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与地坛》之鉴赏 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 作者:佚名 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 得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读完他的这篇作品后,我的到”。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 内心一阵震撼,不仅仅因为文章语言的优美,更因为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 被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文章处处闪“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 现着生命本色之美,处处洋溢着对母亲的赞美。下面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 我将从这两方面发一己之拙见。 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 生命本色之美 反应”;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逆境,甚至要碰到生死抉择的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她说:‘出去活动 关口。怎样抉择?怎样面对?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话题。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 司马迁为完成《史记》,忍辱苟活,因为他知道“人固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 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面对再次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 被捕,从容就义,因为他想到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作对了选 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面对人生的这一课题,史铁择,使儿子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 生又作何回答呢? 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 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作者在《秋天的怀念》 全部讲述所围绕的核心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 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 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 地废了双脚”。这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 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 史铁生也曾彷徨,也曾苦闷,“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生 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史铁生曾伤心而怨恨地想:“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 史铁生走进了地坛。在人口密集、车马喧嚣的大都市,替儿子担忧?”母亲为儿子操碎了心,而儿子却对母亲 地坛那世外桃源般的宁静给史铁生提供了一个冷静沉有过许多追悔莫及的事:听任母亲步履茫然地在园中 思的环境,即“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找自己而不愿开口叫她 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他感悟到自己的心里与这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爱,也正是 荒国产生了神秘契合。在他眼前,昆虫、草木、甚至这种沉默和深厚的爱使作者读懂了母亲,使作者有了 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它们是那样卑微弱小,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经验储备 仍勇敢顽强地活着,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生存法则活着 全无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 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这样的观察使史铁生达到了 物我合一的从容,于是“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 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 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似的一个事实”。这便 是生命个体的必然真相,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 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该顺应自然 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 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同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带着这种心胸在去观察,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都贯注着“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 人生应该有所作为似的信念。 崇高母爱之美 子女若似山边草,在母亲心中也象珠宝。儿子的不幸, 在母亲那里是加倍了的。母亲对儿子是理解和尊重的 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躁、任性,用宽恕、顺 从给儿子以尊重,心里却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 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史铁生《我与地坛》之鉴赏 作者:佚名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一篇在当代非常难得的,值 得反复吟读的优美散文。读完他的这篇作品后,我的 内心一阵震撼,不仅仅因为文章语言的优美,更因为 被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文章处处闪 现着生命本色之美,处处洋溢着对母亲的赞美。下面 我将从这两方面发一己之拙见。 一、 生命本色之美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逆境,甚至要碰到生死抉择的 关口。怎样抉择?怎样面对?是一个极为沉重的话题。 司马迁为完成《史记》,忍辱苟活,因为他知道“人固 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面对再次 被捕,从容就义,因为他想到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面对人生的这一课题,史铁 生又作何回答呢? 史铁生以极朴素动人的语言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所思。 全部讲述所围绕的核心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 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 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 地废了双脚”。这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判然有别。 史铁生也曾彷徨,也曾苦闷,“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 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史铁生走进了地坛。在人口密集、车马喧嚣的大都市, 地坛那世外桃源般的宁静给史铁生提供了一个冷静沉 思的环境,即“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 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他感悟到自己的心里与这 荒国产生了神秘契合。在他眼前,昆虫、草木、甚至 连生命都算不上的“露水”,它们是那样卑微弱小,但 仍勇敢顽强地活着,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生存法则活着, 全无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 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这样的观察使史铁生达到了 物我合一的从容,于是“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 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 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似的一个事实”。这便 是生命个体的必然真相,即生不由自己决定,死也不 该由自己决定,人活着就应该顺应自然。 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 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同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带着这种心胸在去观察,夕阳的灿烂、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气味、 秋风里落叶的味道,都贯注着“我”对生命的热爱和对 人生应该有所作为似的信念。 二、 崇高母爱之美 子女若似山边草,在母亲心中也象珠宝。儿子的不幸, 在母亲那里是加倍了的。母亲对儿子是理解和尊重的。 她理解儿子在特殊境遇中的烦躁、任性,用宽恕、顺 从给儿子以尊重,心里却承受着超过儿子百倍的痛苦。 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 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一 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 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 到”。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 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 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 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 反应”;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 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她说:‘出去活动 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母亲的这话实际上 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祷告”。 所以,她一方面有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 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作对了选 择,使儿子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 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 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作者在《秋天的怀念》 中也说到,当作者暴躁砸东西时,“母亲这时悄悄地躲 出去,在我看不见地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她隐 藏着内心的痛苦,鼓励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 儿活……”母亲完全是在这种苦难中度完了自己的余 生。 史铁生曾伤心而怨恨地想:“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 替儿子担忧?”母亲为儿子操碎了心,而儿子却对母亲 有过许多追悔莫及的事:听任母亲步履茫然地在园中 找自己而不愿开口叫她。 母亲的爱是一种艰难、坚韧而毫不张扬的爱,也正是 这种沉默和深厚的爱使作者读懂了母亲,使作者有了 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和经验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