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 “家国天下” 《求谏》导学案(教师版) 撰稿: Luo zhihui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网络和手中各种教辅资料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 2.掌握作品中涉及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借助经典,传承文化,领会一脉相承的“家国天下”观,并将所思所感本着“主 人翁”的态度写一篇议论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经典原文”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2.领会《求谏》中所包含的建立在“君权至上”基础上的“家国天下”观。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①文化背景;②第一段。 【课程导入】 ◆文化背景 1.谏官制度 谏官制度的核心是 向君主提出建议和批评的制度 虽 然“有可能”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但主要目的是在 “以君主为中 的中国古代政治中实现 “君主的有效统治” 2.《贞观政要》 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这部 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 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 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写作于 开元、天宝 之际,当时的社会 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 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 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 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3.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公元627年到649年在位。617年,李世 民随父亲在晋阳起兵唐朝建立后,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后来他率兵消灭周围各种 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 玄武门之 变 (事件)后,取得皇位。 【自主学习】 给画横线的句子注音 俨肃(yan)谏诤(heng) 鲠议(gng) 王珪 (gui 刍荛( chu rao)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修课) “家国天下” 《求谏》导学案(教师版) 撰稿:Luo Zhihui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网络和手中各种教辅资料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 2.掌握作品中涉及的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借助经典,传承文化,领会一脉相承的“家国天下”观,并将所思所感本着“主 人翁”的态度写一篇议论文。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经典原文”的重点实词和虚词; 2.领会《求谏》中所包含的建立在“君权至上”基础上的“家国天下”观。 教学课时:4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①文化背景;②第一段。 【课程导入】 ◆文化背景 1.谏官制度 谏官制度的核心是 向君主提出建议和批评的制度 ,虽 然“有可能”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但主要目的是在 “以君主为中 心” 的中国古代政治中实现 “君主的有效统治” 。 2.《贞观政要》 全书 10 卷 40 篇,8 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 吴兢 。这部 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 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 魏征、王 珪、房玄龄、杜如晦 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 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写作于 开元、天宝 之际,当时的社会 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 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 君臣相 得、励精图治 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 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3.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公元 627 年到 649 年在位。617 年,李世 民随父亲在晋阳起兵唐朝建立后,封为秦王,任尚书令后来他率兵消灭周围各种 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 玄武门之 变 (事件)后,取得皇位。 【自主学习】 一、给画横线的句子注音 俨肃( yǎn ) 谏诤(zhèng ) 鲠议(gěng ) 王珪 (guī) 刍荛( chú ráo)
不讳(hu)丧乱(sang)属文(zhu)芜词 诋诃(d 愆过(qan)纂组(zuan)怖慑(she) 罄其狂瞽 (qing gu 勖之(xu 、学生朗读全文 三、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1段: 1.太宗威容俨肃 面容严肃 假颜色 做出 3.冀闻谏诤 直言规谏 必藉忠臣 借助 5.臣下钳口 闭口不说话 卒令不闻其过 终于 7.寻亦诛死 不 久人 8.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 百姓 四、学生口头翻译第一段文章: 第1段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 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 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 个人想看到自己 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国 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 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 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 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姓的 定要直言规劝。 【合作探究】 1.第一段有几层意思? 明确: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2.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求谏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举止失常。 官员们个个为求自保,不敢直陈意见。于是,他就改变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 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神态,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 其实,他求谏的目的,并非着眼于人民疾苦,而是总结历史教训,为了 维护唐王朝的统治,其根本是从整个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 3.第二段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认识到了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那 么,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明确:唐太宗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他深深地懂 得要想保住刚刚建立的大唐江山,必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行开明的政策, 为此,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 【目标检测】 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寻:
不讳( huì) 丧乱( sāng ) 属文( zhǔ ) 芜词 (wú ) 诋诃( dǐ ) 愆过(qiān ) 纂组( zuǎn ) 怖慑( shè ) 罄其狂瞽 (qìng gǔ) 勖之( xù ) 二、学生朗读全文 三、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 1 段: 1.太宗威容俨肃 面容严肃 2.必 假颜色 做出 3.冀闻谏诤 直言规谏 4. 必藉忠臣 借助 5.臣下钳口 闭口不说话 6. 卒令不闻其过 终于 7.寻亦诛死 不 久 8.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 人 百姓 四、学生口头翻译第一段文章: 第 1 段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家这样, 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 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看到自己 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忠臣。国 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所 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暴淫虐, 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虞世基等 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百姓的, 一定要直言规劝。” 【合作探究】 1.第一段有几层意思? 明确:一是唐太宗积极求谏的态度;二是唐太宗对求谏的认识。 2.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求谏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举止失常。 官员们个个为求自保,不敢直陈意见。于是,他就改变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 摆出一副虚心请教的神态,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 其实,他求谏的目的,并非着眼于人民疾苦,而是总结历史教训,为了 维护唐王朝的统治,其根本是从整个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 3.第二段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认识到了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那 么,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明确:唐太宗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他深深地懂 得要想保住刚刚建立的大唐江山,必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行开明的政策, 为此,他以隋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 【目标检测】 一、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寻: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不久 2.寻向所志,遂迷不 复得路 寻找 3.飞来峰上千寻塔 长度单位 理 1.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指天下太平 2.当窗理云 鬓 梳理 3.文理有疏密 4胜负之 数,存亡之理 道理 笔译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二、三段。 【自主学习】 、学生朗读课文第二、三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2段 1.幸诸公数相匡救 我 2. 冀凭直言鲠议 耿直的议论 3.纳刍荛割草打柴,指代粗野之人 4.太宗称 善 对,正确 5.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 商议 6.预闻政 事 参与 7.不能致理 招致天下太平 8.争 臣七人 直言谏诤 9.争臣七人 约数,几个 第3段 1.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放纵 2.朕今夙夜未尝 不以此为心 早晨 3.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因为 、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第1段) 译文: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 怎么可能 呢? 2.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第2段) 译文: 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 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 平
寻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不久 2.寻向所志,遂迷不 复得路 寻找 3.飞来峰上千寻塔 长度单位 理 1.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 指天下太平 2.当窗理云 鬓 梳理 3.文理有疏密 纹路 4.胜负之 数,存亡之理 道理 二、笔译第一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二、三段。 【自主学习】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二、三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 2 段 1.幸诸公数相匡救 我 2. 冀凭直言鲠议 耿直的议论 3.纳刍荛 割草打柴,指代粗野之人 4.太宗称 善 对,正确 5.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 商议 6.预闻政 事 参与 7.不能致理 招致天下太平 8.争 臣七人 直言谏诤 9.争臣七人 约数,几个 第 3 段 1.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 放纵 2.朕今夙夜未尝 不以此为心 早晨 3.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 因为 三、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第 1 段) 译文: 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 怎么可能 呢? 2.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第 2 段) 译文: 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忠 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 平
3.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第3段) 译文 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 四、学生口头翻译第二、三段文章 第2段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 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正直之)君遇 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 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进言,使天下达到太平。”谏议大夫王 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古代的 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下 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 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太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 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 定虚心采纳 第3段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 就胡乱升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 因此而造成的我现在每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 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 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 【合作探究】 、归纳第二、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说明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 第二段中对唐太宗“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 平”的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句中的“不明”“幸”有点谦虚的意思,但却不完全是客套话, 其中也包含着他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的渴求。 、第二段中王珪的答话为何能获得唐太宗的赞赏?有何积极效果? 明确:他先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类比论证国君采纳规谏 就会圣明。这里有点劝谏皇帝广开圣听的意思,但接下来他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 阐发自己的观点,则悄悄转换了话题,从君道转到了臣道,肯定了“争臣七 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言外之意,即以此作为学习的楷模, 更何况现在唐太宗广开圣听、不耻下问、无所避讳,所以他们更愿意“罄其狂 瞽”,尽其所能。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 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 定“虚己纳之”。这是一项高明的举措,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 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
3.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第 3 段) 译文: 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 呢? 四、学生口头翻译第二、三段文章 第 2 段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家达到治 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正直之)君遇 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幸而有 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进言,使天下达到太平。”谏议大夫王 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古代的 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谏。陛下 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朝代,实 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太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宫筹商国 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所陈说, 一定虚心采纳。 第 3 段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自古以来有很多帝王放任自己的喜怒,高兴 就胡乱升赏无功的人,不高兴就乱杀无罪的人.所以社稷沦丧,天下混乱,没有不是 因此而造成的.我现在每晚没有不把他当成心事,一直想让你们尽力进谏,而你们 也要接受别人的谏言,怎么可以因为别人的话与自己的不同,就护短不接纳?如果 不能接受别人的谏言,又怎么能去劝谏别人呢? 【合作探究】 一、归纳第二、三段的段意 第二段:君臣围绕谏诤展开议论,说明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重要性。 第三段:唐太宗要求臣子积极进谏和受谏。 二、第二段中对唐太宗“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 平”的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句中的“不明”“幸”有点谦虚的意思,但却不完全是客套话, 其中也包含着他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的渴求。 三、第二段中王珪的答话为何能获得唐太宗的赞赏?有何积极效果? 明确:他先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类比论证国君采纳规谏 就会圣明。这里有点劝谏皇帝广开圣听的意思,但接下来他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 阐发自己的观点,则悄悄转换了话题,从君道转到了臣道,肯定了“争臣七 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言外之意,即以此作为学习的楷模, 更何况现在唐太宗广开圣听、不耻下问、无所避讳,所以他们更愿意“罄其狂 瞽”,尽其所能。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 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闻政事”,凡有所陈奏, 一定“虚己纳之”。这是一项高明的举措,从制度上保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 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
四、第三段写唐太宗的话主要说了哪两层意思?对今人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劝谏的必要性:二 是君主大臣都要积极纳谏的广泛意义。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 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认识到帝王一人专制,可能会 随个人喜怒处理国家大事的弊端,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这在他的立 场上,在当时社会,都应该说是很高明的思考。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做皇帝的 要接受劝谏,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 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 意义扩充了,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目标检测】 判断下列语段中,唐太宗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①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 安 答 比喻 论证 ②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答: 类 比 论证 ③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 臣 假设 论证 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 乎 事实 论证 ⑤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 拙迹,于是乃见。⑥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 世基等,寻亦诛死 答 事实 论证 书面翻译第二、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四、五段。 【自主学习】 、学生朗读课文第四、五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4段 1.恒恐上不称天心 常常 2.下为百姓 所怨 被 3.但思正人匡谏 只 4.欲令 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怨结 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近来 6.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连词,表结 果 违背、忤逆 第5段
四、第三段写唐太宗的话主要说了哪两层意思?对今人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劝谏的必要性;二 是君主大臣都要积极纳谏的广泛意义。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 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认识到帝王一人专制,可能会 随个人喜怒处理国家大事的弊端,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这在他的立 场上,在当时社会,都应该说是很高明的思考。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做皇帝的 要接受劝谏,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同己 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 意义扩充了,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目标检测】 一、判断下列语段中,唐太宗论述“纳谏”时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①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 安 答: 比喻 论证 ②常念魏徵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答: 类 比 论证 ③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 臣 答: 假设 论证 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 乎? 答: 事实 论证 ⑤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 拙迹,于是乃见。⑥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 世基等,寻亦诛死 答: 事实 论证 二、书面翻译第二、三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四、五段。 【自主学习】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四、五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 4 段 1.恒恐上不称天心 常常 2.下为百姓 所怨 被 3.但思正人匡谏 只 4.欲令 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怨结 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近来 6.所以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连词,表结 果 违背、忤逆 第 5 段
1.自知者明,信为难 矣 确实 2.如属文之士、伎巧之 徒 写文 3.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 过 匡正过 错 4.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切中照 出显现 5.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于是 勉励 三、判断下列文言句子句式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被动句) 2.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被动句) 3.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被动句) 4.百僚进见者 (定 语后置) 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定语后 置) 四、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第4段) 译文 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 2.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第4段) 译文 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怎敢再说 呢 3.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第5段) 译文 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 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 了 4.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第5段) 译文 天之中,国事纷繁,有一个人去听证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 又怎能见见事都处理好呢? 【合作探究】 、归纳第四、五段的段意
1.自知者明,信为难 矣 确实 2.如属文之士、伎巧之 徒 写文 章 3.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 过 匡正 过 错 4.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切中 照 出 显现 5.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于是 勉励 三、判断下列文言句子句式 1.虞世基等,寻亦诛死) (被动句 ) 2.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 (被动句 ) 3.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被动句 ) 4.百僚进见者 (定 语后置) 5.又比见人来奏事者 (定语后 置) 四、翻译文中重要语句 1.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言语致失次第。(第 4 段) 译文: 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 次。 2.若即嗔责,深恐人怀战惧,岂肯更言!(第 4 段) 译文: 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怎敢再说 话 呢? 3.若名工文匠,商略诋诃,芜词拙迹,于是乃见。(第 5 段) 译文: 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 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 了。 4.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第 5 段) 译文: 一天之中,国事纷繁,有一个人去听证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 又怎能见见事都处理好呢? 【合作探究】 一、归纳第四、五段的段意
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 第五段:论述求谏的必要性。 在第四段里,唐太宗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求谏的渴望的? 明确:他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是说他即使在“闲居静坐” 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因此时刻想着要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使自己能够知道外界对于政事的看 法,在百姓心有怨滞之前就弥补自己的过失。 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 ①“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但思正人匡谏” ②“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③“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 该认为是忤逆犯上。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兢,钳口不言了, 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到“每有谏者,纵不 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然都是一些 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 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第五段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求谏的必要性的? 明确:这段话说的也是纳谏的必要性,但论述的角度却有所不同。 唐太宗首先从自己很难发现自己错误的人性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 “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自 己的缺点一定发现不了,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求谏是他的第一选择 接下来,唐太宗从处理纷繁国事出发,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国君必须得 到臣子的辅佐、规谏。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 诤“多中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唐 太宗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魏徵,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谏诤的典范, 个群臣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 励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徵一样“随事谏诤” 【目标检测】 书面翻译第四、五段文言文。 第四段译文: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 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 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此外近来见到 来奏事的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 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的 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 第五段译文: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是明 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 领,别人比不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杂乱无章的文辞和拙
第四段:唐太宗阐述自己希望得到纳谏的良苦用心。 第五段:论述求谏的必要性。 二、在第四段里,唐太宗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求谏的渴望的? 明确:他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是说他即使在“闲居静坐” 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因此时刻想着要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使自己能够知道外界对于政事的看 法,在百姓心有怨滞之前就弥补自己的过失。 三、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唐太宗采取了很多措施: ①“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但思正人匡谏” ②“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③“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朕心”,也不应 该认为是忤逆犯上。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兢,钳口不言了, 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到“每有谏者,纵不 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然都是一些 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能不说与他点点滴 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第五段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求谏的必要性的? 明确:这段话说的也是纳谏的必要性,但论述的角度却有所不同。 唐太宗首先从自己很难发现自己错误的人性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 “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自 己的缺点一定发现不了,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求谏是他的第一选择。 接下来,唐太宗从处理纷繁国事出发,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国君必须得 到臣子的辅佐、规谏。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 诤“多中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唐 太宗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魏徵,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谏诤的典范, 一个群臣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 励什么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徵一样“随事谏诤”。 【目标检测】 书面翻译第四、五段文言文。 第四段译文:贞观八年,唐太宗对侍从的大臣们说:“我每当无事静坐,就自我 反省。常常害怕对上不能使上天称心如意,对下被百姓所怨恨。只想得到正直忠 诚的人匡救劝谏,好让我的视听能和外边相通,使下面没有积怨。此外近来见到 来奏事的人,常显得心怀恐惧,连讲话也变得语无伦次。平时奏事,情况尚且如 此,何况要折面谏诤,必然害怕触犯逆鳞。所以每当有人谏诤时,纵然不合我的 心意,我也不见怪。假如立刻发怒斥责,恐怕人人心怀恐惧,岂敢再说话!” 第五段译文: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是明 智的,但要做到实在困难。这像会写作的文士、有技巧的工匠,都自夸自己有本 领,别人比不上。如果遇上著名的文士、工匠来评量指责,杂乱无章的文辞和拙
劣的技艺就会显现出来。这样说来,君主须有匡救谏诤的臣子,来指出过错。每 天有成千上万的事情,若单靠一个人来了解判断,即使再辛苦劳累,怎能把每件 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事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 过失,这好像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 等几位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这样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六段;②总结全文。 【自主学习】 、学生朗读课文第六段 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6段 1.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 案板 2.比见前史,或有 人臣谏事 近来 3.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停止 4.首创奢淫,危 亡之渐 开始,端倪,兆头 5.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指女子从事的纺织、刺绣、缝制等 工作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信 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 之 信任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4.低眉信手续续 随手,随意 弹遇,壁 惟君臣相遇 对待 2.进,与曹遇于赤 遭遇 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接触 4.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 于陛下也 礼遇,恩待 四、古今异义 1.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古义:和颜悦 色 今义:颜料或燃料 2.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古义:举 止 今义:举动措施 3.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古义:相互对待今义:遇见 彼此 五、词类活用 1.臣亦不能独全其 家 使动用法, 使……保全
劣的技艺就会显现出来。这样说来,君主须有匡救谏诤的臣子,来指出过错。每 天有成千上万的事情,若单靠一个人来了解判断,即使再辛苦劳累,怎能把每件 事都处理得尽善尽美呢?我常想念魏征遇到问题时随事谏诤匡正,多次切中我的 过失,这好像用明镜来照形体,美与丑都会显现出来。”因而举起杯子给房玄龄 等几位敬酒,勉励他们也应这样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①第六段;②总结全文。 【自主学习】 一、学生朗读课文第六段 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第 6 段 1.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 案板 2.比见前史,或有 人臣谏事 近来 3.漆器不已,必金为之 停止 4.首创奢淫,危 亡之渐 开始,端倪,兆头 5.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指女子从事的纺织、刺绣、缝制等 工作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含义 信 1.自知者明,信为难矣 确实 2.愿陛下亲之信 之 信任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信用 4.低眉信手续续 弹 随手,随意 遇 1.惟君臣相遇 对待 2.进,与曹遇于赤 壁 遭遇 3.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接触 4.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 于陛下也 礼遇,恩待 四、古今异义 1.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古义:和颜悦 色 今义:颜料或燃料 2.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 古义:举 止 今义:举动措施 3.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 古义:相互对待 今义:遇见 彼此 五、词类活用 1.臣亦不能独全其 家 使动用法, 使……保全
2.实愿罄其狂 瞽 使 动用法,使……用尽 3.主若自贤,臣不匡 正为 意动用法,以 4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名词作状语,用金, 用玉 七、翻译文中重要语 句 1.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译文: 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 始 2.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译文: 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 到来啊 六、口头翻译第六段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禇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 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 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 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 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 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 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 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 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合作探究】 、本节记录的是一次君臣的对论,话题还是围绕一个事例展开的,从讨论中, 君臣之间有何共识?唐太宗有何不满?提出了什么样的更高要求? 明确:唐太宗援引了古时候的一个事例问谏议大夫禇遂良,褚遂良回答说:雕刻 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会耽误妇女的工作(指采桑养蚕、纺线织布 等工作)。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制造了漆器,还会要金器,有了金器, 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因此,谏者 实际上是从这些小事中发现了事物发展的苗头,才极力规谏的。如果等到过失已 经很大了再谏,就没有必要了。 对这个回答,唐太宗表示了肯定,但似乎觉着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所复 谏”的行为有所不满,又对自己的大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事情才有苗 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这 种认识是建立在唐太宗对历朝覆亡教训的深刻把握上的,体现了他的谨慎细致
2.实愿罄其狂 瞽 使 动用法,使……用尽 3.主若自贤,臣不匡 正 意动用法,以 为……贤 4.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名词作状语,用金, 用玉 七、翻译文中重要语 句 1.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译文: 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 始 2.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译文: 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 到来啊 六、口头翻译第六段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从前虞舜制作漆器,夏禹雕饰祭器, 当时劝谏的有十多人。饮食器皿一类的小事,何必苦谏?”褚遂良回答说:“从 事精雕细琢会妨害农耕,编织五颜六色的彩带会妨碍妇女的正常事务。首创奢侈 淫逸,就是危亡的开端。有了漆器不满足,必然要用黄金来做。金器还不满足, 必然要用玉石来做。所以谏诤之臣必须在事情的开端就进谏,等到已做完再劝谏 也不起作用了。”太宗说:“你讲得很对,我所做的事情,如有不当,不论是在 刚开始,或者是将做完,都应当及时进谏。近来我翻阅前朝史书的记载,有时臣 下进谏,君主就回答说‘已经做了’,或者说‘已经同意做了’,终究不肯停止 改正。这样下去危亡的灾祸在一反手之间就会到来。” 【合作探究】 一、本节记录的是一次君臣的对论,话题还是围绕一个事例展开的,从讨论中, 君臣之间有何共识?唐太宗有何不满?提出了什么样的更高要求? 明确:唐太宗援引了古时候的一个事例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褚遂良回答说:雕刻 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会耽误妇女的工作(指采桑养蚕、纺线织布 等工作)。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制造了漆器,还会要金器,有了金器, 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因此,谏者 实际上是从这些小事中发现了事物发展的苗头,才极力规谏的。如果等到过失已 经很大了再谏,就没有必要了。 对这个回答,唐太宗表示了肯定,但似乎觉着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所复 谏”的行为有所不满,又对自己的大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事情才有苗 头,还是快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这 种认识是建立在唐太宗对历朝覆亡教训的深刻把握上的,体现了他的谨慎细致
二、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社会 少有的盛事局面,这与他的一些优秀品格是分不开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 唐太宗有着以下的品格: (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 不以此为心” (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 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 的良好氛围。 (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 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 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 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 也要亡羊补牢。 1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明君贤臣的身影,如唐太宗一般凭借虚己求 谏而成就大业的人还很多,我们能否找到几个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呢? 明确: 尧设“敢谏鼓” 齐威王一一邹忌 鲁庄公一—曹刿 秦孝公——商鞅 刘邦一一樊哙和张良朱元璋一一朱升 2.相反,也有些君主拒绝纳谏,甚至对直言进谏的臣子怀恨在心,打击报复,我 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样的君主呢?(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刚愎自用、自以 为是、一意孤行、独断专行)这样的人最终难免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我们能否 在历史上找出可以证明的实例? 明确 夏桀一一关龙逢 商纣王一—比干 周厉王一一召公 蔡桓公一一扁鹊楚怀王一一屈原吴王夫差一一伍子胥 项羽一一范增 隋炀帝 四、《求谏》所反映的谏官制度有什么积极意义? 明确:在唐太宗实行的各项政策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任贤纳谏。唐太宗 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唐太宗这种虚己纳谏与 任贤使能,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从政治上促进了“贞观之治” 的出现。因此,大臣的忠直敢言与君主的开怀纳谏一向被看做是古代政体动作的 理想状态 五、思考:结合现实生活再读经典,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家国天下”的认识? 明确: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 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 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 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
二、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社会 少有的盛事局面,这与他的一些优秀品格是分不开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 唐太宗有着以下的品格: (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夜未尝 不以此为心”。 (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为了防 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忤”。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臣相得 的良好氛围。 (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即使 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 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 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杜渐, 也要亡羊补牢。 三、 1.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明君贤臣的身影,如唐太宗一般凭借虚己求 谏而成就大业的人还很多,我们能否找到几个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呢? 明确: 尧设“敢谏鼓” 齐威王——邹忌 鲁庄公——曹刿 秦孝公——商鞅 刘邦——樊哙和张良 朱元璋——朱升 2.相反,也有些君主拒绝纳谏,甚至对直言进谏的臣子怀恨在心,打击报复,我 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样的君主呢?(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刚愎自用、自以 为是、一意孤行、独断专行)这样的人最终难免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我们能否 在历史上找出可以证明的实例? 明确: 夏桀——关龙逢 商纣王——比干 周厉王——召公 蔡桓公——扁鹊 楚怀王——屈原 吴王夫差——伍子胥 项羽——范增 隋炀帝 四、《求谏》所反映的谏官制度有什么积极意义? 明确:在唐太宗实行的各项政策中,有一条非常重要,那就是任贤纳谏。唐太宗 从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了大臣进谏的必要性。唐太宗这种虚己纳谏与 任贤使能,减少了君主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从政治上促进了“贞观之治” 的出现。因此,大臣的忠直敢言与君主的开怀纳谏一向被看做是古代政体动作的 理想状态。 五、思考:结合现实生活再读经典,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家国天下”的认识? 明确: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的 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 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 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