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儒道互补 文化背景 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从小就对“礼” 感兴趣,很年轻的时候便精通“礼”,曾到东周向老子问“礼”。30岁出头,孔子就已经 很有学问,关于如何治国有自己的主张,在诸侯国中有了一些名气,并开始有了一些弟子, 35岁时,为避鲁国内乱,孔子去了齐国,齐国不能用他,又回到鲁国。后来,他门下的弟 子开始增多。在他50岁的时候,鲁定公起用他,并逐渐器重他,他在政事上很有作为,在 外交斗争中也取得成功,鲁国的风气很快大有改善,这是孔子政治上最得意的一段时期,大 约有三四年的时间。但是鲁定公终于懈怠于政事,对孔子等人也轻慢起来,孔子见机而作, 带上学生开始周游列国,他到过卫、陈、蔡等国,各国君主都很尊重他,甚至忌惮他,但没 有人能用他,有一次他还差点死于非命,但是他始终怀抱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肯屈就。14 年后,孔子返回鲁国,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教育弟子,以此而终 《论语》共20篇,是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出于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之手。“论语”这 一书名的由来,据《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 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的两三个字,并没有特别的意思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最早的经典。关于《老子》的作者是谁以及它的成书年代 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基本上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 想,成书于战国前期老子后学之手,比《论语》晚。老子即老聃,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 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生活年代大致和孔子同时而略早,孔子曾向他问礼。 老聃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隐居,不知所终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 门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致力于武力征伐,醉心于霸业,孟子倡导“仁政”“王道”之说, 曾到过梁(即魏)、齐、宋、滕、鲁等国家,游说过齐宣王、梁惠王等,但他的学说始终没 有获得施行的机会。《孟子》由孟子及其门人合著,今存七篇,每篇分上、下。篇名和《论 语》相似,都是摘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作为篇名。 庄子(约前369—约前286),名周,宋国蒙人。蒙究竟在什么地方,不可确考。他曾做过 漆园吏。楚威王曾想任他为相,派使臣去接他,他辞不肯就。《庄子》今存33篇,分为内 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学者们认为,内篇基本上出自庄子之手,外篇、杂篇则出 自庄子弟子及其后学。庄子哲学的主要精神旨趣体现在内篇部分,外篇和杂篇则可视为对内 篇的补充和解释。(有学者认为,外篇和杂篇基本上可以视为对《老子》的解释和发挥)就 文章风格来看,内篇的文章神奇玄妙,汪洋恣肆,不可捉摸,神秘又浪漫,常给人目不暇接 而又美不胜收之感,外篇和杂篇的文章则显得平实、明晰得多,其艺术美感也大为减弱了 关于练习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文化背景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从小就对“礼” 感兴趣,很年轻的时候便精通“礼”,曾到东周向老子问“礼”。30 岁出头,孔子就已经 很有学问,关于如何治国有自己的主张,在诸侯国中有了一些名气,并开始有了一些弟子, 35 岁时,为避鲁国内乱,孔子去了齐国,齐国不能用他,又回到鲁国。后来,他门下的弟 子开始增多。在他 50 岁的时候,鲁定公起用他,并逐渐器重他,他在政事上很有作为,在 外交斗争中也取得成功,鲁国的风气很快大有改善,这是孔子政治上最得意的一段时期,大 约有三四年的时间。但是鲁定公终于懈怠于政事,对孔子等人也轻慢起来,孔子见机而作, 带上学生开始周游列国,他到过卫、陈、蔡等国,各国君主都很尊重他,甚至忌惮他,但没 有人能用他,有一次他还差点死于非命,但是他始终怀抱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肯屈就。14 年后,孔子返回鲁国,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教育弟子,以此而终。 《论语》共 20 篇,是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出于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之手。“论语”这 一书名的由来,据《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 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的两三个字,并没有特别的意思。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最早的经典。关于《老子》的作者是谁以及它的成书年代 的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现在一般认为,《老子》基本上反映了老子本人的思 想,成书于战国前期老子后学之手,比《论语》晚。老子即老聃,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 谥号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生活年代大致和孔子同时而略早,孔子曾向他问礼。 老聃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隐居,不知所终。 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 门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致力于武力征伐,醉心于霸业,孟子倡导“仁政”“王道”之说, 曾到过梁(即魏)、齐、宋、滕、鲁等国家,游说过齐宣王、梁惠王等,但他的学说始终没 有获得施行的机会。《孟子》由孟子及其门人合著,今存七篇,每篇分上、下。篇名和《论 语》相似,都是摘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作为篇名。 庄子(约前 369—约前 286),名周,宋国蒙人。蒙究竟在什么地方,不可确考。他曾做过 漆园吏。楚威王曾想任他为相,派使臣去接他,他辞不肯就。《庄子》今存 33 篇,分为内 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学者们认为,内篇基本上出自庄子之手,外篇、杂篇则出 自庄子弟子及其后学。庄子哲学的主要精神旨趣体现在内篇部分,外篇和杂篇则可视为对内 篇的补充和解释。(有学者认为,外篇和杂篇基本上可以视为对《老子》的解释和发挥)就 文章风格来看,内篇的文章神奇玄妙,汪洋恣肆,不可捉摸,神秘又浪漫,常给人目不暇接 而又美不胜收之感,外篇和杂篇的文章则显得平实、明晰得多,其艺术美感也大为减弱了。 关于练习
《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是指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君 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说话要慎重,做事须勤勉;“君子坦荡荡″指君子因为依循于 道,内心无私,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小人则相反,内心充满杂虑,所以总是忧愁不安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要帮助人成就好的品德,而不是去助长别人的恶,这其实 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强调 个人应该以修身求学为重,而不应在意能否出名 、老子的辩证思想,来自他对现实生活经验和日常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而不是玄虚的 哲学思辨。比如,他看到三十根车辐拱着一支车毂,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车辆才得以运 转使用;抟揉黏土做成器皿,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器皿才可以用来盛东西;开凿门窗, 建造房舍,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房舍才可以居住。由此他得出结论:“有”“无”相互 为用,不可或缺。(见《老子》第十一章)这也就是“有无相生”的意思。 老子这种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辩证思维,启发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和处 理问题,而不要偏执于一点或一个角度,这样,对问题的处理才会比较周全、合宜。 当然,对老子的辩证法也不能机械地认定它们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即如“柔以克刚”而 言,老子是由“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一现象提出来的,但是自然现象 中存在着更多的“刚以克柔”的事例,放到社会人事中去看,春秋战国时期强国不断侵削、 吞并弱国,完全是靠武力征伐,哪里是什么“以柔克刚”! 另外,老子的辩证思想,还具有特别重视“静”“柔”“下”等的一面 三、《论语》最看重的是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人立身行事的根本;一个人只需要关心
一、《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是指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君 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说话要慎重,做事须勤勉;“君子坦荡荡”,指君子因为依循于 道,内心无私,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小人则相反,内心充满杂虑,所以总是忧愁不安;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要帮助人成就好的品德,而不是去助长别人的恶,这其实 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强调 个人应该以修身求学为重,而不应在意能否出名。 二、老子的辩证思想,来自他对现实生活经验和日常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而不是玄虚的 哲学思辨。比如,他看到三十根车辐拱着一支车毂,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车辆才得以运 转使用;抟揉黏土做成器皿,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器皿才可以用来盛东西;开凿门窗, 建造房舍,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房舍才可以居住。由此他得出结论:“有”“无”相互 为用,不可或缺。(见《老子》第十一章)这也就是“有无相生”的意思。 老子这种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辩证思维,启发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和处 理问题,而不要偏执于一点或一个角度,这样,对问题的处理才会比较周全、合宜。 当然,对老子的辩证法也不能机械地认定它们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即如“柔以克刚”而 言,老子是由“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一现象提出来的,但是自然现象 中存在着更多的“刚以克柔”的事例,放到社会人事中去看,春秋战国时期强国不断侵削、 吞并弱国,完全是靠武力征伐,哪里是什么“以柔克刚”! 另外,老子的辩证思想,还具有特别重视“静”“柔”“下”等的一面。 三、《论语》最看重的是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人立身行事的根本;一个人只需要关心
他的道德修养是否完善,而不必关心是否被别人知道 《论语》很重视用“礼”节制人的言行举止,如“非礼勿言”,还多次强调说话要慎重, 视“木讷”为美德(如“刚毅、木讷,近仁”),总体上倾向于尽量少说话。 孔子也很重视口才,如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 多,亦奚以为?″他称许他的得意弟子分别在四个方面表现突出,这四个方面是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至于他自己,则是:“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 便便言,唯谨尔。”“便便言,唯谨尔″的意思是说话雄辩,只是不失谨慎。 老子提倡人应该像水一样,对万物有利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又说江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江海地势低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 之。”);老子反对自以为是,他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他还说“不敢为天下先”是他持有的“三宝”之一。 老子对口才好似乎持否定的态度,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良善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良善) 四、1.盍,疑问副词,何不。2.敝,动词,(用)破,(穿)破。 3.伐,夸耀。施,表白。4.一日,一旦。5.成,构成。形,显现。倾,相向,相对
他的道德修养是否完善,而不必关心是否被别人知道。 《论语》很重视用“礼”节制人的言行举止,如“非礼勿言”,还多次强调说话要慎重, 视“木讷”为美德(如“刚毅、木讷,近仁”),总体上倾向于尽量少说话。 孔子也很重视口才,如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 多,亦奚以为?”他称许他的得意弟子分别在四个方面表现突出,这四个方面是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至于他自己,则是:“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 便便言,唯谨尔。”“便便言,唯谨尔”的意思是说话雄辩,只是不失谨慎。 老子提倡人应该像水一样,对万物有利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又说江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江海地势低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 之。”);老子反对自以为是,他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他还说“不敢为天下先”是他持有的“三宝”之一。 老子对口才好似乎持否定的态度,他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真实的话听起来不好听,好听的话不真实;良善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良善)。 四、1.盍,疑问副词,何不。2.敝,动词,(用)破,(穿)破。 3.伐,夸耀。施,表白。4.一日,一旦。5.成,构成。形,显现。倾,相向,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