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学时:108 学分:6 适用对象:安徽医科大学各专业 使用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修订版),高 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必修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其基本内容是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 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 课程目的和任务: 把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 论成果,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基本理论,深刻理解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坚定信念,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 政治理论素养,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投身于现 代化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把学习 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学时:108 学分:6 适用对象:安徽医科大学各专业 使用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 修订版),高 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性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必修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其基本内容是全面论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义、形成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 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 课程目的和任务: 把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 论成果,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基本理论,深刻理解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坚定信念,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国情的思维方法,提高 政治理论素养,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投身于现 代化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把学习 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重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历史渊源和历史过程 难点: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 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难点:在统一战线中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2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重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历史渊源和历史过程 难点: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实事求是 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难点:在统一战线中如何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重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必然性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重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 难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3.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3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根据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重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 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必然性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重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 难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3.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重点:国情理论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坚持科学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重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难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1.全面深化改革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4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重点:国情理论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难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坚持科学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重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难点: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如何理解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1.全面深化改革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重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难点: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2.保障和改善民生 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重点:“五位一体”总布局 难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五位一体”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 5
5 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重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难点: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4.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2.保障和改善民生 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重点:“五位一体”总布局 难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五位一体”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建设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4.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和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难点:如何努力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完全统一问题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3.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重点:时代主题;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原则 难点: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和平发展道路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6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实践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4.新形势下对台湾工作方针 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和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 难点:如何努力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完全统一问题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一、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和重要意义 2.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3.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重点:时代主题;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原则 难点: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和平发展道路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2.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3.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3.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4.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 5.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重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意义和内容 难点: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及作用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4.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重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难点:新时期党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及如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
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1.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2.加强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3.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2.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3.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4.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 5.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重点: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意义和内容 难点: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及作用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2.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3.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4.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重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难点:新时期党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及如何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 本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录像、 讨论相结合: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一定的社会实践、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讨 论和作业,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环节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及社会调查等多种 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3.考核方式: 本课为考试课,其中考试占60%(题型有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和分析题),平时作业占40%(出勤、课堂讨论、课程作业、社会实践)。 课时分配 合计 实践 章节 章节名称 理论 课堂 视频 读书 基地 讲授 讨论 教学 报告 教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3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 10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6 3 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 6 6 果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⑥ 3 9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6 3 4 13 义总任务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6 心 9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0 3 13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6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4 3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4 3 4 11 和依靠力量理论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6 6
8 1.课堂讲授: 本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录像、 讨论相结合;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一定的社会实践、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讨 论和作业,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环节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及社会调查等多种 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3.考核方式: 本课为考试课,其中考试占 60%(题型有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和分析题),平时作业占 40%(出勤、课堂讨论、课程作业、社会实践)。 章节 章节名称 课时分配 合计 理论 讲授 课堂 讨论 视频 教学 读书 报告 实践 基地 教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6 3 9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6 4 10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6 3 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 果 6 6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6 3 9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总任务 6 3 4 13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6 3 9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10 3 13 第九章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6 6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4 3 7 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和依靠力量理论 4 3 4 11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 6 6
合计 72 12 9 312 108
9 合计 72 12 9 3 12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