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育种学讲稿(I) 刘胜军 动物科技学院 二00四年四月
1 家畜育种学讲稿(I) 刘胜军 动物科技学院 二 00 四年四月
绪论 农业、畜牧业与家畜育种 动物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亦即农业是解决人类 吃饭穿衣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体系包括植物农业发动物农业两大部分。植物农业( plant agriculture) 即种植业,是利用水、土壤和日光等自然资源,为人类生产粮、棉、油等植物性产品 动物农业( animal agriculture)即畜牧业或养殖业,是通过饲养畜禽以及水生动物, 将植物产品及其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毛等动物性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植 物农业解决的是人类生活的“温饱”问题,而动物农业解决的是人类生活的“小康” 问题。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重要性从农业经济学观点出发,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 所占的比例高低,客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达的程度。世界 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水平都很较高,其畜牧业产值平均占到农业总产值的 50%以上。例如,美国占70%、英国占76%、德国占73%、法国占56%、而新西兰和丹 麦等国畜牧业产值甚至占到农业总产值的9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持续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进步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内部产业结构逐渐调整。畜牧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 形势,在农业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畜牧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到20世纪末, 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以提高到35%左右。而东南沿海许多经济发达地区,这 个比例就更高了,有的省市以超过50% 家畜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在影响畜牧业生产效率的因素中,畜禽品种或种群 的遗传素质起主导作用。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科学评估,在畜牧生产效率的提高中 家畜遗传育种效率最高,占40%。只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畜禽品种资源,培育出具有 优良性状的品种、品系或种群,才能在相同条件和投入下,获的畜牧生产最大的产出 和效益 我们可以将“育种”理解为: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 生产出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家畜育种至少可以从几方面影响动物生产的效率:首先,通过育种工作可以充分 利用畜禽品种资源,一方面发挥优良品种的珍贵基因库作用,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其 他特性;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利用品种资源,达到对现有品种资源的保护目的。其次, 通过育种工作,培育出新的种和品系,以保证畜禽群体具有很高的总体生产性能,并 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畜产品,使之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第三,通过育种工 作,在现有优良品种的群体中选育优秀的种畜,通过种畜的推广利用,提髙畜禽群体 内的良种覆盖率,使群体不断地得到遗传改良。第四,通过通过育种工作,培养杂交 配套系或筛选“优化”杂交组合,以期充分利用杂交优势,为工厂化畜牧业生产提供 高产、低耗的商品畜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家畜育种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一)家畜育种学的概念家畜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 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具体地说,育种学是认为的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 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点。首先,育种学与遗传学有着直接密切
1 绪 论 一.农业、畜牧业与家畜育种 动物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亦即农业是解决人类 吃饭穿衣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体系包括植物农业发动物农业两大部分。植物农业(plant agriculture) 即种植业,是利用水、土壤和日光等自然资源,为人类生产粮、棉、油等植物性产品。 动物农业(animal agriculture)即畜牧业或养殖业,是通过饲养畜禽以及水生动物, 将植物产品及其副产品转化为肉、蛋、奶、毛等动物性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植 物农业解决的是人类生活的“温饱”问题,而动物农业解决的是人类生活的“小康” 问题。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重要性 从农业经济学观点出发,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 所占的比例高低,客观地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达的程度。世界 上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水平都很较高,其畜牧业产值平均占到农业总产值的 50%以上。例如,美国占 70%、英国占 76%、德国占 73%、法国占 56%、而新西兰和丹 麦等国畜牧业产值甚至占到农业总产值的 90%。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持续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进步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内部产业结构逐渐调整。畜牧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 形势,在农业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畜牧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到 20 世纪末, 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以提高到 35%左右。而东南沿海许多经济发达地区,这 个比例就更高了,有的省市以超过 50%。 家畜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在影响畜牧业生产效率的因素中,畜禽品种或种群 的遗传素质起主导作用。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科学评估,在畜牧生产效率的提高中, 家畜遗传育种效率最高,占 40%。只有充分地利用现有的畜禽品种资源,培育出具有 优良性状的品种、品系或种群,才能在相同条件和投入下,获的畜牧生产最大的产出 和效益。 我们可以将“育种”理解为: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改进家畜的遗传素质,以期 生产出数量多、质量高的畜产品。 家畜育种至少可以从几方面影响动物生产的效率:首先,通过育种工作可以充分 利用畜禽品种资源,一方面发挥优良品种的珍贵基因库作用,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其 他特性;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利用品种资源,达到对现有品种资源的保护目的。其次, 通过育种工作,培育出新的种和品系,以保证畜禽群体具有很高的总体生产性能,并 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畜产品,使之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第三,通过育种工 作,在现有优良品种的群体中选育优秀的种畜,通过种畜的推广利用,提高畜禽群体 内的良种覆盖率,使群体不断地得到遗传改良。第四,通过通过育种工作,培养杂交 配套系或筛选“优化”杂交组合,以期充分利用杂交优势,为工厂化畜牧业生产提供 高产、低耗的商品畜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家畜育种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一)家畜育种学的概念 家畜育种学是人类应用遗传学理论指导家畜育种实践 的有关科学知识体系。具体地说,育种学是认为的控制畜禽个体的繁殖机会,利用适 当的育种方法,尽可能“优化”地开发利用畜禽品种的遗传变异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 根据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点。首先,育种学与遗传学有着直接密切
的关系,遗传育种学家这样地形容这个关系,他们疆域中学称为“应用遗传学” ( applied genetics),将遗传学称为“育种生理学”( breeding physiology);其次, 所谓的“优化”是确定一些筛选育种方案、选择种畜等措施的方法和标准;第三,强 调了家畜育种中人的主体作用,育种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福利,人是育种的实施。 家畜育种学的发展简史家畜育种首先开始于野生动物驯化,随着社会的变革 人类需求的变化和科学的发展,家畜育种工作也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家畜育种学也经 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发展过程。 1.传统的家畜育种思想与实践在经典的育种学理论出现以前,人类早己开始了 家畜育种活动。那时育种者选种的依据是所谓“育种者的眼力”,这里提到的“眼力”, 实际上就是一种经验与灵感的结合。我国古代著名的伯乐《相马经》和宁戚的《相牛 经》就是这种选种方法的代表 在没有遗传学知识的情况下,育种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家系与个体表现的关系,并 对家系进行多个世代的追踪观察和比较。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表型观察”的育种 方式看作是最古老的家畜育种学知识的雏形。 自14世纪初,根据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培育专门化品种的 工作,这标志着系统的家畜育种工作的开始。那时对“品种”的描绘是:在一定地区 出现的某一畜种的畜群,尽管他们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变异,但在一些特定的性状和特 征上,与另一地区的畜群有着明显的差别。当时在瑞士艾恩西德伦( Einsiedeln)地 区培育的褐牛,可谓中世纪家畜培育品种的一个典范,当时著名的大型乳用品种瑞士 褐牛( Brown Swiss)就是始于那时的这一牛群。 2.近代育种学与育种实践近代家畜育种的兴起可追溯到18世纪后半叶,由于 产业革命的影响,畜牧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培育品种的新高潮。这一时期将“品种 理解为:形态学和生理学上十分相似的一组家畜。育种者在培育品种前开始制定了明 确的育种目标,并根据实践经验从血统、个体和后代选择种畜,同时熟练地应用近交 选配,提高种群内个体在多个性状上的一致性。英国的R. Bakewell可以称为近代家 畜育种之父,他最早将种畜后裔的性能记录下来,并将其应用到选种工作中,并成功 地育成了夏尔马、莱斯特羊,还改良了长角牛等品种。在前后100多年时间内,全世 界培育了许多畜禽品种,仅在英国就育成了10个牛品种、20个猪品种、6个马品种 和30个羊品种。这些品种的育成为20世纪畜牧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些 科学家的育种措施和育种组织也在这一时期成立。1822年在英国的短角牛群中建立 了世界上第一本良种登记册,50年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育种组织一一短角牛协会。 育种者在品种育成后,又采用科学的选种方法选育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 奶牛为例。19世纪初,欧洲的奶牛一般平均每年产奶1500kg,而经选育提高后,到 19世纪末达到了2500kg。 3.现代育种学理论的发展与育种实践19世纪初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家畜育种学家开始尝试将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到育种实践中。达尔文 (1809-1882)进化论的理论对家畜育种的影响是深远的。家畜育种的选择理论,就 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孟德尔(1822 1884)遗传学的诞生对现代家畜育种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达尔文的理论 是通过对大量自然现象的分析和推论而形成,而孟德尔则是通过实验揭示了生物的遗 传规律。1900年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报告重新发表,奠定了现代遗传学基础。在此 以后的20年中,家畜育种学家致力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工作。然 而对于畜牧业生产十分重要的经济性状,诸如产奶量、日增重等性状的遗传分析,孟 德尔遗传定律就显得无能为力了。20世纪20年代 Fisher(1890-1962)
2 的关系,遗传育种学家这样地形容这个关系,他们疆域中学称为“应用遗传学” (applied genetics),将遗传学称为“育种生理学”(breeding physiology);其次, 所谓的“优化”是确定一些筛选育种方案、选择种畜等措施的方法和标准;第三,强 调了家畜育种中人的主体作用,育种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福利,人是育种的实施。 家畜育种学的发展简史 家畜育种首先开始于野生动物驯化,随着社会的变革, 人类需求的变化和科学的发展,家畜育种工作也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家畜育种学也经 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发展过程。 1.传统的家畜育种思想与实践 在经典的育种学理论出现以前,人类早已开始了 家畜育种活动。那时育种者选种的依据是所谓“育种者的眼力”,这里提到的“眼力”, 实际上就是一种经验与灵感的结合。我国古代著名的伯乐《相马经》和宁戚的《相牛 经》就是这种选种方法的代表。 在没有遗传学知识的情况下,育种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家系与个体表现的关系,并 对家系进行多个世代的追踪观察和比较。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个“表型观察”的育种 方式看作是最古老的家畜育种学知识的雏形。 自 14 世纪初,根据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培育专门化品种的 工作,这标志着系统的家畜育种工作的开始。那时对“品种”的描绘是:在一定地区 出现的某一畜种的畜群,尽管他们内部存在着一定的变异,但在一些特定的性状和特 征上,与另一地区的畜群有着明显的差别。当时在瑞士艾恩西德伦(Einsiedeln)地 区培育的褐牛,可谓中世纪家畜培育品种的一个典范,当时著名的大型乳用品种瑞士 褐牛(Brown Swiss)就是始于那时的这一牛群。 2.近代育种学与育种实践 近代家畜育种的兴起可追溯到 18 世纪后半叶,由于 产业革命的影响,畜牧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培育品种的新高潮。这一时期将“品种” 理解为:形态学和生理学上十分相似的一组家畜。育种者在培育品种前开始制定了明 确的育种目标,并根据实践经验从血统、个体和后代选择种畜,同时熟练地应用近交 选配,提高种群内个体在多个性状上的一致性。英国的 R.Bakewell 可以称为近代家 畜育种之父,他最早将种畜后裔的性能记录下来,并将其应用到选种工作中,并成功 地育成了夏尔马、莱斯特羊,还改良了长角牛等品种。在前后 100 多年时间内,全世 界培育了许多畜禽品种,仅在英国就育成了 10 个牛品种、20 个猪品种、6 个马品种 和 30 个羊品种。这些品种的育成为 20 世纪畜牧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些 科学家的育种措施和育种组织也在这一时期成立。1822 年在英国的短角牛群中建立 了世界上第一本良种登记册,50 年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育种组织——短角牛协会。 育种者在品种育成后,又采用科学的选种方法选育提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 奶牛为例。19 世纪初,欧洲的奶牛一般平均每年产奶 1500kg,而经选育提高后,到 19 世纪末达到了 2500kg。 3.现代育种学理论的发展与育种实践 19 世纪初自然科学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家畜育种学家开始尝试将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应用到 育种实践中。达尔文 (1809-1882)进化论的理论对家畜育种的影响是深远的。家畜育种的选择理论,就 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孟德尔(1822 —1884)遗传学的诞生对现代家畜育种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达尔文的理论 是通过对大量自然现象的分析和推论而形成,而孟德尔则是通过实验揭示了生物的遗 传规律。1900 年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报告重新发表,奠定了现代遗传学基础。在此 以后的 20 年中,家畜育种学家致力于孟德尔遗传定律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工作。然 而对于畜牧业生产十分重要的经济性状,诸如产奶量、日增重等性状的遗传分析,孟 德尔遗传定律就显得无能为力了。20 世纪 20 年代 Fisher(1890—1962)
Haldane(1892-1964)和 Wright(1889-1988)创建了数量遗传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 特点是,家畜大部分经济性状的表达是受多个效应很低的孟德尔基因的共同调控,性 状的表达还或多或少的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家畜个体的遗传分析,需要采用统计学 方法。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是现代家畜育种学的重要科学基础。Lush(1896-1982) 将数量遗传学理论与育种实践结合,建立现代家畜育种理论体系。20世纪60年代以 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 Henderson的线形模型理论和方法为代表的,一些更 精确的统计推断方法的以在育种中应用,使得在过去20-30年中,畜牧业生产出现了 全球性的大发展 近年来,在染色体水平和DNA水平上,对于生物遗传的物理基础开展了深入研究, 使我们有可能将分子遗传学理论与数量遗传学理论相结合,一方面将进一步揭示家畜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另一方面有可能将分子水平上的遗传信息与许多基因信息结 合,对于家畜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学分析,从而提高选种的效率 三、家畜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 家畜育种学是畜牧学科的一门重要分支,家畜育种学是研究改良家畜遗传素质 提高生产性能的水平,根据需求培育新品种和品系,通过杂交利用杂种优势,高效优 质地生产量多质优的畜产品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家畜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是 (1)研究家畜的起源、驯化,品种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对现有品种资源进行调 查、分析、保护、开发利用。 (2)研究家畜生长发育的规律,主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和遗传规律,生产性能测 定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3)研究对现有品种遗传改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包括选种选配的理论、方 ,优化育种规划的方法等。 (4)研究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的理论和方法 (5)研究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与方法 (6)研究保证家畜育种工作科学高效进行的组织、措施与必要的法规。 从家畜育种学的历史可以看出,它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及时地结合了新理论 和新方法,丰富本科学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新科学不断地深入发展,很多高新技术, 诸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很快地结合到家畜育种学中,尤其是分子遗 传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结合与应用,又出现了标记辅助选择、分子育种等新领域,更 丰富了家畜育种学,为家畜育种工作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第一章家畜的起源和驯化与品种 第一节家畜的概念 在地球上众多形式的动物资源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人类自身文明发展的 产物;家畜遗传资源。所有种类的家畜,无一例外都是从野生动物驯化而来,它们对 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人类的依赖及其畜产品用途的专一化程度,反映出家畜驯化 历史的长短和驯化的程度。正确理解家畜的概念,了解家畜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及其 起源,掌握家畜品种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对于合理利用和科学保存家畜品种资源
3 Haldane(1892-1964)和 Wright(1889-1988)创建了数量遗传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 特点是,家畜大部分经济性状的表达是受多个效应很低的孟德尔基因的共同调控,性 状的表达还或多或少的受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家畜个体的遗传分析,需要采用统计学 方法。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是现代家畜育种学的重要科学基础。Lush(1896-1982) 将数量遗传学理论与育种实践结合,建立现代家畜育种理论体系。20 世纪 60 年代以 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 Henderson 的线形模型理论和方法为代表的,一些更 精确的统计推断方法的以在育种中应用,使得在过去 20-30 年中,畜牧业生产出现了 全球性的大发展。 近年来,在染色体水平和 DNA 水平上,对于生物遗传的物理基础开展了深入研究, 使我们有可能将分子遗传学理论与数量遗传学理论相结合,一方面将进一步揭示家畜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另一方面有可能将分子水平上的遗传信息与许多基因信息结 合,对于家畜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学分析,从而提高选种的效率。 三、 家畜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 家畜育种学是畜牧学科的一门重要分支,家畜育种学是研究改良家畜遗传素质, 提高生产性能的水平,根据需求培育新品种和品系,通过杂交利用杂种优势,高效优 质地生产量多质优的畜产品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家畜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是: (1)研究家畜的起源、驯化,品种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对现有品种资源进行调 查、分析、保护、开发利用。 (2)研究家畜生长发育的规律,主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和遗传规律,生产性能测 定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3)研究对现有品种遗传改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包括选种选配的理论、方 法,优化育种规划的方法等。 (4)研究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的理论和方法。 (5)研究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与方法。 (6)研究保证家畜育种工作科学高效进行的组织、措施与必要的法规。 从家畜育种学的历史可以看出,它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及时地结合了新理论 和新方法,丰富本科学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新科学不断地深入发展,很多高新技术, 诸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系统工程技术很快地结合到家畜育种学中,尤其是分子遗 传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结合与应用,又出现了标记辅助选择、分子育种等新领域,更 丰富了家畜育种学,为家畜育种工作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第一章 家畜的起源和驯化与品种 第一节 家畜的概念 在地球上众多形式的动物资源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人类自身文明发展的 产物;家畜遗传资源。所有种类的家畜,无一例外都是从野生动物驯化而来,它们对 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人类的依赖及其畜产品用途的专一化程度,反映出家畜驯化 历史的长短和驯化的程度。正确理解家畜的概念,了解家畜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及其 起源,掌握家畜品种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对于合理利用和科学保存家畜品种资源
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以及利用杂种优势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家畜的概念 中国自古就有“在家为畜,在野为兽”之说,广义的家畜是指在人类控制干预下, 能够顺利地进行繁殖的、有相当大的群体规模、并有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得到充分发 展并能遗传下去的家养的脊椎动物 而那些被人类扑获和饲养的尚未完全驯化且数量不多的野生动物则不能称之为 家畜,这些动物有时也成为驯养动物,但是其野性依旧,不能象家畜那样大量地任意 饲养,一般称为特种养殖动物或特种经济动物 狭义的家畜指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属于鸟纲的驯化动物则另称为家禽 最常见的家畜家禽有包括牛、马、绵羊、山羊、猪鸡等;较常见的有驴、骡、骆 驼、兔、鸭、鹅、猫狗等;还包括火鸡、鸽子、鹌鹑、珠鸡、番鸭 Poultry: ducks, goose, turkeys, domestic fowls 第二节家畜品种及其发展 、品种的概念 (一)、种和品种 1、物种(简称种, specles)种是具有一定形态、胜利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 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一个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它种中的个体 交配,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种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 结果,是自然选择的历史产物。由于种内部分群体的迁移、长期的地理隔离和基因突 变等因素,会导致种的基因库发生遗传漂变,从而形成亚种或变种 2、品种( breed)品种是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 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 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品种是人工选择的历史 产物。在有些家畜的品种中,还有称为品系的类群,它是品种内的结构形式。有些品 种是从某一品系开始,逐渐发展形成的。一个历史很久,分布很广,群体很大的品种, 也会由于迁移、引种、隔离等,形成区域性的地方品系。 3、品系( strain,line)如上所述,品系属品种内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是指起 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它们可以是自交或近亲繁殖若干代以后所获得的在某些性 状上具有相当遗传一致性的后代,也可以是源于同一头种畜(通常为公畜,称为系祖) 的畜群,具有与系祖类似的特征和特性,并且符合该品种的标准。具有不同特点的几 个品系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合成为一个新的品系,称为合成系。有关品系的内容,将 在第九章详细讨论。 (二)品种应具备的条件作为一个家畜品种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或种用价 值,来源相同、性状相似、遗传性稳定,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数量 来源相同凡属同一个品种的家畜,决不是一群杂乱无章的动物,而是有着 基本相同的血统来源,个体彼此间有着血统上的联系,故其遗传基础也非常相似。这 是构成一个“基因库”的基本条件。 2.性状及适应性相似作为同一个品种的家畜,在体形结构、生理机能、重要 经济性状、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都很相似,它们构成了该品种的基本特征, 拒此很容易与其它品种相区别。没有这些共同特征也就谈不上是一个品种 3.遗传性稳定品种必须具有稳定的遗传性,才能将其典型的特征遗传给后代, 使得品种得以保持下去,这是纯种家畜与杂种家畜的最根本区别
4 培育新品种和新品系以及利用杂种优势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家畜的概念 中国自古就有“在家为畜,在野为兽”之说,广义的家畜是指在人类控制干预下, 能够顺利地进行繁殖的、有相当大的群体规模、并有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得到充分发 展并能遗传下去的家养的脊椎动物。 而那些被人类扑获和饲养的尚未完全驯化且数量不多的野生动物则不能称之为 家畜,这些动物有时也成为驯养动物,但是其野性依旧,不能象家畜那样大量地任意 饲养,一般称为特种养殖动物或特种经济动物。 狭义的家畜指属于哺乳纲的驯化动物,属于鸟纲的驯化动物则另称为家禽。 最常见的家畜家禽有包括牛、马、绵羊、山羊、猪鸡等;较常见的有驴、骡、骆 驼、兔、鸭、鹅、猫狗等;还包括火鸡、鸽子、鹌鹑、珠鸡、番鸭。 Poultry:ducks,goose,turkeys,domestic fowls。 第二节 家畜品种及其发展 一、品种的概念 (一)、种和品种 1、物种(简称种,species) 种是具有一定形态、胜利特征和自然分布区域 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一个种中的个体一般不与其它种中的个体 交配,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种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 结果,是自然选择的历史产物。由于种内部分群体的迁移、长期的地理隔离和基因突 变等因素,会导致种的基因库发生遗传漂变,从而形成亚种或变种。 2、品种(breed) 品种是指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主要性状的遗传性比较一 致的一种栽培植物或家养动物群体,能适应一定的自然环境以及栽培或饲养条件,在 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人类的要求,是人类的农业生产资料。品种是人工选择的历史 产物。在有些家畜的品种中,还有称为品系的类群,它是品种内的结构形式。有些品 种是从某一品系开始,逐渐发展形成的。一个历史很久,分布很广,群体很大的品种, 也会由于迁移、引种、隔离等,形成区域性的地方品系。 3、品系(strain,line) 如上所述,品系属品种内的一种结构形式,它是指起 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它们可以是自交或近亲繁殖若干代以后所获得的在某些性 状上具有相当遗传一致性的后代,也可以是源于同一头种畜(通常为公畜,称为系祖) 的畜群,具有与系祖类似的特征和特性,并且符合该品种的标准。具有不同特点的几 个品系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合成为一个新的品系,称为合成系。有关品系的内容,将 在第九章详细讨论。 (二)品种应具备的条件 作为一个家畜品种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或种用价 值,来源相同、性状相似、遗传性稳定,而且有一定的结构和足够的数量。 1.来源相同 凡属同一个品种的家畜,决不是一群杂乱无章的动物,而是有着 基本相同的血统来源,个体彼此间有着血统上的联系,故其遗传基础也非常相似。这 是构成一个“基因库”的基本条件。 2.性状及适应性相似 作为同一个品种的家畜,在体形结构、生理机能、重要 经济性状、对自然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都很相似,它们构成了该品种的基本特征, 拒此很容易与其它品种相区别。没有这些共同特征也就谈不上是一个品种。 3.遗传性稳定 品种必须具有稳定的遗传性,才能将其典型的特征遗传给后代, 使得品种得以保持下去,这是纯种家畜与杂种家畜的最根本区别
4.一定的结构在具备基本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一个品种的个体可以分为若干各 具特点的类群,如品系或亲缘群。这些类群可以是自然隔离形成的,也可以是育种者 有意识地培育而成的,它们构成了品种内的遗传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为品种的遗传改 良和提供丰富多样的畜产品提供了条件。 5.足够的数量数量是决定是否能维持品种结构、保持品种特性、不断提高品 种质量的重要条件,头数不足不能成为一个品种。只有当个体数量足够多时,才能避 免过早和过多的近亲交配,才能保持个体的足够的适应性、生命力和繁殖力,并保持 品种内的异质性和广泛的利用价值 6.被政府和品种协会所承认作为一个品种必须经过政府或品种协会等权威机 构进行审定,确定其是否满足以上条件,并予以命名,只有这样才能正式成为品种。 、品种的形成与演变 家畜的出现已有数千年至上万年的历史,但是,家畜的品种却不象家畜那样久远。 在饲养家畜的实践中和人类的迁移过程中,家畜的数量随着饲养技术的改善而逐渐增 多,分布也越来越广。于是,由于各地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因 为交通不便等因素所导致的地理隔离,使得向各地迁移的小群体在一定时间后在体型 外貌、适应性等方面出现差异,其中既有由于基因的漂变造成的差异,也有自然选择 和人工选择造成的差异。这时家畜品种的雏型开始出现,人们给这些各有特色的不同 产地的家畜群体冠以不同的名称,以示区别,这就是最初的家畜品种。这些品种一般 称为原始品种、地方品种或土种。对这些品种继续选择,向某一特定生产方向育种, 就形成了生产性能更专一、经济效益更髙的培育品种。例如,乳用、肉用、毛用、绒 用、蛋用、兼用、役用、竞赛用、观赏用等品种。 个品种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人工选择方向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 我们常常发现不同时代的同一品种无论从体型上、外貌上、生产性能上都有很大区别, 导致品种发生这些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社会需求是形成不同用途培育品种的主要因素。例如,在工 业革命之前的社会经济中,由于农业、军事的需要,养马业受到特别的重视,根据用 途培育成了许多骑乘型、役用型品种。在机械工业充分发展以后,马在社会经济中的 作用越来越小,用途也越来越有限。工业化所产生的大量城市人口,对乳、肉、蛋 绒、裘、革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人类又定向地培育出了乳用、肉用、蛋用、毛用 绒用、裘皮用以及兼用型的家畜家禽品种。 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品种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在品种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 比自然环境条件更占有主导地位。市场需求、生产性能水平、集约化程度无不影响着 品种的形成和发展,任何一个品种“变”是绝对的,都有一个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 程。如世界分布最广、产奶量最高、最典型的乳用家畜品种是黑白花牛,属大型乳用 品种,原产于荷兰北部的西弗里斯兰省(West- Friesland)和德国的荷尔斯坦省 ( Holstein),所以这种牛也称为荷斯坦一弗里生牛( Holstein- Friesian).这个品 种最初为乳肉兼用型,自19世纪70年代输出到世界各国以后,从中又衍生出体形更 大、产奶量更高的纯乳用型黑白花牛,并以美国和加拿大的乳用黑白花牛的产奶量为 最高。而荷兰、德国为代表的欧洲黑白花牛则以乳肉兼用型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随着 生产条件和市场需要的变化,欧洲各国又纷纷引进北美黑白花牛精液,以改变原欧洲 黑白花牛的生产类型。应该指出19世纪与现代的黑白花牛相比就有明显的区别,如 果它们同时存在会被判若两个品种,因为它们不仅体质外形有区别,生产性能也有差 异,甚至连生产方向也有所变化
5 4.一定的结构 在具备基本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一个品种的个体可以分为若干各 具特点的类群,如品系或亲缘群。这些类群可以是自然隔离形成的,也可以是育种者 有意识地培育而成的,它们构成了品种内的遗传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为品种的遗传改 良和提供丰富多样的畜产品提供了条件。 5.足够的数量 数量是决定是否能维持品种结构、保持品种特性、不断提高品 种质量的重要条件,头数不足不能成为一个品种。只有当个体数量足够多时,才能避 免过早和过多的近亲交配,才能保持个体的足够的适应性、生命力和繁殖力,并保持 品种内的异质性和广泛的利用价值。 6.被政府和品种协会所承认 作为一个品种必须经过政府或品种协会等权威机 构进行审定,确定其是否满足以上条件,并予以命名,只有这样才能正式成为品种。 二、品种的形成与演变 家畜的出现已有数千年至上万年的历史,但是,家畜的品种却不象家畜那样久远。 在饲养家畜的实践中和人类的迁移过程中,家畜的数量随着饲养技术的改善而逐渐增 多,分布也越来越广。于是,由于各地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以及因 为交通不便等因素所导致的地理隔离,使得向各地迁移的小群体在一定时间后在体型 外貌、适应性等方面出现差异,其中既有由于基因的漂变造成的差异,也有自然选择 和人工选择造成的差异。这时家畜品种的雏型开始出现,人们给这些各有特色的不同 产地的家畜群体冠以不同的名称,以示区别,这就是最初的家畜品种。这些品种一般 称为原始品种、地方品种或土种。对这些品种继续选择,向某一特定生产方向育种, 就形成了生产性能更专一、经济效益更高的培育品种。例如,乳用、肉用、毛用、绒 用、蛋用、兼用、役用、竞赛用、观赏用等品种。 一个品种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人工选择方向的变化而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 我们常常发现不同时代的同一品种无论从体型上、外貌上、生产性能上都有很大区别, 导致品种发生这些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 ㈠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需求是形成不同用途培育品种的主要因素。例如,在工 业革命之前的社会经济中,由于农业、军事的需要,养马业受到特别的重视,根据用 途培育成了许多骑乘型、役用型品种。在机械工业充分发展以后,马在社会经济中的 作用越来越小,用途也越来越有限。工业化所产生的大量城市人口,对乳、肉、蛋、 绒、裘、革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人类又定向地培育出了乳用、肉用、蛋用、毛用、 绒用、裘皮用以及兼用型的家畜家禽品种。 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品种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在品种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 比自然环境条件更占有主导地位。市场需求、生产性能水平、集约化程度无不影响着 品种的形成和发展,任何一个品种“变”是绝对的,都有一个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 程。如世界分布最广、产奶量最高、最典型的乳用家畜品种是黑白花牛,属大型乳用 品种,原产于荷兰北部的西弗里斯兰省(West-Friesland)和德国的荷尔斯坦省 (Holstein),所以这种牛也称为荷斯坦—弗里生牛(Holstein-Frieslan).这个品 种最初为乳肉兼用型,自 19 世纪 70 年代输出到世界各国以后,从中又衍生出体形更 大、产奶量更高的纯乳用型黑白花牛,并以美国和加拿大的乳用黑白花牛的产奶量为 最高。而荷兰、德国为代表的欧洲黑白花牛则以乳肉兼用型为主。值得注意的是随着 生产条件和市场需要的变化,欧洲各国又纷纷引进北美黑白花牛精液,以改变原欧洲 黑白花牛的生产类型。应该指出 19 世纪与现代的黑白花牛相比就有明显的区别,如 果它们同时存在会被判若两个品种,因为它们不仅体质外形有区别,生产性能也有差 异,甚至连生产方向也有所变化
另一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家畜是美利奴细毛羊,原产于西班牙。现在全世界有许多 细毛羊品种是由此产生的,如澳洲美利奴羊、德国美利奴羊、前苏联美利奴羊、中国 美利奴羊等。毛质最好、产毛量最高的是澳大利亚美利奴细毛羊,这也是人类有目的、 有计划、精心培育出新型细毛羊品种。有些国家从美利奴羊中进一步培育出兼用性 半细毛型、长毛型、乃至肉用型美利奴羊品种。而在澳大利亚,根据体重、羊毛长度 和细度等不同又分为4种类型,即超细型、细毛型、中毛型和强毛型,其羊毛细度变 动范围为58~80支。 肉用家畜品种的出现,也是社会需求所产生的结果。例如,目前世界上著名的牛 羊、猪、鸡等肉用品种,几乎都出自欧洲,这是由于欧洲的工业化出现的最早、城市 数量多、规模大、人口集中,因而对肉的需求量大,对肉的质量要求也高,从而促进 了新的肉用品种的培育。例如,仅英国在18-19世纪的100多年中就培育出60多个 优良家畜品种。这些品种对世界家畜品种的培育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约克夏猪 原产于英格兰约克夏郡,从历史上看,老型约克夏猪与中国广东猪杂交曾选育出脂肪 型的小约克夏猪,再通过大型与小型约克夏猪杂交选育出兼用型的约克夏猪或中白 猪。今年由于市场对瘦肉需求增加,瘦肉多的新型大约克夏猪得到发展,是当今世界 最流行的母系猪种之一,分布遍及全球。由于饲养国家不同,分别被称为:美系(美 国)、加系(加拿大)、法系(法国)、丹系(丹麦)大白猪等 (二)自然环境条件任何生命对生存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是生命在 自然选择压力下逐渐积累的特性,人工选择产生的品种也不例外。影响品种形成的自 然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海拔、温度、湿度、空气、水质、土质、植被、食物结构等。 例如,高温干燥,植被稀疏的中东地区培育出了体型修长的轻型马(如阿拉伯马); 而低温湿润、植被茂盛的欧洲则多育成体型粗壮的重型马(如比利时重挽马、俄罗斯 重挽马、法国阿尔登马和泼雪龙马等)。另外,牛的品种像温带的黄牛、热带的瘤牛 青藏髙原的牦牛、河湖地区的水牛等,都是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育成的,有明显的 地域适应性,如果认为地强行改变其生活环境,往往会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患病或死亡。 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对品种特征有明显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例如,同 种家畜在温暖地区生活的群体,其体型较小,在寒冷地区生活的群体,其体型较大。 这是因为同种恒温动物,主要是通过皮肤散热,因而动物的皮肤面积与躯干体积的比 值,是衡量动物保温能力的重要参数。这个比值越大,越有利于散热:这个比值越小, 就有利于保温。同一种动物,体型越大,这个比值越小;体型越小,这个比值越大。 生活地区的海拔髙度影响动物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技能。把髙原品种引入平原 地区,或把平原品种引入高原地区,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致病死亡。例如,把顿河 马、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牛、秦川牛、来航鸡、北京鸭等引入西藏拉萨,强烈的高 山反应使这些畜禽不能正常生活和生产,甚至死亡。秦川牛在那里丧失繁殖能力;鸡 与鸭的孵化率仅为7%~8%。把海拔3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的牦牛引入到海拔1500m 的兰州,很难正常生活,而引入到湖南洞庭湖地区,当年全部死亡。一般来讲,高原 品种的呼吸器官发达、血液中的红血素含量显著高于低地品种。这是品种在适应高原 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机能性变化,而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阳光的强度和光照的时间也与品种特征有一定关系。例如阳光强度、特别是紫外 线的强度直接影响品种被毛的长度与颜色、皮肤色素分布与皮肤厚度。光照视觉和其 它神经系统作用与动物的脑垂体,影响生长激素和生殖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 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例如,绵羊的发情配种季节是白昼逐渐变短的秋季,而马的发 情季节则是白昼逐渐变长的春季。鸡的增重、产蛋性能也与光照的长短有明显的关系。 当把某一家畜品种从光照时间长的地区引入到光照短的地区时,其生理机能和生产性
6 另一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家畜是美利奴细毛羊,原产于西班牙。现在全世界有许多 细毛羊品种是由此产生的,如澳洲美利奴羊、德国美利奴羊、前苏联美利奴羊、中国 美利奴羊等。毛质最好、产毛量最高的是澳大利亚美利奴细毛羊,这也是人类有目的、 有计划、精心培育出新型细毛羊品种。有些国家从美利奴羊中进一步培育出兼用性、 半细毛型、长毛型、乃至肉用型美利奴羊品种。而在澳大利亚,根据体重、羊毛长度 和细度等不同又分为 4 种类型,即超细型、细毛型、中毛型和强毛型,其羊毛细度变 动范围为 58~80 支。 肉用家畜品种的出现,也是社会需求所产生的结果。例如,目前世界上著名的牛、 羊、猪、鸡等肉用品种,几乎都出自欧洲,这是由于欧洲的工业化出现的最早、城市 数量多、规模大、人口集中,因而对肉的需求量大,对肉的质量要求也高,从而促进 了新的肉用品种的培育。例如,仅英国在 18—19 世纪的 100 多年中就培育出 60 多个 优良家畜品种。这些品种对世界家畜品种的培育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约克夏猪 原产于英格兰约克夏郡,从历史上看,老型约克夏猪与中国广东猪杂交曾选育出脂肪 型的小约克夏猪,再通过大型与小型约克夏猪杂交选育出兼用型的约克夏猪或中白 猪。今年由于市场对瘦肉需求增加,瘦肉多的新型大约克夏猪得到发展,是当今世界 最流行的母系猪种之一,分布遍及全球。由于饲养国家不同,分别被称为:美系(美 国)、加系(加拿大)、法系(法国)、丹系(丹麦)大白猪等。 (二)自然环境条件 任何生命对生存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这是生命在 自然选择压力下逐渐积累的特性,人工选择产生的品种也不例外。影响品种形成的自 然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海拔、温度、湿度、空气、水质、土质、植被、食物结构等。 例如,高温干燥,植被稀疏的中东地区培育出了体型修长的轻型马(如阿拉伯马); 而低温湿润、植被茂盛的欧洲则多育成体型粗壮的重型马(如比利时重挽马、俄罗斯 重挽马、法国阿尔登马和泼雪龙马等)。另外,牛的品种像温带的黄牛、热带的瘤牛、 青藏高原的牦牛、河湖地区的水牛等,都是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下育成的,有明显的 地域适应性,如果认为地强行改变其生活环境,往往会因不适应新环境而患病或死亡。 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对品种特征有明显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例如,同 一种家畜在温暖地区生活的群体,其体型较小,在寒冷地区生活的群体,其体型较大。 这是因为同种恒温动物,主要是通过皮肤散热,因而动物的皮肤面积与躯干体积的比 值,是衡量动物保温能力的重要参数。这个比值越大,越有利于散热;这个比值越小, 就有利于保温。同一种动物,体型越大,这个比值越小;体型越小,这个比值越大。 生活地区的海拔高度影响动物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技能。把高原品种引入平原 地区,或把平原品种引入高原地区,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致病死亡。例如,把顿河 马、黑白花奶牛、西门塔尔牛、秦川牛、来航鸡、北京鸭等引入西藏拉萨,强烈的高 山反应使这些畜禽不能正常生活和生产,甚至死亡。秦川牛在那里丧失繁殖能力;鸡 与鸭的孵化率仅为 7%~8%。把海拔 3000m 以上的青藏高原的牦牛引入到海拔 1500m 的兰州,很难正常生活,而引入到湖南洞庭湖地区,当年全部死亡。一般来讲,高原 品种的呼吸器官发达、血液中的红血素含量显著高于低地品种。这是品种在适应高原 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机能性变化,而不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阳光的强度和光照的时间也与品种特征有一定关系。例如阳光强度、特别是紫外 线的强度直接影响品种被毛的长度与颜色、皮肤色素分布与皮肤厚度。光照视觉和其 它神经系统作用与动物的脑垂体,影响生长激素和生殖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动物的 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例如,绵羊的发情配种季节是白昼逐渐变短的秋季,而马的发 情季节则是白昼逐渐变长的春季。鸡的增重、产蛋性能也与光照的长短有明显的关系。 当把某一家畜品种从光照时间长的地区引入到光照短的地区时,其生理机能和生产性
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固定下来,使在新地区生活的家畜 无论在内部机能,或者外部特征上都不同与原来的品种,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新的品 系后品种。 家畜品种的分类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驯化或驯养的动物共有40多个物种。在 这些驯化的物种中,又有许多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数以千计的品种,根据不同 的目的,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用于分析研究这些品种,例如利用动物分类学方法, 有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奇蹄与偶蹄、反刍与非反刍;根据动物的食物特性,有食 肉、食草、杂食等,不一而足。但是,在畜牧业上,比较常用而且实用的分类方法, 主要有三种,即按照品种的改良程度、品种体型外貌特征、品种的主要用途来分类。 改良程度根据改良程度将品种分为原始品种和培育品种。 1.原始品种一般都是较古老的品种,是驯化以后,在长期放牧或家养条件下, 未经严格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品种,有很强的适应自然的能力,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例如,蒙古马、天祝牦牛、哈萨克羊、民猪、仙居鸡等都属于这类品种。原始品种按 其原产地或自身特征命名 原始品种也称为地方品种。因为这些品种只生活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和气候环境 内,所以也称其为土著品种或土种。有些地方品种是原始品种经过系统培育而成的 例如金华猪、秦川牛、湖羊、伊犁马、北京鸭等,因而也称这些地方品种为地方良种。 2.培育品种是指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在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指导下,经过较 系统的人工选择过程而玉成的家畜品种。这类品种集中了特定的优良基因,其产品相 对比较专门化,在某些性状(通常为所处地区和历史时期的主要经济性状)上的表现 明显高于原始品种,因而也就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但这类品种一般对饲养管理条件 要求较高,其适应性与抗病力以及抗逆性不如原始品种。例如各种专门化的肉牛、奶 牛、瘦肉型猪、蛋鸡等都属于培育品种。 体型和外貌特征这种分类方法历史悠久,简单而实用,一直沿用至今。 1.按体型大小可将家畜分为大型、中型、小型3种。例如马有重型(重挽马)、 中型(蒙古马)、小型或矮马(国外的pony马和我国云南的矮马、阿根廷的微型马等)。 家兔也有大型品种(成年体重5kg以上)、中型品种(成年体重3~5kg)、小型品种 (成年体重2.5kg以下)。猪也有小型猪(如中国的香猪)。 2.按角的有无牛、绵羊中根据角的有无分为有角品种和无角品种。绵羊还有 公羊有角、母羊无角的品种。 3.按尾的大小或长短绵羊有大尾品种(大尾寒羊)、小尾品种(小尾寒羊)以 及脂尾品种(乌珠穆沁羊)等。 4.根据毛色或羽色猪有黑、白、花斑、红等品种。某些绵羊品种的黑头、喜 马拉雅兔的8黑等都是典型的品种特征。鸡的芦花羽、红羽、白羽等也是重要的品种 特征。 5.根据鸡的蛋壳颜色有褐壳(红壳)品种和白壳品种。 6.骆驼的峰数单峰驼、双峰驼。 (三)按主要用途由于现代培育品种多为定向培育而成的,故多用次法分类 般分为专用品种( Special- purpose breed)和兼用品种(Dual- purpose breed) 1.猪根据胴体瘦肉率髙低分为脂肪型、鲜肉型、瘦肉型 2.鸡分为蛋用、肉用、兼用、药用和观赏品种。 牛分为乳用、肉用、乳肉兼用、役用等
7 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固定下来,使在新地区生活的家畜 无论在内部机能,或者外部特征上都不同与原来的品种,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新的品 系后品种。 三、家畜品种的分类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驯化或驯养的动物共有 40 多个物种。在 这些驯化的物种中,又有许多经自然和人工选择而形成的数以千计的品种,根据不同 的目的,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用于分析研究这些品种,例如利用动物分类学方法, 有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奇蹄与偶蹄、反刍与非反刍;根据动物的食物特性,有食 肉、食草、杂食等,不一而足。但是,在畜牧业上,比较常用而且实用的分类方法, 主要有三种,即按照品种的改良程度、品种体型外貌特征、品种的主要用途来分类。 改良程度 根据改良程度将品种分为原始品种和培育品种。 1.原始品种 一般都是较古老的品种,是驯化以后,在长期放牧或家养条件下, 未经严格的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品种,有很强的适应自然的能力,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例如,蒙古马、天祝牦牛、哈萨克羊、民猪、仙居鸡等都属于这类品种。原始品种按 其原产地或自身特征命名。 原始品种也称为地方品种。因为这些品种只生活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和气候环境 内,所以也称其为土著品种或土种。有些地方品种是原始品种经过系统培育而成的, 例如金华猪、秦川牛、湖羊、伊犁马、北京鸭等,因而也称这些地方品种为地方良种。 2.培育品种 是指有明确的育种目标,在遗传育种理论与技术指导下,经过较 系统的人工选择过程而玉成的家畜品种。这类品种集中了特定的优良基因,其产品相 对比较专门化,在某些性状(通常为所处地区和历史时期的主要经济性状)上的表现 明显高于原始品种,因而也就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但这类品种一般对饲养管理条件 要求较高,其适应性与抗病力以及抗逆性不如原始品种。例如各种专门化的肉牛、奶 牛、瘦肉型猪、蛋鸡等都属于培育品种。 体型和外貌特征 这种分类方法历史悠久,简单而实用,一直沿用至今。 1.按体型大小 可将家畜分为大型、中型、小型 3 种。例如马有重型(重挽马)、 中型(蒙古马)、小型或矮马(国外的 pony 马和我国云南的矮马、阿根廷的微型马等)。 家兔也有大型品种(成年体重 5kg 以上)、中型品种(成年体重 3~5kg)、小型品种 (成年体重 2.5kg 以下)。猪也有小型猪(如中国的香猪)。 2.按角的有无 牛、绵羊中根据角的有无分为有角品种和无角品种。绵羊还有 公羊有角、母羊无角的品种。 3.按尾的大小或长短 绵羊有大尾品种(大尾寒羊)、小尾品种(小尾寒羊)以 及脂尾品种(乌珠穆沁羊)等。 4.根据毛色或羽色 猪有黑、白、花斑、红等品种。某些绵羊品种的黑头、喜 马拉雅兔的 8 黑等都是典型的品种特征。鸡的芦花羽、红羽、白羽等也是重要的品种 特征。 5.根据鸡的蛋壳颜色 有褐壳(红壳)品种和白壳品种。 6.骆驼的峰数 单峰驼、双峰驼。 (三)按主要用途 由于现代培育品种多为定向培育而成的,故多用次法分类, 一般分为专用品种(Special-purpose breed)和兼用品种(Dual-purpose breed)。 1.猪 根据胴体瘦肉率高低分为脂肪型、鲜肉型、瘦肉型。 2.鸡 分为蛋用、肉用、兼用、药用和观赏品种。 3.牛 分为乳用、肉用、乳肉兼用、役用等
4.绵羊分为毛用(细毛、半细毛、粗毛、长毛、短毛)、肉用、羔皮用、裘 皮用以及侧重点不同的各种兼用品种 5.山羊分为绒用、肉用、乳用、毛皮用及兼用等。 6.马分为挽用、乘用、驮用、竞技用、肉用、乳用、及兼用品种 7.兔分为毛用、裘皮用、肉用、兼用等。 8.鸽分为肉用、信鸽等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根据需要将这3个分类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究竟用哪种更 适,要视畜种和有关情况而定 表1-3和表1-4分别列出了部分国内外主要家畜家禽品种 表1-3我国部分畜禽品种一览表 名品种名品种类别原产地 生产类型 民猪 地方品种 东北三省 肉脂兼用 太湖猪 地方品种 江、浙太湖流域肉脂兼用 宁乡猪 地方品种 湖南 脂肪型 大花白猪 地方品种 广东 脂肉兼用 金华猪 地方品种 浙江 腌肉型 内江猪 地方品种 四川 脂肉兼用 荣昌猪 地方品种 四川 脂肉兼用 两广小花猪 地方品种 广东、广西 脂肪型 猪 滇南小耳猪 地方品种 云南 肉脂兼用 哈白猪 培育品种黑龙江 肉脂兼用 新金猪 培育品种 辽宁 肉脂兼用 东北花猪 培育品种 东北三省 肉脂兼用 新淮猪 培育品种 江苏 肉脂兼用 上海白猪 培育品种 上海 肉脂兼用 北京黑猪 培育品种 北京 肉脂兼用 伊犁白猪 培育品种 新疆 肉脂兼用 三江白猪 培育品种 黑龙 瘦肉型 普通牛 蒙古牛 原始品种 内蒙古、蒙古国兼用 秦川牛 地方品种 陕西 役肉兼用 种名 品种类别 生产类型 南阳牛 地方品种 河南 役肉兼用 鲁西牛 地方品种 山东 役肉兼用 晋南牛 地方品种 山西 役肉兼用 普通牛 延边牛 地方品种 吉林 役肉兼用 中国荷斯坦牛培育品种 国外 用、乳肉兼用 三河牛 培育品种 内蒙古 乳肉兼用 草原红牛 培育品种 内蒙古、河北、吉林乳肉兼用 肉乳兼用 青藏高山牦牛|原始品种 青藏高原 兼用 牦牛 天祝白牦牛 地方品种 甘肃天祝 兼用 麦洼牦牛 地方品种 四川阿钡 兼用 海子水牛 地方品种 江苏 兼用 上海水牛 地方品种 役挽兼用
8 4. 绵羊 分为毛用(细毛、半细毛、粗毛、长毛、短毛)、肉用、羔皮用、裘 皮用以及侧重点不同的各种兼用品种。 5. 山羊 分为绒用、肉用、乳用、毛皮用及兼用等。 6. 马 分为挽用、乘用、驮用、竞技用、肉用、乳用、及兼用品种。 7. 兔 分为毛用、裘皮用、肉用、兼用等。 8. 鸽 分为肉用、信鸽等。 在实践中,人们常常根据需要将这 3 个分类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究竟用哪种更合 适,要视畜种和有关情况而定。 表 1-3 和表 1-4 分别列出了部分国内外主要家畜家禽品种。 表 1-3 我国部分畜禽品种一览表 种 名 品 种 名 品种类别 原 产 地 生产类型 猪 民猪 太湖猪 宁乡猪 大花白猪 金华猪 内江猪 荣昌猪 两广小花猪 滇南小耳猪 哈白猪 新金猪 东北花猪 新淮猪 上海白猪 北京黑猪 伊犁白猪 三江白猪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东北三省 江、浙太湖流域 湖南 广东 浙江 四川 四川 广东、广西 云南 黑龙江 辽宁 东北三省 江苏 上海 北京 新疆 黑龙江 肉脂兼用 肉脂兼用 脂肪型 脂肉兼用 腌肉型 脂肉兼用 脂肉兼用 脂肪型 肉脂兼用 肉脂兼用 肉脂兼用 肉脂兼用 肉脂兼用 肉脂兼用 肉脂兼用 肉脂兼用 瘦肉型 普通牛 蒙古牛 秦川牛 原始品种 地方品种 内蒙古、蒙古国 陕西 兼用 役肉兼用 种 名 品 种 名 品种类别 原 产 地 生产类型 普通牛 南阳牛 鲁西牛 晋南牛 延边牛 中国荷斯坦牛 三河牛 草原红牛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河南 山东 山西 吉林 国外 内蒙古 内蒙古、河北、吉林 役肉兼用 役肉兼用 役肉兼用 役肉兼用 乳用、乳肉兼用 乳肉兼用 乳肉兼用 肉乳兼用 牦牛 青藏高山牦牛 天祝白牦牛 麦洼牦牛 原始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青藏高原 甘肃天祝 四川阿钡 兼用 兼用 兼用 海子水牛 上海水牛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江苏 上海 兼用 役挽兼用
滨湖水牛 地方品种 湖北、湖南 役挽兼用 水牛 德昌水牛 地方品种 四川 役挽兼用 福安水牛 地方品种 福建 役挽兼用 德宏水牛 地方品种 云南 役挽兼用 兴隆水牛 地方品种 广东 役挽兼用 新疆细毛羊 培育品种 新疆 毛肉兼用 东北细毛羊 培育品种 东北三省 毛肉兼用 内蒙古细毛羊培育品种 内蒙古 毛肉兼用 寒羊 地方品种 河南、河北、山东半细毛 地方品种 陕西 半细毛 绵羊 蒙古羊 地方品种 内蒙古 兼用 阿勒泰羊 地方品种 新疆 兼用 哈萨克羊 地方品种 新疆 兼用 湖羊 地方品种 浙江、江苏 羔皮用 滩羊 地方品种 宁夏 裘皮用 藏羊 原始品种 青藏高原 兼用 中国美利奴羊|培育品种 新疆、内蒙古、东北毛用 成都麻羊 地方品种 四川 兼用 中卫山羊 地方品种 宁夏 裘皮用 内蒙古绒山羊地方品种 内蒙古 青山羊 地方品种 山东 羔皮用 辽宁绒山羊 地方品种 辽宁 肉绒兼用 马头山羊 地方品种 陕西、湖北、湖南|肉用 蒙古马 原始品种 内蒙古、蒙古国 乘挽兼用 河曲马 地方品种 甘肃、青海、四川|挽乘兼用 西南马 地方品种 云南、贵州、四川|驮乘兼用 哈萨克马 地方品种 新疆 兼用 伊犁马 培育品种 新疆 乘挽兼用 三河马 培育品种 内蒙古 乘挽兼用 种名品种名品种类别原产地 生产类型 浦东鸡 地方品种 上海 肉卵兼用 惠阳胡须鸡 地方品种 广东 肉用 鸡 寿光鸡 地方品种 山东 肉卵兼用 北京油鸡 地方品种 北京 肉卵兼用 新狼山鸡 培育品种 江苏 肉卵兼用 丝羽乌骨鸡 地方品种 江西、福建等 药用 金定鸭 地方品种 福建 卵用 鸭 高邮鸭 地方品种 江苏 肉卵兼用 北京鸭 培育品种 北京 肉卵兼用 狮头鹅 地方品种 肉用 太湖鹅 地方品种 江苏、浙江 肉卵兼用 表1-4国外主要畜禽品种一览表 种名 原产地 生产类型
9 水牛 滨湖水牛 德昌水牛 福安水牛 德宏水牛 兴隆水牛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湖北、湖南 四川 福建 云南 广东 役挽兼用 役挽兼用 役挽兼用 役挽兼用 役挽兼用 绵羊 新疆细毛羊 东北细毛羊 内蒙古细毛羊 寒羊 同羊 蒙古羊 阿勒泰羊 哈萨克羊 湖羊 滩羊 藏羊 中国美利奴羊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原始品种 培育品种 新疆 东北三省 内蒙古 河南、河北、山东 陕西 内蒙古 新疆 新疆 浙江、江苏 宁夏 青藏高原 新疆、内蒙古、东北 毛肉兼用 毛肉兼用 毛肉兼用 半细毛 半细毛 兼用 兼用 兼用 羔皮用 裘皮用 兼用 毛用 山羊 成都麻羊 中卫山羊 内蒙古绒山羊 青山羊 辽宁绒山羊 马头山羊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四川 宁夏 内蒙古 山东 辽宁 陕西、湖北、湖南 兼用 裘皮用 绒用 羔皮用 肉绒兼用 肉用 马 蒙古马 河曲马 西南马 哈萨克马 伊犁马 三河马 原始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 内蒙古、蒙古国 甘肃、青海、四川 云南、贵州、四川 新疆 新疆 内蒙古 乘挽兼用 挽乘兼用 驮乘兼用 兼用 乘挽兼用 乘挽兼用 种 名 品 种 名 品种类别 原 产 地 生产类型 鸡 浦东鸡 惠阳胡须鸡 寿光鸡 北京油鸡 新狼山鸡 丝羽乌骨鸡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培育品种 地方品种 上海 广东 山东 北京 江苏 江西、福建等 肉卵兼用 肉用 肉卵兼用 肉卵兼用 肉卵兼用 药用 鸭 金定鸭 高邮鸭 北京鸭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培育品种 福建 江苏 北京 卵用 肉卵兼用 肉卵兼用 鹅 狮头鹅 太湖鹅 地方品种 地方品种 广东 江苏、浙江 肉用 肉卵兼用 表 1-4 国外主要畜禽品种一览表 种 名 品 种 名 原 产 地 生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