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7页的内容 【设计理念】 “打折”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要用到。“打折”应用于很多商 品经济领域。可以说,学生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 购物等多少有所接触与了解。但学生的这些认识还只是停留于感性认识,如打折,学生都知 道是便宜了,比原价少了,但真正能够解释清楚的并不多,对折扣的知识并未真正理解。因 此,本人在设计教案时,从学生熟悉的日常购物行为引入新课,通过实际的例子,在师生的 互动与讨论中,帮助学生逐步修正对“折扣”的认识,从日常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科学的理性认 识。沟通折扣与百分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百分数的知识体系。 数学最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回归生活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本课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联 系,学了就可以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体会以及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 深对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联系“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学会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型,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 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与策略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 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数据,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引入新知 1、一件衣服的故事引入-标价2700元实际打2折买到,引入打折 2、有些同学提到了“打折”这个词,你们都见到过哪些商品打折,打的是几折?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打折。 (板书课题:折扣) 【设计意图:购物学生都经历过,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用拉家常式的谈话方式展开全 课的教学,在平淡之中见真实。】 二、尝试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打折”。 (1)让学生交流,关于折扣已经知道些什么?
折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97 页的内容 【设计理念】 “打折”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要用到。“打折”应用于很多商 品经济领域。可以说,学生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大多数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新闻媒体、 购物等多少有所接触与了解。但学生的这些认识还只是停留于感性认识,如打折,学生都知 道是便宜了,比原价少了,但真正能够解释清楚的并不多,对折扣的知识并未真正理解。因 此,本人在设计教案时,从学生熟悉的日常购物行为引入新课,通过实际的例子,在师生的 互动与讨论中,帮助学生逐步修正对“折扣”的认识,从日常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科学的理性认 识。沟通折扣与百分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百分数的知识体系。 数学最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回归生活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本课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联 系,学了就可以学以致用,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体会以及折扣和分数、百分数的关系,加 深对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会联系“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知识,学会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题型,能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 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方案与策略的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数学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懂得求折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的应用题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 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数据,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知 1、一件衣服的故事引入----标价 2700 元实际打 2 折买到,引入打折。 2、有些同学提到了“打折”这个词,你们都见到过哪些商品打折,打的是几折?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打折。 (板书课题:折扣) 【设计意图:购物学生都经历过,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用拉家常式的谈话方式展开全 课的教学,在平淡之中见真实。】 二、尝试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打折”。 (1)让学生交流,关于折扣已经知道些什么?
(2)概括:“打折”的含义,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3)看到“打折”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价钱便宜了) 2、教学例4。 (1)课件出示小雨和他爸爸逛商场的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定价在广告横幅上:店庆五周年,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 (2)让学生说一说:九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表示什么意思? 归纳:几折表示十分或百分之几十。板书:九折=90%八五折=85%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商场购物这一事例,创造教学氛围,让学生 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3)练习:说一说下面的折扣表示原价的百分之几?(同学互说后,教师小结) 八折二折九五折六八折七二折 (4)填空(口答) 1)四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2)七五折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3)按原价的70%出售也就是打()折 4)降价15%就相当于打()折。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了折扣的含义后,立马做个小练习进行巩固,为后面的例题和练习打 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基本练习-通过练习时学生理解现价、原价,折数之间的关系 、一种衣服原价每件500元,现在每件450元,你知道商场正在打几折吗? B.一种衣服现在按九折优惠出售,每件只要450元,你知道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吗? C、现价、原价,折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总结:现价=原价x折数 (5)一种衣服原价每件50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你知道每件便宜多少元吗?(相当于例 4的第二小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两学生板演。 (6)小结: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把折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 数应用题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学生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分析、去 思考,并在理解折扣的意义上生发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方法的优化。】 三、应用拓展,深化认识 谈话:“折扣”这一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太普遍了,因此应用好这一知识就能帮我们很好地解 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爸爸去买油,看到同一种金龙油在三个超市有不同的促销策略。他要买5瓶金龙油,去 哪个超市买合算呢? 甲超市乙超市丙超市 每瓶60元每瓶60元每瓶60元 满100元送20元 年)/一条M 2若换成6瓶呢? 3.讨论:各种促销方式之间的不同点 【设计意图:利用这道题让学生联系打折的知识,了解各种促销方式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 选择最佳方案的数学思维
(2)概括:“打折”的含义,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 (3)看到“打折”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价钱便宜了) 2、教学例 4。 (1)课件出示小雨和他爸爸逛商场的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定价在广告横幅上:店庆五周年,电器九折,其他商品八五折。 (2)让学生说一说:九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表示什么意思? 归纳:几折表示十分或百分之几十。板书:九折=90% 八五折=85%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商场购物这一事例,创造教学氛围,让学生 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3)练习:说一说下面的折扣表示原价的百分之几?(同学互说后,教师小结) 八折 二折 九五折 六八折 七二折 (4)填空(口答) 1)四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3)按原价的 70%出售也就是打( )折 4)降价 15%就相当于打( )折。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了折扣的含义后,立马做个小练习进行巩固,为后面的例题和练习打 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基本练习---通过练习时学生理解现价、原价,折数之间的关系。 A、一种衣服原价每件 500 元,现在每件 450 元,你知道商场正在打几折吗? B.一种衣服现在按九折优惠出售,每件只要 450 元,你知道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吗? C、现价、原价,折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总结:现价=原价×折数 (5)一种衣服原价每件 500 元,现在打九折出售,你知道每件便宜多少元吗?(相当于例 4 的第二小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两学生板演。 (6)小结: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把折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 数应用题方法解答。 【设计意图: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学生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分析、去 思考,并在理解折扣的意义上生发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方法的优化。】 三、应用拓展,深化认识 谈话:“折扣”这一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太普遍了,因此应用好这一知识就能帮我们很好地解 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爸爸去买油,看到同一种金龙油在三个超市有不同的促销策略。他要买 5 瓶金龙油,去 哪个超市买合算呢? 甲超市 乙超市 丙超市 每瓶 60 元 每瓶 60 元 每瓶 60 元 满 100 元送 20 元 八折 买四送一 2.若换成 6 瓶呢? 3.讨论:各种促销方式之间的不同点 【设计意图:利用这道题让学生联系打折的知识,了解各种促销方式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 选择最佳方案的数学思维
4、想一想:商家只想用打折来吸引顾客的眼球而不想减价,她会怎么办? 5、一件衣服原价200元,现商家想用打八折来吸引顾客,而按200元出售,那么他应把原 价提到多少元? 【设计意图:设计这道题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不要盲目相信打折的理财观念】 四、拓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时间不够,可以留到课后分小组完成) 广告策划,我能行! 天气渐冷,买羽绒服越来越多.为进行促销,某商店老板准备将原价400元一件的羽绒服以300 元的价格出售请你综合折扣知识,为该店老板设计一个简单的广告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同时,开放性练习的设计 采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设计广告方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打折等促销方式为实际所用。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你们今天的表现都很出色。其实生活中还有 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希望大家能做个有心人!最后送给 大家几句富有哲理的话 重要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心上当。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货比三家不吃亏。 打折不一定更便宜 虚假打折是欺诈。 投诉可打12315 六、板书设计: 折扣(打折) 几折表示十分几或百分之几十。九折=90%八五折=85% 例4、(1)2700×20%=2700×0.2=540(元)答:买这辆自行车用了540元。 现价=原价×折数 (2)第一种算法:500-500×90%=50(元) 第二种算法:500×(1-90%)=50(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50元 教学设计自我评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以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节课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选择教学材料 把新知识、旧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以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 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 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尽可能地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参与的需要、成功的需要、交 流的需要
4、想一想:商家只想用打折来吸引顾客的眼球而不想减价,她会怎么办? 5、一件衣服原价 200 元,现商家想用打八折来吸引顾客,而按 200 元出售,那么他应把原 价提到多少元? 【设计意图:设计这道题主要是向学生灌输不要盲目相信打折的理财观念】 四、拓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时间不够,可以留到课后分小组完成) 广告策划,我能行! 天气渐冷,买羽绒服越来越多.为进行促销,某商店老板准备将原价 400 元一件的羽绒服以 300 元的价格出售.请你综合折扣知识,为该店老板设计一个简单的广告.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具有层次性。同时,开放性练习的设计—— 采用小组合作,让学生设计广告方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打折等促销方式为实际所用。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你们今天的表现都很出色。其实生活中还有 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希望大家能做个有心人!最后送给 大家几句富有哲理的话------- • 重要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心上当。 •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 货比三家不吃亏。 • 打折不一定更便宜。 • 虚假打折是欺诈 。 • 投诉可打 12315。 六、板书设计: 折 扣(打 折) 几折表示十分几或百分之几十。 九折=90% 八五折=85% 例 4、(1)2700×20%=2700×0.2=540(元)答:买这辆自行车用了 540 元。 现价=原价×折数 (2)第一种算法:500-500×90%=50(元) 第二种算法:500×(1-90%)=50(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 50 元。 教学设计自我评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以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本节课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选择教学材料, 把新知识、旧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以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 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活动的空间,让每个学 生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尽可能地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参与的需要、成功的需要、交 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