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 审核:王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8题,1、2、5、6、7、15题为选择题,其余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 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和名著阅读(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嫡庶(shu)肘腋(zh)禅让(shan)钟灵毓秀(yu) B.蹂躏(lin)睥睨(bi)葳蕤(ru1)苦心孤诣(yi) C.整饬(chi)苔藓(xian)蜗居(wo) 訇然回响(hong) D.蹊跷(qi)告罄(qing)衣襟(jn) 稗官野史(bei)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模式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为人们所认识, 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恶化已被确认。 B.北宋后期是填词艺术、创作技巧愈益成熟的时代,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 使填词、创作达到宋词的高峰 C.当徜徉在议论性散文的小径上时,你是自由的,那些曲曲弯弯的小道,伸向远方,也 许并不清晰,但你在漫不经心中或许会忽有所悟。 D.叙事性散文往往允许作者跳到前面来,阐释一回,抒发一番,它也许不像小说或戏剧 那样能使读者设身处地,但自有它动人心魄的地方 3.仿照例句,另选两个对象,设计一组对话。要求:表达一定的意蕴,句式大体一致。(4分) 太阳与彩虹的对话 太阳:你为什么光彩绚丽 彩虹:因为我曾在风雨中穿行。 4.名著阅读(5分,每空1分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有仁爱诚义、三顾茅庐的 君主 有义勇傲慢、大意失荆州的战将(2) 有刚愎自用、失守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 160 分) 审核:王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8 题,1、2、5、6、7、15 题为选择题,其余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的答 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和名著阅读(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 分) A.嫡庶. (shù) 肘.腋(zhě) 禅.让(shàn) 钟灵毓.秀(yù) B.蹂躏. (lìn) 睥.睨(bì) 葳蕤.(ruí) 苦心孤诣.(yì) C.整饬. (chì) 苔藓.(xiǎn) 蜗.居(wō) 訇.然回响(hōng) D.蹊.跷 (qī) 告罄.(qìng) 衣襟.(jīn) 稗.官野史(bēi)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模式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为人们所认识, 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恶化已被确认。 B.北宋后期是填词艺术、创作技巧愈益成熟的时代,浓郁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艺术表现 使填词、创作达到宋词的高峰。 C.当徜徉在议论性散文的小径上时,你是自由的,那些曲曲弯弯的小道,伸向远方,也 许并不清晰,但你在漫不经心中或许会忽有所悟。 D.叙事性散文往往允许作者跳到前面来,阐释一回,抒发一番,它也许不像小说或戏剧 那样能使读者设身处地,但自有它动人心魄的地方。 3. 仿照例句,另选两个对象,设计一组对话。要求:表达一定的意蕴,句式大体一致。(4 分) 太阳与彩虹的对话 太阳:你为什么光彩绚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彩虹:因为我曾在风雨中穿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5 分,每空 1 分)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系列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有仁爱诚义、三顾茅庐的 君主 (1) ,有义勇傲慢、大意失荆州的战将 (2) ,有刚愎自用、失守
街亭的(3)。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写过一部小说表现渔夫桑提亚哥战胜凶猛的大马林鱼和凶恶的鲨鱼 的故事,该小说的名称是 (4)》。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5)》描写 了丹麦王子为父报仇,杀死叔父,并最终在宫廷决战中中毒剑身亡的故事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张煌言字玄着,别号苍水,崇祯王午举人,抗清勇士,其自叙略云 余自乙酉倡义,距今十五年,栖山踏海,艰苦备尝;其间三入长江,登金山,掠瓜洲 仪征,师徒单弱,迄无成绩。今岁仲夏,郑延平全师北出,以余熟江上形势,推督前部。时 敌于金焦间横铁索绝流,夹岸列西洋大炮,守御甚严。余引舟入江,乘风溯流而进,方过焦 山,风急甚,急叱舟人断索鼓棹;两岸炮轰如雷,弹飞若电,共总百艘,得至金山者,十七 舟而已。翌日延平克瓜洲,将济师铁瓮③。余请独率标下直捣观音门,以制留都之援。将至 仪征,吏民赍版图来迎,鹢首所过,一二遗老皆焚香相送。进次六合,得报,知润州已下。 余意延平由陆逐北,不三日当达石头。不料仍由水道,海船行迟。余抵观音门,再越宿,见 陆信杳然,乃移泊江浦,发轻舟,先上芜湖。比延平至,达七里滩洲,方与余商略攻建业 而上流捷音至矣!延平以芜湖咽喉之地,属余统本辖戈船往赴。临发,余谓延平师久易生他 变,宜乘朝气,分兵袭取旁郡邑,使金陵为孤注,然后以全力搏之;不可先挫锐于坚城之下。 延平唯唯 七夕,余至芜湖,传檄郡邑,致书缙绅,大江南北来归者数十城。四方豪雄,往往诣军 门受约束,请归旗相应。既降宁国,直取九江,不料延平忽弃余言,不急进攻,又师无纪律 敌人攻暇,竟至大败。余既得报,犹以石头即偶挫,未必遽登舟;即登舟,未必遽扬帆;故 且退治芜湖,弹压上流。更不料延平胆怯,并瓜、润弃之而走矣。余时进退维谷,不得巳西 趋鄱阳,欲号召九江义勇,为再举计;奈人心已散,师溃铜陵,弃舟登陆,追兵至,突围得 出;顾视左右,止一僮自随焉。”其自叙如此。 其后煌言间关百折,得还海边,树旗鸣角。旧校∂某利赏,执归宁波,后戮于杭州,埋 骨于南屏③之阴。 (选自吴伟业《张煌言殉节始末》,有删改) 注释:①铁瓮,润州,都是指镇江。②校:低级军官。③南屏:山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掠瓜洲、仪征 掠:攻打,攻下 B.推督前部 督:率领 C.以制留都之援 制:牵制 D.其后煌言间关百折 间关:鸟鸣声 6.下列各句中,全都能直接表现张煌言“忠勇不惧”的一组是(3分) ①余引舟入江,乘风溯流而进②将至仪征,吏民赍版图来迎 ③余请独率标下直捣观音门④今岁仲夏,郑延平全师北出
街亭的 (3) 。 美国作家海明威曾写过一部小说表现渔夫桑提亚哥战胜凶猛的大马林鱼和凶恶的鲨鱼 的故事,该小说的名称是《 (4)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 (5) 》描写 了丹麦王子为父报仇,杀死叔父,并最终在宫廷决战中中毒剑身亡的故事。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张煌言字玄着,别号苍水,崇祯壬午举人,抗清勇士,其自叙略云: “余自乙酉倡义,距今十五年,栖山踏海,艰苦备尝;其间三入长江,登金山,掠.瓜洲、 仪征,师徒单弱,迄无成绩。今岁仲夏,郑延平全师北出,以余熟江上形势,推督.前部。时 敌于金焦间横铁索绝流,夹岸列西洋大炮,守御甚严。余引舟入江,乘风溯流而进,方过焦 山,风急甚,急叱舟人断索鼓棹;两岸炮轰如雷,弹飞若电,共总百艘,得至金山者,十七 舟而已。翌日延平克瓜洲,将济师铁瓮①。余请独率标下直捣观音门,以制.留都之援。将至 仪征,吏民赍版图来迎,鹢首所过,一二遗老皆焚香相送。进次六合,得报,知润州已下。 余意延平由陆逐北,不三日当达石头。不料仍由水道,海船行迟。余抵观音门,再越宿,见 陆信杳然,乃移泊江浦,发轻舟,先上芜湖。比延平至,达七里滩洲,方与余商略攻建业, 而上流捷音至矣!延平以芜湖咽喉之地,属余统本辖戈船往赴。临发,余谓延平师久易生他 变,宜乘朝气,分兵袭取旁郡邑,使金陵为孤注,然后以全力搏之;不可先挫锐于坚城之下。 延平唯唯。 七夕,余至芜湖,传檄郡邑,致书缙绅,大江南北来归者数十城。四方豪雄,往往诣军 门受约束,请归旗相应。既降宁国,直取九江,不料延平忽弃余言,不急进攻,又师无纪律, 敌人攻暇,竟至大败。余既得报,犹以石头即偶挫,未必遽登舟;即登舟,未必遽扬帆;故 且退治芜湖,弹压上流。更不料延平胆怯,并瓜、润弃之而走矣。余时进退维谷,不得已西 趋鄱阳,欲号召九江义勇,为再举计;奈人心已散,师溃铜陵,弃舟登陆,追兵至,突围得 出;顾视左右,止一僮自随焉。”其自叙如此。 其后煌言间关..百折,得还海边,树旗鸣角。旧校②某利赏,执归宁波,后戮于杭州,埋 骨于南屏③之阴。 (选自吴伟业《张煌言殉节始末》,有删改) 注释:①铁瓮,润州,都是指镇江。②校:低级军官。③南屏:山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掠.瓜洲、仪征 掠:攻打,攻下 B.推督.前部 督:率领 C.以制.留都之援 制:牵制 D.其后煌言间关..百折 间关:鸟鸣声 6.下列各句中,全都能直接表现张煌言“忠勇不惧”的一组是(3 分) ①余引舟入江,乘风溯流而进 ②将至仪征,吏民赍版图来迎 ③余请独率标下直捣观音门 ④今岁仲夏,郑延平全师北出
⑤欲号召九江义勇,为再举计 ⑥其后煌言间关百折,得还海边,树旗鸣角 A.①④⑥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末张煌言带头起义,受尽艰难困苦,曾与郑延平一起坚持抗清,表现了对明王朝 的忠勇。 B.张煌言坚持抗清斗争,足迹遍及瓜州、仪征、镇江、芜湖、南京、宁国、九江、鄱 阳、铜陵、宁波、杭州等地。 C.张煌言曾与郑延平一起共同抗击清兵,但后来,郑延平因种种原因没有采纳张煌言 的意见,弃城而逃,致使张煌言进退两难。 D.张煌言忠于明朝,奋勇抗清,历经艰险和种种曲折,最后却被原部下抓获,导致遇 难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将至仪征,吏民赍版图来迎,鹢首所过,一二遗老皆焚香相送。(3分 (2)旧校某利赏,执归宁波,后戮于杭州,埋骨于南屏之阴。(4分) (3)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3分)(韩愈《进学解》)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喜迁莺 蔡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 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 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橐鞬,指装甲胄、弓箭的袋子 (1)“陇上铁衣寒早”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其与前后诗句在内容表达上有何关 联?请作简要分析。(2分) (2)上阕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3)全词以“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作结,对此有人认为其在感情表达上 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请作说明。(4分)
⑤欲号召九江义勇,为再举计 ⑥其后煌言间关百折,得还海边,树旗鸣角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明末张煌言带头起义,受尽艰难困苦,曾与郑延平一起坚持抗清,表现了对明王朝 的忠勇。 B.张煌言坚持抗清斗争,足迹遍及瓜州、仪征、镇江、芜湖、南京、宁国、九江、鄱 阳、铜陵、宁波、杭州等地。 C.张煌言曾与郑延平一起共同抗击清兵,但后来,郑延平因种种原因没有采纳张煌言 的意见,弃城而逃,致使张煌言进退两难。 D.张煌言忠于明朝,奋勇抗清,历经艰险和种种曲折,最后却被原部下抓获,导致遇 难。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将至仪征,吏民赍版图来迎,鹢首所过,一二遗老皆焚香相送。(3 分) ▲ ▲ ▲ (2) 旧校某利赏,执归宁波,后戮于杭州,埋骨于南屏之阴。(4 分) ▲ ▲ ▲ (3) 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 (3 分)(韩愈《进学解》) ▲ ▲ ▲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喜迁莺 蔡 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古垒,黄云衰草。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 壮,尽道君恩须报。塞垣乐,尽橐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岁华向 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注:橐鞬,指装甲胄、弓箭的袋子。 (1)“陇上铁衣寒早”一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其与前后诗句在内容表达上有何关 联?请作简要分析。(2 分) ▲ ▲ ▲ (2)上阕写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 分) ▲ ▲ ▲ (3)全词以“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作结,对此有人认为其在感情表达上 既有积极因素,又有消极因素,请作说明。(4 分) ▲ ▲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潮水连海平,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星垂平野阔, (杜甫《旅夜书怀》) (3)明月松间照 (王维《山居秋暝》 (4)帘外雨潺潺, 罗衾不耐五更寒 (李煜《浪淘沙令》) 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秦观《踏莎行》) (6)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 (8)独学而无友 (《礼记·杂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门孔 余秋雨 直到今天,谢晋的小儿子阿四,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 大家觉得,这次该让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么解释,他诚实的眼神告诉你,他还是不 知道 十几年前,同样弱智的阿三走了,阿四不知道这位小哥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 给阿四解释死亡;两个月前,阿四的大哥谢衍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 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现在,爸爸自己走了,阿四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家里只剩下了他 和八十三岁的妈妈,阿四已经不想听解释。谁解释,就是谁把小哥、大哥、爸爸弄走了。他 就一定跟着走,去找 阿三还在的时候,谢晋对我说:“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趴在门孔上磨的。 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 谢晋说的门孔,俗称“猫眼”,对阿三来说,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 等待。他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因为爸爸毎时毎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 掉第一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 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退。 有一次,谢晋与我长谈,说起在封闭的时代要在电影中加入一点人性的光亮是多么不容 易。我突然产生联想,说:“谢导,你就是阿三!你的门孔,也成了全国观众的门孔。不管 什么时节,一个玻璃亮眼,大家从那里看到了很多风景,很多人性。你的优点也与阿三一样 那就是无休无止地坚持。” 谢晋在六十岁的时候对我说:“现在,我总算和全国人民一起成熟了!”“文革”以后 的他,不再在时代话语的缝隙中捕捉人性,而是反过来,以人性的标准来拷问时代了。“成 熟”后的谢晋让全国观众眼睛一亮。他成了万人瞩目的思想者,思考着如何用镜头震撼全民 族的心灵。没有他,那些文学描写只在一角流传;有了他,一座座通向亿万观众的桥梁搭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潮水连海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星垂平野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旅夜书怀》) (3)明月松间照, 。 (王维《山居秋暝》) (4)帘外雨潺潺,______________。罗衾不耐五更寒。 (李煜《浪淘沙令》) (5)___________________,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秦观《踏莎行》) (6)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论语》) (8)独学而无友, 。 (《礼记•杂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门 孔 余秋雨 直到今天,谢晋的小儿子阿四,还不知道 ...“死亡”是什么。 大家觉得,这次该让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么解释,他诚实的眼神告诉你,他还是不. 知道..。 十几年前,同样弱智的阿三走了,阿四不知道 ...这位小哥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说,别 给阿四解释死亡;两个月前,阿四的大哥谢衍走了,阿四不知道 ...他到哪里去了,爸爸对大家 说,别给阿四解释死亡;现在,爸爸自己走了,阿四不知道 ...他到哪里去了,家里只剩下了他 和八十三岁的妈妈,阿四已经不想听解释。谁解释,就是谁把小哥、大哥、爸爸弄走了。他 就一定跟着走,去找。 阿三还在的时候,谢晋对我说:“你看他的眉毛,稀稀落落,是整天趴在门孔上磨的。 只要我出门,他就离不开门了,分分秒秒等我回来。” 谢晋说的门孔,俗称“猫眼”,对阿三来说,这个闪着亮光的玻璃小孔,是一种永远的 等待。他不允许自己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因为爸爸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他不能漏 掉第一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他都在那里看。双脚麻木了,脖子酸痛了,眼睛迷糊了,眉 毛脱落了,他都没有撤退。 有一次,谢晋与我长谈,说起在封闭的时代要在电影中加入一点人性的光亮是多么不容 易。我突然产生联想,说:“谢导,你就是阿三!你的门孔,也成了全国观众的门孔。不管 什么时节,一个玻璃亮眼,大家从那里看到了很多风景,很多人性。你的优点也与阿三一样, 那就是无休无止地坚持。” 谢晋在六十岁的时候对我说:“现在,我总算和全国人民一起成熟了!”“文革”以后 的他,不再在时代话语的缝隙中捕捉人性,而是反过来,以人性的标准来拷问时代了。“成 熟”后的谢晋让全国观众眼睛一亮。他成了万人瞩目的思想者,思考着如何用镜头震撼全民 族的心灵。没有他,那些文学描写只在一角流传;有了他,一座座通向亿万观众的桥梁搭了
起来。于是,由于他,整个民族在电影院的黑暗空间里经历了一个艰难而美丽的苏醒过程, 就像罗丹雕塑《青铜时代》传达的那种象征气氛 那些年的谢晋,大作品一部接着一部,部部深入人心,真可谓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云 蒸霞蔚。 他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担回到家却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 他与夫人生了四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 步走回家门的图像,不能不让人一次次落泪。落泪,不是出于—种同情,而是为了一种伟大。 一个错乱的精神漩涡,能够生发岀伟大的精神力量吗?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 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无论什么人到他家,他总是介绍自己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然后隆重 请出。这种亳不掩饰的坦荡,让人百脉俱开。在客人面前,弱智儿子的毎一个笑容和动作, 在谢晋看来就是人类最本原的可爱造型,因此满眼是欣赏的光彩。他把这种光彩,带绐了整 个门庭,也带给了所有的客人 他有时也会带着儿子出行。有一次去浙江衢州,坐了一辆面包车,路上要好几个小时 阿四同行。坐在前排的谢晋过一会儿就要回过头来问:“阿四累不累?”“阿四好吗?”“阿 四要不要睡一会儿?″毎次回头,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此刻,他上海的家,只剩下了阿四。他的夫人因心脏问题,住进了医院。 阿四不像阿三那样成天在门孔里观看。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任务是为爸爸拿包、拿鞋。每 天早晨爸爸岀门了,他把包递给爸爸,并把爸爸换下的拖鞋放好。晚上爸爸回来,他接过包, 再递上拖鞋 好几天,爸爸的包和鞋都在,人到哪里去了?他不知道。他有点奇怪,却在耐心等待。 突然来了很多人,在家里摆了一排排白色的花。 白色的花越来越多,家里放满了。他从门孔里往外一看,还有人送来。阿四穿行在白花 间,突然发现,白花把爸爸的拖鞋遮住了。他弯下腰去,拿岀爸爸的拖鞋,小心放在门边 这个白花的世界,今天就是他一个人,还有一双鞋。 (节选自余秋雨同名散文,有删改) 11.文章开头三段反复强调阿四“不知道……”,这样表达表达有什么作用?(6分) 12.作者说“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6分) 13.文章最后两段在艺术表现上有何特色,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5分 14.请探究“门孔”有哪几层含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5~17题
起来。于是,由于他,整个民族在电影院的黑暗空间里经历了一个艰难而美丽的苏醒过程, 就像罗丹雕塑《青铜时代》传达的那种象征气氛。 那些年的谢晋,大作品一部接着一部,部部深入人心,真可谓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云 蒸霞蔚。 他在中国创建了一个独立而庞大的艺术世界,但回到家,却是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天地。 他与夫人生了四个小孩,脑子正常的只有一个。每天傍晚,他那高大而疲惫的身影一步 步走回家门的图像,不能不让人一次次落泪。落泪,不是出于一种同情,而是为了一种伟大。 一个错乱的精神漩涡,能够生发出伟大的精神力量吗?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 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无论什么人到他家,他总是介绍自己两个儿子的特殊情况,然后隆重 请出。这种毫不掩饰的坦荡,让人百脉俱开。在客人面前,弱智儿子的每一个笑容和动作, 在谢晋看来就是人类最本原的可爱造型,因此满眼是欣赏的光彩。他把这种光彩,带给了整 个门庭,也带给了所有的客人。 他有时也会带着儿子出行。有一次去浙江衢州,坐了一辆面包车,路上要好几个小时, 阿四同行。坐在前排的谢晋过一会儿就要回过头来问:“阿四累不累?”“阿四好吗?”“阿 四要不要睡一会儿?”每次回头,那神情,能把雪山消融。 此刻,他上海的家,只剩下了阿四。他的夫人因心脏问题,住进了医院。 阿四不像阿三那样成天在门孔里观看。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任务是为爸爸拿包、拿鞋。每 天早晨爸爸出门了,他把包递给爸爸,并把爸爸换下的拖鞋放好。晚上爸爸回来,他接过包, 再递上拖鞋。 好几天,爸爸的包和鞋都在,人到哪里去了?他不知道。他有点奇怪,却在耐心等待。 突然来了很多人,在家里摆了一排排白色的花。 白色的花越来越多,家里放满了。他从门孔里往外一看,还有人送来。阿四穿行在白花 间,突然发现,白花把爸爸的拖鞋遮住了。他弯下腰去,拿出爸爸的拖鞋,小心放在门边。 这个白花的世界,今天就是他一个人,还有一双鞋。 (节选自余秋雨同名散文,有删改) 11.文章开头三段反复强调阿四“不知道……”,这样表达表达有什么作用?(6 分) ▲ ▲ ▲ 12.作者说“谢晋亲手把错乱的精神漩涡,筑成了人道主义的圣殿”,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6 分) ▲ ▲ ▲ 13.文章最后两段在艺术表现上有何特色,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5 分) ▲ ▲ ▲ 14.请探究“门孔”有哪几层含义,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 分) ▲ ▲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 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 15~17 题
网络文化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动力(节选 薛潮 反智主义主宰社会固然不好,但一个没有反智主义的社会,也同样成问题。有人说中国 历代的专制皇权,实际上非常“主智”,并不“反智”。查诸历史,中国的一个个王朝,都是 靠读书人来支持。这种权力和知识的伙伴关系,通过科举给制度化了。被统治者则缺乏基本 的文化资源。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反智主义”变成一个中性词,并强调其正面意义的原因。因为被 土大夫主宰了至少两干年的中国文化,太强调读书人的权力,一般老百姓没有表述自己的利 益和意见的渠道。到了近代也是如此。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一个例子。鲁迅对中国农 民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他年纪轻轻就进了洋学堂读书,甲午战争后不久留日,正好赶上 战后日本狂热的战争宣传的余波。甲午一战,突然使日本人觉得经过了西化的日本比作为亚 洲传统文化中心的中国要优越。于是媒体上把中国人描述成麻木、愚昧的群体。这种对农民 的蔑视,被完全没有做农民的经验的知识分子如此强烈地表达出来,成为现代中国意识的 部分。农民的“精神麻木″和“愚昧无知”,也成了中国种种问题的根源。我们长期以来对 农民的歧视,与这种知识分子的优越意识当然也有深刻的联系。 阿Q这种由知识分子创造的农民的形象之所以不受挑战地主宰了中国人的现代意识这 么久,一大原因就是老百姓没有任何文化资源和权力对之反击。而一个有反智主义传统的社 会就完全不同了。美国便是一例。美国的建国之父,多是社会精英,但是他们继承的传统 则源于古典的希腊罗马,反智的成分很强。比如,雅典人对知识分子就强烈地不信任,认为 老百姓集体的智慧高于精英的个人智慧。美国建国时代的自耕农,也可以被像鲁迅那样的人 描述为不开化的蠢货。但正是杰佛逊这种古典修养最好的人,出来强调自耕农的道德优越, 反对工商精英的操纵。同时,当时的宗教传统,也给小民百姓的文化自立提供了条件。大家 会去教堂寻求灵魂拯救,并不要听你知识分子唠叨。每个灵魂在上帝面前平等。这样的信条 强化了农民的尊严。 这些传统,我们是没有的。老百姓只能指望知识分子为他们说话;知识分子也乘机把自 己打扮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知、圣人。其实,世上并无超级人类 大家是同样的俗人。很多知识分子声称为老百姓讲话,多少是为自己捞政治资本,夹带了不 少私货也未可知。互联网的出现,则开始打破这样的格局。老百姓终于可以直接为自身的利 益说话了。比如主流经济学家,过去一直还觉得自己代表着全民的利益。现在老百姓则出来 说:你们不过是出卖了我们,替利益集团说话而已!知识分子表达自己的理念而不受下层社 会挑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摘录自薛潮的《网络文化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动力》,有删改) 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反智”比“主智”更加优越。 B.封建专制时代是主智时代,互联网时代则是反智主义主宰社会的时代。 C.互联网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医治了知识精英自视过高、歧视平民百姓的痼疾
网络文化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动力(节选) 薛 潮 反智主义主宰社会固然不好,但一个没有反智主义的社会,也同样成问题。有人说中国 历代的专制皇权,实际上非常“主智”,并不“反智”。查诸历史,中国的一个个王朝,都是 靠读书人来支持。这种权力和知识的伙伴关系,通过科举给制度化了。被统治者则缺乏基本 的文化资源。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反智主义”变成一个中性词,并强调其正面意义的原因。因为被 士大夫主宰了至少两千年的中国文化,太强调读书人的权力,一般老百姓没有表述自己的利 益和意见的渠道。到了近代也是如此。鲁迅的《阿 Q 正传》就是一个例子。鲁迅对中国农 民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他年纪轻轻就进了洋学堂读书,甲午战争后不久留日,正好赶上 战后日本狂热的战争宣传的余波。甲午一战,突然使日本人觉得经过了西化的日本比作为亚 洲传统文化中心的中国要优越。于是媒体上把中国人描述成麻木、愚昧的群体。这种对农民 的蔑视,被完全没有做农民的经验的知识分子如此强烈地表达出来,成为现代中国意识的一 部分。农民的“精神麻木”和“愚昧无知”,也成了中国种种问题的根源。我们长期以来对 农民的歧视,与这种知识分子的优越意识当然也有深刻的联系。 阿 Q 这种由知识分子创造的农民的形象之所以不受挑战地主宰了中国人的现代意识这 么久,一大原因就是老百姓没有任何文化资源和权力对之反击。而一个有反智主义传统的社 会就完全不同了。美国便是一例。美国的建国之父,多是社会精英,但是他们继承的传统, 则源于古典的希腊罗马,反智的成分很强。比如,雅典人对知识分子就强烈地不信任,认为 老百姓集体的智慧高于精英的个人智慧。美国建国时代的自耕农,也可以被像鲁迅那样的人 描述为不开化的蠢货。但正是杰佛逊这种古典修养最好的人,出来强调自耕农的道德优越, 反对工商精英的操纵。同时,当时的宗教传统,也给小民百姓的文化自立提供了条件。大家 会去教堂寻求灵魂拯救,并不要听你知识分子唠叨。每个灵魂在上帝面前平等。这样的信条 强化了农民的尊严。 这些传统,我们是没有的。老百姓只能指望知识分子为他们说话;知识分子也乘机把自 己打扮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知、圣人。其实,世上并无超级人类, 大家是同样的俗人。很多知识分子声称为老百姓讲话,多少是为自己捞政治资本,夹带了不 少私货也未可知。互联网的出现,则开始打破这样的格局。老百姓终于可以直接为自身的利 益说话了。比如主流经济学家,过去一直还觉得自己代表着全民的利益。现在老百姓则出来 说:你们不过是出卖了我们,替利益集团说话而已!知识分子表达自己的理念而不受下层社 会挑战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摘录自薛潮的《网络文化将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动力》,有删改) 15.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反智”比“主智”更加优越。 B.封建专制时代是主智时代,互联网时代则是反智主义主宰社会的时代。 C.互联网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沟通,医治了知识精英自视过高、歧视平民百姓的痼疾
D.互联网使老百姓更容易获取文化资源,从而可以直接为自身利益说话。 16.作者为什么反对“主智主义”?(6分) 17.互联网出现的优点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分) 七、作文(70分) 18.请看下面两幅图,左图是蓝天白云下的一棵大树及其影子,右图是两位老人及其影子。 有八,意子是物伓经光线照射后映在圠 mr…a,泥,影子离不 开光源,总与实体相随;有人说,影子既可是宜人的绿荫,也可是毁人的阴云;有人说影子 既可以与实体同一,又可以是实体的变异;有人说影子是人物心灵的投射,既可以折射过去, 又可以昭示未来 以上关于影子的画面与文字能引起你哪些联想、想象与思考? 请以“影子”为题,写一篇作文,以上图片和文字材料可以用也可以不用,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D.互联网使老百姓更容易获取文化资源,从而可以直接为自身利益说话。 16.作者为什么反对“主智主义”? (6 分) ▲ ▲ ▲ 17.互联网出现的优点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 分) ▲ ▲ ▲ 七、作文(70 分) 18.请看下面两幅图,左图是蓝天白云下的一棵大树及其影子,右图是两位老人及其影子。 有人说,影子是物体经光线照射后映在地面上或其他物体上的形象;有人说,影子离不 开光源,总与实体相随;有人说,影子既可是宜人的绿荫,也可是毁人的阴云;有人说影子 既可以与实体同一,又可以是实体的变异;有人说影子是人物心灵的投射,既可以折射过去, 又可以昭示未来;…… 以上关于影子的画面与文字能引起你哪些联想、想象与思考? 请以“影子”为题,写一篇作文,以上图片和文字材料可以用也可以不用,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 800 字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答题纸 得分 1.请考生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 2.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的相应题号处;否则,将选 注 择题答案填写在选择题表格的相应题号处 3.在各题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书写无效; 意4.保持答题纸面整洁,不折叠,不破损 5.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 题号 二三四|五六|作文总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 题号 4.(5分)(1) (2) (3) 8.(10分)(1)(3分) (2)(4分)
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答题纸 得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注 意 事 项 1.请考生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 2.使用答题卡的学校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的相应题号处;否则,将选 择题答案填写在选择题表格的相应题号处; 3.在各题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书写无效; 4.保持答题纸面整洁,不折叠,不破损; 5.请用 0.5mm 黑色签字笔答题。 3.(4 分) 4. (5 分)(1) (2) (3) (4) (5) 8.(10 分)⑴(3 分) ⑵(4 分) ⑶(3 分) (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题号 1 2 5 6 7 15 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作 文 总分 得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装----------------------------- 订------------------------- 线--------------------------------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9.(1)(2分) (2)(4分) (3)(4分) 10.(8分)(1) 11.(6分) 12.(6分) 13.(5分) 14.(6分) 16.(6分) 17.(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9.⑴(2 分) ⑵(4 分) (3)(4 分) 10.(8 分)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11.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6 分) 13.(5 分) 14. (6 分) 16. (6 分) 17. (6 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髦藥文(m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得分初评卷人 复评卷人 七、18.作文(70 分) 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