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技术一 微生物学实验须知 与基础技能 一、实验须知 (一)微生物实验室 实验室 基本 条件 光线 明亮 室内 洁净 空气 清新 充足的 电源 抗腐蚀 实验台 橱柜
实验技术一 微生物学实验须知 与基础技能 一、实验须知 (一)微生物实验室 实验室 基本 条件 光线 明亮 室内 洁净 空气 清新 充足的 电源 抗腐蚀 实验台 橱柜
无菌室条件 准备(缓冲)间 工作间 紫外线杀菌灯 固定的工作台 空气净化装置 ∣
无菌室条件 准备(缓冲)间 工作间 紫外线杀菌灯 固定的工作台 空气净化装置 ∣
➢实验室工作规则 ✓ 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 ✓ 穿着消毒过的工作衣,戴口罩、帽子,换工作鞋; ✓ 实验室内应当安静,秩序井然; ✓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生物材料被杂菌污染; ✓ 每一项实验尽量一次性完成,防止中途间断; ✓ 做好实验纪录
➢实验室工作规则 ✓ 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 ✓ 穿着消毒过的工作衣,戴口罩、帽子,换工作鞋; ✓ 实验室内应当安静,秩序井然; ✓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生物材料被杂菌污染; ✓ 每一项实验尽量一次性完成,防止中途间断; ✓ 做好实验纪录
(二)微生物实验室主要仪器 ➢常用的玻璃仪器 ✓ 盛装有液体试样的玻璃仪器 ✓ 盛装固体样品的玻璃容器 ✓ 量取液体试样的玻璃仪器 ✓ 测量用玻璃仪器 ✓ 其他用途的玻璃仪器 试管、离心管、比色管、发酵管、三角瓶、 烧杯、滴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碘量 瓶、试剂瓶 表面皿、培养皿、干燥器、 秤量瓶 刻度吸管、容量吸管、微量移 液器、容量瓶、量筒、量杯 血球计数板、血盖片、载玻片、盖玻片 过滤漏斗、染色缸、玻 璃珠、玻璃管、玻璃棒
(二)微生物实验室主要仪器 ➢常用的玻璃仪器 ✓ 盛装有液体试样的玻璃仪器 ✓ 盛装固体样品的玻璃容器 ✓ 量取液体试样的玻璃仪器 ✓ 测量用玻璃仪器 ✓ 其他用途的玻璃仪器 试管、离心管、比色管、发酵管、三角瓶、 烧杯、滴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碘量 瓶、试剂瓶 表面皿、培养皿、干燥器、 秤量瓶 刻度吸管、容量吸管、微量移 液器、容量瓶、量筒、量杯 血球计数板、血盖片、载玻片、盖玻片 过滤漏斗、染色缸、玻 璃珠、玻璃管、玻璃棒
➢常用的仪器及设备
➢常用的仪器及设备
二、基础实验技能 (一)玻璃仪器的清洁方法 ➢新玻璃仪器 ➢用过的玻璃仪器 ✓ 玻璃仪器 ✓ 吸管、滴管 ✓ 带油污器皿 2%NaOH热溶液浸10-15min 水洗 稀HCl洗 水洗 ✓ 装有强碱或强酸容器 浸于洗液或2%的盐酸数小时 自来 水充洗干净 干燥后灭菌备用 清水冲洗 热肥皂水清洁 清 水冲数次 蒸馏水冲洗 完后应立即用清水和蒸馏水冲洗即可 用毕立即放入盛有大量水的缸内, 用水多次冲,最后蒸馏水洗
二、基础实验技能 (一)玻璃仪器的清洁方法 ➢新玻璃仪器 ➢用过的玻璃仪器 ✓ 玻璃仪器 ✓ 吸管、滴管 ✓ 带油污器皿 2%NaOH热溶液浸10-15min 水洗 稀HCl洗 水洗 ✓ 装有强碱或强酸容器 浸于洗液或2%的盐酸数小时 自来 水充洗干净 干燥后灭菌备用 清水冲洗 热肥皂水清洁 清 水冲数次 蒸馏水冲洗 完后应立即用清水和蒸馏水冲洗即可 用毕立即放入盛有大量水的缸内, 用水多次冲,最后蒸馏水洗
➢洗涤工作注意事项 ✓ 不应对玻璃器有所损伤; ✓ 用过的器皿应立即洗涤; ✓ 装有传染性微生物容器,先浸在5%石炭酸溶液内 或蒸煮灭菌后,再洗涤; ✓ 盛过有毒物品的器皿,不要与其他器皿放在一起; ✓ 难洗涤的器皿不要与易洗涤的器皿放在一起; ✓ 强酸、碱及挥发性有毒物品,必须倒在废水缸中
➢洗涤工作注意事项 ✓ 不应对玻璃器有所损伤; ✓ 用过的器皿应立即洗涤; ✓ 装有传染性微生物容器,先浸在5%石炭酸溶液内 或蒸煮灭菌后,再洗涤; ✓ 盛过有毒物品的器皿,不要与其他器皿放在一起; ✓ 难洗涤的器皿不要与易洗涤的器皿放在一起; ✓ 强酸、碱及挥发性有毒物品,必须倒在废水缸中
(二)洗液的配制和使用 ➢洗液的配制 ➢洗液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主要作用:将有机物氧化成为能溶解的物质; 注意:洗液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二)洗液的配制和使用 ➢洗液的配制 ➢洗液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主要作用:将有机物氧化成为能溶解的物质; 注意:洗液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三、健康与安全 (一)实验室工作安全事项 ➢ 注意着装整齐; ➢ 严禁在实验室吸烟、饮食或嬉戏; ➢ 小心使用玻璃仪器,远离危险品存放地; ➢ 使用化学药品时用量不要超出规定用量; ➢ 严防致病微生物泄漏; ➢ 严格按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三、健康与安全 (一)实验室工作安全事项 ➢ 注意着装整齐; ➢ 严禁在实验室吸烟、饮食或嬉戏; ➢ 小心使用玻璃仪器,远离危险品存放地; ➢ 使用化学药品时用量不要超出规定用量; ➢ 严防致病微生物泄漏; ➢ 严格按实验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二)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火险 ➢破伤 ➢火伤 ➢灼伤 ➢食入酸碱或腐蚀性物质 ➢吸入菌液 立即关闭电门、煤气门,使用灭火器、沙土和湿 布灭火 除尽外物,蒸馏水洗,涂以碘酒或红汞 涂5%鞣酸、2%苦味酸或苦味酸铵苯甲酸丁脂油 膏 酸性药品所致、碱性药品所致灼伤、石炭灼伤 食入酸、碱、石炭酸 或苏来 吸入非致病性菌液;吸入葡萄球菌、链 球菌、肺炎球菌等;吸入白喉菌
(二)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处理 ➢火险 ➢破伤 ➢火伤 ➢灼伤 ➢食入酸碱或腐蚀性物质 ➢吸入菌液 立即关闭电门、煤气门,使用灭火器、沙土和湿 布灭火 除尽外物,蒸馏水洗,涂以碘酒或红汞 涂5%鞣酸、2%苦味酸或苦味酸铵苯甲酸丁脂油 膏 酸性药品所致、碱性药品所致灼伤、石炭灼伤 食入酸、碱、石炭酸 或苏来 吸入非致病性菌液;吸入葡萄球菌、链 球菌、肺炎球菌等;吸入白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