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溪二中2007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2008.3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温馨提示:答题前请先清楚填写你的班级、姓名、学号等。 答案一律写到答题卷中去,做在试卷里,无效。 书写(5分,其中卷面3分) 1.把下面这幅对联抄在格子中(2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25分)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今年,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dan(▲脤110周年。在此,我们缅怀这 位伟人辉煌的一生。缅怀他对祖国的chi()烈的爱,缅怀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卓()著功勋,缅怀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奋不顾身,“鞠躬尽 瘁(),死而后已”的伟大的工作精神,缅怀他只讲奉献从不索取的崇高的人格 精神。 3.“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的古诗文背诵。(9分,每格1分) ①独坐幽篁里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 ④大漠孤烟直, (王维) ⑤天下兴亡, (顾炎武) ⑥《木兰诗》描写边塞夜晚苦寒,烘托木兰勇敢顽强的句子是: ;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 是_ 4.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重复选项不得分,2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 关系。黄河流干古,流出了 流出了 A.黄皮肤的群落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2分) A.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校园之星”是 当之无愧的 命题吴云
命题 吴 云 1 灵溪二中 2007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语文试卷 2008.3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温馨提示:答题前请先清楚填写你的班级、姓名、学号等。 答案一律写到答题卷中去,做在试卷里,无效。 一、书写(5 分,其中卷面 3 分) 1.把下面这幅对联抄在格子中(2 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二、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25 分) 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 分) 今年,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 dàn( ▲ )辰 110 周年。在此,我们缅怀这 位伟人辉煌的一生。缅怀他对祖国的 chì( )烈的爱,缅怀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 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卓.( )著功勋,缅怀他为党和人民事业奋不顾身,“鞠躬尽 瘁.( ),死而后已”的伟大的工作精神,缅怀他只讲奉献,从不索取的崇高的人格 精神。 3. “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的古诗文背诵。(9 分,每格 1 分))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大漠孤烟直, 。(王 维) ⑤天下兴亡, 。(顾炎武) ⑥ 《 木 兰 诗 》 描 写 边 塞 夜 晚 苦 寒 , 烘 托 木 兰 勇 敢 顽 强 的 句 子 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诗句 是 , 。 4 .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重复选项不得分,2 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 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 A.黄皮肤的群落 B.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C.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5.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2 分) A. 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校园之星”是 当之无愧的
B.执着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歌。 C.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 D.西方一些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与事实真相迴乎不同,严重脱离了新闻媒介 的基本道德,真是令人遗憾 6.下面对杜牧《江南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A.诗的前两句展现了辽阔的千里江南的迷人的春天景象。 B.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千里”不如作“十里” 更具体可感 C.诗的前两句应当是晴天,而后两句是阴雨天,但并不矛盾。 D.‘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 之多的一种说法。也说明了统治者崇信佛教。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 (1)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 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 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2)据调査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 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①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②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8.学校近期在开展“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试模仿下面一段诗的内容和形式, 再仿写一节诗句。(没写完整不得分,4分)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我会落在浑浊的小河里 让她清澈见底 然后, 我和鱼儿起嬉戏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8分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命题吴云
命题 吴 云 2 B. 执着是锲而不舍,是持之以恒,是一曲催人奋进的歌。 C. 眼前这绚丽缤纷的美好春景,真使人扑朔迷离,应接不暇。 D. 西方一些媒体对拉萨事件的报道与事实真相迥乎不同,严重脱离了新闻媒介 的基本道德,真是令人遗憾。 6.下面对杜牧《江南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A.诗的前两句展现了辽阔的千里江南的迷人的春天景象。 B. 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千里”不如作“十里” 更具体可感。 C. 诗的前两句应当是晴天,而后两句是阴雨天,但并不矛盾。 D. “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 之多的一种说法。也说明了统治者崇信佛教。 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4 分) (1)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 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 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2)据调查发现中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 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①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 。 ②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8.学校近期在开展“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试模仿下面一段诗的内容和形式, 再仿写一节诗句。(没写完整不得分,4 分)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假如我是一片雪花, 我会落在浑浊的小河里, 让她清澈见底, 然后, 我和鱼儿一起嬉戏。 三、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8 分) 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 ——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岀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 9.语段从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 他 的思想感情。(2分 0.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2分) 11.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 。(2分) 12.写出选文中体现小弗郎士对韩买尔先生的崇敬之情的一处侧面描写。(2分) (二)陆游(20分) 陆游已气息奄奄。儿子要为他请郎中。陆游摇头制止,说,没有用了。陆游的 眼里有泪。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儿子不懂。 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 亲告诉他,故乡在遥远的北方。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干遍万遍了。 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他已经提不动笔了,他一个字—个字地吐,让儿子—个字 一个字地记。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 诗歌能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江山吗?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有告诉父亲,国人早 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湖湖畔的歌舞、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 陆游仍写。陆游说他得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把诗 解馋。陆游说,诗歌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陆游要儿子听。陆游的脸-派紧张肃穆. 陆游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啊!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啊!金人打 命题吴云
命题 吴 云 3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 ——你们走吧。” 9.语段从 、 、 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 他 的思想感情。(2 分) 10.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哪一句话?(2 分) 11.语段中最能表现主人公痛苦心情的词语有: 。(2 分) 12.写出选文中体现小弗郎士对韩买尔先生的崇敬之情的一处侧面描写。(2 分) (二)陆 游(20 分) 陆游已气息奄奄。儿子要为他请郎中。 陆游摇头制止,说,没有用了。陆游的 眼里有泪。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儿子不懂。 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 亲告诉他,故乡在遥远的北方。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千遍万遍了。 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他已经提不动笔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吐,让儿子一个字 一个字地记。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 诗歌能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江山吗?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有告诉父亲,国人早 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湖湖畔的歌舞、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 陆游仍写。陆游说他得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 解馋。陆游说,诗歌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陆游要儿子听。陆游的脸一派紧张肃穆。 陆游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啊!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啊!金人打
过长江了!儿子知道父亲已是回光返照。哪有什么杀伐之声啊!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那边传来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地漫溢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 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但儿子不敢说。 陆游大吼,叫儿子赶快操家伙,金人杀来了。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 箭,从陆游的嘴中飞射而岀。陆游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 儿子让父亲静静。一记响亮的巴掌打在儿子的脸上,陆游吼,十万火急的军 情你还能静? 儿子不知所措。突然,陆游猛然跃起。随着一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 冲出,刺破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 那是父亲的鲜血啊!儿子急急追出,但哪里追得上?那些鲜血已经飘飞向北方的 天空。它们慢慢地组合成一首28字的绝句。在汴梁的上空久久徘徊 写诗怎么会把人写死呢?儿子胆战心惊。 西湖那边歌舞仍然绵绵不断。能有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父亲吗?捧着那首 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 13.根据全文特别是最后一段的内容推断,那首“28字的绝句”应是 诗,请写出它的两句内容: 14.怎样理解“诗歌也能抗敌杀敌”这句话?(3分) (3分) 15.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6.“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请展开想像写一段话,表现儿子 当时复杂的心理。(3分) 17.根据文章的内容,以《陆游》为题,似乎显得笼统,请你给它一个较为确 切的题目: (2分) 18.读完此文,你能感受到陆游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命题吴云
命题 吴 云 4 过长江了!儿子知道父亲已是回光返照。哪有什么杀伐之声啊!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那边传来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地漫溢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 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但儿子不敢说。 陆游大吼,叫儿子赶快操家伙,金人杀来了。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 箭,从陆游的嘴中飞射而出。陆游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 儿子让父亲静一静。一记响亮的巴掌打在儿子的脸上,陆游吼,十万火急的军 情你还能静? 儿子不知所措。突然,陆游猛然跃起。随着一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 冲出,刺破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 那是父亲的鲜血啊!儿子急急追出,但哪里追得上?那些鲜血已经飘飞向北方的 天空。它们慢慢地组合成一首 28 字的绝句。在汴梁的上空久久徘徊。 写诗怎么会把人写死呢?儿子胆战心惊。 西湖那边歌舞仍然绵绵不断。能有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父亲吗?捧着那首 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 13.根据全文特别是最后一段的内容推断,那首“28 字的绝句”应是《 》 诗,请写出它的两句内容: (3 分) 14.怎样理解“诗歌也能抗敌杀敌”这句话? (3 分) 15.文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6.“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请展开想像写一段话,表现儿子 当时复杂的心理。(3 分) 17.根据文章的内容,以《陆游》为题,似乎显得笼统,请你给它一个较为确 切的题目: (2 分) 18.读完此文,你能感受到陆游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19.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3分) 四、文言文阅读:(12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 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日:“泯然众人矣。”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未尝 )识书具②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 ③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④于舅家见之( 21.下列句中的划线词古代和现代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泯然众人矣。 C.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22.下列句子中的粗体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A.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或以钱币乞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又七年,还自扬州 23.翻译下列句子(2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4.谈谈你阅读这篇短文后的启示。(2分) 五、写作:(30分) 25.当你蹒跚学步迈过第一道门槛起,人生便翻开了坎坷曲折的一页。在你成长过 程中,跨无数的门槛,有一步跨越,有摔倒,有时望而却步。面对人生的门槛,你 命题吴云
命题 吴 云 5 19.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3 分) 四、文言文阅读:(12 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 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 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 分) ①未尝.( )识书具 ②父异.( )焉,借旁近与之 ③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 ④于舅家见之.( ) 21.下列句中的划线词古代和现代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 泯然众人矣。 C.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D.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22. 下列句子中的粗体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A . 焉 B. 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或以钱币乞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C . 或 D. 自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又七年,还自扬州 23. 翻译下列句子(2 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24.谈谈你阅读这篇短文后的启示。(2 分) 五、写作:(30 分) 25.当你蹒跚学步迈过第一道门槛起,人生便翻开了坎坷曲折的一页。在你成长过 程中,跨无数的门槛,有一步跨越,有摔倒,有时望而却步。面对人生的门槛,你
曾怎么做,怎么想,大胆地说出来,这样也许你已跨越过这道门槛,又站在下一新 的起点了。 请以“跨越门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500字以上:如写诗 歌不少于30行 命题吴云
命题 吴 云 6 曾怎么做,怎么想,大胆地说出来,这样也许你已跨越过这道门槛,又站在下一新 的起点了。 请以“跨越门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 500 字以上;如写诗 歌不少于 30 行