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中级公共经济学》 习题摩、试卷摩 项目编号:X16106 项目负责人:李晓嘉 项目组成员:吴老二吴伟 所属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项目起止日期:2016.5-2018.5 2017年5月
1 2016 年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中 级 公 共 经 济 学 》 习题库、试卷库 项 目 编 号 :X16106 项 目 负 责 人 : 李 晓 嘉 项 目 组 成 员 : 吴 老 二 吴 伟 所 属 院 系 :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项目起止日期:2016.5-2018.5 2017 年 5 月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惠(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长期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生产中,可供使用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将发生变化,从而使 ()向外扩居。出时,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糊横也会随之发生化 A效用曲线 B.消费曲线 C.边际成本曲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 2.()原则指的是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经济 部门原有的资 源配置状况。 A税收中性B.税收均衡C税收公平D.税收平等 3.如果市场是()的, 同时不存在外部性等现象,那么私人经济部门能够在自发运行的条 件下,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有效状态 A.开放性的B.竞争性C.有序的D.有效的 4在经济理论中,人们一般把不改变市场中的各种相对价格,从而不干扰私人部门的经济决 策,不会导致超额负担的税收称为()。 A扭曲性税收B超额税收 C.无谓损失D.中性税收 5.均衡就业量是由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一致时的 A就业水平B.总供给C.总需求D.就业结构 6.()是指从政策实施到政策产生效应的时间间隔。 A内在决策时滞B.外在效应时滞C.外在反应时滞D.内在反应时滞 7.“双紧”政策的配合运用,一般在()时期。 A.经济衰退 C.经济停滞D.通货膨胀 8.不属于财产课税的是()。 A.房产税B.房地产税C.车船使用税D.利息税 9.在各国的税收体系中,财产课税一直()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联邦政府B地方政府C中央政府D不确定 10.学习是()。 A.纯公共产品B私人产品C.公共资源D.混合产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亚当·斯密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原则的第一人。() 亚当·斯密是历史上明确、 系统地闸述税收思想的第一人。 3.阿道夫·瓦格纳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思想的第一人。() 4.亚当·斯密提出了四人原则:财政收入、MR经济、社会正义和税收行政。() 5.阿道夫·瓦格纳提出了四大原则:财政收入、W民经济、社会正义和税收行政。() 二、名词解条(每颗4分,共20分) 因折士义 2.公共选择3.准公共物品4.外部正效应5。货币政策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 “决定性”作用,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试述科斯定理如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7? 3.简述公共选择理论中,官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哪些弊端? 4.简述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及放松管制的可行性? 5。简述税收的经济效应?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2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 在长期的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生产中,可供使用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将发生变化,从而使 ( )向外扩展,此时,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规模也会随之发生化。 A.效用曲线 B.消费曲线 C.边际成本曲线 D.生产可能性曲线 2. ( )原则指的是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经济 部门原有的资 源配置状况。 A.税收中性 B.税收均衡 C.税收公平 D.税收平等 3.如果市场是( )的,同时不存在外部性等现象,那么私人经济部门能够在自发运行的条 件下,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有效状态^ A.开放性的 B.竞争性 C.有序的 D.有效的 4.在经济理论中,人们一般把不改变市场中的各种相对价格,从而不干扰私人部门的经济决 策,不会导致超额负担的税收称为( )。 A.扭曲性税收 B.超额税收 C.无谓损失 D.中性税收 5.均衡就业量是由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一致时的( ) A.就业水平 B.总供给 C.总需求 D.就业结构 6.( )是指从政策实施到政策产生效应的时间间隔。 A.内在决策时滞 B.外在效应时滞 C.外在反应时滞 D.内在反应时滞 7.“双紧”政策的配合运用,一般在( )时期。 A.经济衰退 B.经济滞涨 C.经济停滞 D.通货膨胀 8.不属于财产课税的是( )。 A.房产税 B.房地产税 C.车船使用税 D.利息税 9.在各国的税收体系中,财产课税一直( )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联邦政府 B.地方政府 C.中央政府 D.不确定 10.学习是( )。 A.纯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公共资源 D.混合产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亚当•斯密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原则的第一人。( ) 2. 亚当•斯密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思想的第一人。( ) 3. 阿道夫•瓦格纳是历史上明确、系统地阐述税收思想的第一人。( ) 4. 亚当•斯密提出了四人原则:财政收入、MR经济、社会正义和税收行政。( ) 5. 阿道夫•瓦格纳提出了四大原则:财政收入、W民经济、社会正义和税收行政。( )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凯恩斯主义 2. 公共选择 3. 准公共物品 4. 外部正效应 5. 货币政策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 “决定性”作用, 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2. 试述科斯定理如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7? 3. 简述公共选择理论中,官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哪些弊端? 4. 简述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及放松管制的可行性? 5. 简述税收的经济效应?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 收革,改革收入分积制度,促讲共同富裕,推讲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请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而论述如何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 的均等化?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2、A 3、B4、D5、C6、C7、D8、D9、B10、D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2.错3.错4.错5.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并由其追随者 发展的,运用凯恩斯提出的方法分析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 了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标志的经济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 凯恩斯在该书中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故 被称为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①以总量分析方法代个量分析方法。以个量经济分析为 基础的总量分析方法莫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②分析了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 关系,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总收入等于总消费加上总投资,如果存在净储蓄,投资 不足以抵消储蓄,那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消费和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边 际消费倾向,而个人的消费倾向是收入的函数。企业的总投资多半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或取决于企业主预期的资本投资将带来的盈利,利率并非取决于相等的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 而是一个决定于个人希望保有现金储蓄的程度这一独立因素,简而言之,人们的流动偏好 决定利率。冈此,储蓄和投资并不总是趋于平衡,相反储蓄水平经常高于投资水平,而失业 现象和经济停滞便经常存在。凯恩斯经济学第一次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③否认了自由 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为了防止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出现人量失业,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当用赤字财政去刺激总支出,刺激总投资,补偿总需求的不足 财政赤字政策可以借助于乘数效应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 2.公共选择: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 物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准生产的问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 特点: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 从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 资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 题,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 共物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 不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 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作 用。③规则性。市场运行有一定的规则性,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性。在个人之间存在偏 3
3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 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化”,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请从 理论与实践两个层而论述如何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 的均等化?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D 2、A 3、B 4、D 5、C 6、C 7、D 8、D 9、B 10、D 二、判断(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对 2.错 3.错 4.错 5.对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创立,并由其追随者 发展的,运用凯恩斯提出的方法 分析经济活动水平的宏观经济理论。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 了被视为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标志的经济学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 凯恩斯在该书中提出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故 被称为经济学中的“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有:①以总量分析方法代替个量分析方法。以个量经济分析为 基础的总量分析方法 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②分析了消费总量和收入总量的 关系,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总收入等 于总消费加上总投资,如果存在净储蓄,投资 不足以抵消储蓄,那么收入就会下降,失业就会上升。消费和储蓄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的边 际消费倾向,而个人的消费倾向是收入的函数。企业的总投资多半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 率, 或取决于企业主预期的资本投资将带来的盈利。利率并非取决于相等的储蓄水平和投资水平, 而是一个决定 于个人希望保有现金储蓄的程度这一独立因素,简而言之,人们的流动偏好 决定利率。冈此,储蓄和投资并不总是趋于平衡,相反储蓄水平经常高于投资水平,而失业 现象和经济停滞便经常存在。凯恩斯经济学第一次证明了非充分就业的存在。③否认了自由 放任的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运行。为了防止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出 现人量失业,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中央政府应当用赤字财政去刺激总支出,刺激总投资,补偿总需求的不足。 财政赤字政策可以借助于乘数效应把收入提高到充分就业水平。 2. 公共选择: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 物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准生产的问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 特点: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 从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 资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 题,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 共物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 不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 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作 用。③规则性。市场运行有一定的规则性,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性。在个人之间存在偏
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确定规则以便协调人们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 够反映和满足一般人或多数人偏好的规则。 3.准公共物品:准公共品是指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 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准公共品是在消费方而具有较人程度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 品。它只有两个特性:①消费巾的争夺性,即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可能会减少其它人对该 物品的消费(质量和数量):②消费中具有排斥性,即只有那些按价付款的人才能享受该物 品。准公共物品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如大多数城市公用设施、公共教有和医疗保健服务等 等。 4.外部正效应:外部正效应又称正外部性,是指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 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正外部性时市场生 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政府可以通过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 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 应增长速度来刺微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 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 过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 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张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的工具有 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 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 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 “决定性”作用,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意味着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并不总是有效的,会出现 “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是辅助性的、补助性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角色 是由弥补市场缺陷或不足的需要所决定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政府找准自己的 角色。 (1)调控人角色。即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 平衡,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是通过三个层次来实现的 即微观层次、结构层次和宏观层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调控人的角色,主要是针 对宏观层次而言的。至于微观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的资源优化配置,要让给市场机制去完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这两个层次无所作为,相反,政府可以根据其信息方面的优势,制定 一些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以 配合宏观经济总量的控制。 (②)公益人角色。履行这一角色的职责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其一,提供公共 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其二,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其三, 4
4 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确定规则以便协调人们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 够反映和满足一般人或多数人偏好的规则。 3. 准公共物品:准公共品是指介于纯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在消费过程中具有不 完全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准公共品是在消费方而具有较人程度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 品。它只有两个特性:①消费巾的争夺性,即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可能会减少其它人对该 物品的消费(质量和数量);②消费中具有排斥性,即只有那些按价付款的人才能享受该物 品。准公共物品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如大多数城市公用设施、公共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等 等。 4.外部正效应:外部正效应又称正外部性,是指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 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正外部性时市场生 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政府可以通过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5.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 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 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 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 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和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 过降低货币供应的増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 随之提髙。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的工具有 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 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 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进一步起 “决定性”作用, 简述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答: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意味着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并不总是有效的,会出现 “失灵”。市场失灵的情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始终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是辅助性的、补助性的。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角色, 是由弥补市场缺陷或不足的需要所决定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需要政府找准自己的 角色。 (1) 调控人角色。即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 平衡,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是通过三个层次来实现的, 即微观层次、结构层次和宏观层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作为调控人的角色,主要是针 对宏观层次而言的。至于微观层次和结构层次上的资源优化配置,要让给市场机制去完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这两个层次无所作为,相反,政府可以根据其信息方面的优势,制定 一些税收政策、产业政策,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指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转化,以 配合宏观 经济总量的控制。 (2) 公益人角色。履行这一角色的职责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其一,提供公共 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其二,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其三
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拉大 (3)管制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厂商或家庭)的活动进行某些限制和 规定。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防止自然垄断。二是防止过度竞争。三是保护消费 者、座员的利益。 (④)仲裁人角色。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竞争的各经济主体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当事人自 己是无法界定各自的利益分界的,因为市场本身不具备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界限的机制。各经 济主体在竞争中发生利益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但它们自身又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所以 很需要政府来充当仲裁人的角色,以设定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的规则,并根据既定的规则,确 定经济主体之间冲突的经济利益,保证各经济主体能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防止超经济强 制的发生。 (⑤)守夜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生 活的正常秩序。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残酷现实,很容易诱使某些人挺而走险,产生非法侵 犯他人权益的动机,导致经济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于违法犯罪 行为,经济主体哥缺乏保护白己的有效手段,又没有是够的力量来打击对方。只有政府木能 担当此任,因为政府有暴力机关作后盾】 2.试述科斯定理如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答:科斯定理是科斯在1960年提出的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其内容是:在交易费 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 效配置。内部化是指特定团体或社会中的个体把该团体或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吸收为指导自身 行动的规范的过程 (1)科斯定理理论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科斯定理强调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即市场会按 照自身的规律运行,换言之,在所定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市场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总能够使 外部性以最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 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 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 (2)科斯定理实践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如果产权界定是明确的,那么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是可行的。以Y厂商向X厂商 就污染问题施加外在成本的情形为例。在产权可以自由买卖的条件下,加果法律界定X厂商 有权不受污染,那么Y厂商为了能够生产就必须向X厂商购买污染权。这时Y厂商会增加一部 分边际成本,而X厂商则得到相应的收益。反之亦然。总之,市场交易本身使得污染问题得 到解决。而且,由于交易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结果是怕累托最优。 3.简述公共选择理论中,官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哪些弊瑞? 答:官僚的经济人倾向是指官僚和普通人一样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人。官 追求的个人利益包括薪金、地位、权限、预算、晋升等等。一个政府机构首脑及其主要办 事人员的薪金、职务特权(如权力、名望、人情等,以及政府机构首脑和机构本身的声誉等。 都和政府预算的规模正相关。因此,官僚利益最大化,需要通过预算规模最大化来实现。官 5
5 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拉大。 (3) 管制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厂商或家庭)的活动进行某些限制和 规定。政府管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防止自然垄断。二是防止过度竞争。三是保护消费 者、雇员的利益。 (4) 仲裁人角色。在市场经济中,相互竞争的各经济主体一旦发生利益冲突,当事人自 己是无法界定各自的利益分界的,因为市场本身不具备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界限的机制。各经 济主体在竞争中发生利益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但它们自身又不具备化解冲突的能力。所以, 很需要政府来充当仲裁人的角色,以设定划分经济主体利益的规则,并根据既定的规则,确 定经济主体之间冲突的经济利益,保证各经济主体能在公平的条件下竞争,防止超 经济强 制的发生。 (5) 守夜人角色。其角色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生 活的正常秩序。在市场经济中,竞争的残酷现实,很容易诱使某些人铤而走险,产生非法侵 犯他人权益的动机,导致经济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扰乱社会的经济秩序。对于违法犯罪 行为,经济主体既缺乏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打击对方。只有政府才能 担当此任,因为政府有暴力机关作后盾。 2.试述科斯定理如何使外部效应内部化? 答:科斯定理是科斯在1960年提出的采用产权纠正外部性的办法。其内容是:在交易费 用为零时,只要产权初始界定清晰,并允许经济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 效配置。内部化是指特定团体或社会中的个体把该团体或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吸收为指导自身 行动的规范的过程。 (1) 科斯定理理论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科斯定理强调只要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无效,即市场会按 照自身的规律运行,换言之,在所定条件满足的前提下,市场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总能够使 外部性以最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达到帕累托最优。 西方一些学者根据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产权不明确。 如果产权明确,且得到充分保障,有些外部性就不会发生。就是说,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 一定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 (2) 科斯定理实践上实现外部效应内部化 如果产权界定是明确的,那么通过市场交易解决外部性问题是可行的。以Y厂商向X厂商 就污染问题施加外在成本的情形为例。在产权可以自由买卖的条件下,如果法律界定X厂商 有权不受污染,那么Y厂商为了能够生产就必须向X厂商购买污染权。这时Y厂商会增加一部 分边际成本,而X厂商则得到相应的收益。反之亦 然。总之,市场交易本身使得污染问题得 到解决。而且,由于交易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因而结果是帕累托最优。 3.简述公共选择理论中,官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哪些弊端? 答:官僚的经济人倾向是指官僚和普通人一样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人。官僚 追求的个人利益包括 薪金、地位、权限、预算、晋升等等。一个政府机构首脑及其主要办 事人员的薪金、职务特权(如权力、名望、人情等,以及政府机构首脑和机构本身的声誉等, 都和政府预算的规模正相关。因此,官僚利益最大化,需要通过预算规模最大化来实现。官
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以下弊端: (1)寻租 官僚的经济人倾向容易导致政府的寻租行为,即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 利润的非生产性活动。 (2)腐败 易形成官商勾结的利益链条,结成官僚与经济利益获得者的利益集团,对市场而言,产 生获得特权(垄断权)的商人可以凭借政府的保护获得利益独占的机会,而使其他市场参与 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劣势,断商家由于获得市场断地位,对于创新和提高劳动生 产率上下的功夫就不高,对企业而言发展后劲不足,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对政府而言, 由于获得寻租的机会,易搞权钱交易,藏生腐败行为,削弱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失去选票, 威胁政治统治。 (3)资源配置失效 官僚要从最大化的预算规模中获取效用,官僚与上级拨款单位之间是一种双边垄断关系, 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因而官僚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与垄断力,其结果将产生三个问题:公共 产品的过度生产、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生产资本的过度投入而造成大量设备闲置。 4.简述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及放松管制的可行性? 答:(1)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 政府管管制失灵是由政府管制缺陷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①由于政府垄断经营,缺乏竞争性,加之政府产出的价值与其成本相分离,政府为获 得既定的产出会过多地使用资源,一方面抑制了技术创新的冲动,另一方面导致政府产品的 实际成本大大增加(例如过多的雇员、过多的开销等),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率的低 ②政府的价格管制既可能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又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如果政府 强制性地用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定价,那么处于讨价还价优势的一方,将会提供质量较低的 产品或服务,或者简化其交易中提供的服务,而给处于劣势的一方带来交易中的不便,提高 其交易费用。实际上,这方面的损失往往超过因政府干预而节省的成本,更何况政府干预本 身也是需要成本的。 ③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担任政府公职的是有理性、自私的人,政府机构本身也具有追 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了寻租行为,增加了非生产性成本,造成 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导致了过多的公共物品供给(即过多的预算花在公共物品供给上)。 政府机构和功能恶性影胀。更为严重的是,政府职能的膨胀,政府作用的强化,意味着特殊 利益集团(分利集团)数量的增加,这种特殊利益集团妨碍完全自由的竞争,阻碍发展新技术 和经济变革,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 (2)放松管制的可行性 放松管制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完全撒销对被管制产业的各种价格、进入、投资、服 务等方面的限制,使企业处于完全自由的竞争状态:另一个层次就是部分地取消管制,即有 些方面的限制性规定被取消,而有些规定继续保留:或者,原来较为严格、烦琐、苛刻的规 则条款变得较为宽松、开明。 6
6 僚的经济人倾向会导致以下弊端: (1) 寻租 官僚的经济人倾向容易导致政府的寻租行为,即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 利润的非生产性活动。 (2) 腐败 易形成官商勾结的利益链条,结成官僚与经济利益获得者的利益集团,对市场而言,产 生获得特权(垄断权)的商人可以凭借政府的保护获得利益独占的机会,而使其他市场参与 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一种劣势,垄断商家由 于获得市场垄断地位,对于创新和提高劳动生 产率上下的功夫就不高,对企业而言发展后劲不足,同时造成资源 的浪费。对政府而言, 由于获得寻租的机会,易搞权钱交易,滋生腐败行为,削弱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失去选票, 威胁政治统治。 (3) 资源配置失效 官僚要从最大化的预算规模中获取效用,官僚与上级拨款单位之间是一种双边垄断关系, 并且存在信息不对称,因而官僚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与垄断力,其结果将产生三个问题:公共 产品的过度生产、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生产资本的过度投入而造成大量设备闲置。 4.简述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及放松管制的可行性? 答:(1)政府管制失灵的原因 政府管管制失灵是由政府管制缺陷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 ① 由于政府垄断经营,缺乏竞争性,加之政府产出的价值与其成本相分离,政府为获 得既定的产出会过多地使用资源,一方面抑制了技术创新的冲动,另一方面导致政府产品的 实际成本大大增加(例如过多的雇员、过多的开销等),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效率的低 下。 ② 政府的价格管制既可能降低产品或服务质量,又会增加市场的交易成本。如果政府 强制性地用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定价,那么处于讨价还价优势的一方,将会提供质量较低的 产品或服务,或者简化其交易中提供的服务,而给处于劣势的一方带来交易中的不便,提高 其交易费用。实际上,这方面的损失往往超过因政府干预而节省的成本,更何况政府干预本 身也是需要成本的。 ③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担任政府公职的是有理性、自私的人,政府机构本身也具有追 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其结果,一方面是产生了寻租行为,增加了非生产性成本,造成 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导致了过多的公共物品供给(即过多的预算花在公共物品供给上)。 政府机构和功能恶性膨胀。更为严重的是,政府职能的膨胀,政府作用的强化,意味着特殊 利益集团(分利集团)数量的增加,这种特殊利益集团妨碍完全自由的竞争,阻碍发展新技术 和经济变革,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 (2)放松管制的可行性 放松管制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完全撤销对被管制产业的各种价格、进入、投资、服 务等方面的限制,使企业处于完全自由的竞争状态;另一个层次就是部分地取消管制,即有 些方面的限制性规定被取消,而有些规定继续保留;或者,原来较为严格、烦琐、苛刻的规 则条款变得较为宽松、开明
历史上,美国、日本等国家都爆发过放松管制的运动,虽然放松管制运动受到了政治及 利益集团的反对阻力,其至一些规则在放松不久后又出现了重新管制的呼声,但实践证明, 放松管制的效果是积极的。实践中,也出现了放松管制的方法,即引进激励性管制(incentive regulation)),它针对原有的进入、价格管制不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弹端,主要 做法有,特许权投标制(franchise bidding)、价格上限管制(price cap regulation)、时 带管制(regulatory1ag)等。 历史和实践证明了放松管制是可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撒销管制。事实证明,政 府管制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有一个最优问题。管制还是不管制取决于成本 一收益的分析比较 5.简述税收的经济效应 答:强收的经济效应包括宏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益」 (①)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运用税收政策及相关手段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稳 定所产生的影响。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税收乘数和拉弗曲线来解释。前者是指因政府税收的增 加(减少)而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少(增加)的倍数,税收的变动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反 方向变动。拉弗曲线是用来表示税率与政府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拉弗曲线表明适度的 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条件。 税收调节产业结构的机理主要有两种:实行差别税率或通过税率变动来影响相对价格结 构,相对价格的变动影响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而引起产业结构变化:通过税收优惠、 激励措施调节税后投资效益,进而影响投资结构和技术状况,达到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 税收的经济稳定效应是指某些税种具有一种自动调节机制,政府则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 发展变化和实际需要,有目的地调整税收制度和政策。 (2)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税收将支出能力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 政府手中,发生了资源的转移:第二,税收会扭曲消费者对物品的选择或生产:者对要素的选 择,从而给纳税群体造成额外负担。更明确地说,税收微观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 个方面:一是收入效应,二是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 状况,即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 购买量和消费水平。税收的收入效应本身并不会造成经济的无效率,它只表明资源从纳税人 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但因收入效应而引起纳税人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等所作出的进一步反 应则会改变经济的效率与状况。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 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股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动的自由选择,进而 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 7
7 历史上,美国、日本等国家都爆发过放松管制的运动,虽然放松管制运动受到了政治及 利益集团的反对阻力,甚至一些规则在放松不久后又出现了重新管制的呼声,但实践证明, 放松管制的效果是积极的。实践中,也出现了放松管制的方法,即引进激励性管制(incentive regulation),它针对原有的进入、价格管制不利于企业降低成 本、提高效率的弾端,主要 做法有,特许权投标制(franchise bidding)、价格上限管制(price cap regulation)、时 滞管制(regulatory lag)等。 历史和实践证明了放松管制是可行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撤销管制。事实证明,政 府管制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有一个最优问题。管制还是不管制取决于成本 ——收益的分析比较。 5.简述税收的经济效应 答:税收的经济效应包括宏观经济效应和微观经济效益。 (1)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 税收的宏观经济效应是指政府运用税收政策及相关手段对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稳 定所产生的影响。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税收乘数和拉弗曲线来解释。前者是指因政府税收的增 加(减少)而引起的国 民生产总值减少(增加)的倍数,税收的变动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反 方向变动。拉弗曲线是用来表示税率与政府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拉弗曲线表明适度的 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条件。 税收调节产业结构的机理主要有两种:实行差别税率或通过税率变动来影响相对价格结 构,相对价格的变动 影响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而引起产业结构变化;通过税收优惠、 激励措施调节税后投资效益,进而影响投资结构和技术状况,达到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 税收的经济稳定效应是指某些税种具有一种自动调节机制,政府则可以根据经济形势的 发展变化和实际需要,有目的地调整税收制度和政策。 (2)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 税收的微观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税收将支出能力从纳税人手中转移到 政府手中,发生了资源的转移;第二,税收会扭曲消费者对物品的选择或生产者对要素的选 择,从而给纳税群体造成额外负担。更明确地说,税收微观经济效应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两 个方面:一是收入效应,二是替代效应。 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课税减少了纳税人可自由支配的所得和改变了纳税人的相对所得 状况,即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 购买量和消费水平。税收的收入效应本身并不会造成经济的无效率,它只表明资源从纳税人 手中转移到政府手中。但因收入效应而引起纳税人对劳动、储蓄和投资等所作出的进一步反 应则会改变经济的效率与状况。 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 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动的自由选择,进而 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 五、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
改革,改草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请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论述如何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 务的均等化? 答:(1)理论层面 ①为实现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庇古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个人实际收入的增加会使其 满足程度增加,二是转移富人的货币收入给穷人会使社会总体满足程度增大。 ②瓦格纳等学者认为:“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不断增长的,即随着经济 中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增长了。”也就是说一国一个地区的公共服务是 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需要什么配套的社会服务。这说明, 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是要与一国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不是一个绝对的 概念,而是一个比例和相对的均等。 ③皮科克和怀斯曼等人认为,公共服务是与税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现的方式是通 过投票来解决的。假定选民都不想多缴税,然而公共服务需要征税,这样的话就看选民的满 音度,大家投西不想多交税,政府的公共支出就成少,公共服务就不好。洗民埋架最后达成 征税协议,实现好的公共服务。这种理论的实现要保证所有选民都有公平参与投票的机会, 反之则无法实行。 ④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别对公共支出增长进行了分析。认为公 共支出要是分经济发展阶段经济“起飞”阶段公共支出增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总投 资占GP的比重增加时,公共部门投资占GNP的比重却下降了。也就是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 按经济发展的阶段来评价的,投入也是按阶段来进行的。 (2)实践层面 ①从中央层面来看 a.确定全国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建立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我国在法定基本公 共服务上需要均等化的地区和领域,奠定计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需要财政支出的技 术基础。就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种类、标准在技术层面进行研究,并编制发展规 划。 .根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评估需要均等化地区的财力和财政支付能力:调整 和改革政府间关系,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能力均等化: 明确政府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制,提高公共财政投资效率和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培有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 c加速城镇化进程,消除城乡体制分制,实现各种体制对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 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②从地方层面来看 :。创新工作理念,统筹兼顾,推动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建立覆盖城乡的义务教有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公共就 业服务体系、城乡困难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善城乡义务教有, 确保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新农合,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均等化
8 改革,改革收入 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有序。请从 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论述如何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 务的均等化? 答:(1)理论层面 ① 为实现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庇古考虑到两个问题:一是个人实际收入的增加会使其 满足程度增加,二是转移富人的货币收入给穷人会使社会总体满足程度增大。 ② 瓦格纳等学者认为:“财政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不断增长的,即随着经济 中人均收入的增长,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增长了。”也就是说一国一个地区的公共服务是 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 经济基础需要什么配套的社会服务。这说明, 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是要与一国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不是一个绝对的 概念,而是一个比例和相对的均等。 ③ 皮科克和怀斯曼等人认为,公共服务是与税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现的方式是通 过投票来解决的。假定选民都不想多缴税,然而公共服务需要征税,这样的话就看选民的满 意度,大家投票不想多交税,政府的公共支出就减少,公共服务就不好,选民埋怨最后达成 征税协议,实现好的公共服务。这种理论的实现要保证所有选民 都有公平参与投票的机会, 反之则无法实行。 ④ 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别对公共支出增长进行了分析。认为公 共支出要是分经济发展 阶段经济“起飞”阶段公共支出增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总投 资占GNP的比重増加时,公共部门投资占GNP的比重却下降了。也就是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 按经济发展的阶段来评价的,投入也是按阶段来进行的。 (2)实践层面 ①从中央层面来看 a. 确定全国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建立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我国在法定基本公 共服务上需要均等化的地区和领域,奠定计量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所需要财政支出的技 术基础。就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 种类、标准在技术层面进行研宄,并编制发展规 划。 b. 根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评估需要均等化地区的财力和财政支付能力;调整 和改革政府间关系,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实现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能力均等化; 明确政府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c. 改革和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制,提高公共财政投资效率和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 c.加速城镇化进程,消除城乡体制分割,实现各种体制对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 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②从地方层面来看 a. 创新工作理念,统筹兼顾,推动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建立覆盖城乡的义务教育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公共就 业服务体系、城乡困难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完善城乡义务教育, 确保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新农合,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均等化
b.分类指导,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第一,在经济发达地区:发挥其经济和财政实力较强的优势,以建立完善配套的公共服 务体系为重点,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向高标准、规范化、效能化方向发展, 第二,在经济发展适度的地区:以增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坚持把推进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探索城乡基本公共 服务协调发展的路径和办法。 第三,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广借外力与激发内力相结合 若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性工作,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c.完善工作措施,着力解决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第一, 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与管理,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二,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提升针对“特殊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服务需求。 第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促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特续发展第一,建立民生投入稳定 机制,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 第二,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公共服务发展活力 第三,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由于免费搭车问题,使得()无法提供社会真正需求的公共品数量 A.政府 公共企业 市场 2.建立( )是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A.市场机制B.公共企业C.自由市场D.有效机制 3.建立公共企业是()直接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形式之 A政府 B.集体企业 C.市场D.全体社会成 4.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大于投资者所获得的私人效益。 A.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C.社会效益D.社会价值 5.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大于投资者所获得的() A.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C.私人效益D.社会价值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社会保险税己占全部税收的一半左右。() 2.社会保险税不像个人所得税的课征对象那弹,可以从总所得中扣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 费用开支 3。社会保险税是把纯工薪收入额直接作为课征对象。 4.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水平逐步增加,社会保 险税的税率也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5。税收对劳动的替代效应表明政府征税会使闲暇与劳动的和对价格发生变化,闲暇价格和 对降低了,引起个人以闲暇代替劳动,即劳动供给的减少。因此,我国可通过征税解决劳动
9 b. 分类指导,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第一,在经济发达地区:发挥其经济和财政实力较强的优势,以建立完善配套的公共服 务体系为重点,努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向高标准、规范化、效能化方向发展。 第二,在经济发展适度的地区:以增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坚持把推进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 城乡发展,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积极探索城乡基本公共 服务协调发展的路径和办法。 第三,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广借外力与激发内力相结合, 着力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基础性工作,努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c. 完善工作措施,着力解决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第一, 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与管理,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二,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提升针对“特殊人群”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服务需求。 第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d. 建立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发展 第一,建立民生投入稳定 机制,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 第二,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公共服务发展活力。 第三,建立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 由于免费搭车问题,使得( )无法提供社会真正需求的公共品数量。 A. 政府 B. 公共企业 C. 市场 D. 私人 2. 建立( )是政府直接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A. 市场机制 B. 公共企业 C. 自由市场 D. 有效机制 3.建立公共企业是( )直接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A. 政府 B. 集体企业 C. 市场 D. 全体社会成员 4.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 )大于投资者所获得的私人效益。 A. 社会成本 B. 私人成本 C. 社会效益 D. 社会价值 5.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大于投资者所获得的( ) A. 社会成本 B. 私人成本 C. 私人效益 D. 社会价值 二、判断(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社会保险税已占全部税收的一半左右。( ) 2. 社会保险税不像个人所得税的课征对象那样,可以从总所得屮扣除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 费用开支。( ) 3. 社会保险税是把纯工薪收入额直接作为课征对象。( ) 4.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受益水平逐步增加,社会保 险税的税率也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 5. 税收对劳动的替代效应表明政府征税会使闲暇与劳动的和对价格发生变化,闲暇价格和 对降低了,引起个人以闲暇代替劳动,即劳动供给的减少。因此,我国可通过征税解决劳动
力供大于求的问题。() 三、请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4分,共20分) 1.帕累托改进2.公共选择3.外部负效应4.市场失灵5.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经济中不仅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形,政府有时也会失灵。萨尔森指出,“当政府 政策或集体行动所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 便产生了'谈谈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 2.谢尔曼说,“政府运用公共政策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很多,政治上的考虑会影响到对 公共政箭的决定”。简述外部效应内部化的公共政箭洗择。 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不仅需要日益丰富的私人物品 ,而且还需诸如国防、道路 教育、医疗等多样化的公共物品。请问公共物品供给的机制和方式有哪些? 4.从1835年英国实行专项补助算起,政府间转移支付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简述政府间 转移支付的必要性及原因。 5。公共部门的收支决策是通过预算的编制讨程来完成的。在市场经济中,公共预算是政府 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工具。简述公共预算的功能 五、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请结合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现状,谈谈如何进一步改善政府公共 财政支出的绩效。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2.对3.错4.对5.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一个社会的某种既定状态,可以使 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的情况。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 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 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 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2.公共选择: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物 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特 点: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从 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资 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题 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共物 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不 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 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
10 力供大于求的问题。( ) 三、请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 帕累托改进 2. 公共选择 3. 外部负效应 4. 市场失灵 5. 纯公共物品 四、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1. 市场经济中不仅存在着市场失灵的情形,政府有时也会失灵。萨缪尔森指出,“当政府 政策或集体行动所 采取的手段不能改善经济效率或道德上可接受的收入分配时,政府失灵 便产生了'谈谈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 2. 谢尔曼说,“政府运用公共政策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很多,政治上的考虑会影响到对 公共政策的决定”。简述外部效应内部化的公共政策选择。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日益丰富的私人物品,而且还需诸如国防、道路、 教育、医疗等多 样化的公共物品。请问公共物品供给的机制和方式有哪些? 4. 从1835年英国实行专项补助算起,政府间转移支付距今己有170多年的历史。简述政府间 转移支付的必 要性及原因。 5. 公共部门的收支决策是通过预算的编制过程来完成的。在市场经济中,公共预算是政府 进行宏观管理的 重要工具。简述公共预算的功能。 五、论述题(每小题 30 分,共 30 分) 1.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请结合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现状,谈谈如何进一步改善政府公共 财政支出的绩效,推进基本公共 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 单向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C 2.B 3.A 4.C 5.C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对 2.对 3.错 4.对 5.错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改变一个社会的某种既定状态,可以使一 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的情况。利用帕累托标准和帕累托改进,可以 定义最优资源配置,即如果对于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都不存在,即在该 状态下,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这种 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2.公共选择: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物 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特 点: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从 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资 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题, 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共物 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 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不 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 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 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 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