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沈原 提要:从波兰尼所谓“大转变”特别是布洛维所谓“第二次大转变”的观 点来看待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转型,形成了“新古典的社会学”与“社会 学的马克思主义”两条不同的学术路线。前一条路线关注精英,后一条路线 关注工人阶级和底层社会在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命运。在中国社会,由于转型 起点上社会制度安排的不平等,市场社会意义上的中国工人阶级可能沿着两 条不同的道路被塑造成型,社会学的“劳工研究”的理论传统中现存的两大理 论模式,即“马克思模式”和“波兰尼模式”,分别对“农民工”和原国有企业工 人如何形成为市场社会中的工人阶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透镜。借助于这些 理论透镜,可以重建对“农民工”的整个研究问题并将之纳入阶级形成的框架 中。最后,布洛维的“工厂政体”概念,可能为对转型期工人阶级再形成过程 进行具体的、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民族志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和方法论的立 足点。 关键词:“大转变”工人阶级马克思模式波兰尼模式工厂政体 一、引言: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 在近30年来的社会学著述中,强调把某些范畴“带回分析的中心” (bringing…back in)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时髦的书写样式。有论者 要强调国家的自主性,就提出“把国家带回分析的中心”(Skocpol, 1979);有论者要强调“强关系”的作用,就提出“把强关系带回分析的中 心”(边燕杰,1998/1997。当代美国著名劳工社会学家麦克布洛维为 其著名的《生产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一书撰写的导言,其 标题就是“把工人带回分析的中心”,意在强调劳工研究的重要意义 (Burawoy,1985)。本文旨在论说中国社会转型期工人阶级再形成过程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益于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罗琳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闻翔等的讨论。本文的一切不妥 之处由作者本人负责。 13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3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益于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社会学研究》编辑部罗琳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研究生闻翔等的讨论。本文的一切不妥 之处由作者本人负责。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3 沈 原 提要 :从波兰尼所谓“大转变”、特别是布洛维所谓“第二次大转变”的观 点来看待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转型 ,形成了“新古典的社会学”与“社会 学的马克思主义”两条不同的学术路线。前一条路线关注精英 ,后一条路线 关注工人阶级和底层社会在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命运。在中国社会 ,由于转型 起点上社会制度安排的不平等 ,市场社会意义上的中国工人阶级可能沿着两 条不同的道路被塑造成型 ,社会学的“劳工研究”的理论传统中现存的两大理 论模式 ,即“马克思模式”和“波兰尼模式”,分别对“农民工”和原国有企业工 人如何形成为市场社会中的工人阶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透镜。借助于这些 理论透镜 ,可以重建对“农民工”的整个研究问题并将之纳入阶级形成的框架 中。最后 ,布洛维的“工厂政体”概念 ,可能为对转型期工人阶级再形成过程 进行具体的、以生产过程为中心的民族志研究 ,提供一个理论和方法论的立 足点。 关键词“: 大转变” 工人阶级 马克思模式 波兰尼模式 工厂政体 一、引言 :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 在近 30 年来的社会学著述中 ,强调把某些范畴“带回分析的中心” (bringing …back in) 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时髦的书写样式。有论者 要强调国家的自主性 ,就提出“把国家带回分析的中心”(Skocpol , 1979) ;有论者要强调“强关系”的作用 ,就提出“把强关系带回分析的中 心”(边燕杰 ,1998Π1997) 。当代美国著名劳工社会学家麦克·布洛维为 其著名的《生产的政治》(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一书撰写的导言 ,其 标题就是“把工人带回分析的中心”,意在强调劳工研究的重要意义 (Burawoy , 1985) 。本文旨在论说中国社会转型期工人阶级再形成过程 13
社会学研究 2006.2 的若干特点,并希望借此将工人阶级的再形成作为基本研究课题,定位 在社会学分析框架的中心地位上。因此本文套用布洛维的做法,以“把 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作为引言的标题,以期突出主旨。 正如布洛维本人早已指出的那样,在当今的美国社会学界,“劳工 社会学”(sociology of labor)的黄金时代似乎已成为明日黄花,辉煌不再。 工人阶级被认定是一个日益丧失了历史意义的阶级: 在这些正在出现的政治和理论思潮中,关于革命工人阶级的 假设被认定:在理论和哲学上都负担过重…我们必须对工人阶 级说再见,转而拥抱来自公民社会的新社会运动,而公民社会则被 理解为国家和经济之间被遗忘的空间。(Burawoy,1985:S) 欧洲的情况也是一样。如图海纳所言,由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工人阶级正在从政治舞台隐退出去,不再是社会运动和社会革命的主 要力量;社会运动研究者的迫切任务就是要寻找新的社会运动主体,并 且发现“新社会运动”:“因此我们在这里关心的是社会斗争的历史,其 始于人们必须由以起步的工人运动的衰败’”图海纳甚至还以图 表的样式提示:从日渐式微的工人运动开始,如何经历了“文化危机”、 “大拒绝”、“国家批判”、“社区撤退”和“民粹主义”的复杂过程,最终走 向“新社会运动”的终点(Turaine,1981:11-12)。 西方社会学界将此种状况称为“双重危机”(double crises):劳工运 动本身的危机以及劳工研究的危机(Silver,2003:1)。不过,即使在这 样沉闷和保守的理论氛围中,布洛维却仍然坚持认为:针对工人阶级的 研究依然意义深远。他说:“第一,我主张产业工人阶级在历史中做出 了有意义的和自觉的贡献:第二,我主张这些干预是并且持续是由生产 过程塑造的”(Burawoy,1985:5)。坚持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 用坚持生产中心性的立场和观点,是布洛维所反复强调的“社会学的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当然,他也指出: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劳工研 究,应当考虑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所带来的影响和变迁。例如:必须看 到产业工人阶级的“国际重组”。产业工人阶级在某些最为发达的国 家,如美国和西欧各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中归于沉寂,并不 意味着这个阶级在其他国家也同样丧失了历史意义。恰恰相反,如果 我们放大眼界,从产业工人阶级的国际重组的角度上观察问题,就会发 14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的若干特点 ,并希望借此将工人阶级的再形成作为基本研究课题 ,定位 在社会学分析框架的中心地位上。因此本文套用布洛维的做法 ,以“把 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作为引言的标题 ,以期突出主旨。 正如布洛维本人早已指出的那样 ,在当今的美国社会学界“, 劳工 社会学”(sociology of labor) 的黄金时代似乎已成为明日黄花 ,辉煌不再。 工人阶级被认定是一个日益丧失了历史意义的阶级 : 在这些正在出现的政治和理论思潮中 ,关于革命工人阶级的 假设被认定 :在理论和哲学上都负担过重 ……我们必须对工人阶 级说再见 ,转而拥抱来自公民社会的新社会运动 ,而公民社会则被 理解为国家和经济之间被遗忘的空间。(Burawoy , 1985 :5) 欧洲的情况也是一样。如图海纳所言 ,由于“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 工人阶级正在从政治舞台隐退出去 ,不再是社会运动和社会革命的主 要力量 ;社会运动研究者的迫切任务就是要寻找新的社会运动主体 ,并 且发现“新社会运动”“: 因此我们在这里关心的是社会斗争的历史 ,其 始于人们必须由以起步的‘工人运动的衰败’……”图海纳甚至还以图 表的样式提示 :从日渐式微的工人运动开始 ,如何经历了“文化危机”、 “大拒绝”“、国家批判”“、社区撤退”和“民粹主义”的复杂过程 ,最终走 向“新社会运动”的终点(Turaine ,1981 :11 - 12) 。 西方社会学界将此种状况称为“双重危机”(double crises) :劳工运 动本身的危机以及劳工研究的危机 (Silver , 2003 :1) 。不过 ,即使在这 样沉闷和保守的理论氛围中 ,布洛维却仍然坚持认为 :针对工人阶级的 研究依然意义深远。他说“: 第一 ,我主张产业工人阶级在历史中做出 了有意义的和自觉的贡献 ;第二 ,我主张这些干预是并且持续是由生产 过程塑造的”(Burawoy , 1985 :5) 。坚持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 用 ,坚持生产中心性的立场和观点 ,是布洛维所反复强调的“社会学的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当然 ,他也指出 :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劳工研 究 ,应当考虑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所带来的影响和变迁。例如 :必须看 到产业工人阶级的“国际重组”。产业工人阶级在某些最为发达的国 家 ,如美国和西欧各国 ,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中归于沉寂 ,并不 意味着这个阶级在其他国家也同样丧失了历史意义。恰恰相反 ,如果 我们放大眼界 ,从产业工人阶级的国际重组的角度上观察问题 ,就会发 14 社会学研究 2006. 2
论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逐步消逝的产业工人阶级,却在一大批发展中国 家和转型国家中迅速崛起。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变成全球产业工人 阶级的复兴基地。其中,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正是至为重要的基地之一。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就可以做出的一个最直截了当的判断就是:当国际 社会和经济学家们异口同声地断言中国正在变成一座“世界工厂”时, 这个断言的社会学意义己被一语道破:世界上最庞大的产业工人阶级 正在中国形成。不用说,这个阶级的命运、它对社会转型的作用和对未 来发展的影响,应当成为中国社会学关注的中心问题。 由此可见:本文主张“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强调确立工人 阶级研究在当代中国社会学中的中心地位,并非单纯的理论逻辑推动 使然。如果说,西方社会学的众多重要发现,往往直接来自对理论逻辑 本身的思考,是对理论逻辑中某些缺失的反思和补充的话(虽然其动力 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社会生活的实践),那么,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转 变来提出社会学的研究问题,则更多地是立足于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 转型的实践,来自于我们每日都在经历的日常社会生活本身(虽然要真 正把握社会生活的实践逻辑,理论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我 们应当有能力面对中国社会的“真问题”。把中国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研 究推向中国社会学理论框架的中心地位的,不是个人理论偏好的作用, 而正是转型社会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实践逻辑所提出的“真问题” 使然。这个“真问题”扎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中国社会虽然 身处现当代的时空条件下,但是它所经历的所有转型问题,都无不具有 古典意义。 二、两次“大转变”:中国工人阶级再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卡尔波兰尼及其“大转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卡尔波兰 尼的著作再次引起社会学界的普遍关注。社会学家们从尘封的历史档 案中重新发现了《大转变》(olanyi,1957/1944)和《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 场》(Polanyi,etal,1971/1957。自那时以来,诸如“形式经济学”和“实 体经济学”的区分,“市场”、“再分配”和“互惠”等三种组织生计活动的 方式之类的概念和命题,又重新回到了社会学的书本里和课堂上。人 15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现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逐步消逝的产业工人阶级 ,却在一大批发展中国 家和转型国家中迅速崛起。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变成全球产业工人 阶级的复兴基地。其中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正是至为重要的基地之一。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就可以做出的一个最直截了当的判断就是 :当国际 社会和经济学家们异口同声地断言中国正在变成一座“世界工厂”时 , 这个断言的社会学意义已被一语道破 :世界上最庞大的产业工人阶级 正在中国形成。不用说 ,这个阶级的命运、它对社会转型的作用和对未 来发展的影响 ,应当成为中国社会学关注的中心问题。 由此可见 :本文主张“把工人阶级带回分析的中心”,强调确立工人 阶级研究在当代中国社会学中的中心地位 ,并非单纯的理论逻辑推动 使然。如果说 ,西方社会学的众多重要发现 ,往往直接来自对理论逻辑 本身的思考 ,是对理论逻辑中某些缺失的反思和补充的话(虽然其动力 归根结底还是来自社会生活的实践) ,那么 ,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的转 变来提出社会学的研究问题 ,则更多地是立足于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 转型的实践 ,来自于我们每日都在经历的日常社会生活本身(虽然要真 正把握社会生活的实践逻辑 ,理论当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 。我 们应当有能力面对中国社会的“真问题”。把中国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研 究推向中国社会学理论框架的中心地位的 ,不是个人理论偏好的作用 , 而正是转型社会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实践逻辑所提出的“真问题” 使然。这个“真问题”扎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中国社会虽然 身处现当代的时空条件下 ,但是它所经历的所有转型问题 ,都无不具有 古典意义。 二、两次“大转变”:中国工人阶级再形成的社会背景 (一) 卡尔·波兰尼及其“大转变”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随着“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 ,卡尔·波兰 尼的著作再次引起社会学界的普遍关注。社会学家们从尘封的历史档 案中重新发现了《大转变》(Polanyi ,1957Π1944) 和《早期帝国的贸易与市 场》(Polanyi , et al , 1971Π1957) 。自那时以来 ,诸如“形式经济学”和“实 体经济学”的区分“, 市场”“、再分配”和“互惠”等三种组织生计活动的 方式之类的概念和命题 ,又重新回到了社会学的书本里和课堂上。人 15 论 文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社会学研究 2006.2 们甚至挖掘出“嵌入性”概念并奉之为“新经济社会学”的圭桌(olanyi, 1957/1944:Granovetter,1985)。人们还把波兰尼的一些文章编纂成册, 单独出版(Polanyi,1971/1968,1977)。不过,起初大多数经济社会学家 对波兰尼的著作似乎理解不深。斯维德博格就曾经这样评价波兰尼的 《大转变》:“它自成一格地讲述了一个英国经济史的故事”(Swedberg, 1987)。但是,问题远远没有斯维德伯格所说的那样简单,《大转变》的 意义也显然并不局限于讲述已经逝去的一段历史。随着资本主义全球 化过程在当代的急剧扩张,以及自上个世纪末叶以来原社会主义阵营 各国纷纷走向市场经济,波兰尼的预见和警告正在日益引起社会学的 再度关注,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也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日渐彰显 出来。 按照波兰尼的说法,整个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自我调 节的市场”(self-regulated market)的发育史。“自我调节市场”的扩展,特 别是国家在“重商主义政策”导引下之有计划的干预活动,将那些原本 不属于商品的范畴即土地、劳动力和货币,一并卷入市场交易的旋涡, 把它们变成“虚构的商品”。这样一来,也就根本颠倒了市场与社会的 真实关系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入所谓“市场社会”:原先是市场“嵌入 于”社会中,市场的原则即价格机制仅仅在经济的领域内才发挥作用; 现在,市场原则却通行于整个社会,在经济以外的那些领域,如政治、文 化和社会领域,都毫无例外地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大转变”一人 类基本生计模式(livelihood)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往往最终导致各个 国家内部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复杂矛盾、危机乃至冲突。 与很多古典社会学家一样,波兰尼的论述也遵循着“辩证法”的原 则而展开:“自我调节市场”的运动和扩展,与其对立面即“社会的自我 保护”运动是共生共存的。市场越是发展,社会就越是试图保护自己, 将市场重置于社会掌控之下的趋势就越是强固。从1795年的“史宾翰 连法”到1830年以后陆续出台的各种“济贫法案”①,甚至两次世界大战 前后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社会主义和德国右翼极权主义的兴起,都可 以看作是社会为保护自身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但是,这种努力若不能 ① “史宾翰连法”(Speenhamland Act)“是一项反映生存权(right to live)原则的制度。它以面包 的现行售价为标准对工资予以补助:此一补助同时也附有家庭津贴…它的目的是要在 史宾翰连法所施行的乡间地区造成就业机会,同时防止贫民四处流浪”(转引自博兰尼, 1989/1957:14)。 16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们甚至挖掘出“嵌入性”概念并奉之为“新经济社会学”的圭臬(Polanyi , 1957Π1944 ; Granovetter , 1985) 。人们还把波兰尼的一些文章编纂成册 , 单独出版(Polanyi , 1971Π1968 , 1977) 。不过 ,起初大多数经济社会学家 对波兰尼的著作似乎理解不深。斯维德博格就曾经这样评价波兰尼的 《大转变》“: 它自成一格地讲述了一个英国经济史的故事”(Swedberg , 1987) 。但是 ,问题远远没有斯维德伯格所说的那样简单 ,《大转变》的 意义也显然并不局限于讲述已经逝去的一段历史。随着资本主义全球 化过程在当代的急剧扩张 ,以及自上个世纪末叶以来原社会主义阵营 各国纷纷走向市场经济 ,波兰尼的预见和警告正在日益引起社会学的 再度关注 ,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也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面前日渐彰显 出来。 按照波兰尼的说法 ,整个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自我调 节的市场”(self2regulated market) 的发育史。“自我调节市场”的扩展 ,特 别是国家在“重商主义政策”导引下之有计划的干预活动 ,将那些原本 不属于商品的范畴即土地、劳动力和货币 ,一并卷入市场交易的旋涡 , 把它们变成“虚构的商品”。这样一来 ,也就根本颠倒了市场与社会的 真实关系 ,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入所谓“市场社会”:原先是市场“嵌入 于”社会中 ,市场的原则即价格机制仅仅在经济的领域内才发挥作用 ; 现在 ,市场原则却通行于整个社会 ,在经济以外的那些领域 ,如政治、文 化和社会领域 ,都毫无例外地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大转变”———人 类基本生计模式(livelihood) 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往往最终导致各个 国家内部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复杂矛盾、危机乃至冲突。 与很多古典社会学家一样 ,波兰尼的论述也遵循着“辩证法”的原 则而展开“: 自我调节市场”的运动和扩展 ,与其对立面即“社会的自我 保护”运动是共生共存的。市场越是发展 ,社会就越是试图保护自己 , 将市场重置于社会掌控之下的趋势就越是强固。从 1795 年的“史宾翰 连法”到 1830 年以后陆续出台的各种“济贫法案”①,甚至两次世界大战 前后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社会主义和德国右翼极权主义的兴起 ,都可 以看作是社会为保护自身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但是 ,这种努力若不能 16 社会学研究 2006. 2 ① “史宾翰连法”(Speenhamland Act)“是一项反映生存权(right to live) 原则的制度。它以面包 的现行售价为标准对工资予以补助 ;此一补助同时也附有家庭津贴 ……它的目的是要在 史宾翰连法所施行的乡间地区造成就业机会 ,同时防止贫民四处流浪”(转引自博兰尼 , 1989Π1957 :14)
论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奏效,就会导致大规模的政治、军事冲突,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是“社会自 我保护运动”归于失败的必然结局,其结果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毁灭。 自我调节市场的扩展和社会自我保护机制的共存与矛盾运动构成 波兰尼所谓的社会“双向运动”(double movements)。有论者己经独具慧 眼地指出:这种“双向运动”才是波兰尼看待市场社会及其演变的核心 观点和独特理论贡献(吕鹏2005)。波兰尼曾经忧心忡忡地告诫后人: 社会自我保护机制失败所导致的自我调节市场的无限扩张,最终将会 导致人类文明的崩溃现在这个临界点似乎顶着“全球化”的新名 义,伴随自由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的积极扩张而日益逼近。毫无疑问, 当下的“全球化过程”,就其实质而言,可以称之为波兰尼意义上的“自 我调节市场”的历史长程运动的最新阶段,它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无情地 拆毁社会自我保护的最后屏障,从而深刻地改变了社会中各个阶级,特 别是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 (二)麦克布洛维及其“第二次大转变” 面对原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 济,“左”“右”两派社会学家各自做出了不同的理论反应。福山宣告了 “历史的终结”:随着原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放弃计划经济,人类的 主流经济形态业已万宗归一,毫无例外地走向市场经济,内在于历史运 动的根本张力就此消逝。在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终结了(福山,1998)。 抱持类似观点的社会学家还有伊万塞勒尼。在一篇基于韦伯理论的 研究文献中,塞勒尼及其合作者试图提出“资本主义类型学”的范畴,把 转向市场经济的前苏联、中东和东亚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全都分门别 类地纳入这个朝向资本主义运动的狭窄理论框架之中(g& Szelenyi,2004)。 布洛维则接续波兰尼的观点,针对原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的 市场转型,提出了“第二次大转变”的论断。布洛维将上个世纪80年代 末期苏东和东亚各社会主义国家急剧地转变经济形态,走向市场经济 称作“第二次大转变”并且就此提出社会学面临的新任务: 如果说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古典社会学致力于解释朝向 市场经济的第一次“大转变”的话,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使社会学再 次投入,以把握第二次“大转变”"的挑战呢?(Burawoy,2000:693) 17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奏效 ,就会导致大规模的政治、军事冲突 ,世界大战的爆发就是“社会自 我保护运动”归于失败的必然结局 ,其结果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毁灭。 自我调节市场的扩展和社会自我保护机制的共存与矛盾运动构成 波兰尼所谓的社会“双向运动”(double movements) 。有论者已经独具慧 眼地指出 :这种“双向运动”才是波兰尼看待市场社会及其演变的核心 观点和独特理论贡献(吕鹏 ,2005) 。波兰尼曾经忧心忡忡地告诫后人 : 社会自我保护机制失败所导致的自我调节市场的无限扩张 ,最终将会 导致人类文明的崩溃 ———现在这个临界点似乎顶着“全球化”的新名 义 ,伴随自由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的积极扩张而日益逼近。毫无疑问 , 当下的“全球化过程”,就其实质而言 ,可以称之为波兰尼意义上的“自 我调节市场”的历史长程运动的最新阶段 ,它的每一步进展都在无情地 拆毁社会自我保护的最后屏障 ,从而深刻地改变了社会中各个阶级 ,特 别是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 (二) 麦克·布洛维及其“第二次大转变” 面对原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纷纷放弃计划经济 ,走向市场经 济“, 左”“右”两派社会学家各自做出了不同的理论反应。福山宣告了 “历史的终结”:随着原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放弃计划经济 ,人类的 主流经济形态业已万宗归一 ,毫无例外地走向市场经济 ,内在于历史运 动的根本张力就此消逝。在这个意义上说 ,历史终结了 (福山 ,1998) 。 抱持类似观点的社会学家还有伊万·塞勒尼。在一篇基于韦伯理论的 研究文献中 ,塞勒尼及其合作者试图提出“资本主义类型学”的范畴 ,把 转向市场经济的前苏联、中东和东亚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全都分门别 类地纳入这个朝向资本主义运动的狭窄理论框架之中 ( King & Szelenyi , 2004) 。 布洛维则接续波兰尼的观点 ,针对原社会主义阵营的各个国家的 市场转型 ,提出了“第二次大转变”的论断。布洛维将上个世纪 80 年代 末期苏东和东亚各社会主义国家急剧地转变经济形态 ,走向市场经济 称作“第二次大转变”,并且就此提出社会学面临的新任务 : 如果说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古典社会学致力于解释朝向 市场经济的第一次“大转变”的话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使社会学再 次投入 ,以把握第二次“大转变”的挑战呢 ? (Burawoy , 2000 :693) 17 论 文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社会学研究 2006.2 在布洛维看来,虽然古典社会学家都没有也不可能直接地思考“第 二次大转变”,但是他们特有的理论视角还是为社会学理解“第二次大 转变”提供了立论的根基。马克思关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 中新、旧阶级之间产生剧烈的阶级斗争的观点,涂尔干关于社会基本秩 序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转变的观点,以及韦伯关于具有某种文 化价值取向的新社会群体将会成为正在形成的市场社会建造者的观 点,都是社会学理解“第二次大转变”的不可或缺的学术基础,是必须接 续的历史传统和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例如,上述涂尔干的观点,在新 的转型条件下可以轻而易举地翻译为“从总体性秩序(totalitarian order) 向公民秩序(civic order)的转变”(Burawoy,2000:694)。 但是,在封建主义的废墟上建造市场社会是一回事,从社会主义计 划体制转向市场经济又是一回事。两者的起点不同,所生成的转型逻 辑自然也就不同。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的起点上,人们面对的是 全然不同的国际背景、阶级结构、政权模式、社会制度安排和文化意识 形态。就是在原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各个国家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差 异。这就造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而 社会学家在理解“第二次大转变”时,也会形成众多不同的理论,突出此 种转型过程的不同侧面。例如,同样是研究原中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 济转型,大卫斯塔克比较注重路径依赖和社会网络的作用,而塞勒尼 则似乎更强调社会精英的创新精神(参见Grabher&Sark,1997:Stark et al.,2000 Szelenyi,1988 Szelenyi Kostello,1996) 但是,隐藏在不同的理论见地背后的却是一个更为深刻的区别,这 就是研究者观察问题的立场和角度的区别。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社会主 义国家的经济改革?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里,谁是改革的动力?谁承 担了改革的主要成本?谁享受了改革的主要成果?应该“自下而上”还 是“自上而下”地看待这种改革?众多社会学者如塞勒尼等显然是“精 英论”者,在他们眼中,改革的动力显然来自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各 样的精英阶层,特别是掌握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和掌握权力的各级政 府官员。但另一方面,布洛维等重视的却是工人阶级和底层民众的历 史命运和历史作用(Burawoy,2000;Lee,1999)。这至少向我们提示:面 对“第二次大转变”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学不仅要 研究知识分子、企业家、中央和地方的政府官员的角色和作用,而且更 要目光下移,移向社会底层,移向承担主要改革成本的普通工人、农民 18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在布洛维看来 ,虽然古典社会学家都没有也不可能直接地思考“第 二次大转变”,但是他们特有的理论视角还是为社会学理解“第二次大 转变”提供了立论的根基。马克思关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 中新、旧阶级之间产生剧烈的阶级斗争的观点 ,涂尔干关于社会基本秩 序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转变的观点 ,以及韦伯关于具有某种文 化价值取向的新社会群体将会成为正在形成的市场社会建造者的观 点 ,都是社会学理解“第二次大转变”的不可或缺的学术基础 ,是必须接 续的历史传统和可资借鉴的学术资源。例如 ,上述涂尔干的观点 ,在新 的转型条件下可以轻而易举地翻译为“从总体性秩序(totalitarian order) 向公民秩序(civic order) 的转变”(Burawoy , 2000 :694) 。 但是 ,在封建主义的废墟上建造市场社会是一回事 ,从社会主义计 划体制转向市场经济又是一回事。两者的起点不同 ,所生成的转型逻 辑自然也就不同。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的起点上 ,人们面对的是 全然不同的国际背景、阶级结构、政权模式、社会制度安排和文化意识 形态。就是在原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各个国家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差 异。这就造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转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而 社会学家在理解“第二次大转变”时 ,也会形成众多不同的理论 ,突出此 种转型过程的不同侧面。例如 ,同样是研究原中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 济转型 ,大卫·斯塔克比较注重路径依赖和社会网络的作用 ,而塞勒尼 则似乎更强调社会精英的创新精神(参见 Grabher &Stark , 1997 ;Stark et al. ,2000 ;Szelenyi ,1988 ;Szelenyi & Kostello ,1996) 。 但是 ,隐藏在不同的理论见地背后的却是一个更为深刻的区别 ,这 就是研究者观察问题的立场和角度的区别。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社会主 义国家的经济改革 ? 在这些社会主义国家里 ,谁是改革的动力 ? 谁承 担了改革的主要成本 ? 谁享受了改革的主要成果 ? 应该“自下而上”还 是“自上而下”地看待这种改革 ? 众多社会学者如塞勒尼等显然是“精 英论”者 ,在他们眼中 ,改革的动力显然来自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各 样的精英阶层 ,特别是掌握文化资本的知识分子和掌握权力的各级政 府官员。但另一方面 ,布洛维等重视的却是工人阶级和底层民众的历 史命运和历史作用(Burawoy , 2000 ;Lee ,1999) 。这至少向我们提示 :面 对“第二次大转变”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学不仅要 研究知识分子、企业家、中央和地方的政府官员的角色和作用 ,而且更 要目光下移 ,移向社会底层 ,移向承担主要改革成本的普通工人、农民 18 社会学研究 2006. 2
论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和其他劳动人民,研究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历史命运。 (三)中国社会:位于两次大转变交汇点上 两次“大转变”的观点,为我们观察和研究当今中国社会提供了基 本视角。简言之,如果要从宏观水平和基本性质上界定当今中国社会 的基本特点,那就应简明扼要地指出:中国社会正处在两次“大转变”的 交汇点上。一方面,从全球化的背景来看,中国社会正处在世界范围的 市场化潮流中,她已经被深深地卷入全球化的漩涡。在中国人的历史 上,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整个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都如此深刻地 与世界资本主义的主流文明缠绕在一起,密不可分并深受这种主流文 明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社会本身也正在经历剧烈的体制转 型,在国家权力的导引和推动下涌动的市场化大潮,空前猛烈地冲击着 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各个领域,彻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重新 塑造着全部社会生活。当年在欧洲花费了上百年时间、历经几代人的 艰辛历程才告完结的建设市场经济的事业,在中国仅仅用了近30年时 间,就在一代人的努力下大体完成了。其转型速度之快、作用范围之 广、影响之深刻令人膛目结舌。因此,从“大转变”的角度来看待当今中 国社会,其重点在于强调此种变化绝不限于社会生活细微末节的改变, 而是整个社会的生计模式、基本的社会安排和社会框架以及阶级、阶层 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和进行重构。①其中,中国工人阶级的再形成就是 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①当然,“阶级”的观点现在变成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在西方社会学界,“阶级的终结”(te end of class)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自上一世纪70、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们讨论 了“阶级理论”,结果当然是二元的。一些社会学家断言了“阶级的死亡”(Clark and Lipset, 1991),而另一些社会学家则希望经过细致的实证研究修正传统的阶级理论,使之恢复在 社会学研究中的活力(Wg,1985)。我在这里不想过多地论及这个复杂的问题,而只是 提出:要想理解位于两次“大转变”交汇点上的中国当代社会,理解基本的社会安排、社会 框架方面的变化,我们应当重新引入阶级(或者按照图海纳的看法,“阶级关系”,参见 Touraine,1988:ii)这种能够反映宏观结构变化的视角。至于阶级范畴与劳工研究的关 系,参见吴清军,2004。 19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和其他劳动人民 ,研究他们的生存状况和历史命运。 (三) 中国社会 :位于两次大转变交汇点上 两次“大转变”的观点 ,为我们观察和研究当今中国社会提供了基 本视角。简言之 ,如果要从宏观水平和基本性质上界定当今中国社会 的基本特点 ,那就应简明扼要地指出 :中国社会正处在两次“大转变”的 交汇点上。一方面 ,从全球化的背景来看 ,中国社会正处在世界范围的 市场化潮流中 ,她已经被深深地卷入全球化的漩涡。在中国人的历史 上 ,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整个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都如此深刻地 与世界资本主义的主流文明缠绕在一起 ,密不可分并深受这种主流文 明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 ,中国社会本身也正在经历剧烈的体制转 型 ,在国家权力的导引和推动下涌动的市场化大潮 ,空前猛烈地冲击着 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各个领域 ,彻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面貌 ,重新 塑造着全部社会生活。当年在欧洲花费了上百年时间、历经几代人的 艰辛历程才告完结的建设市场经济的事业 ,在中国仅仅用了近 30 年时 间 ,就在一代人的努力下大体完成了。其转型速度之快、作用范围之 广、影响之深刻令人瞠目结舌。因此 ,从“大转变”的角度来看待当今中 国社会 ,其重点在于强调此种变化绝不限于社会生活细微末节的改变 , 而是整个社会的生计模式、基本的社会安排和社会框架以及阶级、阶层 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和进行重构。① 其中 ,中国工人阶级的再形成就是 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变迁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19 论 文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① 当然“, 阶级”的观点现在变成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在西方社会学界“, 阶级的终结”(the end of class) 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自上一世纪 70、80 年代以来 ,许多学者们讨论 了“阶级理论”,结果当然是二元的。一些社会学家断言了“阶级的死亡”(Clark and Lipset , 1991) ,而另一些社会学家则希望经过细致的实证研究修正传统的阶级理论 ,使之恢复在 社会学研究中的活力(Wright , 1985) 。我在这里不想过多地论及这个复杂的问题 ,而只是 提出 :要想理解位于两次“大转变”交汇点上的中国当代社会 ,理解基本的社会安排、社会 框架方面的变化 ,我们应当重新引入阶级 (或者按照图海纳的看法 “, 阶级关系”,参见 Touraine , 1988 : xiii) 这种能够反映宏观结构变化的视角。至于阶级范畴与劳工研究的关 系 ,参见吴清军 ,2004
社会学研究 2006.2 二、大转变时代的社会学 面对两次“大转变”,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都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 提出了看法。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本身的发育以及它如何促成旧经济 体制的崩解:政治学关注的是国家权力以及各种相关政治制度的改变。 相形之下,社会学所关注的当然是“社会”,是相对而言区别于“国家”和 “经济”领域的社会生活本身,并且由此而形成面对“大转变”特别是面 对“第二次大转变”的社会学的独特观点。 但是,社会学关于“第二次大转变”的探讨却不是按照单一的路径 展开的。在当今的众多流派中,我们看到至少有两条不同的研究路线 至为重要。一条导源于马克斯韦伯,其自称为“新古典的社会学” (New classical Sociology);另一条导源于马克思,其自称为“社会学的马 克思主义”(Sociological Marxism)。前者对正在来临的市场社会抱持积 极肯定的态度,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根本就是走了一条弯路,人类社 会最终还是要走向资本主义:后者对市场社会乃至整个资本主义抱持 批判和否定的态度,其基本的立场仍然是试图超越资本主义。 (一)“新古典的社会学” “新古典的社会学”所提出的问题是:在计划体制的废墟上建造市 场社会,要依靠什么样的社会力量才能实现?这个问题的实际含义是: 曾经被韦伯寄予重望的工业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内早已被毁灭 了。当这些社会经历过“社会主义的插曲”后又重新踏上通向资本主义 的道路时,有哪个阶级能够替代已被消灭的工业资产阶级,实现构造市 场社会的任务呢?面对这个问题,塞勒尼、伊亚和汤斯利等试图借助 “阶级重建”的方法给出答案。他们依据当代中欧社会转型的案例,提 出由于“文化资本”在这些社会里业己取代“经济资本”,成为支配性的 资本形式,因而掌握“文化资本”的知识精英成为构建市场社会的主导 社会力量。塞勒尼等人说道: 后共产主义的资本主义是由一个宽泛界定的知识阶层来导引 的,该阶层致力于资本家社会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事业。(El etal.,1998:6) 20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二、大转变时代的社会学 面对两次“大转变”,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都基于自己的学科背景 提出了看法。经济学关注的是市场本身的发育以及它如何促成旧经济 体制的崩解 ;政治学关注的是国家权力以及各种相关政治制度的改变。 相形之下 ,社会学所关注的当然是“社会”,是相对而言区别于“国家”和 “经济”领域的社会生活本身 ,并且由此而形成面对“大转变”,特别是面 对“第二次大转变”的社会学的独特观点。 但是 ,社会学关于“第二次大转变”的探讨却不是按照单一的路径 展开的。在当今的众多流派中 ,我们看到至少有两条不同的研究路线 至为重要。一条导源于马克斯·韦伯 ,其自称为“新古典的社会学” (New classical Sociology) ;另一条导源于马克思 ,其自称为“社会学的马 克思主义”(Sociological Marxism) 。前者对正在来临的市场社会抱持积 极肯定的态度 ,在他们看来 ,社会主义根本就是走了一条弯路 ,人类社 会最终还是要走向资本主义 ;后者对市场社会乃至整个资本主义抱持 批判和否定的态度 ,其基本的立场仍然是试图超越资本主义。 (一)“新古典的社会学” “新古典的社会学”所提出的问题是 :在计划体制的废墟上建造市 场社会 ,要依靠什么样的社会力量才能实现 ? 这个问题的实际含义是 : 曾经被韦伯寄予重望的工业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国家内早已被毁灭 了。当这些社会经历过“社会主义的插曲”后又重新踏上通向资本主义 的道路时 ,有哪个阶级能够替代已被消灭的工业资产阶级 ,实现构造市 场社会的任务呢 ? 面对这个问题 ,塞勒尼、伊亚和汤斯利等试图借助 “阶级重建”的方法给出答案。他们依据当代中欧社会转型的案例 ,提 出由于“文化资本”在这些社会里业已取代“经济资本”,成为支配性的 资本形式 ,因而掌握“文化资本”的知识精英成为构建市场社会的主导 社会力量。塞勒尼等人说道 : 后共产主义的资本主义是由一个宽泛界定的知识阶层来导引 的 ,该阶层致力于资本家社会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事业。( Eyal et al. , 1998 :6) 20 社会学研究 2006. 2
论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塞勒尼将他们的这一套理论称为“新古典的社会学”,其意即在与 第一次“大转变”中产生的“古典社会学”即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的社 会学理论相比照: 共产主义的衰落可以被理解成发给社会学家的请柬,以重访 马克思和韦伯等古典社会学理论家所研讨过的那些旧的研究基 点。正如新古典经济学随着福利国家的陨落而兴起一样,共产主 义的衰落为启动新的研究议程,即为新古典社会学设定了研究议 程。(Eyal et al.,1998:3) (二)“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 导源于马克思的研究路线即“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似乎要更为 复杂一些。按照布洛维的概括,在“古典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本人的 社会理论之后,其在发展过程中分化成两条支流,但最后殊途同归,共 同走向一个终点。其中,第一条支流以列宁为中介而以葛兰西为终点, 第二条支流以卢卡奇为中介而以波兰尼为终点。就是说,葛兰西和波 兰尼分别代表了发展途程的两个端项,两者最后汇合为“社会学的马克 思主义”(Burawoy,2003)。 所谓“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其特点自然是彰显“社会”本身的研 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虽说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关于“社 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论述。葛兰西和波兰尼都以区别于国 家和市场的“社会”本身为研究对象,但是两者的角度又各有不同。葛 兰西所强调的是“公民社会”,这种“公民社会”是在与国家的关系中得 到界定的:波兰尼强调的则是“能动社会”(active society),这种“能动社 会”是在与市场的搏斗中成长起来的。布洛维评论道: 葛兰西的“公民社会”结合了国家以吸纳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挑 战。因此葛兰西描述了资本主义内部从政治专政到政治霸权的过 渡…波兰尼的“能动社会”反对劳动力、土地和货币的商品化。 在这里是从市场专制到市场调节的过渡…(Burawoy,2003:220) 但是,正如布洛维指出的,虽然葛兰西和波兰尼都突出了“社会”本 2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塞勒尼将他们的这一套理论称为“新古典的社会学”,其意即在与 第一次“大转变”中产生的“古典社会学”即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的社 会学理论相比照 : 共产主义的衰落可以被理解成发给社会学家的请柬 ,以重访 马克思和韦伯等古典社会学理论家所研讨过的那些旧的研究基 点。正如新古典经济学随着福利国家的陨落而兴起一样 ,共产主 义的衰落为启动新的研究议程 ,即为新古典社会学设定了研究议 程。(Eyal et al. , 1998 :3) (二)“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 导源于马克思的研究路线即“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似乎要更为 复杂一些。按照布洛维的概括 ,在“古典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本人的 社会理论之后 ,其在发展过程中分化成两条支流 ,但最后殊途同归 ,共 同走向一个终点。其中 ,第一条支流以列宁为中介而以葛兰西为终点 , 第二条支流以卢卡奇为中介而以波兰尼为终点。就是说 ,葛兰西和波 兰尼分别代表了发展途程的两个端项 ,两者最后汇合为“社会学的马克 思主义”(Burawoy , 2003) 。 所谓“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其特点自然是彰显“社会”本身的研 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虽说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 ,关于“社 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论述。葛兰西和波兰尼都以区别于国 家和市场的“社会”本身为研究对象 ,但是两者的角度又各有不同。葛 兰西所强调的是“公民社会”,这种“公民社会”是在与国家的关系中得 到界定的 ;波兰尼强调的则是“能动社会”(active society) ,这种“能动社 会”是在与市场的搏斗中成长起来的。布洛维评论道 : 葛兰西的“公民社会”结合了国家以吸纳对资本主义的政治挑 战。因此葛兰西描述了资本主义内部从政治专政到政治霸权的过 渡 ……波兰尼的“能动社会”反对劳动力、土地和货币的商品化。 在这里是从市场专制到市场调节的过渡 ……(Burawoy , 2003 :220) 但是 ,正如布洛维指出的 ,虽然葛兰西和波兰尼都突出了“社会”本 21 论 文 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
社会学研究 2006.2 身,而且分别在与“国家”和“市场”的互动中探讨了“社会”的运作逻辑, 但“社会从何而来”的问题在他们那里似乎仍然悬而未决,至少也是没 有得到明晰的说明。葛兰西强调“公民社会”的功能其导致资本主 义的国家权力走向“霸权”形态,但却根本回避了“公民社会从何而来” 的问题(Buroway,2003:221)。相形之下,波兰尼似乎比葛兰西前进了一 步,他比较明确地提出一般而言是阶级和社会,特殊而言是工人阶级和 现代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就为“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 分析的起点,从这里就可以把所谓“社会分析”推进到更为具体、更为深 刻的“阶级分析”。两人各自的观点如图1所示。 国家 市场 扩张/稳定 社会 解构/反应 阶级 图1“社会”的起源和功能 资料来源Burawoy,2003。 (三)工人阶级与现代社会的形成 波兰尼在论说“史宾翰连法”的影响时说道: 废除史宾翰连法案是现代工人阶级真正诞生之日。他们切身 的自我利益使他们成为对抗机械文明之内在危机的社会保护者。 但是不论他们将来的变化如何,工人阶级与市场经济在历史上一 起出现。(博兰尼,1989/1957:188) 按照波兰尼的说法,社会是阶级动员的产物特别是工人阶级动员 22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身 ,而且分别在与“国家”和“市场”的互动中探讨了“社会”的运作逻辑 , 但“社会从何而来”的问题在他们那里似乎仍然悬而未决 ,至少也是没 有得到明晰的说明。葛兰西强调“公民社会”的功能 ———其导致资本主 义的国家权力走向“霸权”形态 ,但却根本回避了“公民社会从何而来” 的问题(Buroway ,2003 :221) 。相形之下 ,波兰尼似乎比葛兰西前进了一 步 ,他比较明确地提出一般而言是阶级和社会 ,特殊而言是工人阶级和 现代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这就为“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个 分析的起点 ,从这里就可以把所谓“社会分析”推进到更为具体、更为深 刻的“阶级分析”。两人各自的观点如图 1 所示。 图 1 “社会”的起源和功能 资料来源 :Burawoy ,2003。 (三) 工人阶级与现代社会的形成 波兰尼在论说“史宾翰连法”的影响时说道 : 废除史宾翰连法案是现代工人阶级真正诞生之日。他们切身 的自我利益使他们成为对抗机械文明之内在危机的社会保护者。 但是不论他们将来的变化如何 ,工人阶级与市场经济在历史上一 起出现。(博兰尼 ,1989Π1957 :188) 按照波兰尼的说法 ,社会是阶级动员的产物 ,特别是工人阶级动员 22 社会学研究 200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