。 3.旋耕:一次旋耕既能松土,又能碎土,土块下多上少。旋耕 机耕深10~12cm
二、整地技术 (三)表土耕作措施 1.耙地 是指收获后、翻耕后、播种前甚至播后出苗前、幼苗期所进行的一类 表土耕作措施,深度一般5cm左右。 2.耱地 又称盖地、擦地、耢地,是一种耙地之后的平土碎土作业。一般作用 于表土,深度为3cm。 3.镇压 具有压紧耕层、压碎土块、平整地面的作用。一般作用深度3~4cm。 4.作畦 5.起垄 (四)少耕和免耕 1.少耕 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 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此方法有残茬覆盖,有蓄水保墒和防水蚀和风蚀作 用,但杂草危害严重。 2.免耕 又称零耕、直接播种,在生育期间不进行土壤管理。基本原理:一是 用秸秆覆盖代替土壤耕作,二是以除草剂、杀虫剂等代替除草作业和翻埋病虫
二、整地技术 (三)表土耕作措施 1.耙地 是指收获后、翻耕后、播种前甚至播后出苗前、幼苗期所进行的一类 表土耕作措施,深度一般5cm左右。 2.耱地 又称盖地、擦地、耢地,是一种耙地之后的平土碎土作业。一般作用 于表土,深度为3cm。 3.镇压 具有压紧耕层、压碎土块、平整地面的作用。一般作用深度3~4cm。 4.作畦 5.起垄 (四)少耕和免耕 1.少耕 指在常规耕作基础上尽量减少土壤耕作次数或全田间隔耕种、减少耕 作面积的一类耕作方法。此方法有残茬覆盖,有蓄水保墒和防水蚀和风蚀作 用,但杂草危害严重。 2.免耕 又称零耕、直接播种,在生育期间不进行土壤管理。基本原理:一是 用秸秆覆盖代替土壤耕作,二是以除草剂、杀虫剂等代替除草作业和翻埋病虫
第二节 播种技术 一、播种期的确定 确定播种期,一般需根据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品种特性、病虫害发生情 况和种植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 表 5~1 内蒙古主要作物播种期 作物 通、赤丘陵和西 辽河平原地区 大兴安岭北地 区 阴山丘陵地区 大青山前山地 区 鄂尔多斯高原 地区 黄河平原和土 默川地区 小麦 4 月上~4 月中 4 月中~5 月上 4 月中~4 月下 3 月下~4 月上 3 月下~4 月上 3 月中~3 月下 莜麦 4 月上~4 月中 4 月中~5 月上 4 月中~4 月下 5 月中~5 月下 4 月上~4 月中 玉米 4 月下~5 月上 4 月中~4 月下 4 月下~5 月上 4 月下~5 月上 谷子 4 月中~5 月上 5 月中~5 月下 5 月中~5 月下 4 月中~5 月上 5 月上~5 月中 4 月中~4 月下 高粱 4 月下~5 月上 5 月中~5 月下 4 月中~4 月下 5 月中~5 月下 4 月中~4 月下 水稻 5 月中~5 月下 5 月中~5 月下 糜黍 6 月上~6 月中 5 月中~5 月下 5 月上~5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马铃薯 4 月中~5 月上 5 月中~5 月下 4 月中~5 月上 4 月中~5 月上 4 月中~5 月上 4 月下~5 月上 荞麦 6 月上~6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大豆 4 月下~5 月上 5 月上~5 月中 5 月中~5 月下 胡麻 5 月上~5 月中 4 月下~5 月上 4 月下~5 月上 4 月中~4 月下 油菜 5 月上~5 月中 4 月下~5 月上 高潮,立夏基本结束 看,一般是清明左右开犁,谷雨形成 内蒙古主要作物的播种期,从节气上
第二节 播种技术 一、播种期的确定 确定播种期,一般需根据气候条件、栽培制度、品种特性、病虫害发生情 况和种植方式等进行综合考虑。 表 5~1 内蒙古主要作物播种期 作物 通、赤丘陵和西 辽河平原地区 大兴安岭北地 区 阴山丘陵地区 大青山前山地 区 鄂尔多斯高原 地区 黄河平原和土 默川地区 小麦 4 月上~4 月中 4 月中~5 月上 4 月中~4 月下 3 月下~4 月上 3 月下~4 月上 3 月中~3 月下 莜麦 4 月上~4 月中 4 月中~5 月上 4 月中~4 月下 5 月中~5 月下 4 月上~4 月中 玉米 4 月下~5 月上 4 月中~4 月下 4 月下~5 月上 4 月下~5 月上 谷子 4 月中~5 月上 5 月中~5 月下 5 月中~5 月下 4 月中~5 月上 5 月上~5 月中 4 月中~4 月下 高粱 4 月下~5 月上 5 月中~5 月下 4 月中~4 月下 5 月中~5 月下 4 月中~4 月下 水稻 5 月中~5 月下 5 月中~5 月下 糜黍 6 月上~6 月中 5 月中~5 月下 5 月上~5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马铃薯 4 月中~5 月上 5 月中~5 月下 4 月中~5 月上 4 月中~5 月上 4 月中~5 月上 4 月下~5 月上 荞麦 6 月上~6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6 月上~6 月中 大豆 4 月下~5 月上 5 月上~5 月中 5 月中~5 月下 胡麻 5 月上~5 月中 4 月下~5 月上 4 月下~5 月上 4 月中~4 月下 油菜 5 月上~5 月中 4 月下~5 月上 高潮,立夏基本结束 看,一般是清明左右开犁,谷雨形成 内蒙古主要作物的播种期,从节气上
二、播种技术 (一) 种子清选与处理 1.种子清选:清除空、瘪、病虫粒、杂草种子及稿秆碎片等 夹杂物,以保证用纯净饱满、生活力强的种子播种。 2.种子处理 :清除种子吸胀与萌发的障碍以促进胚的生长、 缓和逆境的不良影响以提高种子的抗逆能力等作用。 (1)晒种 (2)药剂浸种 (3)拌种 (4)包衣 3.浸种催芽:创造种子发芽所需的适宜条件,促进种子播后 迅速扎根出苗
二、播种技术 (一) 种子清选与处理 1.种子清选:清除空、瘪、病虫粒、杂草种子及稿秆碎片等 夹杂物,以保证用纯净饱满、生活力强的种子播种。 2.种子处理 :清除种子吸胀与萌发的障碍以促进胚的生长、 缓和逆境的不良影响以提高种子的抗逆能力等作用。 (1)晒种 (2)药剂浸种 (3)拌种 (4)包衣 3.浸种催芽:创造种子发芽所需的适宜条件,促进种子播后 迅速扎根出苗
二、播种技术 (二) 播种方式 1.撒播 单位面积内的种子容纳量较大,土地利用率较高,省工和 抢时播种。但种子分布不均匀,深浅不一致,出苗率低,幼苗生长 不整齐,杂草较多,田间管理不便。 2.条播 植株分布均匀,覆土深度比较一致,出苗整齐,通风透光 条件较好,便于间、套作和田间管理。条播时可集中施用种肥,做 到经济用肥。 3.穴播 是按一定的行株距开穴播种,又称点播。种子播在穴内,深 浅一致,出苗整齐,便于增加种植密度,集中用肥和田间管理,在 丘陵山区应用较为普遍。 4.精量播种 又称精密播种,通常采用机械播种,将单粒种子按一定 的距离和深度,准确地插入土内,获得均匀一致的发芽条件,促进 每粒种子发芽,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的
二、播种技术 (二) 播种方式 1.撒播 单位面积内的种子容纳量较大,土地利用率较高,省工和 抢时播种。但种子分布不均匀,深浅不一致,出苗率低,幼苗生长 不整齐,杂草较多,田间管理不便。 2.条播 植株分布均匀,覆土深度比较一致,出苗整齐,通风透光 条件较好,便于间、套作和田间管理。条播时可集中施用种肥,做 到经济用肥。 3.穴播 是按一定的行株距开穴播种,又称点播。种子播在穴内,深 浅一致,出苗整齐,便于增加种植密度,集中用肥和田间管理,在 丘陵山区应用较为普遍。 4.精量播种 又称精密播种,通常采用机械播种,将单粒种子按一定 的距离和深度,准确地插入土内,获得均匀一致的发芽条件,促进 每粒种子发芽,达到苗齐、苗全、苗壮的目的
二、播种技术 (三) 播种深度 ¾ 若播种过深,种子发芽慢,出苗晚,幼苗软弱,甚至无力 出土,造成烂种,同时又易遭受病虫及不良环境条件的危害。 ¾ 播种过浅,种子吸收土壤水分少,尤其在干旱条件下,会 使种子落干,造成幼芽死亡。 实际生产中,要确定播种深度,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情况。 1. 种子特性 2.土壤质地 3.土壤含水量 4.地区差异
二、播种技术 (三) 播种深度 ¾ 若播种过深,种子发芽慢,出苗晚,幼苗软弱,甚至无力 出土,造成烂种,同时又易遭受病虫及不良环境条件的危害。 ¾ 播种过浅,种子吸收土壤水分少,尤其在干旱条件下,会 使种子落干,造成幼芽死亡。 实际生产中,要确定播种深度,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情况。 1. 种子特性 2.土壤质地 3.土壤含水量 4.地区差异
第三节 种植密度和植株配置方式 种植密度决定群体的大小,而植株配置方式则决定群体的均匀性。 一、种植密度 在生产实践中实行合理密度,应综合根据作物种类及品种、茬口、 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加以确定。 (一)气候条件 一般在温度高、雨量充沛、相对湿度较大、生长季节长的地 区,作物植株较高大,分蘖、分枝多,密度宜小些,反之,密度宜 大些。 (二)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 马铃薯、甜菜和大豆等作物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 单秆性作 物如玉米、高梁等则应 “高肥高密,低肥低密 ”。 (三)作物种类和品种类型 密播作物和稀播作物;紧凑型品种和平展型品种。 (四)栽培目的
第三节 种植密度和植株配置方式 种植密度决定群体的大小,而植株配置方式则决定群体的均匀性。 一、种植密度 在生产实践中实行合理密度,应综合根据作物种类及品种、茬口、 土壤肥力、栽培管理水平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加以确定。 (一)气候条件 一般在温度高、雨量充沛、相对湿度较大、生长季节长的地 区,作物植株较高大,分蘖、分枝多,密度宜小些,反之,密度宜 大些。 (二)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 马铃薯、甜菜和大豆等作物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 单秆性作 物如玉米、高梁等则应 “高肥高密,低肥低密 ”。 (三)作物种类和品种类型 密播作物和稀播作物;紧凑型品种和平展型品种。 (四)栽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