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论学课堂练习 姓名 、词语解释(15分) 1、五十而知天命 知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易 3、今夫弈之为数 为 4、进,吾往也 进 、句子解释(12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下列句中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而”字用法相同的是()(3分) A、不学则殆B、吾退而寒之者至矣C、思援弓缴而射之D、七十而从心所欲 四、以下孔、孟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12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五、第一则中的有些词语,已成为年龄的别名。如三十岁称 四十岁 称 五十岁称 ,六十岁 七十岁称 耄耋( mao die)则是指 岁的年纪(泛指老年)。(18分) 六、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出四个成语(12分) 1、 2 3 七、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因而 这句话也可以写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请举一两个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也 可以是他人的)来论证这句话。(8分) 八、常识填空(20分) 孔子、孟子是怎样一个人?《论语》、《孟子》是怎样一部书?请各用一句话加以 介绍。 孔子: 孟子 《论语》: 《孟子》:
孔孟论学课堂练习 姓名 一、词语解释(15 分) 1、五十而知.天命 知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易 生 3、今夫弈之为.数 为 4、进.,吾往也 进 二、句子解释(12 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三、下列句中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而”字用法相同的是( )(3 分) A、不学则殆 B、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七十而从心所欲 四、以下孔、孟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12 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五、第一则中的有些词语,已成为年龄的别名。如三十岁称 ,四十岁 称 ,五十岁称 ,六十岁 ,七十岁称 ; 耄耋(mao die)则是指 岁的年纪(泛指老年)。(18 分) 六、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出四个成语(12 分) 1、 2、 3、 4、 七、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因而 这句话也可以写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请举一两个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也 可以是他人的)来论证这句话。(8 分) 八、常识填空(20 分) 孔子、孟子是怎样一个人?《论语》、《孟子》是怎样一部书?请各用一句话加以 介绍。 孔子: 孟子; 《论语》: 《孟子》:
孔孟论学课堂练习(答案) 、词语解释(15分) 1、五十而知天命 知_懂得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易容易生生长 3、今夫弈之为数 为作为 4、进,吾往也 进_前进 、句子解释(12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菁想却不认真读书,就 会疑惑而无所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 、下列句中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而”字用法相同的是(D)(3分) A、不学则殆B、吾退而寒之者至矣C、思援弓缴而射之D、七十而从心所欲 四、以下孔、孟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12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习与思考必须精密结合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敏捷而好学,且向地位比自已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_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学习不能一暴士寒,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五、第一则中的有些词语,已成为年龄的别名。如三十岁称而立, 四十岁称不惑,五十岁称知天命,六十岁耳顺,七十岁称古稀:耄耋(mao de)则是指八九土岁的年纪(泛指老年)。(18分) 六、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出四个成语(12分) 1、不耻下问_2、功亏一篑3、专心致志4、二暴十寒5、三十而立 七、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因而 这句话也可以写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请举一两个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也 可以是他人的)来论证这句话。(8分) 八、常识填空(20分) 孔子、孟子是怎样一个人?《论语》、《孟子》是怎样一部书?请各用一句话加以 介绍。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人,人称“亚圣” 《论语》:f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孟子》:僵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蓍
孔孟论学课堂练习(答案) 一、词语解释(15 分) 1、五十而知.天命 知 懂得 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易 容易 生 生长 3、今夫弈之为.数 为 作为 4、进.,吾往也 进 前进 二、句子解释(12 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受蒙蔽;只是冥思苦想却不认真读书,就 会疑惑而无所得。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3、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没有能生长的。 三、下列句中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而”字用法相同的是(D)(3 分) A、不学则殆 B、吾退而寒之者至矣 C、思援弓缴而射之 D、七十而从心所欲 四、以下孔、孟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12 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与思考必须精密结合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敏捷而好学,且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读书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学习不能一暴十寒,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五、第一则中的有些词语,已成为年龄的别名。如三十岁称 而立 , 四十岁称 不惑 ,五十岁称 知天命 ,六十岁 耳顺 ,七十岁称 古稀 ;耄耋(mao die)则是指 八九十 岁的年纪(泛指老年)。(18 分) 六、从文中寻找和归纳出四个成语(12 分) 1、不耻下问 2、功亏一篑 3、专心致志 4、一暴十寒 5、三十而立 七、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因而 这句话也可以写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请举一两个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也 可以是他人的)来论证这句话。(8 分) (略) 八、常识填空(20 分) 孔子、孟子是怎样一个人?《论语》、《孟子》是怎样一部书?请各用一句话加以 介绍。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孟子;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人,人称“亚圣”。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孟子》:儒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