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84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 化学性质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B.锌 C.镁 2.有Ⅹ、Y、z三种金属,将Ⅹ、Y、Z分别加入到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只有Y表面产生气泡;另将Ⅹ加入 到z的硝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由此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 X>Y>Z B. Y>Z>X C Y> Cu>Z>X D Y>X>Z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 没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同体积、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 但甲产生气泡比强烈,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4.向A(No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时,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B.AH3+、Ag*、Zn2 C.A|+、Zn2 D.Ag*、Zn2+ 5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C.Fe和Cu g和Cu 6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cu②溶液中有Zn2+、cu2,不溶物为Zn ③溶液中只有Zn+,不溶物为Zn 溶液中只有Zn2*,不溶物为Zn、Cu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下列各组试剂,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B.Cu、Ag、FeSO4溶液 CFe、Ag、cusO4溶液 D.Fe、Cu、稀硫酸,AgNO3溶液 第1页
第 1 页 2019-2019 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8.4 实验活动 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 化学性质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共 8 题;共 16 分) 1.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铜 B. 锌 C. 镁 D. 铝 2.有 X、Y、Z 三种金属,将 X、Y、Z 分别加入到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只有 Y 表面产生气泡;另将 X 加入 到 Z 的硝酸盐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由此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 X>Y>Z B. Y>Z>X C. Y> Cu>Z>X D. Y>X>Z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分别投入到 CuSO4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 没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同体积、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 但甲产生气泡比强烈,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甲>丙>乙 B. 丙>乙>甲 C. 甲>乙>丙 D. 丙>甲>乙 4.向 Al(NO3)3、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时,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 ) A. Ag+ B. Al3+、Ag+、Zn2+ C. Al3+、Zn2+ D. Ag+、Zn2+ 5.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 Fe B. Cu C. Fe 和 Cu D. Mg 和 Cu 6.向氯化铜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① 溶液中有 Zn2+、Cu2+ , 不溶物为 Cu ② 溶液中有 Zn2+、Cu2+ , 不溶物为 Zn ③ 溶液中只有 Zn2+ , 不溶物为 Zn ④ 溶液中只有 Zn2+ , 不溶物为 Zn、Cu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 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下列各组试剂,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 Cu、FeCl2 溶液,AgNO3 溶液 B. Cu、Ag、FeSO4 溶液 C. Fe、Ag、CuSO4 溶液 D. Fe、Cu、稀硫酸,AgNO3 溶液
8将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到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浅绿色的滤液 定量的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滤液中的金属有Mg2、Zn2+、Fe2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 C.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D.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填空题(共5题;共21分) 9某化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某同学取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质量的镁粉 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空: (1)若得到的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 (2)若得到的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至少含有 种金属 (3)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加入镁粉的质量. 10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ARNO. CuNO 液 的合溶表 ①A中现象 B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②通过A和B实验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达到实验目的,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实验C中物质充分反应后,猜想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是 I.Fe(No3)2、Cu(No3)2、AgNo3Ⅱ.Fe(NO3}2、AgNO3Ⅲ.Fe(No3)2、Cu(No32ⅣV 其中 只有一个不合理的猜想是 。(填编号) ④进行定量实验可确定猜想 滤澄 21.6 AgNO:, Cu(O3): 滤液 操作I 操作I是 根据数据分析,③中猜想成立(填编号) 11.向Fe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该滤渣中 定含有的物质是,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第2页
第 2 页 8.将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到 FeSO4 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浅绿色的滤液 和一定量的滤渣,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滤液中的金属有 Mg2+、Zn2+、Fe2+ B. 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 C.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 D. 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二、填空题(共 5 题;共 21 分) 9.某化工厂的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某同学取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质量的镁粉 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填空: (1)若得到的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__ . (2)若得到的滤液为无色,则滤渣中至少含有________ 种金属. (3)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________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加入镁粉的质量. 10.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① A 中现象________;B 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反应。 ② 通过 A 和 B 实验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达到 实验目的,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③ 实验 C 中物质充分反应后,猜想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是 Ⅰ. Fe(NO3)2、Cu(NO3)2、AgNO3 Ⅱ. Fe (NO3)2、AgNO3 Ⅲ.Fe (NO3)2、Cu(NO3)2 Ⅳ.________。 其中 只有一个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填编号) ④ 进行定量实验可确定猜想。 操作Ⅰ是________。根据数据分析,③中猜想________成立(填编号)。 11.向 FeCl2 和 Mg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该滤渣中一 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12有下列实验,试管中的药品如图所示: 铜 铝 硫酸 B C (1)上面四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序号) 银白色金属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的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2)从上述的实验现象中,对于铁、铜、银、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不能确定的是 (填金属的化学式) 13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201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 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金属的硬度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2)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 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 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A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⑤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第3页
第 3 页 12.有下列实验,试管中的药品如图所示: (1)上面四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序号)________;银白色金属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的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从上述的实验现象中,对于铁、铜、银、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不能确定的是 ________(填金属的化学式) 13.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 2019 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 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的硬度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耐腐蚀性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2)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 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 (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4)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m)随 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A 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⑤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综合题(共2题;共7分) 14用有关金属性质填空 (1)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上,这是利用了铁的性 (2)铁常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的 性 (3)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的 (4)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这是利用了铝的 性 1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除去铁粉用的药品是 (2)通过实验来验证金属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设计一种方法 (3)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气泡产生,将X 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Y表面均无明显变化,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 16如表是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对Mn、A、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探究的过程. 【作出猜想】1Mn的金属活动性比A强.2.Mn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 (1)【实验过程】 步骤 现象 过程 取Mn片,插入盛有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段有明显现象 n的金属活动性比cu (2)【实验结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及弱的顺序是 (3)【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理由是 17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 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氯气:猜想二:可能是氢气;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第4页
第 4 页 三、综合题(共 2 题;共 7 分) 14.用有关金属性质填空. (1)油罐车的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到地上,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性; (2)铁常用来制作炊具,这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_性; (3)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的________性; (4)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这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 15.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除去铁粉用的药品是________ (2)通过实验来验证金属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设计一种方法________ (3)现有 X,Y,Z 三种金属,将 X,Y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 表面无明显变 化,Y 表面有气泡产生,将 X, Y 放入 Z 的硝酸盐溶液中,X,Y 表面均无明 显变化,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 2 题;共 10 分) 16.如表是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对 Mn、Al、Cu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探究的过程. 【作出猜想】1.Mn 的金属活动性比 Al 强.2.Mn 的金属活动性比 Cu 强. (1)【实验过程】 步骤 现象 过程 1.取 Mn 片,插入盛有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_ Mn 的金属活动性比 Cu 强 (2)【实验结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及弱的顺序是________ (3)【结论应用】能否用铝制容器盛装波尔多液(含硫酸铜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7.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 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氯气;猜想二:可能是氢气;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
(1)【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 (2)【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猜想一不成 ①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立 Q②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引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有 猜想二成立 冷的玻璃片 出现 (3)【继续探究】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pH约为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离子. 答案解析部分 、单选题 【答案】C 【解析】【解答】由于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铝>锌>铜, 故选C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Zn、Fe、Sn、Pb、(HCu、Hg、A、Pt、Au,而且越 靠前的金属活动性就越强.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2.【答案】B 【解析】将Ⅹ、Y、z分别加入到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只有Y表面产生气泡,说明Y>Ⅹ、Z,而Ⅹ不能将 Z从它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知道的活动性不如Z强,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 >2>X,与选项B一致 故选B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甲、乙、丙分别投入到 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甲、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第5页
第 5 页 (1)【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 (2)【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________ 猜想一不成 立 ②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干 冷的玻璃片 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有 ________出现 猜想二成立 (3)【继续探究】用 pH 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 pH 约为 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离子.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由于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铝>锌>铜, 故选C.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而且越 靠前的金属活动性就越强.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2.【答案】B 【解析】将 X、Y、Z 分别加入到相同的稀盐酸溶液中,只有 Y 表面产生气泡,说明 Y>X、Z,而 X 不能将 Z 从它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知道 X 的活动性不如 Z 强,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 >Z>X,与选项 B 一致 故选 B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甲、乙、丙分别投入到 CuSO4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说明甲、丙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强,乙的活动性比铜弱,既甲、丙>铜>乙甲;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同体积、同溶质质量分数 的稀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比强烈,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丙强,既甲>丙>H.所 以故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故选:A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 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锌>氢>银,向A(NO3)3、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定量的锌粉,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不能与硝酸铝反应:由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 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了铝有剩余,则溶液中硝酸银全部参加了反应,溶液中滤液中含有 的金属离子有:AF3+、Zn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 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利用此知识分析即可 5.【答案】C 【解析】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加λ过量的铁粉,铁能将铜置换 出来仍有剩余,而不能将镁置换出来,所以一定有固体铁和铜,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6.【答案】C 【解析】【解答】:①若加入锌粉的量不足,氯化铜部分被置换,则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锌,所得固 体只含有铜,即溶液中有ZnC2、Cuc2,不溶物为cu:故该情况有可能:②溶液中有Znc2、CuCh 不溶物为Zn,因为锌会继续与氯化铜发生反应,故该情况不可能出现:③溶液只有ZnC2不溶物为Zn 因为加入的锌粉一定会与氯化铜反应而得到铜,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因此该情况不可能出现:④若加入锌 粉的过量,氯化铜全部被置换,则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锌,所得固体含有铜及剩余的锌粉,即溶液中只有 ZnCl2,不溶物为Zn、Cu:故该情况有可能.由以上分析可知: A、③不可能出现,A不符合题意 B、②③不可能出现,B不符合题意 第6页
第 6 页 强,乙的活动性比铜弱,既甲、丙>铜>乙甲;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同体积、同溶质质量分数 的稀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比强烈,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丙强,既甲>丙>H.所 以故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丙>乙. 故选:A.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 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锌>氢>银,向 Al(NO3)3、AgNO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一定量的锌粉,锌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不能与硝酸铝反应;由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 体中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了铝有剩余,则溶液中硝酸银全部参加了反应,溶液中滤液中含有 的金属离子有:Al3+、Zn2+ .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 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利用此知识分析即可. 5.【答案】C 【解析】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镁、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加入过量的铁粉,铁能将铜置换 出来仍有剩余,而不能将镁置换出来,所以一定有固体铁和铜,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 6.【答案】C 【解析】【解答】:①若加入锌粉的量不足,氯化铜部分被置换,则溶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锌,所得固 体只含有铜,即溶液中有 ZnCl2、CuCl2 , 不溶物为 Cu;故该情况有可能;②溶液中有 ZnCl2、Cu Cl2 , 不溶物为 Zn,因为锌会继续与氯化铜发生反应,故该情况不可能出现;③溶液只有 ZnCl2 不溶物为 Zn, 因为加入的锌粉一定会与氯化铜反应而得到铜,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因此该情况不可能出现;④若加入锌 粉的过量,氯化铜全部被置换,则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锌,所得固体含有铜及剩余的锌粉,即溶液中只有 ZnCl2 , 不溶物为 Zn、Cu;故该情况有可能.由以上分析可知: A、③不可能出现,A 不符合题意; B、②③不可能出现,B 不符合题意;
C、①④可能出现,C符合题意: D、③不可能出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的活动性比铜强,向CuC2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粉置换氯化铜中的 铜得到铜和氯化锌,根据加入锌粉的量,分析氯化铜完全反应还是部分反应,是判断可能出现情况的根本 依据 7.【答案】B 【解析】【解答】A、Cu,FeS∽O溶液,AgNo3溶液这三种物质中,铜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 性比铜强,铜与AgNO3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 B、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Cu,Ag都不能和FeSo4溶液反应,得不出Cu,Ag的活动性 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C、铁可以置换cuso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CuSO溶液不反应,证 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因此,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D、Fe,cu,稀硫酸,AεN03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AgNO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 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但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 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故选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思考,Fe、Cu、Ag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e>Cu>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选择相应的金 属和盐溶液进行反应来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得到浅绿色的滤液,说明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如果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则 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和锌离子,这是因为镁能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镁离子和铁,锌能和亚铁离子反应生 成锌离子和铁,该选项说法正确;B、如果镁、锌恰好和稀硫酸反应时,溶液中不含有硫酸,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 C、镁和稀硫酸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小,和硫酸亚铁反应时固体质量増大,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固体质量諴小, 和硫酸亚铁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小,有的反应固体质量增大,有的反应固体质量减小,因此滤渣的质量不 定大于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至少含有铁和锌,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第7页
第 7 页 C、①④可能出现,C 符合题意; D、③不可能出现,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的活动性比铜强,向 CuCl2 溶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粉置换氯化铜中的 铜得到铜和氯化锌,根据加入锌粉的量,分析氯化铜完全反应还是部分反应,是判断可能出现情况的根本 依据. 7.【答案】B 【解析】【解答】A、Cu,FeSO4 溶液,AgNO3 溶液这三种物质中,铜与 FeSO4 溶液不反应,证明铁的活动 性比铜强,铜与 AgNO3 溶液能反应,证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此方案可行; B、因为铁的活动性在三种金属中最强,所以 Cu,Ag 都不能和 FeSO4 溶液反应,得不出 Cu,Ag 的活动性 强弱,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C、铁可以置换 CuSO4 溶液中的铜而出现红色固体,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银和 CuSO4 溶液不反应,证 明铜比银的活动性强,因此,可以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D、Fe,Cu,稀硫酸,AgNO3 溶液四种物质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证明铁比氢 和银的活动性强,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但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证明铜的活动性比氢弱,比银强,也能得 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此方案可行; 故选 B.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进行思考,Fe、Cu、Ag 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Fe>Cu> Ag;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可以选择相应的金 属和盐溶液进行反应来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8.【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得到浅绿色的滤液,说明滤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如果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则 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和锌离子,这是因为镁能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镁离子和铁,锌能和亚铁离子反应生 成锌离子和铁,该选项说法正确; B、如果镁、锌恰好和稀硫酸反应时,溶液中不含有硫酸,该选项说 法不正确; C、镁和稀硫酸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小,和硫酸亚铁反应时固体质量增大,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小, 和硫酸亚铁反应时固体质量减小,有的反应固体质量增大,有的反应固体质量减小,因此滤渣的质量不一 定大于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滤渣中至少含有铁和锌,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分析】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铁,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锌和氢气,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 填空题 9.【答案】Zn(NO3)2、Mg(NO3)2、Fe(NO3)2;AgNo3:Ag、Fe;大于 【解析】【解答】(1)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样品中,镁先和硝酸银反应,再和硝酸亚铁反应,最后和 硝酸锌反应,若得到的滤液为浅绿色,说明硝酸亚铁没有完全反应或没有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硝酸银和镁反应生成的Mg(NO3)2、没有反应的Zn(NO3)2和Fe(NO3)2;如果镁的量很少,则硝酸银 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反应,因此可能含有AgNO3 (2)若得到的滤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银和硝酸亚铁已经完全反应,硝酸锌是否反应无法确定,因此滤渣 中至少含有Ag、Fe种金属 (3)镁和硝酸银、硝酸亚铁、硝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Mg+2AgNO3 =Mg(NO3 )2+2Ag, Mg+Fe(NO3) 2=Mg(NO3) 2+Fe, Mg+Zn(NO3)2=Mg(NO3) 2+n, 24 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大于反应前加入镁粉的质量 故填:zn(NO3)2、Mg(NO3)2、Fe(NO3)2;ANO3;Ag、Fe;大于. 【分析】镁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能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铁,能和硝酸锌反应生成硝 酸镁和锌:硝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 10.【答案】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置换:Cu+2AgNo3=2Ag+Cu(NOl2;Fe(NO3)2:Ⅱ:过滤;I或Ⅲ 【解析】【解答】①A中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 变为浅绿色;B中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②A中铁与硝酸铜反 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证明金属活动性铁大于铜;B中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证明金属活动 性铁大于银;所以还需要比较铜、银的活动性,可以将铜片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 2Ag+CuNO3:③由于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根据金属活动性,铁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硝酸银被完全 置换后,铁开始与硝酸铜进行置换反应:所以反应后溶液的溶质可能为:Fe(NO}、Cu(NO3}2、AgNO3:Fe (NO2、Cu(No3)2;FeNO3)2;其中猜想Ⅱ不合理,因为在置换完银之前,铁不会与硝酸铜反应:④操作I 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是过滤操作;根据方程式的质量关系,Fe+2AgNO3=2Ag+Fe(NO3)2;56份质量的铁恰 好置换216份质量的银,根据数据分析,铁只与硝酸银反应,可能铁不足,也可能恰好与硝酸银反应,所 以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是Fe(No3)2、Cu(No3}2、AgNO3;Fe(No3)2、Cu(NO3}2。【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第8页
第 8 页 【分析】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铁,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锌和氢气,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 二、填空题 9.【答案】Zn(NO3)2、Mg(NO3)2、Fe(NO3)2;AgNO3;Ag、Fe;大于 【解析】【解答】(1)将一定质量的镁粉加入样品中,镁先和硝酸银反应,再和硝酸亚铁反应,最后和 硝酸锌反应,若得到的滤液为浅绿色,说明硝酸亚铁没有完全反应或没有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硝酸银和镁反应生成的 Mg(NO3)2、没有反应的 Zn(NO3)2和 Fe(NO3)2;如果镁的量很少,则硝酸银 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反应,因此可能含有 AgNO3; (2)若得到的滤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银和硝酸亚铁已经完全反应,硝酸锌是否反应无法确定,因此滤渣 中至少含有 Ag、Fe 种金属; (3)镁和硝酸银、硝酸亚铁、硝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Mg+2AgNO3=Mg(NO3)2+2Ag,Mg+Fe(NO3)2=Mg(NO3)2+Fe,Mg+Zn(NO3)2=Mg(NO3)2+Zn, 24 216 24 56 24 65 由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后得到滤渣的质量大于反应前加入镁粉的质量. 故填:Zn(NO3)2、Mg(NO3)2、Fe(NO3)2;AgNO3;Ag、Fe;大于. 【分析】镁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银,能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铁,能和硝酸锌反应生成硝 酸镁和锌;硝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 10.【答案】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置换;Cu+2AgNO3=2Ag+Cu(NO3)2;Fe (NO3)2;Ⅱ;过滤;Ⅰ或Ⅲ 【解析】【解答】①A 中铁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 变为浅绿色;B 中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②A 中铁与硝酸铜反 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证明金属活动性铁大于铜;B 中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证明金属活动 性铁大于银;所以还需要比较铜、银的活动性,可以将铜片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 =2Ag+Cu(NO3)2;③由于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根据金属活动性,铁首先与硝酸银反应,硝酸银被完全 置换后,铁开始与硝酸铜进行置换反应;所以反应后溶液的溶质可能为:Fe(NO3)2、Cu(NO3)2、AgNO3; Fe (NO3)2、Cu(NO3)2;Fe (NO3)2;其中猜想Ⅱ不合理,因为在置换完银之前,铁不会与硝酸铜反应;④操作Ⅰ 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是过滤操作;根据方程式的质量关系,Fe+2AgNO3=2Ag+Fe(NO3)2;56 份质量的铁恰 好置换 216 份质量的银,根据数据分析,铁只与硝酸银反应,可能铁不足,也可能恰好与硝酸银反应,所 以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是 Fe(NO3)2、Cu(NO3)2、AgNO3; Fe (NO3)2、Cu(NO3)2。【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 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11.【答案】Fe;Mg;MgCh2和ZnCh2 【解析】【解答】解:因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镁>锌>铁,向Fe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 量的锌粉,Zn能置换出Fe,不能置换出镁Mg,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该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 质是Fe,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Mg: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MgCl2和ZnC2.故答为:Fe;Mg:MgC 和ZnC2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只有 前面的金属才可以和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根据这一规律判断反应的发生或物质的 存在 12.【答案】B:2A+3CuSO4=3Cu+A2(SO4小3:A和Fe谁活泼 【解析】【解答】(1)铜活泼性排在氢元素后面,所以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 铁和氢气,所以有气泡产生的是B:铝的活泼性排在铜元素的前面,可以将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分析】关于置换反应的题目一直是中考的必考题型,通常考察较为基础,可以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出现 注意掌握其基础知识点。 13【答案】B:铁>铜>金或Fe>cu>Au:+6:①③⑤ 【解析】【分析】(1)根据硬币的流通特点可知:铸造出的硬币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硬度较大、且硬 币价值与面值的吻合度要接近,而金属的导电性不是铸造硬币所考虑的因素 (2)金属活动性越强,越容易生锈,由“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 斑斑,残存很少,可知铁最活泼,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铁 >铜>金 (3)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则:(+1)×2+x+(-2)×4=0解得x=+6 (4)由已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进行分析: ①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所以等质量的金属,锌反应的时间短,所以A表示锌反应的曲线,故① 正确; ②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Zn+H2SO=ZnSO2+H2个 Fe+H2SO4=FeSO4+H2个,由方程式分析可知:如果锌恰好反应,则铁有剩余,所以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 属的质量不相等:故②错误 第9页
第 9 页 的应用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与排在后面的 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反应是否发生也可证明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 11.【答案】Fe;Mg;MgCl2 和 ZnCl2 【解析】【解答】解:因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镁>锌>铁,向 FeCl2 和 Mg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 量的锌粉,Zn 能置换出 Fe,不能置换出镁 Mg,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该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 质是 Fe,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Mg;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MgCl2 和 ZnCl2 . 故答为:Fe;Mg;MgCl2 和 ZnCl2 .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反应生成氢气,只有 前面的金属才可以和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以根据这一规律判断反应的发生或物质的 存在. 12.【答案】B;2Al+3CuSO4=3Cu+Al2(SO4)3;Al 和 Fe 谁活泼 【解析】【解答】(1)铜活泼性排在氢元素后面,所以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 铁和氢气,所以有气泡产生的是 B;铝的活泼性排在铜元素的前面,可以将铜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铜 【分析】关于置换反应的题目一直是中考的必考题型,通常考察较为基础,可以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出现, 注意掌握其基础知识点。 13.【答案】B;铁>铜>金或 Fe>Cu>Au;+6;①③⑤ 【解析】【分析】(1)根据硬币的流通特点可知:铸造出的硬币要有较强的耐腐蚀性、硬度较大、且硬 币价值与面值的吻合度要接近,而金属的导电性不是铸造硬币所考虑的因素; (2)金属活动性越强,越容易生锈,由“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 斑斑,残存很少,可知铁最活泼,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所以,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铁 >铜>金; (3)设铁元素化合价为 X 则:(+1)×2+x+(﹣2)×4=0 解得 x=+6; (4)由已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放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进行分析: ①锌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所以等质量的金属,锌反应的时间短,所以 A 表示锌反应的曲线,故① 正确; ②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由方程式分析可知:如果锌恰好反应,则铁有剩余,所以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 属的质量不相等;故②错误;
③置换反应是金属置换酸中的氢元素,所以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硫酸均反应完:故③正确 ④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zn+H2SO4=ZnsO4+H2个 Fe+H2SO=FeSO4+H2个,由方程式分析可知:如果锌恰好反应,则铁有剩余,或者两种金属都有剩余,故 ④错误: ⑤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故正确 即①③⑤正确 【点评】本题结合图象对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了细致的考査,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要结合相关知识认真分析 综合题 14.【答案】(1)导电 (2)导热 (3)熔点高或耐高温 (4)延展 【解析】【解答】解:(1)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把运输过程中振荡、摩擦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 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在油罐车尾部挂一条拖地的铁链,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填:导电 (2)金属铁常用来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其导热性,故填:导热;(3)白炽灯的灯丝要耐高温,不易熔 化,所以要求灯丝的熔点要高,选用钨丝作为灯丝就是因为钨的熔点高.故填:熔点高或耐高温:(4) 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是由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填:延展.【分析】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具有 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和用途,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15.【答案】(1)稀盐酸 (2)将铜片、锌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铁的溶液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 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 (3)Z>Y>X 【解析】【解答】解:(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由于铜位于氢的后边,铁位于氢的前边,所以,铜粉 中混有少量铁粉,除去铁粉用的药品可以是稀盐酸等:(2)要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常采用“三取中 的方法,可以将铜片、锌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铁的溶液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锌能与硫酸亚铁溶 液反应,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及题意可知,将X, 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表面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大于X;由将X,Y放 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Y表面均无明显变化,说明金属的活动性是Z大于Y、Ⅹ,综合以上分析可知,Ⅹ 第10页
第 10 页 ③置换反应是金属置换酸中的氢元素,所以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硫酸均反应完;故③正确; ④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硫酸均反应完;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由方程式分析可知:如果锌恰好反应,则铁有剩余,或者两种金属都有剩余,故 ④错误; ⑤由图示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故⑤正确. 即①③⑤正确. 【点评】本题结合图象对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了细致的考查,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要结合相关知识认真分析. 三、综合题 14.【答案】(1)导电 (2)导热 (3)熔点高或耐高温 (4)延展 【解析】【解答】解:(1)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把运输过程中振荡、摩擦产生的静电导入大地, 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在油罐车尾部挂一条拖地的铁链,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填:导电; (2)金属铁常用来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其导热性,故填:导热;(3)白炽灯的灯丝要耐高温,不易熔 化,所以要求灯丝的熔点要高,选用钨丝作为灯丝就是因为钨的熔点高.故填:熔点高或耐高温;(4) 铝能制成很薄的铝箔,是由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填:延展. 【分析】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具有 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等)和用途,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15.【答案】(1)稀盐酸 (2)将铜片、锌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铁的溶液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 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 (3)Z>Y>X 【解析】【解答】解:(1)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由于铜位于氢的后边,铁位于氢的前边,所以,铜粉 中混有少量铁粉,除去铁粉用的药品可以是稀盐酸等;(2)要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常采用“三取中” 的方法,可以将铜片、锌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铁的溶液中,铜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锌能与硫酸亚铁溶 液反应,即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锌>铁>铜;(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及题意可知,将 X, Y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 表面无明显变化,Y 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 Y 的金属活动性大于 X;由将 X,Y 放 入 Z 的硝酸盐溶液中,X,Y 表面均无明显变化,说明金属的活动性是 Z 大于 Y、X,综合以上分析可知,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