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
第8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3.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概述 1802年被人们发现 1955年以前,一直未用于分析化学,为什么? 澳大利亚物理学家Walsh A(瓦尔西)发表了著名论文: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之后迅速发展。特点: (1)检出限低,10-10~10-14g; (2)准确度高,1%5%; (3)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 (4)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 局限性: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因难、不能同时多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法(A)
3.1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概述 1802年被人们发现 1955年以前,一直未用于分析化学,为什么? 澳大利亚物理学家 Walsh A(瓦尔西)发表了著名论文: 《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奠定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础,之后迅速发展。特点: (1) 检出限低,10-10~10-14 g; (2) 准确度高,1%~5%; (3) 选择性高,一般情况下共存元素不干扰; (4) 应用广,可测定70多个元素(各种样品中); 局限性: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同时多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法(A)
定义: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物质 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通常 是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 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定义: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物质 所产生的原子蒸气对特定谱线(通常 是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 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8-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共振线与吸收线 共振线: 吸收的辐射能使基态原子跃迁到能量最低 的激发态时,产生的吸收线叫N 原子结构不同对辐射的吸收不同 共振吸收线不同 通常选择元素最灵敏的第一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8-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一、共振线与吸收线 共振线: 吸收的辐射能使基态原子跃迁到能量最低 的激发态时,产生的吸收线叫~ 原子结构不同 对辐射的吸收不同 共振吸收线不同 通常选择元素最灵敏的第一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8-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原子蒸气在特征频率V。处有吸 收线。由此可见,吸收线具有二 定的宽度,称之为谱线轮廓。 吸收线轮廓可用吸收线的半宽度来表 征,中心频率用V。、中心波长用表 示,半宽度用△V或△表征,峰值吸收 图8-3Iy与v的关系 一半处的频率或波长称吸收线的半宽 度,约为10-3~10-2nm
图8-3 IV与v的关系 原子蒸气在特征频率 v0 处有吸 收线。由此可见,吸收线具有一 定的宽度,称之为谱线轮廓。 吸收线轮廓可用吸收线的半宽度来表 征,中心频率 用ν0 、中心波长用λ0表 示,半宽度用Δν或Δλ表征,峰值吸收 一半处的频率或波长称吸收线的半宽 度,约为10-3~10-2nm 8-2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1)自然宽度 谱线的固有宽度称自然宽度,以△y、△表示,激发态 原子的平均寿命越短,能级宽度越宽,谱线的自然宽度 越大。不同的谱线具有不同的△vx、△y (2)多普勒(Doppler)变宽 多普勒变宽以△vD、△,表示,它是由原子在空间作相 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又称热变宽,它是谱线变宽的 主要因素。 △',=7.16×10-7.V A T △2p=7.16×10-7.1
(1)自然宽度 谱线的固有宽度称自然宽度,以ΔνN、 ΔλN表示,激发态 原子的平均寿命越短,能级宽度越宽,谱线的自然宽度 越大。不同的谱线具有不同的ΔνN、 ΔλN (2)多普勒(Doppler)变宽 多普勒变宽以ΔνD、 ΔλD表示,它是由原子在空间作相 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又称热变宽,它是谱线变宽的 主要因素。 r D r A T A T V V 0 7 0 7 7.16 10 7.16 10 D
温度越高,原子的相对热运动越剧烈,热变宽 增大,通常△为10410-3m。 (3)压力变宽 由同种辐射原子间相互碰撞而产生的赫尔兹马 克变宽(Holtzmark),或称共振变宽,以△R表示; 不同种原子相互碰撞产生的变宽叫洛伦兹变宽 (Lorentz),以△,压力越大,碰撞变宽愈严重, 因此,碰撞变宽又称压力变宽。 谱线变宽往往会导致原子吸收分析灵敏度降低
温度越高,原子的相对热运动越剧烈,热变宽 增大,通常ΔλN为10-4~10-3nm。 (3)压力变宽 由同种辐射原子间相互碰撞而产生的赫尔兹马 克变宽(Holtzmark),或称共振变宽,以ΔλR表示; 不同种原子相互碰撞产生的变宽叫洛伦兹变宽 (Lorentz),以ΔλL。压力越大,碰撞变宽愈严重, 因此,碰撞变宽又称压力变宽。 谱线变宽往往会导致原子吸收分析灵敏度降低
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吸收定量基础 二、基态原子数与激发态原子数的分布 在一定的热平衡状态下, N gie No 80 温度愈大,NN值愈大,激发能E愈小,NN值愈大。 (大多数元素的NN都小于1%,可用N代表原子化器中的原子总数N。)
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吸收定量基础 二、基态原子数与激发态原子数的分布 在一定的热平衡状态下, 温度愈大,Ni /N0值愈大,激发能Ei愈小,Ni /N0值愈大。 (大多数元素的Ni /N0都小于1%,可用N0代表原子化器中的原子总数N。) ( ) 0 0 k T E i i i e g g N N
大多数元素的NN值很小,即原子蒸气中 激发态原子数远小于基态原子数,火焰中 基态原子数占绝对多数,激发态原子数N: 可忽略不计,即可用基态原子数N代表吸 收辐射的原子总数
大多数元素的Ni /N0值很小,即原子蒸气中 激发态原子数远小于基态原子数,火焰中 基态原子数占绝对多数,激发态原子数Ni 可忽略不计,即可用基态原子数N0代表吸 收辐射的原子总数
1 A=Ig Iy 0.434K1 2 In 2 K .kN 2 In 2 A=0.434 kNI π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基础,当吸收厚度一定时,在 一定的条件下,峰值吸收测量的吸光度与被测元素的含 量成线性关系
K l I I A lg 0.434 0 K kN D 2 ln2 0 A kNl D 2 ln2 0.434 A Kc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基础,当吸收厚度一定时,在 一定的条件下,峰值吸收测量的吸光度与被测元素的含 量成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