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
肺 胀
概述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 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收敛的一 种病证。 临床特征: 胸部膨满 咳嗽痰多 喘息气急
l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 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收敛的一 种病证。 l 临床特征: l 胸部膨满 l 咳嗽痰多 l 喘息气急
历史沿革 ·1、病名:首见于《内经》“肺胀者,虚 满而咳”(《灵枢·胀论》 ) 2、肺虚感寒,邪正相博,气聚于肺,肺 气胀满,气逆而上。《诸病源候论咳逆 候》:“由肺虚感微寒所成,寒搏于气, 气不得宣,胃逆聚还肺,肺则胀满,气 逆不下,故为咳逆
l 1、病名:首见于《内经》“肺胀者,虚 满而咳” (《灵枢 · 胀论》) l 2、肺虚感寒,邪正相博,气聚于肺,肺 气胀满,气 逆而上。《诸病源候论·咳逆 候》: “由肺虚感微寒 所成,寒搏于气, 气不得宣,胃逆聚还肺,肺则胀满,气 逆不下,故为咳逆。
历史沿革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 则愈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 脉大浮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 水气,小青龙汤加石膏汤主之。” 张仲景明确提出肺胀的症状除了有胸满、喘咳 等症状外还有烦躁、短气、面目浮肿、脉浮等 症状和体征。并针对临床证候提出了相应的治 法,如宣肺利水法、解表化饮法等
l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 汗 则愈 ” l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 脉大浮 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 l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 水气,小青 龙汤加石膏汤主之。 ” l 张仲景明确提出肺胀的症状除了有胸满、喘咳 等症状外还 有烦躁、短气、面目浮肿、脉浮等 症状和体征。并针对临床证候提出了相应的治 法,如宣 肺利水法、解表化饮法等
历史沿革 ·3、《脾胃论》认为肺胀为气虚冲脉之火 上逆所致,并对肺胀的临床证候做了发挥, 认为动者气喘是其临床症状之一,治疗以 补气敛降为主,多用五味子,人参次之 麦门冬又次之,黄连少许 ·4、《丹溪心法》认为肺胀为痰夹淤血碍 气而病。治疗应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清 肝以清痰。用四物汤加桃仁、青皮、竹沥、 姜汁等
l 3、《脾胃论》认为肺胀为气虚冲脉之火 上逆所致,并对肺胀的临床证候做了发挥, 认为动者气喘是其临床症状之一,治疗以 补气敛降为主,多用五味子,人参次之, 麦门冬又次之,黄连少许 。 l 4、《丹溪心法》认为肺胀为痰夹淤血碍 气而病。治疗应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清 肝以清痰。用四物汤加桃仁、青皮、竹沥、 姜汁等
历史沿革 5、 《外台秘要》阐述肺胀饮食禁忌:生 葱、羊肉等均属禁忌之列 6、 《症因脉治》描述了肺胀各种脉象形 态、主病及其预后的关系。“肺胀之脉, 寸口独大,或见浮数,或见浮紧,浮数 伤热,浮紧伤寒,寸实肺壅, 浮芤气脱 和缓易治,代散则绝
l 5、《外台秘要》阐述肺胀饮食禁忌:生 葱、羊肉等均属禁忌之列 l 6、《症因脉治》描述了肺胀各种脉象形 态、主病及其预后的关系。 “肺胀之脉, 寸口独大,或见浮数,或见浮紧,浮数 伤热,浮紧伤寒,寸实肺壅,浮芤气脱, 和缓易治,代散则绝
病因病机 痰浊阻肺 脾 痰蒙神窍 痰热壅肺 外邪 阳虚水泛 反复乘袭 肺一 肺失宣肃 肾 肺肾气虚 正虚喘脱 久病肺虚 心肾阳虚 心血瘀阻
脾 痰浊阻肺 痰热壅肺 肾 阳虚水泛 肺肾气虚 心 心肾阳虚 心血瘀阻 痰蒙神窍 正虚喘脱 外邪反复乘袭 久病肺虚 肺 肺 —失宣肃
·病变部位:肺累及脾、肾、心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淤血 病理性质:标实(发作期) 本虚(缓解期)
l 病变部位:肺 累及脾、肾、心 l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淤血 l 病理性质:标实(发作期) 本虚(缓解期)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抓住主症:胸部膨满、咳嗽痰多、喘息气急 2、分析病位: 咳嗽气喘,胸闷胀满, 气短怕风一在肺 咳喘胸满,痰多脘痞, 倦怠无力一在脾 咳喘气短,动则喘甚, 呼多吸少—在肾 咳逆上气,心慌气短,唇舌紫绀—在心 3、确定病性:本虚标实 本虚一肺脾肾心气虚、阴虚、阳虚 标实一水停痰凝,气滞血瘀
l 1、抓住主症:胸部膨满、咳嗽痰多、喘息气急 l 2、分析病位: l 咳嗽气喘,胸闷胀满,气短怕风—在肺 l 咳喘胸满,痰多脘痞,倦怠无力—在脾 l 咳喘气短,动则喘甚,呼多吸少—在肾 l 咳逆上气,心慌气短,唇舌紫绀—在心 l 3、确定病性:本虚标实 l 本虚—肺脾肾心气虚、阴虚、阳虚 l 标实—水停痰凝,气滞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