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上海交通大学:《人权与大国关系》教学资源_课程阅读材料1_人权国际保护体系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0,文件大小:178.9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人权的国际保护体系 【阅读本教学材料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权的概念、国际法上人权问题的由来和国际人权法发展的新趋势:掌 握联合国体系下的普遍性人权公约、专门性人权公约及其机制、联合国特别人权 机构的基本制度;了解欧洲、美洲、非洲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人权与国际法 一、人权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一)人权的概念 人权(human rights)可以从历史、哲学、道德、法律、政治、社会等角度 予以界定或诠释。因而,自人权理论创始之日至今,对人权概念及其含义的诠释 就见仁见智。例如,有人认为,人权是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某些权利,尊 重它们,是普遍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的要求。1也有人认为,人权是评判政治 合法性的标准:如果政府保护人权,那么它们本身及其活动就是合法的。2还有 人认为,人权就是人凭其是人(具有自然的人性)这样一种资格而向他人、社会 或国家提出的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要求,这种要求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即要求对方通过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而满足自己的要求。3人权是“所有人民 和所有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4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终极 价值目标。 美国伦理学家格维尔茨认为,人权是指一种狭义的权利,即主张权,这种权 利的结构可以理解为:A由于Y而对B有X的权利。它包括五个因素:1.权利 的主体A,即有权利的人;2.权利的性质;3.权利的客体X,即权利指向什么; 4.权利的回答人B,即具有义务的人;5.权利的论证基础和根据Y。他认为,在 这五个因素问题上,每一个都存在争论,人权定义因此呈现出千姿百态。例如, 英国的麦克法兰认为,“人权是那些属于每个男女的道德权利,它们之所以为每 个男女所有,仅仅因为他们是人。”日本的宫泽俊义认为,“基于人仅因作为人这 事实而被认为当然具有的是人权。”英国米尔恩认为,《世界人权宣言》所列举 的人权只是一些体现了西方制度和价值的理想标准,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差别, 它们对于第三世界是乌托邦:“只有作为最低限度道德标准的人权概念才是经得 起辩驳的”。美国学者亨金认为,人权仅指依照当代共同意见,每个人都要对他 的政府提出的或被认为应当提出的那些道德上的和政治上的要求。现代国际文件 《世界人权宣言》和一些国际公约已列举了这些要求。上述定义虽不能代 表西方人权学者关于人权概念的整体看法,但通过这些定义可以看出,他们对人 1【英】AJ.M米尔恩著,夏勇、张志铭译:《人的权利和人的多样性一一人权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版社1995年版,第7页。 2【美】杰克·唐纳里著,王浦劬等译:《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 页。 3赵雪纲:《人权概念反思》,载《理论探索》2004年第4期,第99页。 4《世界人权宣言》序言第10段

1 人权的国际保护体系 【阅读本教学材料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人权的概念、国际法上人权问题的由来和国际人权法发展的新趋势;掌 握联合国体系下的普遍性人权公约、专门性人权公约及其机制、联合国特别人权 机构的基本制度;了解欧洲、美洲、非洲的区域性人权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权与国际法 一、人权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一)人权的概念 人权(human rights)可以从历史、哲学、道德、法律、政治、社会等角度 予以界定或诠释。因而,自人权理论创始之日至今,对人权概念及其含义的诠释 就见仁见智。例如,有人认为,人权是一种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某些权利,尊 重它们,是普遍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标准的要求。1也有人认为,人权是评判政治 合法性的标准:如果政府保护人权,那么它们本身及其活动就是合法的。2还有 人认为,人权就是人凭其是人(具有自然的人性)这样一种资格而向他人、社会 或国家提出的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要求,这种要求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即要求对方通过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而满足自己的要求。3人权是“所有人民 和所有国家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4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终极 价值目标。 美国伦理学家格维尔茨认为,人权是指一种狭义的权利,即主张权,这种权 利的结构可以理解为:A 由于 Y 而对 B 有 X 的权利。它包括五个因素:1.权利 的主体 A,即有权利的人;2.权利的性质;3.权利的客体 X,即权利指向什么; 4.权利的回答人 B,即具有义务的人;5.权利的论证基础和根据 Y。他认为,在 这五个因素问题上,每一个都存在争论,人权定义因此呈现出千姿百态。例如, 英国的麦克法兰认为,“人权是那些属于每个男女的道德权利,它们之所以为每 个男女所有,仅仅因为他们是人。”日本的宫泽俊义认为,“基于人仅因作为人这 一事实而被认为当然具有的是人权。”英国米尔恩认为,《世界人权宣言》所列举 的人权只是一些体现了西方制度和价值的理想标准,由于经济文化条件的差别, 它们对于第三世界是乌托邦;“只有作为最低限度道德标准的人权概念才是经得 起辩驳的”。美国学者亨金认为,人权仅指依照当代共同意见,每个人都要对他 的政府提出的或被认为应当提出的那些道德上的和政治上的要求。现代国际文件 ———《世界人权宣言》和一些国际公约已列举了这些要求。上述定义虽不能代 表西方人权学者关于人权概念的整体看法,但通过这些定义可以看出,他们对人 1 【英】A. J. M. 米尔恩著,夏勇、张志铭译:《人的权利和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 版社 1995 年版,第 7 页。 2 【美】杰克·唐纳里著,王浦劬等译:《普遍人权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0 页。 3 赵雪纲:《人权概念反思》,载《理论探索》2004 年第 4 期,第 99 页。 4 《世界人权宣言》序言第 10 段

权的主体、性质、承担义务者的界定以及理解都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即:以人 本主义为思想基础,享有人权的基础是人性:主张人权是一种道德(或伦理)权 利:只有当它由实在法(国内法或国际法)加以规定时,才同时具有法定权利的 性质。5 我们认为,人权是人作为人依其本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享有的 或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基本含义:其一,人权根源于人的 本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人的自然属性,即人性,是人作为一种有伦 理道德追求的高级动物所具有的天性和理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人生活在各种人 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利益与道德、思想与行为等都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 影响和制约。6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应当享有为其人性的存在、延 续和发展所必需的权利,否则人将不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或者没有被当作人对 待。其二,人权在存在形态上可以分为道德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道德权 利是指人作为人应当享有但法律尚未确认的权利。法定权利是法律所承认的或者 受到法律保障的权利。实有权利是人们实际上能够享有的权利。在三者的关系方 面,道德权利是法定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是历来各国人民求生存、图发展、要进 步的法理依据:法定权利是实有权利的法律保障:实有权利则反映一个社会的人 权保护现状。愈多的道德权利成为法定权利,以及愈多的法定权利能够为人所实 际享有或得到实际保障,是一个社会中人权保护的理想状态。 人权具有普遍性、不可分割性,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换言之,构成人 权具体内容的实体权利,不能孤立地看待或者被单方面侧重。作为人权基本内容 的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被称为“第三代人权”的发展权等集 体人权,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应当得到平等地保障和发展。1977年联合国大 会通过的《关于人权新概念的决议案》,“决定联合国系统内今后处理有关人权问 题的工作办法应考虑到以下的概念:(1)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都是不可分割并且 是相互依存的:对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执行、增 进和保护,应当给予同等的注意和迫切的考虑…(3)个人和各国人民的一切 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不可剥夺的…”这些表述深受自然法学说和社会权利学说 这两种理论思想的交互影响,是多种意识形态妥协的产物,使人权和基本自由的 内容得到较全面的阐述,⑧因而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 1993年《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Vienna Declaration and Program of Action) 明a确提出,“All human rights are universal,inalienable,interdependent and interrelated...democracy,development and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and basic freedom interdependent and supplementary.”20O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的“计划 及运作问题咨询委员会“(the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Programme and Operational Questions)不仅界定了人权的概念,而且指出其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和普遍性之特点,即:“Human Rights are universal legal guarantees protecting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gainst actions which interfere with fundamental freedoms and human dignity.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ights are that they are: guaranteed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legally protected; 5参见罗敏:《浅论人权概念》,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第11页。 6参见李步云:《论人权的本原》,载《政法论坛》2004年第2期,第14页。 7董云虎、刘武萍编:《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第991页。 8梁西主编:《国际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1页

2 权的主体、性质、承担义务者的界定以及理解都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即:以人 本主义为思想基础,享有人权的基础是人性;主张人权是一种道德 (或伦理 )权 利;只有当它由实在法(国内法或国际法)加以规定时,才同时具有法定权利的 性质。5 我们认为,人权是人作为人依其本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享有的 或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这一概念包含着以下基本含义:其一,人权根源于人的 本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人的自然属性,即人性,是人作为一种有伦 理道德追求的高级动物所具有的天性和理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人生活在各种人 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人的利益与道德、思想与行为等都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 影响和制约。6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应当享有为其人性的存在、延 续和发展所必需的权利,否则人将不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或者没有被当作人对 待。其二,人权在存在形态上可以分为道德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道德权 利是指人作为人应当享有但法律尚未确认的权利。法定权利是法律所承认的或者 受到法律保障的权利。实有权利是人们实际上能够享有的权利。在三者的关系方 面,道德权利是法定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是历来各国人民求生存、图发展、要进 步的法理依据;法定权利是实有权利的法律保障;实有权利则反映一个社会的人 权保护现状。愈多的道德权利成为法定权利,以及愈多的法定权利能够为人所实 际享有或得到实际保障,是一个社会中人权保护的理想状态。 人权具有普遍性、不可分割性,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换言之,构成人 权具体内容的实体权利,不能孤立地看待或者被单方面侧重。作为人权基本内容 的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及被称为“第三代人权”的发展权等集 体人权,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应当得到平等地保障和发展。1977 年联合国大 会通过的《关于人权新概念的决议案》,“决定联合国系统内今后处理有关人权问 题的工作办法应考虑到以下的概念:(1)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都是不可分割并且 是相互依存的;对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执行、增 进和保护,应当给予同等的注意和迫切的考虑……(3)个人和各国人民的一切 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不可剥夺的……” 7这些表述深受自然法学说和社会权利学说 这两种理论思想的交互影响,是多种意识形态妥协的产物,使人权和基本自由的 内容得到较全面的阐述, 8因而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接受。 1993 年《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Vienna Declaration and Program of Action) 明 确 提 出 ,“ All human rights are universal, inalienable,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related … democracy, development and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and basic freedom interdependent and supplementary.”2000 年 3 月,世界卫生组织的“计划 及 运 作 问 题 咨 询 委 员 会 “( the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Programme and Operational Questions)不仅界定了人权的概念,而且指出其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和普遍性之特点,即:“Human Rights are universal legal guarantees protecting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gainst actions which interfere with fundamental freedoms and human dignity.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rights are that they are: ● guaranteed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 legally protected; 5 参见罗敏:《浅论人权概念》,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 年第 9 期,第 11 页。 6 参见李步云:《论人权的本原》,载《政法论坛》2004 年第 2 期,第 14 页。 7 董云虎、刘武萍编:《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第一版,第 991 页。 8 梁西主编:《国际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21 页

focus on the dignity of the human being; oblige states and state actors; cannot be waived or taken away;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related;and universal."9 2006年3月1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人权理事会决议》重申,“All human rights are universal,indivisible,interrelated,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and that all human rights must be treated in a fair and equal manner,on the same footing and with the same emphasis.”该决议同时强调,“while the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particularities and various historical,cultural and religious backgrounds must be borne in mind,all States,regardless of their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systems,have the duty to promote and protect all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1o可见,人权的概念的阐释同人权的基本属性密不可分, 而对人权基本属性的不同理解,必然导致对人权的确认和保护存在差异。 (二)人权的基本属性 广义的人权在国家和法律出现之前就存在了,1但以自由、平等、人道为重 要内容和特征的人权,是在近代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出现才有的。特别是始于 17世纪、到18世纪末期达到顶峰的人权思潮,掀起了对人权基本属性的大讨论。 那一时期的理论所要解决的是人权的本原和基础问题,产生了两大学说:自 然权利学说和社会权利学说。以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和霍布斯为代表人物的自然权 利学说认为,人权是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具有的,其依据是自然法而非社会法规, 社会法规只是为了维护人的自然权利而制定的。在洛克看来,自然状态是一种“完 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们自然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三大自然权利。人们依据 自然法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但自然状态下缺少成文法、执法官和固定的奖惩办法, 使得自然法的公平实施常常受到影响。为保障人的自然权利,人们放弃自助的权 利,把它交给按契约建立的政府。自然权利便不再仅仅依靠道德和自愿来维持, 而是依赖契约和法律,并有强制执行的保障。但是,人们并没有放弃生命、自由 和财产三大不可放弃和转让的自然权利。社会和政府机构作为个人自然权利的保 护者和执行者,是否尊重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是其自身合法性的首要条件。如果 统治者试图取得对人民的绝对权力或者变成独裁者,人民便有权反叛。霍布斯则 认为,在国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下,个人具有无限的权利,其 中最主要的是生存的权利。由于人在这种状态下的生活艰难、残忍和简陋,使得 在人与人的争斗中个人的生存难以得到保障。为了避免死亡,人们理性地意识到 了和平的必要以及维持和平的必要条件一一自然法。社会契约是人们根据自然法 所订立的协议,是权利的相互转移,即:人们必须保证彼此的生命权利,不能仅 为了自己的生存去伤害他人:个人保有自己绝对的生命权利,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权以暴力反抗暴力,特别是当根据社会契约所建立的政府腐败堕落、滥用权力时, 人民便有权推翻它,重新建立契约。2 自然权利学说为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君权神授 观念根深蒂固的时代,自然权利学说,有助于攻破神权、王权和封建特权的坚固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and Human Rights:Guidelines and Information for the Resident Coordinator System, approved on behalf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n Coordination(ACC)by the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Programme and Operational Questions (CCPOQ)at its 16th Session,Geneva,March 2000. 10ARES/60/251. 山参见夏勇:《人权概念起源》(“第一章原始人的习俗权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一25 页。 2参见常健:《人权的理想·悖论·现实》,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1页

3 ● focus on the dignity of the human being; ● oblige states and state actors; ● cannot be waived or taken away; ●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related; and universal.”9 2006 年 3 月 15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人权理事会决议》重申,“All human rights are universal, indivisible, interrelated,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and that all human rights must be treated in a fair and equal manner, on the same footing and with the same emphasis…”该决议同时强调,“while the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particularities and various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religious backgrounds must be borne in mind, all States, regardless of their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systems, have the duty to promote and protect all human rights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10可见,人权的概念的阐释同人权的基本属性密不可分, 而对人权基本属性的不同理解,必然导致对人权的确认和保护存在差异。 (二)人权的基本属性 广义的人权在国家和法律出现之前就存在了,11但以自由、平等、人道为重 要内容和特征的人权,是在近代商品经济和民主政治出现才有的。特别是始于 17 世纪、到 18 世纪末期达到顶峰的人权思潮,掀起了对人权基本属性的大讨论。 那一时期的理论所要解决的是人权的本原和基础问题,产生了两大学说:自 然权利学说和社会权利学说。以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和霍布斯为代表人物的自然权 利学说认为,人权是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具有的,其依据是自然法而非社会法规, 社会法规只是为了维护人的自然权利而制定的。在洛克看来,自然状态是一种“完 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们自然享有生命、自由和财产三大自然权利。人们依据 自然法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但自然状态下缺少成文法、执法官和固定的奖惩办法, 使得自然法的公平实施常常受到影响。为保障人的自然权利,人们放弃自助的权 利,把它交给按契约建立的政府。自然权利便不再仅仅依靠道德和自愿来维持, 而是依赖契约和法律,并有强制执行的保障。但是,人们并没有放弃生命、自由 和财产三大不可放弃和转让的自然权利。社会和政府机构作为个人自然权利的保 护者和执行者,是否尊重自然法和自然权利,是其自身合法性的首要条件。如果 统治者试图取得对人民的绝对权力或者变成独裁者,人民便有权反叛。霍布斯则 认为,在国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下,个人具有无限的权利,其 中最主要的是生存的权利。由于人在这种状态下的生活艰难、残忍和简陋,使得 在人与人的争斗中个人的生存难以得到保障。为了避免死亡,人们理性地意识到 了和平的必要以及维持和平的必要条件——自然法。社会契约是人们根据自然法 所订立的协议,是权利的相互转移,即:人们必须保证彼此的生命权利,不能仅 为了自己的生存去伤害他人;个人保有自己绝对的生命权利,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权以暴力反抗暴力,特别是当根据社会契约所建立的政府腐败堕落、滥用权力时, 人民便有权推翻它,重新建立契约。 12 自然权利学说为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君权神授 观念根深蒂固的时代,自然权利学说,有助于攻破神权、王权和封建特权的坚固 9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and Human Rights: Guidelines and Information for the Resident Coordinator System, approved on behalf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on Coordination (ACC) by the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Programme and Operational Questions (CCPOQ) at its 16th Session, Geneva, March 2000. 10 A/RES/60/251. 11 参见夏勇:《人权概念起源》(“第一章 原始人的习俗权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25 页。 12 参见常健:《人权的理想·悖论·现实》,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0-11 页

堡垒,有助于战胜被认为绝对不可动摇的王权和特权制度。然而,自然权利学说 存在理论缺陷,即:自然状态只是哲学家的一种假设,认为人权是依据自然法则, 是自然人具有的天然权利,这与权利本身的社会性难以相容,也无法与人本身的 社会性协调一致。因此,自然权利学说遭到了后来的理论家的批判,于是出现了 另一种权利学说一一社会权利学说。 以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为代表人物的社会权利学说认为,人权并非天赋 的自然权利。社会的出现才使“公正代替了本能,并赋予人们的行为以以往所没 有的道德”。3虽然人们根据社会契约放弃了本能的权利,成为社会的公民,但同 时从社会中获得了真正的人权,即公民权利。人权并非根据自然法,而是基于社 会的公意。个人权利来源于并服从于基于公意的人民整体主权,人民整体主权是 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可取代的,人民整体主权保障着所有个体公民权利的平 等实现。在这个意义上,人权是社会法律的产物,是社会法律所体现的公意的产 物。卢梭的社会权利学说将人权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这在 一定意义上克服了自然权利学说的局限,为对人权的历史的、相对的和集体主义 的解释打开了大门。4 19世纪人权理论主要是沿着卢梭开辟的方向发展的。例如,英国哲学家边 沁的功利主义学说对人权的相对性的极度发挥: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和黑格尔在人 权的集体性方面,进一步强调个人权利必须服从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马克思 从人权的历史性方面深刻地批判抽象的人权观。 可以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乃至现在,自然权利学说与社会权利学说的 论战一直没有停止,而这种理论探讨的中心议题就在于:人权源自人的自然属性 还是社会属性;人权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人权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人权是个 体本位的还是集体本位的:人权是基于道德理想还是基于现实的利益关系:人权 是一种道德权利还是一种法权;人权是一种消极权利还是积极权利;等等。因此, 社会权利学说的提出和发展,并不是人权理论探讨的结束而是深入发展。可见, 自然权利说与社会权利说这两大不同的人权理论学说,对现代人权理念的形成和 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自然权利学说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 础,而社会权利学说则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理 论学说不仅在当时及之后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际和国内政治和法律进程中都有所 反映,5而且至今仍然为人们对人权的不同解释提供着不同的理论支撑。 因此,从严格政治、哲学意义上看,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理论概念,人权最 初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提出来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权 概念的演变史证明,作为一个发展的概念,人权既是人类文明进步不断积淀的结 晶,又是人类不断认识并超越自我的结果。我们只有把人权概念放在动态的历史 过程中来辨析,才能正确把握其外延的“扩张史”,也只有把人权概念置于开放 的认知世界的系统中,才能欣然接受其未来的膨胀变迁。16 二、国际法上人权问题的由来 1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页。 “参见常健:《人权的理想·悖论·现实》,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页。 5例如,天赋人权思想在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权利法案》中被赋予突出地位。同样,1789 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受到卢梭思想的一定影响。在整个19世纪,有相当数量的基督教文明国家在 其宪法中列入了人权内容。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人权立法开始由少数国家发展到多数国家,由国 内立法发展到国际立法。 16李林:《人权概念的外延》,载《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5期,第78页。 4

4 堡垒,有助于战胜被认为绝对不可动摇的王权和特权制度。然而,自然权利学说 存在理论缺陷,即:自然状态只是哲学家的一种假设,认为人权是依据自然法则, 是自然人具有的天然权利,这与权利本身的社会性难以相容,也无法与人本身的 社会性协调一致。因此,自然权利学说遭到了后来的理论家的批判,于是出现了 另一种权利学说——社会权利学说。 以 18 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为代表人物的社会权利学说认为,人权并非天赋 的自然权利。社会的出现才使“公正代替了本能,并赋予人们的行为以以往所没 有的道德”。 13虽然人们根据社会契约放弃了本能的权利,成为社会的公民,但同 时从社会中获得了真正的人权,即公民权利。人权并非根据自然法,而是基于社 会的公意。个人权利来源于并服从于基于公意的人民整体主权,人民整体主权是 不可分割、不可转让、不可取代的,人民整体主权保障着所有个体公民权利的平 等实现。在这个意义上,人权是社会法律的产物,是社会法律所体现的公意的产 物。卢梭的社会权利学说将人权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之上,这在 一定意义上克服了自然权利学说的局限,为对人权的历史的、相对的和集体主义 的解释打开了大门。 14 19 世纪人权理论主要是沿着卢梭开辟的方向发展的。例如,英国哲学家边 沁的功利主义学说对人权的相对性的极度发挥;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和黑格尔在人 权的集体性方面,进一步强调个人权利必须服从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利益;马克思 从人权的历史性方面深刻地批判抽象的人权观。 可以说,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乃至现在,自然权利学说与社会权利学说的 论战一直没有停止,而这种理论探讨的中心议题就在于:人权源自人的自然属性 还是社会属性;人权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人权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人权是个 体本位的还是集体本位的;人权是基于道德理想还是基于现实的利益关系;人权 是一种道德权利还是一种法权;人权是一种消极权利还是积极权利;等等。因此, 社会权利学说的提出和发展,并不是人权理论探讨的结束而是深入发展。可见, 自然权利说与社会权利说这两大不同的人权理论学说,对现代人权理念的形成和 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自然权利学说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 础,而社会权利学说则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理 论学说不仅在当时及之后不同历史阶段的国际和国内政治和法律进程中都有所 反映, 15而且至今仍然为人们对人权的不同解释提供着不同的理论支撑。 因此,从严格政治、哲学意义上看,作为一个普遍的政治理论概念,人权最 初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提出来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人权 概念的演变史证明,作为一个发展的概念,人权既是人类文明进步不断积淀的结 晶,又是人类不断认识并超越自我的结果。我们只有把人权概念放在动态的历史 过程中来辨析,才能正确把握其外延的“扩张史”,也只有把人权概念置于开放 的认知世界的系统中,才能欣然接受其未来的膨胀变迁。16 二、国际法上人权问题的由来 13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29 页。 14 参见常健:《人权的理想·悖论·现实》,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3 页。 15 例如,天赋人权思想在 1776 年美国《独立宣言》和《弗吉尼亚权利法案》中被赋予突出地位。同样,1789 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受到卢梭思想的一定影响。在整个 19 世纪,有相当数量的基督教文明国家在 其宪法中列入了人权内容。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中叶,人权立法开始由少数国家发展到多数国家,由国 内立法发展到国际立法。 16 李林:《人权概念的外延》,载《学习与探索》1999 年第 5 期,第 78 页

人权问题原本是国内管辖的问题和事项。在十九世纪,国家主权和国内管辖 观念据绝对地位,国家在本国公民的待遇方面很少承担国际法义务,一国政府如 何对待其国民完全是其内政,不容他国干涉。例外情形为数不多,主要涉及国际 法上的海盗(piracy jure gentium)、奴隶制度、人道主义待遇和外国人待遇等有 限领域。例如,这一期间制定了一系列禁止奴隶制度和奴隶贩卖的条约,如1890 年旨在建立国际机制以禁止大西洋上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的 《布鲁塞尔会议总协定》(General Act of the Brussels Conference):I864年《改善 战地陆军伤病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 for the Ameliora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Wounded and Sick in Armed Forces in the Field)等。人道主义 干涉理论在十九世纪被滥用。17出于争夺势力范围和瓜分弱小国家等自身利益的 动机,帝国主义列强以人道主义借口对他国发生的事情进行政治、外交甚至武装 干涉。此外,在二十世纪之交出现了一般福利性质的协议,如《禁止企业雇用妇 女从事夜间劳动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Respecting the Prohibition of Night Work for Women in Industrial Employment)和《禁止在火柴生产中使用白磷》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Prohibiting of the Use of White Phosphor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Matches)等。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出现和存在一系列严重侵犯基本人权的情 形,人权问题从此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盟约》(The Covenan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建立了委任托管制度,受托管国承担确保受托 管领土上的居民的良心和宗教自由以及公正待遇。《凡尔赛和约》中有了关于保 护特殊人群基本人权的条款,同东欧和巴尔干国家的战后和约中专门规定了保护 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基本自由的条款。此外,《凡尔赛和约》还成立了旨在促进和 改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的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联盟和国际劳工组织主持制定了 一些涉及某些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如1926年国际联盟《禁止奴隶贩卖和奴隶 制公约》(Convention to Suppress the Slave Trade and Slavery)和I930年国际劳工 组织《禁止强迫劳动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Forced or Compulsory Labour)。 至此,国家承担保护其国民的义务开始增多,尽管此国际义务的范围还十分有限。 以联合国成立为转折点,这种国际义务才迅速普及许多领域,尤其是国际人 权法领域。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大规模践踏基本人权, 肆意、残酷剥夺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激起了国际社会要求保护基本人权与自由 的强烈愿望。顺应这一要求,战后旋即成立的联合国和其他区域组织把促进和 保护人权放在重要位置,不仅将尊重基本人权、人格尊严和价值作为其宗旨之一, 而且建立了以提倡人权为目的的各种委员会,制定了《世界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两个普遍性人权 公约。这三个国际人权文件被称为《国际人权宪章》,在人权的国际保护中居于 根本重要的地位。人权问题从此开始广泛进入国际法领域。之后,联合国包括各 专门性人权决议、宣言和条约的一系列人权文件得以问世。这类人权文件分别涉 ”人道主义干涉指当一个国家犯有对本国人民实施残暴或迫害的罪行达到野蛮和广泛的严重程度,从而否 定了其基本人权、震撼了人类良知,其他国际因此进行人道干涉而使用武力为合法。参见【英】赫希·劳 特派特修订,王铁崖、陈体强译:《奥本海国际法》(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5页。 18梁西主编:《国际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5页

5 人权问题原本是国内管辖的问题和事项。在十九世纪,国家主权和国内管辖 观念据绝对地位,国家在本国公民的待遇方面很少承担国际法义务,一国政府如 何对待其国民完全是其内政,不容他国干涉。例外情形为数不多,主要涉及国际 法上的海盗(piracy jure gentium)、奴隶制度、人道主义待遇和外国人待遇等有 限领域。例如,这一期间制定了一系列禁止奴隶制度和奴隶贩卖的条约,如 1890 年旨在建立国际机制以禁止大西洋上存在的各种形式的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的 《布鲁塞尔会议总协定》(General Act of the Brussels Conference);1864 年《改善 战地陆军伤病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 for the Ameliora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Wounded and Sick in Armed Forces in the Field)等。人道主义 干涉理论在十九世纪被滥用。17出于争夺势力范围和瓜分弱小国家等自身利益的 动机,帝国主义列强以人道主义借口对他国发生的事情进行政治、外交甚至武装 干涉。此外,在二十世纪之交出现了一般福利性质的协议,如《禁止企业雇用妇 女从事夜间劳动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Respecting the Prohibition of Night Work for Women in Industrial Employment)和《禁止在火柴生产中使用白磷》 (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Prohibiting of the Use of White Phosphor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Matches)等。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出现和存在一系列严重侵犯基本人权的情 形,人权问题从此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盟约》(The Covenant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建立了委任托管制度,受托管国承担确保受托 管领土上的居民的良心和宗教自由以及公正待遇。《凡尔赛和约》中有了关于保 护特殊人群基本人权的条款,同东欧和巴尔干国家的战后和约中专门规定了保护 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基本自由的条款。此外,《凡尔赛和约》还成立了旨在促进和 改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的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联盟和国际劳工组织主持制定了 一些涉及某些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如 1926 年国际联盟《禁止奴隶贩卖和奴隶 制公约》(Convention to Suppress the Slave Trade and Slavery)和 1930 年国际劳工 组织《禁止强迫劳动公约》(Convention concerning Forced or Compulsory Labour)。 至此,国家承担保护其国民的义务开始增多,尽管此国际义务的范围还十分有限。 以联合国成立为转折点,这种国际义务才迅速普及许多领域,尤其是国际人 权法领域。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大规模践踏基本人权, 肆意、残酷剥夺人的生命权和生存权,激起了国际社会要求保护基本人权与自由 的强烈愿望。 18顺应这一要求,战后旋即成立的联合国和其他区域组织把促进和 保护人权放在重要位置,不仅将尊重基本人权、人格尊严和价值作为其宗旨之一, 而且建立了以提倡人权为目的的各种委员会,制定了《世界人权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以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两个普遍性人权 公约。这三个国际人权文件被称为《国际人权宪章》,在人权的国际保护中居于 根本重要的地位。人权问题从此开始广泛进入国际法领域。之后,联合国包括各 专门性人权决议、宣言和条约的一系列人权文件得以问世。这类人权文件分别涉 17 人道主义干涉指当一个国家犯有对本国人民实施残暴或迫害的罪行达到野蛮和广泛的严重程度,从而否 定了其基本人权、震撼了人类良知,其他国际因此进行人道干涉而使用武力为合法。参见【英】赫希·劳 特派特修订,王铁崖、陈体强译:《奥本海国际法》(上卷),商务印书馆 1981 年版,第 235 页。 18 梁西主编:《国际法》(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15 页

及某些特殊主体,如妇女、儿童、种族、囚犯、难民、无国籍人、少数者、土著 人等,或者针对某些专门事项,如宗教、发展、教育、刑事诉讼程序、执法等。 至此,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人权由哲学家的理论术语演变为普遍尊奉的道 德原则,由部分基督教文明国家的意识形态发展为国家间的各种约法,由生命、 自由和财产三大权利扩展为包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 化权利和各种集体权利的庞大权利体系,形成了二战后国际法发展最快的一个独 立的、成熟分支一一国际人权法。人权问题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公民,如何建构政治权力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是这 个国家自己的问题,而且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此外,一系列区域性的人权文件将人权立法从国内层面扩展到区域国际社 会,使人权成为当前各区域内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例如,1950年《欧洲 人权公约》及其14个议定书、1969年《美洲人权公约》及其议定书、1981年《非 洲人权和民族权利宪章》等。这些人权文件的问世,标志着人权的概念和内涵在 各个区域内达成一定的共识,成为区域内维持正常国际关系的基础之一,标志着 国际人权法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国际人权法的概念、特征 (一)国际人权法的概念 国际人权法(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是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国际法 主体缔结或通过的,或者是在长期国际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习惯法地位,旨在 促进和保障人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项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国际人权法主要表现为条约和国际组织的决议,如联大于1966年通过的《公 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1993年通过的关于成立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 公室的48/141号决议,经社理事会分别于1967年和1970年通过的第1235号和 1503号决议。现在,有关人权问题的国际习惯法规则都被编纂在人权条约之中, 如关于禁止奴隶制和奴隶贩卖、禁止酷刑等,而新的国际习惯法规则随着条约规 则的广泛实践而逐渐生成,如禁止大规模严重侵犯人权的规则、民族自决权等。 需要指出的是,国际习惯法规则并不由于条约法的编纂而不复存在,二者处于 一种并存的关系。如果一国尚没有批准或加入某一含有习惯法的人权条约,该习 惯法规则依然对该国有拘束力。 (二)国际人权法的特征 综观现代国际人权约法和国际人权文件的制定及其内容,可以将国际人权法 的特征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人权法中义务主体主要是国家及其政府,权利主体则具有广泛性和 特殊性。 国际人权法虽然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律,但其目的主要是保障个人权利的 实现和享有。因此,国际人权法除了规定缔约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外,还包 含缔约国同其领土内或受其管辖下的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后一种情况 下,国家是义务主体,承担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措施保障个人人权的义务: 个人是权利主体,享受人权条约中确认的权利。现代国际人权理念不仅要求防止 基于种族、性别、语言、宗教、肤色、政见、国籍、出身、财产或其他身份方面 的歧视或限制,而且将人权的享有者从国际法的一般主体(即国家、国际组织和 19 Antonio Cassese.Internetional Law,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p.370. 6

6 及某些特殊主体,如妇女、儿童、种族、囚犯、难民、无国籍人、少数者、土著 人等,或者针对某些专门事项,如宗教、发展、教育、刑事诉讼程序、执法等。 至此,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人权由哲学家的理论术语演变为普遍尊奉的道 德原则,由部分基督教文明国家的意识形态发展为国家间的各种约法,由生命、 自由和财产三大权利扩展为包括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 化权利和各种集体权利的庞大权利体系,形成了二战后国际法发展最快的一个独 立的、成熟分支——国际人权法。人权问题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 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公民,如何建构政治权力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是这 个国家自己的问题,而且也是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此外,一系列区域性的人权文件将人权立法从国内层面扩展到区域国际社 会,使人权成为当前各区域内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之一。例如,1950 年《欧洲 人权公约》及其 14 个议定书、1969 年《美洲人权公约》及其议定书、1981 年《非 洲人权和民族权利宪章》等。这些人权文件的问世,标志着人权的概念和内涵在 各个区域内达成一定的共识,成为区域内维持正常国际关系的基础之一,标志着 国际人权法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国际人权法的概念、特征 (一)国际人权法的概念 国际人权法(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是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国际法 主体缔结或通过的,或者是在长期国际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习惯法地位,旨在 促进和保障人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各项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国际人权法主要表现为条约和国际组织的决议,如联大于 1966 年通过的《公 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 1993 年通过的关于成立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办 公室的 48/141 号决议,经社理事会分别于 1967 年和 1970 年通过的第 1235 号和 1503 号决议。现在,有关人权问题的国际习惯法规则都被编纂在人权条约之中, 如关于禁止奴隶制和奴隶贩卖、禁止酷刑等,而新的国际习惯法规则随着条约规 则的广泛实践而逐渐生成,如禁止大规模严重侵犯人权的规则、民族自决权等。 19需要指出的是,国际习惯法规则并不由于条约法的编纂而不复存在,二者处于 一种并存的关系。如果一国尚没有批准或加入某一含有习惯法的人权条约,该习 惯法规则依然对该国有拘束力。 (二)国际人权法的特征 综观现代国际人权约法和国际人权文件的制定及其内容,可以将国际人权法 的特征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人权法中义务主体主要是国家及其政府,权利主体则具有广泛性和 特殊性。 国际人权法虽然是国际法主体之间的法律,但其目的主要是保障个人权利的 实现和享有。因此,国际人权法除了规定缔约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外,还包 含缔约国同其领土内或受其管辖下的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后一种情况 下,国家是义务主体,承担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执法措施保障个人人权的义务; 个人是权利主体,享受人权条约中确认的权利。现代国际人权理念不仅要求防止 基于种族、性别、语言、宗教、肤色、政见、国籍、出身、财产或其他身份方面 的歧视或限制,而且将人权的享有者从国际法的一般主体(即国家、国际组织和 19 Antonio Cassese, Interne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 370

争取独立的民族)扩展到个人(everyone或every human being或all persons)和 某些特殊群体或在某方面具有共同利益的集合体,如妇女、儿童、无国籍人、难 民、侨民、被拘禁者或囚犯、战俘、伤病员以及家庭、工会组织、宗教团体、少 数者、种族乃至广泛意义上的民族、人民和全人类。受保护的权利主体既具有广 泛性,又注重对特殊主体的保护。 2.国际人权法中的人权包含着广泛丰富的权利内容。 在人权的内容方面,国际人权文件不仅包括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而且包 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不仅包括了个人权利,而且包括了民族、人民和人 类的集体权利。除了传统的自由、财产和政治权利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得以确认,民族自决权等一大批集体权利得以提出、确立或发展。《世界人权宣 言》首先肯定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其后制定的《公 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进一步以 条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人权标准。 现代人权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民族自决权被纳入了人权范畴。1945 年的《联合国宪章》将“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作为其基本宗旨之一。尽管 《世界人权宣言》没有提到民族自决权,但195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人 民与民族自决权的决议》,将民族自决权与人权直接联系起来,指出“人民与民 族应先享有自决权,然后才能保证享有一切基本人权”。1960年联大通过的《给 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中又重申,“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 ”对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否应该当作人权,在法哲学领域存在争论。根据权利可以区分为“消 极权利”和“积极权利”,有学者认为,人权只应包括消极权利。因为人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它所基于的 基本道德原则是尊重人的自由,使个人追求自己目标和价值的行为不受干涉。公民的自由权利和政治权利 属于这种消极权利,是人权的合适内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却属于积极权利,它们仅仅是法权,而不 是道德权利,不应是人权的适当内容。哲学家多尼(R.S.Downie)进而认为,人权应是与其他道德权利相 容的权利: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实施是以其他权利为代价,故而不应具有人权的地位。参见R,S·多 尼:“社会平等”,载于阿兰·S·罗森鲍姆主编:《人权哲学》,格林伍德出版社1980年版,第127一137页。 哲学家克兰斯顿(M.Cranston)提出了三个人权的检验标准,即可执行、最重要和普遍性,认为经济、社 会和文化权利起码不是此意义上的人权。参见M·克兰斯顿:“人权,真实的和假定的”,R·R·拉弗尔主编: 《政治理论和人的权利》,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43页。相反,另一些人则主张,消极的道德 权利和积极权利都是人权的正当内容。布莱克斯顿(W.T.Blackstone)和华森(D.Watson)批评克兰斯顿 的人权标准过于狭窄,认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应当作为人权的基本内容。参见W·T·布莱克斯顿:“平 等和人权”,载于《一元论者》1968年第4期,第636一638页:D·华森:“福利权利和人权”,载于《社会 政治杂志》1977年第6期,第31一46页。莱德尔(M.Rader)则认为,仅仅把自由解释为消除政府对个人 的限制,这实际只是自由的消极方面。但社会阶级的权力差别,使得较弱阶级的消极自由实际无法保证。 而政府对不适当的权力加以限制,正是为了加强较弱阶级的消极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积极自由不是消极 自由的对立面,而是它的保证。对自由社会来说,仅仅有表达消极自由的消极权利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保 障积极自由的积极权利,必须有保障自由选择手段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否则消极的公民权利便无法 充分实现。因此,消极的公民自由权利和积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都是人权的正当内容。参见M·莱德 尔:《论理学与人类共同体》,纽约、霍尔特、莱恩哈特和温斯顿出版社1966年版。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反 对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的划分。列施坦伯格(J.Lichtenberg)认为,行为或不行为,不是一种道德划分, 认为只有消极权利才是道德权利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参见J·列施坦伯格:“行为与不行为的道德相等性”, 载干《加拿大哲学杂志》1982年增8卷,第19一36页。享利·舒(Henry Shue)则指出,对任何道德权利, 每个人都有义务监督其实行:即使那些要求不被干涉的权利,实际也要求积极行动的义务去防止或阻止可能 发生的干涉。因此,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的区分是不成立的。参见亨利·舒:《基本权利》,普林斯倾大学 出版社1980年版,第36一64页。转引自常健:《人权的理想·悖论·现实》,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第43一45页。 1对于集体权利是否应当算作人权,也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人权应当限于个人的道德权利,而 集体权利则超出了人权概念的应有范畴:同时,集体权利在形式上过于模糊,像宣传口号,只是某些国家 的宣传工具。另一种观点是,集体权利可以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得到论证,它是个人权利的保证和实现条 件:个人权利的实现与其所处集体的地位和状态密切相关,如果集体的权利被剥夺,个人权利就难以充分 实现,因此,集体权利应当是人权的一部分

7 争取独立的民族)扩展到个人(everyone 或 every human being 或 all persons)和 某些特殊群体或在某方面具有共同利益的集合体,如妇女、儿童、无国籍人、难 民、侨民、被拘禁者或囚犯、战俘、伤病员以及家庭、工会组织、宗教团体、少 数者、种族乃至广泛意义上的民族、人民和全人类。受保护的权利主体既具有广 泛性,又注重对特殊主体的保护。 2.国际人权法中的人权包含着广泛丰富的权利内容。 在人权的内容方面,国际人权文件不仅包括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而且包 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20不仅包括了个人权利,而且包括了民族、人民和人 类的集体权利。 21除了传统的自由、财产和政治权利外,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得以确认,民族自决权等一大批集体权利得以提出、确立或发展。《世界人权宣 言》首先肯定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其后制定的《公 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进一步以 条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人权标准。 现代人权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民族自决权被纳入了人权范畴。1945 年的《联合国宪章》将“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作为其基本宗旨之一。尽管 《世界人权宣言》没有提到民族自决权,但 1952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人 民与民族自决权的决议》,将民族自决权与人权直接联系起来,指出“人民与民 族应先享有自决权,然后才能保证享有一切基本人权”。1960 年联大通过的《给 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中又重申,“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 20 对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是否应该当作人权,在法哲学领域存在争论。根据权利可以区分为“消 极权利”和“积极权利”,有学者认为,人权只应包括消极权利。因为人权作为一种道德权利,它所基于的 基本道德原则是尊重人的自由,使个人追求自己目标和价值的行为不受干涉。公民的自由权利和政治权利 属于这种消极权利,是人权的合适内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却属于积极权利,它们仅仅是法权,而不 是道德权利,不应是人权的适当内容。哲学家多尼(R. S. Downie)进而认为,人权应是与其他道德权利相 容的权利;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实施是以其他权利为代价,故而不应具有人权的地位。参见 R·S·多 尼:“社会平等”,载于阿兰·S·罗森鲍姆主编:《人权哲学》,格林伍德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27—137 页。 哲学家克兰斯顿(M. Cranston)提出了三个人权的检验标准,即可执行、最重要和普遍性,认为经济、社 会和文化权利起码不是此意义上的人权。参见 M·克兰斯顿:“人权,真实的和假定的”,R·R·拉弗尔主编: 《政治理论和人的权利》,印第安那大学出版社 1967 年版,第 43 页。相反,另一些人则主张,消极的道德 权利和积极权利都是人权的正当内容。布莱克斯顿(W. T. Blackstone)和华森(D. Watson)批评克兰斯顿 的人权标准过于狭窄,认为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应当作为人权的基本内容。参见 W·T·布莱克斯顿:“平 等和人权”,载于《一元论者》1968 年第 4 期,第 636—638 页;D·华森:“福利权利和人权”,载于《社会 政治杂志》1977 年第 6 期,第 31—46 页。莱德尔(M. Rader)则认为,仅仅把自由解释为消除政府对个人 的限制,这实际只是自由的消极方面。但社会阶级的权力差别,使得较弱阶级的消极自由实际无法保证。 而政府对不适当的权力加以限制,正是为了加强较弱阶级的消极自由。在这个意义上,积极自由不是消极 自由的对立面,而是它的保证。对自由社会来说,仅仅有表达消极自由的消极权利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保 障积极自由的积极权利,必须有保障自由选择手段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否则消极的公民权利便无法 充分实现。因此,消极的公民自由权利和积极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都是人权的正当内容。参见 M·莱德 尔:《论理学与人类共同体》,纽约、霍尔特、莱恩哈特和温斯顿出版社 1966 年版。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反 对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的划分。列施坦伯格(J. Lichtenberg)认为,行为或不行为,不是一种道德划分, 认为只有消极权利才是道德权利的观点是不成立的。参见 J·列施坦伯格:“行为与不行为的道德相等性”, 载干《加拿大哲学杂志》1982 年增 8 卷,第 19-36 页。享利·舒(Henry Shue)则指出,对任何道德权利, 每个人都有义务监督其实行;即使那些要求不被干涉的权利,实际也要求积极行动的义务去防止或阻止可能 发生的干涉。因此,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的区分是不成立的。参见亨利·舒:《基本权利》,普林斯顿大学 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6-64 页。转引自常健:《人权的理想·悖论·现实》,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第 43-45 页。 21 对于集体权利是否应当算作人权,也存在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人权应当限于个人的道德权利,而 集体权利则超出了人权概念的应有范畴;同时,集体权利在形式上过于模糊,像宣传口号,只是某些国家 的宣传工具。另一种观点是,集体权利可以在个人权利的基础上得到论证,它是个人权利的保证和实现条 件;个人权利的实现与其所处集体的地位和状态密切相关,如果集体的权利被剥夺,个人权利就难以充分 实现,因此,集体权利应当是人权的一部分

的这一情况,否认了基本人权。”2两个普遍性国际人权公约都将民族自决权列于 第一条,标志着民族自决权正式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显示了民族自决权在其中的 重要地位。 民族自决权被纳入人权范畴,不仅为殖民地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充分享受人 权提供了依据,开辟了道路,而且是集体权利在现代国际人权发展中的一个重要 开端。例如,战后大批殖民地国家独立之后,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却严重阻 碍了这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因此,继民族自决权之后,发展中国家又 提出了发展权等集体权利。197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权的决议》, 1986年又通过了《发展权利宣言》,明确宣布“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 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 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忍随后, 针对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些危及其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战争、环境污染、 能量短缺、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等,又出现了一系列集体人权概念,如和平权、 环境权、人类共同财产权等。4这些权利概念的提出,使得人权在内涵上远远超 出了最初的个人权利范围,转变为包括个人权利、人民权利和人类权利在内的内 容广泛丰富的范畴,从而使现代国际人权法在权利内容上呈现出横向扩展的趋 势。 3.国际人权法所包含的人权理念深受传统人权理论的影响,是各大法学流 派妥协的产物。 如前所述,对于权利的来源,17、18世纪的自然法学派认为人权是上帝赋 予的,或者是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具有的。但是,在现代国际人权文件中,对于 人权的根源却常常取之于人的固有本性或尊严。例如,《世界人权宣言》第1条 取消了第一阶段草案中代表自然法思想的“上帝”和“自然”之类的词语。两个 普遍性国际人权公约在序言中指出人权“是源于人身固有的尊严”。《美洲人权公 约》承认“人的基本权利的来源并非由于某人是某一国家的公民,而是根据人类 人格的属性”;《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认识到“基本人权源于人类本性”。对 于什么是人所固有的本性或尊严,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5但是,就这些人权文 2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6年第二版,第11页。 3董云虎、刘武萍编:《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第1365页。 24例如,197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为各社会共享和平生活作好准备宣言》,第一次明确承认“个人、 国家和全人类享有和平权利”:1984年,联大再次通过《人民享有和平权宣言》,重申“全球人民均享有和 平的神圣权利”。在环境权方面,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人类有 权在一种给人以尊严和健康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负有保护和 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 5有人认为,人具有自由选择能力和理性,使得必须把人当作自由和理性的存在加以对待,这是人享 有人权的根据。鉴于这种观点显然会排除缺乏这两种能力的人(如胎儿、婴儿、精神病患者和处于永久性 昏迷状态的人)享有人权,进而出现了“分层论”和“潜能论”两种主张,前者认为具备自由和理性能力 的人可以享受充分的人权,缺乏或丧失这些能力的人只能享受不充分的人权或只能享受法权:后者认为具 有自由和理性的潜能是人享有人权的依据。胎儿和婴儿虽不具有现实的自由和理性的能力,却具备发展这 种能力的潜能,因此应当享有人权。此外,一些学者还力图从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个 人的类特征的角度,论证人权的依据。如梅尔顿(A.I.Melden)就主张,人权的基础并不是人的某个单一 特征,而是我们在促进自己利益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支持的整体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人所必需的, 而且是人的追求和成就的意义所在。它不是约定的,而是人的普遍的本质结构。参见A·I·梅尔顿:《权利 与人》,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另一位哲学家弗拉斯托斯(Gregory Vlastos)则认为,人权普遍 性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道德评价关系。参见G·弗拉斯托斯:“公正与平等”,载于R·勃朗特 主编:《社会正义》,英格伍德·克利夫斯·普兰提斯一豪尔出版社1962年版,第48一53页。威廉姆斯(B A.O.Williams)进一步补充了弗拉斯托斯的观点,认为人权普遍性的基础在于人们在价值评价上的相互需求 关系。我们在评价别人时,实际上同时也在评价自己。肯定他人作为人的价值,也就肯定了自己作为人的 价值。这种相互依存的价值评价关系,甚至可以延伸到我们对婴儿、胎儿、精神病患者的评价过程中,因

8 的这一情况,否认了基本人权。” 22两个普遍性国际人权公约都将民族自决权列于 第一条,标志着民族自决权正式被国际社会所接受,显示了民族自决权在其中的 重要地位。 民族自决权被纳入人权范畴,不仅为殖民地人民争取国家独立和充分享受人 权提供了依据,开辟了道路,而且是集体权利在现代国际人权发展中的一个重要 开端。例如,战后大批殖民地国家独立之后,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却严重阻 碍了这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因此,继民族自决权之后,发展中国家又 提出了发展权等集体权利。197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发展权的决议》, 1986 年又通过了《发展权利宣言》,明确宣布“发展权利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 由于这种权利,每个人和所有各国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 化和政治发展,在这种发展中,所有人权和基本自由都能获得充分实现。” 23随后, 针对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些危及其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战争、环境污染、 能量短缺、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等,又出现了一系列集体人权概念,如和平权、 环境权、人类共同财产权等。 24这些权利概念的提出,使得人权在内涵上远远超 出了最初的个人权利范围,转变为包括个人权利、人民权利和人类权利在内的内 容广泛丰富的范畴,从而使现代国际人权法在权利内容上呈现出横向扩展的趋 势。 3.国际人权法所包含的人权理念深受传统人权理论的影响,是各大法学流 派妥协的产物。 如前所述,对于权利的来源,17、18 世纪的自然法学派认为人权是上帝赋 予的,或者是人在自然状态下自然具有的。但是,在现代国际人权文件中,对于 人权的根源却常常取之于人的固有本性或尊严。例如,《世界人权宣言》第 1 条 取消了第一阶段草案中代表自然法思想的“上帝”和“自然”之类的词语。两个 普遍性国际人权公约在序言中指出人权“是源于人身固有的尊严”。《美洲人权公 约》承认“人的基本权利的来源并非由于某人是某一国家的公民,而是根据人类 人格的属性”;《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宪章》认识到“基本人权源于人类本性”。对 于什么是人所固有的本性或尊严,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 25但是,就这些人权文 22 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 1986 年第二版,第 11 页。 23 董云虎、刘武萍编:《世界人权约法总览》,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第一版,第 1365 页。 24 例如,197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为各社会共享和平生活作好准备宣言》,第一次明确承认“个人、 国家和全人类享有和平权利”;1984 年,联大再次通过《人民享有和平权宣言》,重申“全球人民均享有和 平的神圣权利”。在环境权方面,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人类有 权在一种给人以尊严和健康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负有保护和 改善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 25 有人认为,人具有自由选择能力和理性,使得必须把人当作自由和理性的存在加以对待,这是人享 有人权的根据。鉴于这种观点显然会排除缺乏这两种能力的人(如胎儿、婴儿、精神病患者和处于永久性 昏迷状态的人)享有人权,进而出现了“分层论”和“潜能论”两种主张,前者认为具备自由和理性能力 的人可以享受充分的人权,缺乏或丧失这些能力的人只能享受不充分的人权或只能享受法权;后者认为具 有自由和理性的潜能是人享有人权的依据。胎儿和婴儿虽不具有现实的自由和理性的能力,却具备发展这 种能力的潜能,因此应当享有人权。此外,一些学者还力图从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而不是单纯从个 人的类特征的角度,论证人权的依据。如梅尔顿(A. I. Melden)就主张,人权的基础并不是人的某个单一 特征,而是我们在促进自己利益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支持的整体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是人所必需的, 而且是人的追求和成就的意义所在。它不是约定的,而是人的普遍的本质结构。参见 A·I·梅尔顿:《权利 与人》,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 1977 年版。另一位哲学家弗拉斯托斯(Gregory Vlastos)则认为,人权普遍 性的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道德评价关系。参见 G·弗拉斯托斯:“公正与平等”,载于 R·勃朗特 主编:《社会正义》,英格伍德·克利夫斯·普兰提斯一豪尔出版社 1962 年版,第 48-53 页。威廉姆斯(B. A. O. Williams)进一步补充了弗拉斯托斯的观点,认为人权普遍性的基础在于人们在价值评价上的相互需求 关系。我们在评价别人时,实际上同时也在评价自己。肯定他人作为人的价值,也就肯定了自己作为人的 价值。这种相互依存的价值评价关系,甚至可以延伸到我们对婴儿、胎儿、精神病患者的评价过程中,因

件的起草过程和其中包含的权利内容可以看出,以上措辞是参与制定者中各方力 量及其代表的各学派调和的产物。因此,它们一方面仍然保留着自然权利学说的 明显烙印,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社会权利学说的影响。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文化 权利的提出和确认,很难仅仅在自然权利学说的框架内得到诠释。从某种意义上 说,现代国际人权法理论上的任何发展,都是在上述不同人权理论之间以及不同 利益集团之间的碰撞与协调中进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代国际人权文件所确 立的具体权利或提出的权利要求,往往既含有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又反映社会 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要求,也包含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 4.现代国际人权法从确立国际标准开始转为注重人权的执行。 从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到冷战结束,国际人权领域的 主要工作是确立国际标准。在此期间,国际社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的全球性和区 域性的人权公约,最后通过的三个人权公约是1984年《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 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以下简称为《禁止酷刑公约》)、1989年 《儿童权利公约》和1990年《保护所有迁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 为了促进国家义务的履行或保障权利条款的实施,这些人权条约往往有一个共同 特点:不仅确定了普遍的权利,而且设置了相应的国际监督机构和程序。例如,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设立的人权事务委员会,《经济、社会和文 化权利国际公约》中设立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消除对妇女一切形 式歧视公约》中的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中的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和《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权利委员会以及各相应的 程序规则。区域性人权条约也设置了相应的人权保护机制。此后,国际社会把工 作重点转移到国际人权标准的实施上面。1993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世界人 权大会,是国际人权运动重心转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公布的《维也纳 宣言和行动纲领》,特别强调“联合国人权领域的活动应予以合理化和加强,以 便加强联合国在人权领域的机制,促进尊重、遵守国际人权标准的目标”。联合 国秘书长安南2005年4月7日在日内瓦世界人权大会的发言中也指出:“人权事 业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过去60年的多数时间里,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阐 明、编纂和尊奉权利。这些努力造就了一个法律、标准和机制的非凡框架一一世 界人权宣言、国际盟约和许多其他人权文书。在某些领域,这些工作需要继续下 去。但是宣言的时代正在让位于实施的时代,这也是理所应当。”国际社会把重 点转移到国际标准的实施上,以使其从纸上的条文变为各国的现实,是国际人权 法的新发展和巨大进步。 第二节联合国体系下的人权保护制度 一、普遍性人权条约及其机制 (一)《联合国宪章》有关人权保护的规定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国际社会认识到,要维持世界和平,仅考虑 为对他们的评价,实际上总是在想象自己处于这种状态时的情况。因此,当人肯定自己应享有人权时,就 不可避免地要肯定所有自己所评价的人都享有同样权利。参见威廉姆斯:“平等的观念”,载于P·拉斯雷特 和W·G·朗斯曼主编:《哲学、政治学和社会》第二集,布莱克威尔出版社1962年版,第117页。转引自 常健:《人权的理想·悖论·现实》,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9、40页。 6《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第一部分序言第8段。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续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90页。 9

9 件的起草过程和其中包含的权利内容可以看出,以上措辞是参与制定者中各方力 量及其代表的各学派调和的产物。因此,它们一方面仍然保留着自然权利学说的 明显烙印,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社会权利学说的影响。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文化 权利的提出和确认,很难仅仅在自然权利学说的框架内得到诠释。从某种意义上 说,现代国际人权法理论上的任何发展,都是在上述不同人权理论之间以及不同 利益集团之间的碰撞与协调中进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现代国际人权文件所确 立的具体权利或提出的权利要求,往往既含有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又反映社会 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要求,也包含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 4.现代国际人权法从确立国际标准开始转为注重人权的执行。 从 194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到冷战结束,国际人权领域的 主要工作是确立国际标准。在此期间,国际社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的全球性和区 域性的人权公约,最后通过的三个人权公约是 1984 年《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 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以下简称为《禁止酷刑公约》)、1989 年 《儿童权利公约》和 1990 年《保护所有迁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员权利国际公约》。 为了促进国家义务的履行或保障权利条款的实施,这些人权条约往往有一个共同 特点:不仅确定了普遍的权利,而且设置了相应的国际监督机构和程序。例如,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设立的人权事务委员会,《经济、社会和文 化权利国际公约》中设立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委员会,《消除对妇女一切形 式歧视公约》中的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中的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和《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儿童权利委员会以及各相应的 程序规则。区域性人权条约也设置了相应的人权保护机制。此后,国际社会把工 作重点转移到国际人权标准的实施上面。1993 年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世界人 权大会,是国际人权运动重心转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公布的《维也纳 宣言和行动纲领》,特别强调“联合国人权领域的活动应予以合理化和加强,以 便加强联合国在人权领域的机制,促进尊重、遵守国际人权标准的目标”。 26联合 国秘书长安南 2005 年 4 月 7 日在日内瓦世界人权大会的发言中也指出:“人权事 业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过去 60 年的多数时间里,我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阐 明、编纂和尊奉权利。这些努力造就了一个法律、标准和机制的非凡框架——世 界人权宣言、国际盟约和许多其他人权文书。在某些领域,这些工作需要继续下 去。但是宣言的时代正在让位于实施的时代,这也是理所应当。”国际社会把重 点转移到国际标准的实施上,以使其从纸上的条文变为各国的现实,是国际人权 法的新发展和巨大进步。 第二节 联合国体系下的人权保护制度 一、普遍性人权条约及其机制 (一)《联合国宪章》有关人权保护的规定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国际社会认识到,要维持世界和平,仅考虑 为对他们的评价,实际上总是在想象自己处于这种状态时的情况。因此,当人肯定自己应享有人权时,就 不可避免地要肯定所有自己所评价的人都享有同样权利。参见威廉姆斯:“平等的观念”,载于 P·拉斯雷特 和 W·G·朗斯曼主编:《哲学、政治学和社会》第二集,布莱克威尔出版社 1962 年版,第 117 页。转引自 常健:《人权的理想·悖论·现实》,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39、40 页。 26 《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第一部分序言第 8 段。董云虎、刘武萍编著:《世界人权约法总览》(续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990 页

制止侵略、防止和消除对于和平的威胁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每个人的 人权和基本自由得到尊重和实际享有。因此,《联合国宪章》在其序言中开宗明 义“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国家平等权利之信念”, 并在第一条中把“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 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 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作为联合国的宗旨之一。为此,《联合国宪章》在序言 中开宗明义地“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 之信念”,在第1条中强调“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 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普遍意义上的人权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一个全 球性的政府间组织的纲领性文件中。为此目的,《联合国宪章》第13条把“促进 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卫生各部门之国际合作,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 宗教,促成全体人类之人权和基本自由之实现”列为联合国大会的主要职责之一, 要求联合国大会应对之发动研究,并作成建议。宪章第62条授权经社理事会将 “为增进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及维护起见,得作成建议案”作为其 主要职责之一,并要求它设立“以提倡人权为目的之各种委员会”。经社理事会 据此于1946年建立了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并以决议方式制定或通过了一系列人 权公约草案、人权文件。此外,宪章第76条规定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的目的之一, 是“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提倡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并 激发世界人民相互维系之意识”。此规定为托管理事会曾经在保护托管领土内的 人权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引,使托管领土上的人民摆脱了外国的控 制,为实现其人权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8 由此可见,《联合国宪章》的问世,使得人权问题由国内管辖的事项全面国 际化。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等主要机关在国际人权法的创制和实践,为国际 人权法的产生、发展和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联合国宪章》对人权问题 只是作了一般概况性规定,缺乏对应予保护的人权的具体内容和保障人权实施的 具体措施的规定,因而使得会员国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对人权及基本自由的尊 重这一法律义务变得模糊,以至于人们对于宪章有关人权问题的规定之法律效力 产生诸多争议。29即便如此,《联合国宪章》作为国际人权法的基础地位是不可 否认的,宪章以上的不足和缺陷,正说明后来一系列国际人权条约存在的必要性 和紧迫性。 (二)《世界人权宣言》 1.《世界人权宣言》产生的背景 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的尊重,是创立联合国的宗旨之 一。但是,1945年6月25日通过的《联合国宪章》没有能够包含一个拟定的“国 际人权法案”,于是,起草该法案成了1946年新成立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首要 任务之一。1946年2月,经社理事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68条的规定,成立 了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艾琳娜·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为主席、中国 代表张彭春任副主席的人权委员会。经过多次辩论,决定起草三个文件,即:一 个宣言草案,确立人权的一般原则和标准;一个公约草案,确认具体的权利和对 权利的限制:另一个是关于实施措施的文件。1948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宣 2”2006年3月,第60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议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一一人权理事会,人权委员会相 应完成其历史使命。 28富学哲:《从国际法看人权》,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29徐显明主编:《国际人权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S

10 制止侵略、防止和消除对于和平的威胁是不够的,还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每个人的 人权和基本自由得到尊重和实际享有。因此,《联合国宪章》在其序言中开宗明 义“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国家平等权利之信念”, 并在第一条中把“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 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 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作为联合国的宗旨之一。为此,《联合国宪章》在序言 中开宗明义地“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 之信念”,在第 1 条中强调“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 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普遍意义上的人权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一个全 球性的政府间组织的纲领性文件中。为此目的,《联合国宪章》第 13 条把“促进 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及卫生各部门之国际合作,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 宗教,促成全体人类之人权和基本自由之实现”列为联合国大会的主要职责之一, 要求联合国大会应对之发动研究,并作成建议。宪章第 62 条授权经社理事会将 “为增进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及维护起见,得作成建议案”作为其 主要职责之一,并要求它设立“以提倡人权为目的之各种委员会”。经社理事会 据此于 1946 年建立了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27并以决议方式制定或通过了一系列人 权公约草案、人权文件。此外,宪章第 76 条规定联合国托管理事会的目的之一, 是“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提倡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并 激发世界人民相互维系之意识”。此规定为托管理事会曾经在保护托管领土内的 人权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引,使托管领土上的人民摆脱了外国的控 制,为实现其人权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28 由此可见,《联合国宪章》的问世,使得人权问题由国内管辖的事项全面国 际化。联合国大会、经社理事会等主要机关在国际人权法的创制和实践,为国际 人权法的产生、发展和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当然,《联合国宪章》对人权问题 只是作了一般概况性规定,缺乏对应予保护的人权的具体内容和保障人权实施的 具体措施的规定,因而使得会员国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对人权及基本自由的尊 重这一法律义务变得模糊,以至于人们对于宪章有关人权问题的规定之法律效力 产生诸多争议。29即便如此,《联合国宪章》作为国际人权法的基础地位是不可 否认的,宪章以上的不足和缺陷,正说明后来一系列国际人权条约存在的必要性 和紧迫性。 (二)《世界人权宣言》 1.《世界人权宣言》产生的背景 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的尊重,是创立联合国的宗旨之 一。但是,1945 年 6 月 25 日通过的《联合国宪章》没有能够包含一个拟定的“国 际人权法案”,于是,起草该法案成了 1946 年新成立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首要 任务之一。1946 年 2 月,经社理事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 68 条的规定,成立 了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艾琳娜·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为主席、中国 代表张彭春任副主席的人权委员会。经过多次辩论,决定起草三个文件,即:一 个宣言草案,确立人权的一般原则和标准;一个公约草案,确认具体的权利和对 权利的限制;另一个是关于实施措施的文件。1948 年 12 月 10 日,《世界人权宣 27 2006 年 3 月,第 60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议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人权理事会,人权委员会相 应完成其历史使命。 28 富学哲:《从国际法看人权》,新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4 页。 29 徐显明主编:《国际人权法》,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6 页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0页,可试读14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