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 锡类中学蔡永辉
伶官传序 锡类中学蔡永辉2002-4-20
教学目标 1、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2丶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文、用法以及特 殊句式 3丶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 历史教 4,君诵文中重点段落,准确记忆文中 的名言名句
◼ 1、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 ◼ 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 殊句式。 3、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 历史教训。 4、背诵文中重点段落,准确记忆文中 的名言名句。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 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 年 居士,卒谥文忠。欧阳修是 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继 续和发展了唐朝韩愈、柳宗元所介导 的古文运动。他团结并培养了大批古 文作家。如“三苏”父子、王安石 曾巩等皆出其门下。蓍有《欧阳文忠 与宋祁等合写)、《新五代史》。 他的文章,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语 酣畅又自然凝练,《伶官传序》就 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风格特点。欧阡 修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奠定了 代文风
◼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 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 年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欧阳修是 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继 续和发展了唐朝韩愈、柳宗元所介导 的古文运动。他团结并培养了大批古 文作家。如“三苏”父子、王安石、 曾巩等皆出其门下。著有《欧阳文忠 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 (与宋祁等合写)、《新五代史》。 他的文章,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语 言酣畅又自然凝练,《伶官传序》就 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风格特点。欧阳 修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奠定了 一代文风。 作者简介:
《伶官传序》是欧阳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 的序。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 即后梁丶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 上的动荡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 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 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 郭从谦等包围。 后叛乱四赶, 庄宗亲征败回, 众叛亲离,伶官 又乘危作乱用乱 箭射死庄宗
《伶官传序》是欧阳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 的序。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 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 上的动荡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 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 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 郭从谦等包围。 后叛乱四起, 庄宗亲征败回, 众叛亲离,伶官 又乘危作乱用乱 箭射死庄宗
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 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 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 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 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 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 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 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 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 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 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 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 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 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 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背景
朗读课文
朗 读 课 文
分析课文 1、找出观点句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分析课文 1、找出观点句(论点:) 2、依据(论据)
论点盛衰之理,岂非人事 论证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 伶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事 失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传序 盛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哀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 官 传 序 论点 论证 结论 推论 盛衰之理,岂非人事 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 事 理 得 失 盛 衰 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分析论证手法 3部物品部命歌导部物3!费 原推究、探讨晋王三矢 盛—受遗命矢志复仇一忧劳兴国 天 对比 衰一宠伶人,身死国灭→逸豫亡身人事! 成败皆人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 听溺,岂独伶人也哉? 谦得益 满招损
原 推究、探讨 晋王三矢 盛 受遗命.矢志复仇 忧劳兴国 衰 宠伶人,身死国灭 逸豫亡身 天命 人事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 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分析论证手法 成败皆人 谦得益 满招损 对 比 ? !
小结 ■1、写作特色 (1)清人王符曾、沈德潜评价 《伶官传序》,都认为关键是 善 用抑扬之法”,你 能看出文中是怎样使用这种 笔法的吗? 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 1、写作特色 (1)清人王符曾、沈德潜评价 《伶官传序》,都认为关键是 “善 用抑扬之法”,你 能看出文中是怎 样使用这种 笔法的吗? 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