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an.2015 Sa 36*$1#: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36 No. 1 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论 吴锡民 (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从电视剧本到小说,莫言为创作《红树林》,曾与广西海洋文仳结缘。而这种缘分在作品中集 中呈现为红树林与珍珠。作为广西海洋文化中精华所属部分,两者分别被作者匠心地赋予了一定的寓意和作 用。由此,莫言的“结缘”的创作实践着实让人感受到了,广西海洋文化有幸得到文学层面“声扬”的同时,贴近 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接地气之举。但是,本土当代文坛中的“新概念化傾向”却与之大相径庭。有鉴于斯,从 生活出发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根本起点之理,也就不能惯常地被视为俗而又俗的老生常谈的论调。而这,正是 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价值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莫言;广西海洋文化;有缘;红树林;珍珠 [中图分类号]1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227(2015)01-0029-05 掘的资源之一。 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起因 在莫言的文学创作成就中,从《透明的红萝 卜》到《红高粱》,从《红蝗》到《红树林》,红色占据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荣登2012年诺贝尔着显著的地位。但是其中的《红树林》最为特别, 文学奖领奖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它是莫言从1996年开始断断续续创作的,背景被 致信中国作家协会表示祝贺,认为:“莫言获得诺设定在他所熟悉的文学王国—山东“高密东北 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乡”之外的长篇小说。其故事情节主要围绕发生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在沿海开放城市两个干部子女,在几十年的熬练 来自国家层面的官方声音,对本土的文化人来说,拼搏和恩怨情仇中展开。海天出版社在1999年 并不令人感到有什么特别的异样。因为大家心里1月率先出版了这部作品。据该出版社副社长于 都很明白,诺贝尔文学奖在更多的情况下是褒奖冬风回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大批作家都来 作家个人成就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对莫深圳采风,创作出了一批关注深圳改革开放大事 言而言,他终归不是疏离尘世和体制生活的真空件的中短篇小说。莫言也来了,还来了十多次,但 人。可是问题在于,后诺贝尔奖时代,我们还有无直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题材着墨点,直到一次 必要继续沉浸在“扬眉吐气”的“狂欢”中?回答应闲聊,他被一个打工仔的小故事击中了。作品出 当是否定的。置身在“后诺”时代,我觉得,更需要来后,最大的争论就是用不用《红树林》这个名字 挖掘莫言文学成就所蕴藏的价值。其道理非常简但莫言始终坚持。于是,《红树林》开始与深圳 单。一个文学工作者能够达到成功摘取文学“奥结缘[]。 运会”桂冠的书写水准,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个极具 然而,缘分这东西,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 价值的富矿。而本文的话题——莫言的《红树林》机会和可能。深圳那边说与莫言有缘并不等于 与广西海洋文化的缘分,便是这座富矿中值得开说,《红树林》与广西海洋文化沾亲带故就是空穴 [收稿日期]2014-04-01 [作者简介]吴锡民(1954—),男,湖南涟源人,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2015年1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an.2015 第36卷第1期 JournalofGuangxiTeachersEducatio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 Vol.36 No.1 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论 吴锡民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 从电视剧本到小说,莫言为创作«红树林»,曾与广西海洋文化结缘.而这种缘分在作品中集 中呈现为红树林与珍珠.作为广西海洋文化中精华所属部分,两者分别被作者匠心地赋予了一定的寓意和作 用.由此,莫言的“结缘”的创作实践着实让人感受到了,广西海洋文化有幸得到文学层面“声扬”的同时,贴近 生活成为实实在在的接地气之举.但是,本土当代文坛中的“新概念化倾向”却与之大相径庭.有鉴于斯,从 生活出发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根本起点之理,也就不能惯常地被视为俗而又俗的老生常谈的论调.而这,正是 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价值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 莫言;广西海洋文化;有缘;红树林;珍珠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G5227(2015)01G0029G05 一、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起因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荣登2012年诺贝尔 文学奖领奖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 致信中国作家协会表示祝贺,认为:“莫言获得诺 贝尔文学奖,既是中国文学繁荣进步的体现,也是 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体现.”[1] 来自国家层面的官方声音,对本土的文化人来说, 并不令人感到有什么特别的异样.因为大家心里 都很明白,诺贝尔文学奖在更多的情况下是褒奖 作家个人成就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对莫 言而言,他终归不是疏离尘世和体制生活的真空 人.可是问题在于,后诺贝尔奖时代,我们还有无 必要继续沉浸在“扬眉吐气”的“狂欢”中? 回答应 当是否定的.置身在“后诺”时代,我觉得,更需要 挖掘莫言文学成就所蕴藏的价值.其道理非常简 单.一个文学工作者能够达到成功摘取文学“奥 运会”桂冠的书写水准,这个事实本身就是个极具 价值的富矿.而本文的话题———莫言的«红树林» 与广西海洋文化的缘分,便是这座富矿中值得开 掘的资源之一. 在莫言的文学创作成就中,从«透明的红萝 卜»到«红高粱»,从«红蝗»到«红树林»,红色占据 着显著的地位.但是其中的«红树林»最为特别, 它是莫言从1996年开始断断续续创作的,背景被 设定在他所熟悉的文学王国———山东“高密东北 乡”之外的长篇小说.其故事情节主要围绕发生 在沿海开放城市两个干部子女,在几十年的熬练 拼搏和恩怨情仇中展开.海天出版社在1999年 1月率先出版了这部作品.据该出版社副社长于 冬风回忆,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大批作家都来 深圳采风,创作出了一批关注深圳改革开放大事 件的中短篇小说.莫言也来了,还来了十多次,但 一直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题材着墨点,直到一次 闲聊,他被一个打工仔的小故事击中了.作品出 来后,最大的争论就是用不用«红树林»这个名字, 但莫言 始 终 坚 持.于 是,«红 树 林»开 始 与 深 圳 结缘[2]. 然而,缘分这东西,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 机会和可能.深圳那边说与莫言有缘并不等于 说,«红树林»与广西海洋文化沾亲带故就是空穴 [收稿日期] 2014G04G01 [作者简介] 吴锡民(1954- ),男,湖南涟源人,文学博士,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来风。据《生活时报》(2003年改为《新京报》)通 讯员张英报道(1999年5月28日),莫言本人就 二、“缘分”在《红树林》中之呈现 《红树林》的创作情况介绍说:“1996年3月,我开 始写这部小说,写了六万字左右,我的工作和生活 在与广西海洋文化结缘的问题上,如果说上 突然发生变化,从部队到了《检察日报》影视部,接述莫言发自内心之言(“我和广西还挺有缘分”)还 手写一部检察题材的电视剧。大概是写到20集,仅仅滞留在口头层面的话,那么他笔下的《红树 我感觉不满意,决心推倒重写。后来我就想到了林》(笔者注:本文采用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没有完成的《珍珠奇谈》,如果把电视剧剧情放到本。文中出现的页码均出自该版本)又有着怎样 独特的珍珠养殖环境里,会为电视剧增色不少。具体落实的呈现呢?通过作品的细读,我感觉在 我们到广西北海珍珠养殖基地选择外景,有人告篇章段落、字里行间,不时“冒出”与广西滨海城市 诉我们说,北海山口有一片非常独特的红树林,它北海辖区事物相关的“林林总总”。比如,小说叙 生长在潮汐带,在涨潮时,红树林被淹没,但水很述的故事发生地是“南江市”,而这个市名很显然 清,能看见。潮落时红树林便出现了。我们到了与广西南部流经合浦县境内唯一人海的南流江 那里一看,感觉美不胜收。红树林实际上是海里有某种“渊源”关系。又例如,小说中所提到的南 的苔生植物真实的颜色还是绿色的,在阳光下看江市筹办的“首届珍珠节(第13页),也正是北海 起来近似红色。红树林不止一种树,大概十八种市每逢单年(10月)举行国际珍珠节节庆历史书 吧。红树林地区也养珍珠,这样红树林又与珍珠写中的一笔。再譬如,小说第7章有这样的描述 联系起来了。于是电视剧和我的小说都改为这个 红树林外的珍珠养殖场是全国最好的,甚至也是 名字。莫言的这番自我陈述,也可从他与广西全世界最好的。这里海底平坦,海水透明,比重稳 壮族自治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作家”朱晓华的交定,水交换量大,风平浪静,饵料丰富,空气新鲜 往,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朱检察官说,1998年,作是养殖珍珠的天然良港。”第11页)不仅如此, “从秦朝时……这地方就是皇家的珠池,每年都要 为检察日报社的专业作家,为创作反腐题材长篇 向皇家进贡珍珠。”(第136页)作者如此笔墨的书 小说《红树林》,莫言曾在北海市体验生活一段时 间(据朱晓华回忆,当时莫言和剧组的工作人员在 写,恰好是合浦山口乌坭村的古珠池——乌坭池 “形象”的简明勾勒。不仅如此,在作品中甚至还 北海待了将近4个月),广西秀美风光和淳朴民情 “赤裸裸”地出现过“北部湾里”(第300页)的字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为此,他很有感触地说道: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和广西还挺有缘分。 尽管如此,小说中最为集中的呈现,非红树林 莫言的广西之行使其难以忘怀,对于身为“广和珍珠莫属。它们均为北海辖区范围内尤为值得 西人”的我们来说,心情自然会倍感亲切和兴奋。炫耀的广西海洋文化之精华。而这些精髓被吸纳 因为从具体的创作考察看,莫言所情有独钟的北到莫言的笔下,“华丽转身”,成为围绕其作品故事 海辖区内的红树林和珍珠事物,正是广西海洋文情节“演绎”不可或缺的“要件 化中精华所属部分(其他为东兴京族、钦州三娘湾 我们先说说红树林。以它命名的事物在作品 与海豚、北海胥家人等)。所以,在“缘分”的问题中确实不少。如:红树林游击队、红树林小学、红 上,与其说小而化之,莫言对红树林和珍珠的关树林烈士陵园、红树林村、红树林珍珠养殖场(红 注,倒不如说大而化之,对我们广西海洋文化的关树林养珠场)、红树林海湾、红树林生产队、红树林 注。为了不忘却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结缘的难得乡政府、红树林养猪场等。带有红树林字眼的方 经历,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天,《南国早位语汇也有不少。如:在红树林里(在红树林)、在 报》记者李丽还专门采写了《为拍电视剧《红树红树林边(红树林外边、红树林边上、在红树林的 林》,莫言曾到北海考察选景》的报道,其中说到,外边、在红树林边的木栈桥上、在红树林边大舞台 为选到一片心仪的红树林,莫言对《红树林》投入的奠基仪式上、在红树林边那个靠水井的小房里 可称得上煞费苦心,正如他本人所言,“出于对读在红树林边的月夜里)、在红树林与海的交接处、 者负责的态度,《红树林》从电视剧到小说实际上红树林外(红树林外崖头上、红树林外的高岗上 是我重栽了一棵树”5。 红树林外的沙滩上、在红树林外的高坡上、红树林
30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来风.据«生活时报»(2003年改为«新京报»)通 讯员张英报道(1999年5月28日),莫言本人就 «红树林»的创作情况介绍说:“1996年3月,我开 始写这部小说,写了六万字左右,我的工作和生活 突然发生变化,从部队到了«检察日报»影视部,接 手写一部检察题材的电视剧.大概是写到20集, 我感觉不满意,决心推倒重写.后来我就想到了 没有完成的«珍珠奇谈»,如果把电视剧剧情放到 独特的珍珠养殖环境里,会为电视剧增色不少. 我们到广西北海珍珠养殖基地选择外景,有人告 诉我们说,北海山口有一片非常独特的红树林,它 生长在潮汐带,在涨潮时,红树林被淹没,但水很 清,能看见.潮落时红树林便出现了.我们到了 那里一看,感觉美不胜收.红树林实际上是海里 的苔生植物,真实的颜色还是绿色的,在阳光下看 起来近似红色.红树林不止一种树,大概十八种 吧.红树林地区也养珍珠,这样红树林又与珍珠 联系起来了.于是电视剧和我的小说都改为这个 名字.”[3]莫言的这番自我陈述,也可从他与广西 壮族自治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作家”朱晓华的交 往,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朱检察官说,1998年,作 为检察日报社的专业作家,为创作反腐题材长篇 小说«红树林»,莫言曾在北海市体验生活一段时 间(据朱晓华回忆,当时莫言和剧组的工作人员在 北海待了将近4个月),广西秀美风光和淳朴民情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为此,他很有感触地说道: “我和广西还挺有缘分.”[4] 莫言的广西之行使其难以忘怀,对于身为“广 西人”的我们来说,心情自然会倍感亲切和兴奋. 因为从具体的创作考察看,莫言所情有独钟的北 海辖区内的红树林和珍珠事物,正是广西海洋文 化中精华所属部分(其他为东兴京族、钦州三娘湾 与海豚、北海疍家人等).所以,在“缘分”的问题 上,与其说小而化之,莫言对红树林和珍珠的关 注,倒不如说大而化之,对我们广西海洋文化的关 注.为了不忘却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结缘的难得 经历,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二天,«南国早 报»记 者 李 丽 还 专 门 采 写 了 «为 拍 电 视 剧 ‹红 树 林›,莫言曾到北海考察选景»的报道,其中说到, 为选到一片心仪的红树林,莫言对«红树林»投入 可称得上煞费苦心,正如他本人所言,“出于对读 者负责的态度,«红树林»从电视剧到小说实际上 是我重栽了一棵树”[5]. 二、“缘分”在«红树林»中之呈现 在与广西海洋文化结缘的问题上,如果说上 述莫言发自内心之言(“我和广西还挺有缘分”)还 仅仅滞留在口头层面的话,那么他笔下的«红树 林»(笔者注:本文采用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本.文中出现的页码均出自该版本)又有着怎样 具体落实的呈现呢? 通过作品的细读,我感觉在 篇章段落、字里行间,不时“冒出”与广西滨海城市 北海辖区事物相关的“林林总总”.比如,小说叙 述的故事发生地是“南江市”,而这个市名很显然 与广西南部流经合浦县境内唯一入海的南流江, 有某种“渊源”关系.又例如,小说中所提到的南 江市筹办的“首届珍珠节”(第13页),也正是北海 市每逢单年(10月)举行国际珍珠节节庆历史书 写中的一笔.再譬如,小说第7章有这样的描述: “红树林外的珍珠养殖场是全国最好的,甚至也是 全世界最好的.这里海底平坦,海水透明,比重稳 定,水交换量大,风平浪静,饵料丰富,空气新鲜, 是养殖珍珠的天然良港.”(第117页)不仅如此, “从秦朝时这地方就是皇家的珠池,每年都要 向皇家进贡珍珠.”(第136页)作者如此笔墨的书 写,恰好是合浦山口乌坭村的古珠池———乌坭池 “形象”的简明勾勒.不仅如此,在作品中甚至还 “赤裸裸”地出现过“北部湾里”(第300页)的字 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尽管如此,小说中最为集中的呈现,非红树林 和珍珠莫属.它们均为北海辖区范围内尤为值得 炫耀的广西海洋文化之精华.而这些精髓被吸纳 到莫言的笔下,“华丽转身”,成为围绕其作品故事 情节“演绎”不可或缺的“要件”. 我们先说说红树林.以它命名的事物在作品 中确实不少.如:红树林游击队、红树林小学、红 树林烈士陵园、红树林村、红树林珍珠养殖场(红 树林养珠场)、红树林海湾、红树林生产队、红树林 乡政府、红树林养猪场等.带有红树林字眼的方 位语汇也有不少.如:在红树林里(在红树林)、在 红树林边(红树林外边、红树林边上、在红树林的 外边、在红树林边的木栈桥上、在红树林边大舞台 的奠基仪式上、在红树林边那个靠水井的小房里、 在红树林边的月夜里)、在红树林与海的交接处、 红树林外(红树林外崖头上、红树林外的高岗上、 红树林外的沙滩上、在红树林外的高坡上、红树林
第1期 吴锡民: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论 外的养珠场里)、红树林内外、在红树间(在红树林与作为事物的“珍珠”(上述其一)掺合在一起,在 间)、红树上(在红树林的高岗上、红树的树干作品中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呢?从作品的主要情 上、)、红树林中(在红树林中的木栈桥上)、从红树节线索看,正直诚恳的检察官马叔与自甘堕落的 林里、红树林深处、红树林海湾里、红树林上空等。女市长林岚、公子哥大虎和美丽的珍珠姑娘等主 作者如此打着“红树林”的旗号,其用意何在?按要人物之间,交织而成的情与仇、爱与恨、善良与 照我的解读,既然小说题名为《红树林》,那么小说邪恶的剧烈冲突,而导致冲突的诸多因素,显而易 的情节布局、人物塑造乃至语言表达理所当然地见,始终游离不岀“珍珠”的左右。也就是说,不管 要为它服务。这为其一。其二,从作品中的“卷首是事物的“珍珠”还是作为人的“珍珠”,均有助于 语”看,作家说:“在如火如炽的红树森林里,烦躁刻画人物品性,推动情节发展。比如:第二代女主 不安的叙述,犹如东奔西突的马驹……”莫言这番人公林岚,爱珠如命。她的情欲和贪欲、她的饮食 开门见山的告白,“直奔主题”地显露出他的叙事起居乃至她的日常工作,无不与珍珠结下不解之 策略。那就是:刻意将天生就富有一种原始的、生缘。而她的畸形、变异(由纯洁到堕落,由幸福到 态美的红树林,权作小说人物十分重要的活动场痛苦)的性格特征也随同这不解之缘得到充分的 所,以期能够求得置身于其中的小说人物所作所铸塑。 为的意蕴深长。例如,女市长林岚与检察官马叔 从红树林到珍珠,我们不难觉察,莫言在小说 在红树林里的多次相见,不能一味地锁定在“互吐中对它们的呈现是颇具匠心的。然而,这种匠心 衷肠”的问题上。其实,个中更有其寓意之透射:又反映出两者怎样的关系来呢?从莫言在作品中 宛如红树森林那种生命的原始魅力的尽情释放。的描写看,红树林与珍珠是天然一体的。作者这 再譬如,美丽纯朴的渔家珍珠姑娘不幸被强暴后,样描写道:“红树林是珍珠仙子的家园,是有神灵 悲愤地跑到红树林里,举刀猛砍红树林。表面上的地方。”(第118页)而珍珠家的草屋则蹲踞在红 看起来,珍珠的行为是受到屈辱的激愤发泄。可树林外的高坡上,“屋脊如霜,阴影如蓝,仿佛童话 是,“发泄”的背后透示出的象征意蕴是,红树林的中的景物”(第213页)。“在红树林与海的交接 本色无论如何也消损不了。人间沧桑,但红树林处,矗立着几十座高高的养珠棚,棚与棚之间,拉 却“涛声依旧”。 开了遥远的距离,远远望过去,好像一座座瞭望 我们再谈谈珍珠。其一,它时常以修饰语的塔。”(第117页)事实上,尽人皆知,作品之外的北 事物岀现在作品中。如:珍珠音乐(珍珠的歌)、珍海辖区范围内的合浦海边珍珠养殖场与红树林保 珠的梳子、高级珍珠霜(珍珠护肤霜、珍珠液珍珠护区是毗邻一块的。对此,莫言也亲临“现场”目 霜珍珠膏、珍珠口服液)、珍珠项链、珍珠公司(珍睹过(见本文开头),所以红树林与珍珠之间也就 珠总公司)、珍珠饰品、珍珠大厦、珍珠养殖场、珍不存在“在水一方”的分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珠仙子(珍珠仙子庙)、珍珠城、高级珍珠化作品、红树林与珍珠进入到作品中,除了契合实际的地 珍珠粉(珍珠层粉)珍珠舞、珍珠广场、珍珠大厅、理环境外,莫言的匠心在于赋予了它们一定的象 珍珠养殖史(珍珠野史)、珍珠娘娘(珍珠娘娘庙)、征意蕴。就此,无须赘言。因为这从上述的讨论 珍珠展厅、黑珍珠商城、珍珠小姐、珍珠林、珍珠中业已阐明。 巾、珍珠层、珍珠鞍、珍珠帐幔、珍珠糊糊、珍珠鞋、 珍珠网被、珍珠课以及珍珠故乡等。其二,充当作 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意义 品中第三代的女主人公。小说第四章就开始露脸 的陈姓,珍珠姑娘,是采珠人家的后代,一直都在 从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起因,到“缘 跟珍珠打交道:在海里采集过野生珍珠,在珍珠总分”在《红树林》之呈现,假如着眼于莫言的自我 公司的珠池洗过珍珠,在未婚夫大同的养珠场培言说,我们的讨论似乎让人觉得有溜须拍马之嫌 育过珍珠,在首届珠乡珍珠节上做过珍珠小姐(形疑。因为,在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曾认 象代言人)……甚至在大病中还见到过珍珠仙子为:“《红树林》作为一部长篇来讲后半部存在着大 的迷人的形象。她清纯、美丽、善良,但是严酷的量的问题。”可是,莫言的好朋友、著名作家余华 现实生活却使她成为美好事物与痛苦结晶错杂之却并不认同。2012年11月21日他在浙江师范 代表。面对如此形象的“珍珠”,我们不禁要问,她大学做《我们的文学》主题讲座时说:“如果从文学
第1期 吴锡民: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论 31 外的养珠场里)、红树林内外、在红树间(在红树林 间)、红 树 上 (在 红 树 林 的 高 岗 上、红 树 的 树 干 上、)、红树林中(在红树林中的木栈桥上)、从红树 林里、红树林深处、红树林海湾里、红树林上空等. 作者如此打着“红树林”的旗号,其用意何在? 按 照我的解读,既然小说题名为«红树林»,那么小说 的情节布局、人物塑造乃至语言表达理所当然地 要为它服务.这为其一.其二,从作品中的“卷首 语”看,作家说:“在如火如炽的红树森林里,烦躁 不安的叙述,犹如东奔西突的马驹”莫言这番 开门见山的告白,“直奔主题”地显露出他的叙事 策略.那就是:刻意将天生就富有一种原始的、生 态美的红树林,权作小说人物十分重要的活动场 所,以期能够求得置身于其中的小说人物所作所 为的意蕴深长.例如,女市长林岚与检察官马叔 在红树林里的多次相见,不能一味地锁定在“互吐 衷肠”的问题上.其实,个中更有其寓意之透射: 宛如红树森林那种生命的原始魅力的尽情释放. 再譬如,美丽纯朴的渔家珍珠姑娘不幸被强暴后, 悲愤地跑到红树林里,举刀猛砍红树林.表面上 看起来,珍珠的行为是受到屈辱的激愤发泄.可 是,“发泄”的背后透示出的象征意蕴是,红树林的 本色无论如何也消损不了.人间沧桑,但红树林 却“涛声依旧”. 我们再谈谈珍珠.其一,它时常以修饰语的 事物出现在作品中.如:珍珠音乐(珍珠的歌)、珍 珠的梳子、高级珍珠霜(珍珠护肤霜、珍珠液珍珠 霜珍珠膏、珍珠口服液)、珍珠项链、珍珠公司(珍 珠总公司)、珍珠饰品、珍珠大厦、珍珠养殖场、珍 珠仙子(珍珠仙子庙)、珍珠城、高级珍珠化作品、 珍珠粉(珍珠层粉)、珍珠舞、珍珠广场、珍珠大厅、 珍珠养殖史(珍珠野史)、珍珠娘娘(珍珠娘娘庙)、 珍珠展厅、黑珍珠商城、珍珠小姐、珍珠林、珍珠 巾、珍珠层、珍珠鞍、珍珠帐幔、珍珠糊糊、珍珠鞋、 珍珠网被、珍珠课以及珍珠故乡等.其二,充当作 品中第三代的女主人公.小说第四章就开始露脸 的陈姓,珍珠姑娘,是采珠人家的后代,一直都在 跟珍珠打交道:在海里采集过野生珍珠,在珍珠总 公司的珠池洗过珍珠,在未婚夫大同的养珠场培 育过珍珠,在首届珠乡珍珠节上做过珍珠小姐(形 象代言人)甚至在大病中还见到过珍珠仙子 的迷人的形象.她清纯、美丽、善良,但是严酷的 现实生活却使她成为美好事物与痛苦结晶错杂之 代表.面对如此形象的“珍珠”,我们不禁要问,她 与作为事物的“珍珠”(上述其一)掺合在一起,在 作品中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从作品的主要情 节线索看,正直诚恳的检察官马叔与自甘堕落的 女市长林岚、公子哥大虎和美丽的珍珠姑娘等主 要人物之间,交织而成的情与仇、爱与恨、善良与 邪恶的剧烈冲突,而导致冲突的诸多因素,显而易 见,始终游离不出“珍珠”的左右.也就是说,不管 是事物的“珍珠”还是作为人的“珍珠”,均有助于 刻画人物品性,推动情节发展.比如:第二代女主 人公林岚,爱珠如命.她的情欲和贪欲、她的饮食 起居乃至她的日常工作,无不与珍珠结下不解之 缘.而她的畸形、变异(由纯洁到堕落,由幸福到 痛苦)的性格特征也随同这不解之缘得到充分的 铸塑. 从红树林到珍珠,我们不难觉察,莫言在小说 中对它们的呈现是颇具匠心的.然而,这种匠心 又反映出两者怎样的关系来呢? 从莫言在作品中 的描写看,红树林与珍珠是天然一体的.作者这 样描写道:“红树林是珍珠仙子的家园,是有神灵 的地方.”(第118页)而珍珠家的草屋则蹲踞在红 树林外的高坡上,“屋脊如霜,阴影如蓝,仿佛童话 中的景物”(第 213 页).“在红树林与海的交接 处,矗立着几十座高高的养珠棚,棚与棚之间,拉 开了遥远的距离,远远望过去,好像一座座瞭望 塔.”(第117页)事实上,尽人皆知,作品之外的北 海辖区范围内的合浦海边珍珠养殖场与红树林保 护区是毗邻一块的.对此,莫言也亲临“现场”目 睹过(见本文开头),所以红树林与珍珠之间也就 不存在“在水一方”的分离.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红树林与珍珠进入到作品中,除了契合实际的地 理环境外,莫言的匠心在于赋予了它们一定的象 征意蕴.就此,无须赘言.因为这从上述的讨论 中业已阐明. 三、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意义 从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起因,到“缘 分”在«红树林»中之呈现,假如着眼于莫言的自我 言说,我们的讨论似乎让人觉得有溜须拍马之嫌 疑.因为,在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曾认 为:“«红树林»作为一部长篇来讲后半部存在着大 量的问题.”[6]可是,莫言的好朋友、著名作家余华 却并不认同.2012年11月21日他在浙江师范 大学做«我们的文学»主题讲座时说:“如果从文学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的标准来评选茅盾文学奖的话,我认为他应该拿十多种树木组成的,涨潮时树梢被淹没,秋天叶子 10个,因为他起码写了10部以上的长篇。我认会变成红色。走进树林深处,海岸无际,水鸟飞 为至少有90%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都不如莫言翔,美极了。莫言于是决定把剧本里的检察官放 最差的一部。”在这里,余华的判定是否有失分进珍珠里,珍珠放到红树林里。电视剧本很快写 寸和公允可以讨论,但是至少可以表明,以莫言的好了。应出版社的要求,莫言将剧本改为小 美学诉求和创作实力,《红树林》算不上“糟糕”的说。”迄今,我们所看到的小说《红树林》,可谓是 作品。实际上,我硏读之后,也确实感觉没有像莫莫言从内心深处似乎觉得“勉为其难”的一次特别 言自我评价得那么差。我的看法是,《红树林》虽的文学创作实践的成果 然够不上莫言的扛鼎之作,但是,由上讨论得知 关于莫言“特别”创作实践的成果,它着实让 与他的其他的红色系列作品创作比起来,好歹也人感受到了,一方面长期以来被我们一直津津乐 算得上花费了不少精力的特别之作。 道的壮族文化的声浪,所盖过广西海洋文化精粹 《红树林》作为特别之作,在我看来,除了在形中的红树林与珍珠事物,十分有幸地得到当时作 式上第一次接触到广西滨海城市辖区的海洋文化为本土当代文坛大腕人物的他,从文学层面所进 外(与之相对,在内容上则属于“反腐题材”),更重行的“声扬”;另一方面从电视剧本到小说,竭力贴 要的,是作家不断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产物。据近生活的《红树林》,成为莫言仔细观察和加深认 《北京晨报》记者江丽发表在1999年3月7日《北识,广西滨海城市北海辖区内红树林与珍珠事物 京晨报》上的一篇文章《莫言叙说〈红树林〉》,莫言“方方面面”的、接地气的“个人秀”。但是,与之大 说:“多年前我在南方体验生活的时候,有两个画相径庭的是,我们当下文坛中的某种创作偏向 面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一个是纯朴善良的有学者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文学创作“概念 珍珠女辛勤劳作的场面,一个是珠光宝气的贵妇化”对中国文学危害大》,指出:“上世纪中叶中国 人出入豪华场所的场面。我想以此为题材写一部文学的‘概念化’,表现为政治话语的简单演绎,而 反映现代人真挚情感的小说,于是就有了5万字当下的·新概念化’倾向,是成为现代西方各种哲 的《珍珠奇谭》草稿。”这告诉我们,从电视剧本到学命题的注脚。本质上,这两者都放弃了从生活 小说创作之前,莫言的《红树林》就已经有了体验出发这一创作根本起点、重要原则。对前者,我们 生活的“蓝本”。可是,莫言并没有以此裹足不前,已经有清醒的认识和反省。但对后者,我们往往 而是让事情发展到本文开头(“莫言与广西海洋文不仅习焉不察,有时候甚至还认定其更为深刻、更 化有缘之起因”)所述说的。不过,《北京青年报》有内蕴,正因为这样,其危害也更大,更需要警 副刊版编辑刘江华的《莫言〈红树林〉今上荧屏》一惕。”实际情况真有这么严重么?该文作者为了 文的介绍要比前者来得更为详尽一些:“1997年,说明问题,一一出示了例证。面对这些证据,作为 莫言脱离军界,转至《检察日报》影视部工作,受命圈内人的我们,没有理由对“示警”熟视无睹。既 写一部以真人真事为背景,反映检察官生活的电然如此,我们有无对症下药的良策呢?窃以为,莫 视剧《马叔的故事》。和他写小说时下笔万言不一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的创作实践,无疑可以为 样,莫言写《红树林》越写感觉越糟。1999年在接我们开出有效的“处方 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他说:我写的情节别的电 其实,文艺创作从生活出发,对我们来讲,并 视剧早用过了。’莫言认为一个检察官不能老是妻不是什么新鲜的命题。但是,20世纪以来,它衍 子下岗、孩子发烧以及法网人情的职业痛苦,如果化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问题产生原因在于,从 把他放在一个独特的、新鲜的环境中,电视剧能好世界文苑的大环境看,20世纪文学理论有不少 看些。有人建议莫言写奶牛场,但他不喜欢写挤“来势汹汹”的“人侵者”,诸如包括自然科学、社会 奶女工,这时莫言一下子想起了自己1995年动笔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的一部未完小说《珍珠奇谈》,于是将《马叔的故语言学、阐释学、符号学、弗洛伊德主义、西方马克 事》糅在一起,成了《红树林》的剧本。之所以定名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 为《红树林》,莫言介绍,他们几个人为了写电视剧解构主义等等。这些理论并不出自文学创作实 到北海深入生活,在离北海100多公里的地方发践,亦不是特别为文学研究而创设的。这些为数 现了一片红树林,大约7平方公里。红树林是由众多的外部理论,大体上是理论和理论之间的对
32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的标准来评选茅盾文学奖的话,我认为他应该拿 10个,因为他起码写了10部以上的长篇.我认 为至少有90%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都不如莫言 最差的一部.”[7]在这里,余华的判定是否有失分 寸和公允可以讨论,但是至少可以表明,以莫言的 美学诉求和创作实力,«红树林»算不上“糟糕”的 作品.实际上,我研读之后,也确实感觉没有像莫 言自我评价得那么差.我的看法是,«红树林»虽 然够不上莫言的扛鼎之作,但是,由上讨论得知, 与他的其他的红色系列作品创作比起来,好歹也 算得上花费了不少精力的特别之作. «红树林»作为特别之作,在我看来,除了在形 式上第一次接触到广西滨海城市辖区的海洋文化 外(与之相对,在内容上则属于“反腐题材”),更重 要的,是作家不断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产物.据 «北京晨报»记者江丽发表在1999年3月7日«北 京晨报»上的一篇文章«莫言叙说‹红树林›»,莫言 说:“多年前我在南方体验生活的时候,有两个画 面在我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一个是纯朴善良的 珍珠女辛勤劳作的场面,一个是珠光宝气的贵妇 人出入豪华场所的场面.我想以此为题材写一部 反映现代人真挚情感的小说,于是就有了5万字 的«珍珠奇谭»草稿.”这告诉我们,从电视剧本到 小说创作之前,莫言的«红树林»就已经有了体验 生活的“蓝本”.可是,莫言并没有以此裹足不前, 而是让事情发展到本文开头(“莫言与广西海洋文 化有缘之起因”)所述说的.不过,«北京青年报» 副刊版编辑刘江华的«莫言‹红树林›今上荧屏»一 文的介绍要比前者来得更为详尽一些:“1997年, 莫言脱离军界,转至«检察日报»影视部工作,受命 写一部以真人真事为背景,反映检察官生活的电 视剧«马叔的故事».和他写小说时下笔万言不一 样,莫言写«红树林»越写感觉越糟.1999年在接 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他说:‘我写的情节别的电 视剧早用过了.’莫言认为一个检察官不能老是妻 子下岗、孩子发烧以及法网人情的职业痛苦,如果 把他放在一个独特的、新鲜的环境中,电视剧能好 看些.有人建议莫言写奶牛场,但他不喜欢写挤 奶女工,这时莫言一下子想起了自己1995年动笔 的一部未完小说«珍珠奇谈»,于是将«马叔的故 事»糅在一起,成了«红树林»的剧本.之所以定名 为«红树林»,莫言介绍,他们几个人为了写电视剧 到北海深入生活,在离北海100多公里的地方发 现了一片红树林,大约7平方公里.红树林是由 十多种树木组成的,涨潮时树梢被淹没,秋天叶子 会变成红色.走进树林深处,海岸无际,水鸟飞 翔,美极了.莫言于是决定把剧本里的检察官放 进珍珠里,珍珠放到红树林里.电视剧本很快写 好了. 应 出 版 社 的 要 求,莫 言 将 剧 本 改 为 小 说.”[8]迄今,我们所看到的小说«红树林»,可谓是 莫言从内心深处似乎觉得“勉为其难”的一次特别 的文学创作实践的成果. 关于莫言“特别”创作实践的成果,它着实让 人感受到了,一方面长期以来被我们一直津津乐 道的壮族文化的声浪,所盖过广西海洋文化精粹 中的红树林与珍珠事物,十分有幸地得到当时作 为本土当代文坛大腕人物的他,从文学层面所进 行的“声扬”;另一方面从电视剧本到小说,竭力贴 近生活的«红树林»,成为莫言仔细观察和加深认 识,广西滨海城市北海辖区内红树林与珍珠事物 “方方面面”的、接地气的“个人秀”.但是,与之大 相径庭的是,我们当下文坛中的某种创作偏向. 有学者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文学创作“概念 化”对中国文学危害大»,指出:“上世纪中叶中国 文学的‘概念化’,表现为政治话语的简单演绎,而 当下的‘新概念化’倾向,是成为现代西方各种哲 学命题的注脚.本质上,这两者都放弃了从生活 出发这一创作根本起点、重要原则.对前者,我们 已经有清醒的认识和反省.但对后者,我们往往 不仅习焉不察,有时候甚至还认定其更为深刻、更 有内蕴,正 因 为 这 样,其 危 害 也 更 大,更 需 要 警 惕.”[9]实际情况真有这么严重么? 该文作者为了 说明问题,一一出示了例证.面对这些证据,作为 圈内人的我们,没有理由对“示警”熟视无睹.既 然如此,我们有无对症下药的良策呢? 窃以为,莫 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的创作实践,无疑可以为 我们开出有效的“处方”. 其实,文艺创作从生活出发,对我们来讲,并 不是什么新鲜的命题.但是,20世纪以来,它衍 化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问题产生原因在于,从 世界文苑的大环境看,20 世 纪 文 学 理 论 有 不 少 “来势汹汹”的“入侵者”,诸如包括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语言学、阐释学、符号学、弗洛伊德主义、西方马克 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新历史主义以及 解构主义等等.这些理论并不出自文学创作实 践,亦不是特别为文学研究而创设的.这些为数 众多的外部理论,大体上是理论和理论之间的对
第1期 吴锡民: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论 话。当然,也不可否认,这些理论确实给我们的文[2]深圳广电集团莫言与深圳:创作《红树林》源于一个 学研究带来某种启发,甚至根据一定的对象,在一 深圳打工者故事[eb/Ol].[2014-04-01]http:// 定程度和范围,可以加以运用。不过,它们毕竟忽 www,s1979.com/shenzhen/201210/1356846313 视了对文学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在这种背景下 这些舶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概念,倒反成了我3]张英莫言讲《红树林》的故事[EB/OL[201404 1]http://news.sina.com.cn/society/9905/052832. 们文学创作指导的香饽饽,径直成了中国作家观 html 照本土生活的视角。于是乎,这种视界中的中国[4]朱晓华,莫言和我的文学缘[N]广西日报,2012-12 生活就演变成这些理论概念对应的生活,或者依 10(06) 据这些理论概念去选择的生活,或者是用来为这[5]李丽,为拍电视剧《红树林》莫言曾到北海考察选景 些理论概念作为注脚的生活。有鉴于此,从生活 N]南国早报,2012-10-13(27) 出发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根本起点之理,也就不能[6]石一龙写作时我是一个皇帝—当代著名作家莫 惯常地被视为俗而又俗的老生常谈的论调。而 言访谈录[J]廷安文学,2007(3):83-109 这,正是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价值意义之[7]余华,我们的文学[EB/O1][20140401]htp:/ 所在。 www.56.com/ul4/vNzk5ndyxntu.html [8]刘江华,莫言《红树林》今上荧屏[N].北京青年报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9]廖文,文学创作“概念化”对中国文学危害大[N].人 民日报,2013-10-08(24) 协会祝贺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N].人民 日报,2012-10-13(01) On Mo Yan and Guangxi Marine Culture WU Xi-min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 From teleplay to novel, Mo Yanhas built up a close bond with Guangxi Marine Culture after he wrote the novel Mangrove. In the novel, the bond is clearly embodied in mangroves and pearls. As part of the essence of guangxi marine culture, both mangroves and pearls are given a spe- cial moral and role by Mo Yan. Thus, his literary creation with "bonds "shows that creation close te life is a down-to-earth act, through which Guangxi marine culture enjoys publicity in the literary cir- cle. However, there is a quite different"new conceptual trend"in the local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Just because of this, the very truth of starting from life can not be regarded as a commonplace, and it lies in the value of the bonds between Mo Yan and Guangxi marine culture Key Words: Mo Yan: Guangxi Marine Culture: Bond; Mangrove; Pearl [责任编辑谢其祥]
第1期 吴锡民: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论 33 话.当然,也不可否认,这些理论确实给我们的文 学研究带来某种启发,甚至根据一定的对象,在一 定程度和范围,可以加以运用.不过,它们毕竟忽 视了对文学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在这种背景下, 这些舶来的、“与时俱进”的理论概念,倒反成了我 们文学创作指导的香饽饽,径直成了中国作家观 照本土生活的视角.于是乎,这种视界中的中国 生活就演变成这些理论概念对应的生活,或者依 据这些理论概念去选择的生活,或者是用来为这 些理论概念作为注脚的生活.有鉴于此,从生活 出发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根本起点之理,也就不能 惯常地被视为俗而又俗的老生常谈的论调.而 这,正是莫言与广西海洋文化有缘之价值意义之 所在.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李长春致信中国作家 协会祝贺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N].人民 日报,2012G10G13(01). [2] 深圳广电集团.莫言与深圳:创作«红树林»源于一个 深圳 打 工 者 故 事 [EB/OL].[2014G04G01]http:// www.s1979.com/shenzhen/201210/1356846313. shtml. [3] 张英.莫言 讲«红 树 林»的 故 事[EB/OL].[2014G04G 01]http://news.sina.com.cn/society/9905/052832. html. [4] 朱晓华.莫言和我的文学缘[N].广西日报,2012G12G 10(06). [5] 李丽.为拍电视剧«红树林»莫言曾到北海考察选景 [N].南国早报,2012G10G13(27). [6] 石一龙.写作时我是一个皇帝———当代著名作家莫 言访谈录[J].延安文学,2007(3):83G109. [7] 余华.我们的 文 学 [EB/OL].[2014G04G01]http:// www.56.com/u14/v_Nzk5NDYxNTU.html. [8] 刘江华.莫言«红树林»今上荧屏[N].北京青年报, 2002G07G14. [9] 廖文.文学创作“概念化”对中国文学危害大[N].人 民日报,2013G10G08(24). OnMoYanandGuangxiMarineCulture WU XiGmin (College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 GuangxiTeachersEducationUniversity,Nanning530001,China) Abstract:Fromteleplaytonovel,MoYanhasbuiltupaclosebondwithGuangxiMarineCulture afterhewrotethenovelMangrove.Inthenovel,thebondisclearlyembodiedin mangrovesand pearls.AspartoftheessenceofGuangximarineculture,bothmangrovesandpearlsaregivenaspeG cialmoralandrolebyMoYan.Thus,hisliterarycreationwith“bonds”showsthatcreationcloseto lifeisadownGtoGearthact,throughwhichGuangximarinecultureenjoyspublicityintheliterarycirG cle.However,thereisaquitedifferent“newconceptualtrend”inthelocalcontemporaryliterature. Justbecauseofthis,theverytruthofstartingfromlifecannotberegardedasacommonplace,andit liesinthevalueofthebondsbetweenMoYanandGuangximarineculture. KeyWords:MoYan;GuangxiMarineCulture;Bond;Mangrove;Pearl [责任编辑 谢其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