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周刊2010年第2期 ⊙出类拔萃 试论我国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宋晓磊 (密云县广播电视中心,北京密云101500) 摘要:本文从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酒入手,分析 舆论使公共政策问题能够很快进入政府议程。 了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四个过程的影响,并提出了改进大众 二、直面现状: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 传媒参与公共政策的具体对策。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输入 关键词:大众传媒公共政策影响 过程、转换过程,形成过程和输出过程这四个过程中。 (一)输入过程:大众传媒促使“问题”进入政策议程。 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并 在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中,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要先对 通过公共政策管理社会、服务民众。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有着 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再进行新闻报道。新闻媒体对现实世界 与生俱来的联系。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集约者、传播者和沟通 有选择的报道有助于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在一些情况下 者,增加了公众了解政府政策,参与政府决策、表达自身利益 大众传媒在推动公共决策的改革和完善中,甚至能够发挥关 的机会,对政府的行政作为加以监督,保证政府公共政策制定 键性的作用,因为它所提供的真相可能是决策机构通过常规 的合法化、民主化及科学化:同时,大众传媒又是国家进行政 的政府机构渠道不可能了解到的,或者是由于某些政府机构 治社会化、塑造自身形象和增进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舞台,国家 和部门欺上瞒下等原因造成信息流失致使决策层同样难以 利用这一公共空间加强与社会民众的交流,可在很大程度上 了解到的。 促进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转换过程:大众传媒反映社会公众利益。 一、理论认识: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涵界定 大众传媒有助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大众传媒作 结合行政管理学的知识,运用大众传媒理论,从新闻传播 为一种连接公众与公共决策系统的桥梁,可以帮助很多无法 学的角度来了解和把握大众传媒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需 直接与决策系统接触的公众来公开表达自已诉求,使基层老 要对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涵作一个清晰的界定。 百姓关注的政策问题能够直接上达。大众传媒传递信息的直 (一)大众传媒的概念界定与社会功能。 接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分散的公众切实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过程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 中来。因此,大众传媒的突出作用就在于增强了公共利益表达 之一 。它指的是信息传播上专门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 的效能,真实地反映了公众的利益。 构,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新兴的网络媒体。大众 (三)形成过程:大众传媒提升政策制定水准。 传媒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实现沟通与交流的中介和纽带。现 1.破除政府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公共政策制 在,大众传媒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促使社会问 定者们获取的信息常常是不完备的。大众传媒通常握有社会 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 问题的第一手或现场资料,可以为政府机关制定公共政策提 大众传媒具有如下社会功能: 供信息支持,破除其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制 1传递信息的功能。在社会中,把发生的能够引起人们关 定出更加符合社情民意,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 注的事情告知社会大众,协助人们认识复杂的环境事物,使人 2弥补政府人员的有限理性。政府官员在制定公共政策 们能够充分的获得信息。 问题时,面对的是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他们在同 2协调和管理的功能。推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反映社会 一时间里思考许多事情的能力是有限理性的。因此,在公共政 舆论,以促进社会机制的运行。 策的制定过程中,决策者必须借助媒体.因为在实际生活中 3.教育功能。大众传媒可以教育社会成员,传播文化知 大众媒体常常通过专家采访,群众来信、新闻评论等方式给各 识,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级政府献言献策,提供建议与参考,以破除其理性之有限。 4.娱乐功能。摆脱工作和生活烦扰的娱乐,附带起教育和 (四)输出过程:大众传媒开展政策宜传和舆论监督。 社会化的功能。 任何公共政策都要对社会现实产生作用,公共政策的执 (二)公共政策的概念界定及其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行是整个政策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检验和落实政策的关 公共政策是20世纪中叶之后由西方国家首先提出的概 键,是将政策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理论必须用于指导实 念,是指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其本质 践, 如果没有政策的执行,再好的政策方案也不可能得到实 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目标是解 现。 一项公共政策从字面上的决议变成公众的自觉或不自觉 决社会公共问题。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媒介化社会,人们被 的实践行为需要经历广泛的深入宜传和发动过程,这些都离 媒介信息所包围,对信息媒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大众传媒作 不开大众传媒的支持。 为信息传播和公众舆论的载体,能够为公众的社会化发展提 三、探索思考: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局限与对策 供许多便利条件,同时也为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我国的大众传媒尽管对公共政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和 提供有力保障。 作用,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大众传媒特别是地方传媒在公共 (三)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 政策过程中能发挥的功能实际上有很大的局限。 大众传媒一般通过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突出报道某 (一)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局限。 些议题和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来对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报 1.大众传媒受到市场冲击而失客观。从实践上看,市场因 道,都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作出的判断。事实上,决策者在 素已经对我国传媒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在传媒实现产业 进行政策问题的认定时,也会受到大众传媒的这种影响。这些 运作后,资源消耗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得到补偿,传播内容和方 现象主要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会把媒介所凸显的 式便受到广告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广告的依赖强化了 事实认为是现实社会的重点,而且代表了民意,大众传媒能够 大众传媒对收视率的追求,同时也使广告投入及节目更趋都 使贺芙赀谷共阳题很快薇社会今众所补同ε申此形感的强太ngH恋化功利化,致使公无法判断极道的熹实生和金面性。 237
周刊 2010年第2期 摘 要: 本文从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涵入手,分 析 了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四个过程的影响, 并提出了改进大众 传媒参与公共政策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公共政策 影响 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并 通过公共政策管理社会、服务民众。 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有着 与生俱来的联系。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集约者、传播者和沟通 者,增加了公众了解政府政策、参与政府决策、表达自身利益 的机会,对政府的行政作为加以监督,保证政府公共政策制定 的合法化、民主化及科学化;同时,大众传媒又是国家进行政 治社会化、塑造自身形象和增进政府合法性的重要舞台,国家 利用这一公共空间加强与社会民众的交流, 可在很大程度上 促进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理论认识: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涵界定 结合行政管理学的知识,运用大众传媒理论,从新闻传播 学的角度来了解和把握大众传媒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需 要对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内涵作一个清晰的界定。 (一)大众传媒的概念界定与社会功能。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 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 之一。 它指的是信息传播上专门收集、 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 构,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新兴的网络媒体。 大众 传媒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实现沟通与交流的中介和纽带。 现 在,大众传媒已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促使社会问 题转化为公共政策问题。 大众传媒具有如下社会功能: 1.传递信息的功能。 在社会中,把发生的能够引起人们关 注的事情告知社会大众,协助人们认识复杂的环境事物,使人 们能够充分的获得信息。 2.协调和管理的功能。 推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反映社会 舆论,以促进社会机制的运行。 3.教育功能。 大众传媒可以教育社会成员,传 播 文 化 知 识、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4.娱乐功能。 摆脱工作和生活烦扰的娱乐,附带起教育和 社会化的功能。 (二)公共政策的概念界定及其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公 共 政 策 是20世纪中叶之后由西方国家首先提出的 概 念,是指政府为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其本质 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 目标是解 决社会公共问题。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媒介化社会,人们被 媒介信息所包围,对信息媒介的依赖度越来越高。 大众传媒作 为信息传播和公众舆论的载体, 能够为公众的社会化发展提 供许多便利条件, 同时也为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提供有力保障。 (三)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问题的形成。 大众传媒一般通过报道或不报道某个议题, 突出报道某 些议题和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来对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报 道,都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作出的判断。 事实上,决策者在 进行政策问题的认定时,也会受到大众传媒的这种影响。 这些 现象主要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 人们普遍会把媒介所凸显的 事实认为是现实社会的重点,而且代表了民意,大众传媒能够 使得某些公共问题很快被社会公众所认同, 由此形成的强大 舆论使公共政策问题能够很快进入政府议程。 二、直面现状: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输入 过程、转换过程、形成过程和输出过程这四个过程中。 (一)输入过程:大众传媒促使“问题”进入政策议程。 在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中,大多数新闻工作者都要先对 新闻价值进行选择,再进行新闻报道。 新闻媒体对现实世界 有选择的报道有助于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 在一些情况下, 大众传媒在推动公共决策的改革和完善中,甚至能够发挥关 键性的作用,因为它所提供的真相可能是决策机构通过常规 的政府机构渠道不可能了解到的,或者是由于某些政府机构 和部门欺上瞒下等原因造成信息流失致使决策层同样难以 了解到的。 (二)转换过程:大众传媒反映社会公众利益。 大众传媒有助于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 大众传媒作 为一种连接公众与公共决策系统的桥梁, 可以帮助很多无法 直接与决策系统接触的公众来公开表达自己诉求, 使基层老 百姓关注的政策问题能够直接上达。 大众传媒传递信息的直 接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分散的公众切实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过程 中来。 因此,大众传媒的突出作用就在于增强了公共利益表达 的效能,真实地反映了公众的利益。 (三)形成过程:大众传媒提升政策制定水准。 1.破除政府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公共政策制 定者们获取的信息常常是不完备的。 大众传媒通常握有社会 问题的第一手或现场资料, 可以为政府机关制定公共政策提 供信息支持,破除其与媒体、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制 定出更加符合社情民意、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 2.弥补政府人员的有限理性。 政府官员在制定公共政策 问题时,面对的是纷繁复杂、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他们在同 一时间里思考许多事情的能力是有限理性的。 因此,在公共政 策的制定过程中,决策者必须借助媒 体,因为在实际生活中, 大众媒体常常通过专家采访、群众来信、新闻评论等方式给各 级政府献言献策,提供建议与参考,以破除其理性之有限。 (四)输出过程:大众传媒开展政策宣传和舆论监督。 任何公共政策都要对社会现实产生作用, 公共政策的执 行是整个政策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 是检验和落实政策的关 键, 是将政策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 理论必须用于指导实 践, 如果没有政策的执行, 再好的政策方案也不可能得到实 现。 一项公共政策从字面上的决议变成公众的自觉或不自觉 的实践行为需要经历广泛的深入宣传和发动过程, 这些都离 不开大众传媒的支持。 三、探索思考: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局限与对策 我国的大众传媒尽管对公共政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和 作用,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大众传媒特别是地方传媒在公共 政策过程中能发挥的功能实际上有很大的局限。 (一)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局限。 1.大众传媒受到市场冲击而失客观。 从实践上看,市场因 素已经对我国传媒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在传媒实现产业 运作后,资源消耗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得到补偿,传播内容和方 式便受到广告活动的影响和制约。 但是,对广告的依赖强化了 大众传媒对收视率的追求, 同时也使广告投入及节目更趋都 市化、功利化,致使公众无法判断报道的真实性和全面性。 试论我国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密云县广播电视中心,北京 密云 101500) 宋晓磊 ○ 出类拔萃 237
O出类拔萃 2010年第2期考试周刊 如何改进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模式 魏光强 (山东交通学院经济系,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刚刚起步,人才培养模 链的上上下下。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还 式还不成熟,本文分析了当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处在起步阶段,到2008年底,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仅为 强化师资力量、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建议。 48亿人民币,而同期美国市场规模为9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关键词: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双语教学 660亿元,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不及美国市场规模的7.3% 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因此,积极培养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对发展 一、培养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意义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改善对外贸易结构、加速与国际金融 教育部、商务部于2009年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 市场接轨及促进金融学专业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 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号召高校加 略与现实意义。 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素质,促进 二、当前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当前全球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金 目前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由正规院校向 融外包服务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学生提供学历教有,然后由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承包企业直接让 所谓金融服务外包,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 毕业生参加外包业务训练。这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及国际 1.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严重滞后。 清算银行(BS)组织在联合论坛上发表的《金融服务外包》报告 由于在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刚刚起步,社会对该类业 所给出的定义,是指:“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为 务的认知度不够,在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技能 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 培训上还没有依据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担的业务活动。外包可以是将某项业务(或业务的一部分)从 同时,高校师资知识结构老化,且基本没有金融服务外包从业 受监管实体转交给服务商操作,或由服务商进一步转移给另 经历,导致无法培养出符合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承包企业要求 一服务商(有时被称为转包)。“在当今世界,全球服务外包市 的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衔接不够顺畅。 场正以每年30%一40%的速度递增,金融服务外包的全球市场 2.文化差异和语言能力制约了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承接, 容量在1万亿美元左右,同时牵扯的领域极其广泛,涉及价值 从金融业务承包方面来看,印度是金融外包的最大受益 2.内在机制的缺乏使传媒受到限制。在现阶段,中国社会 任感,以“法治”“公平”、“正义“为标准忠于职业操守。因此 正处于转型时期,健全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的新闻立法 既要强化媒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积极作用,更要强化媒体 也尚未出台,因此由各个新闻单位构成的新闻网络存在不稳 从业者的理论和法规学习,提高其思想修养和审美意识,抑制 定性和一定程度的无序性,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一些有 负面报道,低俗之作等与和谐社会极不协调的东西的出现。 偿新闻的出现。 3.若力建设和谐的传播环境。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大众传 3.传媒可能影响公共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实际上,决 媒的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公共政策的制定为大众传媒的发 策独立权与媒体参与权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决策公正是行 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环境,大众传媒也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 政合法性的生命,决策者的独立程度决定若决策者与法律的 推进其进程。公共政策离不开和谐舆论引导,随着社会经济的 接近程度,决策的反馈和评估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媒体 发展,舆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群众情绪和社会稳定 采访报道需要相对公开的条件,发表的见解会形成公开的舆 的重要因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至 论导向,影响受众对事实的判断。媒体的任何不适当的介入 关重要。与此同时,社会对大众传媒要给子宽容和理解,在公 任何有倾向性的报道评论,都有可能给决策者给受众造成先 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该从多方面强化大众传媒的发展力。 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影响正常的公共政策过程的进行。客观报 四、结语 道是行政独立和媒体报道两者之间的基本的平衡点。 作为“第四权力”的大众传媒,是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有效 (二)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的改进对策。 桥梁,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营建是确保这一桥梁畅通无 通过对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存在局限性的理论 阻的有效保障。随若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政府的 分析,根据现状,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措施。 公共决策能力将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大众传媒一定可以在这 1.完善法律制度。我国政府在管理媒体方面已经制定了 个过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的这种良性 大量的法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建立了中国的媒体法律体 关系的构建,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和政府决 系,但中国媒体的法制建设还很难说是一个有机而统一的整 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极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 体。许多法律、法规都存在相互冲突或不一致的地方,大众传 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媒的许多行为的合法性不断受到质疑。因此,中国媒体要想在 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更主动,更重要的作用,就必须 参考文献: 将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的活动纳入法治的轨道。由于媒介不 「1]威尔伯·施拉姆等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北京:新 仅传播信息,而且传播文化,引导舆论,因此有必要及早采取 华出版社,1984.248. 预防措施,通过法律的手段,防止一切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2]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77. 民族利益和人民生活的现象的发生, [3]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加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传媒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 2007.107. 己拥有的采访权和报道权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是确立 [4]熊澄宇.互联网法制建设要有前瞻性.网络传播, 自头职业膏识的第不步d传煤于作煮座悬备息好的祜余ngH20O604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38
2010年第2期 周刊 2.内在机制的缺乏使传媒受到限制。 在现阶段,中国社会 正处于转型时期,健全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的新闻立法 也尚未出台, 因此由各个新闻单位构成的新闻网络存在不稳 定性和一定程度的无序性,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导致了一些有 偿新闻的出现。 3.传媒可能影响公共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实际上,决 策独立权与媒体参与权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 决策公正是行 政合法性的生命, 决策者的独立程度决定着决策者与法律的 接近程度,决策的反馈和评估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而媒体 采访报道需要相对公开的条件, 发表的见解会形成公开的舆 论导向,影响受众对事实的判断。 媒体的任何不适当的介入, 任何有倾向性的报道评论, 都有可能给决策者给受众造成先 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影响正常的公共政策过程的进行。 客观报 道是行政独立和媒体报道两者之间的基本的平衡点。 (二)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的改进对策。 通过对大众传媒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中存在局限性的理论 分析,根据现状,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措施。 1.完善法律制度。 我国政府在管理媒体方面已经制定了 大量的法律,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建立了中国的媒体法律体 系, 但中国媒体的法制建设还很难说是一个有机而统一的整 体。 许多法律、法规都存在相互冲突或不一致的地方,大众传 媒的许多行为的合法性不断受到质疑。 因此,中国媒体要想在 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更主动、更重要的作用,就必须 将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的活动纳入法治的轨道。 由于媒介不 仅传播信息,而且传播文化,引导舆论,因此有必要及早采取 预防措施,通过法律的手段,防止一切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 民族利益和人民生活的现象的发生。 2.加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传媒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 己拥有的采访权和报道权是一种“权利”而非“权力”,是确立 自己职业意识的第一步, 传媒工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社会责 任感,以“法治”、“公平”、“正义”为标准,忠于职业操守。 因此, 既要强化媒体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积极作用, 更要强化媒体 从业者的理论和法规学习,提高其思想修养和审美意识,抑制 负面报道、低俗之作等与和谐社会极不协调的东西的出现。 3.着力建设和谐的传播环境。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大众传 媒的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 公共政策的制定为大众传媒的发 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环境, 大众传媒也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 推进其进程。 公共政策离不开和谐舆论引导,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 舆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群众情绪和社会稳定 的重要因素,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于公共政策的整个过程至 关重要。 与此同时,社会对大众传媒要给予宽容和理解,在公 共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该从多方面强化大众传媒的发展力。 四、结语 作为“第四权力”的大众传媒,是沟通政府与公众的有效 桥梁, 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营建是确保这一桥梁畅通无 阻的有效保障。 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政府的 公共决策能力将得到明显的提高, 而大众传媒一定可以在这 个过程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大众传媒与政策议程的这种良性 关系的构建, 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和政府决 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极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威尔伯·施拉姆等著.陈 亮 等 译.传 播 学 概 论.北 京:新 华出版社,1984.248. [2]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77. [3]童 兵.理 论 新 闻 传 播 学 导 论.北 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7.107. [4]熊 澄 宇 .互联网法制建设要有前瞻性 .网 络 传 播 , 2006.04.1. 摘 要: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刚刚起步,人 才 培 养 模 式还不成熟,本文分析了当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 强化师资力量、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服务外包 人才培养模式 双语教学 一、培养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意义 教育部、商务部于2009年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 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号召高校加 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素质,促进 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当前全球经济与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金 融外包服务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 所谓金融服务外包,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 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及国际 清算银行(BIS)组织在联合论坛上发表的《金融服务外包》报告 所给出的定义,是指:“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为 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 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 担的业务活动。 外包可以是将某项业务(或业务的一部分)从 受监管实体转交给服务商操作, 或由服务商进一步转移给另 一服务商(有时被称为转包)。 ”在当今世界,全球服务外包市 场正以每年30%—40%的速度递增,金融服务外包的全球市场 容量在1万亿美元左右,同时牵扯的领域极其广泛,涉及价值 链的上上下下。 然而,从总体来看,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还 处在起步阶段,到2008年底,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仅为 48亿人民币, 而同期美国市场规模为97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 660亿元, 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不及美国市场规模的7.3%, 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因此,积极培养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对发展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改善对外贸易结构、加速与国际金融 市场接轨及促进金融学专业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 略与现实意义。 二、当前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金融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由正规院校向 学生提供学历教育,然后由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承包企业直接让 毕业生参加外包业务训练。 这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力量严重滞后。 由于在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刚刚起步, 社会对该类业 务的认知度不够, 在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技能 培训上还没有依据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 同时,高校师资知识结构老化,且基本没有金融服务外包从业 经历, 导致无法培养出符合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承包企业要求 的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的衔接不够顺畅。 2.文化差异和语言能力制约了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承接。 从金融业务承包方面来看, 印度是金融外包的最大受益 如何改进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模式 (山东交通学院 经济系,山东 济南 250022) 魏光强 ○ 出类拔萃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