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稿件 论美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 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王厚双宋春子 【内容摘要】美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经历了有限支持、局外搅局和局内控制等几个次大的调整, 而加入TPP是美国深度介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战略大转轨。这一战略大转轨的目的就是诱使相关国 家牢牢地捆绑在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的战车之上,迟滞东亚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势头,巩固和扩 大其在东亚的战略利益。日本作为东亚的主要国家之一,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 曾提出自身的一体化战略。但是日本作为美国的同盟国,其战略主要是与美国相符合的。美国东亚经济 一体化战略大转轨给我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了严峻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积极地应对。 【关键词】东亚经济一体化TTP东亚共同体重返亚洲战略APEC 【中图分类号】F114【文章编号】1003-4048(2015)01-0001-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6/ j. enki.tbyj.2015.01.0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经济失衡与治理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 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ZDA085);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与 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JA790113)。 【作者简介】王厚双,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110036) 宋春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沈阳11006) 美国虽然不是东亚国家,但是美国从其全球研究 战略需要出发,对东亚经济一体化始终给予高度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美国显然不是东亚 的关注和积极介入,不断地调整其东亚地区经济国家,但是,由于美国是当代世界的超级大国, 体化战略。美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经历了特别是在前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当代世界唯一的 有限支持、局外搅局和局内控制几次大的战略调超级大国,其利益具有世界性,在东亚地区美国 整,美国加入并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利益和影响;而且随着冷战 其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大转轨。日本也相应地的结束、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美国在东亚 对其东亚共同体战略进行了调整。美、日两国的地区的战略利益更加突出。据此,许多学者常常 战略大转轨给我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了严峻的影响,模糊地理概念,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认为,美国是 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积极的应对。 东亚地区的一员(彭述华,2007),而且美国 文献回顾 的亚太战略(甚至其全球战略)的核心就是在东 亚地区(魏红霞,2008)。其次,东亚国家普 学术界对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战略遍存在着对美国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彭述 与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 华,2007;陈奕平,2007)再次,美国的东亚 (一)对美国介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动因的经济一体化战略与策略的基本出发点是防止该地 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1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 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王厚双 宋春子 【内容摘要】 美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经历了有限支持、局外搅局和局内控制等几个次大的调整, 而加入 TPP 是美国深度介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战略大转轨。这一战略大转轨的目的就是诱使相关国 家牢牢地捆绑在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的战车之上,迟滞东亚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势头,巩固和扩 大其在东亚的战略利益。日本作为东亚的主要国家之一,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也 曾提出自身的一体化战略。但是日本作为美国的同盟国,其战略主要是与美国相符合的。美国东亚经济 一体化战略大转轨给我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了严峻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积极地应对。 【关键词】 东亚经济一体化 TTP 东亚共同体 重返亚洲战略 APEC 【中图分类号】 F114 【文章编号】 1003-4048(2015)01-0001-11 【文献标识码】 A 【 DOI】 10.16496/j.cnki.rbyj.2015.01.0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球经济失衡与治理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 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ZDA085);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与 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JA790113)。 【作者简介】 王厚双,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 110036)。 宋春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沈阳 110036)。 美国虽然不是东亚国家,但是美国从其全球 战略需要出发,对东亚经济一体化始终给予高度 的关注和积极介入,不断地调整其东亚地区经济 一体化战略。美国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经历了 有限支持、局外搅局和局内控制几次大的战略调 整,美国加入并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是 其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大转轨。日本也相应地 对其东亚共同体战略进行了调整。美、日两国的 战略大转轨给我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了严峻的影响, 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予以积极的应对。 一、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战略 与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美国介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动因的 研究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美国显然不是东亚 国家,但是,由于美国是当代世界的超级大国, 特别是在前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当代世界唯一的 超级大国,其利益具有世界性,在东亚地区美国 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利益和影响;而且随着冷战 的结束、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美国在东亚 地区的战略利益更加突出。据此,许多学者常常 模糊地理概念,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认为,美国是 东亚地区的一员(彭述华,2007)[1],而且美国 的亚太战略(甚至其全球战略)的核心就是在东 亚地区(魏红霞,2008)[2]。其次,东亚国家普 遍存在着对美国的“敏感性”与“脆弱性”(彭述 华,2007[3];陈奕平,2007[4])。再次,美国的东亚 经济一体化战略与策略的基本出发点是防止该地 特约稿件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区任何一个国家借助东亚经济一体化而迅速崛起,研究 从而威胁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领导地位和既得利益 魏红霞(2008)指出,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 (信强,2009)。默顿·阿伯纳莫维茨( Morton发展,美国政府希望东亚地区能够在贸易和经济 abramowitz)与斯蒂芬·博斯韦尔斯( Stephen等方面确保对美国的开放。在这样的条件下,美 Bosworth)、阿米蒂奇( Richard L armitage)和国不但希望融入到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还 Robert sutter(罗伯特·萨特,2003)就明确地要组织东亚用多边合作的方式来替代美国在东亚 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处于快速崛起的进程之的双边同盟安全框架。美国这种互相矛盾的态度 中,其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影响迅速增强,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双重 中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主导性的显现可能对美国影响。郭才华(2012)认为,美国的阻挠和反 在东亚的战略地位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一旦中对已经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能够快速推进的 国主导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这将会导致中国把美重要阻碍因素,美国所推行的亚太经济战略严重 国势力驱出东亚的后果 阻碍了东亚区域合作。全毅、方颖(2011)认 (二)对美国国内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态度、为,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立场、东亚对美国 政策的研究 市场和美国货币的非对称依赖都在一定程度上限 美国学者爱德华·格雷塞尔( Edward gresser)制了东亚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认为,一旦中国主导了东亚经济一体化,亚洲 (四)对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走 (至少是东亚)将会形成一个中国领导下的“拥势的研究 有(GDP)11万亿美元、类似欧盟的联合体(an 在复杂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制约下,虽 integrated union)”,美国对此应该给予足够的然东亚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但可能面临着 警惕。对于可能出现的上述情形,弗里德·博格重重困难。赵文秀(2012)认为,中日韩FTA的 森( Fred bergsten,2007)认为,美国应通过对亚建立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能够实现的重要因素,但 太地区的多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双边政治军事同是美国因其在东亚国家当中的重要出口市场地 盟和双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合来加强美国对亚位而对中日韩之间的合作施加影响;张蕴岭 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2008)指出,在历经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世界经 力。具体来讲,一是美国应通过强化亚太经济合济将进行深刻的调整,因而,势必推动东亚经济 作组织(APEC)这一机制,通过“亚太自贸区”、一体化的合作。赵贞(2012)则认为,地区行 太平洋共同体”等的建立来进一步提升APEC的为能力和地区意志是能够实现地区一体化的重要 影响力,使亚洲的环太平洋部分融入“亚太”,实因素,在特殊的状况下,域外因素能够通过作用 现东亚地区一体化与外部世界的一致性;二是美于特定地区的地区行为能力和地区意志来影响某 国要加强与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双边政治军事同盟区域的走向。在美国因素和东亚地区自身因素的 以应对中国崛起的影响,并通过双边政治军事同双重影响下,东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地区行为能 盟的整合和巩固来保持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力和地区意志较为薄弱,因而,东亚区域一体化 影响;三是美国要通过高调重返亚洲,积极谋进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叫。 求与东亚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以此弱 (五)对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角色定位和 化、离散东盟对中国的向心力(朱修安,朱孔未来策略选择的研究 明,2011),阻止东亚联合的“去美国化”的趋 张蕴岭(2012)指出:中国需要考虑如何构 势(陈奕平2007;信强,20094)。当然,也有建一个从美国不参与到美国参与的、多重的、同 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克劳德·巴菲尔德( Claude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东亚合作框架。原因 Barfield)就认为,东亚合作处于起步阶段,而且面有两点:一是经济,二是政治安全。保证一个稳 临不少难题,因而不必太担心其对美国的影响吗。定的亚太,一个稳定的东亚,是中国发展之所 (三)对美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的需,但需要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解决问题的方式, 2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
2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区任何一个国家借助东亚经济一体化而迅速崛起, 从而威胁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领导地位和既得利益 (信强,2009)[5]。默顿·阿伯纳莫维茨(Morton Abramowitz) 与 斯 蒂 芬· 博 斯 韦 尔 斯(Stephen Bosworth)[6]、 阿 米 蒂 奇(Richard L Amitage) 和 Robert Sutter(罗伯特·萨特,2003)[7] 就明确地 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处于快速崛起的进程之 中,其在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影响迅速增强, 中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主导性的显现可能对美国 在东亚的战略地位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一旦中 国主导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这将会导致中国把美 国势力驱出东亚的后果。 (二)对美国国内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态度、 政策的研究 美国学者爱德华·格雷塞尔(Edward Gresser) 认为,一旦中国主导了东亚经济一体化,亚洲 (至少是东亚)将会形成一个中国领导下的“拥 有(GDP)11 万亿美元、类似欧盟的联合体(an integrated union)”[8],美国对此应该给予足够的 警惕。对于可能出现的上述情形,弗里德·博格 森(Fred Bergsten,2007)认为,美国应通过对亚 太地区的多边区域经济一体化、双边政治军事同 盟和双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整合来加强美国对亚 太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 力 [9]。具体来讲,一是美国应通过强化亚太经济合 作组织(APEC)这一机制,通过“亚太自贸区”、 “太平洋共同体”等的建立来进一步提升 APEC 的 影响力,使亚洲的环太平洋部分融入“亚太”,实 现东亚地区一体化与外部世界的一致性;二是美 国要加强与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双边政治军事同盟 以应对中国崛起的影响,并通过双边政治军事同 盟的整合和巩固来保持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 影响;[10] 三是美国要通过高调重返亚洲,积极谋 求与东亚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以此弱 化、离散东盟对中国的向心力(朱修安 [11],朱孔 明 [12],2011),阻止东亚联合的“去美国化”的趋 势(陈奕平 2007[13];信强,2009[14])。当然,也有 学者不同意上述观点,克劳德·巴菲尔德(Claude Barfield)就认为,东亚合作处于起步阶段,而且面 临不少难题,因而不必太担心其对美国的影响 [15] 。 (三)对美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互动关系的 研究 魏红霞(2008)指出,随着东亚经济的迅速 发展,美国政府希望东亚地区能够在贸易和经济 等方面确保对美国的开放。在这样的条件下,美 国不但希望融入到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还 要组织东亚用多边合作的方式来替代美国在东亚 的双边同盟安全框架。美国这种互相矛盾的态度 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消极和积极的双重 影响 [16]。郭才华(2012)认为,美国的阻挠和反 对已经成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能够快速推进的 重要阻碍因素,美国所推行的亚太经济战略严重 阻碍了东亚区域合作 [17]。全毅、方颖(2011)认 为,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立场、东亚对美国 市场和美国货币的非对称依赖都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东亚地区一体化的发展 [18] 。 (四)对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走 势的研究 在复杂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制约下,虽 然东亚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但可能面临着 重重困难。赵文秀(2012)认为,中日韩 FTA 的 建立是东亚经济一体化能够实现的重要因素,但 是美国因其在东亚国家当中的重要出口市场地 位而对中日韩之间的合作施加影响 [19];张蕴岭 (2008)指出,在历经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世界经 济将进行深刻的调整,因而,势必推动东亚经济 一体化的合作 [20]。赵贞(2012)则认为,地区行 为能力和地区意志是能够实现地区一体化的重要 因素,在特殊的状况下,域外因素能够通过作用 于特定地区的地区行为能力和地区意志来影响某 区域的走向。在美国因素和东亚地区自身因素的 双重影响下,东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地区行为能 力和地区意志较为薄弱,因而,东亚区域一体化 进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21] 。 (五)对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角色定位和 未来策略选择的研究 张蕴岭(2012)指出:中国需要考虑如何构 建一个从美国不参与到美国参与的、多重的、同 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东亚合作框架 [22]。原因 有两点:一是经济,二是政治安全。保证一个稳 定的亚太,一个稳定的东亚,是中国发展之所 需,但需要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解决问题的方式,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不能只是简单地回应。处于快速崛起的进程之中是到了不可控的程度,于是美国就很快就搁置了 的中国,本着“睦邻、安邻、富邻”的共贏得其与东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设想。而随着“冷 政策,积极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002战”的结束,世界形势趋向缓和,经济全球化 年11月,中国率先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在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 贸易区协议( 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倡议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 CAFTA)中国的这一种战略举措大大地推动了东经济合作,这一倡议得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和 亚一体进程的发展,随后日本、韩国、印度、澳东盟的积极响应,1989年11月6-7日,澳大利 大利亚、新西兰纷纷与东盟开始FTA谈判并签署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 协议,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 用。随着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APEC 中国与东亚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也越来越显著正式成立。APEC的成立成为美国全方位参与和干 (李海燕,2011)两。 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平台 二、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演变的历程 (二)抑制、打压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 离心倾向”(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一)寻找全方位参与和干预东亚经济一体化 APEC成立后,虽然每年都举行一系列会议 进程的平台(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末) 并且自1993年11月起每年都举行亚太经合组织 东亚经济一体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东最高级别的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通过 盟的前身——东南亚协会(ASA)。在冷战时期,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茂物 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态度基本上是围绕着宣言》、《大阪宣言》、《大阪行动议程》等一系列 遏制战略”来展开的,由于1954年东南亚条约倡议、行动计划等,但APEC的“清谈馆”特征 组织就已组建,因此,当东南亚协会(ASA)1961明显,而此时组建或扩大排他性贸易集团高潮迭 年成立时,美国采取的是放任的态度,只是当美起,乌拉圭回合谈判破裂,这对高度依赖外向型 国直接卷入越南战争之后,为了减少负担,美国经济的东亚各国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对此,东盟 才开始将ASA看作是美国可资利用的一个主要、的策略是:一方面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AEC 有效的工具。1977年6月东南亚条约组织正式”,以集体力量应对外部的挑战;另一方面,试 解散的三个月后,1977年9月美国就与东盟举行图以东盟为核心,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于是, 了第一次会议,显示出美国对东盟的态度在快速在1990年12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了组 升温。这次会议的联合公报宣称:会议注意到了建“东亚经济集团( East Asian Economic Group 东盟作为一支维护地区和平、发展和繁荣的积极EAEG)”的倡议,他主张东亚国家应该建立自己 力量的重要性。由于此时中美关系已解冻,因此,的经济联合体以和美国和欧洲的影响力抗衡,推 美国和东盟的关系偏重于经济合作关系。为了反动多边贸易谈判,为东亚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对贸易保护主义,美国试图拉东盟一起反对欧盟 EAEG构想提出以后,特别是马哈蒂尔提出 和日本对东盟的特惠贸易安排,特别是在20世纪邀请日本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倡议后,遭到了 80年代中期,随着美国和日本贸易摩擦的加剧,美国的严厉抨击。美国认为,这是在“太平洋划 美国试图同东盟达成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以培育东 条线,将美日分开的设想”,“剥夺了美国经济 盟作为东亚一支重要的力量来抵制日本的贸易保参与权”四。美国联合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向 护主义。不过,由于东盟不愿意放弃对内部市场日韩施加压力,阻止EAEG计划的实施。在美国 的保护,没有同美国进行大幅度贸易自由化的准的竭力阻挠之下,EAEG变成务虚的东亚经济论 备,而美国又担心东盟可能成为一个美国扶持的坛(EAEC),并且EAEC也被并入了美国领导的 却又没有美国参加的“针对第三国的贸易壁垒”,APEC,“东亚经济集团”的构想被搁置。 再加上美日军事同盟的存在,美日贸易摩擦又不 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再次给东亚经 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3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3 不能只是简单地回应。处于快速崛起的进程之中 的 中 国, 本 着“睦 邻、 安 邻、 富 邻 ” 的 共 赢 得 政策,积极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2002 年 11 月,中国率先与东盟签署中国 - 东盟自由 贸 易 区 协 议(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中国的这一种战略举措大大地推动了东 亚一体进程的发展,随后日本、韩国、印度、澳 大利亚、新西兰纷纷与东盟开始 FTA 谈判并签署 协议,在东亚一体化进程中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 用。随着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中国与东亚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也越来越显著 (李海燕,2011)[23] 。 二、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演变的历程 (一)寻找全方位参与和干预东亚经济一体化 进程的平台(20 世纪 60 年代初至 80 年代末) 东亚经济一体化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东 盟的前身——东南亚协会(ASA)。在冷战时期, 美国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态度基本上是围绕着 “遏制战略”来展开的,由于 1954 年东南亚条约 组织就已组建,因此,当东南亚协会(ASA)1961 年成立时,美国采取的是放任的态度,只是当美 国直接卷入越南战争之后,为了减少负担,美国 才开始将 ASA 看作是美国可资利用的一个主要、 有效的工具 [24]。1977 年 6 月东南亚条约组织正式 解散的三个月后,1977 年 9 月美国就与东盟举行 了第一次会议,显示出美国对东盟的态度在快速 升温。这次会议的联合公报宣称:会议注意到了 东盟作为一支维护地区和平、发展和繁荣的积极 力量的重要性。由于此时中美关系已解冻,因此, 美国和东盟的关系偏重于经济合作关系。为了反 对贸易保护主义,美国试图拉东盟一起反对欧盟 和日本对东盟的特惠贸易安排,特别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美国和日本贸易摩擦的加剧, 美国试图同东盟达成一个自由贸易协定以培育东 盟作为东亚一支重要的力量来抵制日本的贸易保 护主义。不过,由于东盟不愿意放弃对内部市场 的保护,没有同美国进行大幅度贸易自由化的准 备,而美国又担心东盟可能成为一个美国扶持的 却又没有美国参加的“针对第三国的贸易壁垒”, 再加上美日军事同盟的存在,美日贸易摩擦又不 是到了不可控的程度,于是美国就很快就搁置了 其与东盟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设想。而随着“冷 战”的结束,世界形势趋向缓和,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在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 倡议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 经济合作,这一倡议得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和 东盟的积极响应,1989 年 11 月 6-7 日,澳大利 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 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 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APEC) 正式成立。APEC 的成立成为美国全方位参与和干 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平台。 (二)抑制、打压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 “离心倾向”(90 年代初至 20 世纪末) APEC 成立后,虽然每年都举行一系列会议, 并且自 1993 年 11 月起每年都举行亚太经合组织 最高级别的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通过 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茂物 宣言》、《大阪宣言》、《大阪行动议程》等一系列 倡议、行动计划等,但 APEC 的“清谈馆”特征 明显,而此时组建或扩大排他性贸易集团高潮迭 起,乌拉圭回合谈判破裂,这对高度依赖外向型 经济的东亚各国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对此,东盟 的策略是:一方面建立“东盟经济共同体 (AEC) ”,以集体力量应对外部的挑战;另一方面,试 图以东盟为核心,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于是, 在 1990 年 12 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了组 建“东 亚 经 济 集 团(East Asian Economic Group, EAEG)”的倡议,他主张东亚国家应该建立自己 的经济联合体以和美国和欧洲的影响力抗衡,推 动多边贸易谈判,为东亚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EAEG 构想提出以后,特别是马哈蒂尔提出 邀请日本在其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倡议后,遭到了 美国的严厉抨击。美国认为,这是在“太平洋划 一条线,将美日分开的设想”,“剥夺了美国经济 参与权”[25]。美国联合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向 日韩施加压力,阻止 EAEG 计划的实施。在美国 的竭力阻挠之下,EAEG 变成务虚的东亚经济论 坛(EAEC),并且 EAEC 也被并入了美国领导的 APEC,“东亚经济集团”的构想被搁置。 然 而,1997 年 亚 洲 金 融 危 机 再 次 给 东 亚 经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济一体化提供了契机和动力。危机使窘迫的东亚鲍威尔于2004年7月14日针对拟议中的“东亚共 国家看清了美国的利己主义的真面目:危机中的同体”(“10+3”)提出,美国认为没有必要达成新 东亚国家不但没有得到美国的及时援助,而且在协议。同年8月,鲍威尔在接受日本媒体访问时提 申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时被迫接受出了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底线,即如果美国和东 了极为苛刻的条件,这迫使东盟把眼光再次聚焦亚各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没有遭到破坏,各个国家之 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之上,并且得到了中日韩的积间可以加入到东亚一体化这个组织当中。同年 极回应。日本提出了创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12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负责人雷斯对东亚峰 (AMF)”的倡议,但立即遭到了美国和IMF强烈会表达了美国的担忧和不满,他认为,亚洲正在 反对。AMF又不得不搁置。 构建一个“试图将美国排除在外,进行对话的机 然而,东亚经济一体化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构以及新的合作(框架)”,东亚峰会“便是这样的 继续向前推进。1997年底东盟10国和中日韩3构想之一”。2005年2月,刚上任的美国国务 国领导人举行了首次非正式会晤(自2000年起卿赖斯表达了美国对东亚峰会的不满:“东亚峰会 改为正式会晤),自此形成“10+3”机制和3个将成为内向性和排外性组织”凹。美国前副国务 “10+1”机制,构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卿阿米蒂奇在内的部分官员更是公开反对东亚共 机制框架。该机制启动后,2000年5月,中日韩同体的构想,要求美国采取相应的外交行动,以 与东盟达成《清迈协议》同意建立双边货币互换阻止亚洲联合、“去美国化”的趋势。 网络(BSA),以防范金融危机、促进区域金融稳 美国的上述做法体现出鲜明的局外搅局、抑 定与合作。2002年1月,日本正式提出了东亚共制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特征。 同体构想即“小泉构想”。2003年6月2日, (三)局内控制——强力介入东亚经济一体化 亚洲债券基金正式启动,以“减少正在克服经济进程(21世纪初至今) 危机的亚洲国家对全球最大国家的依赖”,维持亚 面对快速推进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美国 洲货币的稳定。2004年11月29日,东盟峰会越发感到采取局外搅局的策略不但难以奏效,反 同意,自2005年起将“10+3”机制改为“东亚峰而会真的被东亚经济一体化所抛弃。于是,美国 会”。东亚峰会的正式召开,标志着东亚国家在东改弦更张,采取了强力介入和主导东亚经济一体 亚经济共同体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7化进程的战略。 年5月初,“10+3”财长会议原则上同意建立 第一,依托亚太经合组织(APEC)控制东亚 个共同的外汇储备库,以防止重蹈亚洲金融危机经济一体化进程。 的覆辙。2008年10月24日,中日韩三国和东盟 美国强力介入和主导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是 决定于2009年6月前共同出资建立一项800亿美早有所谋的。早在APEC成立之初,美国就将其 元的“亚洲货币基金”,并设立一个独立的地区金视为其在局内控制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防止 融市场监管组织,以加强地区合作和政策配合。区域内出现除美国之外的其他支配性权力的有 2009年3月1日,第14届东盟峰会郑重宣布要在力工具。1993年,美国在西雅图领导人峰会 2015年将东盟建成“第二个欧盟 提出了APEC合作的等级并确立了在亚太地区实 面对快速推进的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长期目标。自此以后的4 美国的学界和政界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年中,APEC一直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稳步而坚 弗雷德·伯格斯滕指岀,东亚共同体将损害美定地前进,包括确定“茂物目标”及两个时间 国利益并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拉尔夫·科萨表(1994)、制定“大阪行动纲领”(1995)、“马 提出,应该警惕“东亚地区主义”以及“10+3”向尼拉行动计划”(1996)、“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 东亚共同体的转变,并保守支持东亚多边合作。福(EVSL)(1997),等等。 山和德温·斯图尔指出,美国应在建立“东亚民 但是,由于APEC在推进自由化的进程中成 主的自由贸易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在美国,员之间的内部矛盾日益明显,几乎成了一个“清 4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
4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济一体化提供了契机和动力。危机使窘迫的东亚 国家看清了美国的利己主义的真面目:危机中的 东亚国家不但没有得到美国的及时援助,而且在 申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时被迫接受 了极为苛刻的条件,这迫使东盟把眼光再次聚焦 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之上,并且得到了中日韩的积 极回应 [26]。日本提出了创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AMF) ”的倡议,但立即遭到了美国和 IMF 强烈 反对。AMF 又不得不搁置。 然而,东亚经济一体化仍以其旺盛的生命力 继续向前推进。1997 年底东盟 10 国和中日韩 3 国领导人举行了首次非正式会晤 (自 2000 年起 改为正式会晤),自此形成“10+3”机制和 3 个 “10+1”机制,构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 机制框架。该机制启动后,2000 年 5 月,中日韩 与东盟达成《清迈协议》同意建立双边货币互换 网络 (BSA),以防范金融危机、促进区域金融稳 定与合作。2002 年 1 月,日本正式提出了东亚共 同 体 构 想 即“小 泉 构 想 ”[27]。2003 年 6 月 2 日, 亚洲债券基金正式启动,以“减少正在克服经济 危机的亚洲国家对全球最大国家的依赖”,维持亚 洲货币的稳定 [28]。2004 年 11 月 29 日,东盟峰会 同意,自 2005 年起将“10+3”机制改为“东亚峰 会”。东亚峰会的正式召开,标志着东亚国家在东 亚经济共同体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07 年 5 月初,“10+3”财长会议原则上同意建立一 个共同的外汇储备库,以防止重蹈亚洲金融危机 的覆辙。2008 年 10 月 24 日,中日韩三国和东盟 决定于 2009 年 6 月前共同出资建立一项 800 亿美 元的“亚洲货币基金”,并设立一个独立的地区金 融市场监管组织,以加强地区合作和政策配合。 2009 年 3 月 1 日,第 14 届东盟峰会郑重宣布要在 2015 年将东盟建成“第二个欧盟 ”。 面对快速推进的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美国的学界和政界对此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弗雷德·伯格斯滕指出,东亚共同体将损害美 国利益并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冲击。拉尔夫·科萨 提出,应该警惕“东亚地区主义”以及“10+3”向 东亚共同体的转变,并保守支持东亚多边合作。福 山和德温·斯图尔指出,美国应在建立“东亚民 主的自由贸易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29]。在美国, 鲍威尔于 2004 年 7 月 14 日针对拟议中的“东亚共 同体”(“10+3”) 提出,美国认为没有必要达成新 协议。同年 8 月,鲍威尔在接受日本媒体访问时提 出了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底线,即如果美国和东 亚各国之间的双边关系没有遭到破坏,各个国家之 间可以加入到东亚一体化这个组织当中 [30]。同年 12 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负责人雷斯对东亚峰 会表达了美国的担忧和不满,他认为,亚洲正在 构建一个“试图将美国排除在外,进行对话的机 构以及新的合作 ( 框架 )”,东亚峰会“便是这样的 构想之一”[31]。 2005 年 2 月,刚上任的美国国务 卿赖斯表达了美国对东亚峰会的不满:“东亚峰会 将成为内向性和排外性组织 ”[32]。美国前副国务 卿阿米蒂奇在内的部分官员更是公开反对东亚共 同体的构想,要求美国采取相应的外交行动,以 阻止亚洲联合、“去美国化”的趋势。 美国的上述做法体现出鲜明的局外搅局、抑 制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特征。 (三)局内控制——强力介入东亚经济一体化 进程(21 世纪初至今) 面对快速推进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美国 越发感到采取局外搅局的策略不但难以奏效,反 而会真的被东亚经济一体化所抛弃。于是,美国 改弦更张,采取了强力介入和主导东亚经济一体 化进程的战略。 第一,依托亚太经合组织(APEC)控制东亚 经济一体化进程。 美国强力介入和主导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是 早有所谋的。早在 APEC 成立之初,美国就将其 视为其在局内控制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防止 区域内出现除美国之外的其他支配性权力的有 力工具 [33]。1993 年,美国在西雅图领导人峰会 提出了 APEC 合作的等级并确立了在亚太地区实 现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长期目标。自此以后的 4 年中,APEC 一直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稳步而坚 定地前进,包括确定“茂物目标”及两个时间 表(1994)、 制 定“大 阪 行 动 纲 领 ”(1995)、“马 尼拉行动计划”(1996)、“部门自愿提前自由化” (EVSL)(1997),等等 [34] 。 但是,由于 APEC 在推进自由化的进程中成 员之间的内部矛盾日益明显,几乎成了一个“清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谈馆”。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EVSL计的重要手段,进而在未来的东亚自贸区中占据主 划的流产也使得APEC贸易自由化进程受到重创,导地位。因此,美国一反常态,加快了与东亚国 尤其是美国借助“91”事件强行将反恐等问题家组建FTA的步伐。 纳入到APEC议程,冲淡了对经济一体化的热情, 2002年8月,在布什政府的努力下,当中断 引起许多国家的逆反,使美国主导东亚经济一体了八年的“贸易促进授权”重新获得国会授予后, 化进程的难度加大。 10月布什就提出了一个“东盟事业动议”:美国和 在依托“清谈馆”式的APEC控制东亚经济单个的东盟国家确定启动双边自由贸易谈判的时间 体化进程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美国就试图提升和方式。美国的步骤是先把新加坡作为突破口,再 其权威性和有效性,于是1993年初,克林顿政府与东盟其它国家分别缔结FTA,最终建立“美国 便提出了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倡议,随即东盟自由贸易区”。除此之外,经过近10个月的谈 又发起召开了首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予以判,2007年4月美国与韩国签订FTA。但是,美 推动。在意识到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艰难国在东亚组建FTA是一种应急性、权益性的对策 性后,1998年美国倡议由美国、智利、澳大利亚、美国的真正意图是通过与重点国家组建FTA,构建 新西兰和新加坡五国组成“太平洋五国自由贸易自己为中心的FTA网,形成“轮轴一辐条”效应, 区”(简称P5),美国想把它变成APEC的“核心最终还是要将双边FTA融人到APEC框架下的亚 集团”。然而,1999年WTO西雅图会议的失太自由贸易区( FTAAP)之中,形成以美国为中 败导致全球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全球化和自由心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局面。这从美国于2006年 贸易的浪潮,美国不得不搁置P5的构想而另谋他的河内APEC会议上正式提出“亚太自由贸易区 途 ( FTAAP)倡议中可以得到验证。而 FTAAP的 第二,构建东亚地区的双边FTA作为介入东约束性与APEC的非约束性相背离,成员国的经 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切入点 济实力和贸易政策倾向上存在巨大差异,大多数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认为在东亚地区组建APEC核心成员对 FTAAP这样一个野心勃勃、困 FTA将会损害美国在东亚的贸易和投资利益,美难重重的愿景规划都持有谨慎观望的态度,再加 国反对在东亚组建rTA。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上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十分严重,导致 后,东亚地区的HTA迅速形成高潮。而对美国刺有关 FTAAP的谈判进展缓慢,使得 FTAAP始终 激最大的当属2000年由中国倡议、2002年11月处于“深入讨论与研究”阶段。美国的矛盾做法 签署的《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使其通过在东亚构建双边FTA作为介入东亚经济 同时启动了“早期收获”计划。之后,中国又同 体化进程的打算陷入了困境。 韩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国家展开了FTA谈 第三,加入TPP深度介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 判。2002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同意开展中日韩程 自由贸易区相关民间研究。2004年10月7日,温 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的严峻形势下, 家宝总理正式提出了“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曾作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发 的可行性”的建议。受中国影响,日本自2002年起者之一的美国明确表示将加入TPP,并于2009 加速和东亚国家进行FTA的谈判,已和新加坡、年11月14日正式宣布美国将加入TPP。2010年 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签署了EPA,3月,美国、澳大利亚、秘鲁、越南和原来四国协 与东盟和韩国的FTA谈判也在进行当中。韩国也定成员国共8国开始了多边谈判。2010年10月 与东盟、新加坡等国签署了FTA,与中国的FTA马来西亚正式参加谈判。2011年11月10日,日 谈判将在2012年正式启动。在东亚区域内的FTA本决定加入TP谈判。11月14日,加拿大和 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美国开始高度紧张,担心东墨西哥加入。2012年3月9日,TPP第11轮谈判 亚最终发展出一个覆盖整个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结束,成员国就削减关税、知 区,特别担心中国有可能利用FTA作为地区外交识产权等20多个领域制定具体规则进行了磋商。 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5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5 谈馆”。而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 EVSL 计 划的流产也使得 APEC 贸易自由化进程受到重创, 尤其是美国借助“911”事件强行将反恐等问题 纳入到 APEC 议程,冲淡了对经济一体化的热情, 引起许多国家的逆反,使美国主导东亚经济一体 化进程的难度加大。 在依托“清谈馆”式的 APEC 控制东亚经济 一体化进程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美国就试图提升 其权威性和有效性,于是 1993 年初,克林顿政府 便提出了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倡议,随即 又发起召开了首届 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予以 推动。在意识到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的艰难 性后,1998 年美国倡议由美国、智利、澳大利亚、 新西兰和新加坡五国组成“太平洋五国自由贸易 区”(简称 P5),美国想把它变成 APEC 的“核心 集团”[35]。然而,1999 年 WTO 西雅图会议的失 败导致全球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全球化和自由 贸易的浪潮,美国不得不搁置 P5 的构想而另谋他 途。 第二,构建东亚地区的双边 FTA 作为介入东 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切入点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认为在东亚地区组建 FTA 将会损害美国在东亚的贸易和投资利益,美 国反对在东亚组建 FTA。而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后,东亚地区的 FTA 迅速形成高潮。而对美国刺 激最大的当属 2000 年由中国倡议、2002 年 11 月 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 同时启动了“早期收获”计划。之后,中国又同 韩国、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国家展开了 FTA 谈 判。2002 年,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同意开展中日韩 自由贸易区相关民间研究。2004 年 10 月 7 日,温 家宝总理正式提出了“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 的可行性”的建议。受中国影响,日本自 2002 年 加速和东亚国家进行 FTA 的谈判,已和新加坡、 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签署了 EPA, 与东盟和韩国的 FTA 谈判也在进行当中。韩国也 与东盟、新加坡等国签署了 FTA,与中国的 FTA 谈判将在 2012 年正式启动。在东亚区域内的 FTA 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美国开始高度紧张,担心东 亚最终发展出一个覆盖整个东亚地区的自由贸易 区,特别担心中国有可能利用 FTA 作为地区外交 的重要手段,进而在未来的东亚自贸区中占据主 导地位。因此,美国一反常态,加快了与东亚国 家组建 FTA 的步伐。 2002 年 8 月,在布什政府的努力下,当中断 了八年的“贸易促进授权”重新获得国会授予后, 10 月布什就提出了一个“东盟事业动议”:美国和 单个的东盟国家确定启动双边自由贸易谈判的时间 和方式。美国的步骤是先把新加坡作为突破口,再 与东盟其它国家分别缔结 FTA,最终建立“美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除此之外,经过近 10 个月的谈 判,2007 年 4 月美国与韩国签订 FTA。但是,美 国在东亚组建 FTA 是一种应急性、权益性的对策, 美国的真正意图是通过与重点国家组建 FTA,构建 自己为中心的 FTA 网,形成“轮轴—辐条”效应, 最终还是要将双边 FTA 融入到 APEC 框架下的亚 太自由贸易区(FTAAP)之中,形成以美国为中 心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局面。这从美国于 2006 年 的河内 APEC 会议上正式提出 “亚太自由贸易区” (FTAAP)倡议中可以得到验证 [36]。而 FTAAP 的 约束性与 APEC 的非约束性相背离,成员国的经 济实力和贸易政策倾向上存在巨大差异,大多数 APEC 核心成员对 FTAAP 这样一个野心勃勃、困 难重重的愿景规划都持有谨慎观望的态度,再加 上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十分严重,导致 有关 FTAAP 的谈判进展缓慢,使得 FTAAP 始终 处于“深入讨论与研究”阶段。美国的矛盾做法, 使其通过在东亚构建双边 FTA 作为介入东亚经济 一体化进程的打算陷入了困境。 第三,加入 TPP 深度介入东亚经济一体化进 程 在东亚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的严峻形势下, 曾作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发 起者之一的美国明确表示将加入 TPP,并于 2009 年 11 月 14 日正式宣布美国将加入 TPP。2010 年 3 月,美国、澳大利亚、秘鲁、越南和原来四国协 定成员国共 8 国开始了多边谈判。2010 年 10 月, 马来西亚正式参加谈判。2011 年 11 月 10 日,日 本决定加入 TPP 谈判 [37]。11 月 14 日,加拿大和 墨西哥加入。2012 年 3 月 9 日,TPP 第 11 轮谈判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结束,成员国就削减关税、知 识产权等 20 多个领域制定具体规则进行了磋商。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随着成员经济体的不断增加,TPP将形成约八亿西哥和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TPP创始 人口的市场和占全球经济约四成,规模比有27个国)共12国进行了多轮多边谈判;2012年3月9 成员国的欧盟还要大。美国加入TPP是其东亚经日,TP第11轮谈判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结束,成 济一体化战略的大转轨,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员国就削减关税、知识产权等20多个领域制定具 三、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的动因 体规则进行了磋商。美国正是利用了这些国家的 求利心理”,使其牢牢地捆绑在美国的“重返亚 (一)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的需要 洲战略”的战车之上,即美国希望通过其东亚经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开始实施“重返亚洲”济一体化战略的大转轨,将其在政治安全领域的 的战略。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显示出一条清晰联盟关系扩展到经济领域,使美国和其东亚盟友 的路线图:从外交入手,怂恿和制造紧张局面,及“准盟友”实现全方位、更紧密的合作,巩固 借机扩大和强化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加大对和提升盟友、“准盟友”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 中国的遏制力度。而要有效地实施其“重返亚否是盟友和“准盟友”关系是美国选择东亚TPP 洲”的战略,美国必须以经济利益来捆绑和巩固伙伴国的关键因素。从已加入或正在加入TPP的 其外交努力、扩大和强化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国家来看,都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重要盟友或 的“成果”,抑制该地区的离心倾向。即美国东亚“准盟友”例。可以说,加入TPP是美国“重返亚 经济一体化战略大转轨将有利于改变东亚国家对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重返亚洲”战 美国东亚政策的认知,增加美国在东亚经济一体略的依托和根基 化中的凝聚力。如前所述,无论是积极推动APEC (二)迟滞东亚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势头, 的贸易自由化,还是构建东亚地区的双边FTA进掌控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导权 程中,美国更偏重考虑的是其政治利益和安全利 在对待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上,美国的政策底 益,更多的是倚重军事和安全手段,希望通过提线是十分清晰的:防止东亚经济一体化被中国,或 升与盟国的关系、拉拢东亚其它国家,扩大其在被日本主导,或被中日两国主导,使其对东亚经济 东亚的军事存等方式来塑造地缘政治,正如美国体化的主导权受到严峻挑战,威胁美国在东亚地 前贸易代表佐利克所指出的:利用介入东亚经济区的根本利益。正如菲利普·桑德斯所说:“美 体化,美国不仅“可以惠顾其忠诚的盟友”,也在亚洲的传统利益应包括:防止该地区被任何一个 可以“惩罚其薄情的朋友”,更可以借此加强与签强国所支配、市场准入、航行自由、地区稳定、鼓 约国的政治、安全关系,进而以之为杠杆影响和励政治自由和民主。”美国“不愿看到东亚作为 塑造有利于美国的地缘战略格局。但是,美国个整体,成为世界的一极,因此,美国总是对其 偏重于突出与东亚国家安全关系并不符合东亚国东亚盟友施压,阻挠其一体化趋势”。美国最担 家对国家根本利益——经济利益的渴望。东亚国心看到像“法德轴心”那样的东亚一体化,“对于 家对美国“重安全、轻经济”的东亚政策的离心一个有凝聚力的亚洲贸易集团是不感兴趣的,分 倾向越来越明显。东亚经济一体化出人意料的快而治之才是真正重要的”。 速推进就是这种离心倾向的表现。于是,美国不 (三)巩固和提升其在东亚的战略利益 得不改弦更张,通过提升经济利益的诱惑来获得 近年来,随着东亚内部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 东亚国家对其构建地缘战略格局的支持,使其获展,东亚区域内贸易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东亚 得安全和经济的双重保障。 国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相对地大大降低,而东 TPP的突出的特点是100%地撤销关税,不承亚国家之间,特别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越来越 认例外。而“100%撤销关税”,对那些渴望本国高。例如,在2004年,中国超越了美国,成 的产品能够顺利地进入美国市场的国家来说是具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6年中国首次取代 有巨大诱惑力的。在美国的推动下,目前澳大利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对美贸易 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日本、加拿大、墨的依赖度也在快速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出人预料, 6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
6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随着成员经济体的不断增加,TPP 将形成约八亿 人口的市场和占全球经济约四成,规模比有 27 个 成员国的欧盟还要大。美国加入 TPP 是其东亚经 济一体化战略的大转轨,其影响将是深远的。 三、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的动因 (一)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的需要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开始实施“重返亚洲” 的战略。美国“重返亚洲战略”显示出一条清晰 的路线图:从外交入手,怂恿和制造紧张局面, 借机扩大和强化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加大对 中国的遏制力度。而要有效地实施其“重返亚 洲”的战略,美国必须以经济利益来捆绑和巩固 其外交努力、扩大和强化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 的“成果”,抑制该地区的离心倾向。即美国东亚 经济一体化战略大转轨将有利于改变东亚国家对 美国东亚政策的认知,增加美国在东亚经济一体 化中的凝聚力。如前所述,无论是积极推动 APEC 的贸易自由化,还是构建东亚地区的双边 FTA 进 程中,美国更偏重考虑的是其政治利益和安全利 益,更多的是倚重军事和安全手段,希望通过提 升与盟国的关系、拉拢东亚其它国家,扩大其在 东亚的军事存等方式来塑造地缘政治,正如美国 前贸易代表佐利克所指出的:利用介入东亚经济 一体化,美国不仅“可以惠顾其忠诚的盟友”,也 可以“惩罚其薄情的朋友”,更可以借此加强与签 约国的政治、安全关系,进而以之为杠杆影响和 塑造有利于美国的地缘战略格局 [38]。但是,美国 偏重于突出与东亚国家安全关系并不符合东亚国 家对国家根本利益——经济利益的渴望。东亚国 家对美国“重安全、轻经济”的东亚政策的离心 倾向越来越明显。东亚经济一体化出人意料的快 速推进就是这种离心倾向的表现。于是,美国不 得不改弦更张,通过提升经济利益的诱惑来获得 东亚国家对其构建地缘战略格局的支持,使其获 得安全和经济的双重保障。 TPP 的突出的特点是 100% 地撤销关税,不承 认例外。而“100% 撤销关税”,对那些渴望本国 的产品能够顺利地进入美国市场的国家来说是具 有巨大诱惑力的。在美国的推动下,目前澳大利 亚、秘鲁、越南、马来西亚、日本、加拿大、墨 西哥和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TPP 创始 国)共 12 国进行了多轮多边谈判;2012 年 3 月 9 日,TPP 第 11 轮谈判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结束,成 员国就削减关税、知识产权等 20 多个领域制定具 体规则进行了磋商。美国正是利用了这些国家的 “求利心理”,使其牢牢地捆绑在美国的“重返亚 洲战略”的战车之上,即美国希望通过其东亚经 济一体化战略的大转轨,将其在政治安全领域的 联盟关系扩展到经济领域,使美国和其东亚盟友 及“准盟友”实现全方位、更紧密的合作,巩固 和提升盟友、“准盟友”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 否是盟友和“准盟友”关系是美国选择东亚 TPP 伙伴国的关键因素。从已加入或正在加入 TPP 的 国家来看,都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重要盟友或 “准盟友”[39]。可以说,加入 TPP 是美国“重返亚 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重返亚洲”战 略的依托和根基。 (二)迟滞东亚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势头, 掌控东亚经济一体化的主导权 在对待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上,美国的政策底 线是十分清晰的:防止东亚经济一体化被中国,或 被日本主导,或被中日两国主导,使其对东亚经济 一体化的主导权受到严峻挑战,威胁美国在东亚地 区的根本利益。正如菲利普·桑德斯所说:“美国 在亚洲的传统利益应包括:防止该地区被任何一个 强国所支配、市场准入、航行自由、地区稳定、鼓 励政治自由和民主。”[40] 美国“不愿看到东亚作为 一个整体,成为世界的一极,因此,美国总是对其 东亚盟友施压,阻挠其一体化趋势”。[41] 美国最担 心看到像“法德轴心”那样的东亚一体化,“对于 一个有凝聚力的亚洲贸易集团是不感兴趣的,分 而治之才是真正重要的”[42] 。 (三)巩固和提升其在东亚的战略利益 近年来,随着东亚内部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 展,东亚区域内贸易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东亚 国家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相对地大大降低,而东 亚国家之间,特别是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越来越 高 [43]。例如,在 2004 年,中国超越了美国,成 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6 年中国首次取代 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对美贸易 的依赖度也在快速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出人预料,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如新加坡对美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192%,的同时,也要积极构筑“自由与繁荣之弧”。2007 但这一比例到2005年降至104%,同期从美国的年9月25日,福田康夫当选为日本第91届首相, 进口占总进口额的比重也从17.1%降为11.7%。福田内阁修正了安倍政府的“自主外交”,推行以 其他东盟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趋势。因此,美国合作为主的“积极的亚洲外交”,并在2007年年 在东亚贸易地位将被东亚区域内贸易所取代,甚末访华,将中日关系推到一个新阶段,推动了日 至被中国所取代。美国在东亚地区的贸易地位本与亚洲的融合。2008年9月24日,麻生太郎当 的下降不但将会弱化美国与东亚地区的经济联系,选为日本第92届首相。麻生内阁在“自由与繁荣 而且会弱化美国与东亚地区的政治联系,弱化美之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亚欧十字路”的 国与东亚地区的同盟关系和“准同盟关系”,弱构想:“应着眼于资源丰富的中亚和高加索地区, 化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这是美国绝对不建立从中亚经阿富汗到阿拉伯海的‘南北物流通 愿意看到的结局。为避免这一结局的出现,美国道’和从中亚经高加索至欧洲的‘东西走廊’,即 在其它尝试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就把希望寄托在‘亚欧十字路'。他还说,这一构想再加上日本此 TPP建设之上,试图通过加入和推进TPP,既可分前提出的在印度及湄公河流域建立产业通道的构 享东亚经济发展的红利,又可巩固和提升其在东想,将形成贯通亚欧大陆的人员、物资和资金通 亚的战略利益。 道,成为‘现代版丝绸之路’”-。上述政策使 四、日本的战略响应:从自主到半附属的转变“东亚共同体”构想被弱化。 2009年9月12日,鸠山由纪夫当选为日本首 如前所述,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问相。鸠山由纪夫在大选获胜前曾发表《日本的新 题上,美国的战略十分清晰:防止东亚经济一体道路》的文章,指出日本应当加强与亚洲邻国的 化被中国,或被日本主导,或被中日两国主导。关系,建立东亚共同体。上任后,鸠山首相不断 因此,美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中既要利提及东亚共同体,2009年10月举办的第二次中日 用日本,又要防控日本,对日本实施又打又拉的韩领导人会议中,中日韩三国发表《中日韩合作 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战十周年联合声明》,将东亚共同体作为三国共同致 略也进行了重大的方向性的调整,即从自主性东力实现的长期目标,10月26日,鸠山由纪夫在发 亚共同体战略转向加入TPP及推进区域全面经济表施政演说中阐述了“东亚共同体”构想,11月 伙伴关系(RCEP)并重的附属性战略。 15日,鸠山在新加坡发表亚洲政策演讲《对亚洲 (一)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的提出 的新承诺—实现东亚共同体》中形成相对具体 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的提出始于2002的政策主张。2010年3月19日,鸠山首相在阁僚 年。2002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东盟会议上为实现东亚共同体构想又做出了明确指示, 五国,呼吁建立“共同进步的东亚共同体”。6月1日,鸠山政府提出《有关“东亚共同体”构 2003年12月,日本在“日本一东盟特别首脑想今后的工作》的报告,东亚共同体构想政策全 会议”上正式公开提出与东盟建立东亚共同体。盘出台。 2004年11月,日本在老挝举行的东亚领导人会议 (二)放弃“东亚共同体”构想,加入TPP谈 上再次提出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建议。在2005判 年4月的万隆亚非首脑会议和2005年12月的马 2010年6月4日,菅直人当选日本第94届首 来西亚吉隆坡东亚峰会上,小泉政府强调普遍价相,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虽然再次确认了小泉首相 值对构建东亚共同体的重要性以牵制中国争夺东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但他又指出日本既 亚合作的主导权。2006年9月,安倍晋三在首次是“面向太平洋的海洋国家”,同时也是“亚洲国 施政演说中强调在加强“自主外交”的同时,进家”,预示着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将会发生变 步巩固日美信赖关系,加强日本与中韩两国的化。2010年10月1日,菅直人在国会发表政策演 信赖关系,努力构筑日美澳印“民主国家联盟”说时透漏:日本准备参加TPP谈判,以推动建立 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7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7 如新加坡对美国的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 19.2 %, 但这一比例到 2005 年降至 10.4 %,同期从美国的 进口占总进口额的比重也从 17.1 % 降为 11.7 %。 其他东盟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趋势。因此,美国 在东亚贸易地位将被东亚区域内贸易所取代,甚 至被中国所取代 [44]。美国在东亚地区的贸易地位 的下降不但将会弱化美国与东亚地区的经济联系, 而且会弱化美国与东亚地区的政治联系,弱化美 国与东亚地区的同盟关系和“准同盟关系”,弱 化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这是美国绝对不 愿意看到的结局。为避免这一结局的出现,美国 在其它尝试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就把希望寄托在 TPP 建设之上,试图通过加入和推进 TPP,既可分 享东亚经济发展的红利,又可巩固和提升其在东 亚的战略利益。 四、日本的战略响应:从自主到半附属的转变 如前所述,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问 题上,美国的战略十分清晰:防止东亚经济一体 化被中国,或被日本主导,或被中日两国主导。 因此,美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中既要利 用日本,又要防控日本,对日本实施又打又拉的 策略。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战 略也进行了重大的方向性的调整,即从自主性东 亚共同体战略转向加入 TPP 及推进区域全面经济 伙伴关系(RCEP)并重的附属性战略。 (一)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的提出 日 本“东 亚 共 同 体 ” 构 想 的 提 出 始 于 2002 年。2002 年 1 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东盟 五国,呼吁建立“共同进步的东亚共同体”[45] 。 2003 年 12 月, 日 本 在“日 本 — 东 盟 特 别 首 脑 会议”上正式公开提出与东盟建立东亚共同体。 2004 年 11 月,日本在老挝举行的东亚领导人会议 上再次提出推动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建议。在 2005 年 4 月的万隆亚非首脑会议和 2005 年 12 月的马 来西亚吉隆坡东亚峰会上,小泉政府强调普遍价 值对构建东亚共同体的重要性以牵制中国争夺东 亚合作的主导权。2006 年 9 月,安倍晋三在首次 施政演说中强调在加强“自主外交”的同时,进 一步巩固日美信赖关系,加强日本与中韩两国的 信赖关系,努力构筑日美澳印“民主国家联盟” 的同时,也要积极构筑“自由与繁荣之弧”。2007 年 9 月 25 日,福田康夫当选为日本第 91 届首相, 福田内阁修正了安倍政府的“自主外交”,推行以 合作为主的“积极的亚洲外交”,并在 2007 年年 末访华,将中日关系推到一个新阶段,推动了日 本与亚洲的融合。2008 年 9 月 24 日,麻生太郎当 选为日本第 92 届首相。麻生内阁在“自由与繁荣 之弧”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亚欧十字路”的 构想:“应着眼于资源丰富的中亚和高加索地区, 建立从中亚经阿富汗到阿拉伯海的‘南北物流通 道’和从中亚经高加索至欧洲的‘东西走廊’,即 ‘亚欧十字路’。他还说,这一构想再加上日本此 前提出的在印度及湄公河流域建立产业通道的构 想,将形成贯通亚欧大陆的人员、物资和资金通 道,成为‘现代版丝绸之路’”[46]。上述政策使 “东亚共同体”构想被弱化。 2009 年 9 月 12 日,鸠山由纪夫当选为日本首 相。鸠山由纪夫在大选获胜前曾发表《日本的新 道路》的文章,指出日本应当加强与亚洲邻国的 关系,建立东亚共同体。上任后,鸠山首相不断 提及东亚共同体,2009 年 10 月举办的第二次中日 韩领导人会议中,中日韩三国发表《中日韩合作 十周年联合声明》,将东亚共同体作为三国共同致 力实现的长期目标,10 月 26 日,鸠山由纪夫在发 表施政演说中阐述了“东亚共同体”构想,11 月 15 日,鸠山在新加坡发表亚洲政策演讲《对亚洲 的新承诺——实现东亚共同体》中形成相对具体 的政策主张。2010 年 3 月 19 日,鸠山首相在阁僚 会议上为实现东亚共同体构想又做出了明确指示, 6 月 1 日,鸠山政府提出《有关“东亚共同体”构 想今后的工作》的报告,东亚共同体构想政策全 盘出台。 (二)放弃“东亚共同体”构想,加入 TPP 谈 判 2010 年 6 月 4 日,菅直人当选日本第 94 届首 相,在他的就职演说中虽然再次确认了小泉首相 提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但他又指出日本既 是“面向太平洋的海洋国家”,同时也是“亚洲国 家”,预示着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将会发生变 化。2010 年 10 月 1 日,菅直人在国会发表政策演 说时透漏:日本准备参加 TPP 谈判,以推动建立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亚太自由贸易区。2011年1月,菅直人首相改组日本的目的也很明确:借助美国的影响力既可防 内阁后,明确地宣示:日本不再高举东亚合作的止中国左右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又可以在 旗帜,而是关注加入美国主导的TPP,之后菅直地区领土争端等问题上迫使美国“选边站”,进而 人首相还在多个场合表示将坚定以TPP为中心推获得美国对日本“修宪”的支持,实现日本成为 进贸易自由化的信念。 “正常国家”的战略意图。 2011年8月30日,当选日本第95届位首相 的野田佳彦在《 Voice》上发稿说:“在目前日本 五、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给我国带 所处的这一非常时期,我们没有必要提出东亚共来的影响 同体这一构思”,否定了前首相的鸠山由纪夫所提 (一)遏制中国的崛起 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2011年11月11日晚 遏制中国是战后美国一贯的对华政策,而遏 野田首相宣布加入TPP谈判的决定。2012年1月制中国的崛起更是冷战后美国东亚政策的主题 18日,野田佳彦向亚太国家提出签署《太平洋宣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在东亚乃 言》,其构想基本上沿用美国政府提倡的经济与安至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从而使美国遏制中国 保领域的“亚太地区转变”的构想,并决定将这崛起的战略更加深化。例如,美国1997年《四 计划具体化,目的就是要废除鸠山内阁提出的年防务评估报告》就指出:“在2015年以后,将 建立“东亚共同体”的计划,让日本与美国来共有可能出现一个地区性大国或全球匹敌的竞争对 同担负起领导未来亚太地区的重要责任 手——俄罗斯和中国有潜力成为这样的竞争对 (三)日本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的原因 手。”2002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更是耸 1.构建日本在东亚地区的经济主导地位,防人听闻地指出:“中国正在寻求可以威胁到亚太邻 止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取得主导地位 国的军事力量”,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 日本之所以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其战略意美国必须进行遏制。正是基于上述战略认知, 图是要防止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取得主美国认为,蓬勃发展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崛 导地位。2002年秋,小泉纯一郎首相的咨询机构起的重要依托,美国主导东亚经济一体化,削弱 “对外关系工作组”,提出日本“应推动东亚一体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影响力,是遏制 化进程”并成为“共同体核心国 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选择。 2.借助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与中国相 (二)冲击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迟滞东亚 抗衡 共同体建设进程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在经济总量上超越日 应当说,中国不失时机地利用了1997年亚洲 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担心其在东亚区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得的契机和动力 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核心国”地位被中国取获得了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先机或主动权。对 代,于是日本试图加入由美国主导的TPP以此遏此,美国极为焦虑,感到东亚“正在发生巨变 制中国的快速崛起。而美国也积极拉拢日本加入而美国的政策越来越难以跟上其步伐”。美国 TPP以此摆脱目前游离于东亚地区合作机制之外急切地拾起自己发起成立而又被其抛弃的TPP, 的困境,进而主导亚太地区事务,实现其亚太再并积极游说东亚其它国家加入TPP,就是试图抵 平衡战略。 消乃至超过中国曾获得的先机。不仅如此,美国 3.以TPP为平台强化日美同盟,实现日本成在和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开展TPP谈判的同时 为“正常国家”的战略意图 却刻意绕开中国,其用意显而易见。如果越来越 美日在推动TPP问题上,实际上是各取所需。多的东盟成员国加入TPP,将会密切美国与东盟 如上所述,美国积极拉拢日本加入TPP是要试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催化政治和军事关系,有 将日本作为实现其TPP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利于美国介入东盟国家事务来牵制东盟与中国之 马前卒。而日本之所以积极加入美国主导的TPP,间的关系。另外,美国会主导TPP谈判议程,编 8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
8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亚太自由贸易区。2011 年 1 月,菅直人首相改组 内阁后,明确地宣示:日本不再高举东亚合作的 旗帜,而是关注加入美国主导的 TPP,之后菅直 人首相还在多个场合表示将坚定以 TPP 为中心推 进贸易自由化的信念。 2011 年 8 月 30 日,当选日本第 95 届位首相 的野田佳彦在《Voice》上发稿说:“在目前日本 所处的这一非常时期,我们没有必要提出东亚共 同体这一构思”,否定了前首相的鸠山由纪夫所提 出的东亚共同体构想 [47]。 2011 年 11 月 11 日晚, 野田首相宣布加入 TPP 谈判的决定。2012 年 1 月 18 日,野田佳彦向亚太国家提出签署《太平洋宣 言》,其构想基本上沿用美国政府提倡的经济与安 保领域的“亚太地区转变”的构想,并决定将这 一计划具体化,目的就是要废除鸠山内阁提出的 建立“东亚共同体”的计划,让日本与美国来共 同担负起领导未来亚太地区的重要责任。 (三)日本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的原因 1. 构建日本在东亚地区的经济主导地位,防 止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取得主导地位 日本之所以提出东亚共同体构想,其战略意 图是要防止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取得主 导地位。2002 年秋,小泉纯一郎首相的咨询机构 “对外关系工作组”,提出日本“应推动东亚一体 化进程”并成为“共同体核心国”[48] 。 2. 借助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与中国相 抗衡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在经济总量上超越日 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担心其在东亚区 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核心国”地位被中国取 代,于是日本试图加入由美国主导的 TPP 以此遏 制中国的快速崛起。而美国也积极拉拢日本加入 TPP 以此摆脱目前游离于东亚地区合作机制之外 的困境,进而主导亚太地区事务,实现其亚太再 平衡战略。 3. 以 TPP 为平台强化日美同盟,实现日本成 为“正常国家”的战略意图 美日在推动 TPP 问题上,实际上是各取所需。 如上所述,美国积极拉拢日本加入 TPP 是要试图 将日本作为实现其 TPP 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的 马前卒。而日本之所以积极加入美国主导的 TPP, 日本的目的也很明确:借助美国的影响力既可防 止中国左右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又可以在 地区领土争端等问题上迫使美国“选边站”,进而 获得美国对日本“修宪”的支持,实现日本成为 “正常国家”的战略意图。 五、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给我国带 来的影响 (一)遏制中国的崛起 遏制中国是战后美国一贯的对华政策,而遏 制中国的崛起更是冷战后美国东亚政策的主题, 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在东亚乃 至世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从而使美国遏制中国 崛起的战略更加深化。例如,美国 1997 年《四 年防务评估报告 》就指出:“在 2015 年以后,将 有可能出现一个地区性大国或全球匹敌的竞争对 手——俄罗斯和中国有潜力成为这样的竞争对 手。”2002 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更是耸 人听闻地指出:“中国正在寻求可以威胁到亚太邻 国的军事力量”,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 美国必须进行遏制 [49]。正是基于上述战略认知, 美国认为,蓬勃发展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中国崛 起的重要依托,美国主导东亚经济一体化,削弱 中国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影响力,是遏制 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选择。 (二)冲击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迟滞东亚 共同体建设进程 应当说,中国不失时机地利用了 1997 年亚洲 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一体化提供得的契机和动力, 获得了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先机或主动权。对 此,美国极为焦虑,感到东亚“正在发生巨变, 而美国的政策越来越难以跟上其步伐”[50]。美国 急切地拾起自己发起成立而又被其抛弃的 TPP, 并积极游说东亚其它国家加入 TPP,就是试图抵 消乃至超过中国曾获得的先机。不仅如此,美国 在和东亚其它国家和地区开展 TPP 谈判的同时, 却刻意绕开中国,其用意显而易见。如果越来越 多的东盟成员国加入 TPP,将会密切美国与东盟 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催化政治和军事关系,有 利于美国介入东盟国家事务来牵制东盟与中国之 间的关系。另外,美国会主导 TPP 谈判议程,编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织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制度网络,这对三是美国主导TPP进程存在诸多矛盾。例如,对 东亚地区经济合作造成很大的离心力,很可能瓦于TPP协定,美国提出要使用自己的版本,但4 解东亚共同体建设,对于谋求“10+3”框架下积个初创成员坚持用自己的;尽管日本已经表明态 极推动东亚经济合作的中国而言将是一个严重的度加入TPP,但国内农民、农业团体和一些地方 冲击。 政府反对,在野党的批评和抵制,日本政府和民 (三)给中国参与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主党内部的分歧,学术界的批评和反对都对日本 作设置障碍 加入TPP谈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韩国因担心农 应当说,缺少了中国参加的TPP,既不完整,业受到冲击,对参加TP持观望态度。美国在推 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美国现在刻意绕开中国推进TPP所遇到的上述各种矛盾和障碍,为中国破 动TPP谈判,其战略意图十分清晰,即设置“先解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困扰提供了回旋余地, 来后到”的时间差,获得TPP发展进程的主导权,中国应该利用这些矛盾顺势而为。 给未来中国加入TP设置陷阱。因为TPP规定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业已较为成熟的自由贸 对先加入TPP的成员,其加入条件可以适当放宽,易区战略,加大经略和经营周边的力度,把在东 如对个别产业和产品可作为例外处理以及成员国亚“外围”地区和在东亚区域内推进自由贸易区 政府可以补偿因加人TPP而受到冲击的部分产业战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目前,中国正与五大 等,而对于后加入TPP的国家所提出的加入条件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5个自由贸易区。其 极为苛刻,即必须得到所有成员的同意才能成为中,已经签署了10个自贸协定,正在商建的自贸 TPP中的一员。按照这种“一对一”的加入模式,区有5个,正在联合研究中的有3个,这为我国 将来中国想加入TPP,必须接受美国等TPP成员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提供了基础和经验。 所开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届时中国将付出类因此,在东亚“外围地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 似于或超过十多年前中国加入WTO那样的不菲代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等 价 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基 六、中国应对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甜的中国和中亚乃至俄罗斯的区域经济合作紧密 的对策 度。在东亚区域内,要进一步巩固中国-东盟自 由贸易区成果。强化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间 (一)要坚持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全方的“一国四域”的经济一体化,推进“大中华经 位外交,围绕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核心,双济圈”的构建,有效地阻滞台湾参加TPP以及借 边是基础,经贸是舞台”的原则,谋划好与大国此进行国际政治操作的企图。 间的关系,积极发展好双边关系,扩展多边关系 (四)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步伐。目 构建对我有利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双边和多边机前,日本在加入TPP和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 制性的经贸合作的利益格局。 判问题上首鼠两端的特征明显:一方面日本试图 (二)利用矛盾迟滞TPP的推进进程。美国通过加入TPP借助美国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 推进TPP进程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障碍。一是金融面,日本又试图通过加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 危机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总统大选分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据测 临近、奥巴马能否取得国会的贸易促进授权等都算,日本加入TP可使其GDP增加0.5%,加入中 存在着变数,这些都将给美国推进TPP进程带来日韩自由贸易区可使其GDP增加0.75%),同时利 不确定性。二是TPP的“高标准”给美国推进用中国与美国讨价还价,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 TPP进程设置了障碍。因为TPP被称之为“21世的这种心态将会影响到其参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纪的最高质量的FTA”,其加入条件和门槛可谓的步伐。因此,一方面,应尽快启动中日韩自由 前所未有的苛刻,特别是涉及到农产品、知识产贸易区的谈判以抑制日本的机会主义倾向;另 权、劳工和环境条款等议题,令许多国家纠结。方面,应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步伐以此形 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9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9 织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制度网络,这对 东亚地区经济合作造成很大的离心力,很可能瓦 解东亚共同体建设,对于谋求“10+3”框架下积 极推动东亚经济合作的中国而言将是一个严重的 冲击。 (三)给中国参与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经济合 作设置障碍 应当说,缺少了中国参加的 TPP,既不完整, 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美国现在刻意绕开中国推 动 TPP 谈判,其战略意图十分清晰,即设置“先 来后到”的时间差,获得 TPP 发展进程的主导权, 给未来中国加入 TPP 设置陷阱。因为 TPP 规定: 对先加入 TPP 的成员,其加入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如对个别产业和产品可作为例外处理以及成员国 政府可以补偿因加入 TPP 而受到冲击的部分产业 等,而对于后加入 TPP 的国家所提出的加入条件 极为苛刻,即必须得到所有成员的同意才能成为 TPP 中的一员。按照这种“一对一”的加入模式, 将来中国想加入 TPP,必须接受美国等 TPP 成员 国所开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届时中国将付出类 似于或超过十多年前中国加入 WTO 那样的不菲代 价。 六、中国应对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调整 的对策 (一)要坚持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全方 位外交,围绕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核心,双 边是基础,经贸是舞台”的原则,谋划好与大国 间的关系,积极发展好双边关系,扩展多边关系, 构建对我有利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双边和多边机 制性的经贸合作的利益格局。 (二)利用矛盾迟滞 TPP 的推进进程。美国 推进 TPP 进程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障碍。一是金融 危机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总统大选 临近、奥巴马能否取得国会的贸易促进授权等都 存在着变数,这些都将给美国推进 TPP 进程带来 不 确 定 性。 二 是 TPP 的“高 标 准 ” 给 美 国 推 进 TPP 进程设置了障碍。因为 TPP 被称之为“21 世 纪的最高质量的 FTA”,其加入条件和门槛可谓 前所未有的苛刻,特别是涉及到农产品、知识产 权、劳工和环境条款等议题,令许多国家纠结。 三是美国主导 TPP 进程存在诸多矛盾。例如,对 于 TPP 协定,美国提出要使用自己的版本,但 4 个初创成员坚持用自己的;尽管日本已经表明态 度加入 TPP,但国内农民、农业团体和一些地方 政府反对,在野党的批评和抵制,日本政府和民 主党内部的分歧,学术界的批评和反对都对日本 加入 TPP 谈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韩国因担心农 业受到冲击,对参加 TPP 持观望态度。美国在推 进 TPP 所遇到的上述各种矛盾和障碍,为中国破 解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困扰提供了回旋余地, 中国应该利用这些矛盾顺势而为。 (三)进一步推进我国业已较为成熟的自由贸 易区战略,加大经略和经营周边的力度,把在东 亚“外围”地区和在东亚区域内推进自由贸易区 战略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目前,中国正与五大 洲的 28 个国家和地区建设 15 个自由贸易区。其 中,已经签署了 10 个自贸协定,正在商建的自贸 区有 5 个,正在联合研究中的有 3 个,这为我国 进一步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提供了基础和经验。 因此,在东亚“外围地区”,我国应进一步加强与 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等 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基 础的中国和中亚乃至俄罗斯的区域经济合作紧密 度。在东亚区域内,要进一步巩固中国 - 东盟自 由贸易区成果。强化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间 的“一国四域”的经济一体化,推进“大中华经 济圈”的构建,有效地阻滞台湾参加 TPP 以及借 此进行国际政治操作的企图。 (四)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步伐。目 前,日本在加入 TPP 和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 判问题上首鼠两端的特征明显:一方面日本试图 通过加入 TPP 借助美国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 面,日本又试图通过加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 分享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据测 算,日本加入 TPP 可使其 GDP 增加 0.5%,加入中 日韩自由贸易区可使其 GDP 增加 0.75%),同时利 用中国与美国讨价还价,摆脱美国的控制。日本 的这种心态将会影响到其参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的步伐。因此,一方面,应尽快启动中日韩自由 贸易区的谈判以抑制日本的机会主义倾向;另一 方面,应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步伐以此形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 成对日本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压力。若域合作的影响.和平与发展,2011(4):48 能如此,一个没有中日韩参与的TPP或者是徒有 19赵文秀.如何应用博弈论分析中日韩三国建立 其名,或者是半途而废。 FTA(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团中国对外贸易:英文 版,2012(4):205-206 参考文献 [20]张蕴岭.对东亚合作发展的再认识当代亚太 [彭述华.东亚经济一体化主导问题研究D].博士2008(1):4-20. 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15-17 2赵贞.地区政治理论的研究纬度:地区特性和域 [2]魏红霞.东亚多边合作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外因素关系的视角—以战后欧洲一体化为分析案例门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6):13-20 东岳论丛,2012(2):143-147 3]彭述华.东亚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国际政 22张蕴岭.美国主导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对中国 治的视角看门.韩国研究论丛,2007(1):98-110. 的影响门经济研究参考,2012(1):77-79. [4]陈亦平.美国与东亚一体化门暨南学报(哲学社23]李海燕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周期同步性 会科学版),2007(3):6-14 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1:50-52 S]信强.东亚一体化与美国的战略应对.世界经济 [24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Vice President Reviews 与政治,2009(6):47-55 Asian Problems with Thai Premier, p993 6 Morton Abramowitz Stephen Bosworth. Adjusting to 25]林利民.美国与东亚一体化的关系析论门现代 he New Asia [J]. Foreign Affairs. July/ August 2003) 国际关系,2007(11):6 []Robert Sutter, Chinas Rise in Asia-Are Us [26]赵春明,张怿.APEC与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前景 terests in Jeopardy? [J]-(American Review, 2003) 与发展一东亚与美国的博弈分析团亚太经济,2005(6) 8]陈奕平.美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暨南学报(哲9 学社会科学版),2007(3):6-14 [2刀]刘昌黎.日本积极推进 FTA /EPA的政策措施 9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Ⅴ ice president reviews现代日本经济,2008(3):36 Asian Problems with Thai Premier, p993 [28]高海红.从清迈倡议到亚洲债券基金J.国际经 [0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济评论,2004(5-6):25 D].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1:89-90 [29翟崑美国的回应[EBOL新浪网:htp/news. [1,修安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及存在的问题研究D sina. com. cn/o/ 2005-11-29/02437563578s shtml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11:42-45 130]Colin L. Powell, Roundtable with Japanese [2】朱孔明.美国外交政策同质性研究一—以布什和Journalists,"Washington,DCAugust12.2004.htp//www.state. 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gow/ secretary/ ormer/powell/remarks35204hm 学,2011:65-68 [31]陈亦平.美国与东亚一体化.暨南学报(哲学 [3陈亦平.美国与东亚一体化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14 社会科学版),2007(3):6-14 32 Bruce Vaughn. East Asian Summit: Issues for [14信强.东亚一体化与美国的战略应对世界经 Congress[R]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for 济与政治,2009(6):47-5 Congress, December 9, 2005 [5陈奕平.美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暨南学报 [33]周忠菲.从APEC到TPP一美国区域政策新动向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14 门.中国经贸,2010(12):30. [16魏红霞.东亚多边合作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 [34]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6):13-20 国的对策选择一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 17郭才华.影响东亚区域合作的美国因素.中外的发展.南开学报,2010(4):74 企业家,2012(14):12-14 [35陆建人.美国加入TPP的动因分析.国际贸易 [8全毅,方颖.美国与东亚经济失衡及其对东亚区问题,2011(1):45 10日本研究·2015年第1期
10 日本研究·2015 年第 1 期 成对日本启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压力。若 能如此,一个没有中日韩参与的 TPP 或者是徒有 其名,或者是半途而废。 参考文献: [1] 彭述华.东亚经济一体化主导问题研究 [D].博士 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15-17. [2] 魏红霞.东亚多边合作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6):13-20. [3] 彭述华.东亚一体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国际政 治的视角看 [J].韩国研究论丛,2007(1):98-110. [4] 陈亦平.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J].暨南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7(3):6-14. [5] 信强.东亚一体化与美国的战略应对 [J].世界经济 与政治,2009(6):47-55. [6]Morton Abramowitz & Stephen Bosworth, “Adjusting to the New Asia”[J].Foreign Affairs,( July/ August 2003). [7]Robert Sutter, “China’s Rise in Asia—Are U.S. interests in Jeopardy? ”[J].(American Review,2003). [8] 陈奕平.美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J].暨南学报 ( 哲 学社会科学版 ),2007(3):6-14. [9]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Vice President Reviews Asian Problems with Thai Premier”,p.993. [10] 赵跃钦.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演变及其动因 [D].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1:89-90. [11] 朱修安.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D].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11:42-45. [12] 朱孔明.美国外交政策同质性研究——以布什和 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为例 [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 学,2011:65-68. [13] 陈亦平.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J].暨南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7(3):6-14. [14] 信强.东亚一体化与美国的战略应对 [J].世界经 济与政治,2009(6):47-55. [15] 陈奕平.美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J].暨南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3):6-14. [16] 魏红霞.东亚多边合作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6):13-20. [17] 郭才华.影响东亚区域合作的美国因素 [J].中外 企业家,2012(14):12-14. [18] 全毅 , 方颖.美国与东亚经济失衡及其对东亚区 域合作的影响 [J].和平与发展,2011(4):48. [19] 赵文秀.如何应用博弈论分析中日韩三国建立 FTA(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 [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 版,2012(4):205-206. [20] 张蕴岭.对东亚合作发展的再认识 [J].当代亚太, 2008(1):4-20. [21] 赵贞.地区政治理论的研究纬度 : 地区特性和域 外因素关系的视角——以战后欧洲一体化为分析案例 [J]. 东岳论丛,2012(2):143-147. [22] 张蕴岭.美国主导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对中国 的影响 [J].经济研究参考,2012(1):77-79. [23] 李海燕.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周期同步性 研究 [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1:50-52. [24] Department of State Bulletin,“Vice President Reviews Asian Problems with Thai Premier”,p.993. [25] 林利民.美国与东亚一体化的关系析论 [J].现代 国际关系,2007(11):6. [26] 赵春明 , 张怿.APEC 与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前景 与发展—东亚与美国的博弈分析 [J].亚太经济,2005(6): 9. [27] 刘昌黎.日本积极推进 FTA /EPA 的政策措施 [J]. 现代日本经济,2008(3):36. [28] 高海红.从清迈倡议到亚洲债券基金 [J].国际经 济评论,2004(5-6):25. [29] 翟崑.美国的回应 [EB/OL].新浪网:http://news. sina.com.cn/o/2005-11-29/02437563578s.shtml. [30]Colin L. Powell, “Roundtable with Japanese Journalists,” Washington, DC August 12, 2004. http://www.state. gov/secretary/former/powell/remarks/35204.htm. [31] 陈亦平.美国与东亚一体化 [J].暨南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7(3):6-14. [32] Bruce Vaughn. East Asian Summit: Issues for Congress[R].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Report for Congress,December 9,2005. [33] 周忠菲.从 APEC 到 TPP—美国区域政策新动向 [J].中国经贸,2010(12):30. [34] 盛斌.美国视角下的亚太区域一体化新战略与中 国的对策选择—透视“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 的发展 [J].南开学报,2010(4):74. [35] 陆建人.美国加入 TPP 的动因分析 [J].国际贸易 问题,2011(1):45. 论美国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调整与日本的战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