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第一方案) 【训练目标】 以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思维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多角度立意”的思路, 达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训练的目的 【训练重点】打破思维定式,树立创新思维的观念 【训练难点】强调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要“持之有据”,防止运用时不着边际和不合情理 【教学建议】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方法,在训练中提高写作 技能 2.注意事项:鉴赏范文与思考感悟相结合: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素材与学习写作技巧 相结合。 3.重备调整:引导探究有关问题,培养学习兴趣,激发独立深刻思想,在写作实践中 训练能力。 4.学法指导:从经典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素材:读写结合。 【时间安排】2课时 【训练过程】 导入新课 美国历经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存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名叫斯塔 克的人,自告奋勇,主动承包清理。他将废料分类整理,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塔,废铅改铸 纪念币,水泥碎块整理做成小石碑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让大家选购。结果,本来无人 问津难以处理的一堆垃圾,顿时化腐朽为神奇,身价百倍,人们争相购买,200吨垃圾被很 快一抢而空。正是由于斯塔克不拘泥于传统方法,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便别出心裁想出了 多种处理办法,由此而获得大利。今天,我们来效仿斯塔克思考的做法,来学习在写作中如 何创新,如何写得新颖。 二、写作指导 (一)如何在标题上创新 有人曾说“好题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应先让它亮起来,因为这是阅卷老 师好的第一印象的关键要素。“题目自拟”的话题作文,最好不要直接引用话题本身作标题, 而要极力展示自己的才华,想方设法拟出让阅卷老师难以忘记的“靓”标题。从话题作文的 特点以及高考阅卷实情来讲,应追求美感、情趣、理趣、别致,做到不“偏”、不“怪”、不 “空”、不“俗”、不“玄”。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式。如《心灵激起生命的浪花》,通过比喻,巧妙地展示生命与心灵的互动关 系,简洁生动明快。《我心如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成功之花只对挑战者绽放》等。 拟人式。如《月若有情月长吟》,讲述了为母亲治病筹钱为线索,通过我送迷路小孩 感化医生的故事。全文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开头写月景,反衬内心焦急;中间写月景,映衬 美好心灵;篇终写月景,写月即写人,深化主题。又如《让爱导航》《让睫毛载来爱,载来 幸福》等。 3.夸张式。如《世界很小是个家》,用了夸小的方法,只要人人都有爱,无论哪里都 是温暖的家。《一花一世界》,世界不是因此而精彩吗?又如《一场秋雨一场寒》。 4.反问式。如《鱼乎?熊掌乎?》,题目就是悬念,文章说明“取鱼还是熊掌,要因人
第四单元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第一方案) 【训练目标】 以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思维方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多角度立意”的思路, 达到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和训练的目的。 【训练重点】打破思维定式,树立创新思维的观念。 【训练难点】强调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要“持之有据”,防止运用时不着边际和不合情理。 【教学建议】 1.设计意图:通过讲解写作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指导写作方法,在训练中提高写作 技能。 2.注意事项:鉴赏范文与思考感悟相结合;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素材与学习写作技巧 相结合。 3.重备调整:引导探究有关问题,培养学习兴趣,激发独立深刻思想,在写作实践中 训练能力。 4.学法指导:从经典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素材;读写结合。 【时间安排】2 课时 【训练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国历经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存有 200 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个名叫斯塔 克的人,自告奋勇,主动承包清理。他将废料分类整理,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塔,废铅改铸 纪念币,水泥碎块整理做成小石碑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让大家选购。结果,本来无人 问津难以处理的一堆垃圾,顿时化腐朽为神奇,身价百倍,人们争相购买,200 吨垃圾被很 快一抢而空。正是由于斯塔克不拘泥于传统方法,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便别出心裁想出了 多种处理办法,由此而获得大利。今天,我们来效仿斯塔克思考的做法,来学习在写作中如 何创新,如何写得新颖。 二、写作指导 (一)如何在标题上创新 有人曾说“好题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应先让它亮起来,因为这是阅卷老 师好的第一印象的关键要素。“题目自拟”的话题作文,最好不要直接引用话题本身作标题, 而要极力展示自己的才华,想方设法拟出让阅卷老师难以忘记的“靓”标题。从话题作文的 特点以及高考阅卷实情来讲,应追求美感、情趣、理趣、别致,做到不“偏”、不“怪”、不 “空”、不“俗”、不“玄”。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式。如《心灵激起生命的浪花》,通过比喻,巧妙地 展示生命与心灵的互动关 系,简洁生动明快。《我心如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成功之花只对挑战者绽放》等。 2.拟人式。如《月若有情月长吟》,讲述了为母亲治病筹钱为线索,通过我送迷路小孩 感化医生的故事。全文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开头写月景,反衬内心焦急;中间写月景,映衬 美好心灵;篇终写月景,写月即写人,深化主题。又如《让爱导航》《让睫毛载来爱,载来 幸福》等。 3.夸张式。如《世界很小是个家》,用了夸小的方法,只要人人都有爱,无论哪里都 是温暖的家。《一花一世界》,世界不是因此而精彩吗?又如《一场秋雨一场寒》。 4.反问式。如《鱼乎?熊掌乎?》,题目就是悬念,文章说明“取鱼还是熊掌,要因人
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看完全文,不禁为作者构思赞叹。又如《21世纪你美吗?》 5.引用式。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借用俗语)一文,小妹把盼望已久的奖学金偷 偷给了比她更需要的竞争对手,心理又有矛盾,文章就假托哥哥给小妹写信,支持小妹的选 择,深化主题。《诚以养德,信以修身》(借用古语),《答案在风中飘扬》(借用歌词)。 6.情景式。如《寻找心灵的故乡》,题目耐人寻味,不同凡响,读罢全文,好象看见 位年轻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在跋涉,在寻找,最后找到“心灵的故乡”。又如《带着三句 话上路》《别拦着我飞翔》《飞翔路上的人生风景》等。 7.符号式。如《出发+拼搏=到达》,言简意赅表达了中心。如《7-1=0》,用特殊的句式 暗示抛弃了诚信,其它的金钱、美貌等就失去价值了。又如《1-1=0?》。但数字或符号式要 尽量少用。 并列式。如《生命?心灵?选择》,将“生命”“心灵”“选择”三个词巧妙组合在 起,不仅点明了话题“心灵的选择”,而且暗示“心灵的选择”对于“生命”存在价值的重 要意义。 拟题时,一要紧扣话题核心,仔细研读话题材料,吃透命题意图,注意背景材料的主旨 走向,抓住拟题之魂,巧妙切入:二要追求新奇效应,选准切入点,不跟别人“撞车”,力 求视角独特,写出新感悟:三要做到“这一个”,展示个性的风采,表现自己的特长,追求 “时装”效果。 (二)如何做到文体创新 近几年高考作文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这里有“自择文体”的功劳。给考生文体 选择的自由权,也就给了考生灵活机动创新的主动权。但自择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而是写什 么文体就要是什么文体。是议论文,则必须合乎议论的要素:是书信体,则必须合乎书信的 格式。分析优秀作文的文体,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1.常规文体。常规文体指我们平时经常训练的议论文和记叙文。这两大文体曾经是高 考作文主要的文体形式,可以说是传统文体。而许多同学的确也习惯这两大文体的写作,高 考中运用传统文体得到高分的优秀作文很多,不再举例。近几年来,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越 来越少,倒是叙议不分、先叙后议、文体不明的“四不像”文章,呈越来越多的趋势,这是 我们需要注意的 借鉴文体。借鉴其他样式的文章格式,移花接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借鉴的文 体必须是考生熟悉的,不能一知半解,写出“四不像”的文章。应熟悉某种或几种文体,时 常揣摩,考试时能够结合话题和所要运用的材料,作创造性的发挥。综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 文,我们发现有如下几种文体常被借鉴 (1)戏剧剧本。如《四幕剧》,采用戏剧的形式和手法,用三个特写镜头,从三个不同 的侧面,揭示一个道理:“生活有许多精彩的诠释。”更令人叫绝的是,第四幕并未上演,但 “答案”已隐含其中,收到了“以虚衬实”的效果。该生用戏剧笔法构思故事,大胆的创 新手法赢得阅卷老师一致叫好,被判为满分 (2)会议纪要(记录)。如《神州文学研讨会纪要》,该文“实录”了董仲舒、韩非 赵姬、吕不韦等人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与表现,针砭当今一些出版商为了营利而迎合世俗的 不良风气,以此诠释“诚信”话题。 (3)辩论稿(或答辩词)。如《旷世之辩》,该文假想以“感情亲疏决定对事物认知” 及“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无关”为正反话题,然后用时光穿梭仪“请”岀钱钟书、范仲淹、 韩非子、李世民、项羽、鲁迅等历史名人,让他们就此展开一翻唇枪舌剑。作者所选取的材 料都是这些名人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和言行,简要而精当,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会参与进 去思考这些问题
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看完全文,不禁为作者构思赞叹。又如《21 世纪你美吗?》 等。 5.引用式。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借用俗语)一文,小妹把盼望已久的奖学金偷 偷给了比她更需要的竞争对手,心理又有矛盾,文章就假托哥哥给小妹写信,支持小妹的选 择,深化主题。《诚以养德,信以修身》(借用古语),《答案在风中飘扬》(借用歌词)。 6.情景式。如《寻找心灵的故乡》,题目耐人寻味,不同凡响,读罢全文,好象看见一 位年轻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在跋涉,在寻找,最后找到“心灵的故乡”。又如《带着三句 话上路》《别拦着我飞翔》《飞翔路上的人生风景》等。 7.符号式。如《出发+拼搏=到达》,言简意赅表达了中心。如《7-1=0》,用特殊的句式 暗示抛弃了诚信,其它的金钱、美貌等就失去价值了。又如《1-1=0?》。但数字或符号式要 尽量少用。 8.并列式。如《生命?心灵?选择》,将“生命”“心灵”“选择”三个词巧妙组合在一 起,不仅点明了话题“心灵的选择”,而且暗示“心灵的选择”对于“生命”存在价值的重 要意义。 拟题时,一要紧扣话题核心,仔细研读话题材料,吃透命题意图,注意背景材料的主旨 走向,抓住拟题之魂,巧妙切入;二要追求新奇效应,选准切入点,不跟别人“撞车”,力 求视角独特,写出新感悟;三要做到“这一个”,展示个性的风采,表现自己的特长,追求 “时装”效果。 (二)如何做到文体创新 近几年高考作文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这里有“自择文体”的功劳。给考生文体 选择的自由权,也就给了考生灵活机动创新的主动权。但自择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而是写什 么文体就要是什么文体。是议论文,则必须合乎议论的要素;是书信体,则必须合乎书信的 格式。分析优秀作文的文体,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1.常规文体。常规文体指我们平时经常训练的议论文和记叙文。这两大文体曾经是高 考作文主要的文体形式,可以说是传统文体。而许多同学的确也习惯这两大文体的写作,高 考中运用传统文体得到高分的优秀作文很多,不再举例。近几年来,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越 来越少,倒是叙议不分、先叙后议、文体不明的“四不像”文章,呈越来越多的趋势,这是 我们需要注意的。 2.借鉴文体。借鉴其他样式的文章格式,移花接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借鉴的文 体必须是考生熟悉的,不能一知半解,写出“四不像”的文章。应熟悉某种或几种文体,时 常揣摩,考试时能够结合话题和所要运用的材料,作创造性的发挥。综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 文,我们发现有如下几种文体常被借鉴: (1)戏剧剧本。如《四幕剧》,采用戏剧的形式和手法,用三个特写镜头,从三个不同 的侧面,揭示一个道理:“生活有许多精彩的诠释。”更令人叫绝的是,第四幕并未上演,但 “答案”已隐含其中,收到了“以虚衬实”的效果。该生用戏 剧笔法构思故事,大胆的创 新手法赢得阅卷老师一致叫好,被判为满分。 (2)会议纪要(记录)。如《神州文学研讨会纪要》,该文“实录”了董仲舒、韩非、 赵姬、吕不韦等人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与表现,针砭当今一些出版商为了营利而迎合世俗的 不良风气,以此诠释“诚信”话题。 (3)辩论稿(或答辩词)。如《旷世之辩》,该文假想以“感情亲疏决定对事物认知” 及“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无关”为正反话题,然后用时光穿梭仪“请”出钱钟书、范仲淹、 韩非子、李世民、项羽、鲁迅等历史名人,让他们就此展开一翻唇枪舌剑。作者所选取的材 料都是这些名人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和言行,简要而精当,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然会参与 进 去思考这些问题
(4)病历(就诊)报告。如《吴良心病历》,“患者:吴良心。身份:商人。临床诊断 诚信缺乏综合症。”该报告内容包含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基因鉴定、治疗方案 医生建议等。形式上看属于专业性的医疗诊断,内容却是抨击时弊。 (5)实验报告。如《选择伟大心灵的实验报告》,“实验日期:XXX年X月X日。实验 目的:结晶岀最伟大的心灵。实验材料:酒精灯、玻璃棒、烧杯、铁架台;乐于助人的心灵; 贪生怕死的灵魂;同甘共苦的心灵。 (6)访谈手记(笔录)。如《从泪走到血一一孙膑访谈手记》,该文以访谈手记的形式 来演绎话题,模拟现场采访,便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内容的铺展和话题的深入。不 过,考生写作时要找准访谈的切入点,灵活展示自己的阅读底蕴和语文素养 (7)调查报告。如《关于一块香蕉皮的终极报告》。该文以调查报告的形式,用诙谐的 语言对一块“落点非常不理想,恰好落在赵、钱、孙、李四户人家包干区的边界处”的香蕉 皮的命运进行N种猜测 ⑧8)寓言。如满分作文《扔掉诚信以后》,写年轻人扔掉诚信以后,先被艄公敲诈,再 被公司拒绝,又被旅馆老板欺骗,一环扣一环,最后他良心发现,重获诚信。 (三)如何做到语言创新 文章的语言不一定要语出惊人,也不一定全是名言名句的堆砌、华丽的词藻的铺陈。朴 实的文字同样也能蕴含耐人寻味的内容,同样也能让文采飞扬;个性化的语言、鲜活的语言 同样能让文章具有自己的特色。语言创新可以有如下几种形式 (1)文言移植。如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当年阅卷组是这样评价的:“读罢此篇临 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以诚信 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像力实在丰富。二是立意高远。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 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 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 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一层楼。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 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 其项背的。” (2)生动形象。文章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 描摹与刻画,使读者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运用绘声绘色的关键是调动眼、耳、 鼻、舌、身各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诸多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状、神态、 声音、色彩、气味、质地等特征,使其面目精神跃然纸上,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 闻其声,如临其境 (3)设问反诘。设问和反问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疑问句。疑问句的 特点是“有疑而言”,希望得到对方的回答,或引起对方的思考。而设问和反问的共同特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不需要对方回答,说话人心中有数。恰当运用设问反诘可以提醒 读者把握文章线索和思路。 (4)博喻连珠。高考作文中要想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 憎和褒贬,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文章中如果用了好 的比喻,分数一定也会高出一个等级。如高考作文《尝试》,一位考生是这样开篇的:“尝试 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 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 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 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作者开始连用四个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奧为浅显。 (5)引用名句。谚语,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
(4)病历(就诊)报告。如《吴良心病历》,“患者:吴良心。身份:商人。临床诊断: 诚信缺乏综合症。”该报告内容包含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基因鉴定、治疗方案、 医生建议等。形式上看属于专业性的医疗诊断,内容却是抨击时弊。 (5)实验报告。如《选择伟大心灵的实验报告》,“实验日期:XXXX 年 X 月 X 日。实验 目的:结晶出最伟大的心灵。实验材料:酒精灯、玻璃棒、烧杯、铁架台;乐于助人的心灵; 贪生怕死的灵魂;同甘共苦的心灵。” (6)访谈手记(笔录)。如《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该文以访谈手记的形式 来演绎话题,模拟现场采访,便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内容的铺展和话题的深入。不 过,考生写作时要找准访谈的切入点,灵活展示自己的阅读底蕴和语文素养。 (7)调查报告。如《关于一块香蕉皮的终极报告》。该文以调查报告的形式,用诙谐的 语言对一块“落点非常不理想,恰好落在赵、钱、孙、李四户人家包干区的边界处”的香蕉 皮的命运进行 N 种猜测。 (8)寓言。如满分作文《扔掉诚信以后》,写年轻人扔掉诚信以后,先被艄公敲诈,再 被公司拒绝,又被旅馆老板欺骗,一环扣一环,最后他良心发现,重获诚信。 (三)如何做到语言创新 文章的语言不一定要语出惊人,也不一定全是名言名句的堆砌、华丽的词藻的铺陈。朴 实的文字同样也能蕴含耐人寻味的内容,同样也能让文采飞扬;个性化的语言、鲜活的语言 同样能让文章具有自己的特色。语言创新可以有如下几种形式: (1)文言移植。如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当年阅卷组是这样评价的:“读罢此篇临 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以诚信 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像力实在丰富。二是立意高远。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 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 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 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一层楼。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 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 其项背的。” (2)生动形象。文章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形态、特征做具体、生动的 描摹与刻画,使读者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运用绘声绘色的关键是调动眼、耳、 鼻、舌、身各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诸多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状、神态、 声音、色彩、气味、质地等特征,使其面目精神跃然纸上,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 闻其声,如临其境。 (3)设问反诘。设问和反问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疑问句。疑问句的 特点是“有疑而言”,希望得到对方的回答,或引起对方的思考。而设问和反问的共同特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不需要对方回答,说话人心中有数。恰当运用设问反诘可以提醒 读者把握文章线索和思路。 (4)博喻连珠。高考作文中要想使对象表现得更形象真切,更好地表达出对事物的爱 憎和褒贬,更好地描绘出事物的内在特点,就必须靠形象化的比喻手法。文章中如果用了好 的比喻,分数一定也会高出一个等级。如高考作文《尝试》,一位考生是这样开篇的:“尝试 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 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 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 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作者开始连用四个比喻,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 (5)引用名句。谚语,诗词名句和中外名人名言,历来具有表达精练、含义深刻、脍
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恰当引用,往往有助于表达的精练和生动,使文章神采飞扬,意 蕴深刻。 (6)幽默讽喻。运用幽默讽喻手法,要做到诙谐而不失之无聊,轻松而不失之肤浅。 也就是说,在滑稽可笑之中要含有一定的意味。《成长大学报名启示录》,以奇特的形式取得 了奇妙的效果。他编了一个怪诞的故事,成长大学要招生,下设七个系:健康系、美貌系、 诚信系、机敏系、才学系、金钱系和荣誉系。专业本已出格,更出人意料的是培养人很重要 的品质的诚信系却无人报名,结果迫使校领导两次发表补录说明最终撤销了诚信系 (四)如何做到说理创新 话题作文在选材、立意、文体上均提倡自由,这就为说理性文章的表达创新提供了非常 自由的条件,改变议论文“引论一一本论一一结论”的刻板模式,选择生动的内容与活泼的 形式常常可以使说理性文章更加精彩。为此,可以尝试采用以下两种写法 (1)选择散文化写法,体现文章的活泼和趣味 为了说理,我们总是爱板起脸说话,因为我们总认为说理性文章必须以议论为主。事 实上,这就混淆了目的和过程的关系。有时候,选择富有启发性的故事,通过形象的比喻 同样可以传达我们的思想和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的思维从刻板的模式下解脱出来 把“理”和“趣”结合起来的时候,文章就具有了更大的魅力,更容易感化人、吸引人、教 育人。如《割断欲望之绳》开篇先讲了一个类似寓言的故事,后生问禅师问题而得出结论“ 理通百事”,初步点明了意旨。而且巧设的故事耐人寻味,点名意旨的途径自然巧妙;接着 文章把大量的自然现象和人生感悟纠合在一起,“因为一根绳,风筝失去了天空:因为一根 绳,水牛失去了草原:因为一根绳,骏马失去了驰骋”,不仅显得材料丰富,说理有力,而 且形象生动,笔法灵活,具有深厚的生活韵味和生活哲理。相对于枯燥的说理,这篇文章可 谓趣味盎然 (2)采用“化议为叙”法,把观点演绎成生动的故事 这个方法一方面可以进行体裁创新,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新颖的故事吸引读者。用记叙的 形式表达观点,必须在思想上先确立观点,并使之细化,然后再找到最能反映观点的典型事 例(这要平时积累)。这种事例的框架可以是真实的,但更重要的是结合想象,在大体框架 设立好后,还要注意对应准备表达的观点的每一个成分,按生活的逻辑具体地演绎故事情节。 如“天才”为话题的创新作文《我和天才的差别》中,“我和天才的差别”,实际上就是一般 人和天才的区别。作者认为,天才首先要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有心人, 除此之外,天才还要有执着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上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没有直接地把 这些观点摆出来,而是借单摆等时定律的发现这一个经典的故事,非常到位地反映了这些道 理。或许,作者的思维起点只是伽利略本身的事,但为了表现复杂的道理,作者又新演绎出 “我”和伽利略的比较,在比较中自然地表现了这些道理。由这篇作文可以看出,化议为叙, 叙事的框架要服从于观点的需要,而局部细节还要注意生动形象,这样,文章就会兼备说服 力和感染力,在深刻和生动方面都同时高人一等。 小结:“文章有法,文无定法。”以上几种创新手法肯定说得不够全面,还有更好的方法 有待摸索。但是,有一点需要提醒同学们:最好的创新,不是最花哨的,不是最怪异的,而 是最能体现写作意图、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围绕文意的创新是创新的根本。 三、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位美国摄影记者曾经录制了猎人猎杀貂的过程。夜幕降临,猎人穿上厚厚的 棉衣出发,到貂经常出没的地方躺下,假装快要冻死的样子。貂生性慈悲,看到有人卧在雪 地里,就从暖暖的洞穴里跑出来,用自己的身体温暖那个佯装冻死的猎人。于是,猎貂者十 分轻易地就抓到了貂
炙人口、深入人心等特点。恰当引用,往往有助于表达的精练和生动,使文章神采飞扬,意 蕴深刻。 (6)幽默讽喻。运用幽默讽喻手法,要做到诙谐而不失之无聊,轻松而不失之肤浅。 也就是说,在滑稽可笑之中要含有一定的意味。《成长大学报名启示录》,以奇特的形式取得 了奇妙的效果。他编了一个怪诞的故事,成长大学要招生,下设七个系:健康系、美貌系、 诚信系、机敏系、才学系、金钱系和荣誉系。专业本已出格,更出人意料的是培养人很重要 的品质的诚信系却无人报名,结果迫使校领导两次发表补录说明最终撤销了诚信系。 (四)如何做到说理创新 话题作文在选材、立意、文体上均提倡自由,这就为说理性文章的表达创新提供了非常 自由的条件,改变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刻板模式,选择生动的内容与活泼的 形式常常可以使说理性文章更加精彩。为此,可以尝试采用以下两种写法: (1)选择散文化写法,体现文章的活泼和趣味。 为了说理,我们总是爱板起脸说话,因为我们总认 为说理性文章必须以议论为主。事 实上,这就混淆了目的和过程的关系。有时候,选择富有启发性的故事,通过形象的比喻, 同样可以传达我们的思想和观点。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的思维从刻板的模式下解脱出来, 把“理”和“趣”结合起来的时候,文章就具有了更大的魅力,更容易感化人、吸引人、教 育人。如《割断欲望之绳》开篇先讲了一个类似寓言的故事,后生问禅师问题而得出结论“一 理通百事”,初步点明了意旨。而且巧设的故事耐人寻味,点名意旨的途径自然巧妙;接着, 文章把大量的自然现象和人生感悟纠合在一起,“因为一根绳,风筝失去了天空;因为一根 绳,水牛失去了草原;因为一根绳,骏马失去了驰骋”,不仅显得材料丰富,说理有力,而 且形象生动,笔法灵活,具有深厚的生活韵味和生活哲理。相对于枯燥的说理,这篇文章可 谓趣味盎然。 (2)采用“化议为叙”法,把观点演绎成生动的故事。 这个方法一方面可以进行体裁创新,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新颖的故事吸引读者。用记叙的 形式表达观点,必须在思想上先确立观点,并使之细化,然后再找到最能反映观点的典型事 例(这要平时积累)。这种事例的框架可以是真实的,但更重要的是结合想象,在大体框架 设立好后,还要注意对应准备表达的观点的每一个成分,按生活的逻辑具体地演绎故事情节。 如“天才”为话题的创新作文《我和天才的差别》中,“我和天才的差别”,实际上就是一般 人和天才的区别。作者认为,天才首先要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有心人, 除此之外,天才还要有执着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上文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它没有直接地把 这些观点摆出来,而是借单摆等时定律的发现这一个经典的故事,非常到位地反映了这些道 理。或许,作者的思维起点只是伽利略本身的事,但为了表现复杂的道理,作者又新演绎出 “我”和伽利略的比较,在比较中自然地表现了这些道理。由这篇作文可以看出,化议为叙, 叙事的框架要服从于观点的需要,而局部细节还要注意生动形象,这样,文章就会兼备说服 力和感染力,在深刻和生动方面都同时高人一等。 小结:“文章有法,文无定法。”以上几种创新手法肯定说得不够全面,还有更好的方法 有待摸索。但是,有一点需要提醒同学们:最好的创新,不是最花哨的,不是最怪异的,而 是最能体现写作意图、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围绕文意的创新是创新的根本。 三、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位美国摄影记者曾经录制了猎人猎杀貂的过程。夜幕降临,猎人穿上厚厚的 棉衣出发,到貂经常出没的地方躺下,假装快要冻死的样子。貂生性慈悲,看到有人卧在雪 地里,就从暖暖的洞穴里跑出来,用自己的身体温暖那个佯装冻死的猎人。于是,猎貂者十 分轻易地就抓到了貂
材料二:你能想象吗?冬天本是枯水季节,但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一一博斯腾湖却仍 保持着历史上罕见的高水位,沿湖群众不得不用沙袋堆起2米多高的防洪堤。其实,何止是 博斯腾湖水位上涨,艾丁湖、艾比湖的湖面也在急速扩大。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就在全球 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一贯被人们视为干旱少雨的新疆竞慢慢“湿润”起来。专家指出, 气候湿润缘于退耕还林和气候转 以上两段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两个画面,揭示了人类对待自然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了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以“人 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点拔】 “人与自然”这个话题包含着人对自身与自然现象的关系的思考、对自身“反自然”行 为的质疑以及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性探索等方面的内容。写此类话题要树立科 学的自然观,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善待自然。反思现实生活中“人”对“自然”的非理 性开发,表达“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写这类文章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因 果关系,让读者看清“非理性开发”的危害和实质。调动联想、想象能力,描写未来社会“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以艺术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构筑美丽的画面,将自己对话 题的理性思考融入到艺术的画面之中。 四、实战演练(时间:1课时)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由开放的网络,风起云涌的媒体选秀,低门槛、快速度,犹如给无数年轻人的成名梦 想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他们“秀自己”的主要招数就是凭借大胆、出位、反传统的言语和行 动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想做就做,张扬自我,标榜个性,开创了属于这一代的“草根注意力 时代” 然而张扬自我就是言行出位吗?只要吸引眼球就是秀出自我吗?搞怪是提升人气的捷 径吗?出位的自我秀会成为被很多年轻人争相效仿的一种时尚吗?我们,又需要怎样的自我 秀?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特征鲜明
材料二:你能想象吗?冬天本是枯水季节,但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却仍 保持着历史上罕见的高水位,沿湖群众不得不用沙袋堆起 2 米多高的防洪堤。其实,何止是 博斯腾湖水位上涨,艾丁湖、艾比湖的湖面也在急速扩大。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就在全球 荒漠化日益严重的形势下,一贯被人们视为干旱少雨的新疆竟慢慢“湿润”起来。专家指出, 气候湿润缘于退耕还林和气候转型。 以上两段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两个画面,揭示了人类对待自然的两种不同的态度,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了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以“人 与自然”为话题写一篇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思路点拔】 “人与自然”这个话题包含着人对自身与自然现象的关系的思考、对自身“反自然”行 为的质疑以及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性探索等方面的内容。写此类话题要树立科 学的自然观,要尊重自然,认识自然,善待自然。反思现实生活中“人”对“自然”的非理 性开发,表达“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写这类文章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因 果关系,让读者看清“非理性开发”的危害和实质。调动联想、想象能力,描写未来社会“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以艺术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构筑美丽的画面,将自己对话 题的理性思考融入到艺术的画面之中。 四、实战演练(时间:1 课时)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由开放的网络,风起云涌的媒体选秀,低门槛、快速度,犹如给无数年轻人的成名梦 想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他们“秀自己”的主要招数就是凭借大胆、出位、反传统的言语和行 动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想做就做,张扬自我,标榜个性,开创了属于这一代的“草根注意力 时代”。 然而张扬自我就是言行出位吗?只要吸引眼球就是秀出自我 吗?搞怪是提升人气的捷 径吗?出位的自我秀会成为被很多年轻人争相效仿的一种时尚吗?我们,又需要怎样的自我 秀?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文体特征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