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 成语误用类型 制作陈火平
成语误用类型 制作:陈火平 中考复习专题——
1、不明整体,望文生义 成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意义的整体性。 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不能想当然 或一知半解。否则,就会误解词义,使用错误。有些 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 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 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 生义的毛病。 例①: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 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辨析:①中“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 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1、不明整体,望文生义 成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意义的整体性。 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不能想当然 或一知半解。否则,就会误解词义,使用错误。有些 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 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 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 生义的毛病。 例①: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 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辨析:①中“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 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例③: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 们的信条。 ③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 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例④4: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 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④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 “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例5: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 方之家。 5“大方之家”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 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大方:大道理。而在例句中, 由于望文生义,误将“大方”理解成不吝啬,从而 导致了整个成语的误用
例③: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 们的信条。 ③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 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例④: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 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④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 “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例5: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 方之家。 5“大方之家”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 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大方:大道理。而在例句中, 由于望文生义,误将“大方”理解成不吝啬,从而 导致了整个成语的误用
2、褒贬颠倒 成语的褒、贬色彩不同的。 例:“半斤八两”与“平分秋色”。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如:“论本 事,他们俩可算半斤八两,都不怎么样。”“平分秋色”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如: “他的技艺很好,可与名家平分秋色。”这是褒义的。但 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可能有不 同的褒贬色彩,复习时应加以防范。如“标新立异”作中 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 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 唤雨”,作褒义时,可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 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的煽动。有很多成语具有鲜明的 褒贬色彩,运用时不能根据句子感情倾向的需要选取成语, 就会损害表情达意,或令人失笑
2、褒贬颠倒 成语的褒、贬色彩不同的。 例:“半斤八两”与“平分秋色”。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如:“论本 事,他们俩可算半斤八两,都不怎么样。”“平分秋色”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如: “他的技艺很好,可与名家平分秋色。”这是褒义的。但 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可能有不 同的褒贬色彩,复习时应加以防范。如“标新立异”作中 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 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 唤雨”,作褒义时,可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 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的煽动。有很多成语具有鲜明的 褒贬色彩,运用时不能根据句子感情倾向的需要选取成语, 就会损害表情达意,或令人失笑
·例①:《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 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 儒形象 辨析:①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 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例②(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 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②中“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 文学艺术。含贬义
• 例①:《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 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 儒形象。 • 辨析:①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 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 例②:(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 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 ②中“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 文学艺术。含贬义
·例3:李明见別人在下棋、不免贝增心喜、蠢蠢欲 动。(跃跃欲试) ·例3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 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 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例4: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 活动。 ·例4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 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这 句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是 误认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 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 “郁郁寡欢
• 例3: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贝增心喜、蠢蠢欲 动。(跃跃欲试) • 例3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 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 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 例4: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 活动。 • 例4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 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这 句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是 误认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 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 “郁郁寡欢
3、使用对象配错 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 不能张冠李戴,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必 须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 造成误用。 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用于 人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指从 小就相识的异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 “举案齐眉”只能用在夫妻之间,不能用在兄 弟、姐妹、朋友之间;“眉飞色舞”只用于人, 不用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 用于事; ·“老气横秋”可用于三类人:(1)老练而自 负的人,(2)没有朝气的年轻人,(3)摆老资 格的老年人
• 3、使用对象配错 • 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 不能张冠李戴,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必 须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 造成误用。 • 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用于 人;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指从 小就相识的异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 • “举案齐眉”只能用在夫妻之间,不能用在兄 弟、姐妹、朋友之间;“眉飞色舞”只用于人, 不用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 用于事; • “老气横秋”可用于三类人:(1)老练而自 负的人,(2)没有朝气的年轻人,(3)摆老资 格的老年人
例①: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 来形容,实不为过。 ①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 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例②: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②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 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 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 例①: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 来形容,实不为过。 • ①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 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 例②: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 ②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 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 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例: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 惟肖。 “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 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 与它搭配,显然不当
• 例: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 惟肖。 • “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 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 与它搭配,显然不当
4.人称或角度不当以及尊卑关系颠倒 例①厂长的发言确定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①中“抛砖引玉”,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辞, 不适用以第三人称叙述 例②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 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②中“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 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 对下
4.人称或角度不当 以及 尊卑关系颠倒 例①厂长的发言确定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①中“抛砖引玉”,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辞, 不适用以第三人称叙述。 例②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 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②中“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 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 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