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体诗的分类和基本常识,了解唐代的两大诗派 2、了解诗人王维、王昌龄、杜甫、刘禹锡、李商隐各自的情况。 3、会分析《山居秋暝》中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和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 体会《从军行》诗中悲凉慷慨的壮士情怀。 5、体会杜甫《登高》中忧时伤国、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 6、体会《石头城》景中寓情、言外见意的特征和借对石头城萧条景象的描写, 寄托国 运衰微的感慨 7、赏析《锦瑟》诗中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的艺术美感;体会诗人回 顾往事,百感交集的情绪。 山居 秋暝王维 【导入语】 请同学们齐读黑板上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人闲桂花 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同学们读的时候有什么发现?(诗句中都有“山”), 都写到山,而且山的前后都有一个“空”字。这位喜用“空山”意象的诗人就是 盛唐山水诗人王维。今天我们欣赏他的另一篇有“空山”的山水名篇《山居秋 暝》。看看他又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怎样的艺术境界 【近体诗介绍】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以唐为界,唐以前的诗歌格律(格律 指诗、赋、词、曲等关于字、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上 要求不严,称为古体诗,唐和唐以后的诗歌对格律方面要求严格,称为近体诗 古体诗 近体诗 句数数没固定,可长可短,《孔》绝句4句,律诗8句,多于8句的叫 365句,短的只有2句 长律或排律 字数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五字主要有两种形式:五言或七言。 句的叫五言,七字一句的叫七 言,杂言有三七、五七、三五七 用韵不严格,可句句入韵,也可隔句首句可入可不入,偶句必须押韵, 押韵,一首诗可一韵到底,可中韵到底,只用平声韵 间换韵,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 可用仄声韵。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 七律,亦偶有六律。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绝句:即“绝诗”,亦称“截 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固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 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登 高》和《锦瑟》是律诗,《从军行》和《石头城》是绝句 【诗人介绍】
唐诗五首 教学目标: 1、 了解近体诗的分类和基本常识,了解唐代的两大诗派。 2、 了解诗人王维、王昌龄、杜甫、刘禹锡、李商隐各自的情况。 3、 会分析《山居秋暝》中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和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 4、 体会《从军行》诗中悲凉慷慨的壮士情怀。 5、 体会杜甫《登高》中忧时伤国、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 6、 体会《石头城》景中寓情、言外见意的特征和借对石头城萧条景象的描写, 寄托国 运衰微的感慨。 7、赏析《锦瑟》诗中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的艺术美感;体会诗人回 顾往事,百感交集的情绪。 山居 秋暝 王维 【导入语】 请同学们齐读黑板上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人闲桂花 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同学们读的时候有什么发现?(诗句中都有“山”), 都写到山,而且山的前后都有一个“空”字。这位喜用“空山”意象的诗人就是 盛唐山水诗人王维。今天我们欣赏他的另一篇有“空山”的山水名篇《山居秋 暝》。看看他又为我们创造了一种怎样的艺术境界。 【近体诗介绍】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以唐为界,唐以前的诗歌格律(格律 指诗、赋、词、曲等关于字、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上 要求不严,称为古体诗,唐和唐以后的诗歌对格律方面要求严格,称为近体诗。 古体诗 近体诗 句数 句数没固定,可长可短,《孔》 365 句,短的只有 2 句。 绝句 4 句,律诗 8 句,多于 8 句的叫 长律或排律。 字数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五字 一句的叫五言,七字一句的叫七 言,杂言有三七、五七、三五七 等。 主要有两种形式:五言或七言。 用韵 不严格,可句句入韵,也可隔句 押韵,一首诗可一韵到底,可中 间换韵,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 可用仄声韵。 首句可入可不入,偶句必须押韵,一 韵到底,只用平声韵。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 七律,亦偶有六律。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绝句:即“绝诗”,亦称“截 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固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 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登 高》和《锦瑟》是律诗,《从军行》和《石头城》是绝句。 【诗人介绍】
王维:字摩诘,蒲州人。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15岁起, 游学长安,21岁进士及第。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安史之 乱时,两京沦陷,他被叛军俘获,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以谄贼官论罪。 因曾作《凝碧池诗》思念王室,只受到降官的处分。后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 面的。早年奉使出塞,写有边塞诗,如《观猎》、《使至塞上》等,意气慷慨, 情思壮大,都是传诵不衰的佳作。成就最高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或壮丽雄阔, 或清幽恬澹。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 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作诗能将绘画、音乐之理通于其中,善于 运用自然而又准确、精炼、富于特征性的语言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 无多,意境髙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苏轼说:“味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书蓝田烟雨图》)他的诗各体擅长, 其中以五言律绝成就最高。著有《王右丞集》28卷。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介绍 山水田园诗派,又称王孟山水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山水田园 诗、边塞诗),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药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 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 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 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 孟浩然,也成为“王孟” 【诗句疏通、内容讲解及诵读提示】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 写的是傍晩时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 读。颔联写山中美丽的自然景色,颈联以自然美表现人格美,写山中人迹富于动 态,富有生活气息。末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 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艺术赏析】 、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明确:诗人用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 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成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构成 种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表现诗人远离尘俗,对隐居生活的满 足心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以动衬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这首诗在写景时用了怎样的写法? 回忆总结各种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结构形式: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承上启下、伏笔 铺垫 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通感、 对偶、反讽、设
王维:字摩诘,蒲州人。盛唐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15 岁起, 游学长安,21 岁进士及第。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安史之 乱时,两京沦陷,他被叛军俘获,被迫接受伪职。两京收复后,以谄贼官论罪。 因曾作《凝碧池诗》思念王室,只受到降官的处分。后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 面的。早年奉使出塞,写有边塞诗,如《观猎》、《使至塞上》等,意气慷慨, 情思壮大,都是传诵不衰的佳作。成就最高的是他的山水田园诗,或壮丽雄阔, 或清幽恬澹。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 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作诗能将绘画、音乐之理通于其中,善于 运用自然而又准确、精炼、富于特征性的语言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 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苏轼说:“味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书蓝田烟雨图》 ) 他的诗各体擅长, 其中以五言律绝成就最高。著有《王右丞集》 28 卷。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介绍】 山水田园诗派,又称王孟山水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山水田园 诗、边塞诗),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药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 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 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 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 孟浩然,也成为“王孟”. 【诗句疏通、内容讲解及诵读提示】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 写的是傍晚时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了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 读。颔联写山中美丽的自然景色,颈联以自然美表现人格美,写山中人迹富于动 态,富有生活气息。末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自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 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艺术赏析】 一、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托自己的情感。 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 感? 明确:诗人用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 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成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构成一 种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表现诗人远离尘俗,对隐居生活的满 足心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以动衬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这首诗在写景时用了怎样的写法? 回忆总结各种表达技巧和写作手法: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结构形式: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层层深入、首尾呼应、承上启下、伏笔 铺垫 表现手法 表达技 巧 修辞手法: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通感、 对偶、反讽、设
问、反问、借代、互文 描写手法:正面(直接)、侧面(间接)、衬托(正衬、 反衬)、对比、白描、 工笔、曲笔、渲染、想 象、联想、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 合、明暗结合、粗笔勾 勒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托物寓理、借古讽今、怀古伤心) 附补:白描一一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 只用墨线勾勒 人和物的形象的画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后来人们把这种写 意的技法引 进写作。白描的作品,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不抽象地描 绘人物的心 理,不琐碎地摹写人物的装饰。对话、心理、环境和服装,都紧扣在人物的行动 性格上。绝 对避免浮夸,要求简练。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着人物的个性,绝不模糊或遮蔽 人物的形象。 工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 绘物象。 曲笔:先层层铺垫,设下伏笔,有时还故意拖延,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 逗人一笑。当然写文章不会像说相声那样“挑逗”别人,但表现手法却有异曲同 工之妙。文章情节曲折,迭宕起伏,才会给人峰回路转的美感。比如,古代有个 富翁想为母亲祝寿,请唐伯虎题诗作画,唐伯虎起笔第一句写道:“高堂老母不 是人”,在座大惊失色,可他不慌不忙地写出第二句:“好像南海观世音”,人 们便转忧为喜,长吁一口气。接着他又写第三句:“生下儿子是个贼”,富翁面 如土色,怒目而视,正要发作,唐伯虎笔锋一转写了第四句:“偷得蟠桃献寿星” 众人一看啧啧赞许,富翁满面带笑也连连称好。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牵动人的感 情神经,主要是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而且内容大起大落,反差很大,当人 们如坠云雾时,唐伯虎笔锋一转,顿时眼前又豁然开朗。 明确:这首诗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竹喧、泉流、莲叶是动,月色是静。山水相 映,明丽洁净 【总结】 本诗通过写山间秋天的优美景色,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从军行(之四)王昌龄 【导入语】 在讲上一首诗歌《山居秋暝》时,我们说到,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是山水田园诗 和边塞诗。上节课介绍了山水田园诗,这节课我们了解一下边塞诗。什么叫边塞 诗呢?它的代表诗人和代表作品有哪些呢?它的内容包括什么呢?现在介绍 下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 以擅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 闺怨等而得名。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故又称髙岑诗派。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
问、反问、借代、互文 描写手法:正面(直接)、侧面(间接)、衬托(正衬、 反衬)、对比、白描、 工笔、曲笔、渲染、想 象、联想、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 合、明暗结合、粗笔勾 勒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 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托物寓理、借古讽今、怀古伤心) 附补:白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 只用墨线勾勒 人和物的形象的画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后来人们把这种写 意的技法引 进写作。白描的作品,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不抽象地描 绘人物的心 理,不琐碎地摹写人物的装饰。对话、心理、环境和服装,都紧扣在人物的行动 性格上。绝 对避免浮夸,要求简练。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着人物的个性,绝不模糊或遮蔽 人物的形象。 工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 绘物象。 曲笔:先层层铺垫,设下伏笔,有时还故意拖延,直到最后才揭开谜底, 逗人一笑。当然写文章不会像说相声那样“挑逗”别人,但表现手法却有异曲同 工之妙。文章情节曲折,迭宕起伏,才会给人峰回路转的美感。比如,古代有个 富翁想为母亲祝寿,请唐伯虎题诗作画,唐伯虎起笔第一句写道:“高堂老母不 是人”,在座大惊失色,可他不慌不忙地写出第二句:“好像南海观世音”,人 们便转忧为喜,长吁一口气。接着他又写第三句:“生下儿子是个贼”,富翁面 如土色,怒目而视,正要发作,唐伯虎笔锋一转写了第四句:“偷得蟠桃献寿星”, 众人一看啧啧赞许,富翁满面带笑也连连称好。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够牵动人的感 情神经,主要是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而且内容大起大落,反差很大,当人 们如坠云雾时,唐伯虎笔锋一转,顿时眼前又豁然开朗。 明确:这首诗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竹喧、泉流、莲叶是动,月色是静。山水相 映,明丽洁净。 【总结】 本诗通过写山间秋天的优美景色,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从军行(之四) 王昌龄 【导入语】 在讲上一首诗歌《山居秋暝》时,我们说到,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是山水田园诗 和边塞诗。上节课介绍了山水田园诗,这节课我们了解一下边塞诗。什么叫边塞 诗呢?它的代表诗人和代表作品有哪些呢?它的内容包括什么呢?现在介绍一 下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 以擅写边塞战争和边塞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各种矛盾如离别、思乡、 闺怨等而得名。高适、岑参成就最高,故又称高岑诗派。形式上多为七言歌行和
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髙、岑外 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这节课我们学习边塞诗的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首先我们了解 下王昌龄。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 始中进士,因做过江宁丞和龙标尉,故后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起,在 流离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擅长绝句,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 江宁”的美称。诗歌涉猎面广,除边塞诗外,还有宫怨诗(《长信秋词》);送 别诗(《芙蓉楼送辛渐》);闺情诗等。他的边塞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 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为七绝压卷(诗文书 画中压倒其他作品的最佳之作)之作。 【题目介绍】 《从军行》为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王 昌龄的《从军行》共7首,这里选的是第四首。 【诗歌讲析】 师:“青海长云暗雪山”二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 生:青海湖、浓云、暗淡无光的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苍凉悲壮 师:在这样的景物环境中,将士们在做什么呢?寄托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情怀? 生:戍守边疆,遥望来路上的玉门关,寄托了戍边将士对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之感 师:由此可见,一二句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那么,第三四句的抒情方式和 二句有什么不同呢? 生:三四句直接抒情,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总结】 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把戍边将士对戍边生活的孤寂 艰苦之感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 描写转为直接抒情,上句写出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下句写出将士的豪情壮 志。这样,达到了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 登高杜甫 【导入语】 前面我们学习了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在这首诗中,王维给我们勾画出 幅清新美好的秋景图。那么,是不是在所有诗人笔下的秋天都是一样美好的呢? 现在让我们看看杜甫的《登髙》,看看他笔下的秋天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杜甫介绍】 杜甫:字子美,初唐诗人杜审言是他的祖父。青少年时期,南游吴越,北游齐赵 后到长安,困顿十年。安史之乱起,颠沛流亡。肃宗时曾任左拾遗。后弃官西 到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 称“杜工部”。晚年漂泊鄂(湖北)、湘一带,最后病死于赴郴(chen)州途中。 杜甫一生贫困潦倒,饱经忧患。他的诗歌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 的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有很强的人民性,被誉为“诗史”。在诗歌创作上,他 各体兼善,精益求精,形成独特的沉郁顿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 挫,指声调抑扬有致)的诗风。在唐代诗坛与李白双峰并峙,并称“李杜”,被 人称为“诗圣”,影响深远。今存诗一千四百多首
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最足以表现盛唐气象。其诗人除高、岑外, 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王翰等。 这节课我们学习边塞诗的一首: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首先我们了解一 下王昌龄。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 始中进士,因做过江宁丞和龙标尉,故后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起,在 流离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擅长绝句,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王 江宁”的美称。诗歌涉猎面广,除边塞诗外,还有宫怨诗(《长信秋词》);送 别诗(《芙蓉楼送辛渐》);闺情诗等。 他的边塞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 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为七绝压卷(诗文书 画中压倒其他作品的最佳之作)之作。 【题目介绍】 《从军行》为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王 昌龄的《从军行》共 7 首,这里选的是第四首。 【诗歌讲析】 师:“青海长云暗雪山”二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征? 生:青海湖、浓云、暗淡无光的雪山、孤城玉门关,这些景物苍凉悲壮。 师:在这样的景物环境中,将士们在做什么呢?寄托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情怀? 生:戍守边疆,遥望来路上的玉门关,寄托了戍边将士对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之感。 师:由此可见,一二句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那么,第三四句的抒情方式和 一二句有什么不同呢? 生:三四句直接抒情,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总结】 一二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把戍边将士对戍边生活的孤寂、 艰苦之感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 描写转为直接抒情,上句写出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下句写出将士的豪情壮 志。这样,达到了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一。 登高 杜甫 【导入语】 前面我们学习了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在这首诗中,王维给我们勾画出一 幅清新美好的秋景图。那么,是不是在所有诗人笔下的秋天都是一样美好的呢? 现在让我们看看杜甫的《登高》,看看他笔下的秋天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杜甫介绍】 杜甫:字子美,初唐诗人杜审言是他的祖父。青少年时期,南游吴越,北游齐赵。 后到长安,困顿十年。安史之乱起,颠沛流亡。肃宗时曾任左拾遗。后弃官西行 到成都,曾在西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 称“杜工部”。晚年漂泊鄂(湖北)、湘一带,最后病死于赴郴(chēn)州途中。 杜甫一生贫困潦倒,饱经忧患。他的诗歌全面、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 的社会生活和民生疾苦,有很强的人民性,被誉为“诗史”。在诗歌创作上,他 各体兼善,精益求精,形成独特的沉郁顿挫(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顿 挫,指声调抑扬有致)的诗风。在唐代诗坛与李白双峰并峙,并称“李杜”,被 人称为“诗圣”,影响深远。今存诗一千四百多首
【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诗作于唐代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客居夔州(今四川奉节)期间, 其时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时间。当年吐蕃入侵,唐王朝内忧外患,而诗人也身患严 重的肺病,生活困顿。重阳之节,登高望远,想到国事不宁,自己又贫病交加, 不禁悲从中来。全诗通过写登高所见凄清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 时伤逝寄寓异乡的悲苦,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清杨伦赞曰:“杜集七言律诗 第一”明胡应麟推重此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诗歌赏析】 Ⅰ、诗歌前两联写登髙见闻,重在写景;后两联重在抒情,写诗人常年漂泊、老 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现在,我们先看前两联,前两联写景,那么写了哪些 景?这些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 事物 特点 首联 风 急:使人感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寒萧瑟、冷清、肃杀 惨淡 大 高:显出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和孤单 景猿哀:从听觉写出了悲伤之气 旋 颔联写景落木、长无边、不尽:广阔深远;萧萧:沉韶光易逝、壮志难 悲凉;滚滚:豪迈雄壮 颈联抒情悲叹自己身世凄凉、常年漂泊,深感自己老病孤愁、形单影只 无所依傍 尾联记叙白头发增多了,因为生病而停止了喝酒 2、颈联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悲叹自己身世凄凉、常年漂泊,深感自己老病孤愁、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总之,诗人是异常愁苦的。 3、诗人愁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恨”什么?诗人为什么强调“新停浊酒 杯 明确:愁苦的根本原因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恨”是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 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忧 愤。“新停浊酒杯”是因为他由于病戒了酒,现在连借酒消愁都无法做到了,只 能把满腔的愁苦郁结在心中,郁结在诗歌的结尾处,是一张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 闷 4、小结 《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 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 的感觉。通过登高所见景色,抒发羁旅之愁、孤独之感。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 现实和自己的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 力 石头城刘禹锡
【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诗作于唐代大历二年 (767) 秋天,杜甫客居夔州 ( 今四川奉节 ) 期间, 其时距他去世只有三年时间。当年吐蕃入侵,唐王朝内忧外患,而诗人也身患严 重的肺病,生活困顿。重阳之节,登高望远,想到国事不宁,自己又贫病交加, 不禁悲从中来。全诗通过写登高所见凄清的秋江景色,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 时伤逝寄寓异乡的悲苦,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清杨伦赞曰: “杜集七言律诗 第一”明胡应麟推重此诗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诗歌赏析】 1、诗歌前两联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后两联重在抒情,写诗人常年漂泊、老 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现在,我们先看前两联,前两联写景,那么写了哪些 景?这些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 事物 特点 首联 写 景 风 急:使人感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寒 冷 萧瑟、冷清、肃杀、 惨淡 天 高:显出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和孤单 猿 哀:从听觉写出了悲伤之气 渚 清 沙 白 鸟 回旋 颔联 写景 落木、长 江 无边、不尽:广阔深远;萧萧:沉 郁 悲凉;滚滚:豪迈雄壮 韶光易逝、壮志难 酬 颈联 抒情 悲叹自己身世凄凉、常年漂泊,深感自己老病孤愁、形单影只、 无所依傍 尾联 记叙 白头发增多了,因为生病而停止了喝酒 2、颈联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悲叹自己身世凄凉、常年漂泊,深感自己老病孤愁、形单影只、无所依傍。 总之,诗人是异常愁苦的。 3、 诗人愁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恨”什么?诗人为什么强调“新停浊酒 杯”? 明确:愁苦的根本原因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恨”是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 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忧 愤。“新停浊酒杯”是因为他由于病戒了酒,现在连借酒消愁都无法做到了,只 能把满腔的愁苦郁结在心中,郁结在诗歌的结尾处,是一张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 闷。 4、 小结: 《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 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 的感觉。通过登高所见景色,抒发羁旅之愁、孤独之感。后两联的抒情将国家的 现实和自己的遭遇联系起来,感情表露得深沉、旷远,表现了杜甫高超的艺术功 力。 石头城 刘禹锡
【导入语】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的遗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些遗迹记录 了朝代兴亡的历史,见证着山河易主的过程。给人一种凄凉的沧桑感,让人们久 久不能释怀。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感,在诗人笔下,产生了一首首伤感悲怆的怀古 诗篇,直到今天,读起来仍然感慨万千。在诗人的怀古诗中,其中歌咏得最多的 就是南京,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有很多朝代都在这里建都,所以南京这 个城市有一个特点,可能是其他城市没有的,就是它有很多别名,它曾经叫金陵、 秣陵、石头城、建邺、建康、白下。南京最早一个地名叫金陵,它为什么叫金陵? 传说战国时候,楚国有一个国王叫楚威王,楚国统治中心地区是现在湖北、湖南 带。楚威王走到这个地方,看到这里有王气,楚威王就不愿意了,他不愿意金 陵这个地方出王,所以他就想镇住这个王气,他就在南京的山里面埋了黄金,当 然传说是铸了金人,用黄金铸了人埋在地下,埋在地下干什么?把这个王气压住, 让这里出不了帝王。所以改了这个地名,就是金陵,埋黄金的一个山陵。然后战 国以后,秦始皇统一天下,秦始皇派人在全国各地看望风水。又看到南京这个地 方,不得了,看到这里有帝王之气。秦始皇当然不愿意了,他的首都在咸阳啊, 怎么能允许这里也出帝王,影响他的统治。所以他就下令,在这里挖,要把这个 地脉挖断,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秦淮河。为什么叫秦淮河?秦朝挖的淮河,人 工开出来的,要把这个王脉给挖断。所以秦始皇就不许这里再叫金陵了,把它改 名成秣陵,秣就是喂马的牧草,就是这个山上只长一些喂马的草,不是什么金陵 说来也奇怪,后来历史上凡是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是短命的,所以南京就留下了 特别多的古迹,唐代的诗人就在那里写了很多的怀古诗。那么诗人们在南京怀古 的时候,他们怀什么?他们心中感慨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刘禹锡 的《石头城》 【作者介绍】 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 革新集团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 称“刘宾客”。晚年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刘白。刘禹锡学习民 歌写成的《竹枝词》新鲜活泼,健康开朗,对后世影响很大。不过,他最为人称 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有《刘梦得文集》10卷。 【写作背景介绍】 《石头城》是刘禹锡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选自《全唐诗》,是组诗《金陵五题 的第一首。写此诗时,唐朝廷已日趋衰败,内部宦官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 有所抬头。作者用此诗讽喻现实,抒发对国运衰微的感叹。诗中所写的石头城, 即南京,经六代豪奢,至唐朝初废弃,两百年来成为一座空城 【诗歌赏析】 1、“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里却呈现出一种怎 样的情形? 明确: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①空城 四周被山峦围绕着:;②江潮拍打着空城,然后又退回去;③明月照在城里的矮墙 2、面对着眼前的衰景,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而是去描写从淮水东边 升起的月亮,这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诗人将月亮看做是历史的见证人。诗人称它为“旧时月”,正是初 唐诗人张若虚说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因它照过六朝腐朽的封建统治者
【导入语】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的遗迹遍布大江南北。这些遗迹记录 了朝代兴亡的历史,见证着山河易主的过程。给人一种凄凉的沧桑感,让人们久 久不能释怀。这种人类共有的情感,在诗人笔下,产生了一首首伤感悲怆的怀古 诗篇,直到今天,读起来仍然感慨万千。在诗人的怀古诗中,其中歌咏得最多的 就是南京,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有很多朝代都在这里建都,所以南京这 个城市有一个特点,可能是其他城市没有的,就是它有很多别名,它曾经叫金陵、 秣陵、石头城、建邺、建康、白下。南京最早一个地名叫金陵,它为什么叫金陵? 传说战国时候,楚国有一个国王叫楚威王,楚国统治中心地区是现在湖北、湖南 一带。楚威王走到这个地方,看到这里有王气,楚威王就不愿意了,他不愿意金 陵这个地方出王,所以他就想镇住这个王气,他就在南京的山里面埋了黄金,当 然传说是铸了金人,用黄金铸了人埋在地下,埋在地下干什么?把这个王气压住, 让这里出不了帝王。所以改了这个地名,就是金陵,埋黄金的一个山陵。然后战 国以后,秦始皇统一天下,秦始皇派人在全国各地看望风水。又看到南京这个地 方,不得了,看到这里有帝王之气。秦始皇当然不愿意了,他的首都在咸阳啊, 怎么能允许这里也出帝王,影响他的统治。所以他就下令,在这里挖,要把这个 地脉挖断,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的秦淮河。为什么叫秦淮河?秦朝挖的淮河,人 工开出来的,要把这个王脉给挖断。所以秦始皇就不许这里再叫金陵了,把它改 名成秣陵,秣就是喂马的牧草,就是这个山上只长一些喂马的草,不是什么金陵。 说来也奇怪,后来历史上凡是在南京建都的王朝都是短命的,所以南京就留下了 特别多的古迹,唐代的诗人就在那里写了很多的怀古诗。那么诗人们在南京怀古 的时候,他们怀什么?他们心中感慨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刘禹锡 的《石头城》。 【作者介绍】 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 革新集团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世 称“刘宾客”。晚年有“诗豪”之称,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刘白。刘禹锡学习民 歌写成的《竹枝词》新鲜活泼,健康开朗,对后世影响很大。不过,他最为人称 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有《刘梦得文集》10 卷。 【写作背景介绍】 《石头城》是刘禹锡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选自《全唐诗》,是组诗《金陵五题》 的第一首。写此诗时,唐朝廷已日趋衰败,内部宦官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 有所抬头。作者用此诗讽喻现实,抒发对国运衰微的感叹。诗中所写的石头城, 即南京,经六代豪奢,至唐朝初废弃,两百年来成为一座空城。 【诗歌赏析】 1、“石头城”本是六朝古都,山川形胜之地,现在在诗人眼里却呈现出一种怎 样的情形? 明确:今日的“石头城”已失去昔日的繁华,代之以一种荒凉的景象——①空城 四周被山峦围绕着;②江潮拍打着空城,然后又退回去;③明月照在城里的矮墙 上。 2、面对着眼前的衰景,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而是去描写从淮水东边 升起的月亮,这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诗人将月亮看做是历史的见证人。诗人称它为“旧时月”,正是初 唐诗人张若虚说的“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意思。因它照过六朝腐朽的封建统治者
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而今夜呢?你看它又逐渐移到城上短墙上来,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诗人含无 尽慨叹于其中 3、结合背景概括诗歌主题:讽喻现实,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4、艺术特征:此诗景中寓情,言外见意。诗中句句写景,以沉寂的群山、悲凉 的涛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了石头城的没落荒芜,暗示六朝繁华已一去不 复返,寄寓了诗人对山川人生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锦瑟李商隐 【导入语】 同学们知道中国诗歌史上被称为“斯芬克司之谜”的诗歌是哪一首吗?它就是 李商隐的《锦瑟》。那么,李商隐是谁?为什么他的《锦瑟》被称为中国诗歌史 上的“斯芬克司之谜”呢?他的《锦瑟》诗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这节课我们就共 同来探讨李商隐的《锦瑟》 斯芬克司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里一个带翼的怪物。她是巨人堤丰和蛇怪厄 喀德娜所生的女儿之一,长着美女的头,狮子的身子,总在底比斯城外悬崖上蹲 着,对路过的人说出谜语,凡答不出来的,它就将其撕成碎片,并吞食干净。很 久的时间里,都没人能答对它的谜语,它已经吞食了无数的牺牲者。但是,当 个叫俄狄蒲斯的英雄来到它面前时,它说出了一个自认为是最难的谜语,却一下 子被俄狄蒲斯猜中了,斯芬克斯既气恼又羞愧,便怪叫一声,自己从悬崖上摔下 跌死了 俄狄蒲斯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国王,是国王拉伊奥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他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拉伊奥斯年轻时曾 经劫走国王佩洛普斯的儿子克律西波斯,因此遭到诅咒,他的儿子俄狄浦斯出生 时,神谕表示他会被儿子所杀死,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 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然而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科林 斯的国王波吕波斯,由他们当作亲生儿子般地扶养长大 俄狄浦斯长大后,因为德尔菲神殿的神谕说,他会弑父娶母,不知道科林斯国王 与王后并非自己亲生父母的俄狄浦斯,为避免神谕成真,便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 不再回来。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叉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 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的亲生父亲。当时的忒拜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所 困,因为他会抓住每个路过的人,如果对方无法解答他出的谜题,便将对方撕裂 吞食。忒拜为了脱困,便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斯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的话,便 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约卡斯塔为妻。后来正是由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 的谜题,解救了忒拜。他也继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 亲为妻,生了两女:分别是安提戈涅及伊斯墨涅;两个儿子:埃忒奥克洛斯及波 吕涅克斯。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国王因此向神请 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 道他是拉伊奥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约 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命运悲剧,人与命运的抗争”。 【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并称“小李杜”。在词采花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唐
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而今夜呢?你看它又逐渐移到城上短墙上来,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诗人含无 尽慨叹于其中。 3、结合背景概括诗歌主题:讽喻现实,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4、艺术特征:此诗景中寓情,言外见意。诗中句句写景,以沉寂的群山、悲凉 的涛声、朦胧的月色,烘托和渲染了石头城的没落荒芜,暗示六朝繁华已一去不 复返,寄寓了诗人对山川人生凄凉的伤感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 锦瑟 李商隐 【导入语】 同学们知道中国诗歌史上被称为“斯芬克司之谜”的诗歌是哪一首吗?它就是 李商隐的《锦瑟》。那么,李商隐是谁?为什么他的《锦瑟》被称为中国诗歌史 上的“斯芬克司之谜”呢?他的《锦瑟》诗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这节课我们就共 同来探讨李商隐的《锦瑟》。 斯芬克司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里一个带翼的怪物。她是巨人堤丰和蛇怪厄 喀德娜所生的女儿之一,长着美女的头,狮子的身子,总在底比斯城外悬崖上蹲 着,对路过的人说出谜语,凡答不出来的,它就将其撕成碎片,并吞食干净。很 久的时间里,都没人能答对它的谜语,它已经吞食了无数的牺牲者。但是,当一 个叫俄狄蒲斯的英雄来到它面前时,它说出了一个自认为是最难的谜语,却一下 子被俄狄蒲斯猜中了,斯芬克斯既气恼又羞愧,便怪叫一声,自己从悬崖上摔下 跌死了。 俄狄蒲斯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国王,是国王拉伊奥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他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 拉伊奥斯年轻时曾 经劫走国王佩洛普斯的儿子克律西波斯,因此遭到诅咒,他的儿子俄狄浦斯出生 时,神谕表示他会被儿子所杀死,为了逃避命运,拉伊奥斯刺穿了新生儿的脚踝, 并将他丢弃在野外等死。然而奉命执行的牧人心生怜悯,偷偷将婴儿转送给科林 斯的国王波吕波斯,由他们当作亲生儿子般地扶养长大。 俄狄浦斯长大后,因为德尔菲神殿的神谕说,他会弑父娶母,不知道科林斯国王 与王后并非自己亲生父母的俄狄浦斯,为避免神谕成真,便离开科林斯并发誓永 不再回来。俄狄浦斯流浪到忒拜附近时,在一个叉路上与一群陌生人发生冲突, 失手杀了人,其中正包括了他的亲生父亲。当时的忒拜被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所 困,因为他会抓住每个路过的人,如果对方无法解答他出的谜题,便将对方撕裂 吞食。忒拜为了脱困,便宣布谁能解开谜题,从斯芬克斯口中拯救城邦的话,便 可获得王位并娶国王的遗孀约卡斯塔为妻。后来正是由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 的谜题,解救了忒拜。他也继承了王位,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娶了自己的亲生母 亲为妻,生了两女:分别是安提戈涅及伊斯墨涅;两个儿子:埃忒奥克洛斯及波 吕涅克斯。 后来,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国王因此向神请 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 道他是拉伊奥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震惊不已的约 卡斯塔羞愧地上吊自杀,而同样悲愤不已的俄狄浦斯,则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命运悲剧,人与命运的抗争”。 【作者介绍】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并称“小李杜”。在词采花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唐
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牛党、李党都有关系,他 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 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 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 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 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 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 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时值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 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 种迷惘的感觉。 【主题】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 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 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 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对于本首诗具体解释,各有不同,有 人认为“锦瑟”是令狐楚家婢女名,这是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追掉他亡妻王氏 而作,是首悼亡诗;还有人说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诗的中间四句每句 各咏一调,则这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有人解为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 身世之辞,较为合理。这就是为什么把李商隐的《锦瑟》称为中国诗歌史上“斯 芬克司之谜”的原因。我们解读这首诗,只作意境分析,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 读,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 【诗歌赏析】 1、首联中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在锦瑟的音乐 声中想到了 自己的美好青年时期。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7、诗人在接下来的两联里是怎样“思华年”的? 明确:并未直接写年少时的往事,而是大量用典。 8、诗人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首联:由锦瑟联想到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一一比兴手法(写 庄生梦蝶一一往事美好、渺茫如梦 用典(虚写回忆内容) 颔联、颈联 望帝伤春一一伤感思念 鲛人珠泪一一伤感凄美 蓝田玉烟一一可望而不可及、迷惘不可追 尾联:今日回忆往事更加惆怅迷惘(写实) 4、艺术赏析: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一一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 怅惘、悲伤、哀怨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
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牛党、李党都有关系,他 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 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 李党争的牺牲品。46 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 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 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 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 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 年),时值诗人 46 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 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 一种迷惘的感觉。 【主题】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 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 切的解释。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 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对于本首诗具体解释,各有不同,有 人认为“锦瑟”是令狐楚家婢女名,这是首爱情诗;有人认为是追掉他亡妻王氏 而作,是首悼亡诗;还有人说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诗的中间四句每句 各咏一调,则这是一首描绘音乐的咏物诗。有人解为李商隐晚年追叙生平、自伤 身世之辞,较为合理。这就是为什么把李商隐的《锦瑟》称为中国诗歌史上“斯 芬克司之谜”的原因。我们解读这首诗,只作意境分析,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 读,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 【诗歌赏析】 1、首联中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 明确: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在锦瑟的音乐 声中想到了 自己的美好青年时期。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7、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联里是怎样“思华年”的? 明确:并未直接写年少时的往事,而是大量用典。 8、 诗人用了哪些典故?这些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首联:由锦瑟联想到年已半百的自己,进而想到自己的青春年华——比兴手法(写 实) 庄生梦蝶——往事美好、渺茫如梦 用典(虚写回忆内容) 颔联、颈联 望帝伤春——伤感思念 鲛人珠泪——伤感凄美 蓝田玉烟——可望而不可及、迷惘不可追 尾联:今日回忆往事更加惆怅迷惘(写实) 4、艺术赏析: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四个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 怅惘、悲伤、哀怨的内心情感。诗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殷切的思念是什么,诗
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溯迷离 的意境。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 【小结】 本诗利用锦瑟托物起兴,并且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典故,以“庄生梦蝶”、“望帝 伤春”、“鲛人珠泪”、“蓝田玉烟”等四幅静谧迷离又颇带凄伤的景象,寄 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绪,使人既有所感知体会,但又难以指明言实,使得诗意 深幽朦胧,抒情更加委婉含蓄,给读者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
人为什么而落泪,为什么而迷惘,都难以知晓,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溯迷离 的意境。这恰恰给了人们无穷无尽异彩纷呈的想象空间。 【小结】 本诗利用锦瑟托物起兴,并且中间两联连用四个典故,以“庄生梦蝶”、“望帝 伤春”、“ 鲛人珠泪”、“ 蓝田玉烟”等四幅静谧迷离又颇带凄伤的景象,寄 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绪,使人既有所感知体会,但又难以指明言实,使得诗意 深幽朦胧,抒情更加委婉含蓄,给读者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