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 (命题:浙江嵊州城关中学王华钦) 、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悼(dao)念地窖(jido)悠闲(yiou)阌(wen)乡 B.仄(ze)歪绥(tu)靖拂(fo)晓颤(chdn)巍巍 C.横渡(heng)箱箧(qie)溃退(kui)杀戮(l0) D.鞠躬(j)荒谬(liao)阻遏()杜聿(yu)明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制栽脏物寒噤张皇失措 拂晓歼灭蜿蜒转弯摸角 C.荻港屹立晨曦荡然无存 D.尖利法琅闪砾月明风轻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B.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半多了,王东张皇失措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5.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 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 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 情 6.默写填空。(12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 枝 亭亭净植, ③《陋室铭》中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④《长歌行》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是 ⑤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 7.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5字左右)。(3分) 本报香港5月3日电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今天下午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拔款1亿港 元,捐助四川省政府开展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的决议。 财委会以37票赞成、23票反对及1票弃权,通过决议。有议员提岀,特区政府拔款给当地,要有 机制监管善款用途。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有责任监管捐款的用途,会向立法会 提交评估报告
1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学情调研试题 (命题:浙江嵊州城关中学 王华钦)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3 分) A. 悼(dào)念 地窖(jiào) 悠闲(yiōu) 阌(wén)乡 B. 仄(zè)歪 绥(tuǒ)靖 拂(fó)晓 颤(chàn)巍巍 C. 横渡(hénɡ) 箱箧(qiè) 溃退(kuì) 杀戮(lù) D. 鞠躬(jǚ) 荒谬(liào) 阻遏(è) 杜聿(yù)明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 A.制栽 脏物 寒噤 张皇失措 B. 拂晓 歼灭 蜿蜒 转弯摸角 C.荻港 屹立 晨曦 荡然无存 D. 尖利 法琅 闪砾 月明风轻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在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 B.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七点半多了,王东张皇失措 ....地跑到学校,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C.围着操场跑了五圈,她已经精疲力竭 ....,坐在那里休息了好长时间。 D.这是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 ....的作品。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小强自从告别了网吧以后,爸爸妈妈的脸上终于现出久违的笑容。 B.成熟的人考虑问题时,往往都以实际利益为出发点,并且依照经验保守行事。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D.这种从瑞士引进的花皮茄子,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5.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 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 45 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 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 情。 6.默写填空。(12 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 。 ② 予 独 爱 莲 之出 淤 泥 而 不染 , , 中通 外 直 ,不 蔓 不 枝, ,亭亭净植, 。 ③《陋室铭》中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 。 ④《长歌行》中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诗句是: , 。 ⑤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 、 、 、 。 7. 请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5 字左右)。(3 分) 本报香港 5 月 3 日电 香港特区立法会财委会今天下午通过特区政府关于向赈灾基金拨款 1 亿港 元,捐助四川省政府开展芦山地震救灾工作的决议。 财委会以 37 票赞成、23 票反对及 1 票弃权,通过决议。有议员提出,特区政府拨款给当地,要有 机制监管善款用途。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说,特区政府有责任监管捐款的用途,会向立法会 提交评估报告
三、文言文阅读(33分) (一)(24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 ①缘溪行 ②芳草鲜美 ③屋舍俨然 ④便要还家 ⑤处处志之 ⑥寻病终 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渔人甚异之,复前行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B.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不复得路 C.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 分)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 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5分) (二)穴中人语(9分)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 否容之?”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臬( 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 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 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凡衣服……·麻臬之属 (2)老人谓
2 三、文言文阅读(33 分) (一)(24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 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 分) ①缘.溪行 ②芳草鲜美.. ③屋舍俨然.. ④便要.还家 ⑤处处志.之 ⑥寻.病终 9.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B. 遂.与外人间隔 遂.迷,不复得路 C.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D.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 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4 分) 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 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5 分) (二)穴中人语(9 分)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 否容之?” 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i, 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 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 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 分) ( 1 ) 凡 衣 服 … … 麻 枲 之 属.: ( 2 ) 老 人 谓. 曰:
14.区别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或含义。(3分) (1)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2)与众共之: 杨谢而从之: 15.在括填写下列句子中省略的部分。(2分) 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6.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中穴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一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 穴。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一)(20分) 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 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 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 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 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 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 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④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 样 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 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 抓上抓下。 ⑤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 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 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 ⑥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⑦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媺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 ⑧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 为 17.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4分) 18.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4分) 9.【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4分) 第④段加点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4分)
3 14. 区别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或含义。(3 分) (1)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2)与众共之: (3) 杨谢而从之: 15.在括填写下列句子中省略的部分。(2 分) ( )又戒日:“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 )与老人同出。 16. 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文中穴中人与桃花源中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桃花源记》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一老人引导才进入大山之 穴。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穴。 三、现代文阅读(37 分) (一)(20 分) ①【A】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 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 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 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 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 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 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④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 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 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 ),乱转着身子, 抓上抓下。 ⑤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 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 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 了。 ⑥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⑦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B】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 风飘散。 ⑧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 为。 17.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4 分) 18.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4 分) 19.【A】句和【B】句都是景物描写,请任选一句分析其作用。(4 分) 20.第④段加点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4分)
21.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二)(17分)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 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 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昋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抹笑意. (2)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泮岁时 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3)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千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 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舂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 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4)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 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 了,会喊爸爸了吧? (5)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 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 说 (6)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 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η)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毎张钱都浸透着汘水。但转念·想,如 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8)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 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9)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 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 地直笑。 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 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 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 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2)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髙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 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4 21.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4 分) (二) (17 分)善良是心灵的灯盏 ⑴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 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 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 ⑵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 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 ⑶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 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 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 ⑷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 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 了,会喊爸爸了吧? ⑸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 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 说。 ⑹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 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 ⑺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 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 ⑻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 50 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 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 ⑼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 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 地直笑。 ⑽ 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 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 ⑾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 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 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 ⑿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 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
自3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 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22.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请在选文第(1)段中画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4分) (2)、(3)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5.请赏析选文第①段“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 (3分) 26.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 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C2C3.B(应为“急急忙忙”)4D5C(A(背景可以暗含在主体中)B.(应为“抗日战争”) D(应为法国”))6略 7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拨款1亿港元捐助四川赈灾的决议。 二、8略9.B10.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 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11第一问 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12.表达诗人的理 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13.类;对……说14.的:它,指物品;他,指居民15.居民:杨氏16.D 三、17.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18.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19.【A】句写出了天气的炎热(还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为下文老头子的复仇作铺垫。【B】句衬托 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报仇后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0.不是,这些描写写出老头子为了引诱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旨在表现老头子的机智。 1.大菱挂了花,老头子很内疚,让二菱看自己打鬼子解恨,同时也向她们证明自己不是吹牛。表现了 老头子过分自尊的性格。 (二)2.勤劳、善良、有责任心。(答对两点即可) 23景物描写:“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 24作用:交代时令,写出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小女孩儿发高烧做铺垫。渲染恬静的气氛,烘托他愉快 的心情:用雪景的美丽衬托了主人公善良的高尚品质。 25.“凝固”是固定不变,停滞的意思:形象地表现出他在看到自己救助的小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女儿时 的内心震惊 26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再次强调善良的重要性点明文章的中
5 ⒀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 “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 22.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23.请在选文第⑴段中画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它的作用。(4 分) 24.⑵、⑶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25.请赏析选文第⑾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一句中加点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 (3 分) 26.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 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的作用。(4 分) 参考答案: 一、1.C 2.C 3. B(应为“急急忙忙”) 4.D 5.C( A(背景可以暗含在主体中)B.(应为“抗日战争”) D(应为“法国”))6.略 7 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拨款 1 亿港元捐助四川赈灾的决议。 二、8 略 9.B 10. 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 的人断绝了来往。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11 第一问: 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 12.表达诗人的理 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13.类;对……说 14.的;它,指物品;他,指居民 15.居民;杨氏 16.D 三、17.老头子机智地惩罚了鬼子,替女孩子报了仇。18.为后面写水下藏有钩子埋下伏笔. 19.【A】句写出了天气的炎热(还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为下文老头子的复仇作铺垫。【B】句衬托 出老头子把敌人置于死地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报仇后的轻松、愉快的情绪。 20.不是,这些描写写出老头子为了引诱敌人上当故意装出害怕的样子,旨在表现老头子的机智。 21.大菱挂了花,老头子很内疚,让二菱看自己打鬼子解恨,同时也向她们证明自己不是吹牛。表现了 老头子过分自尊的性格。 (二)22. 勤劳、善良、有责任心。(答对两点即可) 23.景物描写:“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 24.作用:交代时令,写出天气的寒冷,为下文小女孩儿发高烧做铺垫。渲染恬静的气氛,烘托他愉快 的心情;用雪景的美丽衬托了主人公善良的高尚品质。 25.“凝固”是固定不变,停滞的意思;形象地表现出他在看到自己救助的小女孩竟然是自己的女儿时 的内心震惊。 26.总结全文, 照应题目,再次强调善良的重要性.点明文章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