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谏》教案二 曾源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到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积累文中的“藉、寻、刍荛”等文言词汇。 教学过程 《求谏》产生的文化背景 1.谏官制度 中国古代,皇帝的独断专行可以说完全是制度化的,皇帝批阅百官奏章 疏报,直接决定国事,然后交付有司执行办理。其信息来自呈奏章的官员,但决 策仅仅由皇帝本人进行。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制,由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相当 于皇帝的秘书班子;门下省掌出纳帝命,拥有对中书省的草诏的审核权:尚书省 负责具体贯彻政令。但皇帝独断的决策方式从未废弃。明太祖朱元璋时,甚至废 除了丞相和中书省,自己亲自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进行决策 两千年间,皇帝直接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疏报,是朝廷决策的基本方式 之一。百官的奏章疏报和朝议,是大臣发表政见的机会。为了保证信息的畅通, 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谏官。唐初,政治比较开明,贞观以后,谏官尤为皇帝所倚 重。唐代的谏官各有分工,散骑常侍掌管规谏讽喻皇帝和朝廷重臣之过失,谏议 大夫负责谏论分析朝政的得失,补阙、拾遗之官负责朝仪供奉等事务的讽谏。如 果遇到重大的军政事务,就在朝日御前会议上提出;若只是一般政事,则可以随 时以书面形式上奏。 唐制规定,在宰相入宫内与皇帝研讨政事之时,谏官亦可以同入参加讨 论:而当谏官与皇帝研讨政事时,则可以无须先通知宰相,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 谏诤系统行使监督职能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髙有 定关系。以后,谏官制度又有所变化,不过,大臣对皇帝的规劝权实际上有所缩 小 谏官制度是君主专制政体的有益补充,言路通畅对于国家政事的顺利流 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今的有识之士都从各个方面论证过纳谏之益,历史也证明 了纳谏可以减少君王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而拒谏饰非则可能带来国家覆亡 的危险。吴兢曾上疏玄宗极言“夫帝王之德,莫盛于纳谏”,一方面说“自古上 圣之君,恐不闻己过,故尧设谏鼓,禹拜昌言”,另一方面说“不肖之主,自谓 圣智,拒谏害忠,桀杀关龙逢而灭于汤,纣杀王子比干而灭于周,此其验也” 为了增强说服力,吴兢还就近举出两个例子,一个是隋炀帝,“骄矜自负,以为 尧、舜莫己若,而讳亡憎谏,乃曰:‘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大 臣苏威欲开一言,不敢发,因五月五日献《古文尚书》,帝以为讪己,即除名 萧瑀谏无伐辽,出为河池郡守。董纯谏无幸江都,就狱赐死。自是謇谔之士,去 而不顾,外虽有变,朝臣钳口,帝不知也。身死人手,子孙剿绝,为天下笑”; 另一个是唐太宗,“好悦至言,时有魏徵、王珪、虞世南、李大亮、岑文本、刘 洎、马周、褚遂良、杜正伦、高季辅,咸以切谏,引居要职。……当是时,有上 书益于政者,皆粘寝殿之壁,坐望卧观,显狂瞽逆意,终不以为忤。故外事必闻 刑戮几措,礼义大行”。 2.《贞观政要》
《求谏》教案二 曾源 教学目标: 1、了解《贞观政要》的主要思想及其进步意义。 2、了解唐太宗到纳谏的认识,体会封建帝王的治国思想。 3、积累文中的“藉、寻、刍荛”等文言词汇。 教学过程 一、《求谏》产生的文化背景。 1.谏官制度 中国古代,皇帝的独断专行可以说完全是制度化的,皇帝批阅百官奏章 疏报,直接决定国事,然后交付有司执行办理。其信息来自呈奏章的官员,但决 策仅仅由皇帝本人进行。唐宋时期,实行三省制,由中书省负责起草政令,相当 于皇帝的秘书班子;门下省掌出纳帝命,拥有对中书省的草诏的审核权;尚书省 负责具体贯彻政令。但皇帝独断的决策方式从未废弃。明太祖朱元璋时,甚至废 除了丞相和中书省,自己亲自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进行决策。 两千年间,皇帝直接批阅文武百官的奏章疏报,是朝廷决策的基本方式 之一。百官的奏章疏报和朝议,是大臣发表政见的机会。为了保证信息的畅通, 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谏官。唐初,政治比较开明,贞观以后,谏官尤为皇帝所倚 重。唐代的谏官各有分工,散骑常侍掌管规谏讽喻皇帝和朝廷重臣之过失,谏议 大夫负责谏论分析朝政的得失,补阙、拾遗之官负责朝仪供奉等事务的讽谏。如 果遇到重大的军政事务,就在朝日御前会议上提出;若只是一般政事,则可以随 时以书面形式上奏。 唐制规定,在宰相入宫内与皇帝研讨政事之时,谏官亦可以同入参加讨 论;而当谏官与皇帝研讨政事时,则可以无须先通知宰相,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 谏诤系统行使监督职能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有一 定关系。以后,谏官制度又有所变化,不过,大臣对皇帝的规劝权实际上有所缩 小。 谏官制度是君主专制政体的有益补充,言路通畅对于国家政事的顺利流 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古今的有识之士都从各个方面论证过纳谏之益,历史也证明 了纳谏可以减少君王一人专权可能产生的弊政,而拒谏饰非则可能带来国家覆亡 的危险。吴兢曾上疏玄宗极言“夫帝王之德,莫盛于纳谏”,一方面说“自古上 圣之君,恐不闻己过,故尧设谏鼓,禹拜昌言”,另一方面说“不肖之主,自谓 圣智,拒谏害忠,桀杀关龙逢而灭于汤,纣杀王子比干而灭于周,此其验也”。 为了增强说服力,吴兢还就近举出两个例子,一个是隋炀帝,“骄矜自负,以为 尧、舜莫己若,而讳亡憎谏,乃曰:‘有谏我者,当时不杀,后必杀之。’”大 臣苏威欲开一言,不敢发,因五月五日献《古文尚书》,帝以为讪己,即除名。 萧瑀谏无伐辽,出为河池郡守。董纯谏无幸江都,就狱赐死。自是謇谔之士,去 而不顾,外虽有变,朝臣钳口,帝不知也。身死人手,子孙剿绝,为天下笑”; 另一个是唐太宗,“好悦至言,时有魏徵、王珪、虞世南、李大亮、岑文本、刘 洎、马周、褚遂良、杜正伦、高季辅,咸以切谏,引居要职。……当是时,有上 书益于政者,皆粘寝殿之壁,坐望卧观,显狂瞽逆意,终不以为忤。故外事必闻, 刑戮几措,礼义大行”。 2.《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的著作,它以唐太宗君臣论政的言论为 主,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君道”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宋以后历代君王对此书 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它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一把钥匙。 该书共分十卷四十篇,因其编辑是“随事载录,用备劝戒”,所以每篇都是围绕 个中心问题展开的,每卷大体上也有一个中心。它并不拘于描述具体历史事件 而是通过列举那些对后人有借鉴意义的君臣言行,显示贞观年间的政治面貌。分 别讨论了为君之道、任贤纳谏以及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等道德准则和 俭约、谦让等社会风尚,在崇儒、重农、刑法、贡赋、征伐、安边等古代社会具 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上,也都各有专门论及。可称得上“人伦之纪备矣,军国之 政存焉”。 全书以《君道》篇为首,《慎终》篇为止,这种编排方式是有很深的寓 意的,体现了吴兢的政治思想。 吴兢认为君主是维系一个王朝的关键所在。因为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皇权是凌驾于一切权力之上的至高无上的特权,皇帝的英明 或昏聩对全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经济影响极大。因此,有眼光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必然格外注重君主的个人素质。如唐太宗自己就很重视“君道”问题,他既是 个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家,同时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政治理论家,唐太宗在辞世 的前一年(贞观二十二年)曾撰写了《帝范》一书,赐给太子李治学习。此书后来 与《贞观政要》一道成为后世帝王的政治历史教科书。由此可见,“君道”乃是 唐太宗政治理论思想的核心,吴兢是深得其中三昧的。《贞观政要》的其他各篇 基本上都是围绕“君道”这一中心思想而发挥的,是“君道”在社会政治生活各 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慎终》篇为全书之末,体现了作者期望帝王能够兢兢业业、善始善终 的深意。自古“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历史上的众多君王往往功成而德 衰,就连唐太宗这样的英主也不能免。贞观中期以后,李世民面对自己的文治武 功,骄逸情绪逐渐滋长,在用人、纳谏、司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傲物”的倾向 为此,贞观十三年魏征还上奏《十渐不克疏》对太宗提出了劝谏。 《贞观政要》虽然是一部集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术之大成的书,但 书中反映出来的某些思想,如对人才的重视,对好的意见采取“从善如流”的态 度,精简机构以提髙行政效率的某些措施,以及希望国家大治、民族繁荣兴旺的 政治理想,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并具有进步性和现实意义。 在《求谏》一章中,吴兢记录了很多唐太宗论述求谏的言论,这些言论 很有系统性,是唐太宗在借鉴历史教训基础上得出的深刻认识。他一方面认识到 帝王一人处政的不足,强调大臣进谏的必要性,要求大臣要行使规谏的责任,提 出了“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的理念。一方面又采取种种 措施,鼓励大臣进谏。比如大臣进谏的最大顾虑当然是冒犯“龙颜”,为了打消 这种顾虑,他明确表示:“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合作学习: 1、学习课文第一段 ①重要词汇 俨肃:庄重严肃。 百僚:百官。 奏事:启奏政事。 暴虐:凶恶残暴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的著作,它以唐太宗君臣论政的言论为 主,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君道”为中心的治国理念,宋以后历代君王对此书 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因此,它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一把钥匙。 该书共分十卷四十篇,因其编辑是“随事载录,用备劝戒”,所以每篇都是围绕 一个中心问题展开的,每卷大体上也有一个中心。它并不拘于描述具体历史事件, 而是通过列举那些对后人有借鉴意义的君臣言行,显示贞观年间的政治面貌。分 别讨论了为君之道、任贤纳谏以及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等道德准则和 俭约、谦让等社会风尚,在崇儒、重农、刑法、贡赋、征伐、安边等古代社会具 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上,也都各有专门论及。可称得上“人伦之纪备矣,军国之 政存焉”。 全书以《君道》篇为首,《慎终》篇为止,这种编排方式是有很深的寓 意的,体现了吴兢的政治思想。 吴兢认为君主是维系一个王朝的关键所在。因为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 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皇权是凌驾于一切权力之上的至高无上的特权,皇帝的英明 或昏聩对全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经济影响极大。因此,有眼光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必然格外注重君主的个人素质。如唐太宗自己就很重视“君道”问题,他既是一 个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家,同时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政治理论家,唐太宗在辞世 的前一年(贞观二十二年)曾撰写了《帝范》一书,赐给太子李治学习。此书后来 与《贞观政要》一道成为后世帝王的政治历史教科书。由此可见,“君道”乃是 唐太宗政治理论思想的核心,吴兢是深得其中三昧的。《贞观政要》的其他各篇 基本上都是围绕“君道”这一中心思想而发挥的,是“君道”在社会政治生活各 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慎终》篇为全书之末,体现了作者期望帝王能够兢兢业业、善始善终 的深意。自古“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历史上的众多君王往往功成而德 衰,就连唐太宗这样的英主也不能免。贞观中期以后,李世民面对自己的文治武 功,骄逸情绪逐渐滋长,在用人、纳谏、司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傲物”的倾向。 为此,贞观十三年魏征还上奏《十渐不克疏》对太宗提出了劝谏。 《贞观政要》虽然是一部集封建统治者“治国安邦”术之大成的书,但 书中反映出来的某些思想,如对人才的重视,对好的意见采取“从善如流”的态 度,精简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的某些措施,以及希望国家大治、民族繁荣兴旺的 政治理想,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并具有进步性和现实意义。 在《求谏》一章中,吴兢记录了很多唐太宗论述求谏的言论,这些言论 很有系统性,是唐太宗在借鉴历史教训基础上得出的深刻认识。他一方面认识到 帝王一人处政的不足,强调大臣进谏的必要性,要求大臣要行使规谏的责任,提 出了“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的理念。一方面又采取种种 措施,鼓励大臣进谏。比如大臣进谏的最大顾虑当然是冒犯“龙颜”,为了打消 这种顾虑,他明确表示:“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 二、合作学习: 1、学习课文第一段: ①重要词汇: 俨肃:庄重严肃。 百僚:百官。 奏事:启奏政事。 暴虐:凶恶残暴
极言:竭力陈说。 ②译文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 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 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 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 忠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 能呢?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 暴淫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 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 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 ③合作探究 A、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求谏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举止失常。官员 们个个为求自保,不敢直陈意见。于是,他就改变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摆出 副虚心请教的神态,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 其实,他求谏的目的,并非着眼于人民疾苦,而是总结历史教训,为了 维护唐王朝的统治,其根本是从整个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 B、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明确 唐太宗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他深深地懂得要想 保住刚刚建立的大唐江山,必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行开明的政策,为此, 他以随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 2、学习第二段 ①重要词语 致理:招致天下太平。致,招致。理:天下太平 鲠议:耿直的议论,毫不避讳 从谏:采纳谏议。 争臣七人:几个敢于直言谏诤的大臣。七,约数,几个。 圣虑:圣明的思虑。 刍荛:割草打柴,借指粗野之人。 ②译文: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 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正直 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 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进言,使天下达到太平。”谏议 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 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 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 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大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 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 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 ③合作探究
极言:竭力陈说。 ②译文: 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百官中进见的人,都举止失当。太宗知道大 家这样,每次接见臣下启奏事情,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听到臣子的直 言规谏,知道政治教化的得失。贞观初年,太宗曾对王公大臣们说:“一个人想 看到自己的面容,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个国君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借助于 忠臣。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 能呢?所以,国君失掉国家,臣子也不能单独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那样残 暴淫虐,臣下都闭口不说话,终于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国破身亡,他的大臣 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朝的事情不远,你们今后凡看到我做的事不利于 百姓的,一定要直言规劝。” ③合作探究: A、唐太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求谏的?求谏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唐太宗发现自己上朝时过于严肃,文武百官都害怕他,举止失常。官员 们个个为求自保,不敢直陈意见。于是,他就改变做法,放下皇帝的架子,摆出 一副虚心请教的神态,希望听到属下的谏诤之词。 其实,他求谏的目的,并非着眼于人民疾苦,而是总结历史教训,为了 维护唐王朝的统治,其根本是从整个统治阶级利益出发的。 B、唐太宗对于纳谏有着怎样的认识? 明确: 唐太宗参加了推翻隋朝的斗争,从自己的经历出发,他深深地懂得要想 保住刚刚建立的大唐江山,必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行开明的政策,为此, 他以随炀帝拒谏饰非为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避免和纠正了许多错误。 2、学习第二段: ①重要词语: 致理:招致天下太平。致,招致。理:天下太平。 鲠议:耿直的议论,毫不避讳。 从谏:采纳谏议。 争臣七人:几个敢于直言谏诤的大臣。七,约数,几个。 圣虑:圣明的思虑。 刍荛:割草打柴,借指粗野之人。 ②译文: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正直的国君任用了奸邪的臣子,不能使国 家达到治平;忠正的臣子侍奉邪恶的国君,也不能使国家达到治平。只有(正直 之)君遇上(忠正之)臣,如同鱼得到水,这样天下才可以安定。我虽然不聪明, 幸而有你们多次匡正补救,希望凭借你们耿直的进言,使天下达到太平。”谏议 大夫王珪说:“我听说木头经过墨线就能锯直,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所以, 古代的圣明君主一定有直言谏诤的臣子七个,向国君进言不被采纳就要以死相 谏。陛下开启圣明的思虑,采纳我等鄙陋之人的意见,愚臣处在这个不避忌讳的 朝代,实在愿尽自己愚劣的能力。”大宗称赞王珪的话对。下令从今以后宰相进 宫筹商国家大事,一定让谏官跟随进去,让他参加接见,了解国家大事,如果有 所陈说,一定虚心采纳。 ③合作探究:
A、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本段运用了对比、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 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 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比喻论证:用鱼水关系比喻正直的君主和忠诚正直的臣子的关系。鱼儿 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还有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 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 B、对唐太宗“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的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句中的“不明”“幸”有点谦虚的意思,但却不完全是客套话, 其中也包含着他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的渴求 C、王珪的答话为何能获得唐太宗的赞赏?有何积极效果? 明确:他首先用比喻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他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 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这里有点劝谏皇帝广开圣听的意思,但 接下来他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则悄悄转换了话题,从君道转到 了臣道,肯定了“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言外之意, 即以此作为学习的楷模,更何况现在唐太宗广开圣听、不耻下问、无所避讳,所 以他们更愿意“罄其狂瞽”,尽其所能。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 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 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这是一项高明的举措,从制度上保 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 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 3、学习第三段 ①重要词汇 任:放纵。 夙:早晨 ②译文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之中多有放纵情性 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就任意赏赐无功的人,发怒时就乱杀无罪的人。因此,国家 遭受损失,造成混乱,没有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我现在从早到晚,无时不把这件 事放在心上,常常希望你们尽情极力规谏。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 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假若自己不能 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③合作探究 本段说了哪两层意思?对今人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 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 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 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应该说唐太宗这个皇帝做得还是很谨慎的,他对于 历代王朝覆亡的教训有着深刻的认识,夙兴夜寐,都在思量如何避免重蹈前代的 覆辙。虽然他没有,也不可能看到中国历朝周期性覆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君主专制
A、本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本段运用了对比、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对比论证: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 都不能使国家太平。这是从反面做的论证,意在说明只有正主和正臣组合,“君 臣相遇,有同鱼水”,才能“海内可安”。 比喻论证:用鱼水关系比喻正直的君主和忠诚正直的臣子的关系。鱼儿 有水才能活,离开了水,就成了枯鱼。还有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就能锯直,比喻 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 举例论证:古圣主有诤臣七人。 B、对唐太宗“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的话应怎样理解? 明确:句中的“不明”“幸”有点谦虚的意思,但却不完全是客套话, 其中也包含着他发自内心的对臣子的感谢以及对“直言鲠议”的渴求。 C、王珪的答话为何能获得唐太宗的赞赏?有何积极效果? 明确:他首先用比喻类比论证的方式开始议论,他用木头经过墨线标定 就能锯直,比喻国君采纳规谏就会圣明。这里有点劝谏皇帝广开圣听的意思,但 接下来他用古圣先王的事例来阐发自己的观点,则悄悄转换了话题,从君道转到 了臣道,肯定了“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的忠直精神。言外之意, 即以此作为学习的楷模,更何况现在唐太宗广开圣听、不耻下问、无所避讳,所 以他们更愿意“罄其狂瞽”,尽其所能。这番议论既颂扬了唐太宗,又表明了自 己的态度,为唐太宗所称赞,由此产生了一个积极的后果:下令从此让谏官“预 闻政事”,凡有所陈奏,一定“虚己纳之”。这是一项高明的举措,从制度上保 证了谏诤官员行使监督权之路的畅通,唐时出现清明盛世,与谏官职权的提高应 该说是有一定关系的。 3、学习第三段 ①重要词汇 任:放纵。 夙:早晨。 ②译文 贞观五年,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自古以来,帝王之中多有放纵情性、 喜怒无常的,高兴时就任意赏赐无功的人,发怒时就乱杀无罪的人。因此,国家 遭受损失,造成混乱,没有不是从这里开始的。我现在从早到晚,无时不把这件 事放在心上,常常希望你们尽情极力规谏。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 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假若自己不能 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 ③合作探究 本段说了哪两层意思?对今人有何借鉴意义? 明确: 这一节唐太宗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臣子规谏的必要性; 二是纳谏的广泛意义。 唐太宗先列举了帝王“任情喜怒”的现象:“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 无罪”,指出这样做的结果就会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唐太宗认 为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应该说唐太宗这个皇帝做得还是很谨慎的,他对于 历代王朝覆亡的教训有着深刻的认识,夙兴夜寐,都在思量如何避免重蹈前代的 覆辙。虽然他没有,也不可能看到中国历朝周期性覆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君主专制
制度本身,但还是认识到帝王一人专制,可能会随个人喜怒处理国家大事的弊端, 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这在他的立场上,在当时社会,都应该说是很 高明的思考。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我做皇帝 的要接受劝谏,你们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 同己意 便即护短不纳”。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强调:“若不能受 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见和建议的 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4、学习第四段 ①重要词语 称:符合。 比:近来。 正人:正直的人 怨滞:怨结于心而阻滞不通。 次第:(言语的)顺序、先后。 ②译文 贞观八年,太宗对侍臣说:“我每次闲居静坐,就自己从内心反省,常 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上不符天意,下为百姓怨恨。只想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 希望自己的视听能与外界相通,使百姓不怀怨结于心。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 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普通奏事,情况尚且如此,更何况想直言规 谏的,一定会畏惧触犯龙鳞。所以每有前来进谏的,纵然所奏之事不符合我的心 意,我也不认为是他忤逆犯上。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 怎敢再说话呢。” ③合作探究 A、在这里,唐太宗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求谏的渴望的? 明确:他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是说他即使在“闲居静坐” 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因此时刻想着要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使自己能够知道外界对于政事的看 法,在百姓心有怨滞之前就弥补自己的过失。 B、“天心”该如何理解呢? 明确: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宣称君权神授,皇帝就是天的儿子,是“代天 巡狩”,但封建王朝的理论家们也不忘给这种没有限制的皇权以一定的限制,方 法之一就是借用天的名义。比如《周书》中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指出如 果你没有德行,即使你是皇帝,上天也是不会辅助你的,相反却可能会惩罚你。 唯恐“为百姓所怨”则容易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有很强的民本主义的倾 向,不管历代统治者在实际中怎么压榨百姓、摧残百姓,在口头上都是以万民父 母自居的。中国的老百姓富有坚韧的精神,不到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们会 直忍耐下去,但这种怨滞不通的情况积蓄久了,一旦爆发出来,势必给君主专制 下的国家致命一击,历朝统治者对此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唐太宗更是多次引用 君舟民水”的比喻来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 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 兢,钳口不言了,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到
制度本身,但还是认识到帝王一人专制,可能会随个人喜怒处理国家大事的弊端, 因此试图通过臣子劝谏进行补充。这在他的立场上,在当时社会,都应该说是很 高明的思考。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纳谏的意义扩展到大臣身上,指出不仅我做皇帝 的要接受劝谏,你们做大臣的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谏语”,不能因为“人言不 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接着又用一个反问做了进一步强调:“若不能受 谏,安能谏人?”这就使得求谏、纳谏的意义扩充了,泛化为听取意见和建议的 意思,这对于今天我们每个人的为人处事无疑都有借鉴意义。 4、学习第四段 ①重要词语 称:符合。 比:近来。 正人:正直的人。 怨滞:怨结于心而阻滞不通。 次第:(言语的)顺序、先后。 ②译文 贞观八年,太宗对侍臣说:“我每次闲居静坐,就自己从内心反省,常 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上不符天意,下为百姓怨恨。只想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 希望自己的视听能与外界相通,使百姓不怀怨结于心。另外,近来看见前来奏事 的人,大都心怀恐惧致使语无伦次。普通奏事,情况尚且如此,更何况想直言规 谏的,一定会畏惧触犯龙鳞。所以每有前来进谏的,纵然所奏之事不符合我的心 意,我也不认为是他忤逆犯上。假若当即对他喝斥责怪,我深怕奏事人心怀恐惧, 怎敢再说话呢。” ③合作探究 A、在这里,唐太宗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求谏的渴望的? 明确:他说“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是说他即使在“闲居静坐” 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 因此时刻想着要得到正直的人来匡扶规谏,使自己能够知道外界对于政事的看 法,在百姓心有怨滞之前就弥补自己的过失。 B、“天心”该如何理解呢? 明确: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宣称君权神授,皇帝就是天的儿子,是“代天 巡狩”,但封建王朝的理论家们也不忘给这种没有限制的皇权以一定的限制,方 法之一就是借用天的名义。比如《周书》中说“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指出如 果你没有德行,即使你是皇帝,上天也是不会辅助你的,相反却可能会惩罚你。 唯恐“为百姓所怨”则容易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有很强的民本主义的倾 向,不管历代统治者在实际中怎么压榨百姓、摧残百姓,在口头上都是以万民父 母自居的。中国的老百姓富有坚韧的精神,不到实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他们会一 直忍耐下去,但这种怨滞不通的情况积蓄久了,一旦爆发出来,势必给君主专制 下的国家致命一击,历朝统治者对此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唐太宗更是多次引用 “君舟民水”的比喻来说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C、为了得到“正人匡谏”,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确:唐太宗认为应该对臣僚多一些宽容,只要有进谏的,纵然“不合 朕心”,也不应该认为是忤逆犯上。如果马上就大声斥责,就怕臣僚心里战战兢 兢,钳口不言了,这样反而堵塞了言路。从前面“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到
“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 心。虽然都是一些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 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5、学习第五段 ①重要词语 信:确实。 属(zhu)文之士:写文章的人。 伎巧之徒:有技艺的人。伎,各种技艺。 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自以为有超人之术,别人赶不上。 ②译文 贞观十六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能正确了解自己的人就明智,但确 实很难做到啊。就像写文章的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都自以为有超人之术,别人 赶不上。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的文词、低 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了。从这说来,国君必须得到辅佐、规谏的臣子,指出 他的过失。一天之中,国事纷繁,由一个人去听政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又怎 能件件事都处理得好呢?我经常想到魏徴遇事随时规谏纠正,许多事都切中我的 过失,就像明洁的镜子照见自己的形体一样,美丑都全然显现。”于是举起酒杯, 赐酒给房玄龄等几人,勉励他们。 ③合作探究 本段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求谏的必要性的 明确:这段话说的也是纳谏的必要性,但论述的角度却有所不同 唐太宗首先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 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常常出现这样 的现象:“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像这样,自己的缺 点一定发现不了。但是一些著名的工匠和文士却不同,他们“商略诋诃”,互相 探讨,互相品评,那些自己看不到的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乃现” 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更何况,在一天之内要 处理万件政事,而且只由皇帝一人“听断”,即使再三思虑劳神,又怎么能件件 处理得好呢?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君主 专制政体的弊端。他当然不可能有这种超前的认识,因为他不可能否定自己的存 在,因此只能在现有的体制内寻找合理的措施消除这种弊端,纳谏是他的第一选 择。接下来,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 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唐太宗在不 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魏徵,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纳谏的典范,一个群臣 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呢? 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徵一样“随事谏诤”。 6、学习第六段 ①重要词语 俎:案板。 十有余人:十几个人。有,通“又” 女工:指女子从事的纺织、刺绣、缝制等工作。 渐:开始。 ②译文
“每有谏者,纵不合朕心,朕亦不以为忤”,为了求谏,唐太宗可以说是煞费苦 心。虽然都是一些小的改变,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贞观之治”局面的开创,不 能不说与他点点滴滴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5、学习第五段 ①重要词语 信:确实。 属(zhu)文之士:写文章的人。 伎巧之徒:有技艺的人。伎,各种技艺。 自谓己长,他人不及:自以为有超人之术,别人赶不上。 ②译文 贞观十六年,太宗对房玄龄等说:“能正确了解自己的人就明智,但确 实很难做到啊。就像写文章的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都自以为有超人之术,别人 赶不上。如著名的工匠和文士,互相品评比较,诋毁斥责,杂乱无章的文词、低 劣的技艺于是就暴露出来了。从这说来,国君必须得到辅佐、规谏的臣子,指出 他的过失。一天之中,国事纷繁,由一个人去听政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又怎 能件件事都处理得好呢?我经常想到魏徴遇事随时规谏纠正,许多事都切中我的 过失,就像明洁的镜子照见自己的形体一样,美丑都全然显现。”于是举起酒杯, 赐酒给房玄龄等几人,勉励他们。 ③合作探究 本段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求谏的必要性的? 明确:这段话说的也是纳谏的必要性,但论述的角度却有所不同。 唐太宗首先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 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常常出现这样 的现象:“属文之士,伎巧之徒,皆自谓己长,他人不及。”像这样,自己的缺 点一定发现不了。但是一些著名的工匠和文士却不同,他们“商略诋诃”,互相 探讨,互相品评,那些自己看不到的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于是乃现”。 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更何况,在一天之内要 处理万件政事,而且只由皇帝一人“听断”,即使再三思虑劳神,又怎么能件件 处理得好呢?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君主 专制政体的弊端。他当然不可能有这种超前的认识,因为他不可能否定自己的存 在,因此只能在现有的体制内寻找合理的措施消除这种弊端,纳谏是他的第一选 择。接下来,他想起了魏徵这位经常“随事谏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 朕失”,他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显露无遗。唐太宗在不 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魏徵,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纳谏的典范,一个群臣 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呢? 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徵一样“随事谏诤”。 6、学习第六段 ①重要词语 俎:案板。 十有余人:十几个人。有,通“又”。 女工:指女子从事的纺织、刺绣、缝制等工作。 渐:开始。 ②译文
贞观十七年,太宗曾经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过去,虞舜制造漆器, 夏禹雕镂案板,当时规谏禹舜的就有十几个人。有关装饰食物器具这些小事,何 必要苦苦规谏?”褚遂良说:“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就会 耽误妇女的工作,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漆器不断做下 去,一定又用金来做。金器不断做下去,一定又用玉来做。所以刚正的臣子一定 在事情开始时加以劝阻。等到过失已多得不能再多时,就没有再规谏的必要了。” 太宗说:“你说的对啊!我所做的事,如果有不妥当的,有的可能才开始,有的 恐怕已快结束,不管哪种情况都应进言规谏。我近来看前代的史书,有的臣子向 国君规谏事情,国君就回答说:‘已经办过了。’或者说:‘已答应过了。’竟 然不为之马上停止并改正错误的做法。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 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到来啊 ③合作探究 本节记录的是一次君臣的对论,话题还是围绕一个事例展开的,从讨 论中,君臣之间有何共识?唐太宗有何不满?提出了什么样的更高要求 明确:唐太宗援引了古时候的一个事例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 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意思就是说,造漆 器、雕镂俎,这都是无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小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苦苦规谏 呢?这有点考禇遂良的意思。褚遂良回答说: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 彩丝带会耽误妇女的工作(指采桑养蚕、纺线织布等工作)。在中国封建社会,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主要的经济形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 的基础,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历朝统治者都制定了扶植农 桑的政策,其中包括爱惜民力,注意使民以时,不耽误农时季节等。造漆器、雕 镂俎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群臣会苦谏。更重要的是此种行为从性质上来讲是 “首创奢淫”,而这恰恰是“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制造 漆器,还会要金器,有了金器,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 会发展成大的错误。因此,谏者实际上是从这些小事中发现了事物发展的苗头, 才极力规谏的。如果等到过失已经很大了再谏,就没有必要了。 对这个回答,唐太宗表示了肯定,但似乎觉着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 无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又对自己的大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 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就是说不管是才有苗头,还是快 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而皇帝本人, 面对这种情况,也决不能以“业已为之”“业已许之”为借口搪塞大臣,而应该 立即“停改”,否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唐太宗 历朝覆亡教训的深刻把握上的,体现了他的谨慎细致 、问题讨论 1、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借鉴意 义? 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 的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 这些段落对于纳谏的论述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 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 拒不接受 2.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贞观十七年,太宗曾经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过去,虞舜制造漆器, 夏禹雕镂案板,当时规谏禹舜的就有十几个人。有关装饰食物器具这些小事,何 必要苦苦规谏?”褚遂良说:“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就会 耽误妇女的工作,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漆器不断做下 去,一定又用金来做。金器不断做下去,一定又用玉来做。所以刚正的臣子一定 在事情开始时加以劝阻。等到过失已多得不能再多时,就没有再规谏的必要了。” 太宗说:“你说的对啊!我所做的事,如果有不妥当的,有的可能才开始,有的 恐怕已快结束,不管哪种情况都应进言规谏。我近来看前代的史书,有的臣子向 国君规谏事情,国君就回答说:‘已经办过了。’或者说:‘已答应过了。’竟 然不为之马上停止并改正错误的做法。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 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到来啊。” ③ 合作探究 本节记录的是一次君臣的对论,话题还是围绕一个事例展开的,从讨 论中,君臣之间有何共识?唐太宗有何不满?提出了什么样的更高要求? 明确:唐太宗援引了古时候的一个事例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 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意思就是说,造漆 器、雕镂俎,这都是无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小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苦苦规谏 呢?这有点考褚遂良的意思。褚遂良回答说: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 彩丝带会耽误妇女的工作(指采桑养蚕、纺线织布等工作)。在中国封建社会,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是社会主要的经济形式,也是整个国民经济 的基础,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历朝统治者都制定了扶植农 桑的政策,其中包括爱惜民力,注意使民以时,不耽误农时季节等。造漆器、雕 镂俎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群臣会苦谏。更重要的是此种行为从性质上来讲是 “首创奢淫”,而这恰恰是“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制造了 漆器,还会要金器,有了金器,可能就想要玉制的器物,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 会发展成大的错误。因此,谏者实际上是从这些小事中发现了事物发展的苗头, 才极力规谏的。如果等到过失已经很大了再谏,就没有必要了。 对这个回答,唐太宗表示了肯定,但似乎觉着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 无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又对自己的大臣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朕所为事, 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就是说不管是才有苗头,还是快 要终结了,都应该进谏,即使不能防微杜渐,也要做到亡羊补牢。而皇帝本人, 面对这种情况,也决不能以“业已为之”“业已许之”为借口搪塞大臣,而应该 立即“停改”,否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这种认识是建立在唐太宗对 历朝覆亡教训的深刻把握上的,体现了他的谨慎细致。 三、问题讨论 1、课文对于纳谏的论述,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什么借鉴意 义? 纳谏指的是上级接受下级的意见,抛掉等级的外衣,它与我们接受别人 的意见是同一个意思。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别人的意见。 这些段落对于纳谏的论述告诉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身的缺点和错误,有时候自己很难发现,别人发现并指出来了,这是对自己有 好处的事情,绝不能因为别人的话不中听,或者认为别人的话揭了自己的短,而 拒不接受。 2.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社 会少有的盛事局面,这与他的一些优秀品格是分不开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 出唐太宗有着以下的品格 (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 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 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 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 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 杜渐,也要亡羊补牢 3、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明君贤臣的身影,如唐太宗一般凭 借虚己求谏而成就大业的人还很多,我们能否找到几个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呢? 尧设“敢谏鼓”、 齐威王一一邹忌、 鲁庄公 曹刿 秦孝公一一商鞅、 刘邦一一樊哙和张良、 朱元璋一一朱 升 4、相反,也有些君主拒绝纳谏,甚至对直言进谏的臣子怀恨在心,打 击报复,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样的君主呢?(团目塞听、夜郎自大、刚愎 自用、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独断专行)这样的人最终难免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我们能否在历史上找出可以证明的实例? 夏桀一一关龙逢、 商纣王一一比干 周历王——召公 蔡桓公一一扁鹊、 楚怀王一一屈原、 吴王夫差一一伍子 胥 项羽一一—范增、 隋炀帝 5、尝试一下,把君主是否虚己纳谏的正反两方面例子用排比句的形式表 述出来 句式: 果 又哪 能 如:如果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又哪能开创“贞观之治” 的太平盛世? 如果当初商纣王听从比干的良言, 又哪能落得个 国破人亡的下场 四、唐太宗的“三镜” 原文 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 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 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
唐太宗是一位很英明的封建君主,他开创了“贞观之治”这样的封建社 会少有的盛事局面,这与他的一些优秀品格是分不开的。从课文中,我们可以看 出唐太宗有着以下的品格: (1)勤于政事。他希望得到大臣的规谏,以匡救自己的过失,对此“夙 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2)虚怀若谷。为了求谏,他放下架子,“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 为了防止大臣因恐惧堵塞言路,“每有谏者”,纵使不合他的心思,也“不以为 忤”。 (3)宽厚体谅。对大臣进谏时的心情和处境表示理解,努力创造一种君 臣相得的良好氛围。 (4)处事谨慎。时常将前代帝王覆亡的教训挂在嘴边,提醒自己和大臣。 即使在“闲居静坐”的时候,也在反省自己的行为,唯恐出了差错,“上不称天 心,下为百姓所怨”。古时谏者“及其满盈,无所复谏”,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目的在于不能防微 杜渐,也要亡羊补牢。 3、往事越千年,历史的风尘不能遮掩明君贤臣的身影,如唐太宗一般凭 借虚己求谏而成就大业的人还很多,我们能否找到几个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呢? 尧设“敢谏鼓”、 齐威王——邹忌、 鲁庄公 ——曹刿 秦孝公——商鞅、 刘邦——樊哙和张良、 朱元璋——朱 升 4、相反,也有些君主拒绝纳谏,甚至对直言进谏的臣子怀恨在心,打 击报复,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这样的君主呢?(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刚愎 自用、自以为是、一意孤行、独断专行)这样的人最终难免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我们能否在历史上找出可以证明的实例? 夏桀——关龙逢、 商纣王——比干、 周厉王——召公 蔡桓公——扁鹊、 楚怀王——屈原、 吴王夫差——伍子 胥 项羽——范增、 隋炀帝 5、尝试一下,把君主是否虚己纳谏的正反两方面例子用排比句的形式表 述出来: 句式: 如 果 ,又哪 能 ? 如:如果 当初唐太宗不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又哪能 开创“贞观之治” 的太平盛世? 如果 当初商纣王听从比干的良言, 又哪能 落得个 国破人亡的下场 四、唐太宗的“三镜” 原文 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 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 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
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 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 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 朕亡一镜矣!” 译文 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 来不绝。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 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戊辰(十 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 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徴的妻子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 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 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徴灵车痛哭,非常悲哀。太宗 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 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 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 绝好的镜子。 赏析 在人的行为的改进方式上,人们往往选择“以人为镜”而非纯粹的“内 省”,实际上是效率选择的结果,其原因:第一:纯粹内省的前提是完全理性, 获取完全理性的成本是极其高昂和不现实的;因而人是有限理性的而不是完全理 性的;第二,“以人为镜”提供了更高的效率,效率源泉是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 有效的基准参照体系。我们都知道唐朝历史上的著名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其 缔造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唐太宗能够缔造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辉煌呢?我们 自然而然会联想到他的治国之道:他不断地反省自己,倾听和采纳大臣的良谏, 以尽量避免自己的过失给国家带来祸患。其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唐太宗与 魏征之间“以人为镜”的典故了。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叹曰:"夫以铜为镜,可 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 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 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徵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 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 朕亡一镜矣!” 译文 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 来不绝。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 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戊辰(十 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 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 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 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灵车痛哭,非常悲哀。太宗 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 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 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 绝好的镜子。” 赏析 在人的行为的改进方式上,人们往往选择“以人为镜”而非纯粹的“内 省”,实际上是效率选择的结果,其原因:第一:纯粹内省的前提是完全理性, 获取完全理性的成本是极其高昂和不现实的;因而人是有限理性的而不是完全理 性的;第二,“以人为镜”提供了更高的效率,效率源泉是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 有效的基准参照体系。我们都知道唐朝历史上的著名太平盛世“贞观之治”,其 缔造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何唐太宗能够缔造历史上少有的盛世辉煌呢?我们 自然而然会联想到他的治国之道:他不断地反省自己,倾听和采纳大臣的良谏, 以尽量避免自己的过失给国家带来祸患。其中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唐太宗与 魏征之间“以人为镜”的典故了。魏征死后,唐太宗伤叹曰:"夫以铜为镜,可 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已 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