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学习论 李赢莹
孔孟学习论 李 赢 莹
孔子(前51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论语》是孔子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 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四书
孔子(前511-前479),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论语》是孔子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 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四书
a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 人。被后世人尊称“亚圣” 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 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 《论语》与新著徵文集,其间杂有 子》在作者和肉的话语。《孟子》现 容上有什么区别 “内书”七篇
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 人。被后世人尊称“亚圣” 他是儒家学派中思(子思) 孟(孟轲)学派的主要代表,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 人所著散文集,其间杂有 弟子的话语。《孟子》现 存“内书”七篇。 《论语》与《孟 子》在作者和内 容上有什么区别
1、学而时①习②之,不亦说③乎 《论谢学啊芳法 而:表示顺接关系的连词之:助词 时:按时在一定的时候。为:动词 习:既指温习,也指实习。担任充当 说:通“悦”,高兴愉快 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 习它,不也高兴吗?
1、学而时①习②之,不亦说③乎? 《论语·学而》 时:按时在一定的时候。 习:既指温习,也指实习。 说:通“悦”,高兴愉快 而:表示顺接关系的连词 之:助词 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 习它,不也高兴吗? 学习方法 为:动词 担任充当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 语为政》 学习方法 故:旧的。这里指已经学过的知识 而: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古:可以把 可以 今:表示许可可能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 新的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 语·为政》 故:旧的。这里指已经学过的知识 学习方法 温习旧的知识,进而能有新的体会、 新的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而: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可以 古:可以把 今:表示许可 可能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而:表示转折关系 罔:迷惑而无所得。学习方法 殆:疑惑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里糊涂无所得; 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罔:迷惑而无所得。 殆:疑惑 而:表示转折关系 学习方法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糊里糊涂无所得; 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论语·为政》 为:动词是 学习态度 知:通“智”聪明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聪明智慧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论语·为政》 为:动词 是 知:通“智”聪明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这就是聪明智慧。 学习态度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 冶长》 而: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学习态度 词类活用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聪明灵活,爱好学习,不以向地位低 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 冶长》 而: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词类活用 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聪明灵活,爱好学习,不以向地位低 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学习态度
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论语·雍也》 之:助词 学习态度 懂得学问的人赶不上爱好学问的 人,爱好学问的人赶不上以学问 为乐的人
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论语·雍也》 懂得学问的人赶不上爱好学问的 人,爱好学问的人赶不上以学问 为乐的人。 之:助词 学习态度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店:苦思苦想仍然不能领会的样子 愤 今:生气发怒 启:开导悱: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隅:角落 教学方法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愤 古:苦思 苦想仍然不能领会的样子 今:生气 发怒 启:开导 悱: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隅:角落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