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一中2007年下学高二中考语文答案 1-3: D C A 4.C.(以暴易暴是指用凶暴者代替凶暴者,表示统治者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方式未改变,) 5-9: A CB B(使动/名做动/名做状/形做动) 10、C(应表现诗人渴望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l1、C;12、B:13、C。14、A(不是对比,是比喻) 15.C(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是要表明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但 她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 16.C(3分) 17.文中加点的“喧闹”意在强调艺术创作背景的生动。(2分) 18.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句子,意在提示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这个句子是 (3分) 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 19.莫高窟艺术创作上有哪些主要特点?(3分) 根据这段文字简要列出三点。三点不超过20字 (1)生动形象 (2)色彩绚丽 (3)场面宏伟(或线条流畅) 20.B(意为“游学”) 21.D(均是兼词:A项分别是介词“在”“到”;B项分别是“拿、用”“因为”;C项分别 是“却”“并”) 22.C 23.A(“无人敢与其抵抗”理解不正确) 24.(1)你不曾经求过为官,我也未尝放弃你,为什么诬陷我(弃“不才”)? (2)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听到消息都很兴奋。 (注意(1)中的“奈何”结构,(2)中的“更”“搢绅”等词语)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共15分,每句1分,错一字扣1分) (1)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沧海月明珠有泪 (3)又岂在朝朝暮暮 (4)出师一表真名世 (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沅陵一中 2007 年下学高二中考语文答案 1-3:D C A 4.C.(以暴易暴是指用凶暴者代替凶暴者,表示统治者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方式未改变,) 5-9:A B C B B (使动/名做动/名做状/形做动)。 10、C(应表现诗人渴望效法诸葛亮鞠躬尽瘁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11、C ;12 、B; 13、 C。14、A(不是对比,是比喻) 15.C(作者引用陶渊明的诗是要表明刘和珍等青年的殉难虽没有在广大民众中引起反响,但 她们死得其所,其殒身不恤的精神将与巍巍高山同在) 16. C(3 分) 17. 文中加点的“喧闹”意在强调艺术创作背景的生动。(2 分) 18. 第二自然段中有一个句子,意在提示唐代洞窟艺术的主题是表现人的活力,这个句子是 (3 分) 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 19. 莫高窟艺术创作上有哪些主要特点? (3 分) 根据这段文字简要列出三点。三点不超过 20 字。 (1)生动形象 (2)色彩绚丽 (3)场面宏伟(或线条流畅) 20.B(意为“游学”); 21.D(均是兼词;A 项分别是介词“在”“到”;B 项分别是“拿、用”“因为”;C 项分别 是“却”“并”) 22.C 23.A(“无人敢与其抵抗”理解不正确) 24.(1)你不曾经求过为官,我也未尝放弃你,为什么诬陷我(弃“不才”)? (2)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听到消息都很兴奋。 (注意(1)中的“奈何”结构,(2)中的“更”“搢绅”等词语) 2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共 15 分,每句 1 分,错一字扣 1 分) (1)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沧海月明珠有泪; (3)又岂在朝朝暮暮; (4)出师一表真名世; (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同是天涯沦落人 (7)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8)君当作磐石,磐石无转移。(9)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10)险以远,则至者少 (11)夙兴夜寐 文言翻译: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 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 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 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 兴得说:“我听话所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 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 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采访使(官职名) 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正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喝酒非常 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 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依然不反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 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 后来樊泽担仼节度使,当时孟浩然的墓碑毁坏了,符载写信给樊泽说:“故隐士孟浩然, 文才杰出,去世多年,后人衰落,湮没于田野之中,大家都怀念他,行路的人到此都大发感 慨。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听到消息都很兴奋。如今因为对外 迫于战事,对内为宾客操劳,一拖再拖,一直没有时间。就算有好事者打算改建,也没有完 成先生的宿愿。”樊泽于是在凤林山南又给孟浩然刻碑,隆重的祭奠了他的坟墓
(6)同是天涯沦落人; (7)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8)君当作磐石, 磐石无转移。 (9)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 (10)险以远,则至者少 (11)夙兴夜寐 文言翻译: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 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 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 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 兴得说:“我听话所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 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 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采访使(官职名) 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正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喝酒非常 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 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依然不反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 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 后来樊泽担任节度使,当时孟浩然的墓碑毁坏了,符载写信给樊泽说:“故隐士孟浩然, 文才杰出,去世多年,后人衰落,湮没于田野之中,大家都怀念他,行路的人到此都大发感 慨。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听到消息都很兴奋。如今因为对外 迫于战事,对内为宾客操劳,一拖再拖,一直没有时间。就算有好事者打算改建,也没有完 成先生的宿愿。”樊泽于是在凤林山南又给孟浩然刻碑,隆重的祭奠了他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