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学案 编辑:鲁辉艳 审核:钟凤罗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背诵文中名句 2分析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重点: 1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理解“春秋笔法 难点 春秋笔法的内涵 第一课时 、文学常识简介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 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2.《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3.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14年,是中国历史上有 名的暴君 4.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预学检测 正音 )不有初 奢靡 )靡靡( 之音 衣冠() 弱冠() 冠()状动脉 骤( )然 衮 翳( 箪()食()壶浆厌恶()恶()心恶()人 宿舍( 住一宿() 星宿( 通假字 1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 通 宣子田于首山 3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4反不讨贼 (((( 通通通 5衮职有阙 通 三初步感知全文 自读课文,学生自行疏通文意,质疑文中字词。 四自主思考 1晋灵公不君,表现在哪几件事情上? 2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有哪些事情可以体现? 五合作探究
1 《晋灵公不君》学案 编辑:鲁辉艳 审核:钟凤罗 教学目标: 1 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背诵文中名句。 2 分析人物形象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 重点: 1 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 理解“春秋笔法”。 难点: 春秋笔法的内涵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简介 1.《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西汉初称《左氏春秋》。后又称《春秋左氏 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2.《晋灵公不君》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一句话“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 3.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 14 年,是中国历史上有 名的暴君。 4.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二、预学检测 正音 靡( )不有初 奢靡( ) 靡靡( )之音 衣冠( ) 弱冠( ) 冠( )状动脉 骤( )然 衮( )职 翳( ) 箪( )食( )壶浆 厌恶( ) 恶( )心 恶( )人 宿舍( ) 住一宿( ) 星宿( ) 通假字 1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 ( 通 ) 2宣子田于首山 ( 通 ) 3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 通 ) 4反不讨贼 ( 通 ) 5衮职有阙 ( 通 ) 三初步感知全文 自读课文,学生自行疏通文意,质疑文中字词。 四自主思考 1晋灵公不君,表现在哪几件事情上? 2赵盾作为“古之良大夫”有哪些事情可以体现? 五合作探究
文中三个武士的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你认为哪个人物最精彩? 六课后训练: 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赋税。以 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而 3."宰夫腼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过朝一 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怎样解释? 5."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补过 衮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翻译 7."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患 贼 8."晋侯饮(yin)赵盾酒 9."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 10.斗且出"中的"且"的解释?且 11."提弥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释? 12."赵盾弑其君"中"弑"的解释? 第二课时 检测 翻译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4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5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6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7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8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 越竞乃免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二整体感知课文 阅读课文,回顾内容。学生质疑 三自主思考
2 文中三个武士的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你认为哪个人物最精彩? 六课后训练: 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赋税。以--- 2."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而--- 3."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夫人载以过朝。过朝--- 4."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中"莫之继也"怎样解释? 5."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补过---- 衮---- 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的翻译------ 7."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患---- 贼---- 8."晋侯饮(yìn)赵盾酒" 饮---- 9."公嗾夫獒焉"中的"嗾"、"夫"、"獒"的意思各是什么? 10. 斗且出"中的"且"的解释? 且---- 11."提弥明死之"中"死之"的解释? 12."赵盾弑其君"中"弑"的解释? 第二课时 一检测 翻译 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3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4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5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6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7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8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 越竟乃免。 9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二 整体感知课文 阅读课文,回顾内容。学生质疑。 三自主思考
孔子称赞董狐为“良史”,而认定“赵盾弑君”的理由是什么?从中体现了哪些 儒家思想 四合作探究 如何看待董狐的“春秋笔法”,结合现代观念谈谈你的看法 五作业 阅读指南 第三课时 整体感知课文 背诵文中名句 二自主思考 “春秋笔法”在文中的艺术体现。 1情节曲折,跌宕多姿。(举例说明) 2叙事详而博。(举例说明) 材料选取富有表现力。(举例说明) 三合作探究 阅读,《怎样研究中国历史》 四作业预习《直书》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了解刘知几的“直书”说及我国古代史学实录的优良传统 知识连接 刘知几(661-721)唐代著名史学家。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 (680)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 郎等职,兼修国史。刘知几不满于当时史馆制度的混乱和监修贵臣对修史工作的横加干涉, 于景龙二年(708)辞去史职,“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 必须具备史学、史才、史识“三长”的论点。史学,是历史知识: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
3 孔子称赞董狐为“良史”,而认定“赵盾弑君”的理由是什么?从中体现了哪些 儒家思想? 四合作探究 如何看待董狐的“春秋笔法”,结合现代观念谈谈你的看法。 五作业 阅读指南 第三课时 一整体感知课文 背诵文中名句 二自主思考 “春秋笔法”在文中的艺术体现。 1情节曲折,跌宕多姿。(举例说明) 2叙事详而博。(举例说明) 3材料选取富有表现力。(举例说明) 三合作探究 阅读,《怎样研究中国历史》 四作业 预习《直书》。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意。 2、了解刘知几的“直书”说及我国古代史学实录的优良传统。 一知识连接 刘知几 (661―721)唐代著名史学家。字子玄,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 (680)举进士。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开始担任史官,撰起居注,历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 郎等职,兼修国史。刘知几不满于当时史馆制度的混乱和监修贵臣对修史工作的横加干涉, 于景龙二年(708)辞去史职,“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刘知几第一次提出了史学家 必须具备史学、史才、史识“三长”的论点。史学,是历史知识;史才,是研究能力和表述
技巧。史识,是历史见解:“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的。史识的核心是忠于历 史事实,秉笔直书 《史通》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通》分为内外篇,共20卷。其中内篇39篇,主 要阐述史书的体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13篇,论述史官的建置沿革、史书的源流和古人著 述的得失。内篇中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早已亡佚,因此现在见到的《史通》只有 49篇,共八万余字。其中,内篇的《六家》《二体》和外篇的《史官建置》《古今正史》是全 书的纲领。 二整体感知文章 自读文章,自疑。同学或老师解答。 三自主探究 1“直书”的含义是什么 2世人为了生存,大多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对于修史的人来说,有什么特别要 求 四合作探究 第四段是全文总结。指出了直书与曲笔的价值有何不同?对后来的史家提出了什么希 五知识拓展 推荐文章钱穆《国史大纲引论》
4 技巧。史识,是历史见解;“三长”必须兼备,而史识又是最重要的。史识的核心是忠于历 史事实,秉笔直书。 《史通》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史通》分为内外篇,共20卷。其中内篇39篇,主 要阐述史书的体裁体例和编撰方法。外篇13篇,论述史官的建置沿革、史书的源流和古人著 述的得失。内篇中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早已亡佚,因此现在见到的《史通》只有 49篇,共八万余字。其中,内篇的《六家》《二体》和外篇的《史官建置》《古今正史》是全 书的纲领。 二整体感知文章 自读文章,自疑。同学或老师解答。 三自主探究 1“直书”的含义是什么? 2 世人为了生存,大多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对于修史的人来说,有什么特别要 求? 四合作探究 第四段是全文总结。指出了直书与曲笔的价值有何不同?对后来的史家提出了什么希 望? 五 知识拓展 推荐文章 钱穆《国史大纲 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