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1、理清《三国演义》全书脉络,2、熟悉其中重点情节,3、了解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1、概括其中的主要情节,2、从重点情节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1、理清《三国演义》全书脉络,2、概括情节和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讲读法,问答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熟悉、概括和主要人物关羽、诸葛亮、曹操有关的16个情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导课 “说曹操曹操到”的俗语、“羽扇纶巾”的扮相,“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山中五老虎 猴子当大王)的谚语 二、背景介绍(课本中的内容要点) 全书脉络梳理 第1-33回,群雄逐鹿 1、桃园结义 2、怒鞭督 3、孟德献刀—一陈宫捉放曹(杀吕伯奢家) 4、温酒斩华雄一一三英战吕布 5、连环计 6、辕门射戟 7、挟天子以令诸侯8、煮酒论英雄 9、挂印封金一一千里走单骑一过五关斩六将 10、古城聚义 11、官渡之战 第34-59回,赤壁鏖战 12、三顾茅庐 隆中对 13、火烧博望坡—一火烧新野 14、携民渡江一一大战长坂坡—一大闹长板桥 15、舌战群儒一一智激周瑜—一蒋干中计 黄盖受刑一一借东风一一火烧赤壁一义释曹操 6、三气周瑜 7、割须弃袍 第60-86回,三足鼎立 18、截江夺阿斗 19、单刀赴会 20、智取汉中一一杀杨修 21、水淹七军一一刮骨疗毒一一败走麦城 22、杀华佗——曹操之死 23、张飞遇害 24、火烧连营一一巧布八阵图一一白帝城托孤一一安居平五路 第87-105回,南征北战 25、七擒孟获 26、出师北伐 27、失街亭—一空城计一—挥泪斩马谡 28、六出祁山一一秋风五丈原 第106-120,三分归晋 四、人物情节简介
教学目的:1、理清《三国演义》全书脉络,2、熟悉其中重点情节,3、了解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1、概括其中的主要情节,2、从重点情节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1、理清《三国演义》全书脉络,2、概括情节和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讲读法,问答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预习:熟悉、概括和主要人物关羽、诸葛亮、曹操有关的 16 个情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课 “说曹操曹操到”的俗语 、“羽扇纶巾”的扮相,“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山中五老虎, 猴子当大王)的谚语 二、 背景介绍(课本中的内容要点) 三、 全书脉络梳理 第 1-33 回,群雄逐鹿 1、桃园结义 2、怒鞭督邮 3、孟德献刀——陈宫捉放曹(杀吕伯奢家) 4、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5、连环计 6、辕门射戟 7、挟天子以令诸侯 8、煮酒论英雄 9、挂印封金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10、古城聚义 11、官渡之战 第 34-59 回,赤壁鏖战 12、三顾茅庐 —— 隆中对 13、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14、携民渡江——大战长坂坡 ——大闹长板桥 15、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蒋干中计—— 黄盖受刑——借东风 ——火烧赤壁—义释曹操 16、三气周瑜 17、割须弃袍 第 60-86 回,三足鼎立 18、截江夺阿斗 19、单刀赴会 20、智取汉中——杀杨修 21、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败走麦城 22、杀华佗——曹操之死 23、张飞遇害 24、火烧连营——巧布八阵图——白帝城托孤——安居平五路 第 87-105 回,南征北战 25、七擒孟获 26、出师北伐 27、失街亭——空城计——挥泪斩马谡 28、六出祁山——秋风五丈原 第 106-120,三分归晋 四、 人物情节简介
(一)情节: 关羽: 温酒斩华雄 挂印封金 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 华容道释曹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刮骨疗伤 败走麦城 温酒斩华雄 袁绍总领全军讨伐董卓。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交战中先后有四位部将被他所杀,关羽请 战。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推荐关羽出战华雄,端了 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 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挂印封金一—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 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一路之 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立斩曹操六员大将,最终 完成使命。 华容道释曹 赤壁战后,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 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在有 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遇到了关羽,由于先前在途中分别受到赵云和张飞的阻截,此时已 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 到江陵。 关羽“义绝” 作品中突出表现关羽这种“义气”的情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千里走单骑”,另一个是“华 容道放曹”。这个“义”既包含对刘蜀集团的忠诚,也包含“有恩必报”的人际关系准则。 关羽是良将的典型。他腹有韬略,英勇无敌,“斩华雄”,“单刀会”,都具有气吞山河的英雄 气概。但是,英雄气又转化为一股傲气,他不懂战略,侮辱孙权,破坏了孙、刘联盟;他刚 愎自用,听不进忠告,结果“败走麦城”。 诸葛亮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三气周瑜
(一)情节: 关羽: 温酒斩华雄 挂印封金 千里走单骑 过五关斩六将 华容道释曹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刮骨疗伤 败走麦城 温酒斩华雄 袁绍总领全军讨伐董卓。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交战中先后有四位部将被他所杀,关羽请 战。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推荐关羽出战华雄,端了 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 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 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一路之 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立斩曹操六员大将,最终 完成使命。 华容道释曹 赤壁战后,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 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在有一 夫当关之险的华容狭路上遇到了关羽,由于先前在途中分别受到赵云和张飞的阻截,此时已 无力再战。无奈,曹操只得亲自哀求关羽放行,关羽念旧日恩情,义释曹操,使曹操得以回 到江陵。 关羽“义绝”: 作品中突出表现关羽这种“义气”的情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千里走单骑”,另一个是“华 容道放曹”。这个“义”既包含对刘蜀集团的忠诚,也包含“有恩必报”的人际关系准则。 关羽是良将的典型。他腹有韬略,英勇无敌,“斩华雄”,“单刀会”,都具有气吞山河的英雄 气概。但是,英雄气又转化为一股傲气,他不懂战略,侮辱孙权,破坏了孙、刘联盟;他刚 愎自用,听不进忠告,结果“败走麦城”。 诸葛亮: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三气周瑜 七擒孟获 空城计 挥泪斩马谡 三气周瑜
诸葛亮借东风帮助周瑜以少胜多,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但是周瑜对诸葛亮的嫉恨有增无 减,也引发了他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三气周瑜”分别为:一气周瑜,夺了南郡取荆州,让 周瑜金疮迸裂;二气周瑜,将计就计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金疮难愈了;最后,诸葛 亮识破周瑜假途灭虢之计,三气周瑜,最终让周瑜在大叫“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愤中恨恨 而亡 七擒孟获 公元225年,南中蛮彝发生叛乱,诸葛亮派军南征,对蛮王孟获实行“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的方针,七次生擒孟获,又七次释放,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不再反叛。亮抚慰孟获,下令 退军。从此,南中基本安定。 空城计 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安排撤军,把兵力分散出去了,而司马懿率大军攻城。众文臣皆惊,唯 诸葛亮临危不惧,令士兵隐匿旌旗,大开城门,各门均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亮 本人于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惧城内有埋伏,便率军望北山路而退。 诸葛亮“智绝”: 诸葛亮是“贤相”的典范。他既是智慧的化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是道德的化身,忠心 耿耿,为蜀汉事业殚精竭虑。他悲剧的一生。“遗恨五丈原”,诸葛亮的悲剧是与命运抗争的 悲剧,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 曹操: 孟德献刀 杀吕伯奢家 挟天子以令诸侯 煮酒论英雄 官渡之战 败走华容道 杀杨修 杀华佗 孟德献刀 董卓残暴,大臣打算找机会除掉董卓。曹操愿借王允的七星宝刀,拼死杀掉董卓。曹操带着 宝刀来到相府,见屋内只剩董卓一人,便要拔刀下手。不料董卓从镜里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 问曹操干什么,曹操非常惊慌,急忙跪下说他有口宝刀献给董卓。曹操騙过董卓,就纵马逃 杀吕伯奢家 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亡途中被士兵捉住,县令陈宫弃官追随。两人夜里住在曹操父亲的结 义兄弟吕伯奢家里。曹操疑心吕伯奢要报官杀他们,便先下手将吕家八口杀个精光。又将买 酒归来的吕伯奢也杀了。陈宫斥责他滥杀无辜。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 我。”陈宫听了,心都寒了,便离开曹操 曹操“奸绝”: 曹操,“奷雄”的典型。具有雄才大略,为人洒脱:却又阴险、狡诈。为争取人心,减轻赋 税:却又血洗徐州。尊重、爱护人才:却又忌才妒能,虐杀人才。作者总是在表现他的雄才 大略时,不忘揭露他的恶德。此外,他以法家的面目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玩弄权术,身上 有一股恢宏阔大的王霸之气。 刘备: “仁君”的典范,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为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爱民如子,待人宽 厚,“携民渡江”不忍丢弃百姓;辩才识才,知人善任,白帝城托孤时嘱咐马谡之不可用
诸葛亮借东风帮助周瑜以少胜多,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但是周瑜对诸葛亮的嫉恨有增无 减,也引发了他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三气周瑜”分别为:一气周瑜,夺了南郡取荆州,让 周瑜金疮迸裂;二气周瑜,将计就计让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金疮难愈了;最后,诸葛 亮识破周瑜假途灭虢之计,三气周瑜,最终让周瑜在大叫“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愤中恨恨 而亡。 七擒孟获 公元 225 年,南中蛮彝发生叛乱,诸葛亮派军南征,对蛮王孟获实行“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的方针,七次生擒孟获,又七次释放,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不再反叛。亮抚慰孟获,下令 退军。从此,南中基本安定。 空城计 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安排撤军,把兵力分散出去了,而司马懿率大军攻城。众文臣皆惊,唯 诸葛亮临危不惧,令士兵隐匿旌旗,大开城门,各门均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亮 本人于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司马懿惧城内有埋伏,便率军望北山路而退。 诸葛亮“智绝”: 诸葛亮是“贤相”的典范。他既是智慧的化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又是道德的化身,忠心 耿耿,为蜀汉事业殚精竭虑。他悲剧的一生。“遗恨五丈原”,诸葛亮的悲剧是与命运抗争的 悲剧,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 曹操: 孟德献刀 杀吕伯奢家 挟天子以令诸侯 煮酒论英雄 官渡之战 败走华容道 杀杨修 杀华佗 孟德献刀 董卓残暴,大臣打算找机会除掉董卓。曹操愿借王允的七星宝刀,拼死杀掉董卓。曹操带着 宝刀来到相府,见屋内只剩董卓一人,便要拔刀下手。不料董卓从镜里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 问曹操干什么,曹操非常惊慌,急忙跪下说他有口宝刀献给董卓。曹操骗过董卓,就纵马逃 跑。 杀吕伯奢家 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亡途中被士兵捉住,县令陈宫弃官追随。两人夜里住在曹操父亲的结 义兄弟吕伯奢家里。曹操疑心吕伯奢要报官杀他们,便先下手将吕家八口杀个精光。又将买 酒归来的吕伯奢也杀了。陈宫斥责他滥杀无辜。曹操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 我。”陈宫听了,心都寒了,便离开曹操。 曹操“奸绝”: 曹操,“奸雄”的典型。具有雄才大略,为人洒脱;却又阴险、狡诈。为争取人心,减轻赋 税;却又血洗徐州。尊重、爱护人才;却又忌才妒能,虐杀人才。作者总是在表现他的雄才 大略时,不忘揭露他的恶德。此外,他以法家的面目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玩弄权术,身上 有一股恢宏阔大的王霸之气。 刘备: “仁君”的典范,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为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爱民如子,待人宽 厚,“携民渡江”不忍丢弃百姓;辩才识才,知人善任,白帝城托孤时嘱咐马谡之不可用
但是,作者在描写其“仁爱”时极尽夸张,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周瑜: 个衬托性的人物,是作者为了更好地歌颂诸葛亮这个人物而塑造的艺术形象。文韬武略 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是,气量狭小,嫉贤妒能,几次欲杀死诸葛亮:冲动急躁,意气用 事,最终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周瑜在三江口挫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 兵强粮足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又故意将捏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 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两位水军都督。 五、主题概括 (1)从忠奸对立的立场看,作者是带着“拥刘反曹”的倾向来写三国乱世的。由于帝蜀寇 魏的意识形态在起作用,小说主题是渲染正统之“仁者”的“仁”,反对暴政。(2)着重写 出三国时代的盛衰变化,探讨为何会出现大动乱,什么人才能统一天下,如何才能巩固政权。 说明只有具有雄才大略,怀着争人心、求人才的渴望,又有正确的战略、策略的英雄,才能 成为一代英主。 六、习题 选择题、问答题 七、总结 理清情节先后顺序,熟悉并概括情节,通过情节分析性格 《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热”、“易中天现象”、《水煮三国》 八、作业: 课外补充资料的学习 1、“《三国演义》导读”资料和习题汇编 2、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俗语和诗词 附:板书设计: 群雄逐鹿 赤壁鏖战三足鼎立 南征北战三分归晋
但是,作者在描写其“仁爱”时极尽夸张,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周瑜: 一个衬托性的人物,是作者为了更好地歌颂诸葛亮这个人物而塑造的艺术形象。文韬武略, 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但是,气量狭小,嫉贤妒能,几次欲杀死诸葛亮;冲动急躁,意气用 事,最终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周瑜在三江口挫败曹军,曹操派蒋干劝周瑜投降。周瑜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大谈东吴 兵强粮足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又故意将捏造的曹操水军都督私通东吴的信件让 蒋干得知。蒋干中计,回去报告曹操,杀了深得水军之妙的两位水军都督。 五、 主题概括 (1)从忠奸对立的立场看,作者是带着“拥刘反曹”的倾向来写三国乱世的。由于帝蜀寇 魏的意识形态在起作用,小说主题是渲染正统之“仁者”的“仁”,反对暴政。(2)着重写 出三国时代的盛衰变化,探讨为何会出现大动乱,什么人才能统一天下,如何才能巩固政权。 说明只有具有雄才大略,怀着争人心、求人才的渴望,又有正确的战略、策略的英雄,才能 成为一代英主。 六、 习题 选择题、问答题 七、总结 理清情节先后顺序,熟悉并概括情节,通过情节分析性格。 《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热”、“易中天现象”、《水煮三国》 八、 作业: 课外补充资料的学习 1、“《三国演义》导读”资料和习题汇编 2、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俗语和诗词 附: 板书设计: 群雄逐鹿 赤壁鏖战 三足鼎立 南征北战 三分归晋
情绪,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由于生理的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情感活动更强烈,也更容易情绪化。 如果说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是掌舵者、领导人的角色,那么母亲则是一个家庭的调节阀、供氧机。 虽然家庭的重担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但与父亲相比,母亲承担更多。在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下不少母亲感到力不从心,情绪也变得更加不稳定。 但母亲的情绪决定着一个家庭的温度,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和谐程度。首先从家庭生活中来看,女性温柔、细腻的特质可以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暖意融融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再大 的矛盾与困难都能克服。 如果说父亲是一把披荆斩棘的利剑,母亲则是一张情意绵绵的丝网,她用爱将家庭与外面漆黑冰冷的世界剥离开来。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更懂得利用语言与情绪 的力量,母亲的笑脸、暖言能给每个家庭成员力量。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白纸,你想让他变成什么样子他就是什么样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影响是不可能替代的
母亲是孩子情感依赖的主要角色,如果母亲在与孩子的接触中,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孩子长大之后很可能会情绪调节失衡。 有本书中说:“对大多数的成年人而言,即使一生只跟母亲发生过一次问题,心中就会存在一个说话、行为和反应跟童年时期一模一样的‘母亲复本’。” 母亲情绪不稳定,一会对孩子赞赏有加,一会对孩子大声呵斥,这会造成造成孩子长大后戒备心重,缺乏信任。总是对孩子抱怨,朝孩子吐苦水,也会把孩子变成一个消极的人。 母亲的情绪决定家庭的温度,在家庭生活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发火前深呼吸,以微笑面对家人,对待爱人、孩子多用表扬多夸奖,不要总是看到不足的地方。 在合肥张家,母亲陆英是个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她自结婚后与丈夫从未红过脸,处处周到讨得婆婆欢心,对待儿女从不歇斯底里疾言厉色,她用自己良好的情绪为家庭及儿女成 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