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头 某地有个集镇叫“坎头”。一次,笔者欲乘车前 往该镇。正想上车,蓦地瞥见车窗上标着“砍头” 两字,心中顿生不祥之感,这岂不是要把我们押赴 刑场?
某地有个集镇叫“坎头”。一次,笔者欲乘车前 往该镇。正想上车,蓦地瞥见车窗上标着“砍头” 两字,心中顿生不祥之感,这岂不是要把我们押赴 刑场?
下面是一个网友发的帖子,请你将 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偶刚到米国,举目无亲,5646,经常 555 无意中在网上遇见一只大虾 是个帅气的gg,他是一论坛斑竹,很有 才气,风流周党,酱紫,偶这只菜鸟很 快和他成了好朋友。 答案:我刚到美国,举目无亲,无聊死 了,经常呜呜地哭,无意中在网上遇见 个超级网虫,他是一论坛版主,很有 才气,风流倜傥,这样子,我这个网络 新手很快和他成了好朋友
2 下面是一个网友发的帖子,请你将 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偶刚到米国,举目无亲,5646,经常 555~~~~~,无意中在网上遇见一只大虾, 是个帅气的gg,他是一论坛斑竹,很有 才气,风流周党,酱紫,偶这只菜鸟很 快和他成了好朋友。 答案:我刚到美国,举目无亲,无聊死 了,经常呜呜地哭,无意中在网上遇见 一个超级网虫,他是一论坛版主,很有 才气,风流倜傥,这样子,我这个网络 新手很快和他成了好朋友
国国目 口口口口m
3
相传,一日苏轼与苏小妹、黄庭 坚一起赏画,见上面题联很有趣 于是小妹提议为中间加字,使 之成为五言联句。 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
相传,一日苏轼与苏小妹、黄庭 坚一起赏画,见上面题联很有趣 ,于是小妹提议为中间加字,使 之成为五言联句。 轻风___细柳 淡月___梅花
苏轼:轻风摇细腰,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ε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因为“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 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 态,更形象生动;失字表现出了月下梅 花不映不隐的朦胧美,既强调了月光 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 融为一色的景象
苏轼:轻风摇细腰,淡月映梅花。 黄庭坚: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因为“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 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 态,更形象生动;失字表现出了月下梅 花不映不隐的朦胧美,既强调了月光 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 融为一色的景象
《咬文嚼字》 朱潜
《咬文嚼字》 朱光潜
“咬文嚼字”释义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 会精神实质)。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 质,切不可一味地~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 却常常~,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 会精神实质) 。 例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 质,切不可一味地 。 B.形容卖弄才学。 例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 却常常 ,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例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也毫无用处。 “咬文嚼字”释义
朱光潜作者介绍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笔名孟实、孟 石,先后就读于6所大学。1922年毕业于 香港大学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 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 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委员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 《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我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笔名孟实、孟 石,先后就读于6所大学。1922年毕业于 香港大学教育系,193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 学文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法国斯特拉斯 堡大学文科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委员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 《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朱光潜
朱光潜 (1897-1986) 关 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 的黑格尔的《美学》
“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 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 ( 1897—1986)
字词积累 1.给下列字注音: 倒涎(kin)深恶(w)痛绝 辎(z)铢(zh必较 没镞(z)咬文嚼的字 岑(cen)寂清沁(qin肺腑 蕴藉〔ie)付梓(z) 尺牍(du)下乘(hen9 圆晕/月晕/晕车(yun 2解释下列词语: 镞:箭头 援引:引用成例。援:引用
字词积累 1.给下列字注音: 倒涎( ) 深恶( )痛绝 辎( )铢( )必较 没镞( ) 咬文嚼( )字 岑( )寂 清沁( )肺腑 蕴藉( ) 付梓( ) 尺牍( ) 下乘( ) 圆晕/月晕/晕车( ) xián wù zú jiáo cén zī zhū dú chéng 箭头 引用成例。援:引用 2.解释下列词语: qìn jiè zǐ yùn 镞: 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