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大纲是为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开设《社会保障概论》课 程而编写的(此稿为第三次修改稿)。全课程3学分,计划授课学时为54学时。 课程的性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修的一门重 要专业主干课。 目的:通过《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学习,能够使该专业的学生了解社会保 障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设置本课程的目的 要求是使学生比较广泛、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社 会保障诸范畴的概念、性质、作用以及运用社会保障范畴解决如何进行收入分配才 能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培养和提髙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保障实践中提出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管理的需要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共分为两篇十二章:上篇为社会保障概论的基本理论,主要介绍 社会保障的历史进程、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及 世界各主要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下篇分别介绍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社 会保险制度(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 度、社会优抚安置制度等内容。通过学习要掌握各种不同保障制度的含义、构成、 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较为深刻 的理解。 章节目录及课时安排: 章次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社会保障的由来与发展 社会保障概述 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3633 第四章 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第五章 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第六章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管理 第七章 养老保险制度 第八章 失业保险制度 第九章 医疗保险制度 第十章 工伤保险制度 66636 第十一章 社会救助制度
前 言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大纲是为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开设《社会保障概论》课 程而编写的(此稿为第三次修改稿)。全课程 3 学分,计划授课学时为 54 学时。 课程的性质:《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修的一门重 要专业主干课。 目的:通过《社会保障概论》课程的学习,能够使该专业的学生了解社会保 障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设置本课程的目的 要求是使学生比较广泛、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社会保障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社 会保障诸范畴的概念、性质、作用以及运用社会保障范畴解决如何进行收入分配才 能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保障实践中提出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管理的需要。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共分为两篇十二章:上篇为社会保障概论的基本理论,主要介绍 社会保障的历史进程、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及 世界各主要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下篇分别介绍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社 会保险制度(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社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 度、社会优抚安置制度等内容。通过学习要掌握各种不同保障制度的含义、构成、 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对社会保障制度有一个较为深刻 的理解。 三、章节目录及课时安排: 章 次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第一章 社会保障的由来与发展 3 第二章 社会保障概述 6 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3 第四章 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3 第五章 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 3 第六章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管理 3 第七章 养老保险制度 6 第八章 失业保险制度 6 第九章 医疗保险制度 6 第十章 工伤保险制度 3 第十一章 社会救助制度 6
第十二章 社会福利制度 6 合计 54 四、教学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是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劳动与社 会保障专业人才服务的专业主干课,因此课堂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 切课堂教学和实际的联系。注意吸收国内外社会保障的最新理论、关注国家社会保 障的最新法规,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并通过短期工作实践,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门比较陌生 的课程,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并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考虑使用教师课堂讲 解、提供教学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注意运用国际上社会保障实践上 比较成熟国家的经验,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保障有关理论,通过深入浅出的探 究、剖析,从中找出社会保障的发展规律,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 借鉴。本课程教学采用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前置课:保险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 后置课: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第一章社会保障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社会 保障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保障产生的背景 社会保障的概念 1、国外关于社会保障概念的表述
第十二章 社会福利制度 6 合计 54 四、教学过程和方法 教学过程:《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是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劳动与社 会保障专业人才服务的专业主干课,因此课堂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 切课堂教学和实际的联系。注意吸收国内外社会保障的最新理论、关注国家社会保 障的最新法规,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并通过短期工作实践,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讲,是一门比较陌生 的课程,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并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考虑使用教师课堂讲 解、提供教学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注意运用国际上社会保障实践上 比较成熟国家的经验,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保障有关理论,通过深入浅出的探 究、剖析,从中找出社会保障的发展规律,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 借鉴。本课程教学采用讲解、案例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前置课:保险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 后置课: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第一章 社会保障的由来与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保障的概念、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社会 保障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保障的概念 社会保障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 1、国外关于社会保障概念的表述
2、我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社会保障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1、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 2、收入水平差距的不断扩大 3、家庭功能的弱化 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社会稳定的需要 6、社会保障思想基础的存在 7、救济机构的存在 三、社会保障在西方的发展 1、萌芽阶段 2、发展阶段 3、黄金阶段 4、改革和调整阶段 四、社会保障在中国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以前 2、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以后 第二节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劝象和体系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保障学的研究任务 社会保障学的理论体系 1、部分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 2、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 第三节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论 般方法 、科学抽象法 2、试验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3、经济、社会学分析方法 4、学习、比较和借鉴方法
2、我国对社会保障的理论界定 二、社会保障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 1、实现了生产的社会化 2、收入水平差距的不断扩大 3、家庭功能的弱化 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社会稳定的需要 6、社会保障思想基础的存在 7、救济机构的存在 三、社会保障在西方的发展 1、萌芽阶段 2、发展阶段 3、黄金阶段 4、改革和调整阶段 四、社会保障在中国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以前 2、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以后 第二节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和体系 一、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保障学的研究任务 二、社会保障学的理论体系 1、部分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 2、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 第三节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论 二、一般方法 1、科学抽象法 2、试验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3、经济、社会学分析方法 4、学习、比较和借鉴方法
三、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的意义 1、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的现实意义 2、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意义 考试范围 l、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涵义? 2、简述社会保障产生的社会及经济条件 3、简述社会保障在西方的发展。 4、简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5、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 6、简述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社会保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题型:填空题、简答题 主要参考书 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张彦,陈红霞.社会保障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二章社会保障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保障的理念、社会保障的原则、社会保障的 特性、社会保障的功能及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保障的理念 社会保障的原则 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法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理念 、国际上社会保障理念的变化 社会保障理念变化的因素
三、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的意义 1、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的现实意义 2、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意义 考试范围: 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涵义? 2、简述社会保障产生的社会及经济条件。 3、简述社会保障在西方的发展。 4、简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 5、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 6、简述社会保障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社会保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题型:填空题、简答题 主要参考书: 1.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张彦,陈红霞.社会保障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二章 社会保障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保障的理念、社会保障的原则、社会保障的 特性、社会保障的功能及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情况。 教学重点与难点: 社会保障的理念 社会保障的原则 社会保障的功能 社会保障的法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理念 一、国际上社会保障理念的变化 1、社会保障理念变化的因素
2、社会保障理念取向的类型 我国社会保障理念的界定 1、社会保障需依法实施 2、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3、社会保障的受益者是全体社会成员 4、社会保障水平应保持适度 5、社会保障是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社会保障的原则和特性 社会保障的原则 1、普遍原则 、公平原则 3、适度原则 4、统一原则 5、对应原则 6、多重原则 社会保障的特性 1、互济性 2、社会性 3、福利性 4、强制性 第三节社会保障的功能 稳定社会的功能 二、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 1、从满足劳动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保障方面 2、从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 从提供劳动力后备方面 4、从形成竞争充分的劳动力市场方面 三、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平衡器 四、再分配及平衡调节的功能 五、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第四节社会保障法制 社会保障法的概念与立法原则 1、社会保障法的概念
2、社会保障理念取向的类型 二、我国社会保障理念的界定 1、社会保障需依法实施 2、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3、社会保障的受益者是全体社会成员 4、社会保障水平应保持适度 5、社会保障是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原则和特性 一、社会保障的原则 1、普遍原则 2、公平原则 3、适度原则 4、统一原则 5、对应原则 6、多重原则 二、社会保障的特性 1、互济性 2、社会性 3、福利性 4、强制性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功能 一、稳定社会的功能 二、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的功能 1、从满足劳动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保障方面 2、从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 3、从提供劳动力后备方面 4、从形成竞争充分的劳动力市场方面 三、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平衡器 四、再分配及平衡调节的功能 五、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第四节 社会保障法制 一、社会保障法的概念与立法原则 1、社会保障法的概念
2、社会保障的立法原则 社会保障法的内容与作用体现 1、社会保障法的内容 2、社会保障法的作用体现 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实践与我国立法 1、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实践 2、我国社会保障立法 第五节社会保障体系 什么是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e)社会互助 f)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考试范围: 1、国际上社会保障理念的变化主要受到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 2、我国社会保障理念中被普遍认可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社会保障有哪些原则和固有特性? 4、简述社会保障制度在个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会起到哪些作用? 5、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6、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及内容是什么?有哪些立法原则 7、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各有什么显著特征和重要内 容? 8、为什么说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题型: 填空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选择题 主要参考书: 1.李珍.社会保障理论.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1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3.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费梅萍.社会保障概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社会保障的立法原则 二、社会保障法的内容与作用体现 1、社会保障法的内容 2、社会保障法的作用体现 三、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实践与我国立法 1、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实践 2、我国社会保障立法 第五节 社会保障体系 一、什么是社会保障体系 二、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济 c) 社会福利 d) 优抚安置 e) 社会互助 f) 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考试范围: 1、国际上社会保障理念的变化主要受到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 2、我国社会保障理念中被普遍认可的基本定义是什么? 3、社会保障有哪些原则和固有特性? 4、简述社会保障制度在个人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会起到哪些作用? 5、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 6、社会保障法的概念及内容是什么?有哪些立法原则? 7、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各有什么显著特征和重要内 容? 8、为什么说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题型: 填空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选择题 主要参考书: 1.李珍.社会保障理论.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1 2.郑功成. 社会保障学.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3.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费梅萍.社会保障概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5.张彦,陈红霞.社会保障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三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 (德国新历史学派、福利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主张);马克思 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保障主张 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思想 凯恩斯学派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主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构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保障理论的创立 德国历史学派 1、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背景 2、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保障主张 二、福利经济学 1、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2、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1、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2、凯恩斯的政策主张 、“福利国家论”的社会福利思想 1、改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2、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福利社会主义”思想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5.张彦,陈红霞.社会保障概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第三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西方现代社会保障理论 (德国新历史学派、福利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主张);马克思 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保障主张 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思想 凯恩斯学派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主张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构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理论的创立 一、德国历史学派 1、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背景 2、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保障主张 二、福利经济学 1、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2、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一、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1、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2、凯恩斯的政策主张 二、“福利国家论”的社会福利思想 1、改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2、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福利社会主义”思想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4、《贝弗里奇报告》 第三节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 、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2、收入分配调节政策 二、现代货币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 三、供给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 、供给学派的主要论点和政策主张 2、供给学派理论中有关的社会保障思想 四、消费理论和交叠世代模型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构成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1、社会保障再分配思想 2、关于必要劳动价值的社会保障思想 3、关于最低工资的社会保障思想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1、社会保障原则 2、社会保障权利 列宁社会保障思想的特征 考试范围 1、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保障主张是什么? 2、凯恩斯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思想具有哪些特征? 4、列宁的“国家保险”思想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5、试分析新福利经济学与旧福利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6、如何理解社会保障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题型: 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 主要参考书: 1.郭士征.社会保障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李珍.社会保障理论.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1
4、《贝弗里奇报告》 第三节 社会保障理论的多样化发展 一、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 1、新剑桥学派的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 2、收入分配调节政策 二、现代货币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 三、供给学派的社会保障理论 1、供给学派的主要论点和政策主张 2、供给学派理论中有关的社会保障思想 四、消费理论和交叠世代模型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构成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1、社会保障再分配思想 2、关于必要劳动价值的社会保障思想 3、关于最低工资的社会保障思想 二、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1、社会保障原则 2、社会保障权利 3、列宁社会保障思想的特征 考试范围: 1、德国新历史学派的社会保障主张是什么? 2、凯恩斯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思想具有哪些特征? 4、列宁的“国家保险”思想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5、试分析新福利经济学与旧福利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 6、如何理解社会保障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题型: 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 主要参考书: 1.郭士征.社会保障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 版 2.李珍.社会保障理论.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1
第四章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依据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供给方式的不同,目前 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保障类型有四种:投保资助型、全民福利型、国家统筹型和强制 储蓄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模式的优缺点 中国社会保障目标模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保障模式分类 、投保资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简介 2、理论依据 3、特征 二、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1、简介 2、理论依据 3、特征 国家统筹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1、简介 2、理论依据 3、特征 四、强制储蓄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1、简介 2、理论依据 3、特征 第二节典型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 、英国的社会保障模式 、理论基础
第四章 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依据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和供给方式的不同,目前 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保障类型有四种:投保资助型、全民福利型、国家统筹型和强制 储蓄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模式的优缺点 中国社会保障目标模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保障模式分类 一、投保资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1、简介 2、理论依据 3、特征 二、全民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1、简介 2、理论依据 3、特征 三、国家统筹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1、简介 2、理论依据 3、特征 四、强制储蓄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1、简介 2、理论依据 3、特征 第二节 典型国家的社会保障模式 一、英国的社会保障模式 1、理论基础
2、社会保障项目 3、英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德国的社会保障模式 l、建立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2、德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2、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经济起到的积极作用 3、美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四、瑞典的社会保障模式 1、瑞典社会保障的特点 2、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五、日本的社会保障模式 1、日本实施社会保障政策的原则 2、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3、日本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一些问题 六、新加坡的社会保障模式 1、新加坡的社会保障模式概述 2、新加坡的社会保障的特点 3、新加坡社会保障的经验 七、智利的社会保障模式 1、智利社会保障模式概述 2、智利的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 3、智利社会保障的经验 第三节中国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中国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 、创建阶段 2、调整恢复阶段 3、较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和继续深化改革的阶段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模式的选择 、社会保障目标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 2、目标模式选择的具体内容 考试范围:
2、社会保障项目 3、英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二、德国的社会保障模式 1、建立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2、德国社会保障的特点 三、美国的社会保障模式 1、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2、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经济起到的积极作用 3、美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四、瑞典的社会保障模式 1、瑞典社会保障的特点 2、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五、日本的社会保障模式 1、日本实施社会保障政策的原则 2、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3、日本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一些问题 六、新加坡的社会保障模式 1、新加坡的社会保障模式概述 2、新加坡的社会保障的特点 3、新加坡社会保障的经验 七、智利的社会保障模式 1、智利社会保障模式概述 2、智利的社会保障模式的特点 3、智利社会保障的经验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一、中国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 1、创建阶段 2、调整恢复阶段 3、较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和继续深化改革的阶段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目标模式的选择 1、社会保障目标模式选择的指导思想 2、目标模式选择的具体内容 考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