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课后训练提升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第1~5题为单选题,第6~8题为多选题) 1下列事例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 B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D.康普顿效应 答案:C 解析:光电效应现象和康普顿效应的发现都说明光的粒子性,选项A、D错误;汤 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还可以再分,选项B错误;卢瑟福的α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有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从而说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选项C正确。 2.卢瑟福利用镭源所放出的α粒子作为炮弹去轰击金箔原子,测量α粒子的偏转 情况。下列叙述符合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的是( ) 荧光屏 α粒子源 金箔 粒子束 真空 A.大多数α粒子在穿过金箔后发生明显的偏转 B.少数α粒子在穿过金后几乎没有偏转 C.大多数α粒子在撞到金箔时被弹回 D.极个别a粒子在撞到金箔时被弹回 答案D 解析: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规律,大多数α粒子在穿过金箔后没有偏转,少部分发 生了偏转,极少数几乎原路返回,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3.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金箔中的金原子间存在很大的空隙,只有极少数碰到金原子 答案A 解析: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当α粒子十分接近原子核 时,就会受到很大的库仑斥力,发生大角度偏转,由于原子核很小,α粒子穿过金箔 时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很少,所以只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选项A正确:若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课后·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第 1~5 题为单选题,第 6~8 题为多选题) 1.下列事例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 B.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C.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有少数 α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 D.康普顿效应 答案:C 解析:光电效应现象和康普顿效应的发现都说明光的粒子性,选项 A、D 错误;汤 姆孙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还可以再分,选项 B 错误;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有少数 α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从而说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选项 C 正确。 2.卢瑟福利用镭源所放出的 α 粒子作为炮弹去轰击金箔原子,测量 α 粒子的偏转 情况。下列叙述符合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的是( ) A.大多数 α 粒子在穿过金箔后发生明显的偏转 B.少数 α 粒子在穿过金箔后几乎没有偏转 C.大多数 α 粒子在撞到金箔时被弹回 D.极个别 α 粒子在撞到金箔时被弹回 答案:D 解析:根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规律,大多数 α 粒子在穿过金箔后没有偏转,少部分发 生了偏转,极少数几乎原路返回,故选项 D 正确,A、B、C 错误。 3.在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 α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金箔中的金原子间存在很大的空隙,只有极少数碰到金原子 答案:A 解析: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当 α 粒子十分接近原子核 时,就会受到很大的库仑斥力,发生大角度偏转,由于原子核很小,α 粒子穿过金箔 时接近原子核的机会很少,所以只有少数 α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选项 A 正确;若
原子的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α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原子内部两侧正电荷的斥 力大部分互相抵消,使α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不会产生大角度的偏转现象,选 项B错误;原子中有电子,但电子的质量很小,不到粒子的七千分之一,粒子碰 到它,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一粒尘埃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选项C 错误:实验中所使用的金箔尽管很薄,但也有上万层原子,由此可知,少数α粒子发 生大角度偏转显然不是碰到金原子,选项D错误。 4.在α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散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α粒子一直受到金原子核的斥力作用 B.α粒子的动能不断减小 C.α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增大 D.α粒子发生散射,是与电子碰撞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因为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电子对α粒子的作用力可 以忽略不计,故选项A正确,D错误:在散射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则 动能先减小再增大,而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故选项B、C错误。 5.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当在α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关于描述a粒子的有关物理 量情况正确的是( A.动能最大 B.势能最小 C.势能最大 D.α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 答案:C 解析:α粒子和金原子核都带正电,库仑力表现为斥力,两者距离减小时,库仑力做 负功,故α粒子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选项A、B错误,C正确:系统的能量守恒,选 项D错误。 6.关于电子的发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一定的结构 C.电子是第一种被人类发现的基本粒子 D.电子的发现,比较好地解释了物体的带电现象 答案BCD 解析:发现电子之前,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 有一定的结构,但并没有证明原子核的存在,也不能说明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 成的,故选项A错误,B正确:电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基本粒子,故选项C正确:物 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子的得失和转移的过程,故选项D正确。 7.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器材: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显微镜
原子的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α 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原子内部两侧正电荷的斥 力大部分互相抵消,使 α 粒子偏转的力不会很大,不会产生大角度的偏转现象,选 项 B 错误;原子中有电子,但电子的质量很小,不到 α 粒子的七千分之一,α 粒子碰 到它,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一粒尘埃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选项 C 错误;实验中所使用的金箔尽管很薄,但也有上万层原子,由此可知,少数 α 粒子发 生大角度偏转显然不是碰到金原子,选项 D 错误。 4.在 α 粒子穿过金箔发生大角度散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α 粒子一直受到金原子核的斥力作用 B.α 粒子的动能不断减小 C.α 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增大 D.α 粒子发生散射,是与电子碰撞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因为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电子对 α 粒子的作用力可 以忽略不计,故选项 A 正确,D 错误;在散射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则 动能先减小再增大,而电势能先增大再减小,故选项 B、C 错误。 5.在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当在 α 粒子最接近原子核时,关于描述 α 粒子的有关物理 量情况正确的是( ) A.动能最大 B.势能最小 C.势能最大 D.α 粒子与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能量最小 答案:C 解析:α 粒子和金原子核都带正电,库仑力表现为斥力,两者距离减小时,库仑力做 负功,故 α 粒子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选项 A、B 错误,C 正确;系统的能量守恒,选 项 D 错误。 6.关于电子的发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一定的结构 C.电子是第一种被人类发现的基本粒子 D.电子的发现,比较好地解释了物体的带电现象 答案:BCD 解析:发现电子之前,人们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 有一定的结构,但并没有证明原子核的存在,也不能说明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 成的,故选项 A 错误,B 正确;电子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基本粒子,故选项 C 正确;物 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子的得失和转移的过程,故选项 D 正确。 7.关于 α 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器材: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显微镜
B.金箔的薄厚对实验无影响 C,如果改用铝箔就不能发生散射现象 D.实验装置放在真空中 答案:AD 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中,是用α粒子轰击很薄的金箔,通过观察α粒子穿过金箔后 的偏转情况,获得原子结构的信息,为了准确观察α粒子的偏转情况,需要荧光屏 和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转动,且整个实验装置放在真空环境中,故选项A正确,B 错误;如果改用铝箔也能发生散射现象,只是铝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数较小,实验 现象没有用金箔那么明显,故选项C错误;为了避免其他原子的影响,α粒子轰击 金箔的实验需要在真空条件下完成,故选项D正确。 8.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 中实线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 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五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该α粒子的作用,下面说 法正确的是() ②③ ①④ ⑤ A.a粒子受到斥力 B.该原子核的位置可能在①区域 C.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 D.α粒子在P、Q间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AC 解析: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电荷全部集中在 原子核内,α粒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选项A正确:根据曲线运动的物体 合力指向曲线内侧可知,若原子核的位置在①区域粒子轨迹将向上偏转,故选项B 错误粒子散射实验可以用来估算核半径,故选项C正确;由库仑力公式F= 可知,由于α粒子在P、Q间运动时与原子核的距离变化导致库仑力大小变化,则 α粒子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选项D错误。 二、计算题 9.如图所示,让一束均匀的阴极射线以速率ⅴ垂直进入正交的电场和磁场中,选择 合适的磁感应强度B和电场强度E,带电粒子将不发生偏转,然后撤去电场,粒子 将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半径为R,求阴极射线中带电粒子的比荷
B.金箔的薄厚对实验无影响 C.如果改用铝箔就不能发生散射现象 D.实验装置放在真空中 答案:AD 解析:α 粒子散射实验中,是用 α 粒子轰击很薄的金箔,通过观察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 的偏转情况,获得原子结构的信息,为了准确观察 α 粒子的偏转情况,需要荧光屏 和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转动,且整个实验装置放在真空环境中,故选项 A 正确,B 错误;如果改用铝箔也能发生散射现象,只是铝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数较小,实验 现象没有用金箔那么明显,故选项 C 错误;为了避免其他原子的影响,α 粒子轰击 金箔的实验需要在真空条件下完成,故选项 D 正确。 8.在卢瑟福的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 α 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 中实线所示,图中 P、Q 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 P、Q 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 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五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该 α 粒子的作用,下面说 法正确的是( ) A.α 粒子受到斥力 B.该原子核的位置可能在①区域 C.根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半径 D.α 粒子在 P、Q 间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 答案:AC 解析:卢瑟福通过 α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正电荷全部集中在 原子核内,α 粒子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选项 A 正确;根据曲线运动的物体 合力指向曲线内侧可知,若原子核的位置在①区域粒子轨迹将向上偏转,故选项 B 错误;α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用来估算核半径,故选项 C 正确;由库仑力公式 F=k𝑄𝑞 𝑟 2 可知,由于 α 粒子在 P、Q 间运动时与原子核的距离变化导致库仑力大小变化,则 α 粒子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选项 D 错误。 二、计算题 9.如图所示,让一束均匀的阴极射线以速率 v 垂直进入正交的电场和磁场中,选择 合适的磁感应强度 B 和电场强度 E,带电粒子将不发生偏转,然后撤去电场,粒子 将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半径为 R,求阴极射线中带电粒子的比荷
+++ ××× :××× 答案品 解析:因为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不偏转,所以gB=B,即v营撒去电场后,粒子在 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剥B=m听联立可得只=导 拓展提高 选择题(第1~4题为单选题,第5~7题为多选题) 1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图为核式结构模 型的α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α粒子的运动轨迹。则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0c粒子 ④原子核 A.图中大角度偏转的α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图中的α粒子反弹是因为α粒子与金原子核发生了碰撞 C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继续前进说明了带正电的原子核占据原子的空间很 小 D.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大小 答案C 解析:图中大角度偏转的粒子的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则其电势能先增大后 减小,故选项A错误;图中的α粒子反弹是因为α粒子与金原子核之间的库仑斥 力作用,并没有发生碰撞,故选项B错误;从绝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可以 推测使粒子受到排斥力的核体积极小,所以带正电的物质只占整个原子的很小空 间,故选项C正确:依据α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故选项D错误。 2.下图为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α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 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A、B、C、D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 统计的闪烁次数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放射源 金箔 荧光屏 显微镜 A.1305、25、7、1
答案: 𝐸 𝐵 2𝑅 解析:因为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不偏转,所以 qE=Bqv,即 v= 𝐸 𝐵 ,撤去电场后,粒子在 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qvB=m𝑣 2 𝑅 ,联立可得𝑞 𝑚 = 𝐸 𝐵 2𝑅。 拓展提高 选择题(第 1~4 题为单选题,第 5~7 题为多选题) 1.根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下图为核式结构模 型的 α 粒子散射图景,图中实线表示 α 粒子的运动轨迹。则关于 α 粒子散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大角度偏转的 α 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B.图中的 α 粒子反弹是因为 α 粒子与金原子核发生了碰撞 C.绝大多数 α 粒子沿原方向继续前进说明了带正电的原子核占据原子的空间很 小 D.根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大小 答案:C 解析:图中大角度偏转的 α 粒子的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则其电势能先增大后 减小,故选项 A 错误;图中的 α 粒子反弹是因为 α 粒子与金原子核之间的库仑斥 力作用,并没有发生碰撞,故选项 B 错误;从绝大多数 α 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可以 推测使粒子受到排斥力的核体积极小,所以带正电的物质只占整个原子的很小空 间,故选项 C 正确;依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原子核的大小,故选项 D 错误。 2.下图为 α 粒子散射实验装置,α 粒子打到荧光屏上都会引起闪烁。若将带有荧 光屏的显微镜分别放在图中 A、B、C、D 四处位置,则这四处位置在相等时间内 统计的闪烁次数可能符合事实的是( ) A.1 305、25、7、1
B.202、405、625、825 C.1202、1010、723、203 D.1202、1305、723、203 答案:A 解析:由于绝大多数粒子运动方向基本不变,所以A位置闪烁次数最多,少数粒子 发生了偏转极少数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符合该规律的数据只有选项A。 3.下图为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喷雾器 油滴 A.研究悬浮油滴所带电性 B.测量悬浮油滴的电荷量 C测出了基元电荷的值 D利用二力平衡测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答案:C 解析:密立根油滴实验的目的是测量单一电子的电荷,方法主要是平衡重力与电 力,使油滴悬浮于两片金属电极之间,并根据已知的电场强度,计算出油滴的电荷 量。重复对许多油滴进行实验之后,密立根发现所有油滴的电荷量的值皆为同一 数值的整数倍,因此认定此数值为单一电子的电荷量的值,即元电荷的值,故选项 C正确。 4.下列选项图为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一束粒子穿越金箔内一个金原子的轨迹 示意图,正确的是() 1⊕ ⊕ ⊕ ⊕ ⊕ 2⊕ ⑧ 2⊕ ⊕ -⊕ ⊕ ⊕ D 答案D 解析:选项A中2应该比1有较大偏转,3应该比4有较大偏转,故选项A错误;选 项B中2、3的偏转方向错误,故选项B错误:选项C中3的偏转方向错误,故选 项C错误;选项D中,2、4发生了明显偏转,3离核最近,发生大角度偏转,故选项 D正确。 5.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汤姆孙也被称为“电子之父”。下列关 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B.202、405、625、825 C.1 202、1 010、723、203 D.1 202、1 305、723、203 答案:A 解析:由于绝大多数粒子运动方向基本不变,所以 A 位置闪烁次数最多,少数粒子 发生了偏转,极少数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符合该规律的数据只有选项 A。 3.下图为密立根油滴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悬浮油滴所带电性 B.测量悬浮油滴的电荷量 C.测出了基元电荷的值 D.利用二力平衡测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答案:C 解析:密立根油滴实验的目的是测量单一电子的电荷,方法主要是平衡重力与电 力,使油滴悬浮于两片金属电极之间,并根据已知的电场强度,计算出油滴的电荷 量。重复对许多油滴进行实验之后,密立根发现所有油滴的电荷量的值皆为同一 数值的整数倍,因此认定此数值为单一电子的电荷量的值,即元电荷的值,故选项 C 正确。 4.下列选项图为在 α 粒子散射实验中,一束 α 粒子穿越金箔内一个金原子的轨迹 示意图,正确的是( ) 答案:D 解析:选项 A 中 2 应该比 1 有较大偏转,3 应该比 4 有较大偏转,故选项 A 错误;选 项 B 中 2、3 的偏转方向错误,故选项 B 错误;选项 C 中 3 的偏转方向错误,故选 项 C 错误;选项 D 中,2、4 发生了明显偏转,3 离核最近,发生大角度偏转,故选项 D 正确。 5.1897 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汤姆孙也被称为“电子之父”。下列关 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 子的结论,并求出了阴极射线的比荷 B.汤姆孙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C.电子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836倍 D.汤姆孙通过对不同材料做成的阴极发出射线的研究,并研究光电效应等现象,发 现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答案:AD 解析: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阴极射线本质上是带 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比荷,从而发现了电子,故选项A正确,B错误;电子质量是 质子质量的。故选项C错误,汤姆孙发现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研究阴极射 线时均发出同一种粒子一电子,这就说明电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而对光电 效应等现象的研究更加验证了这一点,故选项D正确。 6.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 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u粒子从α运动到 b、再运动到c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ACD 解析:粒子受到斥力作用,从α运动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 小,从b运动到c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整个过程中由于☑ 与C在同一等势线上,则电场力总功为零,故选项A、C正确,B错误;根据点电荷 周围电场可知,距离原子核近的地方电场强度大,故越靠近原子核加速度越大,因 此α粒子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选项D正确。 7.下图为α粒子散射实验的示意图,A点为某粒子运动中离原子核最近的位置: 则该α粒子在A点具有( ) 粒子 (个) A 原子核 A.最大的速度B.最大的加速度 C.最大的动能D.最大的电势能
A.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 子的结论,并求出了阴极射线的比荷 B.汤姆孙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发现了电子 C.电子质量是质子质量的 1 836 倍 D.汤姆孙通过对不同材料做成的阴极发出射线的研究,并研究光电效应等现象,发 现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答案:AD 解析: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阴极射线本质上是带 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比荷,从而发现了电子,故选项 A 正确,B 错误;电子质量是 质子质量的 1 1 836 ,故选项 C 错误;汤姆孙发现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做实验研究阴极射 线时均发出同一种粒子——电子,这就说明电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而对光电 效应等现象的研究更加验证了这一点,故选项 D 正确。 6.根据 α 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 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 α 粒子的运动轨迹。在 α 粒子从 a 运动到 b、再运动到 c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ACD 解析:粒子受到斥力作用,从 a 运动到 b 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 小,从 b 运动到 c 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整个过程中由于 a 与 c 在同一等势线上,则电场力总功为零,故选项 A、C 正确,B 错误;根据点电荷 周围电场可知,距离原子核近的地方电场强度大,故越靠近原子核加速度越大,因 此 α 粒子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故选项 D 正确。 7.下图为 α 粒子散射实验的示意图,A 点为某 α 粒子运动中离原子核最近的位置, 则该 α 粒子在 A 点具有( ) A.最大的速度 B.最大的加速度 C.最大的动能 D.最大的电势能
答案BD 解析:粒子在向原子核靠近时由于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速度将越来越小:但由 于越靠近原子核电场越强,故加速度越大;同时由于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而 在离开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速度开始增大,加速度减小,电势能减小。故粒子 在A点具有最大的加速度和最大的电势能,而速度和动能最小,故选项A、C错 误,B、D正确。 挑战创新 为了测定带电粒子的比荷号让这个带电粒子垂直电场方向飞进平行金属板间,已 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在通过长为1的两金属板间后,测得竖直方向偏离入 射点的距离为d,如果在两板间加垂直于电场方向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粒 子的入射方向,磁感应强度为B,则粒子恰好不偏离原来的方向,求带电粒子的比荷 答案器 解析:设带电粒子以速度0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 剥a(份 2 m 此带电粒子垂直入射到正交的电磁场区域时不发生偏转 由平衡条件gE=qvoB 解得0昌 可得=器 联立解得只=器
答案:BD 解析:粒子在向原子核靠近时由于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速度将越来越小;但由 于越靠近原子核电场越强,故加速度越大;同时由于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而 在离开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速度开始增大,加速度减小,电势能减小。故粒子 在 A 点具有最大的加速度和最大的电势能,而速度和动能最小,故选项 A、C 错 误,B、D 正确。 挑战创新 为了测定带电粒子的比荷𝑞 𝑚 ,让这个带电粒子垂直电场方向飞进平行金属板间,已 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为 E,在通过长为 l 的两金属板间后,测得竖直方向偏离入 射点的距离为 d,如果在两板间加垂直于电场方向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粒 子的入射方向,磁感应强度为 B,则粒子恰好不偏离原来的方向,求带电粒子的比荷 𝑞 𝑚。 答案: 2𝐸𝑑 𝐵 2 𝑙 2 解析:设带电粒子以速度 v0 垂直电场方向进入匀强电场 则 d=1 2 at2= 1 2 𝑞𝐸 𝑚 ( 𝑙 𝑣0 ) 2 此带电粒子垂直入射到正交的电磁场区域时不发生偏转 由平衡条件 qE=qv0B 解得 v0= 𝐸 𝐵 可得𝑞𝐸𝑙 2 2𝑚𝑑 = 𝐸 2 𝐵 2 联立解得𝑞 𝑚 = 2𝐸𝑑 𝐵 2 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